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材料作文评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2:47:58 优秀作文
材料作文评分优秀作文

篇一: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教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七、作文(60分) 21.(60分)

作文评分执行细则

2分。

“中心”“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准

“丰富”“有文采”“有创新”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特征等“有创意”为重点。

,按等级评分标准相关要求判分,

“特征等级分”记0分。

800字,每少50字扣1分。扣满8分为止。若作文只有200字以内而又未完“表达”两项中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0分,“特征等级分”记0分,不200—400字且未完篇者,扣完8分字数后,“内容”和“表达”在三等级以下“特征”在第四等考虑。特殊文体除外,但应提交小组讨论判分。 七、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记,扣满3分为止。 八、若因“缺题目”、“不足字数”、“错别字”需减分的,就在评分栏中“缺题目”、“不足字数”、“错别字”填上应减的分数,若没有减分,在相应栏上记“0”。

九、全篇用外语写作,一律记“0”分。全篇使用不规范汉字,交阅卷指导委员处理;局部使用不规范汉字,交作文组长处理。

几点说明:

一、阅卷教师在阅卷中发现优秀作文或各种等级、各种类型的典型作文,请将该卷保密号发给组长,由组长发给指导委员会。 二、空白卷的记分空格以“0”占位。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新”为重点。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缺标题扣2分;字数不足的,每少50个字扣1分;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错别字扣满5分为止。 (4)确认有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教案

旧材料作文审题太难,话题作文“不需审题”,均有其不足之处。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出开放性,又加强限制性,是高考作文命题值得思考的问题。

悄然的变化: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我们称之为新材料作文。)考生应把审题的注意力从关注话题本身,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 作文题的构成:1、材料 2、作文要求

2005年高考上海卷、 福建卷、湖北卷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模式,我们把它称为“题意作文”(有人称作“后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这种作文模式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考生可发挥的空间更大。2006年高考两套全国卷和湖北卷都是这种题型。2007年广东两套高考调研题和广州一模皆为此题型。所以,应引起重视。

所谓“新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一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就其本质来说,题意作文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比较而言,题意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隐性材料也曾加了同学们的审题难度。

审清题意三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

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

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分析】赞美的力量 四、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五、分析关系法

【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六、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分析】这则材料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它是“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哑口无言”是贬义词,暗示了命题者对面包师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做人要诚信,如果心怀不轨,居心叵测,自己也必将被背叛和欺骗。 七、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大会名誉主

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奖”。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 【分析】这则材料,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法进行立意。(1)从主席欠身为陈省身教授调整麦克风的细节出发立意——我们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非常尊重知识和科学,对科学家更是充满无限敬意。(2)从获奖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任重道远,我国还需要再次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3)从三位获奖者全是36岁的角度立意——我国在科学领域也要“年轻化”。

这样提炼出多个立意后,学生应该择优进行写作。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材料】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求教。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们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难。但是,我们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年轻人照着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出警告。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讯后纷纷出逃,但没有发现什么危险。于是,它们又飞回了原地。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终于,有几只以为受骗的大雁向雁奴发动了攻击。如此再三,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是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长者提醒道。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芦苇地。雁奴虽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经懒得再管了。年轻人举起了枪??

【分析】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年轻人、长者、雁奴和雁群。审题时,学生可以舍弃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从雁奴和雁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 (1)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 (2)从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呢?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对忠诚的真正考验。

九、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材料】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分析】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

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材料】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分析】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十、寻互补法

【材料】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分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练习

1、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发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学。

结果不起立领奖 单独和厂方谈判合作的成果原因 有才无德

立意: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2、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弓为什么会断?原因在于猎人完全根据个人喜好、过分看中了弓的外表。因此: ①人们往往凭自己的主观好恶来判断或行动,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②重外表而轻内在,将会贻害无穷;

③任何事物都会有残缺,不必事事苛求完美。

3、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材料涉及到“老人“”年轻人“”胡杨树“等几个对象。

①从“老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无碍“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②从“年轻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全被风刮倒“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

③从“胡杨树如何才能抵挡沙尘暴“这一点上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逆境成才、顺境可能会使生命变得脆弱、要夯实基础。

4、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 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关键句是“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别摔在熟悉的路上”,不要谨小慎微、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

5.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6.一座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佛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

