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土家族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1:20:26 体裁作文
土家族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2014高考语文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三)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对应学生用书P403)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戈壁听沙

韩少功

①六十年代末,一小群中学生曾想瞒着父母去新疆参加军垦——其中便有我这个初中生。那次逃窜未遂的记忆被悠悠岁月洗刷模糊之后,直到去年,我才寻得一机会西出边关。

②据说我去得不是时候,草原已枯萎,河流已干涸,葡萄园已凋零,肃杀寒风把梦境中的缤纷五彩淘洗一尽,只留下一片沙海。沙丘,沙河,沙地,沙窟,举目茫茫,大地干净。不管什么时候在车上醒来,疲乏地探头远眺,看见的很可能仍是一片单调的灰黄,无边无际又无声无息,让人觉得车子跑了几天却仍留在原地。

③人们不喜欢沙。其实细想一下,葡萄和哈密瓜适宜在沙土里生长,坎儿井这种特异的水利工程也是沙漠特产。因为多沙缺水,人们洗手靠铜壶吝惜地浇淋,脏水也被铜盏承接留备它用,这才有了精湛的铜品工艺。因为尘沙扑面,妇女们都习惯戴轻柔的头巾和面纱——而且很可能基于同一原因,她们多有长长的睫毛,这才给戈壁添上了神秘的妩媚。沙的严酷,使人们更为勤勉和勇敢,于是市场上有了丰富的羊奶、羊皮以及寒光闪闪的英吉沙匕首。沙的单调,使人们向往热烈,于是荒原上有了更多的彩裙、冬不拉和月下奔放的歌舞。那林立的清真寺,那显目的油绿色彩和新月图案,也许是对黄沙烈日的补充;而充满着对自然和命运敬畏感的孤零零的祈祷呼号,也许更易于出现在风暴里和荒凉的沙海之中吧。

④我想,壮丽的西部文化是不是从我手中这一捧沙砾中流出来的?

⑤西部汉人不少,他们与西部各民族一道,真正开始了对沙的征服。据说当年解放军为投资军垦,节省军费,每人每年少发一套军服,而且军服都没有衣领和口袋,省下一寸算一寸。白日汗淋全身,夜晚围炉取暖。中央知道官兵太苦,曾给他们一人补发了几百块钱。但他们手里的光洋叮当响,就是买不到什么东西。

⑥一位医院护士还向我说起她以前的一些知青伙伴。她们初入疆时,怕野兽,怕鬼,晚上不敢上厕所。于是她们只能紧闭着门,一个人哭起来,女伴们就陪着哭一夜。有位女子想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带着一个提包独身而去,结果迷路在大沙漠中。找到她时,发现她双腿已经冻坏,只得将大哭大闹的她送往医院,锯掉双腿??

⑦在乌鲁木齐,在喀什和石河子,我在陌生的人影中默默地寻找,想知道谁是当年那位锯去双腿的城市姑娘。我甚至想,要是十六年前我来到这里,我会是这人海中的谁呢?是那位蹲在墙角咬着羊肉串,不时用油光光的袖口抹嘴的大胡子吗?

⑧戈壁滩收纳了太多的血汗和眼泪,但这一切流入疏松沙土,很快就渗漏了,无影无

踪了。一捧捧沙粒,竟全是同样的灰黄色,没有任何痕迹。

⑨远古时期的戈壁似乎是较为繁荣的,西域早就是中国版图中重要的一部分,考古工作者还证明,这里存在过石器时代,而东亚很多民族与这石器有着奇妙的关系。一些土家族史学家认为土家族为伏羲之后,源于甘肃,并以龙山县彭何两姓均自称“陇西堂”为证。研究古代服装的沈从文先生,认为今天的苗装,可能保留了西部原始民族的服饰特征。王国维的《读史》诗则开篇就是:“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何当踏破双芒鞋,却向昆仑望故乡。”又说:“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⑩如果这些古代民族曾一度被西部的山川所养育,那戈壁滩真是一个孕生中华民族的巨大子宫。上下几千年,它输送了一个又一个的种族远去,自己却枯缩了,干瘪了,只剩下一片静静的黄沙,还有几声似乎沙化了的鸦噪。

?我静静地听着屋外呜呜咽咽的风沙声。那是戈壁在哭泣吧,是思念它孕育的东亚亿万子孙而哭泣吧——戈壁滩如此干枯,以致没有泪水,只有这呜呜咽咽的哭泣。

?我突然想起,十六年前我鬼使神差地要远赴西域,一定是在睡梦中听到了这哭泣,有一种孩子对母胎下意识的眷恋和向往。

?我离开新疆时没有坐飞机,目的之一是想更多地看沙和听沙。火车昏昏沉沉地摇晃着,因为路基多沙,不宜高速。坐在对面的是一位维族青年,他告诉我,政府正在考虑运用日本专家在中东治理大沙漠的经验,来绿化戈壁。当然,这需要很多很多的钱。但我们会有钱的——他笑着说,抽了口莫合烟。

?我点点头。这时,车头长啸了一声,拉着列车掠过张掖,向河西走廊的出口奔去,我感到我正在从母腹中第二次诞生下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第④段用一个问句,独立成段,强调了沙与壮丽的西部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B.作者之所以用很多笔墨描述军垦战士和援疆知青,主要是因为童年未实现的军垦梦。

C.文章追述戈壁源远流长、繁荣灿烂的文化,是为了反衬肃杀、孤寂、单调的戈壁现状。

D.文末对维族青年的描述,展现了西部人治沙的信心,表达作者对西部人民精神的赞美。 E.文章以“沙”为线索,围绕着看沙、听沙、治沙,展开对戈壁文化消亡的审视思考。 解析 B项,“用很多笔墨描述军垦战士和援疆知青”的原因并不是“童年未实现的军垦梦”;C项,“文章追述戈壁源远流长、繁荣灿烂的文化”,是为了表现戈壁滩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E项,本文并不是“对戈壁文化消亡的审视思考”。

