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诗歌中的物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3:30:38 体裁作文
诗歌中的物理体裁作文

篇一: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中国的许多诗词中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又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词时,不仅要挖掘诗词的思想内涵,而且应探讨诗词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

请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首诗中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残阳铺水中”是由于光的反射、镜面成像而形成的。“半江红”是由于红光的波长长,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使晚霞呈红色。“九月初三夜”说明“露”这一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秋天。“露似珍珠”说明露珠呈球形且晶莹透亮。呈球形是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液面具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露珠特别明亮是由于光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月似弓”是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唐代孟浩然的《彭蠡湖中望庐山》中的“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不仅记录了“虹”这一自然现象,还揭示了产生“虹”的两个条件:光和小水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说明海潮与月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缸穿裙大雨淋。(缸为什么穿裙子呢?因为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缸的外表面上。同时也暗示着降温即有大雨到来。)

2.霜后暖,雪后寒。(霜是由水蒸汽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又因为凝华属于放热过程所以霜后暖;大雪过后要融化从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过程要从周围空气中吸热所以雪后寒。)

3.大的地震声音沉,小的地震声音尖。(这是由于大地震的振动颁率小,所以音调低感觉声音沉;小地震的振动颁率高所以音调高感觉声音尖。

4.水平不流,人平不言。(连通器的原理)

5.软也是水,硬也是水。(因为水具有流动性所以水是软的。又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后斥力难压缩所以水是硬的。)

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因为细绳与木块,水与石头接触时受力面积极小,产生的压强极大,所以绳可以把木块锯断,水可以把石头滴透。)

7.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所以当花朵分泌芳香分了扩散运动加快时便预示着温度升高天气变暖。)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物体内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这是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9.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地球有吸引力而产生的重力方向是坚直向下所以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

10.爬得高,跌得重。(因为被举高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并且举的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所以爬得高,跌得重。)

11.玉不琢,不发光。(玉被打磨后非常的光滑,是镜面反射,反射光比较强,所以说玉不琢,不发光。)

12.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说船到江心很难停下。)

13.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是镜中花。(在水和镜中成的像是虚像,所以说在水中捞不到月亮,在镜中摘不到花。)

14.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平静的池水是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折射所以池水看起来变浅。)

1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物体运动的相对性,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6.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音遇到物会反射回来即回声。)

17.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光在同一种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8.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而形成的。)

物理知识与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而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学科渗透”思想。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从中获益的还应有隐藏其中的物理知识,而诗词类的试题成为近几年中考题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古诗词中的能量知识

1. 苏轼的诗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涉及到能量转化情况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李白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词中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机械能。

二、古诗词中的参照物知识

1、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是,其中“坐地”是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

2、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3、《闪闪红星》歌词中“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山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

4、“昨夜一阵大风,把井吹到篱笆外面去了”。井被吹走篱笆墙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

三、古诗词中的热学和分子动理论知识

1、陆游《村居山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词中“花气袭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

2、张旭《山中留客》中“纵使晴明无雨色,乳晕深处亦沾衣”。——露的形成(液化)。

3、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液化)。

4、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

5、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凝华)

6、郭沫若《游武夷泛舟九曲》 “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 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

四、古诗词中的声音知识

1、唐诗《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转 载 于:wWW.zw2.Cn 爱作文网)半钟声到客船”。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能区分“钟”和“鼓”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

2、郦道元的《三峡》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当反射回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就可以听到回声。

五、古诗词中的光学知识

1、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诗句中 “浓阴”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无光区域;而“倒影”则是光反射时的成像现象,并且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唐朝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平面镜成像知识。

3、“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

4、范仲淹诗句“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篇二:古诗中的物理现象

古诗中的物理现象

一、概述

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古代的诗人在体验生活,观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又因为物理现象是普遍地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因此,古诗中不免出现一些物理现象。具体地说,这些看似杂乱的现象属于物理学不同分支,其中包括最常见的光现象、声现象,当然,还有的现象与经典力学、运动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诗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使这些科学现象隐藏在诗句的字里行间,引发了我们今天的思考。光现象是最常见的,以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光都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着的。我们就从光现象谈起。

二、古诗中的光现象

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光的观察和研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使光学成为物理学中发展最早的分支之一。2400年前成书的《墨经》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光,最基本的性质是直线传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一句。诗人在畅饮之时,点点月光将他的影子映出来,仿佛有三个似的。在光与影的迷幻之中,隐约可见两者的相互联系"明月"何以成"对影",又怎会有"三人"?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点光源(这里我们粗略地将"明月"当作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人),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当然,由于"明月"的发光面比较大,发光面上的每个发光点,都可以看做一个点光源,它们都在物体背后造成影区,这些影共有的范围完全不会受到光的照射,叫做本影。本影周围还有一个能受到光源发出的一个部分光照射的区域,叫半影。因而,以上的"对影成三人"的现象便是由本影和半影而产出的。李白不仅有"举杯邀明月"的豪迈,还不乏细致地观察,看到了"对影成三人",这句诗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科学现象的具体统一。杜甫在《阁夜》中也将光与影还有星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不禁使人还想到美丽的星河和险峻的三峡风光。

