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重庆间谍小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8:26:25 体裁作文
重庆间谍小说体裁作文

篇一:“中国特工”和他的女人们……

“中国特工”和他的女人们……

我生活中不止一次出现这样的画面,一位美女对我的身份有了一知半解后,神情忧郁却又神秘兮兮地吞吞吐吐道,她的前男友就是中国特工,“他是美国轰炸我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幸存者,性功能有点受损,但我爱他,就像爱这个功能不全的国家一样……后来他又被派出去,我找不到他了,他会不会牺牲呢?”或者,“他们一个特工小组四人从福建偷渡去美国的,被联邦调查局特工发现后有三位被杀害,他成功潜伏下来,最终接近了白宫……”,还有还有,“他最近手头有点紧,在上海和重庆都受到美国中情局特工的追杀,最近不得不躲起来,我好久没有看到他了……你千万不要乱说,否则……”

每次听到这些女人讲起自己同“中国特工”的故事,我都表情凝重,脸上甚至会职业性地挤出崇敬、向往之情,如果必要,我会向她们发誓绝不泄密。艾玛,让一个又一个这样漂亮的女孩子心中存一份对共和国特工的好感,被免费睡了还无怨无悔地转化成爱国之情与正能量,也是我这个退休特工唯一能为国家做的事吧。

但这是什么G8世道,假装成特工竟然不被人扇耳光,还能骗女孩子上床?这又是什么教育,让这些连“特工”两个字都不知道怎么写的年轻女子对偷鸡摸狗的特务们情有独钟?在中国,打着“特工”“情报部门”人员招摇撞骗的情况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尤其是在意识形态收紧、左风盛行的时候,我几乎稍微转战几个饭局,就会

被人偷偷介绍一位同桌的“神秘人物”,例如九十年代初,特工一度比街上的保洁人员还多。当然,这些人有些一看就知道是骗吃骗喝骗女孩子的,也有一些确实同这些部门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关系,但基本上属于找不到情报部门大门开在哪里的混混;也有几个真家伙,大多长得比我还猥琐……不可能真能骗到女孩子啦。

间谍与妓女据说是人类最古老的两个职业,从电影007每场都换一个“邦女郎”,到中国写1949年前的谍战片基本都充斥男欢女爱、男女间谍调情戏、真假夫妻等,间谍好像就离不开美女。我也是深受其苦,一套中国首部“间谍小说”致命系列三部曲2003年开始在网上贴出后,据说凡是阅读过这三本间谍小说的少妇,几乎都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书中那个国安部特工杨文峰,更糟糕的是,不少坚持认为老杨头我就是杨文峰的原形。后来的故事各位都知道了,我差一点被痴迷上杨文峰的女人们追杀……只到这些年开始写时评,我才开始被女人们忽视,过上正常生活。

其实特工和女人有天生的隔膜。真正的特工由于需要在特殊的环境把自己内心深深封闭起来,大多内心阴暗,性格孤僻,偶尔去妓院放松一下倒是有的,但找几个情妇?那无异于在自己身上绑几枚炸弹。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中英就香港问题开始较劲时,一位北京某部门秘密出差香港的人士在获得一包“绝密”资料后决定去一楼一凤放松一下大脑,犒劳一下裤裆。结果风流过后竟然把那包“绝密”遗忘在一楼一凤,弄得全港特工大动员,差点酿成国家安全之大祸……

那个时代,就我接触的这些部门的领导,包括多名副部级干部和老情报局长(见老杨头小说《情报局长》),大多洁身自好,即便偶有风流的,也绝对没有下流,更没有几个道德败坏的。所以,当我看到报道说国家安全部副部长马建用六套别墅包养六名情妇时,我被惊得目瞪口呆:这才几年时间,连这种部门也开始堕落了?

我曾经写过“这样的将军能保卫国家吗?”,现在真不忍心再写“这样的特工能保卫国家吗?”官员腐败包二奶可能比较普遍了,大家也习以为常,但掌握国家如此重要机构的官员也滑得这么远,就不仅仅是让人担心腐败到何种地步,而是担心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已经被损害到什么程度了!

