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琵琶行改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3:35:05 体裁作文
琵琶行改写体裁作文

篇一:《琵琶行》改写

诗歌扩写成散文的一般方法1、要在符合原诗内容和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补充。特别要抓住重点部分,根据原诗文字提示作进一步叙述描写,也可以适当地议论抒情。 2、增加内容所表现的意境要与原诗吻合。人物描写要与原诗所塑造的人物性格相符。 3、原诗运用的修辞手法要保留,并据此再作铺陈,展现多彩的画面。

4、按扩写命题附加要求所作的补充也要注意使之与全文其它部分贯通一气,不留斧凿之痕。

《琵琶行》音乐片段改写

琵琶女旋紧了琴柱,洁白似雪的手啊将琴弦轻轻地拨动,刚刚拨动了三两下,还没有弹成曲调,琴端就已注满了抑郁之情。 那每一弦都在叹息啊,每一声都在沉思,好像在诉说着不得意的身世。她低眉随手缓缓地弹奏啊,倾尽了无限伤心的往事。

那纤纤细指啊在琴弦上抚弄着,轻轻地拢拨啊又慢慢地捻动,又抹又挑啊,如泣如诉的乐声从指间淌出。开始弹的是《霓裳》,

接着弹奏《六吆》。玉手在大弦和小弦上来回拨动,大弦嘈嘈轰响啊,势如狂风暴雨急骤雄浑,撼人心扉;小弦切切低鸣,情同儿女私语,轻柔绵细,如诗似梦。嘈嘈切切,错杂缤纷,连成一片啊如大珠小珠掷落玉盘,晶莹剔透,目不暇接,淅沥有声,跳跃颤动。乐声更加清脆,间间关关, 似由绿丛传来,如从花底滑出;多么婉转,多么流畅,是黄莺在歌唱啊,美妙动听!流转的歌声越听远,渐渐隔断云彩;丁,丁,咚,咚,响声由远而近。是冰下的泉水在幽幽地呜咽啊,它的流动是多么艰难!泉流艰涩难行啊,寒气逼人。丁咚之声越响越慢,似断若连,渐渐凝结,弦索也被冰泉冻结。纤纤玉指拨不动冻僵的琴弦啊,颤抖着停歇在琴上,幽幽琴声随之中断。此时我的心弦却被拨动, 幽幽怅恨在凝咽难语中潜滋暗长,这无声的情感如大海即将掀起巨浪,似暴雨正待冲刷人间,若惊雷直欲响遍天下。这无声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是任何有声的言语也难以言表的啊!突然,乒砰作响,是银瓶爆破,水浆飞迸。猛地杀出一队铁骑,靳戈共舞,刀

枪齐鸣,锣鼓齐喧,风声、雨声、马嘶声、呐喊声,响声震天,惊心动魄,士气多么昂扬,气势多么宏伟!随着高低起伏的曲调,我的眼前啊不断晃动着色彩迥异的画面 .或晴光潋艳,忽风雨如晦;或月色如洗,忽红绿相映;或黄莺欢歌,忽冰封雪冻;或情人私语,珠玉争辉;忽刀光闪烁,剑影飞舞。轰响骤歇,曲子终了,琵琶女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嘶—的一声,如绸帛撕裂! 东船西船,一片寂静。只见寒江上,白光浮动,是静如白玉的秋月,正在波光粼粼的江心,倾泻着一片清辉。乐声余音盘旋,我的心潮仍在起伏。

啊,谁能告诉我,这丰韵尤存的琵琶女,为何把这京都之声弹得如此美妙,如此缠绵,如此铿锵,如此凄婉?她是在追忆似水年华,美妙春光?是在慨叹红颜消退,韶光流逝?是在怅恨善才遭嫉,蛾眉受谤?是在遥想故都,欲把愁心寄予明月,欲将怅恨付诸流水?啊,忧伤的琵琶女啊,你缘何独在异乡,孤守空船?

悲歌啊乘着秋风渐渐飘去,我的思绪啊也随之飞往那舞袖冷殿、歌台暖响的圣殿。

哎,曾有倡廉之策啊,亦有兼济之志。孰料人事纷纭,行路艰难,如履薄冰。触怒龙颜,谪居浔阳。卧病孤村,苦竹啊绕宅相伴,杜鹃啊啼血催归,迁客啊梦断乡关!忽闻故国之曲,如听仙乐,耳目一新,万端思绪飘忽啊,感极而不禁泪湿青衫。

篇二:《琵琶行》

琵琶行

我的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描写的音乐形象,学习音乐描写的方法。

2.把握诗歌主旨,领悟作者在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背诵全诗。

我的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典故导入

同学们,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请问他们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距今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这部经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知识点1 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散思维2总览课文,试概括诗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散思维3诗人的情感最后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散思维4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诗人为什么哭的如此伤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散思维5为什么作者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他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 在他们人生历程中,各自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发散思维6快速浏览全文思考是什么牵线搭桥让两人有缘千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点演练:翻译小序

①变式演练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变式演练2、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变式演练3、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题型训练

1、选择题。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整顿衣裳起敛容 B暮去朝来颜色故 ....

