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荆州历史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3:33:57 作文素材
荆州历史典故作文素材

篇一:荆州名人故事——岑参

盛唐边塞诗人岑参

小提示:他有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陆游说:他笔力追李杜。又赞美道:李杜之后,一人而已。他就是大唐边塞诗人——岑参。这一课,我们就来认识岑参,了解岑参。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

年),出生于南阳,今属河南新野;后迁江陵,今湖北省荆州沙市岑河镇。岑

参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其伯祖父,伯

父都官至宰相,其父虽做过两任刺史,

但在岑参两岁时不幸病逝,家庭陷入孤

贫,在其哥嫂的监护下,

九岁能文,十五岁时即离开江陵前往嵩

山游学,二十岁出山,在东京洛阳上书,慷慨陈述报国之志,以求仕进。他是唐代著名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小贴士:关于岑参的籍贯,目前学术界仍有较大分歧。有人说是南阳人,有人说是江陵人。其实他出生于南阳,后因曾祖父岑文本——太宗时名相的德才兼备,政绩卓著被太宗在江陵封爵,就是唐时古江陵县治所在岑河口(现划归沙市区),于是举家迁往江陵。唐朝时岑氏家人都说自己的籍贯是江陵,一是封地在江陵,二是古人崇尚“地望”,也就是名门大族所特有的标志其身份的籍贯。

公元752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士兵让他题词、赋诗。他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的一个小孩,随口吟了出来。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的孩子。士兵告诉他说:“这个小孩子是个回鹘放羊娃,一次大风,这个放羊娃救了我们十三个士兵,是我们允许他在这放羊的。”岑参转过头问放羊娃:“是谁教你汉语的?”放羊娃说:“是父亲。”一个士兵说:“他家是早年流落到这里的。”放羊娃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书递给岑参。岑参不懂回鹘文,问放羊娃。放羊娃说:“是爷爷写的,叫《论语》。”岑参没再吱声,他抚摸了一下放羊娃的头,给放羊娃题了一幅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放羊娃把题词揣到怀里,向岑参鞠了三个躬,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的父亲听说诗人岑参来此,就领着放羊娃找到岑参说,他家是书香门第,原来在漠北草原,因宫廷之乱逃亡西域。他恳求岑参收孩子为义子,教以成人。岑参内心非常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又心想,在西域,军队很缺翻译,这孩子可以造就造就。于是,对放羊娃的父亲说:“我是军人,要收他为义子,我得把他带走。”放羊娃的父亲立刻答应了岑参。放羊娃的名字原来叫也里,岑参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岑鹘”。就这样,岑鹘跟着岑参参军入伍,来到了轮台。

几年过后,岑鹘在岑参的悉心教导下,不仅聪明干练,而且精通汉语和回鹘语。岑参入关赴任,向朝廷举荐了岑鹘。岑鹘没有辜负老师的栽培,一边工作,一边培养了许多翻译。岑鹘晚年回到了家乡蒲昌,享受天伦之乐。他继续教育他的儿孙们,讲岑参的故事。后来,回鹘首领仆固俊尽取西州,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岑鹘后代多有在王国为官者,元代,高昌著名尼僧,翻译家舍兰兰就是岑鹘的后代。

小信息: 2010年位于荆州市的岑参纪念馆,经过全新整修布展全新亮相,干净整洁的大厅里陈列着68幅书画作品。次馆免费向游客开放。

天宝十三年(754)年,岑参再次出塞,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在给前任武判官送行之时,诗人写了《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本诗写于轮台,是一首歌咏边塞雪景的诗歌,寄托了送别的感情。结尾送武判官出门时,正遇大雪,黄昏时的山路曲折难走,武判官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诗人却依旧远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也反映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小问答:1、你知道岑参为什么那么喜欢边塞诗吗?