“贤弟,世间事大体是公平的,你我的确材料相同,来自同一座山,但在你出山前,师傅只是嚓、嚓几下子,把你劈的方方正正着着送出山。在你走后的三年里,师傅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炼不同,今天的际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的确,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事,公平与不公平,就看你从什么角度看问题。 基本主旨应是“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公平”。

7.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2作文题: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 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对于新材料作文,审好题是第一步,没有准确完整的理解所给材料,就无法确定材料的指向。这则材料是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节目的翻版,理解起来容易了一些。综合起来看,材料所指向的是当下社会的“诚信”问题。这道题目之所以这样设计,有着当下社会的现实背景,目前社会诚信缺乏,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所以在1999年出了材料作文“诚信”12年后,这道题目又以另一种面目出现在语文高考试卷上,就不足为怪了。

新材料作文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就是要求选择角度行文。其实,有的材料没有多少角度,或者干脆只有一个角度,这道题目就是这种情况。你说你能从材料中分析出几个角度?材料的指向就是“要诚信”,而不能有其他的任何意思(如“合分”“留给自己”“不表态”,这些都不是材料指向的“要诚信”)。审题时,一定要注意这种材料,不要分不出来几个角度却要硬分。

其次对于目前作文题型多样,多种题型共存的局面,同学们不要惧怕!其实,各种类型的作文题目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作文命题大致有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图画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等四种类型,其中最难的是(新)材料作文。不过根据可以互相转化的原则,我们可以在理解材料(包括图画)的基础上,把题型转化为话题作文,比如这道题就完全可以转化为话题作文“诚信”。转化之后,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但是无论如何,理解材料的本质,抓住材料的核心,找准关键词(或概括出关键词),是审

篇二:高考模拟材料作文“社会实践”作文评分细则及例文

高考模拟材料作文“社会实践”作文评分细则及例文

高考模拟材料作文“社会实践”作文评分细则及例文饶水知音

高考模拟材料作文“社会实践”作文评分细则及例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广州市高三调研)

某校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引发了学生们的热议。 有学生说,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有学生说,社会实践很有必要,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才能尽早融入社会。 有学生说,我的精力有限,学习时间很紧张,对我有帮助的社会实践我才参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的核心范围是“学生与社会实践”。材料共四句话,分四个小段,分两个部分。 第一句话为第一部分,是材料的总领,为考生提供了一个生活的场景:某校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引发了学生们的热议。由此可引申出:学校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合理性、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实践形式等。

接着的三句话,表明了不同的学生对社会实践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第一种,学生不应参加社会实践。理由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不能分心、精力有限(参加社会实践会影响学习);全身心地把学习搞好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基于学生身份特点对社会实践提出的否定态度,学生就是学生,学习是主线,要集中精力。 第二种,学生应该参加社会实践。理由是实践能让学生了解社会,更好地与社会融合;学生也是有社会属性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这是一种基于人的社会属性对社会实践提出肯定的态度,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员,参加社会实践是必要的,虽然能力有限,但也要尽快了解社会,以利于日后融入社会。此外,本句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引用其他非学生身份的人参加社会实践的例子,谈论社会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种,学生应该视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参加社会实践。理由是,每个学生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社会实践要对自己有帮助才应该参加。对比前两种看法,这种看法对“是否参加社会实践”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对自己是否有帮助。即,有帮助于自己的社会实践,就可以参加;反之,不参加。这是一种基于“有用”为判断前提的对社会实践的态度,行为的判断标准是“有用与无用”。

【材料与写作范围的把握】

一、对材料的核心范围“社会实践”的解读

狭义上的“社会实践”,包括两种含义:

(1)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

(2)指学生走出教室,在实际的社会情景中参与并经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围绕一定的研究主题,开展参观、考察、实验、调查、制作、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广义上的“社会实践”,指人类所有非与生俱来的具有社会特征的并对个体和社会产生

一定影响的一切实践活动。

本题目中的“社会实践”取狭义、广义均可。

二、对“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的解读

1.材料的核心范围是“学生与社会实践”,写作时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核心进行表述。

2.讨论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学校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合理性、方式等;学生是否应该参加社会实践。

3.这里的“学生”,可以泛指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包括:研究生、大学生、高中生、中职生、初中生、小学生等。

4.写作要求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说明,学生可以在后三段中任选一段内容提取角度,也可以综合两段或三段提取角度。三个角度立意没有高低之分。

