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致橡树改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9:25:42 体裁作文
致橡树改写体裁作文

篇一:《致橡树》教学设计(修改稿)

《致橡树》教学设计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游华国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1)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2、 (2)把握诗中的意象及形式结构所蕴含的感情和意义。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读意象的能力。

4、 德育目标:感悟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又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培养学生独立自尊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2、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与主题。

教学方法:

1、 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情感意蕴。

2、 探究阅读法:用于对重要意象或深刻主题的分析。

3、 讨论问答法:用于《致橡树》与《我愿意是急流》对比分析。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课前导入,创设情境美(创设情感情境:运用音乐、图画、语言渲染情境)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这首熟悉的音乐吧,那对痴男怨女已随冰山消融,留下一段纯美旋律在滚滚红尘中飘荡。爱情是什么?莎士比亚说,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的。伊萨可夫斯基说,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安德烈·莫洛亚说,伟大的爱情能使平庸的人变得敏锐,勇于献身,充满信心。今天,我们将与一棵美丽的木棉树相逢,倾听她对爱情发出的宣言。

(播放多媒体课件,以《泰坦尼克号》主题曲为前景音乐,投影图片)

二、作者简介:(与学生相交流)

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为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播放多媒体课件,介绍作者)

三、以读导学,感知诗意美(创设表现情境)

1、初步感受。(听丁建华朗诵,播放多媒体课件,听丁建华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时,教师板书字词及音,然后要求学生齐读

jièpīlìjǐǎilánní

慰藉 (简要讲解)霹雳 戟 雾霭 流岚 虹霓

2、学生跟读。

3、学生带着自己对诗的初步理解,自由朗读一遍。

四、以疑促学,感悟诗情美

(一)探究第一节:作者反对的爱情观。

师:本诗完整的标题应该是什么? 我们找一位同学来补充完整。

生:《木棉致橡树》

师:木棉又想对橡树说什么呢?

生:表达自己的爱情观。

师:那木棉否定的爱情是什么?向往的爱情又是什么? 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自己的答案,而是用了一些意象来表达自己所反对的爱情观。

(学生齐读上半节,并用笔划出其中的意象)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意象:凌霄花。凌霄花有什么特征呢?或者说诗中的哪个词可以描述凌霄花的特征呢?

生:攀援。

师:那这样的凌霄花又代表怎样的爱情观点?请同学们找一个恰当的词来归纳。 生:攀附型的爱情观。

师:作者对这种爱情观的态度是什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坚决反对。从“绝不像”一词可以看出来。

师:同学们从诗中回到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爱情观呢?你怎样看待这种爱情? 生1:有,这是一种失去自我尊严和价值的爱情观。是不值得提倡的。

生2:有。但我认为这种爱情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的爱好和追求是不一样的。再加上现实的压力会让一些人走向这条道路。

师:点评。

师:作者这在里用了凌霄花描写了一种爱情观以及自己对这种爱情观的态度。在诗的上半节还有好几种意象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爱情观的态度。请按照我们以上的分析思路,补充完整这样的板书。同桌之间如果遇到问题可以讨论,也可以和教师交流。 (学生相互讨论在教材上完成板书,教师走动看学生比较好的抽到黑板上示范)

师:(教师总结)无论是对于是攀附型、痴恋型还是从道德情感方面来说值得肯定的奉献型的爱情,作者都持否定态度。那在木棉心中,向往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在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就进行了形象的展示。

(二)探究第二节:作者赞赏的爱情观:

(学生齐读“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前两句诗。“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作者认为真正的爱情的前提和基础是不是像凌霄花一样的攀附?你是橡树,但我也是木棉。所以这里就表现了木棉所认为的爱情的基础应该是一种独立平等的地位。能够与对方一起高高地立在大地之上,体验共同的人生进而才能有精神的独立和平等。 师:那么在接下来的诗句里,作者又展现了木棉关于爱情的什么观念呢?请按以上的示范和思路,自己在诗句的旁边作批注。

