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广州市2016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4:32:59 高中作文
广州市2016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作文高中作文

篇一:2015年广州市高三1月调研测试语文作文佳作

2015年广州市高三1月调研测试语文作文佳作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除夕,年夜饭后,家里人各忙各的。

爷爷看看忙着用电话拜年的儿子,再看看低头用微信送祝福的孙子,不禁感慨:“现在鞭炮不让放了,祭祖拜神也少了,连逛庙会、看舞狮也不多了,这年味儿真是越来越淡啦!”

儿子放下电话说:“爸,新时代有新过法嘛,传统的过年习俗也可以改进啊。我看明年咱们就去饭店订桌年夜饭,又省事,又热闹。”

孙子抬起头抢着说:“干脆咱们家明年利用过年时间一起出去旅游吧!”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②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易晓颖 广东实验中学高三(18)班

除夕时分,三代同堂,每每可见年俗的变迁。爷爷心里,是拜神舞狮的年味儿的逝去;儿子忙着电话拜年,不忘计划明年外订的年夜饭;孙子念叨的,是满满祝福的微信与年内旅游的新风尚……变的,是过年的习俗与形式;不变的,是维系家庭的温情。其实,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华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丰厚的民族情感,深深地植根于放鞭炮、祭祖拜神、逛庙会、看舞狮的传统节日习俗中,是每一位炎黄子孙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它们曾在漫长的历史中发挥了凝聚举国人心的巨大价值,然而“变者,天下之公理”。社会生活的变迁,不可避免地会磨去传统年俗的久远外壳,电话、网络、微信的便利不知不觉中也会带走往昔年俗的人气。所谓年味“变淡”——逛庙会看舞狮的人少了——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当真是年味变淡的始作俑者吗?非也。经济与科技的进步,仅仅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现代的形式,最终效果还取决于人类。电话拜年,若能亲友间欢叙一场,又免掉出行不便,何乐而不为?微信拜年,即时互动,小小的红包传递浓浓祝福,又何尝不可?外出订年夜饭,于三百六十五天中放家庭一日无需做饭的悠闲,感受百千人同庆春节的喜悦,更是无可非议了。将物质生活的改善视为众矢之的,未免过于固步自封了。 说到底,无论是日渐式微的传统年俗,还是方兴未艾的新年俗,所承载的,都是千万个家庭欢聚的快乐温情。新旧更替之间,只要家人享受过年的过程,便是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温情,简单却厚重,它蕴含的,是老人对儿孙平安归来的期盼。是父母对家人和睦、生活蒸蒸日上的向往,是小孩子对热闹和亲情的享受。在永恒的温情面前,一切的新旧年俗都变成了符号和工具,应为人所用,而不是受之钳制。试想,一味地追捧传统年俗或莽撞地沉溺于高科技拜年,如此本末倒臵之举,又如何弥补在家人心中造成的失落和创伤?失去温情的“年”,何以为“年”?

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文化印记。中国人的温情,在年俗变迁的大潮面前,不应消褪。推而广之,所有的中华民族节日,发展的根本,应当只是“温情”二字。

国人啊,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教师点评:

本文属议论文一等文。

文章立意符合题意,见解深刻,中心突出。面对提供的材料,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赞成传统年俗或新年俗,而是理性地提出自己的思考: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过年习俗形式的“变化”与维系家庭亲情内涵的“不变”,体现了对材料的准确把握和深入思考,这种思想性比简单论述材料已有的观点显然价值更大。

文章第1段定向引述材料,在此基础上提出观点。第2段从历史的角度论述过年形式变化的必然性。第3段强调新年俗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人类自己。第4段指出年俗承载的是家庭欢聚的快乐温情,不必一味追捧传统年俗或沉溺于高科技拜年。第5段指出温情是中华民族所有节日发展的根本。第6段再次强调中心。文章思路清晰,层层递进,逻辑严谨;语言流畅。但是,可能由于考试紧张,文中有些词句尚需斟酌。

(广东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邓翅跃)

专家点评:

这篇作文把年俗放在“变”与“不变”中来考察: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核。在作者看来,这个内核就是温情。