小探索: 课后请大家分成小组去找找岑参的诗,读一读、议一议。还可以举行一个小型的岑参古诗吟诵会。

篇二:荆州文化

你的位置:楚网 > > 荆州城事 > 社会新闻 > 详细内容[荆州,荆州新闻]

三国文化与荆州——社会影响无可比拟的英雄传奇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的七月初四,是个赤日炎炎的日子,在这酷暑盛夏之中,已是年近八旬的清高宗弘历也还在坚持批阅奏章。这天,由荆州八旗将军图桑阿以六百里加急飞骑奏报的一件公文,令他读后血脉贲张,龙颜震怒。

图桑阿的奏章称:“六月二十日,荆江夏汛泛涨,酉刻堤塍溃决,江水直逼城下,冲开西、北两门。满、汉两城文武衙署、兵民房屋,以及仓库、监狱俱被淹没。兵民多赴城上及屋顶、树上逃生,其奔走不及者多被淹毙??”灾情重大,令人悬心。从这一天起,乾隆皇帝仅在七月间便接连发出11道谕旨,分别向地方督抚询问荆江灾情,核实伤亡人数,部署调拔救灾粮款,忙得不亦乐乎!

与此同时,乾隆皇帝指派首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阿桂作为钦差大臣,授以全权,让他到荆州主持当地一切救灾事宜,包括赈济受灾难民,裁决官员处分等,并着即传旨:“令户部拨库银二百万两管往备用。”

乾隆皇帝不愧为清朝兴盛时期的一位有道明君,他身居内苑,决策千里,为加固荆江堤防,做出了特别贡献——如今,依然雄峙于荆江大堤沙市段的观音矶,就是他当年详细审视荆州江防全图之后,特传御旨,由湖广总督毕沅亲自督修,以挑杀水势,涮攻江心沙洲,而用来保卫古城荆州的重要防汛设施。

荆江大堤沙市段正位于“V”形河道拐弯的肘尖部分,洪汛期间,江水顶冲堤岸,使这一处江堤为全线的险中之险。构筑稳固的观音矶呈等腰三角形向江心逼近,它顶高102米,边长180米,整座矶头用条石垒砌;像一只伸入江心的象鼻,逼使激流洪峰急速折身回返,冲涮南岸沙洲,北岸沿江岸线再以抛石压脚护坡,由此而令水势骤然减弱,从而大大地增强了荆江大堤的抗洪能力。

在观音矶筑成之后的两百多年间,此处全长16.8公里的大堤始终稳固如山,而大江主泓一直保持不变,足以使这座被誉之为“万里长江第一矶”的伟岸矶头,名垂千古。

在处置这场震动朝野的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乾隆皇帝在七月十一日这天发出的一道上谕中,有这样一段话较为引人注目。此中以十分关切的口吻特地说道:

至荆州为关圣帝君镇守之地,该处必有庙宇崇奉。今城内水深丈余,恐庙貌亦不免浸损,如将来城垣应须移建,自将旧有栋宇在新址建盖。若城垣实难移建,务须将原有庙宇重行修整,俾轮奂一新,以壮观瞻而崇虔祀。

看得出来,乾隆皇帝之所以会对荆州如此熟悉和了解,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因为他知道“荆州为关圣帝君镇守之地”;又由于他断定“该处必有庙宇崇奉”,所以在抢险救灾的工作刚刚全面铺开之际,在尚未明确已被洪水摧毁的荆州城垣是否移址重建的前提下,当先

便未雨绸缪,着手部署对荆州关庙到底是“将旧有栋宇在新址建盖”,或者是“将原有庙宇重行修整”等后续工程。

纵观历朝帝王的御批,像乾隆皇帝这样专为一个地方的关羽庙建置而详作交待的上谕,实可谓绝无仅有——无庸置疑,在他的心目中,在“关圣帝君镇守之地”荆州建造好崇奉这位伟大神祗的庙宇,跟煞费苦心地加固荆江大堤之事足以相提并论:因为,乾隆皇帝深深懂得,整治好荆江堤防,是抗御长江洪汛的重要基础;而建造好荆州关庙,则是巩固本朝赖以长治久安思想防线的基本前提。

荆州关庙真有如此重大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以致于连乾隆皇帝这样一位有道明君也不敢稍有懈怠吗?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还得从那部震烁古今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给清朝鸿运开基的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说起。

努尔哈赤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从少数民族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纲纪废弛,中原大地哀鸿遍野,民变蜂起。当此之时,由努尔哈赤统率的女真族建州部在东北大地黑山白水间骤然崛起。他采用“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策略,经过30多年的征抚,将本民族各种利益集团协调统一起来,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对东北广大地区实行有效管辖。

