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困境的诗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3:27:59 体裁作文
困境的诗歌体裁作文

篇一: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的困境

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的困境

作者:王品玲 李玥琼

来源:《学园》2015年第02期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是一个盲点,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中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现代诗歌素养不高,中学生阅读能力尤其是诗歌阅读能力低下等,导致现代诗歌教学陷入困境。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现代诗歌 教学 困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97-0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楚辞》到盛极一时的唐诗宋词以及独领风骚的元曲,无不浸润着诗歌的元素,可以说中国文化其实就是一种诗性文化。但现代诗歌这种文体,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现代诗歌在教学中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与中考、高考有关的知识、内容理所当然成为教学重点;而与考试关系不大或无关的,自然成为教学盲点,逐渐远离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缺少现代诗歌谈何诗意?笔者认为缺少现代诗歌是语文的不幸、是语文教师的不幸,也违背了语文的教学目的。本文主要从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现状谈起,究其被忽视的原因,力图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重新审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代诗歌教学,并对现代诗歌教学走出困境提出的一些策略,以期让现代诗歌重返我们的语文课堂。

一 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教学现状

现代诗歌已成为语文教材里摆设的分行文字,而那些现代诗人的名字,却成了摆设在语文课本里的“偶像”。随手翻开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从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到冰心的《纸船》,再到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以及高中语文课本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舒婷的《致橡树》等一系列选入中学课本的经典现代诗歌,无论从思想还是形式,都堪称现代诗歌的杰作,可见编者的良苦用心。可是这些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现代诗歌,又有多少教师引领学

生真正用心地去欣赏过呢?虽然近几年高考作文对诗歌没有“诗歌除外”的限制,有文采的考生“铤而走险”去写现代诗歌,也有得高分的,但毕竟凤毛麟角。中考一直还是排斥现代诗歌,写作不允许学生用诗歌体裁,这必将使学生的想象力枯竭,扼杀了写作的天赋。初高中的语文课本里选入了一些现代诗歌,但在中考、高考时却没有现代诗歌的立足之地。现代诗歌教学陷入尴尬的境界,究其原因有:

1.语文教师底气不足

教师诗歌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现代诗歌教学质量的成败。然而目前语文教师对现当代诗歌的疏离与隔膜,是一个的不争事实。首先是缺少知识储备。很多教师在校读书时,阅读多是

小说和戏剧,诗歌很少。一部分语文教师,在校期间接触过一点现代诗歌,有的教师即便是读过大学,也只是读过少量的诗歌作品,对现代诗歌只是处于一种模糊的认知,对诗歌了解系统完整的甚少,专长者更是少之又少。等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后,由于中学教师经常埋身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等,有一点儿时间,大多语文教师也是浏览一些休闲刊物,而像《诗刊》《文学评论》这些刊物很少有教师去翻阅,也没闲暇去顾及诗坛。由于诗歌的创作流派众多,所以即便是热心的读者都难以紧跟诗歌更新的步伐,更不用说整天忙于教学工作的中学教师,因此中学教师对现代诗歌教学的知识微乎其微。其次是教师缺乏诗歌教学经验。由于教师缺少对诗歌文本的准确理解与深刻感悟,所以在教学中遇到诗歌教学时只能简单照搬教参的“指点”,或者照抄他人教案。而有的教师对诗歌的解读把重点放在诗歌意象、思想内容等方面的理性分析,而忽略了诗歌的音乐特征,忽视了对学生性灵的启发;有的教师对诗歌教学的态度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对诗歌意象、意境的赏析也是点到为止,对于诗歌,学生只要会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2.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低下

