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三贤名人故事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1:19:54 作文素材
三贤名人故事有作文素材

篇一:三贤故事3

六姑泉的来历

【自然景观】

六姑泉又称瑞泉瀑布,属渭南八景之一。地处陕西渭南城区东南方向,出城南行五里,在沋河西岸的西塬半坡,地属蒋家行政村。自唐、宋、金、元以来,在此设寺设观。明嘉靖年间,本县名士南大吉,罢官后曾在此建“ 西草堂”,从事讲学和著作。渭华起义前,渭南县委在这里开过多次会议,磋研起义方案。上世纪三十年代,蒋介石赴西安途中,路过渭南,曾在此作过短暂停留。因其环境优美、松青柏翠、地形别致、风光宜人,又有莲花鱼池、亭台庙宇,一年四季游人不绝;特别是三月三庙会,更是热闹非凡,为人们向往的旅游景点。

【民间传说】

相传,在两千年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便聚天下民夫、囚徒七十余万,开始修建陵墓。陵墓穿山为穴,辟宫为墓,陵成,高五十余丈,以城围护。内城,周五里;外城,周十二里。陵内,仰视如空,广视如野;上据天文,以珠宝饰日月星辰;下依地理,注水银成江河大海;以巧树黛玉作青山,翡翠珊瑚玛瑙琥珀为草木花卉、虫蛾鸟兽;建楼台亭榭,宫殿百室位次园苑。奇器珍宝,尽藏于内,并设机关以防,穿近者以杀之。以人鱼膏为蜡炬,光明之状,宛如朗日。嬴政三十七年,率幼子胡亥、左丞相李斯,出巡沿海,行至山东半岛渤海边返回途中,次年七月中途病亡。胡亥便与赵高、李斯同谋,秘不发丧运于咸阳,立胡亥为太子,尽诛诸公子、公主,进行了血腥的宫廷政变。回咸阳后,胡亥袭位,遂为秦二世。他们葬始皇于骊山,因知内情者甚多,赵高便与胡亥、李斯密谋,让宫中未生育的几千宫女全部为秦始皇陪葬。此事惊动了天上的神仙,便派文曲星下凡救宫女。文曲星托梦将要让她们陪葬的消息告诉给众宫女,让众宫女跟随自己所变的红灯笼逃命。当夜,众宫女都做了此梦,但有的宫女信,有的宫女却不信。其中有一名叫玉姜的宫女,她本是秦灭六国时从楚国掳掠来的宫眷幼女,听说这个消息后,她便与其余六名宫女借夜色的掩护,在红灯笼的指引下逃出秦宫。但南有卫士,西是阿房,北是一马平川,都是难以脱身之地。她们便加紧步履向东奔来。七人行至渭南黑松林,宫女们走不动了,正要在一人高的草丛中休息,这时,又听身后兵马喊叫,文曲星便让宫女们继续赶路。但是,由于太

累,大家都睡了过去,只有那名叫玉姜的宫女跟着灯笼继续向东跑到了华山。其他六名宫女惊醒后,再也无力前行,便向山上逃去。山上无处藏身,她们就慌不择路地逃进一个山洞,追兵团团围住山洞,派两名士兵进洞去搜宫女,士兵进洞后,从洞里便冒出一股黑烟,黑烟里有两个绿亮的眼睛一闪一闪,吓得士兵仓乒皇而逃,以为六人被洞里的妖怪吃了,遂回宫向上交了差。原来,宫女们逃进的山洞叫黑虎洞,救她们的是一只在此修炼成仙的千年黑虎。

追兵退去,六宫女便问当地村民,答曰:“此地属骊邑。眼前这川,名曰‘氵酋河川’。”六人见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山水相连,土肥地沃,觉得再逃也无更好去处;又见河西坡上一凹陷处,背坡面川,三面陡崖,居之可避官兵搜索、野兽袭扰,遂筑洞而居,以采野果野菜度日。两年后秦亡,她们才敢走出山洞,垦田建圃,种禾蔬,植果桑,养蚕缫丝①织锦,从事各种农事。

至西汉初年,战乱频繁,饥荒遍野,疾病流行,一时成了社会灾难。六宫女看到民间的苦难,便以自己学得的医药知识,上塬下川,为当地百姓治疾疗病,她们外出采药,制成丸、散、汤汁,分送到户。很快,瘟疫得到了控制,使百姓恢复了健康。人们见六宫女如此爱护大家,为表感谢,纷纷送来了各种美食,以示敬爱,但都被她们婉言谢绝。六宫女死后,人们念其恩情,便在她们的住地为其修了庙宇,塑了金身,敬若神灵。每有灾难,即来求告。后来,六宫女葬身的地方涌出了六股泉水,泉水清冽甘甜,还可治病。人们奔走相告:这是六位仙姑生爱人民,死后亦不忘乡亲,身化泉水,以济百姓。从此以后,当地人常取其泉水医疾疗病,为纪念她们,将六股泉改为“六姑泉”。

【名词解释】

缫丝:(sāo sī)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

“犟”县长

【关中贤人】

“犟”县长,姓强名云程,字宏逵,华阴人。曾任过户县、凤翔、渭南、蒲城等地县长。在渭南两任,共三年零七个月,是杨虎城主持陕政时的著名县长,以居官清廉,平易近人,生活简朴,处事严谨,无官僚气,为人择善固执,为百姓赞颂,曰“犟”县长,而名杨关中。