终观努尔哈赤的成长史,不难发现,在他由明朝建州卫一名祖死父亡的孤弱少年,成长为满族共同体“天命汗”这长达44年的奋斗历程中,其智谋和韬略,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评书与说部,即在社会上已经通过评书与说书人全面普及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及《水浒传》,从而令他由一个粗知文墨的少数民族地方首领,成为统霸一方的大军主帅。在刊行于世的《清朝全史》上册第八章即有这方面的记载:努尔哈赤“对于汉人之情形,多自抚顺市上得之,??因是而闻见益广,交结四方。幼时爱读《三国演义》及《水浒传》”。

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其开创的基业。整顿八旗,加强汗权,为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前提。削弱八和硕贝勒旗权,扩编八旗,加强大汗集权。皇太极称汗伊始,就着手削减诸王旗权,显示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与谋略水平。而皇太极也是跟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一样,特别爱读《三国演义》。据《清太宗全传》引《天聪朝臣工奏议》记载:“皇上深明三国志传。”,“汗尝喜阅三国志传。”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已经建立了“大清”政权四年的皇太极就发布敕命,令大学士巴克什达海主持弘文院,将《三国演义》与《孟子》,以及《资治通鉴》一起译成满文,以便于那些不识汉字的文臣武将通过把此书作为识字教材,来普友历史文化知识。

早在后金时期,已为皇太极特别看重的弘文院,就是内三院(另两个分别为国史院和秘书院)之一,其主要职能是给汗及汗子、亲王讲解经史,拟立制度。清太宗皇太极在建国称皇帝之初,便将《三国演义》与儒家经典《孟子》和历史专著《资治通鉴》相提并论,足以得见做为一个宏图大略的开国君王所具备的深谋远识。

皇太极如此重视仅为民间流传的说部话本《三国演义》,当然不会只是从闲读这部长篇小说当中来打发时光。除了书中那一幕幕惊心动魄、高度艺术化的战争描写叩人心弦之外,他更看重的还应当是它那竭诚奉行儒家文化,大力宣扬仁、义、道、德、礼、信、忠、孝、廉、真、善、美等社会规范的道德准则。

清朝立国之后,在朝廷大力弘扬的主导之下,《三国演义》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伴随着关公的知名度愈高,荆州的影响也就会愈大。荆州南门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据历史上记载,在清雍正十年(公元1733年),这座据说以关羽衙署原址为地基的关帝庙就曾重建过一次。雍正皇帝因崇敬关公,也还钦赐御题匾额一方,其匾曰:“乾坤正气。”(转录自浦士培《荆州钩沉》,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其实,早在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朝廷就拨专款重建过这一座位于“关圣帝君镇守之地”荆州南门关帝庙的三义阁。如今,庙内庭院东侧还供奉有一方古碑,记载的便是此事。由于年深日久,碑面经风雨剥蚀,字迹已漫漶不清。1999年12月31日,笔者曾偕朋友数人重返关庙游览,曾仔细辨读,依稀可辨当时三义阁重建竣工典礼的盛况。从碑文落款的文字当中判断,朝廷还曾有一位大学土曾莅荆参加了这一盛典。这一年,康熙帝年仅12岁,尚未亲政;而清廷刚因浙江富户庄廷珑私修《明史》案大兴文字狱,将已死的事主开棺戮尸,并大搞“瓜蔓抄”,广作牵连,杀70余人,株连近200人。这次为荆州南门关帝庙重建三义阁,充分证实,满洲贵族集团之所以如此珍视荆州、珍视南门关帝庙,主要还是以崇奉“武圣”正源来巩固自己在汉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荆州因《三国演义》而名播天下、因“武圣”关公而受到历朝清朝皇帝的特别看重。这在我国古代,实可谓声名卓著,震铄古今。

当乾隆五十三年大水过后,各地方大员秉承乾隆皇帝关于“务须将原有庙宇重行修整,俾轮奂一新,以壮观瞻而崇虔祀”的旨意,大兴土木,从水毁建筑的旧址上重新修葺荆州南门关庙,除去官绅商民白愿捐助供奉的钱物之外,仅用掉的库银便有一万六千两。工程结束后,乾隆皇帝龙颜大悦,不单特示嘉勉,而且还钦赐一匾一联给荆州南门关庙,以彰赡观。其匾曰:“泽安南纪”;联曰:“军府旧开牙,授命成仁心徼日;神牌新表额,御灾捍患水恬波。”(同上)

