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台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4:09:20 作文素材
篇一:成语故事
一、经典童话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格林童话》 《灰姑娘》 《小红帽》 《三种语言》 《白雪公主》 《十二个猎人》 《裁缝和鞋匠》 《睡美人》 《小鹿弟弟》 《星星银币》 《三兄弟找幸福》 《三只小鸟》 《三件宝》 《勇敢的王子》 《会唱歌的骨头》 《圣母的孩子》 《金鸟》 《布勒门的音乐家》 《百灵鸟》 《大拇指》 《青蛙王子》
二、安徒生童话 ?
?
?
?
?
?
?
?
?
?
?
?
?
?
? 《丑小鸭》 《野天鹅》 《豌豆公主》 《拇指姑娘》 《皇帝的新装》 《打火匣》 《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 《顽皮孩子》 《两个旅伴》 《幸运的套鞋》 《坚定的锡兵》 《夜莺》 《红舞鞋》 《海的女儿》 《会飞的箱子》
?
?
?
? 《白雪皇后》 《老房子》 《园丁和主人》 《影子》 《安琪儿》
三、天方夜谭 ?
?
?
?
?
?
?
?
?
?
?
?
?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渔翁的故事》 《阿拉丁神灯的故事》 《朱德尔的故事》 《辛巴达航海的故事》 《阿里巴巴的故事》 《二寓言故事(本)》 《伊索寓言》 《(希腊)》 《伊索》 《克雷洛夫寓言》 《(俄)》 《克雷洛夫》
四、神话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盘古开天(中国)》 《上帝创世的故事》 《(希伯来)》 《女娲造人(中国)》 《上帝造人的故事(希伯来)》 《梵天创世的故事》 《(印度)》 《天神创世的故事(日本)》 《女娲补天(中国)》 《神农尝百草(中国)》 《黄帝战蚩尤(中国)》 《仓颉造字(中国)》 《共工怒触不周山(中国)》 《大禹治水(中国)》 《牛郎织女(中国)》 《钟馗捉鬼(中国)》 《后羿射日的故事(中国)》 《嫦娥奔月(中国)》
? 《伏羲兄妹的故事(中国)》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希腊)》
五、成语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画龙点睛》 《一叶障目》 《天衣无缝》 《世外桃源》 《对牛弹琴》 《水中捞月》 《画蛇添足》 《百步穿杨》 《东施效颦》 《螳臂当车》 《朝三暮四》 《一箭双雕》 《老马识途》 《杀鸡吓猴》 《此地无银三百两》 《骑驴找驴》 《自相矛盾》 《空中楼阁》 《黔驴技穷》 《返老还童》 《对症下药》 《熟能生巧》 《杞人忧天》 《按图索骥》 《解铃还须系铃人》 《塞翁失马》 《杯弓蛇影》 《狐假虎威》 《鸿鹄之志》 《一举两得》 《为虎作伥》 《叶公好龙》 《望梅止渴》 《滥竽充数》 《三人成虎》 《瓜熟蒂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瓜田李下》 《鹬蚌相争》 《夸父追日》 《凿壁偷光》 《沧海桑田》 《草船借剑》 《盲人摸象》 《囫囵吞枣》 《入木三分》 《见怪不怪》 《程门立雪》 《名落孙山》 《两败俱伤》 《邯郸学步》 《一鼓作气》 《盲人瞎马》 《愚公移山》 《一字千金》 《悬梁刺股》 《呆若木鸡》 《疑邻盗斧》 《买椟还珠》 《道听途说》 《起死回生》 《相煎太急》 《请君入瓮》 《打草惊蛇》 《闻鸡起舞》 《一字之师》 《孺子可教》 《三顾茅庐》 《以讹传讹》 《夜郎自大》 《瓮中捉鳖》 《毛遂自荐》 《呕心沥血》 《州官放火》 《胸有成竹》 《金石为开》 《游刃有余》 《黄粱一梦》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梁上君子》 《郑人买履》 《感恩图报》 《两袖清风》 《同舟共济》 《余音绕梁》 《围魏救赵》 《江郎才尽》 《破釜沉身》 《破镜重圆》 《月下老人》 《价值连城》 《精卫填海》 《水滴石穿》 《唇亡齿寒》 《卧薪尝胆》 《班门弄斧》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后生可畏》 《讳疾忌医》 《危如累卵》 《指鹿为马》 《高山流水》
六、科普读物 ?