答案 AD

2.文章第⑨段引用王国维的《读史》诗有何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印证上文,从历史角度说明东迁种族为西部山川所养育;②用情感强烈的诗句引

出下文对西部山川孕育中华民族的感叹和眷恋;③引用名人诗句,丰富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可信性。

3.文章题目是“戈壁听沙”,作者从沙中听到了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严酷的自然环境;②人们展现出的精神力量;③繁荣、悠久、壮丽的西部文化;④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展望。(答出三点即可)

4.请解释画线句“有一种孩子对母胎下意识的眷恋和向往”的含意,并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

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感悟。(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句意理解:“母胎”是孩子的诞生地,正如西部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和根脉,“眷恋和向往”表达作者对本源文化的追寻和怀想,这正是作者文化寻根意识的体现。

结合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谈感悟时,可以从本文或其他作品中挖掘出人们对于曾给予中华民族营养的某种文化追寻和怀想的深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

这里是新诗的故乡

谢 冕

这是一座诗的校园,诗歌的花在这里盛开。先前,在红楼的花坛和人行道旁,也在汉花园宁静的院落中;当校园迁徙到遥远的春城,诗歌的花依然盛开在翠湖边。随着时光的推移,在勺园,在朗润园,也在燕园的垂柳依依的湖滨,依然延续着诗歌的花事,每时每地,开得灿烂、也开得浪漫!

这里从来是诗的国土。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在这里星月交辉,从来都不乏知音和吟者,这些来自故国和异邦的诗的精灵,在这里繁衍了鲜艳的诗之花。现在要说的是有别于前二者的新诗,一种适应着时代呼唤的新型的诗。胡适先生是“尝试”新诗的第一人。一个夜晚,月光透过窗帘,洒了满地。先生立于窗前,他感恩似的低语:“多谢你殷勤好月,提起我过来的哀怨,过来的情思。我就千思万想,直到月落天明,也甘心情愿!”沈尹默先生好像是受到了感染,他吟的也是月夜情怀:“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白话写诗,对于那些习惯了文言写诗的人,不免显得有点生,有点涩,有点“乏味”,但用的是全新的语言,却是全新的感受,全新的气象。有人开了风气之先,就有人接着做推动风气的事。北大的人,就这样破天荒地开启了新诗的闸门。教授们和学生们好像是飙着劲儿,开展着新诗的赛事:先生们办了《新青年》,首先发难登了新诗;学生们不甘落后,也办起了《新潮》,也大量地刊登新诗。《新青年》也好,《新潮》也好,都是新思想、新文学,也都是新诗的园地。

北大是属于诗的,从这里走来了一代又一代的新诗人,他们走来了,又走远了,留下

了诗的神采和芬芳。这些北大诗人,他们的名字组成了一长串明亮的星辰。他们几乎涵盖了一部中国新诗史。很难设想,要是抽去了北大以及与北大有关的那些诗人,一部中国新诗的历史是否还能成立?正是因此,林庚先生才把北大比喻为新诗的摇篮——摇篮旁的母亲的心。

北大从来也不曾辜负诗歌的抚慰和托付,不管是风霜雨雪,还是月夕花朝,这里的诗之花依然灿烂地绽放着时代的芳香和美丽。从周作人到康白情,从徐志摩到冯至,从废名到汉园三诗人。这个诗歌原野散发的芬芳感染了所有的人,连一贯尖锐凝重的鲁迅也写诗,从旧体诗到新诗,再到《野草》,从而使他的作品融进了诗的柔情,连专擅小说的沈从文也把诗带进了他的湘西风情,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田园牧歌的情调。

在中国诗歌复兴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大师生也始终站在引领新诗潮崛起的前列,一直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路诗歌行进的鲜明足迹,一直激励着世代的北大人,他们与中国诗歌共命运。正是因此,作为这一光辉事业的后续者,他们不论是曾为诗人,还是曾为研究者,从来没有忘记这一庄严的使命。

现在奉献给诸位的诗歌小册子《诗歌北大》,原是为印证这一切而印制的。它不仅是一个总结,一种纪念,我们希望它还是诗歌原野的向导和馈赠,一种答谢和感恩。有幸得到它的人们,要是因而拥有了关于诗歌与北大历史渊源的一点认识,对于我们这些编者而言,那就是莫大的欣慰。

(选自《文汇报》2012年3月13日11版)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在新诗出现之前,北大的校园里已经是星月交辉,北大从来都不缺少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的知音和吟者。

B.作者描述胡适和沈尹默吟诗的情景,既表现了北大富有诗意的氛围,又突出了两位先生开创吟咏新诗风气的作用。

C.在新诗创作刚刚开启的年代,北大的教授们和学生们对新诗创作充满了热情,《新青年》和《野草》见证了他们的热情。

D.作者以林庚先生把北大比喻为“新诗的摇篮——摇篮旁的母亲的心”来说明北大在中国新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E.这篇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详细叙述了新诗在北大校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作者对北大及北大新诗的喜爱之情。

解析 A项中的“在新诗出现之前”不符合文意;C项应是“《新青年》和《诗潮》见证了他们的热情”;E项“以时间为线索”“详细叙述”不正确。

答案 BD

6.结合文章内容,指出“现在奉献给诸位的诗歌小册子《诗歌北大》,原是为印证这一切而

印刷的”句中“这一切”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北大是诗的国土。②北大是属于诗的,北大为新诗的摇篮。③北大从来不曾辜负诗歌的抚慰与托付。④北大师生始终引领新诗潮崛起的前列,从没忘记与中国诗歌共命运这一庄严使命。

7.本文是以怎样的结构方式选材组材来说明北大是新诗的故乡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

