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初中作文波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0:20:17 初中作文
初中作文波澜初中作文

篇一:写事作文要有点波澜

写事作文要有点波澜

人有悲欢离全,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的波澜就是这种事物复杂多变性的反映。记得唐伯虎为老太太祝寿所写的一首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寿桃献至亲。”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的确,一池春水,风平浪静,纵然有人认为有宁静柔和之美,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游鱼的沉浮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美的感受。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事物的波澜呢?

一、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

绘画与造型史上有一条著名的原理:蛇行线最美。蛇行线就是S型曲线。有些事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只要准确地把握这些事件本身的进展,就会使文章一波三折,显出一定的波澜。蒲松龄的《促织》一文情节共有三次大的起落。第一次是成名捕不到促织被县宰杖责得不能行走,惟思自尽。然而妻子占卜得图,成按图而获虫。文章首次形成起落。第二次是成子不慎,扑毙所得之虫,惊惶投井,成在复陷绝境之时,意外又得一虫。文章再度出现起落。第三次是成所得促织几乎被鸡所啄食,结果小虫战胜了大鸡。随着事件的发展进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读者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去关注事件的进展,去关注人物的命运。

[借鉴实例一]猎 狮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评析]这篇百字短文中掀起了三个波澜:巴布去非洲打猎,但却猎狮身死。顺逆之间产生了第一个波澜;伊莉薇娜要求运回丈夫尸体,但却收到一个狮尸,顺逆之间产生了第二个波澜;伊莉薇娜再索夫尸,但却得到“巴布在狮腹内”的回电,顺逆之间产生了第三个波澜。文字简洁到了极致,但情节曲折得令人惊叹。

二、运动一定的技巧使叙事曲折。

1、事与愿违法:事件的曲折体现在发展趋向上,让本该出现的某种结局,出现了另外的结局。

[借鉴实例二] 谁烧了“阿房宫”

从前,有位县督学来到县立中学视察工作。他一进校门,便见到该校的壁报上写有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督学的文学底子很厚,看到杜牧的诗句,油然想起他的《阿房宫赋》,于是顺口问起了学生:“你们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

学生们一脸惶恐,不住地摇头:“不是我烧的,不是我烧的!”

看到眼前的窘迫情景,督学啼笑皆非。他立即来到校长室,对校长指责道:“贵校学生国文程度低下,居然说阿房宫不是他烧的。”

校长心平气和地说:“本校学生一向诚实,既然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 督学非常气恼,他万万没有想到鼎鼎的校长居然不知道阿房宫是怎么一回事!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封呈文,给教育局长,禀明原委。

不久,督学收到局长复函:“烧掉就算了,再拨经费重建阿房宫。”

督学看后,目瞪口呆。

[评析]“文似看山不喜平”,有起落,文章才跌宕生姿。这篇微型小说,围绕“谁烧了阿房宫”这一问题组织情节,学生之无知,已是可笑;校长之不学无术,更令人可鄙;而想不到教育局长,居然也是位素餐之徒,那就更可恨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督学的心理情感的起落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辛辣的嘲讽。

3、过程复杂法:虽然最终还是出现了期望的结局,但让它中途发生了种种变故,使过程复杂。

[借鉴实例三]求职始末

大学毕业才两年的舒平下岗了。

为了生活,舒平不得不四处奔波,终于一家有朋友的公司答应他去应聘。在复试时,他与一位业务经理因意见上的分歧而发生了争执,他那桀骜的个性使他的言语犀利而偏激,令经理十分尴尬,结果他落榜了。

舒平连遭重创,心灰意冷。想到年迈的父母正巴巴地盼着享儿子的福,想到相恋两年的女友因自己境况不佳而常闹分手,想到自己才华横溢而无处施展,他绝望了,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恰好此时,那家公司的朋友找到他,将他从死神身边拽了回来,同时带给他一张聘用书。原来那位经理经过冷静的思考,认为舒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决定高薪聘用他。舒平躺在病床上,通过电话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

第三周星期一,舒平早早地来到公司门前,却见一张通告赫然映入眼帘:“鉴于舒平先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本公司决定予以解聘……”

