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太行山的历史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3 23:43:39 作文素材
太行山的历史典故作文素材

篇一:太行山之山水名俗

太行山之山水

摘要:通过为期2周的太行山写生练习,对太行上的山水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针对太行山的形成以及太行上的山水气候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关键词:高耸、清澈、雄、险、奇、秀

太行山(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

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地区,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数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进入太行山的第一感觉是高耸,厚重感的大山,大山的样貌奇特,明显区别于南方的山貌,大致可以概括为山顶为平地,垂直陡峭的山壁上植被环绕,整体呈现出一圈垂直陡峭的山壁一圈茂盛的植被,每到秋季,黄绿相间的植被和黄红色峭壁仿佛一副美丽的油画,让人陶醉。第二感觉是山路崎岖,盘山公路绕山而建,路面仅容一辆客通过,弯弯曲曲的山路影藏在茂盛树林里,远处的景色若影若现,崎岖的山路依附在陡崖上,更是惊险刺激,第三感觉是山水之清澈,河流中均可清澈见底,达数米之深,湖泊呈现出深绿色,表面静如平面,站在高山之上,仿佛一颗颗绿色的翡翠。雄伟的大山,黄绿相间的丛林,碧绿的湖水组成了太行山的独特景色。

一、地质地貌

在六亿年以前,太行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了频繁的地壳活动,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时进时退,当海退时,这里沼泽广布,气候温暖潮湿,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后的一次次地壳活动,使太行山脉逐渐隆起。后有与东西的华北大平原断裂,形成太行东部陡峭,西部徐缓的地貌形态。

约在240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并逐渐形成。早在28亿年前,太行山地区被海水淹没,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含铁硅质岩及碳酸盐地层,受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的影响,区内古老的地层普遍遭受褶皱、变质,并伴随有断裂和石英岩脉的侵入。至距今18亿年,形成了混合岩化的结晶基底岩层。

自距今18亿年的吕梁运动以后,本区地壳进入差异升降阶段,并由此导致了海水的进退往复,分别形成了中元古代地台沉积盖层,以及上覆的古生界寒武、奥陶、石炭和二叠系地层。其中奥陶和二叠系为含煤地层。发生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太行山新华夏式褶皱带逐渐形

成并发育太行山前深大断裂带。发生在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太行山强烈隆升,而山前的华北平原则相对下沉,经过数百万年的千古锤炼,太行山终于产生。

山地受拒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切割,多横谷,当地称为“陉”,古有“太行八陉”之称,为东西交通重要孔道。太行山东翼断陷盆地中分布有井陉、临城、峰峰、六河沟等著名煤矿。太行山为重要地理分界,山以西为黄土高原,以东为黄淮海平原。山地对夏季风有明显阻滞作用,迎风坡降水较多,并形成暴雨区。山地东侧为地震强烈活动带。

太行山脉的的地质基底是复式单斜褶皱。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山前发育典型的洪积扇以及冲洪积平原。从北向南有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阳曲山、王屋山等山峰。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

太行山脉多东西向横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时有著名的“太行八陉”。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太行山脉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中多雄关,著名的有位于河北的紫荆关,山西的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6]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间“怯怯御螺贝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经过研究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现代地质研究证实了他的论断。太行山崖间的螺蚌壳,显系古生代地层中的腕足动物或软体动物化石。

二、气候特点

从气候上看,太行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虽四季分明,但冬长夏短。

太行山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气候条件与承德相近。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平均最低气温在-10℃左右;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3℃,平均最高气温在28℃上下,偶尔会出现高温天,但概率可以说是相当低。

在这里四季分明,但明显的冬长夏短,冬季长达半年,夏季两个月不到。年日照时数将近2500小时,平均每个月的日照时数在200小时左右。太行山年降水量在534毫米左右,7月降水最多,为132.3毫米,12月最少,为4.4毫米。从多年的气象资料统计的结果来看,平均每年7月,雨日大概在一周左右,可见这个时候雨下得还是比较大的。