显而易见,乾隆皇帝因崇敬关公而偏爱古城荆州,相信“授命成仁”的关圣帝也能像当年庇佑荆州一样,在这里“御灾捍患”,护卫江防;而事实上,荆州的老百姓却也是真托了关圣帝的福,让乾隆皇帝好好地在这里投下大宗的国库银子,用以整修城池、加固堤坊、赈济灾民、重建家园——据浦士培先生考证除了上述的那钦定的二百万两库银之外,还直接从湖北藩库拨出白银二万两、铜钱四千串直接用于救灾。

做为一部社会影响无可比拟的英雄传奇,《三国演义》因清朝历代皇帝的偏爱与看重而在中国得到最为广泛的传播。可以说,以世界文学领域中某一部文学作品传播的深度与广度而言,没有其它任何一部小说可望其项背。更何况,由这部书的广为传播而产生的关羽崇拜,至今仍波及到全球任何一个有华人、华侨履迹所至的国家,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种竒

观!应当留意的是,这种生发于民间的信仰习俗,对于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在有清一朝的日益增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荆州日报传媒集团授权楚网独家发布荆州日报、荆州晚报稿件。

2、楚网发布的荆州日报、荆州晚报等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楚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

“楚国古都”,“三国名城”。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是华夏上古九州之一,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楚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孕育了最早的水稻种植技术、最古老的铁器制品、最精湛的青铜工艺,造就了闻名中外的老庄哲学、楚辞歌赋、美术乐舞,诞生了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问鼎中原”的楚庄王等著名历史人物。荆州是中国三国文化之乡,“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长达120回的《三国演义》有72回写到荆州,刘备借荆州、孙权讨荆州、吕蒙袭荆州等三国故事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三国传奇人物关羽镇守荆州长达10年之久,其忠义仁勇的品质千百年来为世人尊崇,被奉为“武圣”、“财神”。始建于关羽时期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成语荆州》策划运作之初,本书编纂者之一鲁明同志找我,说江汉同志(也是我的老同事)提议,打算编写一本从成语角度展示荆州历史文化底蕴的读物,一则宣传荆州,二则为瑰丽壮美的荆州文化园地增添一点新的色彩,邀我与魏昌教授出任顾问,对书稿的编纂参谋参谋。我觉得此举很有意义,欣然应允。经组织、策划者与编撰者及有关方面精益求精共同努力,历时近一年反复磋商、修改、完善,现在,《成语荆州》终于跟大家见面了。这是荆州市宣传文化战线一件可喜的事。

本书付梓之际,笔者遵嘱将书稿样本认真通读了一下,总的感到本书题材新颖、内容丰富、版式精美,编写体例也很有新意。通过本书,人们既可以领略荆州深厚的历史源渊和文化底蕴,有助于了解荆州、宣传荆州、热爱荆州;又可以从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有助于增进知识、启迪思想、得到教益;此外,还可以从中获得美感,有助于陶冶情趣、怡悦身心。总而言之,无论从内容到形式,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本是荆州的一大优势。近些年,鉴于发展文化事业与宣传、推介荆州的需要,荆州市相继组织编纂了诸如《荆州文化丛书》、《东方雅典荆州》丛书等一批很有份量、很有特色的出版物,对于宣传荆州、揭示荆州的历史文化底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语荆州》本着同样的目的,另辟蹊径,着重从跟荆州相关的成语入手,展示荆州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别开生面,富有新

意。成语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常用熟语,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收入本书的不少成语,大多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因而读来有一种亲近感,可读性较强。就编写体例与版式制作而言,可谓别具匠心,颇有创意。每条成语,既有注音、释义、出处,又有典故、链接,还附有近义词与反义词,不仅有恰切的诠释,而且有比较深入的点评和拓展,并在整个编写上注重与荆州的有机联系,加之每个页面都有与荆州历史文化相关的图片镶嵌其间,版式精美,编排醒目,从而使《成语荆州》切实成为展现荆州历史文化深厚底蕴一个靓丽的窗口。翻开此书,令人大有欲罢不休、细加