当今的中学生由于心理和思想成长比较慢,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与父母交流得很少,出去与他人、社会、沟通交流的机会也日益减少,加之外界各种传播媒体的迅猛发展,整天对着手机、电脑上网玩游戏,书面的阅读被视屏代替了,即使偶尔有读书的时间也是读一些漫画或者以图画为主的一些快餐式书籍,长此以往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低下,语言钝化思维僵化,想象能力、联想能力也随之低下。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诗歌创作如此,诗歌阅读更是如此。如在学习王家新《山的那一边》时,教师让学生在阅读后体会一下“山”和“海”的寓意有什么。有的学生竟然很平静地说:“老师,我们那里没有山,我没爬过山。”其实这个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是随处可见的,由此可见平常他们的阅读量之少,阅读能力之低下。只要平时稍有一点阅读量的学生自然会联想到的。而他们的想象能力已经枯竭,把诗歌中的山看成自然界的山,而忽略了作者赋予山特有的意义,这需要教师从阅读诗歌的方法上进行指导,当今的中学生本身就缺乏生活经历、缺乏生活热情和情趣,加之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量极少,他们已经缺乏想象、缺乏联想,也不屑与他人交流沟通。所以再好的诗歌,他们也难发现其中的诗情画意,也难拨动他们的心弦。再好懂的诗,他们也无法与作者对话,无法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无法读懂诗歌也成为必然。远离、徘徊、拒绝,也诚然成了中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态度,诗性的光辉始终照不到学生的心灵。

3.教师盲从教参

由于部分教师诗歌素养不高,备课时盲目地参照教参,也不管学生实际水平,结果以讹传讹、贻误学生。如《在山的那边》,诗歌中的“山”和“海”是贯穿全诗的意象,要读懂诗歌就得先读懂“山”和“海”。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有一个思考题:“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教参上的答案是:“海,是理想的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而作者在《山那边的海——关于〈在山的那一边〉》一文中说:“这里的?山?与?海?,可以从隐喻的意义上读解: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海,一个想象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

由。”作者的这段话,已经很明白地说明“山”的含义,是现实生活中摆脱不了的生活状态和生存困境。但考试以教参的答案为评判标准,所以少数教师还是按照教参上的讲解教学。

二 让现代诗歌教学走出困境的策略

激发学生兴趣。在诗歌教学开始,教师可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在情感教育中有相似之处的诗,引领学生进入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目的。如笔者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思乡诗。学生马上想起来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岑参的《逢入京使》,然后引导他们注意品味诗中的思乡之情。接着引入余光中的《乡愁》,在学生熟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诗中的思乡之情。最后比较本诗和前面诗的不同之处,由此引出作者情感。在教学中,因为知识关联性大,新旧知识的良好迁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在教学中表现出较大的热情。

做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在当下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管考试对诗歌如何,都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意,这是生活的需要,更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需要,缺少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悲哀的。不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都去写诗,也不是期待每个语文教师都成为一个诗人,而是要让诗歌成为语文教师精神空间的甘霖,在课堂上能脱口而出的经典诗句,对诗人思想情感的准确认识和把握,在教学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随着诗人的喜怒哀乐适当地表现出来,这无疑能使学生对诗歌的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对诗歌的理解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读诗歌的方法,让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要让学生获得语文素养,而不是培养“解题高手”或“应试超人”,更何况现代诗歌尤其是名家的作品还有待语文教师引领学生去品味,学生还需记得徐志摩、戴望舒、食指、余光中、海子、洛夫……不然,当现代诗歌彻底从语文课堂上消失的时候,诗意的语文课堂也就不复存在,诗意的语文课堂不过是语文教师心目中的乌托邦罢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诗意是每个教育者共有的心声。

〔责任编辑:林劲〕

篇二:初中诗歌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初中诗歌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在形式上具有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好诗更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的高度创造性。它高雅清新的意境,鲜明有致的节奏,充沛含蓄的感情,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然而诗歌教学却遇到了尴尬,教师不喜欢教,学生也没兴趣学。中学语文诗歌教学陷入了这种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乏味的悲惨境地。面对那些千古绝唱,我们力不从心,没办法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没办法让他们欣赏美好的生活,使得诗人的活生生的生命之花在我们苍白生硬的甚至强加于人的讲解之下萎谢凋零。语文教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就应该把诗歌教学放到重要的地位。