现在过年,放鞭炮、串门、祭祖、拜神、逛庙会、看舞狮等让位给到饭店吃年夜饭、一家围坐看电视、给亲朋好友发短信微信等新年俗,这在一些老人眼里似乎年味尽失,但在年轻人看来却别有趣味。作者没有指责旧年俗,同时又看到新旧年俗都不失“温情”这一实质,认为人们不应执拗于新旧年俗的外在符号,表现了年轻人的包容和务实。

作者用“温情”串联观点并贯穿始终,思路略无旁逸斜出,这是短文应有的聚焦技法。但结尾重复“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给人以狗尾续貂的感觉。

(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员 何龙)

新时代中的传统节日

张家玲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5)班

过去,每逢春节,孩子们欢天喜地地燃放鞭炮,做父母的总是充满虔诚地祭祖拜神,老 人家们则常常聚在一起观赏舞狮表演……

如今,一到新年,拜年电话便响个不停;微信、微博也被 “新年快乐”连连刷屏;当然,还有那各式各样的贺年明信片……

的确,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过节的很多方式与传统习俗相差甚远。于是有人为此感叹:方式变了年味便淡了。而我认为,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换而更新,未尝不可,年味依然存在。

设想一下,在如今生活节奏过快的环境中,倘若每逢新年我们依旧拖家带口、东奔西跑、逐家逐户拜年,一来耗时耗力,二来可能导致过度浪费——人们为送礼而大量采购华而不实的应节礼品。相较之下,现代人普遍能够善用网络身份与人沟通交流,他们更倾向于用一条条带着笑脸表情的信息,一句句附带自拍的朋友圈问候,一张张精美的动态电子贺卡来表情达意。如此图文并茂,又颇显心思。实际上,中国传统节日大都通过各种形式来达到互送祝福、交流情感的目的。只要美好的祝愿得以传达,我们又何必囿于传统形式?更何况,古人向长辈叩岁的“拜年”,平辈相互道贺的“贺年”,投递新年贺卡的“拜年帖”等传统节庆

文化,其实并没有消失或遭到摒弃。载体变了内容不变,形式变了目的没变,甚至更省事便捷,让人喜闻乐见,这有何不可?

简而言之,让传统节日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就要在坚守传统节日内涵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出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节日文化元素,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再者,对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在取精之余还要善于合理地剔除糟粕。作为一种节庆形式,噼噼啪啪的爆竹声的确能为过年的气氛添上一抹喜庆热闹,但是在当今人流量日以万计的情况下,燃放鞭炮带来的也许是血色重彩;投放孔明灯固然可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但在满天璀璨的绚丽景色之下,又有谁能够担保它不会引发一场火灾呢?可见,我们对于传统节日的一些做法是否可取仍需慎重思考,该借鉴就借鉴,当摒弃则摒弃。与其燃放鞭炮埋下安全隐患,还不如让美观大方、节能环保的灯笼挂饰取而代之;与其到乡下祠堂求神拜佛,还不如一家老小外出旅游,或许能在异地小镇中发现别样的春节习俗,还能尽享天伦之乐。

说到底,我认为传统节日需要被关注的,除了形式以外,更多的应是其精神内涵。人们若硬要把过节的传统形式片面理解为必不可少,而忽视了节日传统文化内涵上的必不可少,那么,再多的文明健康、承载传统内涵的过节新方式也只能是形同虚设。

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它应该承载着每个新时代的特点,永久不息。

教师点评:

本文属议论文一等文。

首先,文章从“节日的时代表征”出发,论证了“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应该随着时代的变换而更新”的观点,立意准确客观。其次,本文的行文结构不求别出心裁,却有一定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意识,文理精省,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文章第1段、第2段能够生动形象地呈现试题材料;第3段分析后亮出自己的观点;主体部分从发展和摒弃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并有一定的辩证思考;最后作简要的归结。总体上看,本文采用的是一种保险、稳妥的写法,看似简单,实则用心成就。也许,这也是一种别样的精彩吧。不足之处,文章的思维深度不够,尚有提升空间。

(广州市第六中学语文教师 周韫)

专家点评:

以网络和手机拜年,“更新”了相互贺新年的方式诚然省时省力,未免不如传统拜年来得真切。一家子出外旅游其实也没有平常日子出门悠然、受到的服务更周全。所以作者尽可认同过年的“新方式”,若能也分析“新”的短板,不那么单向思维,这篇议论文会更“立体”。这种非黑即白的判断,与其说是学生的不足,还不如说是命题的缺陷,因为提供阅读的材料,就是把新旧过年的不同之处,以二者对立来表达的。学生为避免跑题,只好依样展开。

(广东省作协专职副主席 杨克)

过“新”年

郑旸 广东广雅中学高三(8)班

新年渐近,过去的新年总是热闹喜庆:放鞭炮、拜神、逛庙会、看舞狮。如今少了这些活动,除夕夜里中老年一辈打电话高谈阔论,年轻一辈在微信上聊得不亦乐乎。老人家抱怨年味淡,其实过年的方式必定要随着时代变迁、科技发展而变化。如今我们不应该拘泥于过 去的生活方式,而是适应时代发展,过“新”年。

传统的过年方式之所以被摒弃,是因为其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首先如放鞭炮等活动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庙会、舞狮在中国这种人口密集的社会现状下,容易聚集过多的人群,有

一定的安全隐患;拜神更是蕴含着封建迷信思想残留。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我们也应该有新的过年方式。需知过年的核心为合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只要这一核心不变,无论以什么形式过年都能全家开心幸福。因此,我们不必认为只有过去的过年才是过年。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科技的发展优势会使我们忽视了过年的核心。忙着打电话拜年、低头发微信祝福,却忽视了与身边的家人交流、分享,也是不行的。

这种现象正反映了人们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中尚未寻得适合的生活方式、未能调整内心与现实的矛盾与失衡的现状。过年,既不应拘泥于传统的过年方式,也不能只枯坐家中成为手机或电脑的奴隶。正如我们寻找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既不应提倡过于复古,完全摒弃现代文明成果、开时代的倒车;也不能沦为现代科技的奴隶。我们要让心灵伴随社会进步一同成长,找出最适合当下的生活方式,而不应过犹不及或矫枉过正。\

回到过年,我们应该认识到过年习俗也可以改进,就如生活方式也应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一样。去饭店订年夜饭,既可免去平日日夜操劳的青壮年的辛苦,又可在推杯换盏中尽享热闹欢笑;过年出游,既可以领略在异地过年的别样风味,又可免去现代人成日抱怨的串门走亲戚之苦。无论是怎样新颖的过年方式,只要不脱离过年的核心——团圆,都没有问题。

过年方式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缩影,我们应该让我们的生活方式适应时代发展,对旧的生活方式作出改进,学会过一个“新”年。

教师点评:

本文属议论文一等文。

文章题目“过‘新’年”一语双关,既呼应了材料中过春节的中心话题,又暗示了过年需要新的方式这一主题,言简意深。第1段在列举现象后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不应拘泥于过去的生活方式,而是要适应时代发展,过‘新’年”,“起”得鲜明;第2段剖析传统过年方式被摒弃的原因,指出过年的核心是合家团圆,共享天伦,并不需要拘泥传统形式,“承”得具体;第3、4段以辩证思维对“新”的过年方式作思考,指出用微信祝福、电话拜年等过节方式的弊端,提出应注重与家人的交流分享,将文意拓深一层,“转”得巧妙;

第5段再次呼吁要改进过年的生活方式,学会过“新”年,“合”得严谨。

文章中心明确,思考深入,结构严谨,“起承转合”耐人咀嚼;语言准确清晰,平中见奇,淡而有味。若能进一步挖掘过年的内涵,并辅以更丰富有力的例证,或许更能打动读者。

(广东广雅中学语文教师 肖广慧)

专家点评:

年味无味,已成共识,谁也想不出什么新花样。以前过年令人期盼的吃、穿、玩、乐,如今平时就如此过日子,兴过几年的短信拜年,也和央视春晚一般如同鸡肋。尽管作者思考的其实是一个无答案的问题。却还是说出了“过年”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团圆。无论怎么过,团圆就是过大年。议论抓住了这个纲,其他也就迎刃而解了。

(广东省作协专职副主席 杨克)

篇二:2015年广州高三1月调研测试语文作文佳作

2015年广州市高三1月调研测试语文作文佳作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除夕,年夜饭后,家里人各忙各的。

爷爷看看忙着用电话拜年的儿子,再看看低头用微信送祝福的孙子,不禁感慨:“现在鞭炮不让放了,祭祖拜神也少了,连逛庙会、看舞狮也不多了,这年味儿真是越来越淡啦!”

