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责任名人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4:25:44 作文素材
责任名人故事作文素材

篇一:名人责任心故事

名人责任心故事

邓稼先:两弹是他的勋章

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年大漠上腾起蘑菇云的谜底终于揭开。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而党和国家授予他的“五一”劳动奖章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却永远闪耀着光芒。

生平

21岁便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26岁在美国成为“娃娃博士”;取得学位后第九天便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

1958年以后神秘地“消失”。在戈壁大漠中,创造出世界上研制氢弹的最快速度。

临终前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

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当时的副总理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背景

杨振宁故意问还不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回答:“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杨振宁激动得流出泪水

邓稼先的一生,是中国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他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长大,在“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西南联大校歌声中走上科学之路。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抱定了以科技强国的宿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同时,他在党的教育下知道了应该如何发动群众进行科研攻关,为此而终生奋斗不惜个人的生命。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核弹、氢弹和卫星),西方人总感到不可思议。杨振宁来华探亲返程之前,故意问还不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

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正是由于中国有了这样一批勇于奉献的知识分子,才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故事

他从美国归来,带了几双尼龙袜子送父亲,还带回一脑袋原子核的知识

岳父支援的一点粮票,他都用来买饼干与同事们分享;他在基地度过10年单身汉生活

邓稼先于1950年夏天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完全可以留在那里并拥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待遇。但他毅然回来建设仍一穷二白的祖国。同年国庆节,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邓稼先还强调试验的基本原则是亲临第一线。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10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检验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童第周: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篇二:关于责任的故事

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努力

小时候的里根

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拖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还的代价是三十九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邻居愤怒不已,向他索赔12.5美元。这12.5美元在当时可谓是天文数字,足够买下125只生蛋的母鸡了。男孩儿把闯祸的事告诉了父亲,并且忏悔。见儿子为难的样子,父

责任名人故事

亲拿出了12.5美元,说:“这笔钱是我借给你的,一年后要分毫不差的还给我。”男孩赔了钱之后,便开始艰苦地打工。终于,经过半年的努力,他把这“天文数字”分毫不差地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他还回忆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到底什么是责任。”

查尔斯·詹姆士·福克斯是英国著名政治家,他以“言而有信”获得了政界较高的赞誉。 当福克斯还是一个孩子时,有一次,福克斯父亲打算把花园里的小亭子拆掉,再另行建造一座大一点的亭子。小福克斯对拆亭子这件事情非常好奇,想亲眼看看工人们是怎样将亭子拆掉的,他要求父亲拆亭子的时候一定要叫他。小福克斯刚巧要离家几天,他再三央求父亲等他回来后再拆亭子,福克斯父亲敷衍地说了一句:“好吧!等你回来再拆亭子。” 过了几天,等小福克斯回到家中,却发现旧亭子早已被拆掉了,小福克斯心里很难过。吃早饭的时候,小福克斯小声地对父亲说:“你说话不算数!”父亲听了觉得很奇怪,说:“不算数?什么不算数?”原来父亲早已把自己几天前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老福克斯听到儿子的话后,

前思后想,决定向儿子认错。他认真地对小福克斯说:“爸爸错了!我应该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于是,老福克斯再次找来工人,让工人们在旧亭子的位置上,重新盖起一座和旧亭子一模一样的亭子,然后当着小福克斯的面,把“旧亭子”拆掉,让小福克斯看看工人们是怎样拆亭子的。 后来,老福克斯总是说:“言而有信,对自己的言语负责,这一点比万贯家财来得更为珍贵!

美国总统林肯21岁那年,在一家商店里当雇员。一天,一位老妇人来买纺织品,由于一时大意,他多收了老妇人12美分。当发现后,在当晚,他赶了六英里的路,将多收的钱还给了老妇人。

保守秘密: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的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能。”好友急切地回答。“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自己建造的房子: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做得一手好活计的木匠走,再三挽留,木匠决心已下不为所动。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在盖房过程中,大家都看出来,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计也全无往日水准。老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房子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愣住了,同样,他的后悔与羞愧大家也都看出来了。他这一生盖了多少好房子,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

