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滥竽充数续写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8:18:17 体裁作文
滥竽充数续写教案体裁作文

篇一: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边昭学校 高艳微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竽眼儿”“齐湣王”等词的字音。

2、通过对课文前后描述的对比理解寓言的寓意。

3、能读懂含有“滥竽充数”的句子,并能用滥竽充数造句。

4、能对照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创编课文续写故事 。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

从寓言本身的文化特性出发,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构建立体语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寓言学习的特质,让学生感受寓言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语言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看图写词

1.在祖国的语言宝库中,成语是一颗闪亮的珍珠。通过几年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掌握了为数不少的成语,下面我们就来“看图写成语”。请同学们准备好本子,等会儿出示的每幅画面只停留10秒钟,同学们(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得仔细看图,认真思考,然后快速地写下来。

2.(课件逐幅出示相关画面)学生看图写成语。

3.交流。(出示答案:惊弓之鸟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滥竽充数)齐读成语。

4.学生较对并订正。(采访全部正确的学生,说说是怎样学会没学过的成语的。)

二、揭题解“竽”

1.揭题。会写“滥竽充数”并不等于真正掌握了这个成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滥竽充数》(板书课题)

2.理解“竽”。“竽”指的是什么?

学生猜想,教师简介。(出示“竽”图,播放用竽吹奏出的《凤凰展翅》片段)这就是竹做的乐器——竽,我们听到的就是用竽吹奏出来的名曲《凤凰展翅》的片段。

3.设疑。那么“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完一遍后把手举起来继续读。

三、初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检查交流。

1.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指导读准“竽眼儿”“齐湣王”的读音。理解“竽眼儿”。竽有眼儿,还有什么乐器有“眼儿”?“眼儿”就是小孔)[

2.再读课文。课文虽然简短,但要真正读通也不容易。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并且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问题。(预测学生可能不懂的问题:课文写谁滥竽充数?南郭先生怎样滥竽充数?随机理解复姓“南郭”。)

四、学文明意

1.找重点句。课文中哪句话写南郭先生在“滥竽充数”?

出示重点句: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学生齐读)

2.理解重点词。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最能说明他滥竽充数?(装腔作势)

换词理解。请给“装腔作势”换个词。(装模作样)

3.看录像练说。

1)看录像。你能想象他是怎样装腔作势、怎样充数的吗?我们来看一南郭先生第一次吹竽的情景。(播放录像)

2)说话练习。请你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根据刚才看到的画面来说说南郭先生是怎样装的?怎样充的?

3)指导朗读。小结:同学们,“滥竽充数”指的就是像南郭先生那样不会的充会的,不懂的装懂的,以次的充好的。

4.明寓意。

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呢?指名读描写结果的段落。

请你对南郭先生说几句。(南郭先生最后是落荒而逃,不走的话还会被判个欺君之罪,看来没有真本领,不懂装懂、以假乱真是不行的,即使混得了一时,也混不了一世。)

五、成语运用。

这则寓言流传了两千多年,这个成语也被人们广为运用。运用至今,意思也比当时有所发展。我们来看看现在是怎样用的。

1.读句,你读懂句子中“滥竽充数”的意思了吗?

1) 学校举行运动会比赛,媛媛在鼓乐队中还没学会打鼓的方法,但她却滥竽充数地排在了队伍里。

2)佟老师的歌唱得很好,她却谦虚地说自己不怎么会唱歌,不过是滥竽充数。(自我谦虚)

2.写句。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以次充好、不会装会的或者自谦一番的,请同学用“滥竽充数”写几句话,写一写不好的现象,也可以提醒别人在做事时不要这样做。(交流中引导学生说具体。)

小结:我们读懂、会用这个成语,就可以算是在词语库中真正拥有这个成语了。老师还希望我们同学中不要有南郭先生,生活中少一些南郭先生。)

六、拓展阅读

1.在成语中还有这个成语的意思相近,那你知道“滥竽充数”的近义词吗?

2.阅读《鱼目混珠》

从前,有个叫满愿的人买到一颗珍珠,把它珍藏起来。他有个邻居叫寿量,非常羡慕满愿有颗名贵的珍珠。一次,他在路上捡到一颗鱼眼珠以为是珍珠,也把这个珍珠收藏起来。一天,有个人生病了,医生看后说需要用珍珠和在药里才能医治。于是,满愿拿出珍藏的珍珠,寿量拿出珍藏的鱼目,鱼目和珍珠很相似,结果把它当成珍珠和在了药里。这个成语故事出自《玉清经》,用来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3.简单说说“鱼目混珠”的意思。在文中再找出两个近义词。

七、续编故事

结合我们这堂课,你能让滥竽充数这则故事的情节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吗?如果你遇见了南郭先生你会对他有怎样的劝告呢?

