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截取法写人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3:33:07 体裁作文
截取法写人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截取法 例文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截取法。

2.学习用截取法从生活中截取一个侧面加以描绘。

3.学会从生活中捕捉感人的瞬间,培养丰富善感的心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着图片中这位老人的身影,你想到了哪篇课文?对,是朱自清的《背影》。《背影》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瞬间,那就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今天就让我们重温这感人的一幕。

二、范例引领:

这一段文字同学们还记得吗?谁能将它补充完整?(一生补充后齐读)

小结:朱自清截取了父亲在特定环境下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建构文章,尤其是

截取法写人作文

把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定格,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刻画,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情。今天,我们就模仿《背影》进行一次片段写作训练——截取法写作训练。(板书课题)

三、出示目标:

1.了解什么是截取法。

2.学习用截取法从生活中截取一个侧面加以描绘。

3.学会从生活中捕捉感人的瞬间,培养丰富善感的心灵。

四、归纳技巧:

那什么是截取法呢?截取法,就是截取事物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质的闪光的一段或瞬间,加以表现的选材方法。

那么运用截取法写作应注意什么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背影》自己先总结一下。(学生交流展示,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点拨总结)

如:(板书)

要精心选材(选取最典型、最新颖、最感人、最难忘??的瞬间);

要抓住特点作细致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用词准确(如“攀”“缩”“倾”等词)

??

五、写作训练:

生活中有很多感人的瞬间。当你寒夜苦读时,母亲递过的一碗热粥;当你寂寞苦闷时,朋友电话中的一声问候;当你漂泊而归时,站台前亲人等待的身影;当你遇到困难时,陌生人伸出的援助之手??

请借鉴课文与例文的写法,以“刹那间的感动”为话题描述一个瞬间,200-300字。

写作指导:关键词是“刹那间” “感动”,所写的应该是短时间内的一幕场景,应写清楚在哪个瞬间,为什么而感动,如何感动,感动得怎么样。要抓住烙印在你心底的某一个表情、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从这一个瞬间之中捕捉到人物的神韵,加以细致的刻画。

六、交流展示:

小组之内交流习作,推选一篇进行小组展示。展示时先读习作,再说明推荐理由,其他小组做好点评准备。

七、结束语: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用心感悟,你会发现,无论是生活中父母关爱的眼神,朋友默默的支持,老师谆谆的教导,还是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落叶,一次飘雪,这一个个瞬间,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愿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颗细腻的心和一双明亮的眼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再现生活。

教学反思:

当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泛泛的叙述多,细致的描写少。这样的文章给人的感觉空洞无物,不能感染人。经典名篇《背影》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课文截取了父亲在特定环境下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建构文章,尤其是把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定格,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刻画,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情。想到本学期的小课题是《通过仿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所以我就想通过这次仿写训练,让学生学着去细致地描写刻画,让文章生动起来,充实起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素材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用心感悟,细致描绘,生活中的小事同样能打动人心。因此,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在生活中培养丰富善感的心灵。基于以上想法,我设计了这堂《截取法写作训练》课。

这节课分四个环节:范例引领、归纳技巧、写作训练、交流展示。“范例引领”即通过《背影》这一范例,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作者对爬月台买橘子这一瞬间的细致刻画,为后面的仿写做好准备。“归纳技巧”环节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截取法,然后让学生结合《背影》总结运用截取法写作应注意的问题,为后面的写作训练做准备。“写作训练” 环节通过“刹那间的感动”为话题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用截取法从生活中截取一个侧面加以描绘,从而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交流展示”环节让学生小组之内交流习作,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推选一篇进行小组展示,以此树立典型,为学生提供修改学习的样本。整个教学环节进行比较顺畅,“归纳技巧”环节,学生在小组内能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想法,归纳合理,切中要点。课后从学生完成的习作来看,三分之二的学生能按要求描绘一幕让自己感动的场景,注意了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和对自己心理的描写,基本掌握了运用截取法描写一个片段的方法。但仍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能就一幕场景展开描绘,而是泛泛而谈,叙述多过描写。究其原因,首先,对于什么是截取法教师解释得还不够明确;其次,在进行“刹那间的感动”为话题的写作训练时,忘记了进行写作指导,没有强调是一个片段训练,这也是学生没能就一个瞬间、一幕场景展开描写的原因。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习作,需要在课后指导学生继续修改。