老鼠和狗:一群老鼠爬上桌子准备偷肉吃,却惊动了睡在桌边的狗。老鼠们同狗商量,说:“你要是不声张,我们可以弄几块肉给你,咱们共享美味。”狗严辞拒绝了老鼠们的建议:“你们都给我滚,要是主人发现肉少了,一定怀疑是我偷吃的,到那时我就会成为案板上的肉了。”

2006年11月14日,兰州空军某部河南籍飞行员李剑英驾驶某型歼击机,在训练结束下降途中,飞机不幸撞上鸽群,当时飞机上还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还有易燃的氧气瓶等物品,如果跳伞后的飞机失去控制,坠入村庄,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在生死攸关的16秒里,李剑英看到飞机下方的密集的村庄和人群,毅然决定改跳伞为迫降,先后三次放弃跳伞求生机会,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不幸殉难。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周围的群众深深地为这个优秀的河南青年而感动,他们自发地到烈士殉难的地方为烈士祭奠。

美国最著名的陆军军官学校 西点军校的座右铭只有三个字:责任、荣誉和国家。这所纪律严明、竞争无处不在的学校,理念就是: 一个负责任的军官才是有竞争力的军官,有竞争力的军官才能为荣誉和国家而战。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篇三:历史名人小故事

李自成在北京罕为人知的大屠杀时间:2013-01-09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点击:1436次《明史》里说:明朝旧臣根本没有机会在大顺朝廷安身立命,他们绝大多数沦为了被镇压的对象。八百多名明朝官员,被押进刘宗敏的军营,这些人“拷掠责赇赂,至灼肉折胫,备诸惨毒。”饶是勒索了钱财,还不留人家活命

李自成的“大顺”军队打到了北京城下,大明朝廷乱成了一锅粥。见大势已经去,惶恐的朝臣便寻思背主求荣。1644年3月19日清晨,有人主动打开了正阳门,刘宗敏的部队耀武扬威地开进了皇城。农民起义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占据了北京。要改朝换代了,明朝的臣民惶惶不可终日——山贼草寇以及流氓无产者所造成的灾难,正在蹂躏这座帝王之都。

第一大灾难——李自成是个没有远见卓识的农民,他侮辱了上吊自杀的崇祯皇帝,寒了天下人的归附之心。首先,焚烧明朝的太庙,叫朱明的列祖列宗全部滚蛋!说得好听,要为崇祯皇帝举办“礼葬”,实际上,他所施舍的那点“礼遇”,还不够恶心人呢。《明史》当然不可能说李自成的好话,但是,从众多细节即可看出,李自成的确是没水平,且看,崇祯皇帝的丧礼是这样敷衍的:“自成命以宫扉载出,盛柳棺,置东华门外,百姓过者皆掩泣。越三日己酉,味爽??”用门板抬、用柳棺装,在东华门外一停,三天就臭了。这哪里是礼葬?简直是打发叫花子,跟“抛尸”差不多。两个多月后,满清占领北京,头一件事儿,就是“安辑百姓,为帝后发丧,议谥号。”尽管满清政权在邀买人心,这总比赤裸裸地虐待更文明、更策略吧。

第二大灾难,拷掠前朝旧臣,屠戮虐杀无辜,在北京大搞白色恐怖。其实,农民政权里也有高人,可是,挡不住最高领袖脑子不清楚。比如,李自成麾下的名将李岩,他早就坦率地规劝:“以不杀收人心”;李自成偏偏没往心里去。在他的授意下,刚进北京一个星期,农民军便开始大面积地抓人、抄家、敲诈、劫掠,明朝旧臣变成了“唐僧肉”。一句话,拿钱来!这叫“助饷”,而且明码标价:“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掏不出那么多银子,就往死里折磨。刘宗敏赶制了五千套夹棍,夹棍号称“刑具之祖”,这玩意儿,看一眼都叫人浑身发抖,何况受刑呢?“凡拷夹百官??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枣林杂俎》里非常肯定地说,被迫害致死者有1600余人。《明史》里说:明朝旧臣根本没有机会在大顺朝廷安身立命,他们绝大多数沦为了被镇压的对象。八百多名明朝官员,被押进刘宗敏的军营,这些人“拷掠责赇赂,至灼肉折胫,备诸惨毒。”饶是勒索了钱财,还不留人家活命,“征诸勋戚大臣金,金足辄杀之。”

第三大灾难,如果说,对贪腐成性的明朝官员发泄私愤,还有情可原,那么,对无辜百姓下手,则彻底暴露了农民军的“匪气”。他们的确开始趁火打劫了,所谓“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劫掠还不算,又规定了新政策:“令五家养一贼,大纵淫掠,民不胜毒,缢死相望。”对无辜百姓来说,朱明皇帝当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横竖没好日子过。老百姓能不绝望吗!