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纵横结合的结构方式来进行说明。②以时间顺序从纵向说明北大新诗发展的历程。③在时间发展的过程中横向列举各个不同时期北大引领新诗潮的代表人物,说明他们为北大新诗的故乡作出的贡献。

8.本文第一段的语言有何特色?这样的语言对你有何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写作对这样的启

示作出探究。(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语言特色:形象生动,饱含情感,富有表现力。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北大描绘成一个盛开着诗歌之花的美丽的花园,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这个美丽花园的喜爱与自豪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北大校园的浓浓诗意,激起了读者阅读的深厚情趣。

(2)启示:(示例)我平时的作文语言偏重辞藻与文采,忽略了自我情感的表达,本文第一段充分表现出北大诗歌创作的浓厚氛围,自然流露出对北大诗歌园地的热情与钟爱,给人以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语言给我以深刻的启示:好的语言既要生动形象,又要富有情感,要能够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认识看法和真实感受。

篇二:散文阅读(三)

散文阅读(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戈壁听沙

韩少功

①六十年代末,一小群中学生曾想瞒着父母去新疆参加军垦——其中便有我这个初中生。那次逃窜未遂的记忆被悠悠岁月洗刷模糊之后,直到去年,我才寻得一机会西出边关。

②据说我去得不是时候,草原已枯萎,河流已干涸,葡萄园已凋零,肃杀寒风把梦境中的缤纷五彩淘洗一尽,只留下一片沙海。沙丘,沙河,沙地,沙窟,举目茫茫,大地干净。不管什么时候在车上醒来,疲乏地探头远眺,看见的很可能仍是一片单调的灰黄,无边无际又无声无息,让人觉得车子跑了几天却仍留在原地。

③人们不喜欢沙。其实细想一下,葡萄和哈密瓜适宜在沙土里生长,坎儿井这种特异的水利工程也是沙漠特产。因为多沙缺水,人们洗手靠铜壶吝惜地浇淋,脏水也被铜盏承接留备它用,这才有了精湛的铜品工艺。因为尘沙扑面,妇女们都习惯戴轻柔的头巾和面纱——而且很可能基于同一原因,她们多有长长的睫毛,这才给戈壁添上了神秘的妩媚。沙的严酷,使人们更为勤勉和勇敢,于是市场上有了丰富的羊奶、羊皮以及寒光闪闪的英吉沙匕首。沙的单调,使人们向往热烈,于是荒原上有了更多的彩裙、冬不拉和月下奔放的歌舞。那林立的清真寺,那显目的油绿色彩和新月图案,也许是对黄沙烈日的补充;而充满着对自然和命运敬畏感的孤零零的祈祷呼号,也许更易于出现在风暴里和荒凉的沙海之中吧。

④我想,壮丽的西部文化是不是从我手中这一捧沙砾中流出来的?

⑤西部汉人不少,他们与西部各民族一道,真正开始了对沙的征服。据说当年解放军为投资军垦,节省军费,每人每年少发一套军服,而且军服都没有衣领和口袋,省下一寸算一寸。白日汗淋全身,夜晚围炉取暖。中央知道官兵太苦,曾给他们一人补发了几百块钱。但他们手里的光洋叮当响,就是买不到什么东西。

⑥一位医院护士还向我说起她以前的一些知青伙伴。她们初入疆时,怕野兽,怕鬼,晚上不敢上厕所。于是她们只能紧闭着门,一个人哭起来,女伴们就陪着哭一夜。有位女子想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带着一个提包独身而去,结果迷路在大沙漠中。找到她时,发现她双腿已经冻坏,只得将大哭大闹的她送往医院,锯掉双腿??

⑦在乌鲁木齐,在喀什和石河子,我在陌生的人影中默默地寻找,想知道谁是当年那位锯去双腿的城市姑娘。我甚至想,要是十六年前我来到这里,我会是这人海中的谁呢?是那位蹲在墙角咬着羊肉串,不时用油光光的袖口抹嘴的大胡子吗?

⑧戈壁滩收纳了太多的血汗和眼泪,但这一切流入疏松沙土,很快就渗漏了,无影

无踪了。一捧捧沙粒,竟全是同样的灰黄色,没有任何痕迹。

⑨远古时期的戈壁似乎是较为繁荣的,西域早就是中国版图中重要的一部分,考古工作者还证明,这里存在过石器时代,而东亚很多民族与这石器有着奇妙的关系。一些土家族史学家认为土家族为伏羲之后,源于甘肃,并以龙山县彭何两姓均自称“陇西堂”为证。研究古代服装的沈从文先生,认为今天的苗装,可能保留了西部原始民族的服饰特征。王国维的《读史》诗则开篇就是:“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何当踏破双芒鞋,却向昆仑望故乡。”又说:“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⑩如果这些古代民族曾一度被西部的山川所养育,那戈壁滩真是一个孕生中华民族的巨大子宫。上下几千年,它输送了一个又一个的种族远去,自己却枯缩了,干瘪了,只剩下一片静静的黄沙,还有几声似乎沙化了的鸦噪。

?我静静地听着屋外呜呜咽咽的风沙声。那是戈壁在哭泣吧,是思念它孕育的东亚亿万子孙而哭泣吧——戈壁滩如此干枯,以致没有泪水,只有这呜呜咽咽的哭泣。

?我突然想起,十六年前我鬼使神差地要远赴西域,一定是在睡梦中听到了这哭泣,有一种孩子对母胎下意识的眷恋和向往。

?我离开新疆时没有坐飞机,目的之一是想更多地看沙和听沙。(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火车昏昏沉沉地摇晃着,因为路基多沙,不宜高速。坐在对面的是一位维族青年,他告诉我,政府正在考虑运用日本专家在中东治理大沙漠的经验,来绿化戈壁。当然,这需要很多很多的钱。但我们会有钱的——他笑着说,抽了口莫合烟。