篇二:截取法+例文

父亲的泥脚

碎石路上,荆棘满地,父亲光着脚,健步如飞,我提着一双蓝色的鞋,拼命地追赶却怎么也追不上,一丛树枝绊住,我跌倒了,父亲更远了,我声嘶力竭地喊:

“爸爸,您的鞋.......”

然后是梦醒。每一次,母亲都告诉我,父亲是从不穿鞋的。

是的,父亲是不穿鞋的,像许多农民那样,厚厚的脚板,粗糙的脚趾,踩着田埂地春种秋收;沿着山径去伐薪砍柴;从早到晚,从春到秋——那沾满泥水的脚永远是那么灵巧自如。

小时候,看着父亲不穿鞋的样子,觉得满洒脱自然。上街购物,父亲走在皮鞋、胶鞋的队伍中步伐是那样稳健;带我上学,父亲那滴着泥水的双脚在光洁的石板路上留下湿湿的脚印,我跟着父亲那粗大的脚印走路,觉得又平稳又安全。

也许在学术看多了穿鞋的人,也许是虚荣心作崇,渐渐地,我觉得赤脚又土又难看,甚至有些粗野,于是对父亲就有些不满,就拒绝他带我去学校。高中住校后,每隔一段时间,父亲总会来看我,每一次就因为看到父亲的那带着泥土的脚,喜悦和想念都变为不快和烦恼。

一个初春的黄昏,父亲又到学校来,我一眼看见他那双沾满污泥的脚,又气又急,来不及呼唤,就对走来的父亲 大声嚷道:“以后您不要光着脚到学校来好吗?”

父亲静默了一会儿,笑笑,从帆布袋里拿出一包花生,又从口袋里掏出四十元钱塞在我手里。

“拿去,好好照顾自己,天晚了,我还得赶回家。”

说完,转过身,挑起担走了。父亲的背已微驼,步履有些迟缓蹒跚,再不似以前那样健壮有力。

再一次来看我时,父亲的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蓝布鞋。

“你看,这双鞋好不好看!”

父亲喜悦的神情,掩不住的兴奋,竟不能使我惊喜反倒有凡事分茫然,恍若失去了什么。 后来,母亲告诉我,穿着鞋回家 的父亲,脚跟与脚趾打起了泡,几天不能走路。我的心在滴血。去年,我上了大学。启程北上那天,父亲光着脚担着母亲陪嫁时的那只旧皮箱送我上县城搭车,依然如从前一样健步如飞——那一幕,我终身难忘。

去年冬天,小弟来信说,父亲病了。闻讯后,我心急如焚,好不容易熬到考完最后一门,我急不可耐地踏上归程。当我到家的时候,正赶上父亲出院回家。出院后的父亲,更加憔悴了。走路得柱拐杖,还须搀扶。我不禁想起了一句犹太谚语:“父亲帮助儿子时,两

人都笑了;儿子帮助父亲时,两人都哭了。”可我俩都没有哭,我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我的父亲。那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大学毕业典礼上,我走上台去领奖,向大家致谢,如雷的掌声四起,我泪眼模糊地望着台前的家长席,在冠盖云集、西装革履的人群中有一双敦厚黝黑的泥脚,踏着鲜红的地毯向我走来——