【神奇传说】

犟县长“审鸡”

民国年间,陕西蒲城县派来了一位县长,县长本姓强,因其作风严厉,性格倔强,百姓都称他“犟县长”。在他的任期内,因一件“审鸡”案,留下美名。在百姓间广为传颂。

话说有一天,县城逢集,强县长照例上街巡视。刚走出县署大门,就听见一个少年在街旁啼哭。强县长上前询问得知:那孩子十四、五岁,家在离城不远的乡下,母亲病重没钱医治,只好让他带了一只老母鸡进城来卖,指望着卖几个钱给母亲抓药。谁知街上人多,母鸡受惊,不留神挣脱腿上的绳子,跑进了临街的一家店铺里,少年忙进店去捉鸡,不料店铺老板杨掌柜却说母鸡他的。

听到这里,强县长当即把杨掌柜唤出询问,杨一口咬定鸡就是他的。而且在旁边摆摊的刘三为巴结杨掌柜,也出来帮腔作证,说母鸡就是杨掌柜的。强县长见一时问不出名堂,脑子一转,心生一计,再问杨掌柜道:“你今天给鸡喂的啥粮食?”杨说:“麦颗和菜叶。”他又问少年:“你家的鸡喂的啥?”少年回答:“平常喂的苞米,今天早上临来前喂了一把黄豆。”

强县长心中已有了主意,立即叫随从捉上母鸡,并带上杨掌柜、刘三和那少年回到县署大堂。街上看热闹的群众,为瞧好奇,也跟着到了大堂观看。人们都想看看犟县长咋样个审法。

强县长升堂审问,先把在街上问过的内容,对三人又问了一遍,回答都与原先一致,一一记下口供,分别划押在案。然后叫差役取来菜刀,当堂杀鸡验食,刀子划开,只见鸡嗉囊里尽是黄豆,粒粒可见,并无半点麦颗。众人看得明白。

这时,只见杨掌柜大瞪两眼,无话可说。那刘三头上虚汗直流,脸面乌红。

强县长当堂大声宣判:“杨某欺负村童,行为奸诈,母鸡留其吃用,罚大洋十元,交与村童。刘三不顾事实,昧心假证,罚其当场舔杨掌柜屁股,以示惩戒!”众人拍手称快,少年脸上也由哭转笑,杨掌柜垂头叹气,刘三在一旁羞辱丧气。差役端来半碗蜂蜜,斥令杨某褪下裤子,将蜂蜜在其屁股上抹了一些,令刘三上前去舔屁股。看热闹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从心底叹服强县长高明的“审鸡”妙法。为百姓讨回公道。

近百年来,强县长“审鸡”一案广为流传,上世纪80年代,该县有人以此为素材编写了一出《审鸡》的小戏,从县里演到了省城,百演不衰。

犟县长“审碌碡①”

清朝康熙年间,犟县长在渭南县南塬的一个小村碰上了一件命案。死者的头被砸扁,脑浆迸出,尸体旁有一个沾满血迹的碌碡,死者腰里装有铜钱九十多文。

犟县长来到杨家祠堂,召集地保和相关人问话:“死者叫什么,哪里人?”“王绍宽,杨家村人。”地保说。“何时出门?”“吃了早饭他就上华阴集去了,不知为何被人谋害。”死者老婆王李氏呜咽着说。“他平常和谁有仇?”犟县长又问。“没有仇人。”王李氏回答得干脆。“谁和他相好?”“朱尚怀和冯玉秀。”“好了,尸体可先领回埋葬,待本县审理此案。”

王李氏走后,犟县长高声喝问:“地保何在?”“地保在此。”东杨家村地保赶急跪到县官面前应道。“你看凶手是谁?”“小人不知。”犟县长生气道:“你身为地方保正,出了命案竟不知凶手是谁,着实失职。”说完把手一扬:“仗刑。”吓得地保战战兢兢地说:“大老爷饶命,事发之时我不在场,又怎么能知道凶手是谁?”说完连连叩头。犟县长故意瞅了他一会说道:“你不在场,谁在场?”地保脱口而出道:“碌碡。”“好。既然碌碡在场,那就审碌碡。”他吩咐衙役把碌碡锁起来,不许外人来看,又对地保说:“今日饶你失职之罪,明天晌午我来审碌碡,今黑夜你在杀人现场扎制一个高大席棚,不得有误!”地保谢恩退出。犟县长又传来衙役,吩咐他们如此这般行事,便打道回府?。

衙役们依令行事,和地保一块挨家挨户筹借扎棚用的杆子、芦席、绳子、木

板,每到一户,告诉人家所借之物是明天审碌碡所用。当来到朱尚怀家时,看到朱尚怀和冯玉秀二人正在就着酱豆喝酒。朱尚怀家没有木杆,只借到一根绳子。临走时,地保问:“你俩明天看不看审碌碡?”朱尚怀和冯玉秀答道:“俺俩都去,想看看那石头怎样说话。”衙役们仔细打??了一下他们两人,一声没吭就走了。衙役们在走街穿户中,无意中听说朱尚怀和冯玉秀二人因缺少赌资,曾向死者借过钱,便暗中监视。