?我点点头。这时,车头长啸了一声,拉着列车掠过张掖,向河西走廊的出口奔去,我感到我正在从母腹中第二次诞生下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第④段用一个问句,独立成段,强调了沙与壮丽的西部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B.作者之所以用很多笔墨描述军垦战士和援疆知青,主要是因为童年未实现的军垦梦。

C.文章追述戈壁源远流长、繁荣灿烂的文化,是为了反衬肃杀、孤寂、单调的戈壁现状。

D.文末对维族青年的描述,展现了西部人治沙的信心,表达作者对西部人民精神的赞美。

E.文章以“沙”为线索,围绕着看沙、听沙、治沙,展开对戈壁文化消亡的审视思考。 解析 B项,“用很多笔墨描述军垦战士和援疆知青”的原因并不是“童年未实现的军垦梦”;C项,“文章追述戈壁源远流长、繁荣灿烂的文化”,是为了表现戈壁滩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E项,本文并不是“对戈壁文化消亡的审视思考”。 答案 AD

2.文章第⑨段引用王国维的《读史》诗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印证上文,从历史角度说明东迁种族为西部山川所养育;②用情感强烈的诗句引出下文对西部山川孕育中华民族的感叹和眷恋;③引用名人诗句,丰富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可信性。

3.文章题目是“戈壁听沙”,作者从沙中听到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严酷的自然环境;②人们展现出的精神力量;③繁荣、悠久、壮丽的西部文化;④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展望。(答出三点即可)

4.请解释画线句“有一种孩子对母胎下意识的眷恋和向往”的含意,并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感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句意理解:“母胎”是孩子的诞生地,正如西部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和根脉,“眷恋和向往”表达作者对本源文化的追寻和怀想,这正是作者文化寻根意识的体现。 结合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谈感悟时,可以从本文或其他作品中挖掘出人们对于曾给予中华民族营养的某种文化追寻和怀想的深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

肖复兴

①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②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③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④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北大荒的“大烟炮儿”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⑤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能收获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飘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⑥一辈子总是待在舒适的温室里,再是宝鼎香浮,锦衣玉食,也会弱不禁风,消化不良的;一辈子总是离不开家的一步之遥,再是严父慈母、娇妻美妾,也会目短光浅,膝软面薄的。青春时节,更不应该将自己的心锚一样过早地沉入窄小而琐碎的泥沼里,沉船一样跌倒在温柔之乡,在网络的虚拟中和在甜蜜蜜的小巢中,酿造自己龙须面一样细腻而细长的日子,消耗着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未老先衰变成一只蜗牛,只能够在雨后的瞬间从沉重的躯壳里探出头来,望一眼灰蒙蒙的天空,便以为天空只是那样的大,那样的脏兮兮。

⑦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和家里不断升级的鸡吵鹅叫、单位里波澜不惊的明争暗斗。 ⑧尽人皆知的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17岁就曾经随其父亲和叔叔远行到小亚细亚,21岁独自一人漂泊整个中国。美国著名的航海家库克船长,21岁在北海的航程中第一次实现了他野心勃勃的漂泊梦。奥地利的音乐家舒伯特,20岁那年离开家乡,开始了他维也纳的贫寒的艺术漂泊。我国的徐霞客,22岁开始了他历尽艰险的漂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当然,我还可以举出如今被称为“北漂一族”——那些生活在北京农村简陋住所的人们,也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开始了他们的最初漂泊。年轻,就是漂泊的资本,是漂泊的通行证,是漂泊的护身符。而漂泊,则是年轻的梦的张扬,是年轻的心的开放,是年轻的处女作的书写。那么,哪怕那漂泊是如同舒伯特的《冬之旅》一样,茫茫一片,天地悠悠,前无来路,后无归途,铺就着未曾料到的艰辛与磨难,也是值得去尝试一下的。

⑨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①:“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一百只桨,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决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七个大海和十三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

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飘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注】①诗的前几句是“船夫曼特胡的船只停泊在拉琪根琪码头。这只船无用地装载着黄麻,无所事事地停泊在那里已经好久了。”②指“我”的母亲。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年轻时应该去远方,在作者眼中,远行、游历也是漂泊的一种。

B.收到儿子的E-mail很高兴,支持儿子的远行,引出全文要谈的话题,只要有勇气漂泊,就能战胜暂时经济困难。

C.只要敢于漂泊,哪怕经济困难,也能闯荡出来。哪怕是被动漂泊,也能让你全面体悟生活。

D.漂泊的痛苦与残酷,也能成为精神的财富。漂泊能让你发现世界有虚幻丑陋也有真美。

E.青春像春天里的蒲公英,脆弱,单薄,而又无力,茫然不知该落在何处。如果不趁年轻时漂泊身体就会衰老,青春就会老去。

解析 C项错,未提及被动漂泊。E项错,蒲公英表现青春富有活力,要勇敢追求。不是指身体,指精神未老先衰。

答案 CE

6.在第②段作者说“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漂泊能扩大人生的范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漂泊能培养吃苦耐劳的能力,锻造坚强的意志;漂泊能丰富人生经验,增加美好的回忆;漂泊能摆脱一成不变的生活,走出枯燥的牢笼;漂泊能丰富想象力,给人生带来浪漫色彩。

7.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对第⑥段画线句子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反复(“总是??再是??也会??”),突出强调了年轻时去远方漂泊的重要性,也使表意全面而有力;长短句式结合,使表达既抒情典雅又灵动活泼;整句散句结合,既使句子整齐、有力地表达了年轻时去远方飘泊的重要性,又灵动活泼。(写出一点即可。)

8.从全文看,引用泰戈尔《新月集》中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引用诗句,形象地鼓励年轻人只要抛弃急功近利的物质营谋,只要肯切实行动起来追求美好理想,就可以有和诗中儿童一样的诱人未夹。(使文童主旨的表达更加形象,富有感染力)