截取法

截取法,就是截取事物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质的闪光的一段或瞬间。 释义

1、截取法,就是按照系统的结构原则,深入地开掘特定时期的战略“层次”,准确、细密地描述各个要素在某一战略层上的具体“方位”,并在动态中考察各自的“效能”。

2、作文材料的截取法,指的是从一则相对独立完整的总体或整合材料中选用某一方面材料的方法。

3、截取法,就是截取事物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质的闪光的一段或瞬间。

截取法三种情况

一、从较完整的形成过程的事物材料中,取其形成过程的某一阶段的材料,即纵截法。

二、从事物总体或整体中并列存在着的许多个侧面里选用其某一侧面的材料,也即横截法。

三、纵截法与横截法的结合。

无论是文章局部性的辅助材料,还是全局性的核心材料,都可以用以上三种方法截取材料。但是,运用截取法选取材料,又不同于一般的选题。因为一般的选题,多在进入构思过程之前就已经确定了,而截取法,只是为了进入构思阶段,并在提炼并确定主题之后,究竟选用什么范围的材料来反映哪个主题,只不过通过这种方法使题目进一步缩小罢了,而其原定的主题没有改变。 会议新闻截取法

抓住会议或领导讲话中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截取一个横断面来报道,这种报道方法称为“截取法”。

例如1991年10月21日,辽宁省委、省政府召开向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学习的座谈会,22位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座淡。不少记者为了抢发新闻,一拿到领导同志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稿后就开始编写新闻,并在领导讲话要点上加进会议议程,这就是大家早巳看厌了的公式化的会议消息。而新华社辽宁分社记者董武真与众不同,他非常敏锐地注意到前任省委书记郭峰发言的第一句开场白:“我首先检讨,我对科技重视不够。”轮到现任省委书记全树仁发言时,开始他照讲稿念,后来当他脱稿发言时,也找出了自己及省里对科技重视不够的差距,并谈到今后应怎样重视的具体措施。记者马上意识到,党中央号召学习钱学森,是向全党全民重视科技的总动员,两届省委书记在学钱老座谈会上诚恳主动检讨自己在科技工作方面的缺点,这是难得的科技新闻题材。于是,便选中了会上两位省委书记自我检讨这一横截面,写成了《两届省委书记的憾事》一稿。此稿刊播后,省委书记全树仁、老省委书记郭峰、科技副省长林声和省科委主任纷纷打电话称赞记者这篇稿子抓到了点子上。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读到这篇新闻后,马上提笔给作者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写道:“拜读大作,很高兴。两位省委书记的一番衷心讲话表明辽宁大有希望。落实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关键在领导。各级领导同志也需要鼓励。在这方面,新闻界的同志们能起到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会议新闻如能选好角度,抓住要害,采取截面的方法来写,是不难写出好作品来的。

截取法写作指导

【释技】

横着锯断一棵树,察看年轮可以推出树龄,从树木年轮的变化中还可以了解到一个地方历年及远期气候变化的情况和规律;截取生活中一个侧面加以描绘,可以鲜活一个形象,聆听一个时代的脉动,透视生活的本质意义。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和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都采用截取法来选材。

朱自清截取的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下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建构文章,尤其是把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定格。这段文字乍看很平淡,但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因为背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凝聚着深深的父爱。让深沉的父爱在朴素的文字、舒缓的语调中自然流淌,寓深情于质朴的白描中,蕴藉隽永。开篇,思念中点背影;回忆,送别时写背影;结尾,泪光中又见背影。全文以背影为明线,父子深情为暗线,影愈淡而情愈深,影愈远而心愈近。余音袅袅,情思绵绵。

邹韬奋截取母亲一生中最典型的四个片断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元宵夜的“巡阅”是我对母爱最原始的记忆。“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在记叙的基础上穿插必要的议论,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第二个片断,“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第三个片断中最感人的细节是:“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慈母形象。第四个片断中:“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段文字从我的视觉、听觉、感觉角度描写母亲的外貌、动作,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的劳苦,颇为真挚动人。