傍明天时席棚扎成,四村八疃的人都赶来看县官怎样审碌碡,此时,刑具已一一陈列在大棚里,犟县长在席棚中听取衙役们的禀报。这时,席棚下人山人海,议论纷纷:“碌碡是块石头,怎能说出凶手?”只见康霖生不慌不忙地吩咐道:“带碌碡上堂!”衙役们立即把上了锁的碌碡抬到案桌前。康霖生面对碌碡喝问道:“凶手是谁?从实招来。”说罢弯腰侧耳,认真地贴在碌碡上??了听。住一会儿,满脸怒气地说道:“碌碡,看来不动大刑,你不会招供。”随即下令:“上烙刑。”衙役们马上拉动风匣生起炉火。工夫不大烙铁就烧红了,衙役抄起烙铁,烙向碌碡。只见碌碡冒烟窜火,吱吱有声。

犟县长又叫碌碡招供,细听了一会儿才点了点头,转身问地保道:“这里有叫朱尚怀和冯玉秀的人吗?”地保说:“有。”犟县长道:“刚才碌碡说了,他俩是杀人凶手。来人,给我将此二人拿下!”躲在人群中看热闹的朱尚怀、冯玉秀闻听,吓得转身想逃走,却被躲在他们身后的衙役逮了个正着,押到犟县长面前。犟县长怒斥道:“大胆狂徒,图财害命,快给本县从实招来!”朱尚怀、冯玉秀二人当即大汗淋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小人朱尚怀,冯玉秀适才听碌碡供出我二人姓名,可见上苍有眼,想瞒也瞒不过去。那天,我俩在华阴集赌钱输光,向王绍宽借钱捞本,遭到拒绝,怀恨在心,软缠硬磨跟他来到杨家村外,趁他不备,用石头从脑后把他砸昏,又用碌碡捣碎头部,见已闯下大祸,顾不上拿他的钱,仓促逃回家中躲藏。”“既是凶犯,为何敢来看审碌碡?”“俺俩本想远走他乡,后来听说大人要审碌碡,断定大人不知凶手是谁,要耍个审碌碡的把戏遮人耳目,不了了之。于是俺俩装作没事,前来探听虚实,没想到自投罗网。”犟县长当即叫人录了他们的口供,签字画押,将凶犯押回县衙大牢,以备候斩。

碌碡本是块石头,怎会冒烟说话?犟县长又是怎么知道朱、冯二人有犯罪嫌

篇二:五里三贤

五里三贤

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卒。弟子守墓三年。时逢战国,为躲避战乱,闵子、樊子、宓子自今曲阜迁移至鱼台。闵子定居于今武台大闵村,樊子定居于武台樊村,而宓子则定居于武台侯堂村宓家堆。武台昔为鲁隐公观鱼处,古称棠。闵子、樊子、宓子三人同来棠设教,从学者数百人,这在战火纷飞的战国,实属难得,足见他们当时办学的兴盛。后人因他们三人居所相距不过五里,称美其事曰“五里三贤”

闵子、宓子、樊子均为孔子的弟子。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末年鲁国人(今山东西南人),四科十二哲之一,以贤、仁、孝闻名。相传闵子早年丧母,后母虐待他,冬天以芦花为其棉絮。偶被父亲鞭打后发现,即欲休妻。闵子劝阻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从而感动了后母和家人。这就是著名的鞭打芦花的故事。闵子这种仁和孝的本性,使得他的物质欲望寡少,仕途观念淡薄,是个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的人。季孙氏曾使闵子为费宰,闵子却百般推辞。

宓子,名不齐,字子贱。春秋鲁国人。少孔子三十年。生于鲁昭公21年,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排位十四。宓子"仁民、举贤、孝亲、尊师",被赞为君子。宓子曾为单父宰,弹鸣琴,而单父治。此其能。《吕氏春秋·具备》载: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於单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 "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 "宓子之德至矣!使民行,若有严刑于旁。"且不说宓子的令行禁止,但这不涸泽而渔的深谋远虑和不急功近利的为官心态,就值得大书一笔。孔子曾谓子贱曰: "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怀抱远大理想治理天下,不汲汲于功利,不计较个人物质得失,不贪婪天下,这就是宓子为政的大贤啊!

樊子,名须,亦称迟。春秋末年鲁国人。生于鲁定公五年,丙申春任北樊(今济宁任城区南张镇)。樊子比孔子少46岁,是孔子晚年的弟子。论语中关于樊子的事迹记载较少。他曾向孔子请教种田种菜的知识,被孔子贬为"小人"。也曾多次向孔子问仁、知、孝,但都显得鲁钝粗笨。他为人所能称道的似乎就是作战勇猛,为鲁国立下赫赫战功。

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丁亥秋九月,樊迟在去曲阜祭奠孔子的途中暴卒于陶,终年52岁。年长的闵子、宓子携其幼子绳及弟子,将他葬于棠地,即原故居西南一里许的济水北岸武棠亭下。此时距三贤定居武台已二十五年之久。此后,闵子、宓子分别去了汶上、高原(今济南)、单父等地。至此,三贤聚居的时光就结束了。但后世为祭祀先贤,分别在其故居兴建庙、府,世代祭奠。明时,宓子庙与东邻的闵子庙、府,北面的武棠亭遗址上的超化寺,及比邻的樊子庙、府、墓、林,左右衬托,上下呼应,既是朝拜佛祖,祭祀先贤的场所,又是文人墨客观光旅游的圣地,而当时的武台也已升为镇,商贾云集,水路辐辏,已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一颗明珠,故彼时五里三贤"的故事流传颇盛。