光的折射与反射也是较早为人们所认识的光的现象。诗人李白也观察到了光的折射与反射的现象。《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写道:"屏风九叠"和"云锦张"的美景,磷峋的山座和天空中的云彩映入明镜般的水中,湖光山色,倒映成趣。而山色与云彩之所以会映在水中,是光的反射的结果。不论是透明的物体还是不透明的物体,都要反射一部分它表面上的光。平面受到平行光的照射时,反射光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就是镜面反射。这里,我们可以把诗中的"明湖"看作是一个镜面,从点S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都好象是从点S'发出的,S'称为S的像。诗人从水中看到的"影"和"看黛光"就是山、云这些景物的光线经湖面反射后所成的像。在水面上的观察者看来,好象在水面下有一个反光点S',但实上S'并不存在。当然,这类描述光的反射现象的诗还有李白的《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和温庭筠的"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诗人对朋友的无限牵挂都寄托于"孤帆"和"远影"之中了。而"碧空尽"在大气则是光折射的结果。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一部分光进入到后一种介质中去,并且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这就是光的折射。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大气,越是接近地面越稠密,折射率也越大。这种密度分布不均匀的介质中,光并不是直线传播的。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地球表面上空气是由许许多多水平的气层组成的,每一层的密度都不相同。当然机越接近地平线时,光线在大气中偏折就越明显。因此,李白说它是"碧空尽"。

折射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全反射现象。"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真有眼福。他又看到空气中的全反射现象--蜃楼。夸张的笔调下,若隐若现的海市蜃楼仿佛就浮现在眼前。它也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而产生的。当气压一定时,空气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夏天,海面上的空气温度比空中低。远处的山峰、楼阁发出的光线射向空中时,由于空气的折射率下层比上层大,光线不断被折射,越来越偏离法线方向,进入热气层的入射角不断增大。当光线的人射角增大到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人们就会看到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

以上,我们结合古诗看到了光现象的产生,并简要说明了其中的原理。诗人将生活中的所见合以美妙的景物和真挚的感情,把自然的奥妙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声现象和其他现象是怎样融入古诗的情景之中的。

三、古诗中的声现象和其他现象

生活中除了多变的光现象之外,还有许多奇妙的声现象和力学、运动学的现象。诗人热爱生活,时时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些日常生活之中的物理现象,并在其诗中表现出来。大家对《枫桥夜泊》之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诗都十分熟悉,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也包含着声现象。

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声音来互相传递信息。声音是由于发产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孟浩然《宿相庐江寄广陵旧游》中有诗云:"凤鸣两岸叶。"不是恰好说明了这一道理吗?当然,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所限,古人还未认识到声是一种波即声波。声波和人耳之间存在着传播振动的介质--空气。声源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的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这就是声波。声波振动的能量通过声波传入人耳使耳膜发生振动,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由于声波具有波的性质,就会发生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还有波的反射现象。"半夜钟声"之所以被人听到,就是声波衍射的结果。声波的波长在1.7厘米至17米之间,是可以跟一般障碍物的尺寸相比的,所以能绕过一般障碍物,使我们听到障碍物另一侧的声音。

声波的反射是很普通的现象,我们讲话时发出的声波,碰到障碍物时就会反射回来。"寒磐满空林"就是声波反射的真实写照。

物质是在不停的运动的,所以由物质的运动而产生的物理现象,也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诗人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这些运动自然也逃不过它们的眼睛,并在他们的笔下被描绘地栩栩如生。李白真不愧为这方面的典范,他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置酒》中写道:"山月随人归。"就描绘了山边的月和人相对运动。由于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就必须假定某个物体是不动的,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那个物体叫参照物。诗中,李白就假设地球不动,即以地球为参照物,人与月亮沿同一方向运动。"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是杜甫《赠卫八处士》中的名句,也把追及运动的物理现象融入诗句之中。两物体若以同时的速度,同方向前进,则不可能追上。刘云平在他月夜中,也以星星为参照物描述了追及运动"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南斗拌斜"。

四、总结

以上,我们在读古诗的同时,讨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浅显的物理现象。我们走入古诗中描绘的奇妙意境的同时,也进入了千奇百怪的物理世界。如果古诗是一壶美酒,那物理就是最好的下酒菜。"酒"足"饭"饱之余,也长了见识,提高了文学素养。多读一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学到知识,引发思考,令人受益非浅。中国的诗文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深入探究其奥妙,就会进入一个多彩的世界中。