[评析]突转指的是情节的突然转变,是写出事件波澜的常用手法。这篇短文运用“突转”手法表现了舒平求职过程中的种种变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事件的曲折突转与人物心情的悲喜更替结合得尤为自然。

3、感情曲折法:叙事性文章中的人物,其生存状态就是窘境,即常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这就是使人物自身存在的对立因素,不断地反复地进行激烈斗争。“方看惊涛奔急峡,忽随流水绕芳坡。”这内心矛盾的激化与缓和使人物思想情感态度也随之变化,形成文章的起伏之美。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人的感情由于受着外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它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在采用这种结构时,其矛盾冲突的线段虽然比较单一,但决不是直线,而是与内心世界两种对立方向的矛盾构成的曲线相连接。它可能表现为幻灭与追求的交替,也可能表现为爱与恨的更迭或悲与喜的起落。但这种波澜,不像长江后浪推前浪似的潮飞潮落,更像池塘中一石激起的涟漪,缓缓地一圈一圈散开。

[借鉴实例四] 尴尬瞬间

我对已搬来一星期却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邻居很是好奇,总想一睹“芳容”。终于有一天,隔壁传来开门的声音。机不可失,赶忙打开门一看,哇,好一位秀发披肩清纯美丽的现代淑女!当我正想上上下下“饱餐秀色”时,一声河东狮吼:“见鬼,瞅什么瞅,没见过人哪?”吼得我心里直发毛,灰溜溜地关了门。

一天,我正要下楼,楼下传来了脚步声。糟糕,“见鬼”来了,真是冤家路窄。无奈,只好昂首阔步视而不见,下楼梯如履平地,一脚踏了三个台阶,结果可想而知——让“见鬼”笑了个够。而由于自己“光荣负伤”在床上趴了好几日,发誓与“见鬼”势不两立。

几天后,忽有人敲门,一看,是“见鬼”,“你的腿怎么样了?”满脸灿烂的笑容和关切的神情让我如坠千里迷雾,又受宠若惊。“没,没事儿。”“那你可以帮我抬煤气罐吗?”

啊?

(此文获第三届“跨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

[评析]这篇文章“我”由好奇一睹芳容而生爱慕,一声断喝让爱慕之情,转而生厌。摔跟头又被嘲笑,“恨恨之情”萌生。转而受到关切则刚将“恨恨”之情淡化,一句“帮忙抬煤气罐”又让感激化为厌恶。爱恨交替,转化自然;峰起岭伏,扣人心弦。

值得注意的是,在写作过程中,无论你采用怎样的曲折技巧,都要避免为了叙事曲折与中心无关的冗长拖沓;或穿凿附会,破绽百出;或构思老套,让明眼人一眼看穿。 [考场作文一]

保姆与家教

湖南一考生

柳靓,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单身母亲。就因为是教授,就因为是单身母亲,柳靓才请了个小学毕业的乡下女子当保姆,一个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当家教。这故事啊,也就从这里开始……

你看那乡下妹子,圆圆的脸蛋,小巧的嘴,一双汪汪的眼睛清纯着呢,住了那么个把月,把柳靓家里弄得井井有条,喜人呐!柳靓心里自然欢喜,大大方方地将所有生活费给了小保姆,更将她视为自己的亲妹妹。

你再瞧那家教,马尾高竖,精神抖擞的,和柳靓家女儿聊得可火热呢?!但似乎,她工作做得不够好,那小女孩除了会吐一两句洋文,考试总在七八十分徘徊。柳靓正思索着要不要换个家教。

唉,也怪教授她自己心理作用,用什么“分而使力,用心专矣”,心理不平衡了吧! 星期二,正赶上柳靓的新学年报告会,这可是全校性的活动,仪表上不得马虎。想起假期新买的长裙,柳靓不禁笑了,连那个当家教的二十出头的姑娘都说穿不出自己那样的洋气,自己都三十四了。就这么想着,柳靓喜滋滋地从衣柜里取出长裙,比划着……“哎哟!”毫无预警的,裙子的下摆破了个大洞,柳靓大惊失色,这到底会是谁干的,好好的一个心情全给破坏了。柳靓无奈地坐到床沿,眉头深深锁起……

