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绝句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0:36:00 体裁作文
篇一:改写《绝句》
改写《绝句》
春天,风景格外秀丽。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风吹遍了田野上的每一个角落,送来了花草的清香。灿烂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唤醒了大地的万物,给世界
带来了无穷的希望。
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鸟妈妈往刚出世的小鸟嘴里喂食,小草伸了伸懒腰,慢慢地拱出地面,脸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前些天还是光秃秃的树上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太阳公公不知什么时候,悄悄的拨开雨雾,露出了它那红扑扑的脸庞。它俯瞰大地,仿佛也在欣赏春天早晨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天,像琢磨得非常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的很精致的蓝缎子。看起来,他好像离你很近,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摸到一样。他又好像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蓝莹莹的天空陪衬着雪白的云,很是好看。天空的白云,在头上一片片飘过,这边的飘去,那边的飘来:有时停着不动,聚集起来,变化出各种形状,一时像渔翁,一时像绵羊。他们的姿态是那么美妙,又是那么有趣。
解冻了的泥土也变得松软了,燕子在田野上飞来飞去,一对对鸳鸯卧在沙滩上,安然入睡了……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三江小学六年级:饶晨霖
篇二:古诗改写作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第一首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cuī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我36岁时,身体强壮,满腹诗文。那年,皇帝千挑万选,把我选到京城做官。从那时侯起,我日日公务繁忙,也没有时间回家和亲人团聚。39年以后,也就是现在的我,已经老态龙钟。皇帝见我不中用,耳朵有点聋,眼睛有点花,是个75岁的老人了,就下旨让我辞官,告老还乡。想到我能很快见到我的亲人,我那满是皱纹的脸上浮出了笑容。
我坐着马车,看着祖国的秀丽风光,心想:我的家乡——绍兴还是那副老模样吗?我真恨不得立刻回家,一定要尝尝那园子里的嫩丝瓜、通红通红的西红柿……傍晚一定要到大桃树下乘凉,还要到那个又大又圆的鱼塘钓鱼……我的家乡口音几十年没有改变,可我的头发却斑白了真不知道我的老伴和家人还认不认识我。
经过一个月的风餐露宿,我终于赶回了家乡。啊,我的家乡,我的家!我年轻时盖的那间茅屋还在,那清清的鱼塘还在,那五颜六色的金鱼还在!我还看到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我的房子前嬉戏,啊,这一定是我的儿孙吧?我虽白发苍苍,一把胡须,但现在儿孙满堂,我也心满意足了。几个小孩见我走来,好奇地围着我,一位稍大的、胆大的小男孩,仰着头,
笑嘻嘻的对我说:“老爷爷,您从哪儿来,要到哪去呀?”听到这话,我满脸苦笑,感慨万分,一时诗兴大发,吟出了一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认识,笑问客从何出来?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豆萁:豆秸。釜:锅。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该诗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传不衰。又,“幼儿版”的《七步诗》被改编成这样: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 诗丽而表逸。”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们还是把它作为曹植的作品来介绍给读者诸君。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噔噔……”一阵急速的脚步声,曹植急忙来到富丽堂皇的大殿:大理石柱子,汉白玉地板,曹丕坐在龙椅上,双手搭在椅把上,死死地盯着殿门口。曹植迈入殿内,顿时气氛变得很不自在,充满杀气。
曹丕待曹植行完礼后,马上说:“你这畜牲,竟敢勾引大嫂!本王要置你于死地,但念你我兄弟情深,姑且放你一马。听闻三弟文采好,如今若能在我七步之内作诗一首,便免死。”曹植一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心想:这是我哥哥吗?为什么非把我整死不可。
曹丕瞟了曹植一眼,从龙椅上走了下来,说:“三弟,开始了。”曹植心想:如果让爹看见了,这是何等伤心?眼泪直在他眼内打转。曹丕说:“一步!”曹植咬着嘴唇没作声,当曹植喊“两步!”时,曹植终于开口了,吟:“煮豆持作羹”这时两颗伤心的泪珠滴落在晶莹的汉白玉地面上,汉白玉变得不再晶莹。“三步!”“漉菽以为汁。”曹丕冷冷地斜了曹植一眼,说:“四步!”曹植无可奈何地仰望天穹,两行泪挂在他脸上,心如刀宛,声音颤抖地答“萁在釜下燃。”“五步!”“豆在釜中泣。”“六步!”“本是同根生。”曹丕把头扭向一边说:“七步!”曹植叹说:“相煎何太急?”曹丕一愣神,望着大理映入石柱子里的自己,好像看到了狼心狗肺,他失去了人性。
曹植扔下一句“大王,在下告辞!”匆匆离开大殿,他对此地绝望了,曹丕连亲情也不顾,祝亲兄弟为敌人,难道他的江山还可以保住吗?