C凄凄不似向前声 D举酒欲饮无管弦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B.白居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C.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七言古诗《卖炭翁》和七言律诗《钱塘湖春行》都是白居易脍炙人口的作品。

D.白居易的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

五、学以致用

翻译下列文言文

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据《战国策》改写)

第二课时

我的学习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析琵琶女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一、生活导入

每课一诵

1、学生整体背诵《琵琶行》前两段。

2、琵琶女的演奏还在继续,在那悠悠的乐声中作者也情不自禁地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琵琶行》。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练习

(1)知识点1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几次写到琵琶女演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识点2讨论分析第一段,作者送客时的景与情是怎样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点3一贬二别三闷酒(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蓄满了势,这时沉寂(闷)之中飘来了渺渺之音,作者乍闻是什么情形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识点4她是怎样出场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知识点5请同学们自己的话概括概括琵琶女这个艺术形象,并谈谈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识点演练

(1)变式演练1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式演练2诗人如何描摹琵琶曲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式演练3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式演练4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题型训练

选出对加点词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

1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琵琶行》。 [ ] .

A.升官 长诗 字 乐曲,歌唱的遍数

B. 贬官 七言诗 字 古诗的一种

C.升官 长诗 句 古诗的一种

D.贬官 词 句 乐曲,歌唱的遍数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属环境描写,对其作用分析最佳的一项是 [ ]

A.以景色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

B.以听众的静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衬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四、学以致用 试翻译下列语句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参考答案

一、导入略

二、整体把握诗歌

1、明确:被贬浔阳

2、明确: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诗。

歌女-弹琵琶曲 诗人-作琵琶行。

一个受了伤的艺人和一个受了伤的文人之间的故事。(很受伤)

3、明确: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哇哇哭。湿漉漉的诗书写着湿漉漉的泪,湿漉漉的泪浸泡着湿漉漉的心。

4、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天涯 歌女-琵琶曲

沦落 诗人-琵琶行。

5、自主本是京城女

(1)出自京都

我从去年辞帝京

名扬京都女艺人

(2)才华出众

才气横溢大诗人

年长色衰嫁商人

(3)落泊失

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即同情别人又可怜自己。总之,两人都是由盛到衰,内心是悲伤的。 天涯 歌女-琵琶曲 悲伤(盛→衰)

沦落 诗人-琵琶行

6、音乐

三、变式演练:翻译小序

①译:第二年秋天,(我)到湓浦口送客,晚上听见临船有个弹琵琶的,

听那琴音铮铮地有京城乐曲的声调。

②译:弹完曲子,(她现出)忧郁的样子,如今,漂泊沦落生活困苦,在各地辗转迁移。

③译:因此写了这篇七言诗,吟咏并赠给她

四、题型训练

1.D2B 五、名句背诵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2)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学以致用

苏秦是洛阳人,学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写了十多个建议书都没有派上用处,最后他所有的钱都用完了,悲惨而归。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为他缝纫,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亲也不认他这个儿子。苏秦叹了口气,说:“都是秦王[这个不用抄上去,解释上说的是苏秦自己错,但是我们老师觉得是秦王的错,你如果想用苏秦就把“秦王”改成“我”]的错啊!”就发誓要勤奋读书,说:“哪有事情办不成的?!”读书快要睡着的时候,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后来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然后成了六国的相印。

第二课时

一、生活导入略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知识点1

三次: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2)知识点2

景:夜:暮色暗淡,惆怅惜别。

枫叶荻花秋瑟瑟(微风吹动):枯叶衰草,秋风萧瑟,荒凉寥落。

秋夜、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意象悲凉,清晰如画。

茫茫江浸月:此时哀愁如茫茫江水无边无际,此时心绪像江中破碎动荡的月影零乱不堪。作者的离愁别绪弥漫在茫茫江水中。

情:(可以通过书上画三角符号的词语证明)惨-凄凉愁惨。悲凉、凄楚、孤寂

(3)知识点3

“忽闻”“忘归”。诗人由述别情、写凄景引出琵琶女。心中欣喜、渴望

篇三:琵琶行

《琵琶行》教案

马雪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作者用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指导学生熟读全诗

