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义乌名人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2:31:12 作文素材
义乌名人故事作文素材

篇一:义乌成功事迹

义乌小商品城,坐落于浙江省义乌市,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机构公认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肯定了其在全球商品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横空出世的义乌商人令人关注,被世人乐道. 为什么一大批没有文凭、没有学历的义乌农民能托起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从明末清初就开始有经商传统的义乌人,直到改革开放才抢得先机,终成气候,且蔚为壮观.义务人除了具有的刚正勇为、敢闯敢冒、勤耕苦读、精思巧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文化特质外,这些洗脚上田经商的农民还有着怎样的商业智慧和商业精神?

原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说:“缺乏自然资源,缺乏工业基础,缺乏外资推动,缺乏优惠政策的义乌看似“莫明”发展起来,其实是有?其妙?的!”义乌商人妙在何处?

小与大

义乌市最大的铅笔生产企业——中圆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元,最初是做食品批发生意的.1993年,他开始尝试做乳酸饮料,可是没技术,饮料卖不出去,最后亏光了全部家产——60万元.为了还债,宗老板只好到岳父的笔厂打工,开始和铅笔打交道.

从一棵树到一支笔,中间要经过300多道工序,一支铅笔的利润最多不过5厘钱.“这样做到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债呀?”宗元有些绝望.但岳父对他说:“积少成多,你别想一口吃成胖子.” 宗元到现在都感激岳父的那句话.他从岳父那里盘来三台机器,开始在自家10多平方米的卧室里做铅笔.他和两个工人晚上做铅笔,白天拿到市场卖,几毛钱一支的铅笔一天能卖100多元.

卖了一年铅笔,手头有了一点钱,宗元觉得不开发新产品不行了.1998年,他向银行贷款3万元,买了新设备,制造抽条铅笔.这种铅笔当时只有少数大企业才能生产.由于宗元生产成本低,抽条铅笔每支的价格比其他企业低1分5厘,上门要货的人踏破门槛,厂里一天要生产10多万支.生产量一大,利润就成倍上涨.

1998年7月,一个来自印尼的商人看中了宗元的铅笔,一下就向他定了660箱,3个月就赚到了一万多元.这是他第一笔出口生意,真正让他见识了什么是“小商品大市场”.从此以后,他就到全国各地跑展销会,专做外销生意.现在,宗元的工厂一年生产2亿支铅笔,盈利数百万元,铅笔销往世界各地.

小商品大市场,几乎每个义乌商人身上都有着这样的传奇.义乌商人黄利军专做几毛钱一只的清洁球,就是家里洗锅刷碗的那个亮晶晶的金属球.他一做12年,做成“清洁球大享”,每天一集装箱一集装箱地把清洁球卖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立志要“清洁全球”的黄利军说:经营

活动中,有大生意,有小生意.无论生意大小,其中皆各有各的学问.只要能够量体裁衣,从自身实际出发,孜孜以求,小生意,一样能做出大市场.

在小与大的自由王国,义乌人以小谋大,从小促大,从小做大,将小与大的辩论法融进了每一个商机,终使小饰品、小玩具、小五金、小家电……千千万万个“小”企业和家庭生产单位,把千家万户的创业汇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集群,托起了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有占世界生产总量40%的电子钟表,占全国70%的饰品,占全国50%的胶带、40%的拉链、35%的袜子,国内最大的清洁球、织带、易拉罐生产企业等等.目前“义乌制造”形成了针织袜业、文体用品等20多个特色优势产业,并创下了多个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

少与多

100根牙签的毛利是多少?1分钱!一根细细的吸?利润是多少?是5毫—8毫钱.

面对创业初期,一些义乌人办厂生产牙签、吸管,许多外地人都流露出不屑:做啥不比这利润多呀!

有“世界吸管大王”之誉的楼仲平,童年给他6个兄弟姐妹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饥饿.因为家里太穷,他读完初二后就辍学跟着父亲去江西一带鸡毛换糖.当他有机会办厂时,他选中了生产吸管.1994年,他租了两间民房,买来两台机器,和妻子两个人没日没夜地做吸管,一天要做几百公斤,而每根吸管的利润只有8毫钱.就这样做了3年,刚赚了一点钱,金融危机爆发,塑料原材料大幅涨价,许多吸管厂纷纷改行,原有的40多家吸管厂一下子减到三四家.妻子担心地问楼仲平:“咱们也换吧?这样下去要亏死了.”楼仲平摇了摇头:“吸管是易耗品,需要量大.只要过了这个坎儿,一定有钱赚.”