篇三:散文

湘 西 游 记(三篇)

蒲国方

凤凰城——民族风情与奇山秀水的融合体

我们于10月18日早上从贵州遵义市出发,途径贵州省沿河县重庆市秀山县、松桃县,到达湖南省凤凰县的。

傍晚,我们到达了湘西州的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县城——凤凰城。这里我国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的故乡,是一个充满着奇山秀水、充满着神秘民族文化之地。凤凰城建筑极具特色,属旅游胜地。我们到时,县城已是华灯初上,一派喧闹繁忙,各种各样的车辆穿行于整洁的大街之中,与古色古香的建筑楼群融为一体,喻示着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组合,街上的车和人都很多,可以熙熙攘攘和车水马龙敝之。

我们刚到街上,就有几拨人充满着热情迎上来联系住宿和导游。我们跟着其中一组到了古城的广场,广场很大,但已停满了有各地牌照、各式各样的车辆,操着各地口音的人们进进出出,忙碌不停——毫无疑问,这些人也和我们一样,从各地赶来的。

安排好住宿,我们来到街上,整条大街被拥挤个水泄不通,各种各样的招牌在五颜六色的灯光下闪烁耀眼,嘤嘤嗡嗡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部完美的交响乐??可以肯定,行人中有一半以上是从各地汇集而来的外地人,他们有的携妻带子、有的结亲朋为伴、有的结同事为伴,从各地赶来,其目的也就是为了亲眼目睹、亲身感受这里的神奇和美丽??在各式各样的吆喝声中,有的在夜景中指指点点,赞叹不已;有的忙碌着拍照录像;有的在选购当地的土特产品;有的在品尝各种美食??本地民族更是忙碌不堪,都在各自向游客们展示自己的特色:有的擂鼓、有的高声吆喝、有的唱着少数民族歌曲、有的唱着现代流行歌曲??

吃过晚饭,我独自一人来到位于广场边上的一座桥上,这里是另外一个亮点:是夜,沿河两岸的特色建筑楼阁被灯光完整地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楼阁倒影与水中缓缓而行的小舟融为一体,珠联璧合、如诗如画、完美无缺。河岸两旁的街道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古玩饰物、扭扭姜糖、血粑鸭肉等特色产品,摊前围满了游人,有的在选购特产、有的在忙于拍照、更多的则是闲逛着欣赏美景,街上到处是数不清的游人,黑压压的一片??

凤凰城是一个充满无限神秘色彩的古城。湘西这块土地,古时地处偏僻、山大坡陡、交通不便、基本上与外界隔绝,民族文化古老而神秘,民间赶尸、“盅”巫、傩术三大古老文化让人既感恐怖又觉神奇。奇山秀水、古老建筑及民间传奇三大要素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古色古香的民族文化特色,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一睹为快。

清晨,我们又来到穿城而过的沱江岸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一番别致的美景:沱江水平坦而缓和、清澈见底,两岸别具一格的古式建筑完整无余倒映于波光粼粼的水面,荡漾悠闲。河里,一群鸭子掌拨清波、羽浮绿水,“嘎嘎嘎嘎”欢叫嬉闹;岸边,几个土家妇女正在洗衣服、洗菜;那座呈“弓”形横跨于两岸的大桥上行人和车辆来来往往,汽车的喇叭声、人的喧闹声此起彼伏,响切山谷??河岸上已聚集了很多人,大家都在呼吸着这独有的新鲜空气,尽情地欣赏这古色古香的晨韵,不断抢拍着难得一见的风景。人与自然相处得如此和谐、如此完美,这的确是我很少见过的景象。

凤凰城的风景名胜很多,由于时间不允许,我们只有通过凤凰城来“尝粟可知全釜之味,窥一斑可概全豹之皮”。其余的就是借助文字资料来间接了解。

凤凰,被称作中国最美的两个小城之一。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像一幅山水画;这里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完好地保留着苗族、土家族的建筑风格,似一幅民族风情卷??

凤凰县城位于湖南省西部边缘,西邻贵州的松桃和铜仁。从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向南,沿209国道大约80公里处,是湘西一个著名的县城。这里人才辈出﹐著名画家黄永玉﹐作家沈从文的家乡均在此地。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凤凰县城的历史悠可一直追溯至先秦,古称"五竿"至清朝在此屯军后改称凤凰。

凤凰城分新旧两个城区,城中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老城区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楼就如美人醉酒一样憨态可掬。城内大街小巷中辣子与熏肉的香味四季飘香,多情湘女,婆娑而过。有月

光的晚上,苗民男女的对歌声可惊醒每一扇临水的窗户。条石铺砌的街巷,依江而建的木制吊角楼,完好地保留着苗族、土家族的建筑风格。清浅的沱江穿老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出北门外,看人们沐浴在晨曦中沿江洗衣劳作,逛逛老街,两边店铺林立,染坊,银器作坊、酒坊、土特产店,还有身着民族服饰的摊贩散布其间,构成了一幅湘西市井图;城中的庙宇、宗祠,其中以城西北的陈氏宗祠为代表,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出了城,可见一山如利剑穿空,拔地而起,曰天星山。进山,再见斧削刀砍的绝壁中一清溪婉转。跨过清溪,登栈道,古树夹道,怪石峥嵘。上山顶,一平台豁然开朗,中有一方池为“天池”,汩汩溪流,却久旱不涸,常有麝獐叹水,百鸟低回。下得山来,性犹未尽,去奇梁洞。沿溪水入洞,洞内有云雾山、天堂、龙宫、阴阳河等景,收桂林、张家界奇景于一洞。出洞入江,可再去看湘西最大的瀑布大龙洞和黄丝桥古城。