采用截取法,以新颖独到的视角选材谋篇,叙事抒情,你截取的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也可以是深埋在心底的一点回忆,一点情绪,一点印象,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声叹息,一个瞬间之中捕捉到人物的神韵,社会生活的意义。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文短意长。当然,这个侧面或片断必须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着眼从平凡的生活中截取典型的,新颖的,动人的素材,发掘生活素材内涵的本质意义,借助“主旨”,连缀成篇。这样才能“借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例文】

瞬 间

脑海中,总有些事让我们难以忘却。没有多少流畅华美的长调,大都是零碎不一的瞬间,也正是由它们,构成了我那璀璨多姿的记忆空间。

浏览着那缀满无数瞬间的记忆壁,轻轻触摸,画面由模糊渐渐清晰。一个婴儿咿呀学语,在小小的摇篮里伸胳膊抻腿,机灵的大眼睛打量着周围,似乎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既好奇又害怕,却又迫不及待地想领略一番,这是我在一段录像中所见到的,那个孩子便是我,我明白:这是生命的序曲。

一个男孩,顽皮地搞着滑稽的恶作剧,却被抓了个正着。稚气的脸上写着几番俏皮,又隐隐透着几丝倔强。这是我的孩童时代,天真烂漫,调皮劲十足。那时的我已略知世事,那漫长的人生帷幕渐渐拉开,一首轻快的原生态小调。 继续漫步,来到无忧的时光——小学。歪着脑袋听课,红着脖子争辩,可着劲儿玩耍,哼着歌儿作业,过着周而复始却又并不枯燥的生活。那是一场足球比赛,我摔倒了,队友将我拉起……记忆定格了,我又不禁回味起那时的点滴。友谊,是一杯淡而香的龙井,虽平凡却又感动我心,那是一组谐和的重唱。 记忆越来越完整,不像来时的的断断续续,那一个个细节明了地告诉我,现在已到少年时代:课堂的踊跃积极,考场的凝神仔细,以及那或幽默,或严厉,或慈祥的老师,或开朗,或内向,或顽皮的同学,都一视同仁地囊括进了我的记忆。那,已不再是只知淘气,也不再是无忧无虑,取代它的是渐次的成熟,还有淡淡的火药味。这是激情昂扬的交响。

成长的瞬间构成如歌的人生,或许还会有青春动感的摇滚,宁静温馨的协奏,轻歌曼舞的老年迪斯科……时光的飞逝与空间的转移不可逆转,唯有记忆,长

留心间。

【简评】

本文采用截取法选材,按照时间顺序,依次选择了自己成长过程中四个年龄阶段的某些生活片断:婴儿、孩提、小学、中学。以点写面,以细节传精气神。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明。

结构上,中间部分瞬间镜头闪现勾连,呈现横断面式的形态。首尾呼应,层次井然。

表达上的亮点在于作者用巧妙的比喻贯穿全文,形象地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活特质:婴儿时期,奏响的是“生命的序曲”;孩提时代,“一首轻快的原生态小调”;小学阶段,“一组谐和的重唱”;中学时代,“激情昂扬的交响”。篇末点题,“成长的瞬间构成如歌的人生”,再以比喻加排比的整齐句式,生动畅想青年、中年、老年的生活,照应开篇,深情有力而又干练地结束全文。 截取法简介

1、截取法的概念:

写文章时,从生活中截取一个横断面。

2、截取法的好处。 这样开头的好处是,一开始就使读者接触现实生活,把眼光和情感投到生活的激流中去,感到逼真。

3、截取法开头的例文:

茅盾的《春蚕》开头:

老通宝坐在“塘路”边的一块石头上,长旱烟管斜摆在他身边。“清明”节后的太阳已经很有力量,……

篇三:作文技巧点拨--截取法训练03docx

截取法作文训练

上津中学 周正东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截取法。

2.学习用截取法从生活中截取一个侧面加以描绘。

3.学会从生活中捕捉感人的瞬间,培养丰富善感的心灵。

一、自主学习

横着锯断一棵树,察看年轮可以推出树龄,从树木年轮的变化中还可以了解到一个地方历年及远期气候变化的情况和规律;截取生活中一个侧面加以描绘,可以鲜活一个形象,聆听一个时代的脉动,透视生活的本质意义。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和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都采用截取法来选材。