?
?
?
?
?
?
?
?
?
?
?
?
?
? 《十万个为什么(动物分册)》 《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分册)》 《十万个为什么(人体科学分册)》 《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科学分册)》 《十万个为什么(宇宙科学分册)》 《十万个为什么(环境科学分册)》 《十万个为什么(信息科学分册)》 《十万个为什么(数学分册)》 《六中外小说(本)》 《木偶奇遇记(意大利)》 《科罗狄》 《绿野仙踪》 《莱弗鲍姆》 《鲁滨逊漂流记(英国)》 《但笛福》
篇二:成语故事--四面楚歌
收件号: 承办人编号、姓名: MV0101
文併
共計
(93)
局 本 部:台北市广州街15号 电话:(02)23899983
※电子邮件信箱:boi@ms1.immigration.gov.tw 台中服务处:台中市民权路216号6楼 电话:(04)2227020
(106) (117)
请多加利用 高雄服务处:高雄市成功一路436号1楼 电话:(07)2823740
花莲服务处:花莲市中山路371号7楼 电话:(038)338029
(118)
註
:保證人請詳閱保證書背面保證責任
?本局网址:/retype/zoom/afaa22d3b9f3f90f76c61bb5?pn=5&x=0&y=0&raww=784&rawh=1154&o=jpg_6_0_______&type=pic&aimh=706.530612244898&md5sum=450c6519c1c322ad9c83960e9ea6a226&sign=64b7e49baa&zoom=&png=12198-21142&jpg=342246-579883" target="_blank">点此查看
篇三:庄子中的成语故事(全)
庄子中的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
原文----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象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象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 成者英雄败者贼
这个故事出于《庄子*盗跖》。
在春秋这个社会(其实不限于春秋),小的盗贼被抓起来,而窃国大盗却成了诸侯。齐桓公小白杀了他的哥哥才当上齐国的国君,当上国君后又把嫂子据为己有。对这样的人,著名的贤人管仲却心甘情愿地辅佐他。齐国的大臣田常杀死了齐王,窃取了齐国,自己当了齐王。对这样的窃国大盗,圣人孔子也毫无愧色地接收了田常送给他的钱。要是议论起来,这种事情真是让人不足挂齿,可是连圣贤都对他们没有非议。其实这事有什么奇怪呢?《尚书》上说:“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
在后来的社会也是这样。北宋苏轼在《孔北海赞序》中说:“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曹)操得在英雄之列。”可惜的是,庄子、苏轼这样的大声疾呼不常听到。与此相对的一个成语是“不以成败论英雄”。作此呼吁者多半是失败的一方。国民党被打败,逃到台湾。台湾的报纸议论起来,就经常用“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个词。
实际上,公平地说,庄子的观点有点脱离实际。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英雄也好,平民也罢,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去看待他们,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四大发明,肯定觉得技术落后而不是先进,可在当时的科学环境下,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事。重要看这些英雄们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对当时和后代的人民大众是否做出了大的贡献。
------------------------------------------------------------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这个故事出于《庄子*逍遥游》。
北冰洋里有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躯体,不知道有几千里大。鲲后来变成一只鸟,名字叫做鹏。鹏就是传说中的凤凰。鹏的背就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海风吹起的时候,鹏就飞往南极。它乘着旋风直飞上九万里高空,鼓动双翅,仿佛是遮住天空的云,溅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
后来,人们把一个人有远大的前途叫做鹏程万里,把仕途顺利称为扶摇直上。唐朝诗人李白曾说:大鹏一朝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国领导人有起名为万里的,就是根据这个典故,取鹏程万里的意思。
记得故乡有个村子叫“槐树下”,村里的人都姓石。甲、乙两户人家同时生了儿子。还没上户口的时候,有一天,甲、乙两家的母亲(孩子的奶奶)在路上遇见了。甲母就问乙母:“你家孙子起的什么名字?”乙母说:“叫鹏飞。”甲母听了摇摇头说:“不好听。鹏啊鹏的,跟打枪一样。”乙母回家后连忙和家里人商量改名。过了几天,两家都去报完户口了。甲母和乙母又在路上碰到。甲母问:“你家孙子现在叫什么名字了?”乙母说:“叫石磊。你家孙子呢?”甲母说:“我家孙子啊,他叫鹏飞。”这个鹏程万里的名字就这样被甲家骗去了。 ------------------------------------------------------------ 无中生有