儿子放下电话说:“爸,新时代有新过法嘛,传统的过年习俗也可以改进啊。我看明年咱们就去饭店订桌年夜饭,又省事,又热闹。”

孙子抬起头抢着说:“干脆咱们家明年利用过年时间一起出去旅游吧!”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②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易晓颖 广东实验中学高三(18)班

除夕时分,三代同堂,每每可见年俗的变迁。爷爷心里,是拜神舞狮的年味儿的逝去;儿子忙着电话拜年,不忘计划明年外订的年夜饭;孙子念叨的,是满满祝福的微信与年内旅游的新风尚……变的,是过年的习俗与形式;不变的,是维系家庭的温情。其实,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华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丰厚的民族情感,深深地植根于放鞭炮、祭祖拜神、逛庙会、看舞狮的传统节日习俗中,是每一位炎黄子孙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它们曾在漫长的历史中发挥了凝聚举国人心的巨大价值,然而“变者,天下之公理”。社会生活的变迁,不可避免地会磨去传统年俗的久远外壳,电话、网络、微信的便利不知不觉中也会带走往昔年俗的人气。所谓年味“变淡”——逛庙会看舞狮的人少了——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当真是年味变淡的始作俑者吗?非也。经济与科技的进步,仅仅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现代的形式,最终效果还取决于人类。电话拜年,若能亲友间欢叙一场,又免掉出行不便,何乐而不为?微信拜年,即时互动,小小的红包传递浓浓祝福,又何尝不可?外出订年夜饭,于三百六十五天中放家庭一日无需做饭的悠闲,感受百千人同庆春节的喜悦,更是无可非议了。将物质生活的改善视为众矢之的,未免过于固步自封了。 说到底,无论是日渐式微的传统年俗,还是方兴未艾的新年俗,所承载的,都是千万个家庭欢聚的快乐温情。新旧更替之间,只要家人享受过年的过程,便是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温情,简单却厚重,它蕴含的,是老人对儿孙平安归来的期盼。是父母对家人和睦、生活蒸蒸日上的向往,是小孩子对热闹和亲情的享受。在永恒的温情面前,一切的新旧年俗都变成了符号和工具,应为人所用,而不是受之钳制。试想,一味地追捧传统年俗或莽撞地沉溺于高科技拜年,如此本末倒臵之举,又如何弥补在家人心中造成的失落和创伤?失去温情的“年”,何以为“年”?

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文化印记。中国人的温情,在年俗变迁的大潮面前,不应消褪。推而广之,所有的中华民族节日,发展的根本,应当只是“温情”二字。

国人啊,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教师点评:

本文属议论文一等文。

文章立意符合题意,见解深刻,中心突出。面对提供的材料,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赞成传统年俗或新年俗,而是理性地提出自己的思考: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过年习俗形式的“变化”与维系家庭亲情内涵的“不变”,体现了对材料的准确把握和深入思考,这种思想性比简单论述材料已有的观点显然价值更大。

文章第1段定向引述材料,在此基础上提出观点。第2段从历史的角度论述过年形式变化的必然性。第3段强调新年俗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人类自己。第4段指出年俗承载的是家庭欢聚的快乐温情,不必一味追捧传统年俗或沉溺于高科技拜年。第5段指出温情是中华民族所有节日发展的根本。第6段再次强调中心。文章思路清晰,层层递进,逻辑严谨;语言流畅。但是,可能由于考试紧张,文中有些词句尚需斟酌。

(广东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邓翅跃)

专家点评:

这篇作文把年俗放在“变”与“不变”中来考察: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核。在作者看来,这个内核就是温情。