一、诗歌教学的困境

1、应试教学是诗歌教学最残酷的杀手。

通常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对考试技巧的研究热情远远超过诗歌本

身,宁可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等术语,讨论“把握特色,重点突破;推敲诗题,以明意旨;品味语言,披文入境”等应试技巧,也不愿意带领学生阅读感悟。记诵好诗对积累来说非常必要,但是如果没有感悟,背诵得再多也没有用处。考试作文中每每提出“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样的要求实在与语文内在的发展逻辑南辕北辙。不允许学生写诗歌,这是在扼杀学生的写作天赋。

2.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保守与陈旧。

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中学老师每每遇到讲授现代诗歌,要么轻描淡写蜻蜒点水式的一笔带过,要么干脆弃之让学生课外自学。老师们总觉得现代诗歌语言浅显,抒情率直,主题鲜明,学生读得明白,老师没什么好讲的。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专制的课堂扼杀了学生个性情感。

诗歌的学习更注重主体感悟,灌输总是无能的。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同时,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干巴巴的分析感到粗糙乏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严重脱离诗歌本身,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

二、诗歌教学的对策

诗歌中有真诚、炽热的感情,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歌的本质是抒情。所以不管是诗歌的教还是学都应该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诗歌教学就必须是一种知识教育(如知识教学、朗读训练),是一种审美教育(如诗趣培养、增强文化底蕴),是一种情感教育(情志熏陶),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健全导引的重任。

1、诵读诗歌,感悟真情

读,诗歌教学的根本;读,诗歌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都点明了朗诵教学的重要性。诗歌教学应加强朗读,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同时还应注意朗诵不应只是教学的开始,而应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成功(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完成诵读的任务,要做到“三看”、“三读”。三看即看题目、看注释、看作者。

(1)看题目 题目是切入点。诗歌的题目或揭示时间,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或点明主旨,如《我爱这土地》;或抒发情感,如《乡愁》。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迅速提取诗歌的有关信息。

(2)看注释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尤其是古典诗歌对于学生而言有理解上的障碍,有些诗歌我们必须借助课文下的注释才能看懂。诗歌中经常会用到典故,正确理解典故的含义,对于读懂诗歌语言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遣冯唐希望朝廷能像派遣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如果不能理解这些典故的含义就谈不上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看作者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了作者主观审美感受,诗歌更是主体意识的河流,或抒情,或说理,都是有感而发,正如

白居易所说:“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因此,必须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一详细介绍,从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

2、发挥想象,联想再现

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联想和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3、抓住意象,体会意境

意象是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可以通过意象的分析进入其中。意象是诗歌的组成单位,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客观物象如山水、草木、鸟兽、虫鱼、器物等等,经过诗人的择取、改造、提炼以后,凝注了诗人的主观情意,被艺术地反映到诗歌中,就成了意象。有了“人”、“桂花”、“月”、“鸟”、“涧”等意象,于是便有了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静谧恬然。有了“月”和“江”的组合,于是才有了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探问和深沉的宇宙意识。

4、模仿写诗,学以致用

以生活为蓝本,展现心中的诗情画意。应该说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对诗歌的创作练习上是重视不足的,许多中考作文要求就有明显的限制“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在考试这指挥棒指引下,教师极少鼓励学生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生活,甚至是扼杀不让写。其实初中生尝试诗歌的写作是可行的,应该鼓励学生们“诗意”地生活着,对生活、社会、世界怀有美好的愿望,让学生们懂得:我们的情感生活,是在生活中感受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是远离粗俗、鄙陋、愚昧,走向高雅、精致、聪慧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用诗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显然,以上几种方法不是相互孤立的。诗歌毕竟是诗人对生活的艺术再现。诗歌教学也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每一首诗歌的教学都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学生才会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挥独创精神,不断在教学上进行探索、改革,寻求最佳的教学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鉴赏,让学生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中悟出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但愿所有的语文老师,能回归“诗教”的家园,让诗歌教学逐步走向科学化、艺术化的轨道。 让诗意在语文课堂缤纷,让诗情在人生之路绚烂!