闵子骞的故事

闵子骞(前536--前44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今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德行与颜回媲美,孝行与曾子并称,为七十二贤中人,十二哲之首。尤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孝行,是在孝行方面唯一受到孔子称赞的人(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位列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著名的孝贤人物。

芦衣顺母

闵子骞幼年丧母,闵父再娶,又生二子。后母用芦花给他做“棉衣”,用棉花给他的两个弟弟做棉衣。一个冬天他与父亲赶车,由于天冷手没牵住牛缰绳,父亲举鞭抽之,打中后母为他做的“棉衣”,芦花飘散,父亲惊悟,非常生气,决定休妻。骞跪父力劝:“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闵子骞一片孝心感动了后母,她痛悔不已,从此视子骞如亲生,悉心养育。子骞不仅聪慧,而且好学,学业进步很快,对父母也愈加孝敬,终致一家和睦。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拒修长府

鲁国有仓库名曰长府,修建时间虽久,但尚能使用。执政大夫为了谋取私利,主张拆了另修,众臣附和。闵子骞看到国力匮乏,大兴土木与民无益,就直言不讳地说:“原库房还能用,为什么非要劳民伤财另修呢?”

国君接受了闵子骞的建议,没有另修长府。孔子得知此事后说:“闵损平时不多说话,但他只要一开口就很中肯,正确”(“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闵子骞提倡节俭的优秀品质,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出任费宰

闵子骞有治国之才,鲁国权臣季孙氏向鲁君举荐他任费邑宰。闵子骞看不惯季氏的骄横,不愿出任,对来人说:“如果非叫我去,我就隐居到汶水之上。”孔子闻听此事,劝子骞为国效力,闵子骞听从师言,才出任了费宰。

闵子骞在费邑行仁政,施德治,不出一年,政通人和,物阜民丰。是年秋天,庄稼刚开始收获,季氏家臣阳虎便赶来催缴赋税,闵子骞告诉他等收齐后亲自送交国库。阳虎却说费邑是季氏的私邑,赋税应直接送到季家。闵子骞闻此,生气的说:“我原以为是为国效力,却不知是在为私人卖命!”愤而辞官。孔子听说后,赞其刚直不阿:“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

闵子敬师

闵子骞辞官后,回到故里,耕读度日,生活过得十分清苦。孔子牵挂爱徒便带着弟子公冶长到棠邑(今鱼台县)看望闵子骞,闵子骞闻听尊师来访,非常高兴,马上带领全家出门迎接。

孔子在屋里坐着,听到屋外有两只鹅叫个不停,就问通鸟语的公冶长。公冶长说:“是闵贤弟要杀鹅款待咱师徒。小鹅对大鹅说:?我死后,你别哭坏了身子,主人对咱们那么好,咱要知恩图报,好好给主人看家?;大鹅说:?还是让主人杀我吧!你早要提防黄鼠狼,晚要小心花狐狸,专心给主人看好家。?”孔子听后深为感动,对闵子骞说,两只鹅你都不要杀,我给他们头上点个红疙瘩,让他们只吃青草,不吃鱼虾。

鲁隐公的故事

鲁隐公(前722年-前712年在位),姬姓,名息姑,鲁惠公之庶子。其弟公子允是鲁惠公之嫡子,允生母仲子受宠于惠公,被立为鲁国夫人。惠公在位46年病逝,公子允尚幼,群臣以公子息姑年长而贤,欲奉之为君,

公子息姑坚持不受,群臣力劝,才答应摄政。其间,内修邦政、善察民情;外睦友邻、屡签和约;联合诸侯,赈灾东周。棠邑(今山东省鱼台县)观鱼,传为佳话。

摄政让位

鲁惠公病逝,嫡子允年幼,尚无力处理国政,群臣建议立庶子息姑为国君。公子息姑为人谦让宽柔,认为这样做违背父亲意愿,且与礼不符,拒不接受。群臣再三劝说,才答应摄政。

在隐公的精心治理下,没过多久,鲁国就呈现出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他也因此受到鲁国人的拥护和爱戴。这时的隐公并没有沾沾自喜,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在替弟弟处理国政,并多次对大臣说,“国乃允之国也,因其年幼,寡人暂时居摄耳”。

崇尚和平

惠公在位期间,鲁曾在黄地打败过宋,两国由此交恶多年。隐公摄政后,不计前嫌,主动示好。隐公元年(前722年)九月,鲁隐公邀请宋国国君在宿地会盟,并订立盟约。此后,两国来往密切。

鲁隐公还注重与少数民族的交往,隐公二年(前721年)秋天,与戎人在棠(今山东鱼台)会盟,签订和约。隐公在位期间,鲁还与周边许多国家订立了盟约,使鲁国进入前所未有的和平时期。

棠邑观鱼

鲁隐公五年(前718年)夏天,隐公风尘仆仆来到棠邑(今鱼台县)体察民情,他发现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富裕,荷花娇艳,风景秀丽,水清鱼美,甚感欣慰。