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曹植很有才华,精通天文地理,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威震朝野啊!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众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谣言惑众,什么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今日动手。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认定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众人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听说了吧,吾登皇位你怀恨在心,这事是否你主使的?”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行可不敢担当,请吾兄明察秋毫。”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休怪我大义灭亲了。”“好办好办,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爽快!爽快!咱俩一言为定。”曹丕说完,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出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一来,借物抒情,还没有走完七步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是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杀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是不能瞑目的呀。”
曹丕听了,被驳得无话可说。从此就再也不敢为难曹植了,俩人又成了好兄弟,同心协力,建设魏国。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这首诗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在古诗教学中,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李白的《赠汪伦》一诗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该诗的写作背景,体会李白和汪伦之间深厚的友情,我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汪伦是唐朝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马上写了一封信,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两人亦然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用这样的故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采取讲故事的方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改写古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李白就要离开桃花潭了,回想起自己以前在这里度过的欢乐时光,李白无奈地摇头叹道:“唉,没有办法,苍天逼人,只好一别呀!”
一大早,李白就收拾好了行李,来到了岸边。李白走上小船,心想:既然不能再留,倒不如现在坐下来好好欣赏一下美景,也算是安慰自己一下吧。
啊!桃花潭边盛开的桃花果然名不虚传,大都是重瓣的。猩红的热情,粉红的妩媚,那白瓣上洒着点点红斑的,则显得端庄淡雅。一球球,一簇簇,一片片,把残留的一丝春寒都驱尽了。
李白正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了清脆悦耳的歌声。啊,这是汪伦为自己深情送别的歌声呀!听,汪伦脚踏节拍边走边唱,越来越近了。啊!这歌声充满依依惜别之情。几天来,是汪伦,与自己花前月下谈心;是汪伦,伴自己浏览胜景;是汪伦,和自己共同探讨人生意义;是汪伦,在灯下与自己饮酒赋诗。啊!朋友,你快点来,快点来,让李白与你再握一次手,再说说知心话??
船,扬帆启程了。李白望着渐渐远去的汪伦,心中感慨万千,不由得诗兴大发,深清吟诵:“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学生改写古诗《赠汪伦》QQ版
在春天的一个日子里,天气虽晴朗却笼罩着一股离别的伤感。诗人李白就要和朋友汪伦离别了,两人非常舍不得。正在依依惜别之际,突然,李白的手机响了。李白拿起口袋里的手机说:“喂,是谁呀?”只听电话里的人说:“喂,小白,你在哪儿呀?我在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等你好久了,你咋还不来?”李白回答说:“我和我的新网友正在离别呢,你打电话破坏了这离别的气氛,你再打电话来,我就不去了。”李白气愤地按了关机键。李白在船上站了很久,看着汪伦,至少说了N次再见。李白不耐烦了,说:“喂,船长!怎么还不开船?”他气愤地走进了船舱,“哇!”李白尖叫一声,船舱里沾满鼻涕和眼泪的餐巾纸“泛滥成灾”了。原来船长看着李白和汪伦离别的情景哭了,而且哭了N个小时了。李白说了船长几句,船长就马上起航了,突然船长说了一句,李白马上就晕了。“原来船的油用光了。”最后,李白只得开着他的大众摩托车回去了。
古诗改写作文(高年级)征文选登
三、完整讲述故事:《夜擒单于》。
四、提供背诵篇目,展开想象,小组内改编故事。
(一)背诵:
1.《别董大》2.《寻隐者不遇》
3.《江南逢李龟年》4.《七步诗》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回乡偶书》
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赠汪伦》
9.《芙蓉楼送辛渐》 10.《江畔独步寻花》
(二)学生按小组任选一首古诗...