现在过年,放鞭炮、串门、祭祖、拜神、逛庙会、看舞狮等让位给到饭店吃年夜饭、一家围坐看电视、给亲朋好友发短信微信等新年俗,这在一些老人眼里似乎年味尽失,但在年轻人看来却别有趣味。作者没有指责旧年俗,同时又看到新旧年俗都不失“温情”这一实质,认为人们不应执拗于新旧年俗的外在符号,表现了年轻人的包容和务实。

作者用“温情”串联观点并贯穿始终,思路略无旁逸斜出,这是短文应有的聚焦技法。但结尾重复“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给人以狗尾续貂的感觉。

(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员 何龙)

新时代中的传统节日

张家玲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5)班

过去,每逢春节,孩子们欢天喜地地燃放鞭炮,做父母的总是充满虔诚地祭祖拜神,老 人家们则常常聚在一起观赏舞狮表演……

如今,一到新年,拜年电话便响个不停;微信、微博也被 “新年快乐”连连刷屏;当然,还有那各式各样的贺年明信片……

的确,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过节的很多方式与传统习俗相差甚远。于是有人为此感叹:方式变了年味便淡了。而我认为,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换而更新,未尝不可,年味依然存在。

设想一下,在如今生活节奏过快的环境中,倘若每逢新年我们依旧拖家带口、东奔西跑、逐家逐户拜年,一来耗时耗力,二来可能导致过度浪费——人们为送礼而大量采购华而不实的应节礼品。相较之下,现代人普遍能够善用网络身份与人沟通交流,他们更倾向于用一条条带着笑脸表情的(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信息,一句句附带自拍的朋友圈问候,一张张精美的动态电子贺卡来表情达意。如此图文并茂,又颇显心思。实际上,中国传统节日大都通过各种形式来达到互送祝福、交流情感的目的。只要美好的祝愿得以传达,我们又何必囿于传统形式?更何况,古人向长辈叩岁的“拜年”,平辈相互道贺的“贺年”,投递新年贺卡的“拜年帖”等传统节庆

文化,其实并没有消失或遭到摒弃。载体变了内容不变,形式变了目的没变,甚至更省事便捷,让人喜闻乐见,这有何不可?

简而言之,让传统节日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就要在坚守传统节日内涵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出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节日文化元素,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再者,对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在取精之余还要善于合理地剔除糟粕。作为一种节庆形式,噼噼啪啪的爆竹声的确能为过年的气氛添上一抹喜庆热闹,但是在当今人流量日以万计的情况下,燃放鞭炮带来的也许是血色重彩;投放孔明灯固然可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但在满天璀璨的绚丽景色之下,又有谁能够担保它不会引发一场火灾呢?可见,我们对于传统节日的一些做法是否可取仍需慎重思考,该借鉴就借鉴,当摒弃则摒弃。与其燃放鞭炮埋下安全隐患,还不如让美观大方、节能环保的灯笼挂饰取而代之;与其到乡下祠堂求神拜佛,还不如一家老小外出旅游,或许能在异地小镇中发现别样的春节习俗,还能尽享天伦之乐。

说到底,我认为传统节日需要被关注的,除了形式以外,更多的应是其精神内涵。人们若硬要把过节的传统形式片面理解为必不可少,而忽视了节日传统文化内涵上的必不可少,那么,再多的文明健康、承载传统内涵的过节新方式也只能是形同虚设。

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它应该承载着每个新时代的特点,永久不息。

教师点评:

本文属议论文一等文。

首先,文章从“节日的时代表征”出发,论证了“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应该随着时代的变换而更新”的观点,立意准确客观。其次,本文的行文结构不求别出心裁,却有一定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意识,文理精省,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文章第1段、第2段能够生动形象地呈现试题材料;第3段分析后亮出自己的观点;主体部分从发展和摒弃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并有一定的辩证思考;最后作简要的归结。总体上看,本文采用的是一种保险、稳妥的写法,看似简单,实则用心成就。也许,这也是一种别样的精彩吧。不足之处,文章的思维深度不够,尚有提升空间。

(广州市第六中学语文教师 周韫)

专家点评:

以网络和手机拜年,“更新”了相互贺新年的方式诚然省时省力,未免不如传统拜年来得真切。一家子出外旅游其实也没有平常日子出门悠然、受到的服务更周全。所以作者尽可认同过年的“新方式”,若能也分析“新”的短板,不那么单向思维,这篇议论文会更“立体”。这种非黑即白的判断,与其说是学生的不足,还不如说是命题的缺陷,因为提供阅读的材料,就是把新旧过年的不同之处,以二者对立来表达的。学生为避免跑题,只好依样展开。

(广东省作协专职副主席 杨克)

过“新”年

郑旸 广东广雅中学高三(8)班

新年渐近,过去的新年总是热闹喜庆:放鞭炮、拜神、逛庙会、看舞狮。如今少了这些活动,除夕夜里中老年一辈打电话高谈阔论,年轻一辈在微信上聊得不亦乐乎。老人家抱怨年味淡,其实过年的方式必定要随着时代变迁、科技发展而变化。如今我们不应该拘泥于过 去的生活方式,而是适应时代发展,过“新”年。

传统的过年方式之所以被摒弃,是因为其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首先如放鞭炮等活动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庙会、舞狮在中国这种人口密集的社会现状下,容易聚集过多的人群,有

一定的安全隐患;拜神更是蕴含着封建迷信思想残留。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我们也应该有新的过年方式。需知过年的核心为合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只要这一核心不变,无论以什么形式过年都能全家开心幸福。因此,我们不必认为只有过去的过年才是过年。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科技的发展优势会使我们忽视了过年的核心。忙着打电话拜年、低头发微信祝福,却忽视了与身边的家人交流、分享,也是不行的。

这种现象正反映了人们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中尚未寻得适合的生活方式、未能调整内心与现实的矛盾与失衡的现状。过年,既不应拘泥于传统的过年方式,也不能只枯坐家中成为手机或电脑的奴隶。正如我们寻找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既不应提倡过于复古,完全摒弃现代文明成果、开时代的倒车;也不能沦为现代科技的奴隶。我们要让心灵伴随社会进步一同成长,找出最适合当下的生活方式,而不应过犹不及或矫枉过正。\

回到过年,我们应该认识到过年习俗也可以改进,就如生活方式也应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一样。去饭店订年夜饭,既可免去平日日夜操劳的青壮年的辛苦,又可在推杯换盏中尽享热闹欢笑;过年出游,既可以领略在异地过年的别样风味,又可免去现代人成日抱怨的串门走亲戚之苦。无论是怎样新颖的过年方式,只要不脱离过年的核心——团圆,都没有问题。

过年方式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缩影,我们应该让我们的生活方式适应时代发展,对旧的生活方式作出改进,学会过一个“新”年。

教师点评:

本文属议论文一等文。

文章题目“过‘新’年”一语双关,既呼应了材料中过春节的中心话题,又暗示了过年需要新的方式这一主题,言简意深。第1段在列举现象后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不应拘泥于过去的生活方式,而是要适应时代发展,过‘新’年”,“起”得鲜明;第2段剖析传统过年方式被摒弃的原因,指出过年的核心是合家团圆,共享天伦,并不需要拘泥传统形式,“承”得具体;第3、4段以辩证思维对“新”的过年方式作思考,指出用微信祝福、电话拜年等过节方式的弊端,提出应注重与家人的交流分享,将文意拓深一层,“转”得巧妙;

第5段再次呼吁要改进过年的生活方式,学会过“新”年,“合”得严谨。

文章中心明确,思考深入,结构严谨,“起承转合”耐人咀嚼;语言准确清晰,平中见奇,淡而有味。若能进一步挖掘过年的内涵,并辅以更丰富有力的例证,或许更能打动读者。

(广东广雅中学语文教师 肖广慧)

专家点评:

年味无味,已成共识,谁也想不出什么新花样。以前过年令人期盼的吃、穿、玩、乐,如今平时就如此过日子,兴过几年的短信拜年,也和央视春晚一般如同鸡肋。尽管作者思考的其实是一个无答案的问题。却还是说出了“过年”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团圆。无论怎么过,团圆就是过大年。议论抓住了这个纲,其他也就迎刃而解了。

(广东省作协专职副主席 杨克)

篇三:2015届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语文参考答案

广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9.【翻译与理解】(10分)