第四大灾难,大顺新贵,荒淫贪腐,比朱明朝廷还烂。包括李自成在内,首先划拉女人。尽管有元配高夫人,李自成还是希望纳妾,刚入驻紫禁城,就安排这件事儿。有资料说,宫女窦氏有幸成为妃子。顺治二年九月,清军在九宫山缴获“自成妻妾二人,金印一。”大概,那位小妾就是窦姑娘。话又说回来,像李自成这样的胜利者,喜欢几个女人,也没什么了不

起。农民军进北京,紫禁城化作了活地狱,“宫女魏氏投河,从者二百余人。”崇祯皇帝16岁的女儿——长平公主已经父亲砍掉左臂,可惜没死成,苏醒之后,便落到刘宗敏手里“疗治”——干嘛非得去这个“活土匪”家“疗治”?这件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他连陈圆圆都扣留,还有什么不敢做的?除了女人之外,金银财宝更不在话下了,李自成撤离北京前,先命一支庞大的骡车队,将黄金白银运往西安。“每饼千金,约数万饼。”他们太看中金钱,也太会过日子了。

第五大灾难,焚烧宫殿,毁弃城市,我得不到,也不叫别人得到。4月29日,李自成在武英殿仓皇即位,虽说短点儿,在紫禁城里坐一天,也算名正言顺的皇帝陛下。他这点儿心愿刚刚了结,便着手做毁灭性的破坏——“是夕,焚宫殿及九门城楼。”十足的“流寇”的作风。其实,这种人掌握了政权,老百姓照样没有好日子过!

蔡廷锴的故事:黄豆克敌时间:2013-01-07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点击:260次 1932 年上海“一·二八”抗战中,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公元1892—1968 年)将军常常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或观察敌情。

一次,蔡将军从火线上返回司令部,因为走得急,加上脚下不知何物打滑,摔了一跤。身后的警卫员赶忙过来扶起他。一看地上,原来是几颗黄豆。

“他妈的,这是谁撒的?”警卫员光火地向周围一看。

只见远处站着一位老百姓,抱着的一只饱鼓鼓的口袋上有个破洞,正向外流着黄豆。

“长官——长官,我,我可不是故意的。”已经吓得脸都脱色的老汉,结结巴巴他说。

“来人,给我捆起来!害得我们军长摔了一大跤,还说不是故意的。”警卫员怒吼着。

“小鬼,看你吓了人家。摔个跤没什么,大惊小怪什么呀?让人家走算了。”蔡将军止住了警卫员,放那个老汉走了。

其实蔡将军那一跤跌得还真不轻,脚背因扭伤而红肿起来。晚上,警卫员帮他用温水洗的时候,嘟吹着说:“还说没什么,都肿成这样子了。”

蔡廷锴看着自己受伤的脚,像没听到警卫员的声音。

看着,看着,只见他眼睛一亮:“小鬼,你有办法搞到大批黄豆吗?”

“当然有办法,黄豆又不是什么希罕物品。”警卫员说。

“好,大好事一桩。”蔡将军高兴地站了起来,脚背碰上了凳脚,疼得他不由“啊哟,啊哟”叫起来。

第二天,大批黄豆运到了军部。

“命令战士们把这些黄豆在晚上撒在敌人可能发起进攻的必经之路上。”蔡将军下令道。

“原来是这样!”警卫员恍然大悟。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由于十九路军在准备巷战的街上都撒了黄豆,日军冲进街道时,他们的硬底皮鞋踩在圆圆的黄豆上,一个个滑得东倒西歪,被埋伏在街道两旁的十九路军将士杀得大败。

徐锡麟的故事:借镜教人

时间:2013-01-07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点击:137次 辛亥革命着名烈士徐锡麟,早年曾在绍兴府中学堂担任过副监督(副校长)。在此期间,他十分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而且很讲究方法。

一次,有位衣冠华丽的学生偷了同学的一些东西。徐锡麟知道后,把这个学生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平静地问:“你知道吗,我为什么叫你来?” 学生满不在乎地答道:“我不知道。”

徐锡麟盯着他,说:“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已抓到了一个小偷。”

话音刚落,学生的脸色顿时变了,但还是故作镇静地问:“小偷在哪里?”