楼仲平硬是过了那个坎儿,将吸管产业越做越大,家庭作坊也升级成为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我上网很早,网络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的时候,我就把吸管放网上卖了,我用吸管把世界都?吸?进来了.”楼仲平说起此事很是得意.靠着网络,他的吸管一下子推销到了全世界,目前,公司通过电子商务成交的业务占了公司总业务的一半以上.

现在,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饮用吸管生产企业,有60条生产线,公司90%以上的吸管销售世界各地,日出口吸管8吨,一年的产量占了全球吸管需求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每月利润达40万元.

据了解,义乌现有塑料吸管企业近20家,吸管生产量约占全球60%.小吸管,利润虽然如此之少,但却给这些生产吸管的义乌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且市场非常稳定.

同样,当你面对义乌小商品市场一个不起眼的小柜台,每天竟要批发销售牙签几吨甚至几十吨左右:以10吨计,也就是1亿根左右;按100根毛利1分钱计算,每天可获利1万元.

少与多,薄与厚,敏感和慧眼,使义乌商人在“少”与“薄”中发现了商机,抓住了机遇,成就了大业.面对如此微不足道的“少”和“薄”竟能创造出如此之多的“多”和“厚”,谁能不感到惊讶,谁能不佩服义乌人的厉害!

中国人说:吃亏是福.义乌人吃得起亏.义乌有不少老板说,在与别人做第一笔生意时,他们不太考虑能赚多少,因为留下长线才是最重要的.

义乌商人吴云江,有一次卖给一家超市几百箱玩具,每箱有100个.超市抽检时,发现有一箱只有99个玩具.吴云江说:“每箱玩具都按99个算好了.”这一笔生意,他少赚了一万多块钱.有人问他为什么愿吃这么个傻亏?但他说:“其实,我由此获得的比付出的多,因为从此那家超市就一直订我的货.”

1997年后,一位名叫艾力克赛的俄罗斯商人来到义乌小天使玩具公司,并订了100多万元的货,发货后不久,这位俄罗斯商人就打来电话:一批游泳圈漏气.公司领导检查后发现一部分游泳圈确实有漏气问题,他马上打电话给这位俄罗斯商人:“如果你愿意要货,我按照原数量再给你一批合格产品;如果你不愿意要货,我马上退给你全部货款.”艾力克塞选择了第一种方法.小天使企业因此一下就赔了3万多元,而当时该企业一年的利润也就10万多元.

但是,这笔赔本买卖却让企业受益无穷.从此,艾力克塞非常相信该企业,每年都要从这里订好多货.不仅如此,他还把这家企业推荐给他所有的商界朋友,由此,这家企业的玩具也越来越多地销往俄罗斯,并最终使它成了俄罗斯的最大充气玩具供货商.

周晓光作为东南亚最大的饰品企业——新光集团的董事长,18年前,一次吃亏几乎使她破产;而正是这次吃亏,使她在同行中赢得敬重.

周晓光1986年开始搞贸易.由于她从事的贸易商品经常换季,价格浮动大,风险也大,货物要去抢.所以她从来不向对方压价、杀价.多少就多少,即使吃亏也不与对方计较.同行说都周晓光傻.

1988年,周晓光进了一批水晶项链,进价12元一条,广州老板卖给她34元一条.她要了20万元货——这是她当时全部的资金.货拿到后,她在义乌市场上卖40元一条.没想到货上柜后,不但卖不动,而且招致骂声,说她赚钱心太黑.原来义乌有另一位经销商竟也有和她一样的货,因进价只有15元,所以在市场上只卖25元一条.周晓光问供货的老板:这是怎么回事?老板急了,发誓绝对没有把同样的货卖给另一位义乌人,更别说只卖15元一条了.后来一了解,原来是香港人卖给对方的.

水晶项链的季节性很强,只有在五六月份卖,结果这一年,周晓光库存10多万元卖不掉.

周晓光吃大亏了.但周晓光吃了大亏,竟没有向广州老板讨个说法,默默地认了.其实,那个老板事后心里很内疚.周不找他论理,他更内疚,他说:从来没见过像周晓光这样的同行.后来,他给了周晓光另外一笔生意,让周把钱赚回来了.从此后,这个老板对周非常信任,同她一直保持着生意上的关系.