老城中有许多的深巷另一端连接到新城区,一头是明清遗留的古朴建筑,一头是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一边是身着民族服装的老人,另一边是打扮入时的少年,恍若一条条时空隧道从中穿行而过,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傍晚时的吊角楼是城中富有情趣的拍摄题材,远远望去一根根木桩撑起间间小屋,清澈的江水在屋下流过,屋中摇曳的灯火若隐若现,让人不由得想起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风姿。

复凤凰县的风景名胜反倒,其中主要景点有:土家族吊脚楼(是凤凰古城最有特色的建筑)、朝阳宫(是最具浓郁地方建筑色彩的艺术构筑)、熊希龄故居(民国第一总理熊的故居,是一座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四合院)、大成殿——又名文庙,建于康熙道光十九年)、沈从文的故居(位于大成殿200余米处)、北门城楼(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位于沱江南岸)、古城墙——(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现存北门城墙后又经修复)、 卧虹桥——(位于沙湾景区,建于清康熙九年,因建桥所用岩石均为朱红色砂石,桥建成后、宛如彩虹卧江,故为卧虹桥,简称虹桥)遐昌阁(位于虹桥对面,耸立在沱江河岸,宛如亭亭少女。绿水名塔,相映成趣)、 江心禅寺(位于回龙阁南侧,嘉庆二年修建。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远山重叠不穷,景色迷人)、沈丛文墓(位于江心禅寺下行约1.5公里处,背靠青山,面临绿水。一块天然五彩石作为墓碑,上书“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南方长城(明、清政府为镇压苗族而兴建的一个防御边墙。初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即公元1615年)、黄丝桥古城(位于凤凰城西约二十八公里,雄踞湘黔之要冲。建于唐代,明、清时成为南方长城上最重要的军营,清康熙39年建为石头城)、山江苗镇(离古城23公里,是一个典型的苗镇,是湘西最后一代苗王统治中心)、都罗寨(位于凤凰古城西南部——林峰,是个土家族民族村寨)、书架堂(从元朝始建,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明朝开始修建寨墙,清朝形成如今之规模)。

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并借助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寓民族文化于风景名胜、人居建筑,将风景名胜、人居建筑民族化、神秘化,使两者实现完美统一,从而打造成一个品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这才是凤凰城的真正魅力。

芙蓉镇——因文学而闻名天下的古镇

10月19日,我们在从凤凰城到张家界的途中,观赏了芙蓉镇容貌。

以前,我读过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古华笔下的那条古街及秦书田、胡玉英两个人物在我的脑海中仍历历在目。

芙蓉镇只是一个小镇,但大自然赋予这里的奇山秀水与古老的民族风俗融为一体,增加了这里的神秘;而最主要的,还是由谢晋执导、由姜文和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使得芙蓉镇名声大震,令中外人士景仰。

我们到时,已有很多人在街上游览、购物和就餐。几个经营桂花鱼、田螺、土家腊肉的饭店人满为患、

热闹非凡。前来游览的人,有河北的、山东的、浙江的、还有北京的,可谓是五湖四海。

沿着铺有青石板的古街忽而上忽而下,街道两旁是一间挨着一间的古色古香的土家建筑楼房,这里的土家人在忙于农活的同时,也把充满土家传奇色彩文化产品呈现给游人。店铺前摆满从民间收集而来的铜钱、元宝、银器,琳琅满目的木雕刻饰物、神像、拐杖,奇形怪状的石头工艺品,古色古香的姜糖、现场加工的银首饰、土家风格的竹器等等,无所不有。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游人边欣赏边拍照、边购物。 走进芙蓉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老的码头的商阜模式和满街浓郁的土家民俗风情,依山傍水的吊脚楼,长达五公里的青石板古街,古民居参差错落,白墙、黑瓦、飞檐翘角古色古香。

芙蓉镇,本名王村,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曾经一度是湘西的政治中心,因历代土司王建都于此虎踞龙盘而得名。曾为秦汉时期酉阳治所,史称“酉阳雄镇”。王村得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大鄂沪,又为“楚蜀通津”。现在则是猛洞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门户。因名传遐迩的电影巨著《芙蓉镇》全部外景均荟萃于此,故又名“芙蓉镇”。

古华在长篇小说《芙蓉镇》里写道:“芙蓉镇街面不大。十几户住家紧紧夹着一条青石板街。铺子和铺子是那样的挤密:以至一家煮狗肉,满街闻香气;以至在、谁家娃儿跌跤碰脱牙、打了碗,街坊邻居心里都有数;以至妹妹家的私房话,年轻夫妇的打情骂俏,都常常被隔壁邻居听了去,传为一镇的秘闻趣事、笑料谈资。”

芙蓉镇有许多美食。被誉为“刘晓庆米豆腐”豆腐、被誉为“天下第一螺”田螺、猛洞河桂花鱼、土家腊肉、蒿草粑等。

芙蓉镇的铺里卖的特色商品有:土家织锦、竹编小背篓、芙蓉镇姜糖、民族服饰、土家竹筒酒、土家绣花鞋垫、古生物化石,还有天麻、莓茶、葛粉、绞股蓝茶、干鱼、米虾等。

芙蓉镇原名王村,座落在酉水旁,因土家族的土司王曾在此盘踞,故名。王村虽然历史悠久,但直到电影《芙蓉镇》的拍摄,才闻名全国。王村是当年电影《芙蓉镇》的外景地,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将王村改名芙蓉镇。

自凤滩水电站建成后,酉水成平湖,王村镇遂成为猛洞河风景区之东大门,是游客来猛洞河旅游观光的主要集散地。

古镇的特色是一条青石板长街,从河码头依山势而上,据说有五里长。街道两旁的板门店铺、古朴民居,富有土家风格和地方特色。

从老街的最高处,顺青石板街而下。青石板街蜿蜒曲折,石板新旧不一,老的石板被岁月磨出一层清冷的光泽。两旁的建筑也新旧参差,均为土家族风格的木楼。

走进古镇,满街的“刘晓庆米豆腐”招牌。有趣的是,几乎每一家都挂出电影《芙蓉镇》的剧照,以示自己的正宗。据说镇上曾经最流行的对联就是“致富源于刘晓庆,发财全靠芙蓉镇”。