“会是谁呢?不可能是小保姆,对,不可能!那天她只是怯怯地站在一边看,不可能弄坏的。女儿又穿不了这么大的裙子,肯定是那个小家庭教师,那天,她看我穿的裙子,眼睛眨都没眨过一下,肯定会是她!”好象没经过什么思想斗争似的,柳靓一口咬定是家教弄坏了裙子,愤然夺门而去……

忘说了,她不是去理论,而是去讲学了,因为,她知道,下午女儿要补课,自己又不在家,家庭教师一定会趁这个机会拿她的衣服穿,到时候,就可以逮个正着。一切照计划进行着……

到家门口了。对了(转 载 于:wWW.zw2.Cn 爱作文网),就是那个人!柳靓差点没冲上去按住她。“等!等!等!等她到家门口,就捉住她,我上个月才买的鞋子,你也穿,太放肆了吧,讨厌啊!”人一生气就跟柳教授现在这样没风度了,她一个箭步上前,扳过对方的身子,惊了——保姆!她的脖子上还多了一串项链。

这样,我想,柳靓又可以在学会上发表论文了。

[评析]小说没有“感情亲疏”“认知正误”之类的字眼,但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显示了感情对认知的影响。柳教授家里请了一个保姆和一个家教,保姆能干,招人喜欢,家教“似乎工作不够好”。文章用墨不多,但巧妙地表现了主题。构思精巧、情节曲折,出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

[考场作文二]

哥,是捡来的吗

湖北一考生

哥,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胳膊像一头健壮的牛;哥,粗声粗气,蓬乱的头发,像一匹

任劳任怨的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只拉磨的驴。都说哥是捡来的,因为哥像一个只要有饭吃就像牲畜一样拼命干活的家中唯一的劳力。

风轻轻地划过身边,传来哥喘气的声音,麦浪中飘飞着哥的滴滴汗水,在阳光下,像一颗珍珠,飞起又沉入无边的麦浪。

哥真是捡来的吗?在无边的黑夜里我问着依然闪烁的群星,也许它们知道哥是不是从娘肚子里出来的。哎!想起娘,想起我一问她哥是不是娘捡来的,她就偷偷抹泪的样子,想起娘看着哥的那种心痛而又无奈的样子,想起……我想哥不是捡的吧!群星无语,只有无边的思索融化在无边的黑暗里。

然而,终于有一天,一辆汽车接走了……不是哥,而是我……

全村都愕然了,母亲单薄的身躯像一张经不起揉捏的白纸一样斜依在门槛上,银发中夹着几根枯黄的头发任风胡乱地吹拂着。

哥,我想起了哥,我不顾一切地挣脱亲生父母温暖的手,冲向麦田,阳光下哥黝黑的脸上滚动着颗颗水珠,是泪?还是汗?我站在田埂上任由泪水在眼眶里泛滥,却再也无力叫出那个沉沉的“哥!”

哥,傻笑着看着我,说:“回去多陪陪咱娘,她为你牺牲了不少。”

娘,娘为我牺牲了不少,是的,娘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了我这个捡来的娃,为了我今天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娘把哥变成了家里的一头牲畜。

无数个日子里,娘给我端来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却给哥塞了一个硬邦邦的窝窝头,我对娘说:“这不公平!”娘只笑笑说:“你上学要营养。”

原来,我现在才明白,我和哥的命运是娘一手安排的,到底是哥跟娘亲,还是我跟娘亲,娘为什么要这样做?此刻我方明白,原来这世上还有一种比母爱更伟大的东西。

它像一股叮咚的泉水,滋养着我的心田,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给我前进的力量,我多想问问娘,我比她的儿子更重要吗?也许不必了,因为娘是这样认为的,这是娘这个最最善良的人对事物的认知。

[评析]此文标题采用设问手法,有悬念,能启发阅读欲。文章开头用了一连串排比句,让“哥”的形象一下子突出起来。文章波澜起伏式推进,当读到真相大白时,确有一种高潮迭起的姿态。作者对农家田间生活很熟悉,写出的东西情感真挚,没有无病呻吟之感。