如何面对“亏”与“赚”,独特的视角,使义乌商人受益无穷.义乌人独特的经商经验是:一旦认准了一个行业,即使亏,也不会轻

义乌名人故事

易放弃,一直做下去,肯定会成功.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高峰和低谷.当某一商品供不应求时,就会吸引众多企业一哄而上,于是,商品就会过剩,导致商品积压.这时,商家就会以低价来吸引买主,有时商品价格甚至低于商品价值,由于无利可图,一些商家就退出这一领域,直到供求平衡.这样,坚持到底的商家又有重新在这一领域赚回利润的机会.这坚持到最后的往往就是义乌人.

义和利

对于一个商人而言,追逐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义乌人在追逐利润之外,还有更高远的目标.在他们中间,共同信奉这样一个道理:我要赚钱,先要让人赚钱.许多成功的义乌商人都有一条不容忽视的经验:先有信,次有义,最后才有利.

“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义乌商人总是千方百计先让进货老板赚钱,等老板赚到了钱,他才会回过头来继续买你的货,进而让你赚更多的钱.

义乌商人十分注重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感情,讲信誉、重视老客户,只有这样才会持久的发展.用当地通俗的话讲,“骗能骗一次,不能骗一世”.

义乌华鸿控股集团董事长龚品忠1990年借债2000元开始经营工艺镜框,目前已成为以相框为主,涉足工艺时钟、塑胶、纸业等相关领域的现代化企业集团.龚品忠说:是义乌人的“义”字当头使他与许多客商建立了友好感情,促使生意越做越大.

1998年,华鸿控股集团公司开始大规模拓展海外市场.一次,一位非洲客商从他的企业进了一批相框,但在海运途中遭遇一场大风浪的侵袭,致使相框大量破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运输途中的意外本与生产公司没有关系,但龚品忠在得知情况后,主动承担一半损失.他对客户说:“既然你跟我做生意,就是我的朋友,朋友之间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位老外被龚品忠的这种朋友义气所感动,后来竟成患难之交,时至今日,这位老外依然向华鸿公司进货.

龚品忠认为,公司当时虽然有所损失,但由此树立了良好的信誉.讲义,不会有直接的效益,但却迟早会体现其效益,义积累到一定时候,会给人带来意外丰厚的回报.

“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这种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心智素养,是义乌商人从事商务活动中最重要的经营之道,从而使义乌人经商的经历充满传奇,他们的经商故事是那样的富有人

生哲理.毫无疑问,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义乌商人,他们虽然没有文凭,没有学历,但充满朴素辩证法的商业文化深入他们的骨髓,融入他们的血液,使他们拥有了许多独特的秉性,而这种秉性则是他们在商战中屡屡制胜的原因.

篇二:高考作文素材:名人故事,名人读书小故事大全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故事,名人读书小故事大全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故事,名人读书小故事大全

1.苏东坡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2.孙敬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3.车胤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4. 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5. 诸葛亮

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

6. 华罗庚

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7. 鲁迅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8. 爱因斯坦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9. 况衡

况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篇三:浙江历史名人

浙江历史名人

浙江在历史长河中,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在哲学、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

骆宾王(约627—约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七岁那年写下了著名的《咏鹅》诗,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留有诗集《骆宾王集》。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江苏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另外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可谓全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退居家乡,仍抱收复中原之信念。他一生创作诗歌极多,今存九千多首。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另外,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刘基(1311—1375)字伯温,谥曰文成,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明代名臣。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于谦亲自督战,击退瓦剌军并遣使议和,使太上皇回归。后于谦以“谋逆”罪被冤杀。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王阳明(1472—1529),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于阳明洞(今贵阳修文县)学习,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世界观与人生观均载于《大学问》一文中。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有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山阴布衣、鹅鼻山侬等众多别号。民间曾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主要是关于年轻聪明的他如何捉弄官宦等故事。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今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著名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儒,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美誉。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号定盦,后更名易简,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黄宾虹(1865—1955),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虹叟。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杰出国画大师。自幼喜爱绘画,6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1887年赴扬州,从郑珊学山水,从陈崇光(若木)学花鸟。有“再举新安画派大旗,终成一代宗师”之誉。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逼近北京之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称为“民族魂”,留有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文章,对中国思想界影响巨大。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上虞人。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被浙大学子尊称“浙大保姆”。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乌镇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981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也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浙江海宁人。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再别康桥》是其最著名代表作。1931年11月19日不幸空难,英年早逝。

丰子恺(1898—1975),字仁,号子恺,今浙江桐乡人,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作品《给我的孩子们》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

钱学森(1911—2009),浙江省杭州人。杰出的科学家、曾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作出过重大贡献,1950年代经过几番波折回国后,在中国的火箭和导弹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作出了跨越式的贡献,中国科协将国际编号为376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钱老的人格魅力与爱国主义精神影响了一代航天人。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