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谈容貌话题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8:27:48 体裁作文
谈容貌话题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高一优秀作文:假如我没有漂亮的容貌

高一优秀作文:假如我没有漂亮的容貌

高一优秀作文:假如我没有漂亮的容貌

临汾一中 380班卜一立

人人都希望自己拥有漂亮的容貌,有的人为了追求漂亮的容貌不惜以重金并忍受更大的痛苦通过整容来让自己变得更加漂亮。可是,如果自己的容貌已经定格在平常甚至丑陋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呢?

我想,假如我没有漂亮的容貌甚至很丑陋,我的父母、亲人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爱我的。我永远是父母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孩子,这不是容貌可以改变的。虽然我的容貌不可能成为他们夸耀的资本,但我会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我仍旧会一如既往的如他们爱我一样的去爱他们。

朋友呢?也许会有一些人因为我的容貌而不跟我交朋友,也许会有一些朋友因我的容貌而离去,那么我并不会为此而感到悲伤,因为他们看重的是我的容貌,他们在跟我的容貌交朋友而不是跟我的心交朋友。剩下的朋友才是我一生的依靠,他们看淡了容貌,看到了我身上真正美好的东西。

至于把事业与容貌挂钩,我更觉得可笑。试看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名人,多少是因为容貌漂亮而名垂千古的?少而又少!孔子,要说他漂亮我看没有几个人赞同,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么高的成就,不正是他一生心血的所在吗?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容貌怎样呢?能说他漂亮吗?新东方的当家主持俞敏洪的容貌又如何呢?能说他漂亮吗?可众多的有志青年却把他们奉为偶像,甚至有人把他们铸成铜像。在帅哥美女倍出的娱乐界,也有像赵传这样“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的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托尔斯泰说过:“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一个人如果内在修养足够高,从他身上散发的气质就会与众不同,让人感到敬重、友善或亲切。我想一个人拥有漂亮的容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修养与气质获得社会的尊重。

所以,我并不害怕我的容貌不漂亮,因为我可以通过内在的修养来征服别人。

我要大声说:

“容貌对我并不重要,就算不漂亮也没有什么关系!”

篇二:关系型话题作文例谈

关系型话题作文例谈

一、要明确关系型作文话题及其命制特点。

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如:“失去与获得”、“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等。

需提请注意的是,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就可从不同角度作不同理解:从正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助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挚的感情引导健康的审美意识(爱憎分明)。从反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任人唯亲、偏信则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乌及屋等。全面地看,感情有亲有疏,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能受情感亲疏而左右。

就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命制而言,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直接亮出话题,如2001年北京摹拟考题,直接要求以“冷与热”为话题作文。由具体材料抽象出话题,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先是述韩非子“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再提出两个问题,而后抽象出话题。

二、要辨明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间的关系。

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笔者认为,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再如“平凡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话题可理解为: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还可理解为:平凡蕴育伟大;伟大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而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对“向前看与向钱看”则要理解为“我们要一切向前看,决不能一切向钱看”。

3.并非绝对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痛苦。再如“名师与高徒”,可理解为“名师出高徒”,也可理解为“名师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师”。

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辨清关系至关重要。关系辨明了,思维就有了方向,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构思成文的速度也就大大地加快了。当然,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上四种关系是常见的,但远不是关系的全部。审题时须根据具体题目作具体分析,从而做

到既快捷,又准确。

三、要从不同层面解读构成话题的诸个要素。

有些话题的构成要素,从何种层面解读较为简单,一目了然。如“文凭与水平”谈的是学历与能力;“名师与高徒”谈的是条件与结果;“痛苦与成功”谈的是过程和结果;“我与地坛”谈的是人与空间;“平凡与伟大”往往指具体的言行与抽象的精神品质。

而有的话题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话题,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也就会随之变化。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待事的热情上看,其关系就成了“相容并存关系”;若从一般意义的天气温度或对人爱憎感情的角度理解,其关系则又成了“对立统一关系”。另外, 针对这个话题要素的本义和比喻义,其关系又可衍生出肉体的冷(热)与心理的热(冷)、过程忍辱负重甘受清贫的冷与结果成就斐然声名鹊起的热??