篇二:浅谈怎样让作文叙事波澜起伏

浅谈怎样让作文叙事波澜起伏

作者:刘玲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4年第16期

摘 要: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同学们作文习惯平铺直叙,往往见头知尾,见始知终。这样的作文总让人觉得平淡乏味。的确,一池春水,风平浪静,纵然有宁静柔和之美,也引不起人们的阅读兴趣,激不起人们思想的浪花,得不到人们的认同和欣赏。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兴起波澜,一波三折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法:巧设悬念法、运用抑扬法、情节突转法。

关键词:平铺直叙;兴起波澜;悬念;抑扬;情节突转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48-1

一、巧设悬念法

巧设悬念,就是指作者在展开故事情节、安排矛盾冲突时,将后面要表现的重要内容,先行提出或预作暗示,来个悬而未决。

设置悬念,能马上抓住读者,让他在探幽寻奇的心理支配下,紧张愉快地跋涉于阅读之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产生关切之情,激起心中的波澜,产生好奇的心理和急于读下去的动力。

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

小说开头反复渲染了“我”家庭生活的拮据,“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父亲”的这句话,就成了悬念,使我们产生了很多的疑问,这个于勒是何许人也,他能给这个家庭带来什么?它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我们,使我们产生一种急于读下去的强烈的愿望。

当然,像这样的文章很多,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荷塘遇险一段,也是这样。

二、运用抑扬法

“抑扬”分两种,一种是“欲扬先抑”,另一种是“欲抑先扬”。

欲扬先抑,即作者为肯定和褒奖某人某物,先作某些退让,有意贬抑或否定,而后再着力褒扬,让人景仰,这是中国传统的描写技巧之一。由于这样大起大落地进行叙述,势必在读者心头引起较剧烈的心理变化,于是,便能形成“波澜”之势。

欲扬先抑法手法多用于肯定的人或物。唐弢的《琐忆》一文,开头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这是“抑”,它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思索。接下来讲述几个故事,通过故事表现鲁讯先生对青年平易近人、亲切热情的特点,以及他对那些攀附阔佬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满嘴昏话的骗子、烧杀抢掠的屠伯的“脾气”和“骂”,这些都是“扬”,先抑后扬,很好地表现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

对于“物”的歌颂也是如此。初中课文杨朔的《荔枝蜜》一文,作者先从小时候自己被蜂螫,对蜜蜂的感情总是疙疙瘩瘩入手,展示自己与描写对象之间的情感矛盾。然后,再由甜香的荔枝蜜过渡,转入对蜜蜂精神的赞美。文章一起一伏,让人们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了蜜蜂的精神和品质,进而赞扬了具有蜜蜂精神的勤劳的劳动人民。

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它很好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们在情感的起伏变化中走完了阅读历程。

欲抑先扬法这是一种“抬高比跌重”的方法。本意在抑,在贬,却先以扬入手,竭力加以抬高。抬高是为了造成更大的陡势和落差,使后面能够跌得沉重,有力。这种写法,使所记的人或物所体现的内容深刻化,也使作品具有讽刺的艺术效果。这种手法多用于否定的人物。不再举例陈述了。

三、情节突转法

事件按照合乎逻辑的顺序波澜不惊地向前发展,读者的心态平和自然。突然峰回路转,石破天惊,故事的情节突转急下,逆向发展,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先写主人公玛蒂尔德对现实生活不满对豪华生活的向往,紧接着一个意外的参加舞会的机会,让她有了在上层社会展示自己的机会,她从老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处借来了精美的项链,舞会上,她出尽了风头,快乐到了极点。可是乐极生悲,舞会之后,当她还陶醉在舞会的气氛中时,却吃惊地发现,那串“昂贵的项链”却不翼而飞了。遍寻不见,只好赔偿,十年艰辛的生活终于偿还了债务。当她在公园里再见佛来思节夫人,自豪地说出自己这十年的遭遇时才得知,那串项链才值五百法郎。小说结尾情节突转,引人深思,那虚荣的危害,一目了然,而读者却在这突转之中,既感到意外,又觉得是情理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要想写出有波澜的文章,绝不仅仅只有这几种方法,只要我们平常在读文章时,善于发现,多做总结,就一定能掌握叙事文章兴起波澜的方法技巧,让文章摇曳多姿,光彩夺目。