鲁隐公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事先筑好的观鱼台,他放眼望去,只见水天一色,满目美景,顿感赏心悦目,车马劳顿全无踪影。因此地是赏荷观鱼的绝佳去处,后人亦纷纷慕名前来,赏荷观鱼。秦统一天下,棠邑改称“方与”。唐宝应元年(762年),因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台,始称“鱼台”,这就是“鱼台”县名的由来。

齐赞棠邑

棠邑近湖,丰水,百姓多以打鱼为业。鲁隐公带领大臣乘船入湖。只见水清荷秀,游鱼

成群,草色青翠,大小船只往来如梭,少女在荷丛中采莲,菱芡在湖面上飘浮,棠邑美景使隐公流连忘返。

日过中天,饭菜已经备齐,他们返回棠邑住地,把酒高歌,尽情享用当地美味佳肴。心情舒畅的鲁隐公席间高举酒杯,赞曰:“棠邑水清荷美,盛产鱼虾,百姓生活富足,实在是鲁国最美的地方!”众大臣皆齐声称赞。

篇三:海南名人故事

第三章琼海俊杰

海南虽然建省时间不长,历史上却是人才辈出。海南的名人有些是被放逐到此的达官和文豪,有些是戍边的官兵,更多的是出自岛上穷乡僻壤的农家子弟。对于离乡背井来到海南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显赫或是没落,过客匆匆或是永不回归,只要为海南做过贡献,海南人都对他们施以亲情和温暖,赠与土地和房舍,甚至视为神明供奉于庙堂之上,供后人怀念。对于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同乡兄弟姐妹,海南人更是引以为豪,为他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这些名人志士的存在,就如海南夜空上璀璨的星辰,让海南人永远能感受到光亮与方向。

一、古代名人

(一)白玉蟾

900多年前,中国的南荒之地——海南岛幸运地迎来了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在岛上生活了3年,大兴文教。在东坡离琼约100年之后,海南出现了本岛最早载入中国文化史册的奇人,他就是白玉蟾。再约230年之后,海南岛才出现了丘浚、海瑞

三贤名人故事有

等文化名人。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祖籍福建闽清,从祖父起落籍琼山。白玉蟾出生于原琼山县五原都显屋村(今海口市美安镇典读村)。6岁丧父,母亲改嫁。据说因母亲嫁到雷州半岛(一说是澄迈)的白家而改姓白。至于其生卒年,有多种说法,中国世界道教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教授卢国龙认为,他生于1195年,逝于1231年。

白玉蟾年少聪明,7岁赋诗,9岁时能背诵《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等儒家9经。12岁时,他以特荐的身份到广州参加“神童科”考试。考官以“织机”为题,令其赋诗。白玉蟾脱口吟道:

山河大地作织机,

百花如锦柳如丝。

虚空白处做一匹,

日月双梭天外飞。

天地为机,日月作梭,少年白玉蟾胸襟何其豪迈!就凭这种胸襟,他也应当高中。他这首织机诗后来也被收录进了《全闽诗话》。

白玉蟾博学多识。21岁那年,他在给紫元的信中称自己“三教之书,靡所不究”,后来又在文中说,“世间有字之书,无不经目”。

一个偏远贫瘠村庄的少年,能有此成绩实在是一个奇迹。即使在今天,走进典读村,触目之处仍是满目苍凉。所有的房子全是灰黑的火山石砌成,细长的藤蔓在多孔的黑石上攀爬,顺着狭窄的巷道走进去,总让人疑心,一阵弯弯曲曲之后,巷道的另一端会通向宋、明王朝或某个更为古远的时期。然而,一个影响整个中国文化史的人物毕竟从这里诞生了。这与它的村名揭示的精神有关吗?典读,应该就是“典衣供读”吧?也只有这种精神才能让贫瘠的土地开出艳美的文明之花了。

然而,白玉蟾初试科举却落选了。据说是因为考官认为他太过骄狂。考场失败让他厌弃功名,从此便潜心向道。16岁那年,他开始游历四方。

在游历天下的那些日子里,白玉蟾纵情山水挥洒文字,创作下大量诗文,足迹所至之处

无不留下诗篇。据说白玉蟾吟诗多不存留,随写随丢,“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那些热爱其才情的追随者们,却用心将它们收集起来,编为文集,如《上清集》、《玉隆集》、《武夷集》、《庐山集》等。这些诗文被追随者相互传抄,或镂板印行,因此得以流传至今。现存《宋白真人玉蟾全集》共10卷,另附录、补遗1卷,共收诗词1200多首,约70多万字。

白玉蟾的书法也同样造诣高深。元代隐士黄王介,赞赏白玉蟾的书法:“将飞蛟龙影,或是风雨迹。”明朝人唐顺之的《史纂左编》有这样评论:“大字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兼善篆隶。”清康熙皇帝的《御定佩文斋书画谱》,也谈及白玉蟾草书“有龙翔凤翥之势”。《宋元宝翰》收录宋元两代书法精品,其中的第十三幅,就是白玉蟾的草书四言诗。道教的符书,是书法艺术的一种变体,白玉蟾的符书同样精妙。据载,湖南祁阳县祁山紫清观,旧藏有白玉蟾的符书,“玄妙淳古,莫测其运笔起止之迹”。