7月是太行山气温最高、降雨最多的一个月,同时也是雷暴天气最多的一个月,所以选择7月去大峡谷时机并不算好,相对来说5-6月以及8-9月应该是最佳旅游时间,这段时间气温比较适宜,山上的风景应该很漂亮,不过5月和8月的雨水稍多些,但通常不会下得很大,雨后的空气一定会更清新,而且雨后易出雾,景色还会更美。而4月,10月温度稍低了些,最低气温只有5、6℃的样子,有点冷,选择这个时间段来旅游,一定要带足衣服,注意保暖,穿棉衣都不为过。

三、水系情况

山西高原的河流经太行山流入华北平原,流曲深澈,峡谷毗连,多瀑布湍流。河谷及山前地带多泉水,以娘子关泉为最大。河谷两崖有多层溶洞,著名的有陵川的黄围洞、晋城的黄龙油、黎城的黄崖洞和北京房山的云水洞等。在太行山深山区河北省赞皇县,有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

四、特色物产

太行山的自然植被被垂直温差面异,如小五台山南坡,1000米以下为灌丛;1000米以上偶有云极或落叶松。北坡1600米以下是夏绿林,1600~2500米是高亚草原。有许多重要煤矿、陶瓷、水泥和石灰生产工业。 太行山南段和北段为石灰岩组成,中段有部分片麻岩。

太行山区具有较好的风力资源,地下煤炭、煤层气、地热资源丰富。从北到南,煤炭资源丰富,还有铁、铜、钼、金、钨等,当地形成了许多煤炭、陶瓷、水泥和石灰生产工业。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特别是自然生长的亚热带树种南方红豆杉在大峡谷的出现,使大峡谷更显得神秘。

五、人文历史

太行山形势险峻,历来 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公元前650年,齐伐晋,入孟门、登太行。齐桓公曾悬车束马窬太行。公元前263年,秦国攻伐韩国,在太行山“决羊肠之险”,一举夺韩荥阳。公元前204年,刘邦被困于荥阳、成皋之间,他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北扼飞狐之口,南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之津,终于转危为安。

东汉元初元年(公元114年),汉安帝为防外敌侵犯洛阳,下诏在太行南端36处要冲屯兵。曹操围临漳,袁尚轻易率军东出太行,结果大败于曹军。晋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后燕慕容垂进伐西燕,屯军于临漳西南。西燕慕容永令全部人马前去堵塞太行山口,慕容垂引兵自滏口进入,灭了西燕。隋末,李世民与窦建德相争,李世民进据虎牢,使窦不能越过太行,李乘机占领上党,尽收河东之地。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刘福通率起义军越过太行,火烧上党。元将察罕粘木儿塞井陉、杜太行,遏止起义军向北发展。[7] [12]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山西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领导和指挥下,创建了太行区(晋冀豫边区)。发轫于太行山的游击战,迅速发展到西起同薄、汾河,东至渤海,南靠黄河,北沿正太、沧石路的广大地区,先后形成许多重要战略区。

林州太行山

1.地理位置:

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境内,由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和紫团山组成,占地面积5848公顷,共有景观44处,景点400余个。景 观44处,景点400余个。景区内有浓荫蔽日、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奇百态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

2.自然资源:

太行山大峡谷园内还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特别是自然生长的亚热带树种南方红豆杉在大峡谷的出现,使大峡谷更显得神秘。

太行大峡谷桃花洞

太行大峡谷位于太行山南脉林州市境内,全长50公里,被誉为“东方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景区又名“百里画廊”。谷内台壁交错,雄险壮观。其间分布有形态各异的峰、峦、台、壁、峡、瀑、潭、泉、涧、溪,是我国北方山水的典型代表。景区地质、地貌齐全,生态植被优良,保持着大自然的原始自然形态,各个地质时期的岩石出露明晰,被地质学家称为“天然

