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送报的少年小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6:26:31 优秀作文
送报的少年小作文优秀作文

篇一:[记叙文阅读]送报的少年

[记叙文阅读]送报的少年

⑴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八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的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⑵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五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台阶。

⑶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天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衫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七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⑷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八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的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⑸儿子不屑地:“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⑹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少年,每天五点就起床了!”

⑺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⑻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九点半钟时,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⑼转眼到了八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八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⑽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⑾我惊得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⑿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33.文中具体叙写少年送报十分艰辛的主要段落有哪些?

34.“儿子”的少爷做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5.文中“儿子”对少年的鄙视主要是通过他的哪些表现反映出来的?

36.文中刻画“儿子“和少年这两个人物主要用的是什么手法?

37.在文中造成强烈反差的最主要的句子是哪一个?

38.文中的送报少年为了学业所做的努力你会做吗?为什么?

39.这两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有什么相似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去学习?

篇二:送报少年 卷

初二年级课课练

课题:课外阅读命题: 做题: 审核:

班级: 姓名: 整洁: 得分:

送报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

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

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

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

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

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

身衣服都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还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了门口,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

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

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

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从第二段画线的句子中摘抄三个富有表现力的短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标题是“送报少年”,作者却用了许多笔墨写自己的儿子,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3.找出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的一句话。

4.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在小说内容上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表达作用。

田野上的白发

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斑白,后来是额前白了一绺绺,再后来是脑后,远

看如沾满了雪花,白了一大半。

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

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记得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

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

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

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

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

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

着。我叫一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下敲击的当儿,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

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

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

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

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儿女们的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

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我们兄妹劝了多少回,她都摇头。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

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夜风吹着,母亲的

送报的少年小作文

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

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

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

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

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

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

汗渍和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

拼命!

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觉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

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

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

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

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

然后我哭了。

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

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2.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3.结合语境,对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4.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郑梁梅中学初二年级课课练

课题:课外阅读命题: 张海英做题: 审核:

班级: 姓名: 整洁: 得分:

胖子和瘦子

冯骥才

①这城里,胖子和瘦子是一对朋友。那时,胖子走红运。当官儿必须是胖子,画家专画胖子,

女人也要挑胖男人做丈夫。于是就出现了愈胖愈好的趋势。这位本城最胖的胖子就受到格外重视。他的两句发胖经验“多吃多睡,动不如静”被全城人当做口头禅与座右铭。照这两句话去做,果真见效!本城的胖子就愈来愈多,但一时胖不起来,鼓腮挺肚假装胖子的也不乏其人。

②某日,胖子兴致勃勃地去找老朋友瘦子。他见瘦子依旧瘦骨伶仃,便伸出肉磙儿一般的食指直指瘦子的肋骨说:“现在城里人人都学我,你是我的好朋友,为什么反而不学我?天下还有比你再瘦的人吗?”

③瘦子淡淡一笑,颇含自负地说:“别看你一时走红,等你过了劲儿,就该轮到我了,不信走着瞧吧!”

④过一年,真有了变化。不知哪来一种说法:人胖,有百害而无一利。当人们对一种东西的好奇与兴致渐渐淡了,相反的东西就现出魅力。这种说法即刻像一阵风吹遍全城,跟着,有人在报上发表整版文章,扬瘦抑胖,并说,长寿的人中,98%是瘦子。

⑤自此,人们又开始关心“瘦身法”了,那个一直被世人遗忘的瘦子,终于被人们当做一件稀世的宝贝发现了。于是,原先写文章称颂胖子的那些人,又笔锋一转,纷纷撰文,赞美瘦子。报刊上有关胖子的报道一下子不见了。瘦子像片羽毛,一阵风,上了天。

这天,瘦子在街上遇见胖子。胖子被冷落了,他感慨地对瘦子说:“当初你的话还真说对了,早该听你的话,提早设法变瘦。如今一下子很难瘦下去!”

⑥瘦子听了,摇了摇他干树枝般的手指说:“不!你应该保持这样,说不定哪天又时兴胖子了!”

(摘自《青年文摘》2007年7月上)

1.细读第一节,说说为什么有些一时胖不起来的人,却鼓腮挺肚假装胖子?试用原文回答。

2.对城里人人都学胖子的举动,瘦子有何见解?

3.一年后,人们为什么又关心“瘦身法”了?

4.第五节中说:“瘦子像片羽毛,一阵风,上了天。”言外之意是什么?

5.联系全文内容,你认为作者在本文中讽刺了什么现象?