白玉蟾善画梅竹及人物像,“相传鄂州(湖北武昌)城隍庙壁竹林,是其真迹。”画的主题是林竹,配以道教南宗祖师张伯端等人物,“观者无不叹异”。白玉蟾的传世画作,据《式古堂书画汇考》记载,有《竹石来禽图》、《墨梅图》等十六幅。

尽管诗书画都堪称一绝,但白玉蟾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影响还在于作为道教南宗五祖,他开创了金丹派南宗。白玉蟾从教义上对南宗进行注释和匡正,他和他的弟子又大力设立庵观组织教团,道教南宗也就在南宋时期蔚为大观。

不过,正当白玉蟾名满天下的时候,他突然从世人的眼中消失了,所有的史料再也找不到对他的记录。关于他的归宿,也就成为他人生中最后一个谜团了。有人说他“不知所终”,有说他“卒于盱江”。但在海南,却有一个说法:白玉蟾最终回归故乡,且在文笔峰顶羽化升仙,文笔峰上至今留有遗迹。

(二)黄道婆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知名的棉纺织家,她原本是今上海华泾镇人,因年少时期受封建压迫而流落海南。在海南,她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从黎族人那里学会了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最终,成为了古代中国有名的棉纺织家,让纺织业在中国进一步发扬光大。

黄道婆十二三岁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她纺织布到深夜,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沉重的苦难摧残着她,也磨炼了她,有一次,黄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顿毒打后,又被关在柴房不准吃饭,也不准睡觉。她再也忍受不住这种非人的折磨,决心逃出去另寻生路。半夜,她在房顶上掏洞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后来就随船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即现在的海南崖县。在封建社会,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年轻妇女只身流落异乡,人生地疏,无依无靠,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朴实的黎族人民热诚地欢迎她、款待她,让她有了安身之所,她同这些阶级兄弟姐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也爱上了这里的座座高山、片片阔林。崖州的木棉和纺织技术强烈地吸引着黄道婆,他拿起了著名的黎幕、鞍搭、花被、缦布,瞅着那光彩明亮的黎单、五色鲜艳的黎饰,黄道婆便看不胜看,爱不释手,赞美不止。为了早日掌握黎家技术,她刻苦学习黎族语言,耳听、心记、嘴里练,努力和黎族人民打成一片,虚心地拜他们为师。她研究黎族的纺棉工具,学习纺棉技术,废寝忘食,争分夺秒,象着了迷、入了癖一样。每学好了一道工序,会用一种工具,她的心就仿佛开了花、吃了蜜。灿烂的友谊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技术之果。黎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热情照顾黄道婆,而且把自己的技术无保留地传授给她。聪明的黄道婆,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棉织事业上,又得到这样无私的帮助,很快就熟悉了黎家全部织棉工具,学成了他们的先进技术。尽管绞尽脑汁,熬心血的劳动消耗,把黄道婆的一头青丝换上了全部白发,给她丰润的脸上刻下道道深而密的褶皱,但她还是精神抖擞,深钻细研,镍而不舍,刻苦实践,三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棉纺织家。

岁月恰似织布快梭,转眼之间,到了十三世纪末叶。蒙古征服者早已囊括全国,南宋王朝覆灭了二十多年。为了缓和各族人民的反抗,元朝统治者慢慢改变以前那样屠杀掠夺政策,实行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经济开始好转。黄道婆这些年在元朝统治力量薄弱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没受刀兵涂炭,顺利地学习成功。现在,听说故乡安定下来,有了生机,不由又想起那里棉织业的落后情形,内心复活了改变江南技术面貌的原来志向,升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思乡感情。她向海南同胞说出了心事,情长谊深的黎族姐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理解她,只好压着惜别的心情支持她。

公元1295年的一天,黄道婆忍痛告别了第二个故乡,搭船离开美丽的崖州,重返她阔别三十多年的长江之滨。经过了改朝换代的战乱,黄道婆的公婆和丈夫,早已先后死去,她一心无挂,只抱着造福于民的善良愿望,不顾晚年体力衰微与生活孤单,回到家乡马上投身于棉纺织业的传艺、改良和创新活动。乡亲们亲切地欢迎她满载而归,她更是不辞辛苦,东奔西走。热心地向乡亲们讲述黎族的优良制棉技术,妇女们成天围着她听得倾心入神。她便把自己海南所得,倾囊相授。同时,还把黎家先进经验与上海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积极发明创造。对棉纺织工具与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制造了新的擀、弹、纺、织等工具,刷新了上海棉纺业的旧面貌。首先是改革了擀籽工序。她先打听家乡近些年是怎样去籽净棉的,妇女们苦恼地告诉她,还是用手指一个一个地剥。黄道婆说,从现在起,咱们改用新的擀籽法吧。便教大家一人持一根光滑的小铁棍儿,把籽棉放在硬而平的捶石上,用铁棍擀挤棉籽,试验以后,妇女们乐不可支地嚷着:“一下子可以擀出五、

六、七八个籽儿呀,再也不用手指头挨个儿数了!”