地质博物馆”。

峡谷内民俗淳朴独特,民宅石街、石院、石柱、石墙、石梯、石楼就地取材,以石构造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峡谷内有三九严寒桃花盛开的桃花洞、三伏酷暑水结冰的冰冰背等自然奇观,峡谷两侧山峰不少惟妙惟肖的造型地貌耸立摩崖外侧,构成百里画廊,极其壮观。大峡谷内的桃花谷景区位于太行山半腰,海拔1700余米。桃花谷四面诸峰如笋。谷上悬崖百丈,荆棘丛生。谷的西南山顶有一飞瀑高悬,深渊浅潭,清澈可鉴,水美之处竟与九寨沟中“海子”相似,此处春时山花怒放,夏时绿草如茵,秋时满山红叶。最神奇的是谷内的两大奇观:盛夏三伏天,这里却湖水结冰,仿如冬天;而在隆冬季节,冰雪覆盖,百花凋谢之时,桃花洞周围则山桃花凌寒怒放。桃花谷因此而得名。

除了桃花谷外,大峡谷内另一著名的景区王相岩更是风光无限。景区位于太行大峡谷西侧,山势陡峭,飞瀑流泉,悬崖楼阁,栈道绕山,景色壮丽,为南太行之冠,故有“太行之魂”的美誉。王相岩风水地貌,龙穴砂水结构完整,使这里成为历代仙释之徒、圣人雅士的游赏之地,并有美妙感人的历史传说。

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壶关县东部的晋豫两省交界区,北距壶关县城30公里,荫林路、福川路、壶平路、紫盘旅游公路横穿其中,乡村道路遍及全国,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园涉及三个乡镇的23个村,占地面积达4389.4公顷,其中林木面积3287.6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74.9%。公园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规划以五指峡、龙泉峡、五莽峡三大峡谷为主线,开辟紫团洞、云盖寺、水妖洞和真泽宫四大景区。共有峡景、水景、山景、石景、树景、林景和名胜古迹景观44处,景点400余个。

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景点有实有虚,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使公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壁合,相映成趣。公园的景点主要集中在紫团山上。

山距壶关县城东南60公里,因山有紫气缭绕成团而得名。山区万峰突兀,方圆百里。古称抱犊,风光绝佳,有“南五夷(山),北抱牍(山)”之说,是“海内不可多得”之胜境。历史上有颂扬它的诗词百余篇及36景诗传世。主要有八大景色:仙翁崖、云盖寺、照壁山、倚秀峰、南参园、唐崖碑、将军峰、翠微洞和白龙潭。云盖寺在山巅,亦称白云寺,有南向的二进院佛寺建筑,大殿斗拱层叠,木质透雕,尤以4组戏剧砖雕而著称。紫微洞亦称紫团洞,是紫微道人面壁之处。洞如迷宫,宽窄不等,最高处达50余米,最宽处达30余米,最低窄处则仅容一人侧身而入。洞中有“天神”、“罗汉”、“八仙过海”、“玉龙捧寿”等溶岩层景点151处,已开发1500米,接待各方宾客。真泽宫景区以真泽宫为中心,位在紫团山区树掌镇神郊村。宫内供奉着乐氏二仙女,又称“二仙奶奶庙”、“二圣庙”。宫外红墙碧瓦,巍峨庄严,内部雕梁画栋,结构巧妙,占地7000平方米,依山筑砌成五进院落,一院高于一院。有香道、牌坊、山门、当央殿、万寿亭、钟鼓楼、寝宫、圣公母大殿及两侧的楼阁式配殿,有阳宫、阴宫、婴儿宫、奶水宫、梳妆楼等,使整个建筑统一在古朴典雅、高低错落的环境之中。太行山峡谷,古有“藏龙卧虎之地”的美称。不久太行峡谷森林公园,将以“返璞归真”