篇三:浅析传统诗词发展的当代困境

“ 并存”不等于“共荣”

——浅析传统诗词发展的当代困境

摘要:以张中宇先生的《传统诗词样式对现代新诗的影响》一文为基础,反思传统诗词发展的当代困

境。根据“反映论”原理,从社会历史语境变迁对诗词创作的影响这一个方面进行探讨,浅析

传统诗词与现代新诗“并存”但不“共荣”的尴尬境地。

关键词:传统诗词 当代 发展困境

“整体观察整个古典时期,可以发现中国诗歌基本上是多样并存、各体竟相发挥作用

的格局”[1]固然没有错,但还是应该看到即使是“多样并存”也是有主次之分的,要不何来“唐诗、宋词、元曲”之说?但唐诗、宋词、元曲并不意味着唐只作律诗,宋唯有词,元只唱曲,而是旨在说明各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最富有代表性的主体文学样式。诗词多样并存但绝非等同于它们各体俱荣。

一、 平民意识与通俗走向的“重创”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0世纪诞生了中国的白话新诗。由于它是“在剧烈变化时

代于短期内猝然实现”[2]的,经历了文言与白话的巨大转换,因此也就“导致中国新诗缺少一个新、旧诗歌体并存,有利于新诗吸收、消化既有诗歌成果的必要过程和新、旧诗歌的衔接过程。”[3]由于五四文学的历史规定性和精神气质是启蒙主义”,[4]而源于欧洲18世纪的文化思潮的启蒙主义又体现着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和“具有平民性”的特点。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不同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而是批判封建主义、呼唤现代性。这一运动性质就决定了五四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极力批判。革命的热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理性,没有发挥鲁迅的“拿来主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是采取了一概否认的偏激行为,尽管它很迅速、彻底的适应了时代巨变的需要,但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高扬现代性而忽视传统性的文化断层局面。

陈独秀在《文化革命论》中提出了“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

国名文学;周作人也提出了平民文学的主张;矛盾提出扫除贵族文学的面目,放出平民文学的精神。[5]由此看见,五四文学是在主张平民文学,白话文运动的内涵也就是平民主义。然而传统的诗词样式,尤其是与人们联系颇为紧密的诗词是具有”贵族气”与“文人味”的。雕琢字词,隐匿情感,严格的韵律、词牌格式,都是传统诗词与平民百姓保持着距离。即使是律诗繁盛的唐代,作诗的主体也仍旧是一班文人墨客,平民没抒情的

空间也不具备抒情的条件。“推敲”太难,格式太严;在看“凡有井水处,皆能哥柳词”的宋代,词较之诗歌形式更加自由灵活,但由于“古典时期注重传统文化环境,因此古典时期的新诗大多以一种谦卑的姿态出现,将古典诗歌作为了一种重要的现实参照”[6] “新诗”争取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不得不、或多或少地带有主流的色彩,仍旧抹不掉创作者与接受者间的身份差异。(当然也不能否认新的诗歌样式的出现所带来的积极的影响)因此种种,传统的诗词样式就不能在满足革命后的时代需求了。