篇三:让作文波澜起伏 提高班补充资料

提高班补充资料三

让作文波澜起伏

同学们都很想把文章写得波澜起伏,重点突出,但就是力不从心。而老师则失望地在作文里写下“记流水帐”的批注。怎样才能写出波澜、主次分明而避免记流水帐的文章呢?大家知道“量体裁衣”的意思,即裁缝根据各人身材的差异,对布进行适当的裁剪,这样做成的衣服才合体。同学们在拥有大量的材料后,如果不加以取舍,把事情的过程全部写下来,这就像裁缝不将布裁剪,直接缠在人身上一样,既浪费了布料,衣服又不美观。作文时,如果对材料既不加以选择,又不进行裁剪,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必定杂乱无章。一件事情,从头到尾有很多头绪、细节、枝叶等,作文时必须进行取舍,选择其中最有表现力,最精彩的部分着笔,写出来的作文一定会让人看了喜欢。

文章波澜起伏,常常是由矛盾引起的,而矛盾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说,一条小溪静静地流着,如果没有障碍,就不会激起浪花,当然平平淡淡;如果流水遇上了礁石,会撞击也浪花,自然生动活泼了。我们就应该像发现流水与礁石撞击的浪花一样,去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学会写生活中的矛盾。假如同学们的作文中有障碍、有矛盾,就很容易避免记流水帐了,文章自然会变得生动有趣。

每篇文章都有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写作文时,要分清楚:主要材料详写,次要材料略写,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这样一篇作文就像模像样了。那就正如我们常见的大树,有树干和树枝之分,树干粗,树枝细。我们有谁见过枝比干还要粗的“树”呀!同样的道理,写文章如果主次不分,详略失当,重心产生偏差,写成流水帐就在所难免了。因此,作文时,千万不要让次要材料和主要材料占一样的比重。

还有的同学在作文时,认为有好多事情可以写,就把这些事情全部罗列起来搬到纸上,认为这样做全面。结果是适得其反,面面俱到,却面面不到。平均用力地写,这也是记流水帐,主要毛病是没有突出重点。有人说:从一滴水中能看到太阳的光辉。所以,在众多的事情中,大家选取一件作为重点来写,以点带面,必然能把文章所要反映的主题表现出来。在这方面,同学们要记住这样一句话: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此去作文,才能显得重点突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次,突出重点,“流水帐”的现象就可以避免,作文也能由此变得波澜起伏。

教学目标: 一、什么是事件的波澜? 二、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三、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

一、波 澜,人们把文章的起伏变化比喻成波澜。

(有起伏、有曲折、有变化。有曲折性、复杂性。)

二、1.客观事物本身就是起伏变化的,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客观性)

? ?

?

?

? ?

?

三、1.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前提)

※情节突转法,关键在于突转之前要选取与中心命意相反的事层层铺垫,步步烘托,再一下子倒转,使结尾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范文: 尴尬瞬间

我对已搬来一星期却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邻居很是好奇,总想一睹“芳容”。终于有一天隔壁传来开门的声音。机不可失,赶忙打开门一看,哇,好一位秀发披肩清纯美丽的现代淑女!当我正上上下下“饱餐秀色”时,一声河东狮吼:“见鬼,瞅什么瞅,没见过人哪?”唬得我心里直发毛,灰溜溜地关了门。

一天,我正要下楼,楼下传来了脚步声。糟糕,“见鬼”来了,真是冤家路窄。无奈,只好昂首阔步视而不见,下楼梯如履平地,一脚踏了三个台阶,结果可想而知--让“见鬼”笑了个够。而由于自己“光荣负伤”在床上趴了好几日,恨恨发誓与“见鬼”势不两立。

几天后,忽有人敲门,一看,是“见鬼”,“你的腿怎么样了?”满脸灿烂的笑容和关切 的神情让我如坠千里迷雾,又受宠若惊。“没,没事儿。”“那你可以帮我抬煤气罐吗?” 啊?! (此文获第三届“跨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

※设悬解悬法:就是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矛盾,使情节回旋推进,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如:《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

范文:只借一美元

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 “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

“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一美元。”

“一美元?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

“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经理彬彬有礼地说。

“好吧。”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

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

“谢谢!”富豪办完手续后,从容离去。

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于是,他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这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一美元呢?”

