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关于lord搞笑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0:28:37 优秀作文
关于lord搞笑故事优秀作文

篇一:关于经济学(家)的幽默故事

关于经济学(家)的幽默故事

理发师与经济学家

一天,一位理发师给一位教堂的牧师理发,理完后当牧师要给理发师付费时,理发师拒绝了,他说:“您为上帝工作,我怎能收您钱呢?”第二天,理发师门口多了12部圣经。 一位警察找这位理发师理发,理发师再次拒绝收费,他说:“您保护大众,我怎能收您费呢?”第二天,理发师门口多了12个甜圈圈。

一位经济学家来找这位理发师理发,理发师又一次拒绝收费,他说:“您为大家的福利而工作,我怎能收您钱呢?”第二天理发师门口有12位经济学家等着他理发。

他们不是夫妻

对外国人长长的姓名,中国人向来头痛。在一次课堂上,老师十分生气地跟学生说:“我给你们讲了800遍了,你们知道吗,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得里希·恩格斯,他们不是一对夫妻,而是四个不同的经济学家”。

苏联人民的排队哲学

在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量物资被用于生产重工业产品(如钢铁)和军用物质,因此民生物质的供给十分缺乏。在没有配给制度下,大家都经常四处打探消息,只要一听到哪里有商品,就赶快排队去买,不管现在是不是有急用。因此,他们平常都习惯随时携带大笔现金或购物袋,以备不时之需。

卡诺斯基是个家境不错的商人,有一天下班时,看到路边有人在大排长龙,他就立刻加入排队,然后问前面的人说:“今天有什么货可以买?”前面的告诉他:“今天在登记购买小汽车。”卡诺斯基在问清价格以后,就打电话回去请他太太把钱送过来,他则继续排队。 好不容易轮到他,他小心翼翼地把钱送到店员面前,店员把钱点清后,说:“好了,你交的钱够了,你可以在10年后的今天来领车子。”卡诺斯基又小心翼翼地问道:“请问是10年后今天的上午还是下午?”店员非常生气地说:“10年都等了,你还在乎上午或下午?”卡诺斯基说:“当然有关系,10年后今天的下午,水管工人要来我家修水龙头。”

经济学家的成本观

经济学家乔治与妻子玛吉每年都会逛逛州航空博览会。每年乔治都会说:“玛吉,我很想坐一下那边的飞机。”

每年玛吉也都会回答说:“我知道,乔治,但坐一下要花10美元,10美元毕竟是10美元啊。”

今年,乔治和玛吉又都来到了州航空博览会上。乔治说:“玛吉,我都71岁了,如果我今年再不坐一次飞机,以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玛吉回答说:“乔治,坐那架飞机要花10美元,10美元毕竟是10美元啊。”

飞机驾驶员再也受不了每年都听到他们的争执,于是说:“朋友,我跟你们作个交易,

我让你们俩坐一次飞机,如果你们能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保持沉默,一声不吭,我就不收你们的钱,但如果你们说了一个字,就得付10美元。”

乔治和玛吉都答应了,坐上了飞机。飞行员让飞机做各种翻滚、旋转、俯冲动作,但没有听到两个人说一个字,飞行员又把以上动作重复做了一遍,还是一片静默。

飞机着陆了,飞行员转身对乔治说:“天啊,我想尽办法要让你们喊出声来,但你们就是没喊。”

乔治回答说:“其实,当玛吉从飞机上掉下去的时候,我本来想喊的,但10美元毕竟是10美元啊。”

两只母牛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果你有两只母牛,你送一只给邻居,以体现友好。

在共产主义制度下,如果你有两只母牛,你把它们送给国家,而国家供应你牛奶。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果你有两只母牛,你卖掉一只母牛,以所得收入再购进一只公牛。

在妓寨弹钢琴

教师问小约翰,“你的父亲是干什么的?”

小约翰答:“他是医生”

教师顺利地问了其他几位小朋友,轮到威廉。

威廉答:“他无所事事,他是经济学家!”

教师最后问彼德,他的答案令教师有点奇怪:“我的父亲在妓寨弹钢琴。”

于是,教师去家访。

教师道明来意后,彼德的父亲道:“我是经济学家,但我的工作这么复杂,怎能对七岁稚童解释得清楚呢?所以就说在妓寨弹钢琴。”

什么是经济增长?