(学生自己在书上作批注后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补充以下内容,并作点评)

师:“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表现了木棉认为爱情的状态是什么?木棉渴望的是根的紧握,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双方互相珍爱,双方的灵魂能平等的对话。而叶的相通更表明外在双方能携手共行那漫长坎坷的寻梦路,相互扶持鼓励。那无人能懂的致意则是一种心有灵犀的言语,双方用一种自己才能明白的言语,眼神表达着对对方的感激、鼓励、支持、赏识和祝福,而在心灵的沟通后我们看到的是双方的理解信任更有精神的相互依托。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表现木棉认为相爱的双方,应以一种怎样的形象出现呢?应是各具鲜明的形象特征。你有你的阳刚之美,伟岸挺拔的身躯,坚强有力的体魄,更重要的是你全身充满着阳刚之气,在你像刀剑般坚韧的身躯中凝聚着浩然正气的正义美。而我呢?我有我的阴柔之美,又有我坚韧的意志顽强的品质,我用全部的热情燃烧的火炬足以照亮我们奋斗前行的路。诗人作为现代独立的女性,她追求独立平等自由尤其是女性精神上的独立平等自由。所以当她用女性独有的细腻、敏锐、真挚的心灵去感受中国几千年漫漫历史长河中种种世俗爱情观下女性悲剧性命运时,她发出了沉重的叹息。在这一声叹息中,我们见到的是女性思想的深刻和情感的丰富,从中可见到诗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那颗深广真诚的爱心。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表现木棉认为爱情的内涵应是什么?正因为女性有自己坚强的意志,独立的追求,所以双方才能共同分担人生种种命运的洗礼,才能在精神与灵魂上共享人生的美妙,所以内涵是同甘共苦,休戚与共。

真正的爱情其真正伟大坚贞之处又在那里呢?诗人用“土地”来寄寓自己的情感,这里我们可以对土地有无限丰富的想象理解。伟大的爱情,不仅爱你伟岸挺拔的身躯,爱你的容貌、气质、才华成就;更爱你今生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你灵魂深处动人的美丽。可见,“土地”可以理解为一切内在精神领域的东西,可以有对祖国、故乡、母亲、事业的爱,更有对其人生追求的爱。至此,我们就理解了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的爱情观) 师:(作总结)总结起来,在作者眼里,理想中的爱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爱情的基础——独立平等。爱情的状态——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扶持、相互依托。爱情双方的形象——阳刚之气、阴柔之美。爱情的内涵——同甘共苦、休戚与共。爱情的升华——爱其人生追求。伟大的爱情,不仅爱你伟岸挺拔的身躯,爱你的容貌、气质、才华成就;更爱你今生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你灵魂深处动人的美丽。爱一切内在精神领域的东西,可以有对祖国、故乡、母亲、事业的爱,更有对其人生追求的爱。

(投影幻灯片总结提纲)

五、拓展思维,发现创造美(如时间允许情况下)

1.昨天我们学习了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写于1847年,歌颂的是生死相依的忠贞爱情,真挚地抒发了作者对真正爱情的深刻理解。为了爱人,他甘愿选择艰苦而给她幸福,甘守寂寞而给她轻松,甘愿放弃世间的繁华而给她平静和安宁。如果我们将此诗与舒婷的《致橡树》比较,会发现两个诗人仿佛隔着百年在唱对台戏。百年前的裴多菲说“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傍着我苍白的脸显着鲜艳的辉煌。”百年后的舒婷却说“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裴为了爱人,“愿意是荒林??。”舒婷却要求“我们分担??。”这两种爱情观,你同意哪一种?请同学们相互讨论,然后表达你的意见并简要说明理由。