(1)①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

[3分。“适”“愀然”各1分,大意1分。] ②(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它)处在僻远的东部角落,志趣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到这里。 [4分。“使”“等”“隅”各1分,大意1分。]

(2)①千山风景险峻秀丽,却地处偏远;作者富有才华,却被贬远地,境遇悲凉。

②千山缺少名士的举荐,寂寂无闻;作者缺少赏识之人,仕途失意。 [3分。一点2分,两点3分,必须用自己的话概括,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千山位于辽阳城南面六十里,秀丽的山峰重重叠叠,延绵数百里。东边与边界接壤,南边环绕辽阳城,草木茂盛并且常常有好景致。我在丙申年间被贬盖州,取道辽阳,于是和志趣相投的徐、刘二人游览千山。

从南边迂回上山,走了数里,抵达祖越寺。路途颇为险峻,在寺庙的禅堂稍作休息,然后登上万佛阁。该阁处于半山,沿着悬崖顺势而建,穿过悬空的横梁而入。靠着栏杆放眼四周,寒风阵阵,于是在祖越寺过夜。当天是戊子日,我们顺着东山远望螺峰,沿着太极石攀登,走进岩石中的山涧。(从山涧)俯看万佛阁,已经在下方。从一览亭走弯弯曲曲的路由西向北而行,到达龙泉寺。晡时,前往香岩寺,一路上溪水曲折向东流,岩穴沟壑幽美深邃。

第二天早上,寺庙的僧人设斋宴,(我们用过斋宴)然后起行,(路上)在一棵大树下面休息。此处空旷寂静自由自在,(不禁)产生远离尘世的想法。东峰山势高险,徐、刘二人满饮后再斟满,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从龙泉到这,一共二十多里,山崖、深池到处都有,悬崖、怪石接连出现,靠着突出的山石,俯瞰幽深的沟壑,奇花异草,如绣锦一般到处都是。

第二天清晨,天刚放晴,(我们)登上中峰,回头看京城,远望荒凉的边界,山海浩瀚无边。多次休息后,到达仙人台,到处是陡峭险峻的石壁山崖,(在山崖)北边的角落用木梯登顶眺望,两腿战栗。强壮的人都要匍匐地爬上去,看到石头做的棋盘,(相传)九仙在这里围观、下棋。从仙人台往中会寺方向出发,绕过溪涧,穿过乱石,荆棘塞满去路,不能容下拐杖,路仅容双脚。一人(在前面)用布绑住前胸,让人从后面拉着,攀附着藤枝,侧着身子,在路上缓慢前行,非常危险。刘子先走,徐子和我相距几步,摘下山花赠诗给我,我也按照音律应和他。(我们)坐在石头上,一位老人请我们吃麦饼。刚好肚子饿了,我们吃得心满意足,问老人的姓名,他笑而不答,然后我们就到达中会寺。(到这)走了大约二十里路,因为疲惫,坐在僧人房间休息。过了很久,才从中会寺返回祖越寺。

回望各座山峰,(它们)都像在天上一样。这座千山的美景,温润秀丽,磅礴曲折,不可说尽。(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它)处在僻远的东部角落,志趣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到这里。世间万物的规律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又是怎样的呢?以前柳州的山水因为柳宗元而显扬,而我地位低下、学识浅陋,不能使千山的胜景留传,姑且像这样粗略叙述它的概貌。 10.【古诗赏析】(7分)

(1)作者通过视觉、触觉与嗅觉等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①视觉上,作者看到残霞夕照,

花草繁茂,岸幽湖平,月上云散,写出了西湖的美景;②触觉上,作者手触轩槛,感到清凉,微风拂面,倍感清爽;③嗅觉上,作者在晚风中闻到阵阵莲菱清香,沁人心脾,倍感惬意。

[4分。答出一种感观1分,对应分析1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悠然闲适之情,超凡脱俗之情。

[3分。“喜爱”,1分;“悠然闲适”,1分“超凡脱俗”,1分。意思对即可。] 11.【名句名篇默写】(6分)

(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3)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4)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6分。每空1分。任选三句作答,多答的按前三句计分。凡多、错、漏字,该空均不给分。]