1980年R·里根与吉米·卡特竞选美国总统,争夺十分激烈,特别是经济问题是双方关注的重点。R·里根与吉米·卡特在电话辩论时说:“如果你的邻居失业了,说明美国经济在衰退,如果你的亲人失业了,说明经济在萧条,如果卡特失业了,说明美国经济要增长。”

把1000名经济学家葬掉吧

一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病逝,身后萧条,有人发起一个“一人一元”的募捐运动,以筹措其安葬费;募捐者向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主席募捐时,他说:“才一元?谁死了?”募捐者说明原委,主席说:“这里是1000元,把1000名经济学家葬掉吧!”

经济学家的作用

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仪式。

在坦克、火箭各种武器和兵种列队操过检阅台之后,最后是一队着黑色制服的文职人员。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问:“他们是谁?”

特务头子答:“他们是经济学家,如果需要,我可派遣他们去美国,保证他们会把美国

经济搞成一团糟。”

我们的食品

监狱长问:“只要你们回答两个问题,我就不罚你们。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为何要制造暴动越狱呢?”

罪犯:“因为这里的食品太差了”。

“第二个问题是:你们用什么砸开门锁呢?”

罪犯:“面包”。

经济学家的结论

英国首相邱吉尔说:“两个经济学家讨论一个问题,通常得出两种结论;如果其中一人为著名经济学家,结论必有三个以上。”

经济学家为何不满意?

当一切顺利运作时,经济学家仍不会满意,因为他们要知道这种运作是否符合经济学原理。

孩子的愿望

一个中国11岁小孩刚过完生日,别人问他当时许有什么愿望?他说:“我过生日吹蜡烛时许的愿望是,买彩票中500万元大奖,然后周游世界,最后用剩下的钱买个官当当,把花的钱再挣回来。”

国民财富是如何创造的?

有两个经济学家A与B在路上散步,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一堆狗屎,经济学家A对经济学家B说:“如果你能把这堆狗屎吃掉,我就给你100万元”。经济学家B受这100万元钱的诱惑,居然真的开始吃起来了……

经济学家A有点着急,没等B吃完就提出建议,说:“好了,好了,你不必把它吃完了,我先给你100万元,剩下的那点让我来吃吧,吃完了你给我100万块钱,行不?”于是经济学家A最后把这堆狗屎吃光了,经济学B又把100万元给了经济学家A。

因此,经过这两次吃狗屎的交换,一国的国民财富(GDP)增加了200万元。

哥仑布是社会主义者

发现新大陆的哥仑布是社会主义者。

您为何会得出如此结论呢?

因为他出发时不知目的地何在,而当他到达一个地方时,他根本不知身在何方;不光如此,他的冒险活动完全由政府资助,他自己不必支出分文,反而还会有所进账。

脱离现实,羊犬不分

有人在乡间路上遇牧者赶羊,他对牧羊人说:“我和你打赌,如果我猜中羊群的数目,得一羊,如猜错,你得100元。”

牧者欣然同意。

路人说出一个数目,973只,牧者大为惊奇,因为这确是羊群的数目;于是,路人取得他应得的“奖品”,拜别牧者,扬长而去。

走不了两步,牧者赶上来,说:“让我们有个扯平的机会——我们再赌一场吧?” 路人马上同意,问牧者要猜什么?

牧者说猜路人的身分;路人无异议。

牧者一猜中的:“你是在官方智囊机构工作的经济学家!”

路人吓得面无人色,这个牧人怎会知道他的职业呢?

“这还不简单,”牧者揭开谜团:“因为你抱走的是牧羊狗而不是绵羊!”

“问题总是相同的,改变的只是答案!”

一名经济学家回母校参观,遇20年前教过他的教授,他要求教授给他看现在大学生的考试题目。

考试题和20年他在学校当学生时完全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问。

教授回答说:“问题总是相同的,改变的只是答案!”

自私的经济学家

工程师、化学家和经济学家结伴上路,有一晚,他们在小客栈过宿,但小客栈只有一个双人房,这等于说他们其中有一位必须要睡在柴房。

工程师自告奋勇地说,由他睡在柴房好了;众人于是各自就寝。但过不了一会儿,有人敲门,化学家慌忙起身开门,是工程师回来了,说柴房绑有一只牛,而他是印度人,宗教不容许他在圣牛之旁睡觉。

化学家说,那么,让他去柴房吧。

不到一杯咖啡时间,门声又响,这一回是化学家回来,他说,柴房里一只猪,他是犹太人,不能睡于被视为肮脏的动物身旁。

于是,经济学家只好去睡柴房了。

数分钟后,有呼呼嘭嘭的踢门巨响 ,开门一看,门外站着的不是经济学家,而是一牛一猪。

精明企业家的购物思想

一个农妇吵着要当企业家的丈夫给她买一顶绒线帽,而丈夫执意要给她买一顶草帽,妻子忙问其故,当企业家的老公解释说:“买顶草帽最合算了,如果以后你不想要了,还可以给咱们家养的山羊当草料”。