·
便到了一对老夫妇家落脚。“开门!”大汉不由分说一脚踹烂了不能说是门的门。把我从睡梦中惊醒,连忙穿上衣裤,走了出去,看见了老翁翻过墙去——大为惊讶。原来,老翁的体质并不是很好,虽说可以下地,但一天也只能下相当于普通人一小些的地(不通顺)。——他到底为什么如此惊慌。 习作新方案:古代诗歌改写
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媳妇早有心理准备,可能要挖一天吧,谁都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起来,看看大小,这颗石头没有想像的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篇三:由绝句的起承转合谈写作
由绝句的起承转合谈写作
初一学生写了首诗让我修改:“河边杨柳梢,蓬子在垂钓。河边虫鸣叫,悄然不知晓。”我修改为:
垂钓
河边杨柳梢,无钩亦垂钓。
春去浑不知,执着甩细腰。 (外一首)
河边杨柳梢,垂头思相好。
顾影月西移,悄然不知晓。
显然,修改稿要比原作好,好在哪里呢?好在方寸之间贯穿了“起承转合”……
什么叫起承转合
什么叫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古诗文写作,一般都讲究起承转合。
所谓“起承转合”,实际上是诗词谋篇时对结构层次安排的理论概括。这一点好比建筑房屋,在备齐了各种所需的建筑材料和选择了怎样的房屋式样以后,必须安排房屋的结构层次。写诗也是这样,在占有了素材、确定了主题、选定了诗体以后,紧接着要考虑的是如何开头,如何承转和如何收尾,从而更准确完整地表达作者的心境和主题,这种层次安排概括起来,就是“起、承、转、合”四个环节。
“起承转合”可以说是历代诗人创作的共同体验和经验总结。尤其在绝句中,“起承转合”十分明显。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写从正面和侧面看庐山分别是岭和峰,是全诗“起”;“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对观看效果的进一步阐释,算是“承”;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宕开一笔,视野由观山转移到了探究,这是明显的“转”;“只缘身在此山中”当然是“合”,既是对前句的回答,又是对全诗的收拢。
除了绝句,律诗、词、曲也是讲究起承转合的。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起”,是交代诗人写诗的时间、背景和状态;“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是“承”,是承述诗人的状态,取以花喻人之意;“知否,知否?”是“转”,是对“海棠依旧”
回答的反诘;“应是绿肥红瘦”,是“合”,是对“海棠依旧”回答“错误”的纠正,寓意花与人同瘦,全诗“伤魂”的主题由此更加深化。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是“起”,是秋况又是昏色的背景交代;“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承”,是对眼前悲伤景物的继续渲染;“夕阳西下”是“转”,转向诗人“秋思”主题的拱托;末句“断肠人在天涯”,无可非议是伤感主题集中表达的“合”了。
有没有不符合“起承转合”章法的好诗?也有,很少。如杜甫的名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此诗对仗虽工,却没有什么“起承转合”,除了写景,没有表达特殊意境,所以,它没题,就叫《绝句》。再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起句后的第二句已经不是(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承”而是“转”了,而第三句不是“转”反而是承接一、二两句,而最后一句又是承接第三句。所以这首七绝四句的顺序是“起、转、承、承合”(因为最后一句既承接第三句又是结句,谓之“承合”)。不按起承转合的古诗约占一两成。
课文中的起承转合
古诗讲究章法,就是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每一部分,又都关乎主旨,关乎作者的情感。从章法结构入手,可以与诗人共呼吸,水到渠成地领悟诗人的情感凝结点。掌握了这个规律,既获得了诗歌鉴赏的金钥匙,又为练习写作提供了好章法。
好的文学作品带有下列特征: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起承转合在文章中起着小桥梁大格局的作用,它像筋骨一样,使得文章条理清晰、血肉相连、浑然一体。起中有合,合中见起,左右均衡,首尾呼应;承与转兼顾起合,上下勾连,一脉相承。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学习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有利于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堪称起承转合的精品。文章第一段先从蛇的外形、毒性、药性三个方面说明了开篇之句“永州之野产异蛇”,并设下了冒死捕蛇的疑问。第二段承接上文交待了一个典型人物——蒋氏。蒋氏悲伤的讲述承接印证充分,更使悬念重生。第三部分,读者接受了蒋氏的理论,也深深地记住了那因赋税之苦而无奈捕蛇的一声叹息。文章在“转”中酣畅淋漓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让读者不禁感叹赋税之毒的确重于开篇所写的异蛇之毒。可谓转折跌宕,释疑充分,对比深刻,荡气回肠。文章至此,顺理成章地“合”出结论:“苛政猛于虎也”。“文章行文曲折有致,波澜横生,常常语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说理的透彻无需高声呐喊,有时严谨地水到渠成不失为一种策略。读《捕蛇者说》可以领略这样一种行文之美,一种起承转合在论证说理中表现的逻辑思维之美。
学习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有利于培养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来脍炙人口,那亦真亦幻的景象朦胧地定格在中国人的想象里,成为人们向往憧憬的圣地。而要嗅出其中的芬芳就不妨从起承转合的结构中慢慢品味。《桃花源记》的曲折回环,引人