朱自清截取的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下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建构文章,尤其是把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定格。开篇,思念中点背影;回忆,送别时写背影;结尾,泪光中又见背影。因为背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凝聚着深深的父爱。

邹韬奋截取母亲一生中最典型的四个片断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邹韬奋截取母亲一生中最典型的四个片断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第一个片"巡阅"是我对母爱最原始的记忆。"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在记叙的基础上穿插必要的议论,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第二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第三个片断 中最感人的细节是:"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慈母形象。第四个片断:"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段文字从我的视觉、听觉、感觉角度描写母亲的外貌、动作,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的劳苦,颇为真挚动人

二、交流点拨

那么什么是截取法呢?截取法,就是截取事物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质的闪光的一段或瞬间,加以表现的选材方法。

那么运用截取法写作应注意什么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我的母亲》一文自己先总结一下。(学生交流展示,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点拨总结)

如:(板书) 要精心选材(选取最典型、最新颖、最感人、最难忘??的瞬间或者片段); 要抓住特点作细致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采用截取法,以新颖独到的视角选材谋篇,叙事抒情,你截取的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也可以是深埋在心底的一点回忆,一点情绪,一点印象,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声叹息,一个瞬间之中捕捉到人物的神韵,社会生活的意义。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文短意长。当然,这个侧面或片断必须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着眼从平凡的生活中截取典型的,新颖的,动人的素材,发掘生活素材内涵的本质意义,借助"主旨",连缀成篇。这样才能"借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三、范文引路:

瞬 间

文/桑嘉炜

脑海中,总有些事让我们难以忘却。没有多少流畅华美的长调,大都是零碎不一的瞬间,也正是由它们,构成了我那璀璨多姿的记忆空间。

浏览着那缀满无数瞬间的记忆壁,轻轻触摸,画面由模糊渐渐清晰。一个婴儿咿呀学语,在小小的摇篮里伸胳膊抻腿,机灵的大眼睛打量着周围,似乎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既好奇又害怕,却又迫不及待地想领略一番,这是我在一段录像中所见到的,那个孩子便是我,我明白:这是生命的序曲。

一个男孩,顽皮地搞着滑稽的恶作剧,却被抓了个正着。稚气的脸上写着几番俏皮,又隐隐透着几丝倔强。这是我的孩童时代,天真烂漫,调皮劲十足。那时的我已略知世事,那漫长的人生帷幕渐渐拉开,一首轻快的原生态小调。继续漫步,来到无忧的时光--小学。歪着脑袋听课,红着脖子争辩,可着劲儿玩耍,哼着歌儿作业,过着周而复始却又并不枯燥的生活。那是一场足球比赛,我摔倒了,队友将我拉起......记忆定格了,我又不禁回味起那时的点滴。友谊,是一杯淡而香的龙井,虽平凡却又感动我心,那是一组谐和的重唱。

记忆越来越完整,不像来时的的断断续续,那一个个细节明了地告诉我,现在已到少年时代:课堂的踊跃积极,考场的凝神仔细,以及那或幽默,或严厉,或慈祥的老师,或开朗,或内向,或顽皮的同学,都一视同仁地囊括进了我的记忆。那,已不再是只知淘气,也不再是无忧无虑,取代它的是渐次的成熟,还有淡淡的火药味。这是激情昂扬的交响。

成长的瞬间构成如歌的人生,或许还会有青春动感的摇滚,宁静温馨的协奏,轻歌曼舞的老年迪斯科......时光的飞逝与空间的转移不可逆转,唯有记忆,长留心间。

【指导点拨】

本文采用截取法选材,按照时间顺序,依次选择了自己成长过程中四个年龄阶段的某些生活片断:婴儿、孩提、小学、中学。以点写面,以细节传精气神。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明。