篇二:新乡历史发展与文化典故

古老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仰韶、龙山文化遗址,依稀可辩;周武王率八百诸侯会盟的牧野大战,古迹依存;姜尚卫河垂钓、比干抛心忠谏、围魏救赵、张良刺秦、官渡之战、陈桥兵变都源于这方热土;孔子讲学“杏坛”犹在,李白放歌于忠臣之前;张苍逞思于《九章算术》,陈玉成天国殉难;明神宗胞弟潞简王陵,十二丞相青史可鉴……。抗日战争,“平原游击队”威震敌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新乡儿女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牧野大地更是人才辈出。刘庄党委书记史来贺与焦裕禄、王进喜、雷锋、钱学森一起,被称为建国以来产生广泛影响的五位共产党员之一;中央候补委员、新乡市委副书记兼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被誉为“乡镇党委书记的好榜样”;“中国十大女杰”之一刘志华、新飞电器集团带头人刘炳银、著名作家刘知侠、歌唱家关牧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明学、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第二个拉玛努扬”的数学家刘治国等等,都为新乡人赢得了骄傲和自豪。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环境,给新乡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新乡文化底蕴浑厚,人杰地灵。新乡古称庸国,春秋属卫,战国属魏,汉为获嘉,至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乡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是平原省省会所

在地。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环境,给新乡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有国家级名胜风景区比干庙、潞王陵、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寺、国家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4处,省级名胜风景区百泉、万仙山、八里沟、京华园等54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抓,努力将其培育为新乡市经济增长新的亮点。

新乡历史上的几件大事

一、鸣条之战

商汤伐夏桀的战争,开创了商王朝五百年基业。发生在封丘县与长垣县之间。“鸣条之战”是古代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的全面运用,最终达到战争速胜的最早的成功战例,对于后世战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构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牧野大战

牧野大战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是商周之际一场有道伐无道、正义战胜邪恶、以少胜多的正义之战,开创了周王朝800年基业,确立了中国国家形态。主战场在我市境内。周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是社会大进步的时期。这场战争不光以“正义”闻名于世,也为后人留下许多成语、掌故,如小心翼翼、天作之合、黄钺白旄、白鱼入舟、赤鸟流屋、叩马阻谏、不食周粟、爱屋及乌、助纣为虐、百夫致师、前徒倒戈、血流漂杵、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等。毛泽东称牧野大战是“武王领导

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

三、青陵台和相思树

春秋时,宋康王看中他的舍人韩凭的妻子息氏,筑青陵台逼息氏成亲,息氏跳台自尽。息氏死前要求死后与其夫合葬,宋康王不仅不允,还故意隔路相埋。传说,不久两墓中长出两棵梓树,两树相交,人谓之相思树。宋康王下令砍树,树上又出现鸳鸯,瞬间又化为蝴蝶。浪漫主义的传说传之遥远,成为我国梁祝化蝶的源头,比梁祝化蝶故事早一千余年。今封丘县留光乡青堆村现存息氏墓,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汲冢与《竹书纪年》

汲冢出土《竹书纪年》与甲骨文、敦煌藏经洞、孔壁尚书一起号称我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西晋时期,在今卫辉市发现一部被盗墓者所发掘的写在竹简上的古代编年体史书。由于它当时被埋藏于魏安厘王(一说应为魏襄王)的墓里,所以能够避过秦始皇时焚书坑儒的毁灭。它记录了从传说时代的夏朝到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历史事件。《竹书纪年》对史学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纪录的史实与《史记》所描述的不单只不同,而且取向相异。出土整理出文献17种,75篇,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编年体著作。

五、张良击秦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巡游东方,路经原阳博浪沙,张良因国仇家恨,不惜万贯家产,兄弟死了也顾不得埋葬,结识有志之士,暗怀120斤重的大铁椎,隐伏在博浪沙,当秦始皇车辇路过此地时奋力击去,结果误中副车,张良见事不妙逃到下邳去了。事虽未果,但成为中国历史上反抗暴政的著名事件,流传久远。

六、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奠定曹操军事集团统一中国北方基础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我国军事史上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官渡”在中牟县东北与原阳交界处,重要战场在延津县境内。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公元200年,袁绍集结重兵进攻许都,曹军兵少,形势开始对曹操不利。曹军先解白马(近滑县)之围,后在延津南诱敌,并施巧计偷袭袁军屯粮的乌巢,火烧乌巢,袁军兵多无粮,军心涣散,曹操以少胜多。