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通过熟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内容

2、 研读法、点拨法 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白居易语言

的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悲剧美。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技巧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

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教师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 教授新课:

1、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2、诵读鉴赏:(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研读课文

⑴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⑵小序已经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学生:写诗合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⑶概括各段的大意。

学生: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各诉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 课堂练习

复述琵琶女的经历

四、 课堂小结

正是在这样相同的境遇中,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情,可以说,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所以他才写下了这篇感人的作品。从今天我们就能发现,文字和音乐一样,都可以成为心灵的呼喊,希望大家能够用文字来表达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五、 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段落。

理清全文结构图,分析其感情线索

六、 板书设计

琵 琶 行(并序)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京官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赏析课文,重点把握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 教学过程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 商妇 怨

2)读P53注释②、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 谪官 恨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 ,勾)留江上别离情。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2)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①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② 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

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③ 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

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 旋律变化,心潮起伏。

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3)三闻琵琶,为何 “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7.白居易的泪只为琵琶女而洒吗?

讨论:(自由发言)

三、整合小结,强化感受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

读《琵琶行》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四、课堂练习

背诵课文

五、课堂小结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

六、 课后作业

讨论:琵琶女值不值得同情?

白居易会不会爱上琵琶女?

七、 板书设计

音乐描写:

嘈嘈粗重

切切细轻

急雨急骤、紧张

错 私语舒缓、松弛

杂 滑 流利、畅通

弹 难 滞涩、阻塞

有声

无声

迸、鸣激越、雄壮、强烈、高亢、昂扬、刚健

凝绝、幽咽、私语微弱、低沉、抑郁、柔和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这时她的幽愁怨恨一下子如破瓶而出的水浆滚滚而出,宣泄了她的幽愁暗恨。为何?

明确: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四弦一声如裂帛”,如裂帛,这是琵琶女的心的碎裂,也是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被撕裂,是愤激的哀号。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这一段,白居易和琵琶女,一个笔下写忧怨,一个弦上弹忧怨,他们都有一样的愁怨,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何作用?

它给我们(造成了)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美感:琵琶女的演奏停息了,东船西舫悄然无声,这是美妙绝伦的琵琶声引人入胜,引发了每一个人内心的郁闷和苦痛的结果;在茫茫的江水上,江面微波荡漾,落花慢慢漂流,只看到倒映在水中的明月,它盛满忧愁,弥漫着凉意,将人们引入一个凄清和悲凉的意境。它渲染了当时凄清的气氛又衬托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给人造成余音绕梁的感觉。

3.读了这一段,你能想到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实?

尘世太污浊、黑暗,诗人(包括如诗人一样的有志之士)报国无门,请缨无路,他只能在诗歌世界成为士大夫。凭他的才华,他本来应该是这个尘世王国中的一个宠儿,结果却成了尘世的遗弃儿。他满怀的愁怨,就算是甘醇的杜康酒也化解不了,诗人的命运是苦楚的,即使醉了也不能一醉方休而沉醉千年,醒来后又只能继续走他飘泊的人生路。

4.此段关于音乐的描写,是不是直接描写?

生:是。

师:白居易对琵琶曲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生:如听仙乐耳暂明(这是对琵琶女的高度赞扬)。这么美妙的音乐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三>总结本课描写无形的音乐所运用的方法:

明确:第一就是运用比喻(修辞方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用画面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第二就是用双声叠韵词(用字方面):“嘈嘈切切”, “幽咽”,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第三就是运用的对比(有声和无声)、动静结合的方法:在小学的作文中,曾经常写到“我们教室里非常的静,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它的声音”,那么,以这种手法来写,就能突出教室的静,这种写法,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应借鉴一下。

第四就是运用心情来表现音乐:如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表现了心情的压抑,就可以体会到弦声的低沉。

第五就是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有了画面感:比如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诗人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的表达了出来,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真是妙不可言。

四>课堂小作文

本文在写作中不但注意了音乐美,而且也注意了画面美。比如像《琵琶行》里面的“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这里面的意境就非常美,请大家把它改写成现代文。

参考:春江花月夜,一弯江水,一轮明月,寻声凝目月下船,空舱之前一红颜,追前忆昔信手弹,月浸江水人心寒。

五>联想积累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描写音乐的诗都给人们以不尽的美感,你能想出一些吗?

参考:如刘长卿写过一首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写出了风入松的感觉。

六、小结: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