附:二者爱情观的不同首先是时代的不同,裴代表的是古典的爱情,痴情而沉迷,舒婷则体现了现代人的独立意识——我作为我自己来爱你;其次或许源于作者性别不同,传统观点一向是男子强壮,女子柔弱,因此传统的裴突出地表现了男性的坚毅,而现代的舒婷又格外强烈地需要人格的独立——“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然而,这两首诗却又有极其相似的地方,即它们所讴歌的都是这个世界上和着时代脉搏的真诚的爱情,正如普希全所说:“美的作品必须同时庄严。”

(时间允许)2、《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除了在思想感情之外,还有何异同点? 在艺术技巧方面,它们都意象独特,运用了比喻、象征手法。而前者只运用了两个主要意象,在正反对比中生发出对爱情的全面理解。后者则运用了多个意象,两两对比,反复吟咏,强化了诗歌的主题。从风格上比较,前者含蓄隽永,强调自我意识;后者豪放清新,强调奉献精神。

(播放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

六、结束语

爱情是美妙的,但春天不是收获的季节。中学生不乏“早恋”的现象,但是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过早涉猎这个禁区,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我们应该学会如何不断地完善自己,如何使自己成为一棵努力向上的树;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除了爱情,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对理想、生活、甚至未来的爱;当我们认识到这些,并为之而努力追求,我们就会在爱的空气中幸福地呼吸,最终必将成长为一棵棵挺拔的、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到那时,再去收获爱情这棵果实吧!

七、布置作业 (评价反馈)

以亲情友情等人间真情为话题,以“我如果爱你”为开头,采用意象,写一段话来表明你对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生活之爱。

篇二:致橡树1

《致橡树》

(一)期待对话,走进文本

爱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有人说,爱情使人快乐,爱情也能令人痛苦。是啊,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那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爱情故事?或是与爱情相关的诗句呢?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和白娘子、罗密欧与朱丽叶,刘兰芝与焦仲卿。

这些都是古今中外经典的爱情故事。看来,?爱情?,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因而?爱情?也就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 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诵读这些爱情宣言。

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歌行》比翼双飞,相依相存

2: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山盟海誓,心心相印

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通“仇”,配偶的意思。所以整句话是说君子的好伴侣

那么爱情到底是什么?是比翼双飞,是不离不弃?今天我们来学习舒婷的《致橡树》,看看这位女诗人的爱情观是否有所不同,我觉得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启示。

(二) 深入对话,叩击文本

“诗歌的学习是离不开诵读的”

1、朗诵解题

橡树是谁?——男性

谁致橡树?木棉,女性

致橡树什么?告诉他自己的爱情观

带问题朗读,分小组,多种形式的读。

1、独诵,学生点评

2、小组合作朗诵

读的真好,读出了这首爱情诗的真谛

2、用多媒体介绍作者的有关情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把握诗歌主题。) 读:《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从这段话已经感受到诗歌的不同,他不是仅仅只要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生死相随,他更不是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中女性对男性的依附

他表达了自己的新颖爱情观。以新颖的方式不仅爱情观新颖,提出的方式也与众不同,他:有没有直接提出自己的爱情观?没有,而是先否定了一部分爱情观。“绝不像”“ 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第一层:

小组讨论:找出意象,分析意象代表那些爱情观念。并举一些例子。

用这样的句式:凌霄花——我爱你,我要依附你,你是我的依靠

(“夫贵妻荣”、“攀龙附凤”的依附关系,联系当今社会,有很多女孩子不求自身上进,想尽各种办法去傍大款,表面一时的风光,而结果多是悲惨的。)

(2)、痴情鸟——单方痴恋的爱情 我爱你,我痴念着你,可怜可怜我。

(甘愿做男性的附庸、花瓶、家庭笼中的小鸟,逐渐麻木丧志。)

(3)泉源、险峰、日光、春雨——一味奉献的爱情,我爱你,我愿意奉献我自己。

总结: 有句俗语“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几千年来,中国大部分女性都沿袭着这样一条爱情道路,甘为人梯,“为他人作嫁衣裳”,没有地位、没有权利、没有自由。

诗人以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了对旧的爱情观的否定,同时宣告自己不愿为男性附庸,表达了独立、自立的愿望。

第二层:

在图片旁填上你所读出的作者的爱情观,你最认同哪一点?(平等、独立)(相依、相偎)(心心相印、心有灵犀)(心有灵犀的前提是人格独立、相互尊重。)

2、前半部分一连串的否定为的是突出哪一句?