蓝色的连衫裙

靳 希

①1909年的春天来到了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城,可是,她没能给盖特街带来新面貌。临近的那些漂亮街道上的住户们都已忙开了:拾掇闲了一冬的小园子,粉刷、油漆房屋;为夏天准备好剪草机??盖特街却仍是老样子:又脏又乱。

②盖特街是条短街,但走过这条街的人都嫌它太长了。当然,住在这儿的人都没多少钱,穷人的要求是不多的。

③他们有时能找到点儿活干,有时为找工作而奔波;他们的屋子多年没有油漆粉刷了,院子里连自来水也没有,盖特街的住户只好到街角的水栓那儿去提水。

④街上的景象当然好不了——没有人行道,没有路灯,街道一头上的铁路线给这儿增添了更

多的嘈杂声和尘土。

⑤春天到了,别的街上去学校读书的小姑娘们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裳。但是,这个盖特街来

的小姑娘还是穿着那件她已穿了一冬的脏罩衫,也许,她只有这一身衣服?

⑥她的老师深深地叹了口气:多好的小姑娘啊!她学习起来可真用功,她懂礼貌,见了人总

是笑眯眯的。可惜,她的脸从来也不洗,还有一头蓬乱的头发。

⑦一天,老师对这个小姑娘说:“明天你来上学以前,请你为我洗洗你自己的脸,好吗?”老

师看得出,她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⑧第二天,漂亮的小姑娘洗干净了脸,还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放学时,老师又对她说:“好

孩子,让妈妈帮你洗洗衣服吧。”

⑨可是,小姑娘还是每天穿着那身脏衣服来上学。于是老师去买了一套美丽的蓝色的连衫裙,

送给了小姑娘。孩子接过这礼物,又惊又喜,她飞快地向家里跑去。

⑩第二天,小姑娘穿着那套美丽的衣服来上学了,她又干净又整齐,兴高采烈地对老师说:

“我妈妈看我穿上这身新衣服,嘴巴都张大了。爸爸出门去找工作了,可是没关系,吃晚饭时他

会看到我的。”

⑾做爸爸的看到穿着新衣衫的女儿时,他不禁暗暗说,真没想到,我的女儿竟这么漂亮!当

全家人坐下吃饭时,他又吃了一惊:桌子上铺了桌布!家里的饭桌上从来没用过桌布,他不禁问:

“这是为什么?”

⑿ “我们早该整洁起来了。”他的妻子说,“又脏又乱的屋子对我们这个干净漂亮的小宝贝来

说,可不是个好事。”

⒀晚饭后,妈妈就开始擦洗地板,爸爸站在一旁看了会儿,就不声不响地拿起工具,到后院

修理院子的栅栏去了。第二天晚上,全家人开始在院子里开辟一个小花园。

⒁第二个星期,邻居开始关心地看着小姑娘家的活动,接着,他也开始油漆自己那十多年未

曾动过的房屋了。这两家人的活动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于是,有人向政府、教会和学校呼吁:

应该帮助这条没有人行道、没有自来水的街上的居民,他们的境况这样糟,可是他们仍然在尽力

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⒂几个月后,盖特街简直变得让人认不出来了。修了人行道,安上了路灯,院里接上了自来

水。小姑娘穿上她的新衣服的六个月后,盖特街已经是住着友好的、可敬的人们的整洁的街道了。

⒃得知盖特街变化的人们管这叫“盖特街的整洁化”,这个奇迹愈传逾远。

⒄其他城市的人们听到这个故事,也开始组织他们自己的“整洁化”运动,到1913年,有上

千个美国城镇组织了修理、油漆房屋的活动。

⒅当一位老师送给一个小女孩一套蓝色的新衣裳时,谁能料到会引起什么奇迹呢?

1.“谁能料到会引起什么奇迹呢?”此句中的“奇迹”是指

2.文章描写盖特街运用了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3.这篇文章在构思行文上有何特点?

4.文章为何写“有上千个美国城镇组织了修理、油漆房屋的活动”?

5.请你概括文中“教师”这一形象。

6.读了本文,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篇三:[记叙文阅读]送报的少年

[记叙文阅读]送报的少年

⑴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八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的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⑵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五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台阶。

⑶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天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衫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七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⑷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八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的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⑸儿子不屑地:“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⑹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少年,每天五点就起床了!”

⑺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⑻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九点半钟时,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⑼转眼到了八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八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⑽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⑾我惊得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⑿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33.文中具体叙写少年送报十分艰辛的主要段落有哪些?

34.“儿子”的少爷做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5.文中“儿子”对少年的鄙视主要是通过他的哪些表现反映出来的?

36.文中刻画“儿子“和少年这两个人物主要用的是什么手法?

37.在文中造成强烈反差的最主要的句子是哪一个?

38.文中的送报少年为了学业所做的努力你会做吗?为什么?

39.这两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有什么相似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去学习?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