大家可能都知道,冷战期间美苏间谍战中,美国用来要对付苏联间谍最频繁武器就包括“生活作风”,要就是抓住他们偷情、嫖妓的事件来要挟,要就是用美女来直接引诱,苏联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由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特别重视官员的“道德”,一旦官员和情报人员被美国情报机构掌握了“性丑闻”,基本上都不敢冒被公开的风险而乖乖变成出卖国家机密、为美国效劳的“叛谍”。

当然,美国对自己特工的要求也不敢懈怠。美国情报部门每年都有测谎与品格测试,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评定特工们是否有情妇与外遇。在他们看来,一位特工一旦生活不检点,在外有情妇(更不用说花钱包养二奶),就很容易为了钱而出卖国家机密,也更容易被要挟。我认识一位中情局工作人员,由于离婚后爱上了一位在华盛顿特

区打工的中国女子而被中情局调换到外围研究机构工作,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当然,美国对自己涉密工作人员例如CIA和FBI特工的“监督”主要是对他们资产的掌握。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两个中情局与联邦调查局叛谍都用苏联(一个是俄国)给的钱购买了“与自己工资标准不符”的大别墅。后来美国FBI的报告都对此“痛心疾首”:一个涉密特工住着这么大一个与自己工资收入不符的别墅,我们竟然都没有发现问题? 乖乖的,美国的反间机构要是在中国的话,非神经不可!一位国家安全部副部长用六套别墅养着六位情妇,竟然无人察觉?要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情报机构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几乎都可以轻松了解到你有几套房产,几个情妇,在中共长期以来的严厉反腐政策下,敌意国家的情报机构只要把马建副部长涉嫌严重贪污腐败的证据寄给他,马建副部长在国家安全、六套别墅里的六位美貌情妇以及把牢底坐穿之间,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当然,这只是设想,甚至只不过是写小说的我的虚构,但对于一个国家的情报、军事部门来说,这种设想与虚构必须严阵以待,甚至要“如临大敌”,否则什么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都有如浮云。贪污腐败对任何领域的党政干部都不允许,而对这些部门就尤其要严格,否则,那漏洞之大,可能会超过执政者的预想。一旦最坏的情况出现,他们贪污腐败的那点钱,就真不算什么了。

据说,追讨海外贪官污吏的“猎狐”和“天网”行动已经展开,王岐山访美重要内容就包括同美国协商遣返潜逃贪官。但就我所知,对于一般的贪官污吏,哪怕级别再高,美国都愿意配合,唯独对一些曾经掌握国家相当级别机密的官员,美国是有所犹豫的。这些贪腐官员往往也有预感甚至早有准备,当他们发现转移资产到海外不一定能保证不被遣返时,不排除会转移涉及国家的绝密材料到海外,关键时候呈交给所在国政府,以换取他们不被遣返,保住性命。可以想象,如果像马建这样的副部长早有准备的话,共和国就掉大了…… 不过,这关我乌事?我一介平民,吃地沟油,难道还要操中南海的心?国内新闻披露,国家安全部副部长马建伙同郭文贵以特殊部门的名义欺压、威胁竞争者与对手,攫取巨富,六套别墅包养六位情妇,实在让那些借用神秘机构的牌子把自己打扮成“小特务”去骗吃骗喝骗骗女孩子上床的小骗子们相形见绌、无地自容啊。不知道马建这样的真特工大骗子被起底后,各地那些真真假假的“小特务”们是否会收敛点?真受不了他们整天去骗一些爱国女青年颠鸾倒凤,弄完了一抹嘴,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还要老子来听女子们像祥林嫂似的讲她们和“中国特工”的风流韵事……