汉语成语言简意赅,含义丰富,是我们汉语言艺术中魅力无穷的奇葩。作为长期以来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短句的成语,大多来自书面语,也有些来自口头语,洋洋洒洒,数以万计,蔚为大观。上海辞书出版社编纂的《中国成语大词典》,收释的古今汉语成语就有18,000余条。本书收释的成语,全属于与荆州相关的成语,共82条。从一个地方来说,有这么多反映其文化特色的成语,诚然少见,难能可贵。在本书82条成语中,属于先秦楚文化成语43条,三国荆州成语29条,历朝荆州成语10条。上述分类数字表明:楚文化成语与三国文化成语,构成了《成语荆州》的主体。本书通过成语这一形式,充分体现了荆州这两大文化特色。荆州是楚国建都之地,灿烂的楚文化主要就发祥于此;荆州又是著名的三国争战之地,蕴含的三国文化亦相当丰富。依仗荆州楚文化、三国文化的深厚根基,孕育而成的古代成语,大多源于历史故事、名人名言,也有的源自古代寓言,总体上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给人以智慧,发人以启迪,不少成语脍炙人口,至今为人们经常习用。如反映楚人艰苦创业精神的成语“筚路蓝缕”,反映楚庄王争霸雄心的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反映荆楚大地人才辈出的成语“惟楚有才”,以及反映诸葛亮高风亮节的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等等,古往今来对人们都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和教育作用。而像“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之类三国成语以及荆州历史上留下的一些著名古训,至今也有一定的警鉴和启迪意义。历朝历代与荆州关联的成语,选取有在江陵即位的梁元帝萧绎的名句“一年之计在于春”等。在荆州历史上,除了楚国在荆州建都之外,从南北朝至宋初,还有16个帝王在荆州建都,历时110多年。荆州作为我国古都之一和历朝雄州重镇所留下的丰富历史文化宝藏, 《成语荆州》的成功问世,对于为之付出辛劳的每个参与者来说,均深感欣慰,笔者亦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本人并非研究汉语的行家,年轻时上大学读新闻系,也只跟汉语言学占了点边,仅仅是台上台下数十年来一直在跟文字打交道,对荆州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一向也有所爱好,并作过一点肤浅的研究,现蒙本书组织策划者盛情相托,写下这篇序言,只能说是一己之见,充其量算是个读后感吧,恳望读者诸君不吝赐教,至于管见所云是耶非耶,

百步穿杨

篇三:历史典故

李鸿章吃西餐的趣事:在英国,过去绅士们在餐桌上有很多礼仪。譬如吃烤鸡,先用叉子按住,再用刀一块一块割下来,然后,把刀摁牢了鸡,再把插在鸡身上的叉子抽出来,戳住一块鸡肉送进嘴里。你想想,在光洁雪滑的餐盘上,肢解油汪油汪、滚来滚去的烤鸡,没有日积月累的功夫,怕是谁也完成不了这高难度动作的。这恐怕要比刘姥姥用象牙筷夹鸽子蛋还费劲哩。但这是英国上流社会的礼仪。

1808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二年,李鸿章访问英国。李鸿章是清政府洋务派领袖,皇帝的钦差,更是头等出使大臣。到了伦敦,自然是上宾款待,优礼有加,就用最尊贵的烤鸡招待他。李鸿章呢,见这么麻烦,根本不听洋人那一套,毫不客气地用手抓了起来,边撕边吃。主人和陪客见了,都面露愕然,不知所措。出于礼貌和对贵宾的尊重,大家也就照方抓药,仿效李鸿章的方法吃将起来。有了这个先例,英国人从此在餐桌上吃鸡就得到了解放,可以直接动手,而不必拘泥于刀叉。

也是在这次做客期间,一日三餐的西餐使这位钦差大臣没有了胃口。于是,他让随侍的厨师,将用来做西餐的原料和菜蔬,统统和在一起,烧成了一锅大杂烩。哪知,厨房里飘出去的扑鼻香味,竟使陪同他的英国官员们馋涎欲滴,连忙打听做的是什么菜?答说,不过是杂碎而已。然后,李钦差示意,非正式场合,请他们无妨入座,尽情享用。结果一个个吃得赞不绝口。据说,后来饭店的菜单上,就有了名叫“李鸿章杂碎”的一道名菜。

这两则趣闻轶事,且不论其真假。它让人们悟出,民族文化差异是正常的,没有好坏美丑、高低贵贱之分,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礼仪。不要以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向别人炫耀,也不要以别人好的东西贬低自己。