14.【理解分析】(4分)

①文艺作品主题先行使作品不感人、缺乏吸引力的弊病。②作为一种商品的文艺作品,要进入市场,需要娱乐元素。

[4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概念把握】(4分)

①从艺术的本质来看,娱乐不是艺术作品最核心的品格。戏说剧因为片面强调娱乐化,内容变得浅薄、浮躁,而丧失了历史剧本该有的神圣和庄严感。

②从艺术的类型来看,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审美追求。历史剧应该保持深刻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用来娱乐观众的。

③从艺术作品的传播来看,其艺术品格高,市场价值才可能越大,传播才会更长久。戏说剧艺术品格不高,即使一时风靡,终究难以长久传播。

[4分。一点2分,理由1分,分析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6.【筛选信息】(4分)

将军与孩子们游戏;将军被小男孩当马骑;将军的战场记忆被唤醒;将军赢得众人的敬重

[4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理解分析】(5分)

①将军在游戏前后不同表现的对比:游戏前,将军老态龙钟,神志不清;在记忆被唤醒后,将军腰板笔直、眼睛有神。通过这一对比,突出了将军曾经英勇善战的形象。(或:通过这一对比,突出了将军如今衰老糊涂、令人慨叹的状况。)

②小男孩在游戏前后对将军态度不同的对比:游戏前,把将军视为疯老头子,对他并不尊敬;游戏后,相信他是一位真正的将军,向他敬礼。通过这一对比,表现了将军曾经的英雄气概感染了在场的人,突出了人们对将军的崇拜敬仰之情。

[5分。任答一点即可。指出对比内容,1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18.【文意探究】(6分)

示例1: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哪怕像将军那样曾经叱咤风云,也会有年迈孤独的晚年;但只要年轻时努力拼搏过,绽放生命的灿烂,年老的孤独寂寞便不那么可悲。

示例2:任何人都会在衰败中走向年迈孤独寂寞。尽管岁月会无情地改变生命,尽管将军年轻时英勇豪情,却也在衰败中走向了年迈孤独寂寞。然而,崇高的生命理想不会因岁月的沧海桑田而式微,伟大的人生理想总能不断激励后来人,生命也因此而不同。 [6分。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9.【筛选信息】(4分)

“继承”体现在《天工开物古今图说》同样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 “发展”体现在《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图片不再是木刻版的白描,而是相机拍摄的实物照片;同时不再仅仅是记录,还将引起当代人的反思。 [4分。“继承”2分,其中“图文结合”1分,“记录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1分;“发展”2分,“相机拍摄”1分,“引起反思”,1分。意思对即可。] 20.【理解分析】(5分)

①潘伟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深入思考。他能发现自己拍的照片与《天工开物》的图片很相似,并开始认真思考及研究。

②潘伟具有享受创作乐趣的心态。十年的创作历程虽然漫长,但亦因为“好玩”而不觉得辛苦。

③潘伟具有锲而不舍的创作精神。因为他用了十年时间专注考察和拍摄。

④潘伟具有细致严谨、追求完美的创作态度。他对于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每一个工具都认真考证,遇到不懂的就去查资料,请教专家。

⑤潘伟具备相关方面的知识,在古文、摄影技术、科技知识等方面都有一定水平。[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其中观点概括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21.【文意探究】(6分) ①图文并茂,吸引读者;

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③唤起了人们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④促使人们反思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

[6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2.【图文转换】(6分)

A:料理家务的需求大幅减少[2分。内容,1分;程度,1分。] B:照顾老人的需求大幅增加[2分。内容,1分;程度,1分。] C:顺应市场,调整培训课程[2分。内容,1分;连贯,1分。] 23.【连贯得体】(6分)

示例: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了丰富课余生活,为了展现同学们的才华,我校文学社在元旦举行现场作文大赛,主题是“红梅〃怡心”,地点在学校的梅园。才华横溢的你,会放弃这次崭露头角的机会吗?来吧,在红梅树下,书写你与红梅的故事啊!

[6分。主题,1分;时间,1分;地点,1分;鼓励参赛,1分;修辞手法,2分。] 24.【写作】(60分)

说明: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

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未拟标题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 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 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④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