黄道婆见大伙高兴,也感到十分快活,但并不满足。她觉得,用手按着铁棍儿擀,还是比较费力的,便继续寻求新办法。忽然,她想到了黎族脚踏车的原理,心里豁然一亮,马上和伙伴商量试用这一原理制造轧棉机,白天黑夜都琢磨。最后,用四块木板装成木框,上面树立两根木柱,柱头镶在一根方木下面,柱中央装着带有曲柄的木铁二轴;铁轴比木轴直径小,两轴粗细不等,转动起来速度不同。黄道婆同两个姐妹,一个人向铁木二轴之间缝隙喂籽棉,两个人摇曲柄,结果,棉絮棉籽迅速分落两轴内外两侧。“太好了,又省力,又出活儿!”妇女们围着这新搅车,象山雀一样,欢跃起来,庆祝创制成功!

与此同时,黄道婆把沿用多年的小弓,弓身由一尺半长改为四尺多长,弓弦由线弦改为绳弦,将手指拨弦变为棒椎击弦。这结实有力的大弓,弹起棉来,挣挣然节奏鲜明,仿佛响起一支好听的劳动乐曲,棉花弹得又松又匆,又快又干净。接着,在纺纱工序上,黄道婆创造出三锭脚纺车,代替过去单锭手摇纺车。脚踏的劲头大,还腾出了双手握棉抽纱,同时能纺三根纱,速度快、产量多,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纺车,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技术革命。在织布工序上,黄道婆对织布机也有一定的改革。她借鉴我国传统的丝织技术,汲取黎族人民织“崖州被”的长处,与乡亲们共同学习研究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棉织技术,织成的被、褥、带、帨(手巾)等,上面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花纹,鲜艳如画,“乌泥径被”名驰全国。元朝诗人曾热情,地加以赞扬:

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粲花草,

片帆鲸海得风口,千轴乌径夺天造。

黄道婆回乡几年之后,松江、太仓和苏杭等地,都传用她的新法,以致有“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盛称。制棉业逐渐兴旺起来,甚至乌泥径附近一千多户靠棉织技术谋生的居民,生活水乎都比过去显著提高了。黄道婆的一生刻苦学习研究、辛勤劳动实践,有力地影响和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她的业绩在我国纺织史上灿然发光。人民热爱她、崇敬她,在她逝世的时候,大家怀着悲痛心情,纷纷捐资把她安葬在上海县曹行乡。上海群众曾不断地为她兴立祠庙,其中规模宏大的先棉祠,每年四月黄道婆的诞辰,都有人接踵赶来致祭。多少年来,人们感念黄道婆的歌谣,一直传颂不止: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

筒子两匹布。

(三)邢宥

邢宥是现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水吼村人,明代的政治家、学者。小时候就聪明异常,五岁读《三字经》,日记数十言;10岁作《勉学诗》,初露他已具治国齐家之志。入乡校时,每次月试季考均名列前茅。十四岁补文昌弟子员,26岁乡试中举,正统十三年(1448)年,登二甲进士第。

邢宥一生为国为民,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在政治上有很大的作为,在学问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一生中非常喜欢读书写作,对书法也有一定的研究。著作有《湄丘集》传世,对于海南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清代海南探花张岳崧将其同海瑞、丘浚誉为海南三贤。

邢宥为官时一直以善断疑案而著称,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他担任监察御史时,正逢太监王振家出事被抄家。当时有人诬告王振的家人孙太安藏匿钱财,牵连20多人被捕。朝廷特派邢宥与锦衣卫官于信审理此案。于信主张立即没收孙家财产,并横蛮地威胁说:“不然,马上会大祸临头。”邢宥沉着果断,秉公办事,经过多方稠密查核,证实该案纯属伪造,从而挽救了数十个民众的性命。赢得当地人民拍手称颂。

景泰二年(1451年),邢宥出访福建,当地官员抓了几十个违禁入海的人,被判死刑。临刑时,犯人大声痛哭,并喊冤枉,冤屈痛哭之声震天动地。邢宥怀疑这个案子可能是疑案,便下令缓期执行。经过一月查究,果然抓获真盗。挽救了这批无辜的人。

邢宥还非常善于谋兵用计。景泰五年(1454年),邢宥出巡辽东,发现沈阳军官中有50多人偷盗官府储藏的物资。邢宥考虑到沈阳三面受敌,如果对这些犯错误的军官都从严惩处,一旦敌人侵犯,将无人带兵守城。他采取了灵活的策略,只罢黜为首的两名军官,罚其余的守城,城守得好,立功者可以赎罪、受奖。没有多久,敌人果然侵扰沈阳,这50多名受从宽处理的军官英勇杀敌,护城立功,使沈阳化险为夷。

邢宥44岁的时候,被提升为浙江台州知府。台州的民事案件虽然很多,但邢宥都不厌其烦,细致地一一缘情据理,加以断处,使得民众信服。邢宥居台州一共4年,回京时,有人诬告“台民争持金帛数百里外赆”送邢宥,至使被降为晋江(在福建,明代为泉州府治所县城)县令。赴任不到三个月,便得到赦免,“宪宗复其职,改知苏州”。当时的苏州,“田赋甲天下,丁役杂办视他郡倍蓰焉”,因此有“妄宗揽纳秋赋,置之法,得其脏万缗,以堤沙河,甓官道”。

在苏州任职的时候,时逢苏州大水,“到处都是饥民,邢宥还没有向上禀奏,便开粮赈灾,救了40余万灾民。一些同样为官的人对邢宥这种专擅的是做法深表忧虑,但邢宥颇不以为然,毅然说道:“民命危在旦夕,如果等待呈报批准才开仓救济,那就来不及了。专擅之罪,我一人担当。”邢宥的行为,得到当朝皇帝明宪宗的理解,对他“赐勒褒奖”。苏州民众对邢宥更是赞颂不已。