【立意方向参考】

一、学校提供社会实践的角度

1.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教育的内涵。

2.平衡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3.社会实践不要形式主义,要重内容。

4.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二、学生不同意参加社会实践的角度

1.只有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2.目前,社会实践不是考试内容,说明它不是对学生的主要要求。

3.社会实践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只是搞形式,不能持久。

三、学生同意参加社会实践的角度

1.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更好地服务社会。

2.全面锻炼自己,参与社会实践。

3.参加社会实践,从小培养责任感。

4.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我价值。

5.融入社会前的必修课。

6.拒绝做书呆子。

四、学生选择性地参加社会实践的角度

1.理性认识实践与学习的关系,均衡调配。

2.服务社会是一种美德,更需要证明。

3.在学生与公民的角度间转换。

【对材料片面和错误的读解】

1.

就材料中某个词或句、过度引申材料,判为基本符合题意。

比如,讨论“学习好是否就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从第一种态度引申);

脱离社会实践这一讨论对象而单一谈论学生应该如何融入社会;

围绕着“功利主义”进行探讨;

离开“学生”,谈社会实践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情况。

2.

讨论写人对不同事物有不同看法、谈选择、珍惜时间、我的主见我作主等,为不符合题意,内容在四等打分。

【评分细则】

发展等级原则上不往下跨级打分:如果文章内容和表达均评为一类,则发展等级原则上不能评为二类,其它等级依此类推;如果文章内容(或表达)评为一类,表达(或内容)评

为二类,则发展等级可打一类或二类,其它等级依此类推。

关于扣字数分的标准

写了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写了400字的文章,20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写了300字的文章,15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写了200字的文章,10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写了100字的文章,5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完全空白的,评0分。

【样卷与评语】

1号文

学习时不应忘社会实践

如今许多家庭、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只顾学习,忽视实践社会早已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社会现象”。然而学生最缺的便是社会实践。学生在学习之余应多参与社会实践,不能死读书。

学生经历了十余年的学习生涯后,便要逐渐步入社会成为劳动力,而社会正是多年学识升华的地方。学生若不在学习的时间里抽空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在他真正步入社会时便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感,难以与社会融合,进而难以自己在世界中立足。

大学生就业早已成为当下难题,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因找不到工作回家种地甚至已经不再是新闻。归根究底,还是没有提前为进入社会打好底子,没有重视社会实践。有些人看了清华“学霸”马冬晗的采访,也想效仿她“不想步入社会”“想当一辈子学生”,但这无疑是错误且幼稚的。人终要由学生变为社会人,不可能将学习与社会实践分割开来。多参与社会实践,能帮助人变得更成熟,帮助学生体验社会、与社会交融,提前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自立自强。

而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与途径有许多,不论选什么,都应有一颗认真负责的心。从在小学门口开小摊档卖小吃的哲学系学生夫妻,到开饭馆同时创新菜谱的中草药系在读大学生,他们都是在将学习与社会实践抓在一起进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不怕苦不怕累,不论是地铁站导航员还是敬老院志愿者,只要有心,每个学生都能够胜任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关键在于实践,而怎样实践,如何选择实践的方向,则因人而异了。

高中生自打高一入学,就死盯着最后的高考,以为那就是结束。只顾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是现今高中生的真实写照。而如今众多高校如中大、复旦大学等在开展自招考试时也更加看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度了。高中生不应死读书,更应多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更应将所学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日后的工作需要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各所学校在注重升学率之余,也需为广大学生提供众多社会实践的平台,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死读书,不只满足于呆在象牙塔中。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忘记社会实践。不实践只学习,将来或许连为社会服务的机会都不懂寻找,何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可见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进力。国外大学开学前都有一至两年的自由时间选择供大学生自主实践创业,中国的学生,中国的学府,也该进行自我反思,认清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了。

评分:23+23+9=55

评语:本文议论文一类卷。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学生在学习之余应多参与社会实践,不能死读书”,然后联系当下

大学毕业就业难的现象进行分析,强调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的重要;紧接着从“怎么做”的角度提出看法,参与社会实践“应有一颗认真负责的心”;最后再次联系学生实际,强调无论高中生还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可少。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处处紧扣学生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展开论述,对材料的理解透彻;此外,文章结构安排清晰,议论分析有说服力,语言表达朴实、准确。

2号文

书店

“鸯,周日去做社会实践吗?这次去书店当收银员吧,似乎挺有意思呢。”

“不去,我的数学还有两套卷子没做。”我头也不抬的拒绝了沐。社会实践?多浪费时间,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出来工作后,有的是时间去社会实践。

沐似乎早已猜到我的答案,笑嬉嬉地说:“不就是数学卷么,我保证你去了书店帮忙之后,一定能做得更快。”

难道书店里藏着位梅林大师,有一种能让我数学变得更容易的魔法?星期天,我半信半疑地跟着他来到传说中的书店,不禁惊呆了——这书店不过两三层的模样,则捏里面那么多人?