曾国藩趣事:

据曾国藩回忆,小时候他曾遭遇这样一件尴尬事: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万籁俱寂,少年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读很多遍了,还是背不下来。背不下来不能睡觉,他只好一直诵读此文。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只听他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实在忍不住了,跳出来大声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曾国藩目瞪口呆:只见那贼人将那文章很流畅地背诵了一遍,然后轻蔑地看了曾国藩一眼,扬长而去。

这件事对曾国藩触动很深。这个小偷是很聪明,至少其天赋要比曾国藩高许多,但是他却荒废了天赋沦落为“梁上君子”;而曾国藩从此知耻而后勇,刻苦治学,奋发图强,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封建社会中罕有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奇才。 “蛇皮癞与蟒蛇精投胎”

曾国藩一生患有皮肤癣病,奇痒难禁,睡床上常有一层癣皮、癣痂。传说曾国藩是蟒蛇投胎,癣皮、癣痂是脱落的“龙甲”。恰好团山下面的一个高台上,也就是曾国藩出生地白玉堂下首,有一棵合抱古枫,一条蟒蛇般大的紫藤盘旋于其上,垂荫一亩多地,曾国藩死后,古枫和紫藤相继枯萎,人们附会说,紫藤是蟒蛇的化身。又说曾国藩出生时,他的曾祖父竟希公梦巨蛇入宅。也有说,曾国藩七岁时,正月母亲带他到外婆家拜年,掉进湄水河,紧紧抓住一根树枝得救。事后,他母亲说:“我明明看见是一条蛇,怎么变成树枝呢?莫不是蛇变成树枝来救宽一的命呀,宽一的确是蟒蛇投胎。”

“断鸡蛋案”

曾国藩自幼聪明伶俐,他父亲曾麟书想试一试儿子到底聪明不聪明,就设想了一个审鸡蛋案。于是便叫人煮五个鸡蛋,拿了一个给女佣人吃了,然后说少了一个,命曾国藩出来

审,看是谁偷吃了一个。

那一天,曾国藩从学校放学回来,解下书包,其母就说:“我明明煮了五个鸡蛋,怎么只有四个了?”其父在旁边听到了,把曾国藩叫来,对他说:“你母亲的鸡蛋,是分给你们吃的,现在分不出来了,看是哪个偷吃了一个,为你母亲查出来。”曾国藩略为思考一下,便端来一个木盆,倒了几杯凉茶,把家里的人都叫拢来,令每人喝一口茶,吐到盆里,他站在旁边观看。其结果只有那个女佣人吐出来的茶水里挟有鸡蛋黄粉,断定鸡蛋是她吃掉了。

曾麟书在一旁高兴极了,连连夸奖:“果然不错,将来定有出息。”

老桥妙对

永丰镇老桥,又名定胜桥,始修于宋祥符年间,起初是该镇肖、龚、彭、李、贺、谢、唐七姓集资修建的。这桥并不怎么出名,倒是相传这桥还有一副对联却是有名的。据说当年曾国藩很善对对联,一次他在同行面前夸下海口,讲他家乡(即现今的荷叶乡)三岁孩童都善对对联,同行不信,也就下去“考察”。来到永丰镇定胜桥上,正是冬天,见桥上晒着许多荞麦,于是考察官即兴吟出上联:“定胜桥,桥上荞,风吹荞动桥不动。”考察官很是得意,望着陪同的曾国藩微微一笑,没想到,曾国藩看到定胜桥河边不远处有一棵桑树,马上触景生情,吟出下联:“河边桑,桑上霜,日晒霜溶桑不溶。”倒让考察官大吃一惊。

打翻神王菩萨

清道光二年(1822),曾国藩12岁时,他家屋场对面有一条小河,河边一个神王庙。每到凉爽天气,国藩带着弟弟到小河里摸鱼捞虾。有时也与邻居小伙伴到河边打水仗,累了就进神王庙憩息。有一次,与伙伴搭神梯,国藩率先爬到神龛上,一不小心,把神王菩萨撞翻在地,吓得伙伴们一溜烟各自回家去了。曾鳞书得知后,当即对国藩一顿训斥,并叫打扫庙宇,出资给神王菩萨重装金身。同时,为了让子城安静求学,将他送至距家六里的九峰山古锣坪定慧庵读书,早出晚归。国藩不服气,每天早上路过神王庙时,将驱赶马的棍子,用绳子系着放在神王爷肩上,并说:“搭帮你,我被送至九峰山去读书,可今日你要给我看好马,如果我的马儿走了,一定饶-不了你。”以泄怒气。其父被弄得没办法,又只好将其带在身边读书。