老杨头 2015年3月26日

篇二:间谍与人性

间谍与人性

作者: 顾文豪 | 发表时间:2015.09.28

刊发于总2129期《中国经营报》[文艺]版

阿汤哥在《碟中谍5》里一路狂追靓丽的英国女特工,虽然差一点儿为她丢了性命,失了朋友,关键时还犯了男人的通病,看到美女下不去手,好在千回百转之后,最终还是成功制敌。这部几乎5分钟一个包袱的电影,集合美女、帅哥、凶杀、斗智、逃亡、反转等多种商业片元素,让人看后大呼过瘾。

不过,这种身陷冤案、千里追凶的桥段,在谍战片中实在不算新奇。早在希区柯克1935年根据经典谍战小说《三十九级台阶》改编的同名电影中,已然出现评论者所说的“错误的人”的“双重追捕”模式。亦即主人公本身正遭到或是敌手、或是同党的追捕,但他在逃亡的同时,还须去追踪让自己陷入困境的幕后黑手,不然他将永远背负罪名。

《三十九级台阶》中的主人公、英国工程师理查德·汉纳刚从贫乏的非洲返回伦敦,没几个月就觉得百无聊赖。恰在此时,很偶然的,美国人斯卡德托付给他一个巨大的秘密:德国间谍企图刺杀友国领袖,世界危在旦夕。随后,斯卡德被杀,汉纳临危受命,一路逃亡,几次虎口脱险。被误认为凶手的汉纳,既要躲避警察的追捕,更关键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谋杀犯,不得不从伦敦追到苏格拉,试图找出真凶,最终几番波折,才告成功。

这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一经问世,即大受好评。曾入选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评选出的100部最佳推理小说,以及2009年英国《卫报》评选的“死前必读的1000本小说”。在我看来,除了为后世谍战类型小说提供了宝贵的创作借鉴之外,《三十九级台阶》中“错误的人”的模式,其实构成一种诘问,人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无法证明自己?又或者说,即便你我皆凡人,并非血雨腥风中的国际间谍,是否也会遭遇这种含冤莫名、一力追凶的窘境?因此,我们不妨换个说法,阅读间谍小说,不仅只是为了获得一种升斗小民无法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的特殊经历,而是在一个并不现实的情境下,使我们重新思考现实问题。这也正是我为什么始终非常喜欢英国谍战小说的巨擘约翰·勒卡雷的理由。

这位以《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享誉全球的谍战小说作家,倒是靠天赋写作获得了第一桶金。勒卡雷的老爸理查·康威尔是一位诈骗高手,曾因诈骗罪被捕入狱,甚且野心勃勃,一度参选议员,而勒卡雷母亲在他年幼时即离家出走。诈骗老手的父亲,狡兔三窟,大小谎言张口即来,化名和假身份随时批发,四个孩子从小就成了他训练有素的情报员。生长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勒卡雷,比起同龄人,显然更明白什么是谎言和危险,而这些犯罪勾当竟然无形中成了他日后写作的原始积累。1950 年勒卡雷应征入伍,因其出色的语言能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很快就为英国军情五处吸收,最终成为专业特工。之后在犯罪小说家约翰·宾汉姆的鼓励下,勒卡雷开始尝试撰写间谍小说,最终成为这一文学类型当之无愧的大师。

1963 年,勒卡雷的第三本著作《柏林谍影》一鸣惊人,知名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赞誉此书是他“读过的最好的间谍小说”。小说讲的是英国资深间谍亚历克·利玛斯亲眼目睹自己最得力的手下被识破,当场遭到枪杀之后,心生倦怠,准备退休。但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在东德建立起来的间谍网络被逐一击破,他又心怀不甘,于是毅然决定接下最后一次任务,潜入东德,再度陷入了扑朔迷离的危机之中。整部作品流畅明快,悬念迭出,对白尤为出色,简练深刻,结局却又峰回路转,迥出意表。作为一部描绘冷战期间国际谍战的小说,勒卡雷真的做到了笔下透出一股阴冷峻刻的调调,不满足只讲述一个好故事,而是在故事中写透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与国家的冲突,这种不囿于传奇的笔法,也成为勒卡雷日后小说创作