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从“无”开始的。从“无”生出“有”,又从“有”发展成万物。《庄子*齐物论》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个开始,在开始之前有一个未曾开始的开始,还有连未曾开始都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之初的形态是“有”,在“有”之前是“无”,还有连“有”和“无”都没有的“无”。忽然间有了“无”,不知道“有了‘无’”到底是“有”呢还是“无”。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不过老子早就说过:“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道家认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应用到《易经》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无穷。但是事物一开始,首先是“无中生有”。
庄子的“无中生有”理论,和现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有相似之处。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也是时间和空间的开始。在此以前(其实没有什么以前),一切都是“无”。
道家对“无”非常看重。老子曾说:一个车轮有三十根辐条,可是中间必须空出来,才好安放车轴。中间空出来的地方,看起来什么也没有,可是正因为那儿什么也没有,才有放置车轴的用处。一座房子中间必须留有空间,人才能住进去。这个空间仿佛什么也没有,可是如果没有这个“什么也没有”的空间,房子就不叫房子了。正是这个空间,使房子具有了人们建筑它时所要求的功能。事实上,房子的功能就在这个“无”上。
“无中生有”本来是道家的哲学思想,后来人们用它的字面意思,一般把无中生有形容为胡说八道。庄子对此也无可奈何。
东施效颦
古时候,越国有两个女子,一个长得很美,叫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皱。东施一见,以为西施这样就是美,于是也学着她的样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见了她的这个样子,吓得东躲西藏,不敢去看她。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处和本身的缺点在哪里,胡乱模仿。其中的“效”是“仿效”,“颦”是“皱眉”的意思
------------------------------------------------------------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井底之蛙
一只青蛙,住一口井里。它高兴时,在井里跳来跳去,天热了,在水中游上游下,觉得很快活:我是井里的主人,多么逍遥自在!
它正在自得其乐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叫它。它抬起头向井口一看,只见一只大海龟的头几乎遮去了井口上的半爿天。只听见大海龟问它:“青蛙老弟,你见过大海吗?”青蛙说:“大海有我的井大吗?海龟老兄,欢迎你下井来作客。”大海龟被它说动了心,真想下井去看看。可是,它左腿还没跨进井去,右腿的膝盖已被井栏绊住了。于是,大海龟只好伏在井口上,告诉青蛙,海有多大、多深、多广。青蛙这才知道,井外还有这么大的天地。它又惊奇又惭愧,感到自己的见识太渺小了。
成语“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却又妄自尊大。
------------------------------------------------------------ 望洋兴叹
成语“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的《外篇?秋水》。故事说:秋天的大水按着时令到了,无数支流的水都灌进了黄河。河面十分宽阔,水雾蒸腾,不论是河的两岸,还是河心的沙洲,隔岸望去,简直分不清岸上的是牛还是马。这时呀,河伯欣欣然自我陶醉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了。
河伯顺着水势向东前行,到了北海,朝东一看,只见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到这时,河伯才开始改变他那洋洋自得的神态,仰起头来对着北海神无限感叹地说:“俗话说:‘有的人懂得了一点道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批评我这种人的啊。我曾经听人说过,孔子的见闻学识不算多,伯夷的德行也没有
什么了不起。以前我不信这话,现在我见到了你的广阔无边,才知道这话是真的啊。我如果不到你这里来,那就糟了。我将永远被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所耻笑了。”
这个成语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后来人们用它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
------------------------------------------------------------ 越俎代庖
相传远古时候,在阳城有一位很有才能、很有修养的人,名叫许由。他在箕山隐居,人们都很敬佩他。
当时尧帝想把帝位让给许由,尧帝对他说:“你看,天上的日月已经出来了,这时还不熄灭蜡烛的火光,它的光同日月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天上的及时雨已经降落了,这时还要用人工去灌溉,难道不是徒劳吗?先生很有才华,要是当了帝王,一定会治理好天下。如果让我继续占着这个帝位,我心里觉得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您吧!”