古街中部有一古牌坊,正面题“圣旨”,背面题“贞节”,想必是当年为表彰烈女节妇而建。

街东侧有王村瀑布,瀑布高60米,宽40米,急流堆雪,瀑声如雷,气势磅礴。我们去的时候是枯水季节,不见滚滚瀑布,惟有涓涓细流。瀑布另一侧是土司王行宫,与古镇隔瀑布相望。

青石板路的尽头是酉水码头,为游览猛洞河的登船之处。

米豆腐是湖南土家族、苗族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又以芙蓉镇所产的米豆腐最为有名(因刘晓庆主演的影片《芙蓉镇》而闻名)。其制法和食用方法、味道均与旧时的包谷豆腐相似。将米洗净,浸泡一天,和水磨成米浆。将米浆放入锅内烧热,一边加适量的食用碱(旧时用油桐果壳烧灰熬成的土碱),一边用力搅拌,直至煮熟,再放于盆内,使之冷却即成。食用时,用细线将成因的米豆腐划成1~2㎡的小块,泡入清水中,再备上各种佐料(辣椒末、香葱、姜末、西红柿酱、味精、酱油等),用?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绿蹋⒂谕胫屑幼袅希纯伞?/p>

踩在古街光滑的青石板上,就象踩在历史岁月的碎片上。不知不觉走到挂有“土家观瀑吊脚楼”牌匾的民俗博物馆前,从手摇脚踏的棉花机、阉猪鸣号的羊角到世代相传的雕花牙床,近百件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间用具,展示着土家族古老丰富的历史。当我们获知所有这些展品都是眼前这位名叫杨崇振的年轻人爬山涉水收集来的时候,不禁对他投去敬佩的目光。一间私人收藏馆办得如此富有文化气息和清雅情调,

除了这祖传的吊脚楼前临古街、后濒落水坑瀑布占有地理优势之外,杨崇振强烈的收藏欲、历史责任感以及审美眼光,无疑是起关键作用的。他不仅收藏土家族遗物,同时也收藏着王村改革开放的历史,只要你翻翻他为中外游客设置的题词本和不计其数的游客名片,你一定和我有同样的体会。作别此楼时,不经意一回首,竟看见门旁一对联:“促膝楼内可谈心,放眼栏外宜观瀑。”心领神会之下,顿觉脚下每块青石板都藏着美丽的故事,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张家界——大自然神工鬼斧的杰作

10月20日,我们用了整天的时间游览张家界几个精典景区。

早上,从张家界市驱车前往张家界风景区,有23公里路程。

张家界风景区的景点很多,曾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之称。按正常的游览速度,需三天才能游览完整个景区,但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于是根据旅行社的建议,决定请一导游,采用超常规游览方式,主要游览最有代表性的精华景点。

签好合同,旅行社的车将我们送到风景区入口处,经检票后方得进入景区。我们先游览的是“十里画廊”,这是由大自然神工鬼斧创造的一幅充满惊、险、奇、秀的画卷,进入原始森林,首先沁人心脾的是一股原汁原味的大自然气息。茂密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高耸入云的奇山异峰在森林的绿意中凌空独秀,施展出各式各样的姿态,有天狗望月、食指峰、寿星迎宾、夫妻抱子、采药老人、向王观书、三姐妹峰等,形象栩栩如生,皆为自然生成,毫无半点人工成分,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灵秀。

我们沿着绿树掩映的小道步行进入大山深处,按导游的介绍一一欣赏着、赞叹着,游览的人们纷纷举起录像机、照相机、手机不停拍照着一个个景观。一路上到处都是卖猕猴桃、橘子、水煮鲜玉米、本地土匪烟(榜爷牌卷辣烟)、葛根粉及各种饰物等地方特产。游览完几个主要景点,为了加快速度,我们乘坐有双向轨道的小火车原路返回。在返回途中,小火车里的广播又向游人介绍了一遍景点情况。

我们游览的第二个景点叫天子山景区,包括贺龙公园、御笔峰、仙女散花、石船出海等。

这个景点需坐缆车方能上去。旅行社的大客车将我们送至山下的索道口,当缆车从山脚下启动,徐徐将我们从下至上送入半山腰时,我们才感到大自然的惊险。我们仿佛置身于毫无依靠的高空之中,左边是90度的悬崖绝壁,右边是深切的山谷,脚下是万丈深渊,前面是需仰视才能看得到顶的山峰,令人心惊胆寒??虽然缆车是封闭的,但我们的两只脚还是不停抖动,心跳也随着加快。胆小的女同志不停惊叫着不敢往外看,双眼紧闭,浑身颤抖??如是有心脏病、高血压、恐高症之类的患者,最好不要在此地段游览。 缆车在悬崖绝壁中和万丈深渊中穿行了2000多米,终于到了高高的天子山顶峰,下缆车初期,我们的双脚仍在抖动不止。站在天子山上,俯瞰四周,我们仿佛置身于凌空之中,一切都被踩在脚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凌绝顶我为峰。”脚下是看不到底的沟壑峡谷,四周本来很高的山峰,在天子山眼里,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屈居我们脚下,既让人心惊胆寒;又令人叹为观止。胆小的女同志躲得远远的,不敢向下看一眼??