沐领着我找到负责人报到,又将我待到了后门收银台。“收钱可是很考速算的,而且后门的收银柜没有计算器帮忙”沐咧嘴一笑,“幸好后门的人流量不算多,应该没问题。” 哪里没问题,问题太大了!

当我收下第十一份钱,不禁为自己的计算能力表示悲哀——因为之前算错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单。趁着下一个客人来之前,我抬眼瞅沐,心中徒增一份不平感。

沐不禁计算得又快又好,还一直保持着那份亲人的微笑。“记得收好收据。”“小心遗漏东西。”??一句句暖暖的提示如冬日的午后阳光,在这个冰冷的季节温暖人心。若不是知道他没有带什么录音机,我都快以为他偷偷藏了个在身上呢。

反看自己,算数算得手忙脚乱,客人

材料作文评分

都在一旁不耐烦的抱怨起来,甚至一个姐姐反过来安慰我。想到这,我恨不得扑上去,将他的成功秘诀逼问出来。

“这里还收银吗?”一个男声唤回了我游离的神识,我连忙笑着说声抱歉,接过他手中厚厚的一叠书。

这次不能算错。我暗下决心,小声的口算这六七本书的总价。

“一共一百七十八元三角。”

男人看了我一眼,轻笑道:“是少了十一块一角吧。”

我的脸“蹭”地一下发着热,不好意思地道歉。重新再算后,果真是算错了。

男人付过钱后,打趣道:“小姑娘,好好练练口算能力吧,不然书店老板可就要亏大发了。”

“就是,看我的口算能力都是在这儿练出来的。”

我抬头望向沐,心底有根弦微微地发出轻鸣。

“天天做卷子,学理论,最后还是要用到实践上。我担心你走得太远,忘了最开始的目的。”

阳光倾洒在男生身上,书店的嘈杂似乎都离我远去,世界只剩下这份安静。 “下周??”

沐歪歪头,疑问的轻哼。

“下周陪我继续当收银员吧!”

身后传来老板的笑声:“那你可得好好练练计算了,我可不想亏那么多钱。” 笑意盈满了书店,也盈满了我的内心。

评分:22+23+9=54

评语:这是记叙文一类卷。

本文构思精巧,通过“我”受数学试卷拖累,担心考试成绩,犹豫是否愿意与同学一起参加社会实践当收银员一事,后在同学的鼓动下勉强担任收银员并最终从中领悟到提升数学成绩其实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历练,收获颇丰。文章立意紧扣材料,善于设置悬念,人物心理描写精彩,语言流畅自然,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考场记叙文。

3号文

在实践中学习

课堂、习题、成绩,似乎早已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在刷题中获得快感,在名列前茅中赢得满足,以至于遗忘了社会、拒绝实践。缺失学习的实践难免盲目,没有实践的学习无疑空洞。唯有在实践中学习,我们才能让知识成为知识,作用于人生与社会。

倘若不曾在复杂的世界中闯荡,沈从文或许永远无法写出《边城》那宁静、清新而饱含激情的文字。自然与社会是一部大书,滋养了少年的心灵,丰满了少年的灵魂。在实践中学习,是一次体验的过程。体验苦难艰辛,体验人情冷暖,而后,便有了丰富的阅历与广阔的情怀。只身一人离开湘西,凭着一份执拗与好奇在战争、军队中生存,少年的沈从文习得的,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与人生的力量。在社会的实践中,一切死的知识都被赋予蓬勃的生命力。于是,生命因活的知识而充满激情。

恰如王洛宾行走在苍凉的西北大地上,满面风霜只为寻找美妙的音乐;恰如托尔斯泰走下高台脚踏土地,饱经苦难只为拥抱痛苦的人民。在主动的实践之中,那些伟大的艺术家所获得的,早已不仅是艺术,不仅是知识,而是作为大写的“人”的价值。