许由不愿接受帝位,连忙推辞说:“您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我再来代替你,这是为什么?鹪鹩在森林里筑巢,占一根树枝的地方就行了,鼹鼠在河边饮水,顶多喝满一肚子也就够了。算了吧,我的君主!我要天下干什么用呢?厨师在祭祀的时候,又做菜,又备酒,忙得不可开交,可是掌管祭祀的人,并不能因为厨师很忙,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丢下手中的祭祀用具,去代替厨师做菜、备酒啊!你就是丢开天下不管,我也决不会代替你的职务。”说罢,许由就到田间劳动去了。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越俎代庖”这句成语,用以比喻超出自己的职责,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这句成语也可简写为“代庖”、“庖代”。“俎”读zǔ音,是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具,“庖”读páo。音,不读bāo音,当“厨师”讲。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逍遥游》。书中说,“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每况愈下
战国时有一个叫东郭子的人,听说庄子对“道”很有研究,就去向庄子请教,问他“道”到底在什么地方。庄子说:“我讲的‘道’各处都有,无处不在。”“那请您具体指明它在哪些地方,可以吗?”东郭子非常客气。庄子不加思索:“在蚂蚁洞里。”东郭子非常奇怪:“道,是很高尚的东西,怎么会存在于这么卑下的地方?”庄子又说:“‘道’,在稗草、(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砖瓦碎石之中。”“这不是愈加卑下了吗?”东郭子更为奇怪。庄子继续说:“我的‘道’在屎尿之中!”东郭子听庄子越说越低下,心里很不高兴。庄子这才向解释:“要满足您的要求,把‘道’的本质说明白,就得像在集市上检查猪的肥瘦一样,愈是猪的下部,愈能看出猪的肥瘦。因为猪腿的下部是最难长膘的,如果腿部也长满肉,其他部位当然更肥了。所以,我今天告诉您‘道’所在的地方,尽是卑贱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有‘道’,那么‘道’存在于其他的地方,也就不言自明了。“噢,原来是这样。”东郭子很佩服庄子的才学。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知北游》。原来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来意思逐渐转变为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的意思
《庄子》成语解释
1、跳梁小丑 跳梁:腾跃跳动;小丑:对人的卑称。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国语·周语上》:“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
2.莫逆之交 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3.井底之蛙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4.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5. 探骊得珠 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6. 捉襟见肘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7.涸辙之鲋 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成语出处:《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成语示例: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急谋升斗之水一样。(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
8.得鱼忘荃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成语示例: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
9.望洋兴叹 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10.鹏程万里:比喻前程非常远大。
11.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出 处:《庄子·逍遥游》
12.每况愈下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知北游》。原来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来意思逐渐转变为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的意思
13.大而无当 原意为“东西很大但没有什么用处或者用处不大不适合”,后引申为“夸大而不合实际,‘形容不着边际’”。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 以下出自庄子·齐物论
14.心如死灰 成语释义 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15.朝三暮四 没有原则,反复无常。
16.目无全牛 成语释义 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成语出处 《庄子·养生说》 以下出 处 《庄子·养生主》。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