理发师与经济学家

快到圣诞节时,一名牧师去理发店理发,理完发后,理发师听说他是名牧师,就免收其理发费,并说:“你为大众祈福,我怎能收你的理发费呢?”第二天,理发店门前多了12本

圣经。

又一天,一名警察去理发店理发,理完发后,理发师听说他是一名警察,就又免收其理发费,并说:“你是警察,为人民保一方平安,我怎能收你的理发费呢?”第二天,理发店门前多了12个甜面包圈。

又一天,一名经济学家去理发店理发,理完发后,理发师听说他是一名经济学家,就又免收其理发费,并说:“你为大众利益而工作,我怎能收你的理发费呢?”第二天,理发店门前多了12名经济学家,要求理发。

爱因斯坦看经济学家

爱因斯坦病故,升天,在南天门外排队等候进入天堂时,和3名新西兰人的“队友”闲聊,打发时光。他们有如下的对话。

爱因斯坦问甲,阁下的IQ(智商)多少?甲答以190;爱因斯坦十分惊喜:“那我们可讨论卢得福(Lord E.Rutherford,1871-1937,英国著名化学家,长期主持世界闻名的剑桥大学Cavendish Laboratory)对原子物理的研究及我的相对论。”

他以同一问题问乙,答案是IQ150;爱因斯坦说:“不错,我们将可讨论贵国禁核立法和世界和平的关系。”

丙的IQ为50!爱因斯坦稍一迟疑:“IQ50,请问阁下对明年度财政赤字有何看法?”

经济学家的建议

一名经济学家到海边休假,发现一家渔民在用原始的方法捕鱼,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于是经济学家建议说:你应去银行贷款,增加设备,扩大经营规模。渔民问:然后呢?经济学家说,扩大规模后,再进行资本积累,发展远洋捕捞,然后成立一家国际大企业。渔民问,再怎么办?经济学家说,企业扩大后,你可以到大学去学经济管理专业,让人替你管理公司,你就可以到海边去休假享受了。渔民回答说:“我现在不正是这样吗?!”

我是哈佛经济学博士毕业生

几名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刚获得硕士学位,准备到校外喝酒庆祝一番,于是“打的”前往,在车上几名经济学新人谈得甚欢,大谈其宏伟前程,并询问的士司机选择何种职业为好?出租车司机回答说,“小弟,我是哈佛经济学博士毕业的,干这一差事已经五年了”。

经济学家的思维

经济学家分析与研究问题的前提,并且也是经济学家的重要研究结论是——人有自私心、利己心,是利己之动物,人们看问题、作决策常从自身利益出发,经济学家本人经常也是如此看待一切与分析问题的。

一名经济学家已有三个孩子,不想再要孩子,于是,就去咨询牧师该怎么办。牧师说:“你与你夫人干?那工作?时,就不能戴上安全套吗?”经济学家回答说:“我的第一孩子就是我戴上安全套后出生的。”牧师说:“如此这样,你就不能吃些避孕药吗?”经济学家回答说:“我的第二个孩子就是这样出生的。”牧师又说:“那你为什么不与你夫人分床而睡,不与你夫人过性生活呢?”经济学家回答说:“我的第三个孩子就是这样出生的。”

篇二:Lord Kelvin

Lord Kelvin(开尔文)

一、生平简介

开尔文(Lord Kelvin 1824~1907) 19世纪英国卓越的物理

学家。原名W.汤姆孙(William Thomson),1824年6月26日生

于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1907年12月17日在苏格兰的内瑟霍尔

逝世。由于装设大西洋海底电缆有功,英国政府于1866年封他为

爵士,后又于1892年封他为男爵,称为开尔文男爵,以后他就改

名为开尔文。

1846年开尔文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自然哲学教授,自然哲学在当

时是物理学的别名。开尔文担任教授53年之久,到1899年才退休。1904年他出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直到逝世。

二、科学成就

开尔文的科学活动是多方面的。他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在电磁学和热力学方面。那时电磁学刚刚开始发展。逐步应用于工业而出现了电机工程,开尔文在工程应用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热力学的情况却是先有工业,而后才有理论。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在工业方面已经有了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然而到19世纪中叶以后,热力学才发展起来。开尔文是热力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开尔文在科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个方面:

1.电磁学方面的成就

开尔文在静电和静磁学的理论方面,在交流电方面,特别是关于莱顿瓶的放电振荡性。静电绝对测量和电磁测量方面,大气电学方面等,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电像法是开尔文发明的一种很有效的解决电学问题的方法。

2.在热力学方面的成就

开尔文在1848年提出、在1854年修改的绝对热力学温标,是现在科学上的标准温标。1954年国际会议确定这一标准温标,恰好在100年之后。开尔文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个主要奠基人之一(另一人是R.克劳修斯)。他关于第二定律的说法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1851),是公认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标准说法。开尔文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断言,能量耗散是普遍的趋势。

在热力学方面还应该提两件事。一件事是开尔文从理论研究上预言一种新的温差电效应,后来叫做汤姆孙效应,这是当电流在温度不均匀的导体上通过时导体吸收热量的效应。另一件事是开尔文和J.P.焦耳合作的多孔塞实验,研究气体通过多孔塞后温度改变的现象,在理论上是为了研究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差别,在实用上后来成为制造液态空气工业的重要方法(见焦耳-汤姆孙效应)。

3.装设大西洋海底电缆

装设大西洋海底电缆是开尔文最出名的一项工作。当时由于电缆太长,信号减弱很严重。1855

年开尔文研究电缆中信号传播的情况,得出了信号传播速度减慢与电缆长度平方成正

比的规律。1851年开始有第一条海底电缆,装设在英国与法国相隔的海峡中。1856年新成立的大西洋电报公司筹划装设横过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并委任开尔文负责这项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几经周折,终于安装成功。除了在工程的设计和制造上花费了很大的力量之外,开尔文的科学研究对此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4.对电工仪表的研究

开尔文为了成功地装设海底电缆,用了很大的力量来研究电工仪器。例如他发明的镜式电流计可提高仪器测量的灵敏度。虹吸记录器可自动记录电报信号。开尔文在电工仪器上的主要贡献是建立电磁量的精确单位标准和设计各种精密测量的仪器,包括绝对静电计、开尔文电桥、圈转电流计等。根据他的建议,1861年英国科学协会设立了一个电学标准委员会,为近代电学单位标准奠定了基础。

5.创立波动和涡流

开尔文在波动和涡流方面作出了许多理论贡献。有许多是他在自己的快艇上的观察中受到启发的。他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包括对弹性固体的研究,目的之一是为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另一个目的是发展他对世界万物的机械观。企图通过这方面的研究把电磁现象和光现象的完整理论在牛顿经典力学的骨架上建造起来。因此他很热心于以太理论,把假想的以太当作一种实际存在的物质加以研究,以求能充分地解释电磁现象和光现象作为以太的某种运动形式。这种机械观的失败使他说出“19世纪乌云”那样的话。这是他在1900年一篇名为《遮盖在热和光的动力理论上的19世纪乌云》的演说中讲的。他说的“乌云”有两片,一片是以太理论的困难,一片是能量均分定理的困难。这两个困难到20世纪都得到了解决,以太理论的困难是由狭义相对论消除的,能量均分定理的困难是量子论解决的。

他也意识到,以太不过是人的主观想象。他在1890年说:“我想现在我们必须感觉到,以太、电、有重物三者联合在一起,不过是我们缺乏知识和能力,不能超越目前物理学的限度去思考的一种结果,而不是自然界的真实。”

6.估算地球的年龄

开尔文从地面散热的快慢估计出,假如没有其他热的来源的话,地球从液态到达现在状况的时间不能比一亿年长。这个时间比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的估计短得多。开尔文与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为了地球年龄问题有过长期的争论,地质学家从岩石形成的年代,生物学家从生命发展的历史,都认为开尔文估计的年限太短,但是又无法驳倒他的理论。后来,到1896年发现了放射性物质,出现了热的新来源,开尔文的估计不成立了,这问题才解决。

三、趣闻轶事

1.“第十一条诫律”

开尔文出身于一个由于宗教压迫而离国逃迁的苏格兰誓约派教徒的家族。10岁时丧母。父亲是格拉斯哥大学的自然哲学教授。他为他的6个子女,提供了一套旨在保护他们的心灵而磨砺他们智力的教育方式。他所设计的这个教育方式,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几乎从婴儿时期起,孩子们的成长就与思想的广阔天地结成友谊。他们被地质学和天文学的原理所吸引,而植物则是他们游玩时的小伙伴。当他们围坐在桌子四周时,他们惊奇地注视着桌上的玩具地球仪;他们梦想着到地球上最遥远的地方去遨游。而后他们的眼睛又转移到另外一个更大的球体上。这是他们的父亲为他们购买的一个天球仪——它讲出了天体的史诗,而地球只不过是这个伟大史诗中一个小小的音节而已。