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将富于意义。一生坚持公共服务与学术相结合,那个纯粹而固执的马寅初握着《新人口论》,坚定地走向社会。他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更在实践中改变社会。在这里,只是不再是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获得自我满足的工具,而成为真真正正的学术——对世界有着强大的力量精神武器。

记得科塔萨尔在《跳房子》中写道,一切都如此绚丽,而这一切,都是从我们所坐的椅子上开始的。坐在“椅子”上学习,无疑是安逸、舒适的。而这安逸的代价,却是我们自私、自大、庸俗的灵魂。当我们为了成绩、排名而紧张学习,当我们为了虚荣心而疯狂补课,学习早已不是学习,而只是一种机械性的接受与功力的手段。想想那些毫无自理能力的“尖子生”,想想那些死钻牛角尖的“优等生”,缺失了实践,学习将变得何等苍白。

真正的知识,也许唯有从实践中获得。那决(绝)非一个轻松的过程,兴许伴随着挫折、痛苦、无奈。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却是生命成长的必经之路。一如黑塞笔下的悉达多,在那趟充满诱惑与艰难的旅途中,在那场残酷而坚决的自我舍弃与剖析中,走向了生命的圆融。 评分:21+22+8=51

评语:本文是议论文一类卷。

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审题准确、结构清晰。开篇亮出论点“唯有在实践中学习,我们才能让知识成为知识,作用于人生与社会。”随后分别从“丰富人生体验”、“赋予知识更高意义”两个层面展开,最后联系实际作结,纵观全文,论述能围绕论点进行,说理较为透彻。 此外,丰富的事例及出色的语言能力,亦为文章增色不少。

本文不足之处在于第2段和第5段的议论分析不甚到位;有1个错别字。

4号文

绝知此事要躬行

他们说,我是一个书呆子,一个不会实践的书呆子。

我不以为意。作为板上的资优生,我觉得很受乐,高中、初中、小学,我从来都是在学习上的霸王,因此我觉得我已经很优秀了,起码在现阶段我们要主攻学习,而我也做到了。至于实践,是以后的事了。

篇三:2014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高考语文作文题参考评分细则

作文题组

2014年高考作文属于材料引出写作要求的材料作文,考生须在阅读题目中的材料后,按要求作文。

题目中的材料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文字陈述黑白照片少,只记录人生几个瞬间,容易泛黄、模糊,但家人一次次翻看,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第二段文字陈述数码照片多,记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与人分享,且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数码照片被快速浏览和频繁更新,值得珍惜的“点滴”可以被稀释。 关于“黑白照片”和“数码技术”有多种对比:数量多少、记录内容、欣赏方式、留存状况、保存记忆等。

两段文字中的“黑白照片”和“数码技术”本身给人的影响均应作辩证思考,两者各有长处,又各有不足,但“数码技术”适应了当今信息时代,所以它基本取代了“黑白照片”技术。

两段文字形成对比,主要陈述一个社会生活的现象和事实:科技的发展,人们由照片所引发的情感体验也相应发生了改变。

一、关于题意理解和符合题意判定 (一)关于题意理解

作文题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容”应指字面上、表层的意思。“含意”应指深层的抽象的概括的意思。“内容”如照片与欣赏方式、照片与保存记忆。“含意”可以指上位概念或同一概念下的其它同一层次的相似事物。如科技与生活方式、科技发展与人的情感体验;又如书信和电子邮件与情感传递等。

1、表层含义(内容)

?黑白照片唤起记忆;黑白照片与家人分享;

?数码照片在快速浏览和频繁更新中可能会稀释记忆;数码照片与人分享; ?黑白照片唤起记忆,但容易泛黄、模糊;数码照片稀释记忆,但不会泛黄、模糊。

2、深层含义(含意)

照片是时代技术的载体,记忆是人类情感心理感悟。考生由照片联系到科技与人生、科技与生活、科技发展与人的情感体验、科技发展与人的心理变化等等反面都可以。或同一层次的相似事物,如书信和电子邮件与人的情感传递,纸本阅读与网络阅读与信息获取等。

这种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或者由个别到个别,都是不能离开中心内容的:照片与记忆、照片与欣赏方式。并且必须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科学技术,另一方面是心理/情感或生活方式等。 (二)符合题意判断

