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玉堂春小说书包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4:26:59 体裁作文
玉堂春小说书包网体裁作文

篇一:评《玉堂春》结局

简评《玉堂春》结局

《玉堂春》是冯梦龙编撰的话剧本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得结局更是代表了人情小说贴近生活的特点,结局以玉洁守贞洁立下契约,最后玉洁与王三管的美满爱情为结局。

明代社会是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社会,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很强,人们生活在封建思想的统治之下,充满了压迫与苦难,人们几乎没有什么自由可言,在这种现实状况下,就需要一种文学和贴近人们的生活,反应人们的美好愿望,平等的,真心相爱的一种文学就应孕而生。它使一个个生动个性的人物跃然纸上。

大团圆的结局符合我们的意愿,也是古代人民的共同心声,文学作品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应。但它也高于生活,时代有作者主观愿望的文学作品,它贴近生活,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文章故事情节曲折,渲染了人物性格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朴实,和社会的黑暗。使我们看到了王堂春的善良多情坚贞,泼辣机智。也让我们看到王三关的多情正直。他们二人的情感也正由此展开。文章内容丰富,将请按表现的淋漓尽致。小说的 母与亡八见利忘义,卑鄙无情。真善美,与丑恶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大团圆的结局先映照。充分显示了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鄙弃了世俗金钱的爱情,将真爱这个话题印在我们心中。

大团圆的结局未必不好,它不仅使文章内容充实丰满,更与当时社会的丑恶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心声。

篇二:三言玉堂春

《三言?玉堂春落难逢夫》教案

教法设计:点拨疏通文意、速读概述情节、讨论分析形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言二拍”及作者冯梦龙,疏通文意,理清情节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读把握情节,教师点拨写出故事梗概,品味语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悟“世间只有情难朽,世间只有情最苦”这句箴言,正确处理人际交往。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京剧《苏三起解》已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唱段: 苏三离了洪桐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 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言说苏三把命断, 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苏三是谁?为何心内惨?

南京的三郎是谁?与苏三是何关系?

为何苏三会丧命?苏三要报三郎何恩情?

补充材料:剧《苏三起解》是根据《警示通言》中的“玉堂春落难逢夫”改编。

故事梗概为: 明朝时,名妓女苏三和吏部尚书子王景隆结识,改名玉堂春、誓偕白首。王景隆在妓院被老鸨钱财诈尽,被轰出,苏三私赠银两使回南京。王景隆走后,老鸨把苏三骗卖给山西商人沈洪作妾。沈妻与人私通,毒死沈洪,反诬告苏三。县官受贿,判苏三死罪。解差崇公道提解苏三自洪洞去太原复审。途中苏三诉说自身的遭遇,崇公道加以劝慰并当亲人对待,由此苏三推翻了曾在受刑之时说出的“洪洞县中无好人”的说法。后王景隆考取官员,回山西巡视,反了苏三冤案,喜结成亲。

一、知识积累

一、制订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话本小说形成的历史及其体制形式。

2.能力目标:了解《玉堂春》这篇小说情节与人物的互动关系。

3.情感目标:研讨《玉堂春》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二、教材知能点拨

1.介绍相关情节

名妓玉堂春(小名玉姐)与吏部尚书之子王景隆(小名三官)结识,誓偕白首。但是王三官钱财用尽,被鸨儿轰出妓院,又遭人抢劫,贫困交加,沦落到讨饭度日。这日王三官到关王庙烧香,不想碰到一个熟人……

2.梳理教材知识

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①识记下列字音

磕(kē)头 应(yīnɡ)允 拭(shì)泪

咳(ké)嗽 老鸨(bǎo) 城隍(huánɡ)

钗钏(chuàn) 模(mú)样 衲(nà)帛

丝绦(tāo) 半晌(shǎnɡ) 掣(chè)脱

作揖(yī) 器皿(mǐn) 收讫(qì)