(“我必须??一起。”)

3、你是树,我也必须是树,这说明了作者所希望的是什么?

(平等、独立)

4“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表现二人什么样的关系?

(相依、相偎)

5“每一阵??的言语”说明他们不仅外在形式上相依相偎,更重要的是内心怎样?

(心心相印、心有灵犀)

6、怎样才能达到心有灵犀的境界呢?如果是抱有前面所提到的传统爱情观的男女主人公会不会达到这种境界呢?(不会,男权社会中男子只会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在乎对方的感受,而女子甘愿奉献,自己就放弃自我,没有地位,也没有发言权。)

(心有灵犀的前提是人格独立、相互尊重。)

7、“寒潮、风雷、霹雳”“雾霭、流岚、虹霓”分别比喻什么?

(困难、挫折;幸福、欢乐)

(“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这样的爱情才是伟大、坚贞的爱情。

小结:本诗是一首爱情诗,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女诗人全新的爱情观:人格独立、相互尊重、心心相印、心有灵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古代从《氓》的女主人公到刘兰芝、秦香莲,社会给予不公正待遇,而她们自己却意识不到,而且后人还在继续走她们的老路。二十世纪的当代,《过把瘾》中的杜梅,她把爱情看得至高、至圣、至洁,全副身心投入,最终被抛弃。《渴望》中的刘慧芳温柔、善良,克尽职守,孝敬家人,她为了照顾家庭,毅然离职,回到家庭小天地,然而也似乎得不到王沪生的爱。她们都在现代的外衣下重复着几千年来妇女们的老路,诗人为此深深感到难过。鲁迅曾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引用裴多菲的短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而这首诗正是女诗人痛定思痛之后为所有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女性只有在经济、精神上绝对独立、自立,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人生才会更有意义,别人才会更尊重你。

同学们理解(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作者的爱情观没有?同不同意作者的爱情观?有没有自己的体悟。拿起你的笔,把你对爱情的全新人事书写出来。

(三) 关注生活,内化文本:

学生以诗的形式写并交流:写一句话,告诉他们你对爱情的观点。

凌霄花,我想对你说

或:绿阴下的小鸟,我想对你说

妈妈(外婆、××??),我想对你说

舒婷,我想对你说

例: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前苏联,伊萨可夫斯基); 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的(英,莎士比亚)

(四)自我对话,超越文本:

同学们已经对爱情有了正确的认识, 那么再来面对我们在高中时期所产生的朦胧的情感时,当爱情提前到来的时候,对照《致橡树》中提到的爱的条件,你该怎么办?讨论交流。

不妙

他递过一张纸条

还有一个

大胆而深情的微笑

匆匆地解开

匆匆地扔掉

世界上仿佛没有了别的声响

只觉得心在狂跳

烦闷 欣喜 苦恼

怎么办 不知道 我哪会知道

学生交流之后,展示了自己创作的诗作为本课的结束。

很高兴大家在学了这首诗歌之后,能够对爱情有了一些正确的认识,最后将这首老师改写的诗歌送个大家,作为本节课的结束。

是一抹迷朦的晨雾

不要碰,让它悄悄地飘着

是一泓清亮的山泉

不要喝,让它轻轻地唱着

是一朵羞涩的小花

不要采,让它静静地开着

是一枚枝头的青果

不要摘,让它涩涩地挂着

十七岁的枝条依然稚弱

扛不起深沉的思索

我们需要等待

让我们依然保持沉默

在岁月的无情中打磨

我们的生命之树

根根枝桠

将坠满甜蜜的硕果

篇三:致橡树教案

教 学 过 程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