据传,天子山因古代土家族首领向大坤曾经在此率兵起义而得名,向王起兵之事在周边的民间流出很广,当地人称向大坤为“向王天子”。范晔的《后汉书》、湖北清代《长阳县志》、清代《咸丰长乐县志》等诸多古籍对此事皆有记载。

天子山可用惊、险、奇、绝四字敝之。“御笔峰”位于天子阁西80米的深谷之中。一排6根石柱并列,每根高约百米的石柱,方正笔挺如刀削,在群峰中顶天并立,参差相连,形似笔杆,相传为向王天子所用御笔,御笔峰前的石峰是他的御书台。“御笔峰”堪称一绝,是张家界的标志性景点。“仙女散花”,从贺龙公园大门前行一百米,前方有三层峰群。其中一峰酷似仙女,头插花,胸脯隆起,线条分明,眉清目秀,体态婀娜,手持花篮。站在装有防护栏的绝壁向下俯瞰,茫茫云海中数峰散落有致,石峰顶峰洁白,

犹如仙女散落的花朵。“石船出海”,位于双桨峰右侧100米处。一个长200米峰台从北向南横峙,峰壁入削。其台顶立有一石,长20米、高6米,形似木船,还可以看见船邦。岩石中部隆起,轻松绿树密布崖间壁缝,好像是船的篷布,上有一棵枯松独立如桅杆。每当浓雾涌起,群峰时隐时现于云海之中,似船在海上航行。

游览完以上三景,我们还游览了贺龙公园。贺龙公园位于石家檐东部,面积约为3公顷,因园内塑有贺龙元帅铜像而得名。一块石壁上刻有江泽民为公园题写的“贺龙公园”四个行书红字,园内有有彭真、廖汉生等革命前辈的题词。贺龙铜像矗立于“云青岩”之上,前面是一块宽阔的水泥广场,铜像右侧立有贺龙生平事迹碑。公园被确立为国防教育基地。

说到险、绝,当数古为土匪窝子的黑龙寨(即乌龙寨)。

沿着原始森林覆盖的林间土路,我们从山顶向大山深处走去,沿途随处可见地上摆着橘子、野生猕猴桃等水果,摊主不停地向行人叫卖。走不远,就看见林荫掩映的道路两旁,露出几间卖拐杖、石器及各种饰物的商店,道路两边一路摆开十几个滑杆,杆主主动迎上来,向行人招揽生意。我们善意拒绝了坐滑杆的盛情邀请,决定全程步行来完成此景点的游览。

走过山顶,道路急转而下,我们沿着“之”字形水泥石梯路拾级而下,到了半山腰,有一条横穿于悬崖绝壁的天然石板路,稍往前,就是一道木头做成的寨门,上书“乌龙寨门”四个黑体字。跨过寨门,道路变得险要而崎岖,一条镶嵌于悬崖峭壁、且只容一人侧身方能通过的石板小道,现在虽然装了防护栏,但人行其间,犹如行走于半空中,一步之外便是万丈深渊。稍一不慎,人就会掉下万丈深渊而粉身碎骨。这是进山的唯一道路,据说当年土匪就是靠这条路进山的。四周的绝壁形成一道道天堑,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险。走进悬崖深处,是一条穿行于石缝间的小路通向山顶,中间有几道“天门”,使人不得不低头弓身才能从石头下面钻过去。上到山顶,又是一条两条大石板夹缝中的只有几十厘米宽的石道,一般的人,尚需侧身才能勉强通过,若是肚圆体胖之人,就根本无法过去。过了石缝,就上了第二个山头,山头是个土家头人的住所,有各种用具及各种文物,还有食堂、卧房、观音和祖祀等。走过山头,稍稍而下,又是两座绝壁形成的天堑,现已架有一座铁索桥,上铺木板,两边有铁链扶手,人走其间,犹如行于半空中,,脚下是几百米的深渊,当铁索桥左右摇晃时,令人毛骨悚然、脸色铁青、两腿发软,胆小之人是根本不敢走过。走过铁索桥,就是一座直插云霄的独峰,被称为“一步登天”。有倾斜度达90度的32步铁梯可攀登上峰顶。峰顶平坦,长15米、宽4米,四周用铁栏维护。登上峰顶,四面的远远地落在脚下,群峰之间是大峡谷,向下俯视,犹如在半空中望地球,令人头昏目眩。东面是高大的七道石壁,鬼斧神工而层次分明;西门的四座石山高百余米,石山之间呈平行状均分耸立,犹如四道被损坏的城墙断壁,轮廓分明,与人工支砌的毫无两样,让人拍案叫绝。

带着黑龙寨的惊魂未定,我们又来到另一个景点——袁家寨。这里依然由几百米高的悬崖峭壁和无数奇形怪状的山峰组成的独特景观,可以用“壮观”敝之。主要有“天下第一桥”、“双龟望天”、“迷魂台”、“后花园”等等。最令人叫绝的是“天下第一桥”,一座天然石桥飞架于两座巨大的石峰之巅,石板厚4米、宽2米、跨度50米、绝对高度300多米。巨石搭在两峰之间,使得两峰天堑变通途。桥头两壁上端均有绿树簇拥,郁郁葱葱,桥下洞壁宛若刀削。人立桥上,但见云涌雾蒸,高深莫测。

游完以上景点,我们来到另一座山头,乘坐被称为“天下第一梯”的电梯返回。电梯分两级,第一级从高山之巅到山下一个小山头,电梯上记录的高度为326米,第二级是从小山头到地面,高度为32米。当电梯从350多米高空平稳下降,一分多钟,我们就仿佛从天上到人间一般,置身于山底的深谷之中。 张家界的山峰,从不同角度观看,就能看出不同的形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我看来,张家界风景区的最大特点,就是山——美在山、奇在山、险在山、绝也在山。

张家界风景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也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新开辟的旅游热点。这里的异峰巧石、山泉飞瀑、深林奇树及珍禽异兽共同组成了一幅幅相映成趣、妩媚动人的自然绝景。张家界现已开辟了五个旅游景区,它们分别是:黄石寨景区——是张家界旅游区的精华,是张家界“集奇撮胜”之地。该景区主要景点有天书高挂、定海神针、文星岩、独龙戏珠、留君一座等神似象形景观。往返路程约10公里。金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