②辨 字 形

磕头 溘然 拭泪 试图 老鸨 衲帛 接纳

洗涤 半晌 响应 掣脱 引擎 作揖 编辑

缉拿 算账 营帐 收讫 迄今

③释 词 语

应允:答应,允许。

奉承:逢迎,谀媚,用好听的话恭维人。

温存:真情安慰,温顺体贴,休养。

哄诱:诱骗。

收讫:货、款等收清。

1. 正字音

2. 辨字形

3. 解释词义

4. 识记文化、文体常识

① 文体常识 :

话本 说话艺人的底本。

拟话本 明末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白话短篇小说

② 文化常识

“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三言二拍”的艺术技巧

“三言二拍”的文化价值

二、作者介绍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龙子犹、茂苑野史、墨憨斋主人、姑苏词奴、顾曲散人等。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书香门第出身,少有才气,狂放不羁,一生功名不顺,57岁补为贡生,61岁任福建寿宁知县,4年秩满归乡。曾参与抗清宣传,后忧愤而死。

冯梦龙长在商业经济活跃的苏州,非常熟悉市民生活,思想上又受李贽影响,是晚明主情、尚真、世俗文学思潮代表,一代通俗文学大家。

他搜集、整理、编撰的通俗文学作品涉及白话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民歌、散曲、传奇等各个方面,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 “三言”。

冯梦龙的文学思想:

1)强调文学应表现真情。

《山歌》、《挂枝儿》:“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

认为民歌是《诗经》的嫡传,在文人创作走向僵化的当今,大力提倡民歌及民间创作才是“惟时所适”之举。

2)与“礼教”对立的“情教”观。

《情史类略》:“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六经皆以情教也”.“自来忠孝节烈之事,从道理上做必勉强,从至情上做必真切.”

3)提倡通俗。

“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而资于通俗者多。”(《古今小说?序》)相反,那些“尚理或病于艰深,修辞或伤于藻绘,则不足以触里耳而振恒心。”(《醒世恒言?序》)

认为小说可以使“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者汗下。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喻世明言?序》)

“里中儿代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警世通言?序》)

《喻世明言》

玉堂春小说书包网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明者,取其可以道(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 (《喻世明言?序》)

2、“三言”: 三部小说集《喻世明言》(旧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

“三言”几乎收集了宋、元、明三代较优秀的白话短篇,包括旧本汇集和新著创作。宋元旧作约占1/3,明代新作约2/3。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补充:

凌濛初与“二拍”

1、凌濛初,别号空观主人,乌程(浙江吴兴)人,18岁补廪膳生。科举不利,转而著述。55岁任上海县丞,因功拔为徐州判官。崇祯17年,李自成部进逼徐州,他忧愤而死。

2、“二拍”:是凌著“拟话本” 《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简称“二拍”。崇祯初刊行,每集40篇,一篇重刻,一篇杂剧,故实有小说78篇。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独创的长篇白话小说——《金瓶梅》。也是第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线的长篇小说。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独创的短篇白话小说集——“二拍”。

3、《今古奇观》:明末“姑苏抱瓮老人”编,选“三言”、“二拍” 佳作40篇,民间流传较广。

二、问题探究

⒈诵读《玉堂春落难逢夫》开篇词《鹧鸪天》初步了解小说情节

⒉速读全文梳理情节, 用树枝图画出文章结构

⒊摘读问中的精彩情节,就小说中表现的“情”、“智”、“义”、说出你的个人见解。

三.课堂反馈练习

见第二教材第35页。

第二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感悟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艺术特色

⒉过程与方法:讨论辨析,归纳总结,研读探究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探讨小说“大团圆结局的文化背景,试从美学角度分析:苏三之美

篇三:玉堂春(学生版)

永宁回民高级中学自主探究学案

《玉堂春》

课时:2 主编:纳春燕

京剧《苏三起解》已是家喻户晓,其中著名唱段: 苏三离了洪桐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

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 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言说苏三把命断, 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剧中的苏三,又名玉堂春,京剧《苏三起解》是根据《警示通言》中的“玉堂春落难逢夫”改编。学习目标

1.识记文化、文体常识。 2.了解“三言二拍”及作者冯梦龙 3.通读全文,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4.讨论《玉堂春》的思想意义。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1.了解“三言二拍”及作者冯梦龙