七、竹林七贤在辉县

魏晋时期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七位名士,因对司马政权不满,曾隐居在辉县西南的竹林里,谈古论今,放浪形骸,被称为“竹林七贤”,为当时士人所仰慕。七人才华横溢,不媚权贵,崇尚虚无,放荡不羁,豪爽侠义,以他们为代表的“魏晋风骨”,成为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影响深远。

八、陈桥兵变

中国古代史著名事件。五代后周时,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掌握禁军兵权,镇守都城开封。960年,边防告急,朝廷命赵匡胤率军出征,部队走到今封丘县陈桥驿时发动兵变,拥戴赵匡胤黄袍加身,作了皇帝,建立宋朝。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南方,开创了宋朝300多年基业,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使人民生息繁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三)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奠定曹操军事集团统一中国北方基础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我国军事史上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官渡”在中牟县东北与原阳交界处,重要战场在延津县境内。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公元200年,袁绍集结重兵进攻许都,曹军兵少,形势开始对曹操不利。曹军先解白马(近滑县)之围后在延津南诱敌,并施巧计偷袭袁军屯粮的乌巢,火烧乌巢,袁军兵多无粮,军心涣散,曹操以少胜多。

(四)城桥兵变

五代后周时,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掌握禁军兵权,镇守都城开封。960年,边防告急,朝廷命赵匡胤率军出征,部队走到今封丘县陈桥驿时发动兵变,拥戴赵匡胤黄袍加身,作了皇帝,建立宋朝。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南方,开创了宋朝300多年基业,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使人民生息繁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除上述著名历史典故以外,新乡也涌现出大批的忠诚良将,仁人志士,如姜尚卫河垂钓、比干抛心忠谏、张良刺秦等也源于这方热土。此外孔子讲学“杏坛”犹在,竹林七贤的“魏晋风骨”遗风,张苍逞思于《九章算术》,陈玉成天国殉难;明神宗胞弟潞简王陵,十二丞相青史可鉴??此外,西晋太康两年(公元281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3号“金”字墓,得竹书数十车,经束晳整编出《竹书纪年》一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纪年体史书,曾为中国文化史四大发现之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迹、古人为新乡添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吸引着人们去探索了解。

三、自然景观

“天下美景在太行,太行美景在新乡!”新乡,有山、有水、有平川,尽占天然之优势。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遗迹众多,文物资源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以万仙山、八里沟、关山、回龙等为代表的南太行山水景观和以百泉、潞王陵、比干庙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各具特色,八里沟是南太行精华荟萃之地,百泉景区是国内最大,保护最好的古园林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中州颐和园”和“北国小西湖”;潞王陵已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现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省级名胜风景区1处,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5个。新乡许多历史遗迹成为吸引游人的一大亮点.如:

(一)凤凰山汉墓

凤凰山南麓战国两汉墓地位于新乡市北站区火电厂一带,1985年火电厂扩建以来,经文物钻探发现战国两汉墓葬一千多座。经发掘,这些墓葬形制主要为竖穴土坑、土洞和砖室墓,出土文物数千件(套),随葬器物有马头、俑、头、鼎、盒、壶、罐、仓、灶等,为研究新乡战国两汉时期的经济文化状况,提供了

珍贵的实物资料。出土的部分珍贵文物,常年在北站区汉风博物馆展出。

(二)北魏大佛

位于新乡县翟坡镇小宋佛村。北魏石刻造像通高4.8米,属单体石刻像,背光呈莲瓣形。正面雕一佛二菩萨,本尊为无量寿佛,协侍为观世音、大势至。整体雕刻细腻,线条流畅,被专家誉为“年代之早,形体之大,雕刻之精,中原之冠”。为研究新乡地区的石刻造像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战国黄河金堤