评卷员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要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的是“照片/科技”,这是一个核心概念;“两个基本点”,一是“人的记忆/情感”,二是“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如果从“内容”角度立意,“一个中心”,主要是指“照片”;如果从“含意”角度立意,“一个中心”,主要是指“科技”,也可以是其它相似事物,如电子邮件和书信。但是,谈科技或其它相似事物,都要从照片谈起,谈照片是一种科技,或照片与某种事物类似:它的技术进步影响人的情感或生活方式。

1、符合题意:围绕“照片/科技”来谈“人的记忆/情感”或“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都属于符合题意。

考生在写作中用与材料内容具有类比关联的论据或事例来展开写作,也是符合题意。如围绕“书信和电子邮件(快与慢)”或“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多与少、快与慢)”来谈“人的记忆/情感”或“人的生活方式/态度”,就是属于具有材料内容的同类对比。

要注意的是:仅仅指出“书信与电子邮件”和“黑白照片和数码技术”相类似还不行,还要阐释“书信和电子邮件”与人的情感传递方式的关系或谈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2、基本符合题意:如果只是开头、结尾或文中其它部分提一下“照片/科技”,主体部分与照片/科技无关,或者仅仅谈“照片/科技”,没有提到“两个基本点”之一,属于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在三等打分。

3、偏离题意:离开“照片/科技”仅谈“人的记忆/情感”或“人的生活方式/态度”,属于偏离题意。

许多考生抓住了材料中的两句话来写:“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值得珍惜的‘点滴’可能被稀释”,但如果不联系“照片/科技”,则视为偏离题意。 考生在写作中虽然引用了材料,但是另外引出其它一些不具有材料内容的其

它事物/概念进行比较,视为偏离题意。如,黄金与生铁(少与多、贵与贱)、乌龟与兔子(快与慢)等。

从“内容”与“含意”角度立意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即从“内容”角度立意与从“含意”角度立意均可。 二、关于角度选择

考生可以从第一段文字中选择角度,也可以从第二段文字选择角度,还可以综合两段文字选择角度,并没有优劣之分。可以从材料的内容选择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含意选择角度,没有高下之别。 (一)第一段文字 可参考角度:

1、翻看黑白照片唤起美好回忆,表达亲情、友情、爱情 2、黑白照片虽然容易褪色,但记忆是永恒的 3、黑白照片虽然少,但感情却非常丰富 4、黑白照片虽然模糊,但心灵却非常澄澈 5、黑白照片虽然老化,但情感不会老化 6、黑白照片很少,留给人们的美好回忆有限 7、其他角度

(二)第二段文字 可参考角度:

1、数码技术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数码技术可以把很多照片传到网络与人分享,人与人之间可以加强沟通 3、数码技术虽然发展了,但有的人却失去了纯真之情 4、数码照片多了,人的情感却少了(分析原因)

5、数码照片清晰了,人的心灵却蒙上了灰尘(分析原因) 6、生活节奏太快了,未能好好品味和珍惜这“点点滴滴” 7、珍贵的感情不能被科技发展/时代发展所稀释 8、其他角度

(三)综合两段材料 可参考角度:

1、黑白照片和数码照片给人的影响各有利弊 2、照片诚可贵,感情价更高

3、纯真的感情不能因科技的发展而褪色 4、发展科技与守护真情

5、新科技带来新的人文价值观 6、新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7、其他角度

三、关于“文体选择”

作文题目要求文体不限,考生可以选择多种文体: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评卷员应根据考生所选文体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对其作文进行评分。

四、关于“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5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今年有些考生的考卷,基本上是对两则材料的扩写,虽然符合题意,也可以考虑三等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25分)的重点是语言、文体,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能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垮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

基础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低于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再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

级一般在一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垮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的几个项目,其实体现的是作文中的亮点,依次有立意深刻、材料丰富、语言有文采、见解构思新颖,只要有一项突出就可以按等评分,其给分与内容和表达给分一般来说是相应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要鼓励考生作文出亮点。对于亮点突出,确实写得好的文章,就应该依据评分标准给予高分。

五、其他

(一)错别字扣分

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无标题扣2分.

(二)字数扣分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6、完全空白的,评0分。

如果考生写了两篇作文,则只评第一篇作文,按第一篇作文计分。

如果在评卷过程中遇到其它在本细则中未规定的疑难问题,可报小组长,由小组长报作文题组讨论处理。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