2.通读全篇,了解文章内容

一、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1、介绍作者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子犹,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书香门第出身,少有才气,狂放不羁,一生功名不顺,57岁补为贡生,61岁任福建寿宁知县,4年秩满归乡。曾参与抗清宣传,后忧愤而死。 冯梦龙常在商业经济活跃的苏州,非常熟悉市民生活,思想上又受李贽影响,是晚明主情、尚真、世俗文学思潮代表,一代通俗文学大家。 他搜集、整理、编撰的通俗文学作品涉及白话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民歌、散曲、传奇等各个方面,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 “三言”。 2、简介作品

“三言”是三部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

每集40篇,共120篇。“三言”中的作品,主要表现了城市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有较浓厚的市井气息。其中,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最多,也最具特色。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写了杜十娘因为爱情破灭而投江自尽的悲剧故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述了一个商人家庭婚姻的破裂与重圆,等等。另外,揭露官僚地主阶级的丑恶,描写知识分子的悲苦,歌颂普通人民的诚信和友谊,也是“三言”中常见的题材。“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3、节选部分前后的主要情节

明代正德(1506—1521)年间,礼部尚书王琼退隐,将回南京。临行前让管家王定讨帐,顺便陪三公子王景隆(小名三官)读书。王景隆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是个风流才子。三个月后,王定把三万两银帐讨回,正待起程回南京,王三官提出要“到大街上各巷口,

闲耍片时” 。后来转到东华门附近的一个酒楼,遇到生得标致的一秤金家的

丫头翠香翠红,又经酒保之口,说出一秤金的妓院里“更有十二分颜色”的三姐,号为玉堂春(小名玉姐)。于是,王三官不顾管家的劝阻,寻访玉堂春,与她“成婚”。王三官挥金如土,替老鸨还债、修房、置办首饰酒器,为玉姐造百花楼一座。管家王定为摆脱责任,只身回南京。王三官与玉姐如胶似漆,不可分离。一年之后,王三官三万银两花完,老鸨便怠慢下来,继而设计赶他出门,流浪街头。后来王三官寄宿王银匠家,终于因受不了银匠妻子的闲话而离开。于是,他信步漫游,走到关王庙前,进去将身世向关老爷诉说一番。他出来时,便遇到了卖瓜子的金哥。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节选的。

课文节选部分后面的情节是:王三官回南京,经家人调解,其父原谅了他。于是王三官在家潜心读书,中了举人、进士,家人为他娶妻。玉姐被老鸨设计,卖给山西商人沈洪。沈妻皮氏与邻人赵昂通奸,又妒沈洪娶妾,就在面条里下毒,毒死沈洪,反诬玉姐。皮氏贿赂知县,玉姐被屈打成招,押入死牢。王三官因思念玉姐,自请到山西为官,当上了山西巡按,到洪同县

1

重新审玉姐一案,判皮氏凌迟,赵昂斩首,知县罢官。这时苏淮已死,只得追一秤金之罪,枷入大牢。玉姐未曾失身,复归王三官。王三官携一妻一妾回南京拜望父母,皆大欢喜。剧《苏三起解》是根据《警示通言》中的“玉堂春落难逢夫”改编。 (二)预习检测

1.《三言》的作品来源有两类:一是_______________ ----即话本;二是明末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白话短篇小说,即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称“三言”“三言”所收录的120篇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 2.《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合称,简称“二拍”。作者___________. 3.识记字音

磕()头 老鸨( ) 钗钏()衲( )帛丝绦( ) 半晌( ) 掣( )脱 作揖( )收讫()

(三)通读全文,理清情节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感悟小说的主题

2.重点品读节选部分的心理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3.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探讨小说“大团圆结局 【知识链接】 心理描写的技巧

1.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

2、通过梦境幻觉来反映人物的心理。 3、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心理。

4、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 心理描写的作用

1、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 2、有助于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 3、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二、合作探究

1、简要概括小说每部分的内容,分析玉堂春性格特征。

2. 这篇小说节选部分有几处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呈现,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它好在哪里?

3.小说中对立着的一组人物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4.玉堂春和王三官的爱情最后得到美满的结局。根据你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认识,你是否认同这样的结局?

2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