诗歌样式本事人所创造的,但随着诗歌不断发展,反而要人去克制情感与浓缩语言去适应这一创造物,此时诗人与诗词样式的关系(用个不怎么恰当的比喻)就犹如时装模特与衣服的关系。时装模特把自己有血有肉的身体练得雕像一般冷漠,让面孔尽量定型为面具,然后迈出机械的步子走向前台,以一具具美丽的行尸走肉为换不尽的时装撑起旗杆。衣服本来是要装饰身体的,模特的职业却把身体弄成了衣服的附庸。传统诗词样式亦如此,诗人创作诗歌,中规中矩,不知是该形容为“作茧自缚”,还是“削足适履”?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语言存在着相当大的依赖性。而中国近代语言有两个走向,“一是通俗化,一是近代化”[7]。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完成了语言通俗化的过程,而语言的近代化则体现为随着近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名词和新词语,以及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而形成的的外来语,然而这些正如梁启超所说:“社会之变迁日繁,其新现象、新名词日出,或从积累而得,或从变换而来,故数千年前一国之文字,必不能举数千年后万流汇沓、群族纷拿时代之名物、意境而尽载之、尽描之。”[8]古代词语是无法表示新概念的。语言本事诗歌的载体,古朴、典雅的文言词是传统诗词的血肉。然而面对新时代、新世界,人们有了新思想却再也找不到与之相应的的文言词,再怎么“推敲”都只是枉然,没有了血肉便也就不再有躯体的存在了。即便勉强用上也是文白间杂,算不得纯粹的真正意义上的古诗,不仅失去了古诗的韵味而且毫无美感可言。时代、思想文化环境的变迁尤其是社会的重大变化必将产生新要求,而这也就包含了对新的文学艺术样式的需求。“平民意识”的强化,使得一身“贵族气”的传统诗词不再受亲睐而渐至冷淡。市民的文化需求是通俗化的,典雅的古典诗词难于写也难于懂。根据“艺术生产论”,文学创作到读者接受的过程就是制造商品到商品消费的过程。传统诗词样式不再具有稳定的受众群体,对于“消费者”不怎么干兴趣的商品,“厂家”也就只能停产另寻他路。不可否认当今仍有一小部分人从事旧体诗创作,但那也只是“自娱自乐”罢了,当真能为广大读者接受并爱不释手,集结成书的又有几何?

张中宇先生在《传统诗词样式对现代新诗的双重影响》一文中认为旧体诗的低靡现状是有新诗的打压造成的,其实不然。不论是旧体诗还是新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都尤其存在的客观价值,但同时也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传统诗词样式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历史语境下,主客观因素决定了它不再是新时代有着求新、求变心理的读者的宠儿,这是规律的使然,而不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新诗压制”造成的。五四新文学以来的平民意识与通俗化走向给传统诗词样式以重创,不仅降低了“消费能力”也削弱了“生产能力”。

二、现代传播媒介与商品化机制的“恶化”

传统诗词样式受到平民意识与通俗化走向的重创之后,其过分定性的舆论环境和自身的固有缺陷,使传统诗词样式不具备与新诗竞争的能力。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抒情性文学——诗歌不再是人们抒发情感的主要途径,甚至现在说到某人是个诗人,众所周知是带有讽刺意味的。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无暇顾及字词的优美、情感的含蓄,而是需要迅速的提炼有效信息并接收。报刊、杂志、网络、影视应有尽有,在满足人们视觉需求的同时还伴有听觉甚至触觉的享受。现代传播媒介日益扩大其在现代人日常生活甚至精神世界的参与性,面对此趋势有人发出疑问“传统纸质书籍是否会被电子刊物取代?”由此看来,不仅仅是传统诗词样式的冷门而是整个诗坛的不振。不知是否有人曾这样想过:现代意义上的“诗”会变成“诗歌”回到诗、乐、舞三者合一的时代?以“情歌”的方式来替代诗作会更加适合现代人凡事求“经济效益”的口味呢?

于20世纪处最终确立的稿酬制度,对我国文学界的重大影响就是直接促进了作家群体的扩大和创作事业的繁荣,并为职业作家的成长和壮大奠定了经济基础,但同时也将文学创作纳入了商品化的机制。文学创作不再单一的只是“抒性情”而与经济利益挂上了钩,这也就是文学这一文字与情感的混合体不再纯粹。某些所谓的作家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稿酬,对创作新诗尚且不再精益求精而是粗制滥造,更何况是需要精心雕琢的旧体诗创作。传统诗词样式根本无法适应作家短期“多产”的目的,自然也就受到冷落。在与新诗的竞争的环境中本义处于弱势,而现代化传播媒介与商品化机制更是“恶化”了它的处境,使之虽与新诗并存但不能共荣。

注释:

[1][2][3][6]张中宇.传统诗词样式对现代新诗的双重影响,文学评论.2006年第一期

[4]杨春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启蒙主义——现代性视野中的五四文学,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5:4.

[5] 杨春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启蒙主义——现代性视野中的五四文学,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5:8.

[7]郭延礼、武润婷.中国文学精神(近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13.

[8]梁启超.新民说-论进步,饮冰室合集.57.

参考文献: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