威廉在弟兄中排行最小,但他的想象力却是最敏捷的。他发现自己完全被这两个球的故事迷住了。尽管年龄还小,他已决心接受挑战,把这个故事的神秘弄清楚。当他还只有16岁时,就在日记中写下了第十一条诫律。正如十诫是宗教对他的良心的召唤一样,这第十一条诫律则是心智对开尔文理性的召唤:

科学领路到哪里,就在哪里攀登不息:

前进吧,去测量大地,衡量空气,记录潮汐;

去指示行星在哪一条轨道上奔跑,去纠正老黄历,叫太阳遵从你的规律。

2.第一所现代实验室在酒窖里诞生

开尔文的智力成熟得很快。他17岁进入剑桥大学,18岁就写出了一篇杰出的热力学方面的论文,还在《剑桥数学学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毕业时,他认识了法国和英国一些第一流物理学家,并对他们提出颇有价值的研究建议。22岁时,他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教授。

大学里文质彬彬的苏格兰同事们,对于开尔文的血气方刚的那种进取劲头,颇有点受不了。开尔文刚刚被选拔到很多白发苍苍的对手们求之不得的光荣职位上,就决定在格拉斯哥的物理系来一场革命。他到几个老前辈那里,申请拨给他一间房子,以便进行课堂以外的实验。这种狂妄气焰是他们前所未闻的。多年以来,节约成癖的苏格兰教授们满足于把实验统统挤到教室里去进行。这个刚被提升的小伙子竟然要求自己占一间房子,天下哪有这个道理?

然而,他们的好奇心战胜了他们的反感。“假若你一定要的话,那么你可以把那间地窖拿去,我们把那些酒桶搬走就是了。”

这样,英国的第一所现代实验室,就在一个酒窖里诞生了。

3.用塔顶楼作思考的房屋

年轻的汤姆孙的工作劲头,就象一股龙卷风。他就是他自己提出的动力学理论的化身。他从班级里的90个学生中,挑选了30人。组成了一个志愿队伍,他促使他们飞快地工作。工作成果累积得如此之快,以致他发现他需要更多的空间——“再给我一间作思考的房屋。”

他的同事们又奇怪地看着他了。他们说:“你用那间塔顶楼好了。”

从早到晚,他钻入深处,爬到高处,进行实验活动或抽象的设想。晚上,他散步回家——只有50码之遥——把一个技术专家的身躯和一个哲学家的心灵送进了睡乡——一个身强力壮的人的休憩。

(1)/基督教有十条戒律,谓之“十诫”,事见《圣经·旧约·出埃及记》第二十章第二至十七节——译注。

4.把证明“浸透”到学生心里

对于学生来说,这位冷热无常的大教授是很令人兴奋的。没有人知道他下一步会干什么。有一天,他的朋友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来到他的实验室,参观开尔文进行陀螺仪的实验。一

个厚的金属圆盘正在快速旋转。大教授打算证明,圆盘在旋转中,应该是垂直不动的,从而可以用类比法来说明,地球就其轴心来说,也是垂直不动的。突然间,他抓起一个钉锤,对着圆盘猛击了一下。金属圆盘失去平衡,马上向离心方向飞去,恰巧击中了衣帽架上悬桂着的亥姆霍兹的帽子,并将帽子砸破了。学生们哄堂大学。亥姆霍兹无可奈何,只得也随着大家笑了。开尔文倒是满天真的,他轻描谈写地说:“出了点毛病,我会赔你一顶新帽子的。”

他的话从不沉闷。他说:“我取消了上课宣读发了霉的论文的办法。”他的课堂和实验室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仪器,真是五花八门,样样俱全。小配件堆积在桌上,有的吊在天花板上,有的还挂在墙上。至于大件,有一套三件的螺旋弹簧振荡器;一座30英尺长的摆钟,摆的尾巴上还悬挂着一个12磅重的炮弹;一部怪样子的机器,里面装着许多的弹子球,球不断地向各个方向滚动,藉以揭示星云的动力学运动;此外还有成堆的陀螺仪。他把一个陀螺仪放在另一个陀螺仪上面旋转,藉以研究行星的运动。他把这些陀螺仪用各种方式放到一起,扭来扭去。在课堂的一角,从天花板上吊下一件看上去平凡无奇的装置——一个覆盖着橡皮薄膜的金属圈,是用来揭示露滴的性质的。有一天,他叫人弄了水来,把水浇在金属圈上,使橡皮往下垂胀。加上更多的水。最后橡皮破裂,“象一个负载过重的露滴。”水一直泼到了教室前排学生的头上。教授笑了,“我向来喜欢把我的证明浸透到你们的心里去。”