因为邢宥素来廉政为民,严而不苛,所以被宋杰向朝廷推荐,提升为浙江布政司左参政。成化二年秋,又被提拔为都察院左御史,巡抚南畿,总督兵民财赋,兼理浙江喜湖抗三府粮储。邢宥在任期间,经常“询官治,察民隐,奖廉能,黜贪懦,枉奸宄,抑豪右,事无微钜,靡不悉心”。据《明史》记载,邢宥罢黜不称职的属吏共170余人。同年冬季,邢宥兼理两浙盐政,“法罪伪造”。

后来,邢宥正式向朝廷请求辞官,经再三请求,皇帝才批准了他。邢宥辞官后,回到故乡文昌市水吼村,在东昆港北湄的山丘上盖了一间“湄邱草亭”,以读书写作自娱,因此自号“湄邱道人”。虽到晚年,仍手不释卷,“足迹未尝至城市”,著有“湄邱集”十卷,今存二卷。对邢宥的著作,海南明代大诗人、大学问家丘浚评道:“诗文虽少作,然作必有意趣,不为无益之语,字画亦遒美有法”。

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五月二十日,邢宥寿终正寝,享年65岁。邢宥病逝后的第

二年,宪宗命礼部备牲仪,翰林院撰文,遣官谕祭葬于铜斗山之阳。

(四)丘浚

明代中叶,在素来被中原人士视为蛮荒之地的海南岛上,一颗文星冉冉升起,以它耀人的光芒震撼了中原大地。这颗文星,就是丘浚。

丘浚(公元1420-1495年),今海南省琼山市府城镇人。他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

丘浚七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无法上学,做过一段时间的放牛娃。在艰苦的童年时代里,他勤奋好学,四处求人借书阅读,有时借书抄录。据何乔远著《丘文庄公传》载,丘浚为借一本好书,甚至“远涉数百里,转浼数十人,积久至三五年后而得”。靠这种精神和方法,丘浚得以博览群书,很快就显示了横溢的才华。传说他在12岁(一说为6岁)时,写下了七律《题五指山》: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这首胎炙人口的诗,被后人赞誉“铁笔难改”。丘浚晚年右目失明,但仍然苦读不辍,史书说他“自少至老,手不释卷”。靠这种勤学苦读的钻研精神,丘浚终于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后人赞誉他“道德文章,炳若日星”。

明英宗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24岁的丘浚参加广东乡试,得中第一名举人。二试礼部,名登副榜,留北京城国子监攻读。明代宗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34岁的丘浚登进士第,并获廷试二甲第一,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参与修撰《环字通志》。当时的考官曾问丘浚:“予生海外,何从得书籍师友而乃博洽如此?”他凭着自己的渊博学识和雄浑文笔,使同僚们大为惊服,很快便名噪朝廷。书成之后,丘浚又历迁侍讲学士、翰林院学士等职,并又参与修撰《英宗实录》和《宋元纲目》,还自撰《世史正纲》。明宪宗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在朝臣的一致举荐下,丘浚出任国子监祭酒,时年57岁。当时士习文风以艰涩奇橘相高,丘浚在大学中痛斥其弊,并利用主持会试的机会,贬斥奇文僻论,奖掖平易晓畅的文章,从而使当时的文风逐渐向浑朴自然转化。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丘浚升任礼部侍郎,仍掌国子监事。他利用丰富的宫迂藏书,历十年之久,写成《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字数达110万,提出了不少有关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方面的精辟见解。新登基的孝宗皇帝读阅该书后,钦批“考据精详,论述该博,有补于政治,朕嘉之”。丘浚也因而迁升为礼部尚书,并兼《宪宗实录》总裁。后来丘浚又频迁要职,历迁太子大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参预国家机务,地位相当历代的宰相。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春,丘浚卒于任上,追封左柱国、太傅,赐溢文庄。明代《本朝分省人物考》称丘浚“著述甚富,世称博学,为我朝之冠”。情代《四库全书》提要说丘浚“冠绝一时,文章尔雅,有明一代,不得不置作者之列”。确实,从史载丘浚为学之勤苦,天资文卓越,著述之丰硕来看,上述赞论毫不过誉。当代学者钱穆所编《丘文庄公丛书》赞誉丘浚《大学衍义补》,“皆卓然得学统证,伟然揽学林之要,全国学者传诵其书,至于清末,历四五百载,弗辍弗衰。盖文庄不仅为琼岛一人物,乃中国史上之第一流人物也”。

在琼岛,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有关丘浚的传奇性故事。

童年的故事:聪颖过人的丘浚,自幼精晓槛联答对,传说他七岁时,一次经过州府门前,发现州府门上的对联竟然贴颠倒了,便向这幅对联吐了口唾沫,因而激怒了道台,一脚将他踢倒在地上,喝着:“本道台出一句上联,你若对答如流,今日就放你一马!”道台想了想,出口道:“一脚踢倒小童子。”丘浚听完后,便赖在地上不起,硬要道台扶他起来。面对七岁孩童,道台束手无策,只好去扶他。丘浚乘机跳起来,对答道:“双手扶起大学士。”不仅才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