入胜能充分体现“起承转合”的行文妙处,它将审美境界层层推开,步步渲染出读者心里所期待的美好景象,又在最引人注目时戛然而止,留下落英缤纷、亦真亦幻之景让人神往。品出其美,亦掌握了审美的步骤。
许多短小精悍的名篇,都可以按起承转合去分析结构。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篇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走过的荷塘”——这是“起”。于是“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门出去”,欣赏恬静幽美朦胧的荷塘月色——这是“承”。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最后,文章巧妙一“合”:“这样想着,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怎样来起承转合
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以律诗为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恰好对应起承转合四部。王世贞说:“今人作律诗,多着意于中间四句,此大谬不然也。第一要起得妙,起处得力,则下处全不费力矣。第二要结得好,结处生动,则上面亦自然灵动矣。”
一段话中有时起中有承,承中有转,转中已合。这要看如何运用词语来达到要表达的效果了。比如《想家》:雨敲窗棂(起),敲碎了单薄的灯影(承),却敲不碎妈妈的叮咛(转),灯熄了,被窝里上演起回家的梦(合)……
段如此,篇亦如此。“起”是开头,好的开头往往能起到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开头的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直入式、陈述式、衬托式和设问式几种。无奈哪种形式,要追求“平直”,忌讳拖泥带水,更不能风马牛不相及,王顾左右而言他。“承”就是承接连贯的意思。它在诗文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贯穿于始终,即句与句之间要承,段与段之间也要承。要想承接好,就要注意过渡衔接,按照一定的顺序,遵循认知规律,推动情节发展。“转”是转折,文本高潮之处。在记叙文中,事件突然向相反方面变化,呈现出情节的跌宕起伏,将感情推向高潮。在议论文中,为了把道理论证得全面完整,这里转为反面论证,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文喜看山不喜平,好文章往往一波三折。“转”要注意不能脱离主题,而要服务于主题,形象点说,就是不要“刀断式”转,而要“藕断式”转。否则,就会脱节,造成“跑题”。“合”就是整合总结的意思,合是突出主题、深化意境、晓喻事理的至关重要环节。记叙文中,结尾要提升概括,彰显主旨,升华主题。在议论文中,结尾要与开头形成照应,重申文章论点,使结构完整,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致有概括式、抒情式、理喻式和设问式等。
总之,“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中互为依存的有机结合体,无好起,则无好下文;不紧承,则显散乱;不转折,则显平淡;不整合,则无意境。
实例剖析
道理讲完了,再回过头来看开篇那两个“修改稿”(按:本文的写作也想套用起承转合,看看这节像不像“合”?呵呵)。《垂钓》中,“河边杨柳梢”是“起”;“无钩亦垂钓”承接得非常巧妙;“春去浑不知”这一“转”,不仅春光乍泄,还揉入了拟人色彩,颇显灵性;而“执着甩细腰”更是“合”得好——“细腰”照应了“柳梢”,“执着”勾连了“浑不知”,尾句将全诗包了个严严实实,结构浑然一体,品来妙趣无穷。再看《外一首》中“垂头思相好”的承上启下,几乎是天然生成;“顾影月西移,悄然不知晓”的“转合”,更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珠联璧合,精彩纷呈。而原诗同样20个字,却不具备这种美感:“河边杨柳梢,蓬子在垂钓。河边虫鸣叫,悄然不知晓。”原因就是,起承转合不明晰,甚至关系错乱。
敝帚自珍,分析自己的作品不令人信服,咱再看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试想,如果第三联不“转”,而来句“熟河陌路家门换”,继续“承”,那么那种“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还能抒发出来吗?原诗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再赏析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此诗别致,写相思之情却从“不知愁”导入,便与后两句之忽然悔悟形成鲜明对照。这符合前文所说的“上下勾连”;再看它的“转合”,一个“忽”字,转折的意味非常鲜明;而那个“悔”字既是“见”的照应,又是全诗的包容。难怪清人俞樾评此诗曰:“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以无意写意则意真”。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还是以学生习作来剖析。十年前,初一学生习作《电话》:“小电话,红灿灿,手里捧着红月牙。遇到急事不用急,手按肚皮拿月牙。”我修改为“两耳弯弯似月牙,肚子扁扁连万家。牛郎织女说相思,无须再等鹊桥搭。”原诗的缺陷自不必说,咱光品“转合”的妙处:“牛郎织女说相思”这一“转”可谓转到了“天上”,但没脱离那个“说”字,这就保证了主题的统一;“无须再等鹊桥搭”这一“合”,也是合得机巧,既回答了设问,又道出了“电话”的作用,可谓松弛有度,形散而神聚。
当然,“起承转合”仅是写作手法的一种,如果过分讲究,也无大益。“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真正好的写作依然是“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不拘一格,只惟时宜。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