5.“每个困难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开尔文的思想很丰富,数学能力很强,在物理学的各个方面都开辟了许多新的道路。他在当时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名望,受到英国本国和欧美各国科学家的推崇。他的科学观点可以引用1800年5月他在伦敦皇家研究所关于大气电学的讲演中对现象与本质问题的话来说明:

“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人们是否只管事实和现象,而放弃追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物质的最终性质呢?这是一个必然由纯正哲学者回答的问题,它不属于自然哲学的范围。但是近许多年来世界上看到从这个屋子的实验结果中所发生的,在实验科学史上未曾有过的一连串的令人惊奇的发现。这些发现必然把人们的知识引导到这样一个阶段,将使无生物世界的规律表现出每一现象基本上与所有全体现象相连,而无穷无尽的多样化的运用规律所达到的统一性将被认为是创造性智慧的产物。”

这一段话表达了开尔文的理想,他想像一个完善的统一的理论,能把世界的现象包罗无遗。他的意志是坚强的。他在1904年出版的《巴尔的摩讲演集》的序言上关于如何对待困难有这几句话:

“我们都感到,对困难必须正视,不能回避;应当把它放在心里,希望能够解决它。无论如何,每个困难一定有解决的办法,虽然我们可能一生没有能找到。”

开尔文终生不懈地致力于科学事业,他不怕失败,永远保持着乐观的战斗精神。1896年,在纪念他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50年的会上,他说过:“我在过去55年里所极力追求的科学进展,可以有‘失败’这个词来标志。我现在不比50年以前当我开始担任教授时知道更多关于电和磁的力,或者关于以太、电与有重物之间的关系,或者关于化学亲合的性质。在失败中必有一些悲伤;但是在科学的追求中,本身包含的必要努力带来很多愉快的斗争,这就使科学家避免了苦闷,而或许还会使他在日常工作中相当快乐。”开尔文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自己的科学生涯的总结。

6.“开尔文勋爵,研究生”

他更老了。他抱怨光阴流逝得太快。“一秒钟是太短促了,我们需要长一些的时间量度。”每天,他口授几个小时,身旁有两名秘书,一左一右。两名秘书各自记录他分别口授的东西,题目各不相同。

而现在,他已经快走到生命之路的尽头了。用毕生时间搞出来的学说和发明,眼看就要被更新的一些学说和发明挤进阴暗的角落里。威廉·伦琴、亨利·贝克勒耳以及玛丽·居里等人,他们为将来开辟了多么丰富的研究园地!在科学的世界观方面,他们又进行了一场什么样的革命!比起他们来,他又显得多么渺小和不足!在他担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五十周年纪念日时,他有点自嘲地笑了。

任职五十周年庆祝后又过了三年,他辞去了格拉斯哥大学教授的职务。董事会希望他不要退休,继续工作。但是他摇摇头。“请不必感情用事吧,我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

他最后一次看到了他的学生们。“我最近相信,当一个人老了的时候,他在家内炉边最欣赏的,就是那些把他带回到大学生活时代的照片??使你们的生活充满光明和纯洁的那些照片??”就这样,他离开了他的教授岗位,可是并没有离开格拉斯哥大学。只要一息尚存,他无法割断他同格拉斯哥的纽带。1899年,当学年开始时,这位76岁的年迈学者,同大学本科生一道,走进注册室,也报了名:“开尔文勋爵,研究生。”他终于懂得,他不能再教了;从现在起,他只是学。

篇三:托尔金轶事七则

托尔金轶事七则

作者:By Brian Gottesman 译/赵青奇

来源:《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3年第05期

20世纪50年代,J. R. R. 托尔金创作的奇幻小说《魔戒》横空出世,引来无数粉丝竞相追捧,成了史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而随着《魔戒》的风靡,托尔金的同系列小说《霍比特人》与其他相关作品也大受欢迎,使他一举成为奇幻文学史上不朽的传奇人物。缔造这一佳话的托尔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有什么样的精彩故事呢?请看下文分解。

He had a flair1) for the dramatic.