金堤从新乡县蜿蜒东向经原阳折向北,过延津、封丘,走滑县东行。在新乡市部分走向清晰,保存较好,是一处重要的遗址和景观。经考古工作者实地考察,金堤为战国、汉代所筑的黄河故堤,发现有战略时期的夯窝、夯层以及黄河决口时堵口使用的穿孔石块等遗物,是黄河最早的防护设施。为研究战国汉代黄河水利设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孟庄遗址

孟庄遗址位于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孟庄村东侧,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遗址。该遗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延续时间长。遗址最下层是距今8000~7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层,向上依次堆积为仰韶文化层、龙山文化层、二里头文化层等。尤为重要的是遗址内发现了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及商代晚期三座相叠压的城址。其中龙山文化城址的面积达13余万平方米,包括城垣、城门、护城河和城内一批房基、灰坑和水井等遗迹。孟庄遗址面积大,文化内涵丰富,它的发现第一次在豫北地区建立起一个较系统的考古学编年序列,为研究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依据。

此外,位处南太行精华荟萃之地的八里沟也颇负盛名。其早在远古时期就是共工氏等原始部落的重要活动区域。自魏晋以来,这里就已经成为好山乐水者的寻幽探胜之地,文人雅士纷纷前来,或卜地隐居,或观光游览,留下了众多的韵事佳话。知名的有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隋唐时期的王通、王勃,宋代大学者邵庸,诗人范成大、陆游,金代诗人元好问,元代山水画家牛守贞,清代名儒孙奇峰等。孙奇峰之孙孙洤所书的《石门山观瀑布》一诗,成为描写八里沟大瀑布的经典之作。民国时期,袁世凯、徐世昌、冯玉祥等历史名人也都曾经来此游览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是八路军和解放军革命斗争的重要根据地,众多的革命领袖都对这片山、这方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国后,王光英等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来这里视察指导。现以大皇龛、潮音洞、伏羲峰、百年好合树、许愿石等的历史典故吸引大批旅游爱好者前来观光。

四、民俗风情

俗语说“八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新乡也有其特色的民俗风情.

(一)背装与抬阁

新乡的背装与抬阁,始于清朝咸丰初年,是欢庆丰收喜迎新春的一种民间风俗。它多于农历正月处五和正月十六在街头朝会上演出。近几年还被邀请到省城和外地表演,并获大奖。下装人背着下装人名曰“抬阁”。上装的情节多位传统故事,配民乐热闹异常。特别是新乡县小冀背装在中原大地颇负盛名。

(二)威镇国际秧歌节的中州大鼓

闻名中州的新乡县赵堤大鼓,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以“声”“形”特有的形式,明快富有朝气的节奏和独特的艺术走形。体现了中国农民热情奔放,粗旷豪爽的精神风貌。中洲大鼓曾参加中国沈阳第二届国际秧歌民间舞蹈节,收到国外专家的高度称赞,并获表演优秀奖和精神文明奖。

(三)中国民间精品长垣花戏台

长垣花戏台起源于古代长垣农历二十九的亮宾会。它以”花“而著名,正上方用五色绸缎高搭彩门,横脸锦分三层,都以传统戏剧中的主要人物而饰,人周围流苏绣球围成团团花束,五彩灯流水灯与彩绸互相衬托,相映成辉。如此精致的戏台装饰在中原大地几乎绝迹,实为中国民间艺术精品。 (四)马皮舞 获嘉县杜官滩村有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以前叫神马皮,现在基本上都叫它马皮舞,或者金龙马皮舞。马皮舞,是由古代祭祀求雨舞演变而来的,目前仅存的流派是西南流派。这个舞蹈演出时,由一人饰演马皮神,执鞭起舞旁边有六到八个人背上背着将牌,牌上写着三国里人物的名字。他们就围着执鞭人开始舞动,这叫做耍马皮。演出者是青年男女,衣服也基本是统一的,围着执鞭者的男女会不停变换队形,或跑圈或站立。另外还有手持大刀或木棍者与持鞭者对打,摆出各种经典造型,