“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办事,需要一段时间,随身携带这些有价票据很不安全。我曾到过几家金库,想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就将这些票据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况且借款利息很便宜,一年只要支付6美分……”

行长恍然大悟: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能用头脑支配金钱;而只有金钱没有头脑的人则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头脑被金钱所支配。

经商斗智,善谋者胜。

※ 误会掀澜法(见材料)如:《雷雨》

运用误会法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运用误会法反映生活中的事件时,必须合情合理。

第二,设置误会时,要想出各种办法,故意领着读者在误会的“歧途”上越走越远,最后真相大白,被误者“迷途知返”,感慨顿生。

第三,运用误会法,切忌“误会落空”,即设置的误会既无深刻的意义,又在读者的意

料之中。 【雷雨内容简介】20年代一个夏天,气候闷热逼人,室外没有阳光,天空昏暗,暴风雨即将来临。周公馆的老爷周朴园由于处理矿工罢工,一直忙于公务,回到家里没有看到太太蘩漪。客厅里使女四凤正在滤药,她的父亲鲁贵昨天连喝带赌,欠了别人的债,正厚着脸皮向女儿要钱呢,“如果你不给,我就要把你和大少爷之间的私情张扬出去。”四凤无奈,只得给他钱打发他走,鲁贵一高兴,告诉四凤大少爷周萍和他的继母蘩漪有乱伦关系,正在这时蘩漪走进客厅,向四凤打听大少爷周萍的消息。太太这么一问,她心里更紧张了,太太又请她母亲来,不知安的什么心。

这时,蘩漪的亲生儿子周冲蹦蹦跳跳地跑进来,他对母亲说,他想把自己的学费分一半给四凤,好让她去上学,因为他正热恋着四凤。正当此时,周萍走进了客厅,他说他明天休离家到矿上去,找父亲谈一谈。

周萍是周朴园同他家的一个侍女生的孩子,那时候,他还是个封建官僚家庭的大少爷,与仆人梅妈的女儿梅侍萍相爱,侍萍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因周家老太爷不同意这门亲事,所以在侍生下第二个孩子第三天,大年夜的晚上被赶出家门,她抱着孩子冒着暴风雪投河自尽。后周家几次搬家。

蘩漪是周朴园的第二个太太,她只比周萍大7 岁,她脸色苍白,面部轮廓很美,眉目间显出忧郁,她有些神经症,得不到任何温情,因而爱上软弱的周萍。蘩漪让四凤的母亲鲁妈来,就是要让她把四凤带走,重新得到周萍。

午饭后天气更加阴沉郁闷。周萍走进客厅,打了个暗号,四凤从外面跑了进来,他们约定晚上11点到四凤的屋子相会。蘩漪希望周萍留下陪陪他,她指责周萍当初引诱她,使她现在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周萍冷漠地说:“如果你以为你不是父亲的妻子,我自己还承认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我盼望这一次的谈话是我们最后一次。”她对周萍说:“你不能就这么抛弃我,我不能受周家两代人的欺负。我要让你尝尝一个女人受伤害时的力量。”

鲁妈在四凤的陪同下来到了客厅,就是当年投河自尽的梅侍萍,当年她并没有死,被人救了,后来又嫁了两次,都是下等人。她万万没想到,三十年前她伺候周家的老爷,三十年后,她的女儿又伺候周家的少爷。

周朴园走进客厅,侍萍的无锡口音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盘问,他认出了侍萍,在此之前,他很怀念侍萍,家里的一切都按照侍萍在时的布置,可当活着的侍萍站在他面前时,他却厉声说:“你来干什么?”“是谁指使你来的?”侍萍愤怒地回答:“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决定用钱来解决他们的恩怨,侍萍当面撕碎了5000元支票,她说只想见见他的萍儿。