篇三:诗句中的物理

诗句中的物理。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可以用来讲解运动中的参照物,“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体现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为了让学生体验杜甫诗句中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我们准备了一个强力吹风机,还制作了一个房子的模型。大家可以注意到,这个屋子一边是尖顶,一边是平顶。当我们用吹风机对准房子时,会发现尖顶和平顶的在面对强风时候的区别;我们还能发现穿堂风容易使门窗关上,和外面来的风却能打开门窗。这些物理知识运用到建筑中,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都非常有好处。

生活中的物理确实是多样的、生动的,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搬到课堂中,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情境再现既可以是图片,也可以通过制作一些模型化的道具,现场演示给学生看。这种演示少了很多老师的讲解,却能够让学生非常直观地去理解老师所想要描述的现象,以及是如何应用物理知识的。所以作为一个好的物理老师,既要有物理知识,也要具备动手能力,而且愿意去动手,每一个细节都认真对待,这样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的就不仅仅是物理知识,更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的做人态度的传递,无形中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 第五,工具中的物理。

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帮助我们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在工具中又体现了哪些物理知识呢?我们给大家展示了一个带放大镜的指甲剪,放大镜利用的是光学中的凸透镜原理,而在这个指甲剪里头,还能讲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去找支点,去找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比起在图片中寻找要容易多了。

一个非常简单的组合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所以说物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困难,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物理的有用和有趣不是物理老师吹出来的,而是让学生在玩和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在生活中去体会到的。在我们的课标中提出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在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初中阶段,如何去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兴趣呢?是一点一滴渗透在物理教学中的,需要我们去联系实际,需要我们帮助孩子们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改造生活。这样学生既有兴趣,又有成就感,物理学习自然就不难了。

再比如说钳子,既能够研究导体和绝缘体,也可以研究杠杆。我们在讲解的时候,不要着急,可以让学生先摆弄摆弄,让他们自己去发掘,说不定会带来意外的惊喜。

第六,场景中的物理。

很多场景也可以成为联系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切入点。我们就以厨房中的物理为例。在图片中的铁锅中,下面是炖鱼,上面是贴饼子,鱼得蒸出鲜嫩的感觉,而贴饼子却要烤得焦黄。一锅出来两种效果,可以用什么物理知识来解释呢?上面没有水,铁锅的传热好,所以温度高,而下面有水却没有沸腾,其实利用的是

水在沸腾的时候持续吸热但是保持温度不变的原理,这也是初中物理中的物态变化的知识。

第七,交通中的物理。

信号灯就是简单电路的联接,安全带是对惯性知识的运用。其实生活中的例子很多,问题在于学生愿不愿意去找?能不能找到?如何去运用?这些都是老师们需要思考和引导的,让学生去形成实践意识。光是自行车就可以作为一门课程来研究了。

这里我们也说说激光笔的应用。讲到光的反射时,我们会把两面镜子垂直放置或者粘在一起,当用激光笔从任意角度照射时,都可以原路返回。原因是比较容易讲解的,但如何能够把光路显示出来呢?有的老师用水雾,有的用喷雾。如果能够给学生演示,对后面教学中讲自行车尾灯的原理也有很大帮助。

物体中的物理。

在很多物体里头,都包含了物理知识。比如一台电冰箱的电路设计、制冷原理、物态变化都可以去挖掘,汽车的压强与流速、前挡风玻璃、后视镜、功率、压强、摩擦、内燃机等都可以去研究。

这里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小实验,可以用来讲解浮力的应用。具体操作步骤是:准备一个干净的保洁袋,在保洁袋下方系好两根细绳,固定曲别针。在袋子下方用大火焰喷灯给其提供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当袋内热空气比较多时袋子就会漂浮起来。如果没有喷灯,也可以用几根蜡烛来代替,只是加热时间稍微长一点。我们用这个实验就能够让学生理解热气球的原理。

我们还准备了一个简易照相机来讲解凸透镜成像变化规律的实验,可以作为照相机模型来使用,还可以拓展为投影仪的模型。

其实,我们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如果能够引入一些比较新颖的或者与学生平时认识相冲突的实验或演示,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在整个的讲座中,我们讨论了怎么从生活中挖掘物理素材。课标中一直在强调,物理来源于生活,到社会中去,这是给所有物理老师提出的理念。那么如何将理念变成实际的教学环节?需要大家去思考,而更重要的是去实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只有让我们的物理教和学植根在博大精深的生活、自然中,物理才会勃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呵护学生学习物理、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