托尔金极富表演天赋。

As a linguist and expert on Old English and Old Norse literature, Tolkien was a tenured2) professor at Oxford University from 1925 until 1959. He was also a tireless instructor, teaching between 70 and 136 lectures a year (his contract only called for 36). But the best part is the way he taught those classes. He was known to begin classes by barging3) into the lecture hall, sometimes in era-appropriate chain armor4), and bellowing5) the opening lines of Beowulf 6) at the top of his lungs7). As one of his students put it, "He could turn a lecture room into a mead hall8)."托尔金是一名语言学家,也是古英语和古斯堪的纳维亚语文学专家。1925?1959年间,他在牛津大学担任终身教授。托尔金还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师者,他每年的授课量在70~136节之间(而他的聘用合同只要求他每年讲授36节课)。不过,最值得称道的是他讲这些课的方式。他会猛地冲进讲堂——有时还会身穿一件适于某个年代的锁子甲——尽可能大声地吼出长诗《贝奥武夫》的开场白,他这样开讲的方式十分有名。诚如托尔金的一名学生所言:“他能将一间教室变成一座金殿。”

He loved his day job, and didn't share your enthusiasm for hobbits.

托尔金喜欢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不像诸位那样迷恋霍比特人。

Tolkien saw himself as a scholar first and a writer second. To him, writing fantasy fiction was simply a hobby. It always irked9) him that his scholarly works went largely unknown by the general public, who flocked10) to his fantasy writings. The Hobbit and The Lord of the Rings were largely Tolkien's attempt to construct a body of myth, and their success caught him largely unaware. In fact, he spent years rejecting, criticizing and shredding11) adaptations of his work that he didn't believe captured its epic scope and noble purpose!

托尔金认为自己首先是个学者,其次才是作家。对他来说,创作奇幻小说只是一种业余爱好。他的奇幻小说广受大众追捧,而绝大部分学术著作却不为大众所知,这常常让他十分恼

火。《霍比特人》和《魔戒》在很大程度上是托尔金尝试构建一套神话体系所得的产物,它们的成功让托尔金十分吃惊。事实上,他多年来一直在抵制、批评和撕毁那些在他看来未能抓住他作品的宏大架构和崇高目的的各种改编作品!

He was quite romantic.

托尔金十分浪漫。

At age 16, Tolkien fell in love with Edith Bratt, three years his senior. His guardian, a Catholic priest, was horrified that Tolkien was seeing a Protestant and ordered him to have no contact with Edith until he turned 21. Tolkien obeyed, pining12) after Edith for years until that fateful birthday, when he met with her under a railroad viaduct13). She broke off her engagement to another man, converted14) to Catholicism, and the two were married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托尔金16岁时爱上了大他三岁的伊迪丝·布拉特。伊迪丝信奉新教,托尔金的监护人是一位天主教牧师,他对托尔金与一个新教徒来往这件事深感担忧,便责令托尔金在21岁前不得与伊迪丝联系。托尔金听从了他的话,苦苦思念了伊迪丝多年,直到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21岁生日那天,他才与伊迪丝在一座铁路高架桥下相见。伊迪丝取消了与另一个人的婚约,转信了天主教,与托尔金结为连理,两人从此携手一生。

His relationship with C. S. Lewis was not all it's cracked up15) to be.

托尔金与刘易斯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好。

Tolkien's fellow Oxford don16) C. S. Lewis (author of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is often identified as his best friend. But the truth is the pair had a much more troubled relationship. At first, the two authors were very close. In fact, Tolkien's wife Edith was reportedly jealous of their

friendship. And it was Tolkien who convinced Lewis to return to Christianity. But their relationship cooled and ultimately soured17) over what Tolkien perceived as Lewis's anti-Catholic leanings and scandalous personal life.

C. S. 刘易斯(《纳尼亚传奇》一书的作者)是托尔金的同事,也在牛津大学执教。他常常被认为是托尔金的挚友。但实际上,这两人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起初,这两位作家交往甚密,事实上,据说连托尔金的妻子伊迪丝都曾嫉妒他俩的友谊。也正是托尔金说服了刘易斯重新皈依基督教。但后来因为托尔金认为刘易斯有反天主教的倾向且个人作风不良,两人便逐渐疏远,最终关系恶化。

He wasn't blowing smoke18) about those war scenes.