这时罢工代表鲁大海闯了进来,他就是侍萍和周朴园的第二个儿子。周朴园拿出复工合同,原来他用钱收买了另外几个罢工代表,而准备开除鲁大海。鲁大海非常愤怒地提露他在包哈尔滨江桥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三千多名工人,发了一笔绝子绝孙的昧心财。周萍上来打了鲁大海两个巴掌,侍萍看到父子、兄弟势不两立的惨剧。

晚上,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周冲奉母命来给侍萍送100 元钱。四凤拒绝接收,鲁贵却厚着脸收下了,鲁大海知道此事,带着鲁贵把钱退还给周冲,并把周冲赶出门。周萍也冒雨来到鲁家,周萍从窗子跳进四凤的房间,跟踪而来的蘩漪把窗子关死,进屋拿东西的大海发现了周萍,四凤羞愧地夺路而逃。

侍萍和鲁大海来到周公馆找四凤,侍萍要带四凤回家,四凤不得已向侍萍说出真相,她已经怀了周萍的孩子,如晴天霹雳,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妹呀。在四凤的苦苦哀求下她答应让周萍带四凤走,永远不要再见到他们。

蘩漪带周冲来阻止周萍带四凤走,周朴园也闻声而至,他以为侍萍前来认儿子,让周萍跪下认自己的生母。严酷的现实让四凤无法承受,她冲向花园,碰到漏电的电线而死,周冲去救她也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了,两个妇人疯了。

〖创作背景〗 《雷雨》创作于1933年,两年前,刚刚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的热潮。曹禺也积极投身抗日宣传。《雷雨》中的鲁大海,就有曹禺在保定结识的一位有思想、有智慧的年轻工人的影子。

※巧合兴波法,由于出人意料的因素造成事件偶合或人物奇遇,称为巧合。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巧得自然,巧得真实,从而吸引读者欲罢不能。如:《荷花淀》

范文: 花 (美·诚然谷)

他在为工作埋头忙碌了一个冬季之后,终于获得了两个礼拜的休假。他老早就计划好要利用这个机会到一个风景秀丽的观光胜地去,泡泡音乐厅,交些朋友,喝些好酒,随心所欲地休憩一番。

临行前一天下班回家,他十分兴奋地整理行装,把大箱子放进轿车的车厢里。第二天早晨出发前,他打电话给他母亲,告诉她去度假的主意。母亲说:“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母亲,我也想去看你,可是我忙着赶路,因为同人家已约好了见面时间的。”他说。

当他开车正要上高速公路时,忽然记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于是他绕回一段路停在一个花店门口,他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他知道母亲喜欢鲜花。

店里有个小男孩,正挑好一把玫瑰在付钱。小男孩面有愁容,因为他发现所带的钱不够,少了10元钱。

他问小男孩:“这些花是做什么用的?”

小男孩说:“送给我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日。”

他拿出钞票为小男孩凑足了买花的钱。小男孩快乐地说:“谢谢你,先生。我妈妈会感激你的慷慨。”

他说:“没关系,今天也是我母亲的生日。”小男孩满脸微笑地抱着花转身走了。 他选好一束玫瑰、一束康乃馨和一束黄菊花。付了钱,给花店老板写下他母亲的地址,然后发动车,继续上路。

车子在开出一小段转过一个小山坡时,他看见刚才碰到的那个小男孩跪在一个小墓碑前,把玫瑰花摊在碑上。小男孩也看见他,挥手说:“先生,我妈妈喜欢我送给她的花。谢谢你,先生。”

他将车开回花店,找到老板,问道:“那几束花是不是已经送走了?”老板摇头说:“还没有。”“不必麻烦你了,”他说,“我自己去送。”

※情感起伏法,闲适→惊喜→失望→悲观

欢愉→悲观→平静→快乐→伤心→愉快

范文:钱包丢了之后

生活总会给人以磨练,使懦弱的人变得坚强,使我们更完美的认识到:这才是生活!也更让我们感受到“情”。

就在这个星期我把钱包丢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他的丢失意味着我的饭卡、银行卡、一些现金……全部转化为零。“零”是个可怕的数字,我这一周的生活将没了希望。远离家的我将不会再有家的补给。为了使家里人不担心,我没有说出我的“零”。想到这担心没用,还不如让他们放心。只是让他们将银行卡挂失。然后办新卡,在一切的事情办妥后,我无奈的宣布我最主要的财源已经断绝。所有的东西只剩下“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乐观了。