“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君子”

天下父母,谁不望子成龙!这个成龙,无非是成官的代名词。曾国藩年轻时功名心极盛,后来又为官几十年,却并不像众多父母一样希望儿孙都当官。他多次明确表示:“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尔曹惟当一竞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作官”。原因有二:一是“天下多难”,“虽大福大贵亦靠不住”,选择作官并不是个好前程;二是官场险恶,福祸横生,他自己就身怀疑虑,几次欲辞官归里,当然就不希望子孙再走官宦之路。

“讽考官”

曾国藩这条犟牛,由于才学超群,考场中自小一帆风顺,乃至眼中对考官大人也不乏傲慢。

大概是道光7年间,曾国藩参加一次省城府试,试后自己感觉良好,准定要名列前茅的。未料揭晓后,他算是考上了,但排次却不高,只取得了第7名,他大失所望,感到颇不光彩,气得自个咬牙切齿!

那次的主考官本叫张启庚的,国藩早认识,且略知其为人既贪且懒。但却没有去巴结他,

只管一心一意作自个的文章。不料判卷后竟如此。

曾国藩非常怀疑,他的考卷,不知是这张启庚贪财牟利,张冠李戴,弄虚作假去了?还是这“懒鬼”未忠职守,没有认真细阅,牛屎马粪没分好歹呢?反正他的卷阅得不公平,牢骚满腹!

但在旧时的考场中,考取了的学生,不管或高或低,都得要给主考官送礼物,以表示谢恩!这次的曾国藩,离省回家时,给这位主考官,当然不能不送点礼的。但该厚?该薄?他却在再三衡量中。想来想去,实在没有别的礼物可就了,只好从市面上,左挑右挑,挑了一副老而又老的老花眼镜,白纸包来红纸封,郑重地送到张启庚家中。

张启庚笑嘻嘻接下后,当场一看,一非金,二非银,竟是这么副眼镜儿。开头还以为这镜子不是水晶的,也会是黑晶的,乃至鼻上一架,方知和尚捡着套梳篦,全没有用呢?便问起曾国藩:“你没长眼睛,咋不知我啥也不用戴呢。”

“啊,你还不晓得么,再想想吧!”曾国藩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那个张启庚当时还没想出来,只把眼镜搁下,对着曾国藩的背影思索了好一阵,才最后明白过来,曾国藩原来是讽刺他:这场考试主考有眼未识泰山,“两目无光”呢,气得要死,也没奈何!

曾国藩和慈禧的对话

同治七年,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上任之前,受朝廷召见,举朝上下,面对这位重臣,极(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表推重。慈禧太后一连三日在紫禁城养心殿召见,极为关心这位重臣,于是向曾国藩发问:“汝夫人在家做何事?”

曾国藩随口回答:“不瞒太后,臣之夫人在家做些七七八八。”慈禧太后听曾国藩的湘乡土语,似懂非懂,又反问道:“七七八八是什么?”曾国藩意识到说话太土,又是湘乡方言,使太后难懂,顺便解释:“七”即指柴、米、油、盐、酱、醋、茶;“八”是指孝梯、忠信、礼义、廉耻。

慈禧太后听了,称赞地点头道:“好个‘臣之夫人’,大事管那么多,小事管那么细。“在旁的诸臣无不称赞曾国藩机智灵敏。

张之洞趣事:

关于张之洞的出生,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其父张锳仕宦出身,爱书成癖,轻易不准家人和他人进他的书房。他书架上的藏书摆得十分整齐,井然有序,从不乱放。有几次,张锳发现他的书被人翻过,便问家人,都说没有人进过书房。张锳感到奇怪,便留观看。一天,张锳起了个大早,来到书房,只见有一物翻后窗跳入书房,取架上之书翻阅,天将大亮时,又从后窗逃走,因天色朦胧,未看清模样。又有一天,此物又来,因贪看书籍,天大亮还未离去,张锳才看清楚,原来是只全身雪白的猿猴,惊得张锳叫出声来,白猿闻声夺窗而逃。不久,张之洞便降生了。张锳看着胖胖的儿子,联想到六洞桥的美景和藏甲岩下的鬼王洞,就给他取名“之洞”。传说归传说,不过张之洞确也从小聪明过人。他才华出众,吟诗作赋,快速敏捷。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张之洞11岁时,随父到安龙县半山亭赴宴,即席作《半山亭记》,文词绮丽,一挥而就,博得众人赞誉,时人称为神童。

典当皮箱过大年:

张之洞爱讲排场,然而他用钱虽多,但从不贪敛民财。他常对家人说,民众是衣食父母,

作为儿子岂能用父母的血汗钱!因而他每年的俸禄全部花在开销上还不够用,入不敷出之事时常发生。张之洞对上不搞贿赂,对下属一不搞摊派、二不要人孝敬。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之时,就派幕僚暗暗将自己的皮箱等值钱之物,送到当铺里换钱以解燃眉之急。由于年年如此,终于难掩人耳目,于是出现一句歇后语:“张总督当皮箱过年——习以为常。”当时成了一大笑柄。久而久之,这话传到光绪皇帝耳中。光绪在召见时问他:“爱卿,是否确有此情?”张之洞不想让皇上为他追加俸禄,一口否定:“此系谣传,绝无此事。” 1890年,张之洞带着随从,自武昌乘轮船到荆州检查堤防,当地官员为了巴结他,趁机大办宴席,意欲讨好。可他却在船上食宿,并将那些官员狠狠责骂一顿。张之洞每到一地,不仅自己不敛民财,而且禁止手下人假他之名胡作非为,一旦发现,严惩不饶。一次,一个名叫李元的下属替人办事后,暗中收了人家50两银子,被人告发。张之洞大怒,问明情况,叫人将李元重打40大板,责令退赔原物,然后赶出府门。

左宗棠趣事: 左宗棠和曾国藩,都是清代中赫赫有名的洋务派人物。但是在对外问题上,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曾国藩主和,左宗棠却主战。虽然曾国藩位高权重,但左宗棠依旧敢于维护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曾从沙俄手中收复伊犁,维护国家主权,并创办了福州船政局,抵制洋商垄断。由于政见不合,曾国藩对左宗棠心怀忿恼。有一次,曾国藩出了一比上联,差人送给左宗棠求对。联曰∶“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大相左”。左宗棠字季高,联中嵌上了他的姓字,指名道姓地对他进行指责、攻击,气焰逼人。左宗棠看后嘿然冷笑,立刻挥毫回敬,对云:“藩臣徒误国,问伊经济有何曾”。“经济”一词是指经纶济世,即治理国家的才能。对中也巧妙地嵌入了曾国藩的姓名,讥讽他身为重臣,却没有政治远见,只知屈膝媚外,徒误国误民矣。上联仅从个人意气之争着眼,未免胸怀狭窄,气量不广。下联从国家大事落墨,切中要害,词锋犀利。曾国藩读了,哭笑不得,饱受奚落之余,不得不佩服对手才思敏锐,对答高明。

左宗棠,位居前清的钦差大臣,西征大军大元帅,手握年俸白银两万余两。像他这样的大富大贵之人,即使每天吃山珍海味也不为过,可是在1875年的冬天,左宗棠忽然喜欢吃红薯了。直到第二年四月二十六日,人们终于才明白左宗棠吃红薯的秘密。西征途中,左宗棠下令让每一个将士随身携带三十斤红薯。手下的文武百官见他不发给出征将士粮米而发红薯,个个都觉得纳闷儿。于是,左宗棠向大家解释着说:“从肃州到新疆,一路上干风呼啸,黄沙滚滚,没有人烟,没有水源。军队要在这种地方行走八天,水就是将士的生命呀!如果我们不解决将士?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奈侍猓泳突嵘耸д蕉妨Α5侨绻却闪赣执扛旱L亓耍突岜谎沟么还础K裕叛≡裾庵肿詈鲜实亩骱焓怼!敝诠僭碧螅腥淮笪颍挥幸桓霾慌宸笞谔牡淖阒嵌嗄薄?/p>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