托尔金书中的战争场面并非他捏造而来。

Tolkien was a veteran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served as a second lieutenant in the British Expeditionary Force in France. He was also present for some of the most bloody trench fighting of the war, including the Battle of Thiepval Ridge. The deprivations19) of Frodo and Sam on their road to Mordor may have had their origins in Tolkien's time in the trenches, during which he contracted a chronic fever that forced him to return home. Many of his closest friends died in the war, giving him a keen awareness of its tragedy that shines through in his writings.

托尔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名老兵,曾在奔赴法国作战的英国远征军中担任少尉,还亲身经历过一些空前惨烈的堑壕战,包括蒂耶普瓦尔岭战役。佛罗多和山姆(编注:《魔戒》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在远征魔多的路上损失惨重,这个情节可能就源于托尔金的战壕岁月,当时托尔金因染上慢性热病而不得不退伍回家。托尔金的很多挚友都死在战场,让他对战争的悲剧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也是他众多作品都有的一个显著特点。

He invented languages for fun.

托尔金以创造语言为乐。

A philologist20) by trade, Tolkien kept his mind exercised by inventing new languages, many of which (like the Elvish languages) he used extensively in his writings. He even wrote songs and poems in his fictional languages. In addition, Tolkien worked to reconstruct and write in extinct languages

关于lord搞笑故事

like Lombardic and Medieval Welsh. His poem "BagmA BlomA" ("Flower of the Trees") might be the first original work written in the Gothic language in over a millennium.

身为职业语文学家,托尔金常常通过创造新的语言来锻炼思维,他将自己创造的很多语言(如精灵语)都广泛地应用在自己的作品中。他甚至还用自己创造的语言写歌作诗。此外,托尔金还努力复原早已消亡的语言,如伦巴第语和中世纪的威尔士语,并用其写作。他的诗“BagmA BlomA”(《树之花》)可能就是一千多年以来第一部用哥特语写就的原创作品。He's been published almost as prolifically posthumously21) as alive.

托尔金生前著作等身,死后仍作品频出。

Most authors have to be content with the works they produce during their lifetime, but not Tolkien. His scribblings22) and random notes, along with manuscripts he never bothered to publish, have been edited, revised, compiled, redacted23), and published in dozens of volumes after his death, most of them produced by his son Christopher. While Tolkien's most

famous posthumous publication is Silmarillion, other works include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Unfinished Tales, The Children of Hurin, and The Legend of Sigurd and Gudrún.

大多数作家能在生前出些作品就已知足,但托尔金不是。托尔金去世之后,他的信笔涂鸦、零碎笔记以及从不劳神去发表的手稿经过编辑、修订、汇集和润色后,又分数十卷出版,

其中绝大多数是由托尔金的儿子克里斯托弗出版。《精灵宝钻》是托尔金死后出版的最有名的一部作品,他的其他作品还包括《中土世界史》《待续故事》《胡林的儿女》和《西格德与谷德伦的传说》。

1. flair [fle?(r)] n. 天赋,资质

2. tenured [?tenj?d] adj. 享有终身职位的

3. barge [bɑ?d?] vi. (鲁莽而笨拙地)猛冲

4. chain armor: 锁子甲,一种铁环串连做成的盔甲

5. bellow [?bel??] vt. 大声喊出

6. Beowulf: 《贝奥武夫》,一部写于公元8~11世纪的叙事长诗,主要讲述斯堪的纳维亚的英雄贝奥武夫的英勇事迹,是现存古英语文学中最古老的作品。

7. at the top of one's lungs: 用尽量大的声音

8. mead hall: 指欧洲古时君主的王宫,托尔金所著的《魔戒》里的金殿梅杜西(Meduseld)即属此类。

9. irk [??k] vt. 使厌烦

10. flock [fl?k] vi. 簇拥;蜂拥

11. shred [?red] vt. 撕碎

12. pine [pa?n] vi. 痛苦,怀念

13. viaduct [?va??d?kt] n. 高架桥

14. convert [k?n?v??t] vi. 皈依;改变信仰

15. crack up: [通常用于否定句]吹捧;赞美

16. don [d?n] n. (英国)牛津(或剑桥)大学学院的学监(或指导教师、研究员);大学教师

17. sour [?sa??(r)] vi. 变坏;恶化

18. blow smoke: 说大话欺骗

19. deprivation [?depr??ve??n] n. 丧失,损失

20. philologist [f??l?l?d??st] n. 语文学家(尤指历史和比较语文学家)

21. posthumously [?p?stj?m?sli] adv. 死后地,身后地

22. scribbling [?skr?bl??] n. 潦草写成的便条

23. redact [r??d?kt] vt. 编辑,编纂;修订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