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审慎解读。

四、要选取最佳角度构思行文。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虽然同一话题关系不定,多种多样,但考生在一篇考场作文中不可能也绝不允许同时关照话题要素间的几种关系。否则,极可能弄巧成拙,出力不讨好。因此,考生作文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选取那种自己最熟知、最易驾驭、最有把握、最有话可说的关系,进行精心构思,以至成文。

五、要有符合文体基本思路的构思。

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要求“文体自选”,这是对文体的一种淡化,但这决不意味着不要文体。事实上,每年的高考作文阅卷,各省都毫不留情地将文体不符的“四不像”作文视为“严打”的对象。因此,考生的考场作文更应彰显文体特点。

应试训练中,可供选用的文章体裁多种多样,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或小说或散文,或寓言或童话,或诗歌或戏剧,或书信或演讲,或辩论或报告??但粗略来分,主要有记叙、议论两大类。

假如你要写记叙类文章,你就得先将关系具体化,再将具体化的关系化为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进行描述,文章一定要注重以细节传情。假如你要写议论文,你也要先将关系具体化,再把具体化了的关系作为论点展开论证,文章一定要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构模式,并注意论证的层次,切忌平面化展开。

对于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你不管怎么写,从哪个角度写,都要根据实际兼顾构成话题的各个概念要素,明确其间关系。千万不可因关系不清而改变话题,或只关照一方搞单打一,也不能将关系绝对化,表述过头,失之严密。而一定要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科学解读。

篇三:浅谈“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学

浅谈“人物外貌

谈容貌话题作文

描写”作文教学

作者:文/张继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4年第05期

“人物外貌描写”是小学阶段“写人”作文的重要内容和起步训练。要求学生能用一段话较具体地写出人物的相貌、身材、穿着及给人的印象。根据教材的训练内容及目标要求,我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发展元认知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为指导思想,遵循“引→扶→放→收”的教学思路,设计了“情境引入→示范引路→尝试运用→讲评修改”这样一种课堂结构模式,探索在元认知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授之以“渔”。在此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让学生想想在自己脑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是怎样记住这个人的。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来,学生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回答教师的提问。至此,“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训练拉开序幕,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

二、示范引路,教给方法

多媒体将我们身边熟悉或陌生的各式各样的人物肖像一一展示在屏幕上,学生继续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急切地想从中选出自己要观察描写的人物对象。教师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人物外貌,充分发挥合理的联想,然后把自己观察想象所得用一段话写下来,再按本次习作要求检查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更让学生学会教师在运用策略中是如何一步步进行推理的。

三、尝试运用,形成能力

在教学的第三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道习作练习:(1)给教师“画”像;(2)任选一人物,描写他(她)的外貌。第一道练习组织全体学生以“个人发言、相互争辩、共同讨论”的合作学习形式进行,目的是调动群体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得到启发,发现问题,进行学习策略和方法上的调控。第二道练习采取自主学习的形式独立完成,进一步强化个人体验,更好地内化知识,提高能力。

四、讲评修改,弥补不足

学生独立完成“人物外貌描写”习作后,结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不写错别字),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作,投影在屏幕上,教给学生思维,反思学习过程,再次总结方法,知其不足,采取补救措施。

纵观本次教学活动,基本上做到了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具体落实到了以下几个方面:(1)使学生明确了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能计划各种实施目标的步骤、策略;(2)使学生在作文训练活动中,能根据本次作文的目的要求,评价各种方法策略的效果以及完成任务的程度;(3)能使学生根据作文结果的检查,针对不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授之以“渔”。

编辑 韩 晓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