(五)新乡的大王庙会

历时3天,开山鼓来开路,接着是抬阁,背装,高跷等等,龙灯后面是“老驾”,也就是大王爷神龛。老驾后面有红黑两面旗子,延绵下去,队伍差不多数几里,游行三天。还有很多外地省市的人专门过来观看呢,可见其深厚影响了。

(六)新乡剪纸

新乡剪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活动,风格兼具南北纸艺风格。明暗、疏密,恰到好处,比例协调,剪纸栩栩如生,清新脱俗,玲珑剔透。它属于女性的一种手工工艺活,虽然早在唐代,人们就会剪纸,不过直到明清才开始盛行的。常见的剪纸有福禄寿喜,双喜临门,丹凤朝阳等等,剪纸技巧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拉网式的,也可以是多折式的,还可以是平铺式的。

这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在丰富了新乡人民的生活的同时,也发扬了古老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新乡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悠久民俗。

篇三:中国历史典故——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典故

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即晋文公)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

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7、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8、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9、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10、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11、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12、 窃符救赵:

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13、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15、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6、爱媵贱女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日秦穆公嫁女儿怀赢给晋公子,准备了非常丰厚的嫁妆,光穿着有华丽衣裳的婄嫁女妾就有70人之多。新嫁到晋国时,晋国人看到陪嫁的女子都那么漂亮,于是都想找个陪嫁的女妾抢回家去,却认为秦国的国主还不如女妾漂亮,而轻贱秦国的国主。

这是则故事是韩非借齐国传墨子学说的田鸠之口回答楚王所提出的问题时讲的一则故事。所举的?秦伯嫁女?一例与?买椟还珠?一起说明一种办事的道理,即切勿怀文忘用,甚至以文害用。后世常以此比喻办事情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17、白虹贯日

出自《战国策之魏策四》:聂政是战国时韩国轵人,因为杀人避仇,逃到齐国,以屠宰为生。韩卿严遂与韩相韩傀有隙,想要报仇,听说聂政侠义勇为,便送黄金百镒做为聂政母亲的寿礼,并说明欲请聂政刺杀仇人之意。聂政以母亲尚在需要人奉养为由没有答应。后来聂政的母亲死后,聂政独行仗剑刺杀韩傀,碰上了白虹贯日的现象,刺中了韩哀侯,他自己也自杀身死。白虹贯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就是现在所说的日晕。古人迷信,常把此做为是危

害君王的天象异兆,也附会为精诚上感天道。

18、毕万昌大

出自《左传 闵公元年》:春秋时,晋献公灭掉魏,把魏地赐给大臣毕万。管占卜的大夫卜偃说:?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魏同巍,故云),现在把魏地赏给毕万,是天意要启发他的后代,使其昌大。?后来,毕万的后代果然建立了战国时的魏国。其实这些都是古人附会之说。后世就常以?毕万昌大”的典故指人后辈发扬,繁盛昌大。

19、抱冰握火

出自《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常以艰苦的生活(转 载 于:wWW.zw2.Cn 爱作文网)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亡了吴国。后人以?抱冰握火?比喻刻苦自厉,也用指生活艰辛。

20、抱柱信

出自《庄子 盗跖》,屋生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约于河桥之下,女子一直到河水涨潮时都没有来,而尾生则宁愿抱梁柱而死都不愿失约。尾生忠于爱情,信守约誓,但头脑僵化,不知变故,故抱柱而死。后以此为坚守信约的典故,特别多用于男女间的爱情信誓方面。

21、表里山河

出自《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时,晋楚决战之前,晋文公的谋臣,他也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劝文公参加决战,他认为即使仗打败了,凭太行山和黄河之险,也可固守无虞。原话为:?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指晋国外黄河而内太行山,地理形势使国防极为稳固),必无害也。?后世常用“表里山河”说明地理国防之固。而元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者,意踟蹰。中的?山河表里?即用此事,一方面说明潼关形势的险要;另一方面反衬诗人一路所见秦汉宫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