结构上,中间部分瞬间镜头闪现勾连,呈现横断面式的形态。首尾呼应,层次井然。

表达上的亮点在于作者用巧妙的比喻贯穿全文,形象地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活特质:婴儿时期,奏响的是"生命的序曲";孩提时代,"一首轻快的原生态小调";小学阶段,"一组谐和的重唱";中学时代,"激情昂扬的交响"。篇末点题,"成长的瞬间构成如歌的人生",再以比喻加排比的整齐句式,生动畅想青年、中年、老年的生活,照应开篇,深情有力而又干练地结束全文。

四、小组交流

若让你来写《我的母亲》或《我的父亲》,模仿作者选取我们自己生活中母亲或父亲的一两个典型片段,你准备截取哪些闪光的瞬间或典型的经历,小组间互相交流吧!

五、写作训练

生活中有很多感人的瞬间。当你寒夜苦读时,母亲递过的一碗热粥;当你寂寞苦闷时,朋友电话中的一声问候;当你漂泊而归时,站台前亲人等待的身影;当你遇到困难时,陌生人伸出的援助之手??请借鉴课文与例文的写法,以“刹那间的感动”为话题描述一个瞬间,200-300字。

写作指导:关键词是“刹那间” “感动”,所写的应该是短时间内的一幕场景,应写清楚在哪个瞬间,为什么而感动,如何感动,感动得怎么样。要抓住烙印在你心底的某一个表情、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从这一个瞬间之中捕捉到人物的神韵,加以细致的刻画。

六、交流展示:小组之内交流习作,推选一篇进行小组展示。展示时先读习作,再说明推荐理由,其他小组做好点评准备。

七、结束语: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用心感悟,你会发现,无论是生活中父母关爱的眼神,朋友默默的支持,老师谆谆的教导,还是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落叶,一次飘雪,这一个个瞬间,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愿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颗细腻的心和一双明亮的眼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再现生活。

教学反思:

当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泛泛的叙述多,细致的描写少。这样的文章给人的感觉空洞无物,不能感染人。经典名篇《背影》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课文截取了父亲在特定环境下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建构文章,尤其是把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定格,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刻画,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情。想到本学期的小课题是《通过仿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所以我就想通过这次仿写训练,让学生学着去细致地描写刻画,让文章生动起来,充实起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素材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用心感悟,细致描绘,生活中的小事同样能打动人心。因此,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在生活中培养丰富善感的心灵。基于以上想法,我设计了这堂《截取法写作训练》课。

这节课分五个环节:自主学习、范文引路、交流点拨、写作训练、交流展

示。范文引路为后面的仿写做好准备。“归纳技巧”环节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截取法,然后让学生结合《我的母亲》总结运用截取法写作应注意的问题,为后面的写作训练做准备。“写作训练” 环节通过“刹那间的感动”为话题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用截取法从生活中截取一个侧面加以描绘,从而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交流展示”环节让学生小组之内交流习作,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推选一篇进行小组展示,以此树立典型,为学生提供修改学习的样本。整个教学环节进行比较顺畅,“归纳技巧”环节,学生在小组内能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想法,归纳合理,切中要点。课后从学生完成的习作来看,三分之二的学生能按要求描绘一幕让自己感动的场景,注意了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和对自己心理的描写,基本掌握了运用截取法描写一个片段的方法。但仍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能就一幕场景展开描绘,而是泛泛而谈,叙述多过描写。究其原因,首先,对于什么是截取法教师解释得还不够明确;其次,在进行“刹那间的感动”为话题的写作训练时,忘记了进行写作指导,没有强调是一个片段训练,这也是学生没能就一个瞬间、一幕场景展开描写的原因。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习作,需要在课后指导学生继续修改。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