我在丢钱包的那条路上寻了无数遍。贴出去写得我手酸的“寻物启示”静静地等待着回音。

同桌是第二个知道我的的钱包丢了的人。他没说什么立即给我了一些钱,并说:“这是压底的钱,不够再跟我讲。”这句话给予了我很强的动力。是啊!这是个关键时刻,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没钱的时候友情成了我最坚强的支柱。只一句话便谱出了我心中最华美最绚烂的乐章。

丢失了钱包的第二天,我的信心已经没有了。但我仍然又写了几份“寻物启示”贴在了我曾经遗忘的角落。我心已经很沉静,心里剩下的想法只是:这几天生活异常严峻,将是自己所没有经历过的。

中午我问了许多的同学,而在这中间许多同学表示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借钱给我,而且有好几个同学都拿出自己的钱塞在我手中,说句“别客气!需要,还有”……“你怎么那么不小心”……“以后要注意”的话。我很感动,但没有流泪。下午吃饭的时候,朝阳叫上我去吃

饭,它让我刷了他的卡。那“吱儿——”的一声,在我心里激起了一层涟漪,一滴泪珠滴入心湖中,我百感交际……

晚上,躺在床上,漆黑中一滴泪水落在散发芳香的枕巾上。同时我也不再想钱包了。我的“寻物启事”像投入大海般无回音……我的信心早已被磨灭。

第三天的早晨我没有去吃早饭。教室里已有不少同学。我惊讶——我的桌子上已端正地躺好了一个面包和一袋牛奶。我一步一步走过去,坐下,大声说了一个“谢谢!”百余只眼睛扭过来看着我,先是惊讶,随后嘴角都不约而同露出了微笑,淡淡的,甜甜的。我早已流下了一串泪珠,同桌轻轻递来一张纸巾,“吃吧!”我接过纸巾……

晚上,我在日记里写下:“钱包,拜拜,我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财富。”

※抑扬变化法,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 好而先说坏;欲抑先扬,则与之相反。抑扬相生,富于变化。

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 1.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突出的中心关系不大,徒使文字冗长拖沓。

? 2.情节的构思老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 3.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课堂练习:

1、讲半个故事,听了以后将它续写下去,力求能够写出波澜,出人意料。

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强支撑。

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

如:“背不动就滚吧!”

我一听此言,顿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子,怒视着她。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我指的是轮子。”

2、某人报考一家公司职员,因落榜而轻生。后被人救活,又突闻被录用的消息。就在他告知亲友时,又传来消息:公司解聘了他。

请将上述材料重新设计其情节,要求前因后果,叙述清楚;曲折有度,合情合理。 如:求职始末

大学毕业才两年的舒平下岗了。

为了生活,舒平不得不四处奔波,终于一家有朋友的公司答应他去应聘。在复试时,他与一位业务经理因意见上的分歧而发生了争执,他那桀骜的个性使他的言语犀利而偏激,令经理十分尴尬,结果他落榜了。

舒平连遭重创,心灰意冷。想到年迈的父母正巴巴地盼着享儿子的福,想到相恋两年的女友因自己境况不佳而常闹分手,想到自己才华横溢而无处施展,他绝望了,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恰好此时,那家公司的朋友找到他,将他从死神身边拽了回来,同时带给他一张聘请书。原来那位经理经过冷静的思考,认为舒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决定高薪聘用他。舒平躺在病床上,通过电话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

第三周星期一,舒平早早地来到公司门前,却见一张通告赫然映入眼帘:“鉴于舒平先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本公司决定予以解聘……”

课外练习:真没想到……

要求:或选一事,或选一人,或选一物,或选一景,写成记叙文。

要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提示:本文的题眼是“没想到”,文章的内容应是由“没想到”引发出来的、出乎自己意料的震撼人心的事,即表现出生活中闪光的东西。题目限定了所写的对象是“我”,因此,文章的内容一定要自己亲身经历的,切忌编造。开头可按自己原来对事物的发展看法叙述,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