扩写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插入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让故事更生动。

板书: 滥 竽 充 数

南郭先生

齐宣王一齐吹装

齐湣王单独吹逃

(真才实学,经得住考验)

篇二: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学的设计意图

姚 敦 萍

用动听的音乐导入,巧妙的引出生字“竽,”通过教师介绍,学生观察图片了解竽的制作原料,起到记住“竽”这个字的写法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古文时,能随机记住生字的写法

本册教学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通过自学(包括查阅工具书)能自己弄懂的,教师决不要包办代替。“滥竽充数”这个成语虽然第一次接触,但学生通过查阅成语词典和结合看图,不难形成对“滥”、“竽”理解。一个成语中关键的语素弄懂了,整个成语的意思也就能推测个八九不离十了。

学习过程意在使学生了解“滥竽充数”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成语故事篇幅很短,通过朗读课文,达到了解主要内容的目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学习方法自学,以导学案为依托,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既不牵着学生走又不让学生放任自流,圆满的完成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对比分析是理解关键词语的一个常用的方法:“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齐宣王是经常如此呢,还是每次都如此,我们无法从上述语句中得到确切的答案;“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这意味着抑或有那么几次不是“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或许是两三个人一齐吹给他听,或许是一个一个地单独吹给他听(如果是这样,南郭先生一定会露出马脚,也就混不下去了);而只有“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才为南郭先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所以文中选择了“总是”这个词,这是南郭先生得以混在里面而不被识破的根本原因。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用词要准确,就一定要经过反复斟酌。

对于南郭先生吹竽的过程我从文字入手让学生理解,然后看图去深入体会,再返回去让学生复述,并将其用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高度概括,既是语言的训练,更是对人物特点的深入了解。

成语故事的背后往往有其蕴含的意思,领悟故事背后的寓意,这是一个教学上的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一是要深入研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主旨;二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迁移运用。如果学生能正确地把成语运用于自己的言语实际,那么,即使其不能正确、完整地叙述该成语的本义及引申义,也没有什么可责难的。所谓学以致用,即为此理。因此,预设时增加了这一根据词意分别造句的环节。

遗憾:

这个成语故事篇幅很短,通过朗读课文,达到了解主要内容的目的。教学中,我只做了这样简单的处理,显然只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没能发挥教材的“凭借”作用。“能复述课文”,这是对高年级段学生提出的阅读教学目标之一。滥竽充数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果我设计一个由易到难的复述过程,课堂上学生一定会兴致盎然,能把文本中的一些语言自然地用到了自己的口述中,实现了范文语言的“内化”。这样的效果是仅凭简单的一读了事所难以企及的。

篇三:《滥竽充数》教学设计(1)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北海市实验学校 禹月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3、发挥想象,给故事续写结尾。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难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看图猜成语引出寓言故事。课件出示:

守株待兔??

2、回顾什么是寓言?

3、导入新课,板书滥竽充数。

二、授新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四名同学分段读课文。

思考:故事有哪几个重要人物?

故事的主要内容什么?

2)汇报交流。

二、精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故事。

1)学生带着问题,默看课文。(课件出示问题)

①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②南郭先生怎样是怎样滥竽充数的?

③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结果怎样?

2)汇报交流

(一)探讨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①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

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a根据上下文理解什么是讲排场?形容铺张的场面。

b齐宣王是怎样排场的?

三百人一齐吹给他听。

这种演奏效果一定很气派,很隆重。请同学们把齐宣王

讲排场,以及三百人吹竽的盛大场面读出来。

②齐宣王爱讲排场,为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提供了条件,

同学们还能从书上找到别的理由吗?

出示:有个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情况,

就到齐宣王那里,自称技艺高超,请求参加欠竽队。齐宣王把他编在吹竽队里,给他很高的待遇。

a齐王用人不严,不加考核就录用。

b发挥想象填空,把南郭先生的心里活动挖出来。(课件

出示)

看到这个情况,南郭先生想:向齐宣王吹嘘道:“ ”。

(二)探讨如何吹竽?

正因为齐宣王的原因,让南郭先生混进了吹竽队里,那

么,他是如何吹竽的呢?

①同学找句子,老师课件出示。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装腔作势”

南郭先生不会吹竽,装作会吹的样子。

找近义词。 装模作样

③他是怎样装的呢?

找句子——看图片——学生表演——配上朗诵表演

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现在我明白了,南郭先生就是

这样一个装腔作势,没有真本领,靠欺骗混饭吃的人。

④齐宣王对南郭先生使用的办法用一个字说就是:

(三)探讨结果怎样?

①课件出示句子。板书一个一个地吹。 逃

②乐师们听到命令后,都积极训练,想一展身手,只有

南郭先生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为什么那么着急?请同学们发挥想像补全下面的情境。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想 于是急忙偷偷地逃走了。

3、感悟寓意。

1)如果你遇到南郭先生,你会对他说什么?

2)总结寓意

同学们的发言,我想南郭先生听了后,一定会非常羞愧。的确,就像同学们所说的,做人要老实,要有真才实学,这就是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板书 真才实学

3)出示课件

4、了解滥竽充数的其它用法。

5、联系实际,理解滥竽充数。

1)你们身边有没有滥竽充数的现象?

2)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南郭先生?

6、想象,南郭先生逃走后的故事,讨论交流。

三、作业

小练笔:南郭先生逃走以后??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齐宣王三百人一齐吹 混

齐湣王一个一个地吹 逃

要有真才实学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