徐锡麟递给他一面镜子,并且严肃地说:“你看,小偷就在镜子里,你仔细照照他吧,先照照外貌,再照照灵魂。”

这个学生接过镜子,不敢看一眼,羞愧万分地低下了头。

徐锡麟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固然需要讲究外表,但是更应具备纯洁的灵魂。只有灵魂纯洁,才能达到学问渊博。”

几句话说得这个学生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孙中山的幽默趣事

时间:2013-01-07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点击:251次 有一次,孙中山在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讲民族主义。礼堂不大,听的人很多,天气又热一些,听着听着有人要入睡。这时,孙中山便穿插一个故事说:“那年我在香港读书时,看见许多苦力工人聚在一起谈得很起劲,有人哈哈大笑。我觉得奇怪,便上前问一下。有一个苦力说:”后生哥!读书好了,知道我们的事于你无益。‘又一个告诉我:我们当中一个行家,辛辛苦苦地积蓄了5 块钱,买一张马票,牢牢记住那上面的号码,把它藏在日常用来挑东西的竹杠里。等到开奖,竟真的中了头奖,他欢喜万分,以为领奖后可以买洋房、做生意,这一生再也不用这根挑东西的杠子过生活了,就把竹杠狠狠地扔到大海里。不消说,连那那张马票也一齐丢了。因为钱没到手先丢了竹杠,结果是空欢喜一场。“

说到这儿,大家听得入迷,禁不住笑了起来。孙中山接着归到本题:“对于我们大家,民族主义就是这根竹杠,千万不能丢啊!”

曾克林:经历最为传奇的开国将军

时间:2012-12-24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点击:2972次 曾克林将军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他与人民军队历史上的许多“第一”联系在一起:抗日战争后第一个接触苏联参战部队、第一个进驻东北、第一个接收大城市的八路军高级军官是他;解放军第一个战车师师长是他;他参与组建了空军第一个航空混成旅、海军航空兵第一师、海军第一个歼击师;1955年人民解放军军第一次授衔时,他是惟—一位参加过陆、海、空三大军种的将军,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也是红军出身的将军中惟—一位驾机上天、跳伞的人??

有一副挽联曾凝练地概括了曾克林将军的一生:“长征有功抗战有功解放有功挺进东北立头功延安汇报建奇功;陆军有您空军有您海军有您建设海航更有您万里海空铭记您。”

抢占东北的“先锋官”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朱德总司令先后发出了向东北进军的第一号、第二号命令,李运昌同志领导的冀热辽军区成立了“东北前进工作委员会”和“前方指挥所”,指挥冀热辽军区一万三千多名主力部队和二千五百多名地方干部,分三路纵队进军东北。时任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的曾克林率两个团及朝鲜义勇军支队共4000人,会师苏军攻克山海关,捷足快进,挺进东北,成为第一支进入东北的八路军部队。

曾克林一路先后接管了绥中、兴城、锦西和锦州。1945年9月5日中午,曾克林率部抵达沈阳火车站。谁知此时,曾克林却遇上了平生最尴尬的局面:他们无法下车,面对的是荷枪实弹的苏军的包围。

沈阳是1945年8月21日由苏联红军解放的。当曾克林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八路军部队进来时,苏联红军事先没有接到任何照会及联系,所以就感到非常突然。当他们看到一支没有军衔的部队来得这么迅速,就非常怀疑,速调部队将曾克林部所乘的火车包围起来,不准他们下车。”

曾克林下车与苏军沈阳卫戍司令卡珍通少将交涉了两次,毫无结果。卡夫通少将的交谈中屡次提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可曾克林却从未听过这个条约。

曾克林的脾气很倔,他执意要进驻沈阳。由于电台功率太小,部队一出关就与上级失去了联络。曾克林不知道,他的行动已经与党中央的要求相左了。鉴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限制,党中央于29日发出电报,要求八路军部队只以地方军及义勇军的名义,非正式进入东北,“不要声张”,“不要坐火车进入大城市”,“不要勉强与(苏联)红军接治与联络”。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