的最大特色。

而真正确立勒卡雷巨擘地位的则是他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创作的“史迈利三部曲“——《锅匠,财富,士兵,间谍》《荣誉学生》和《史迈利的人马》。尤其《锅匠,财富,士兵,间谍》这部作品,讲的是一个外勤人员的告密搅动了英国情报机构“圆场”得之不易的平静,原来圆场十几年来一直潜伏着苏联情报头子卡拉安插的双面间谍,且是圆场四位高层中的一位。乱局之下,已被迫退休的史迈利奉命出山。锅匠,裁缝,士兵,水手,究竟谁是幕后主使?记忆力像计算机一样好的史迈利开始钻进尘封的故纸堆中寻找蛛丝马迹,逐渐将真相抽丝剥茧,解开了卡拉设置的“最后一个聪明的结”。

在这部步步惊心、抽丝剥茧的作品里,读者感受到的不再只是一个猫捉老鼠的故事,而是人们如何处理背叛、爱情、信任、国家这些事关人类生活的核心问题。勒卡雷笔下的间谍从没有阿汤哥那种夸张的身手与007的酷炫装备,也谈不上什么帅哥靓女的情爱故事,事实上,他的作品通常都是阴云密布,好像雾都伦敦的莫名阴沉。自小目睹父亲坑蒙拐骗的勒卡雷,大抵是悲观主义者,根本不相信那些幸福的字眼,小说人物刻意抑制自我个性,擅长算计与欺骗,在一张张普通人的脸庞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国家的波诡云谲。

换句话说,勒卡雷笔下的间谍不是电影明星式的间谍,他写的正是作为普通人的间谍,他们一样有爱恨悲欢,但在国家利益的统摄下,他们都学会如何埋没自己的感情,如何配合权力体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勒卡雷讲述的完全是一个个悲伤的故事,恰恰相反,真正使老牌特工史迈利支撑下去的正是他对人性的信任和坚持——人在怎样的极端条件下,仍旧能保持人的本来特质。

换句话说,勒卡雷关注的不是如何讲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也不是如何描绘权力机器对个人的戕害,而是人性的复杂、阴暗和常被遮蔽的高贵。正如《碟中谍5》里特工与组织的复杂关系,到头来,他们都是被迫证明自己的人,他们发现没有什么力量是完全可以依赖和信任的,只有具体的人,独立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篇三:军衔最高的间谍

军衔最高的间谍

1940年,他奉蒋介石之命到汪伪政权中充当卧底,策反了很多大汉奸,并借日本人之手毒死了汪伪特务头子李士群,获得了很多重要的情报。

唐生明,国民党中将,是世界上军衔最高的间谍。1940年,他奉蒋介石之命到汪伪政权中充当卧底,策反了很多大汉奸,并借日本人之手毒死了汪伪特务头子李士群,获得了很多重要的情报。受蒋介石密派前往汪伪卧底

唐生明1906年生于湖南东安县,号季澧,乃唐生智将军四弟。他英俊潇洒,精明干练,善于交际,在民国时期的各种政治势力中都有朋友。他先后做过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学生,与陈赓友情甚笃。他毕业于黄埔军校,蒋介石对他颇为器重,蒋宋在上海结婚时,他曾送来丰厚贺礼。他与军统头子戴笠完全打成一片,不分彼此。他与汪精卫很熟悉,他的大哥唐生智在汪精卫投敌之前,与汪一直是政治盟友,唐生明多次参加他俩策动的反蒋活动。

1940年,蒋介石秘密召见担任常桃警备司令兼湖南第二区保安司令的唐生明,授命其利用汪伪汉奸非常熟悉的关系,卧底汪伪,拉拢汪伪要人,窃取日伪情报,并掩护在江浙一带抗战的忠义救国军。唐生明接受任务后,于重庆飞桂林,再由桂林去香港,在中秋节当天前往上海。他的借口是过不惯大后方艰苦的生活,利用花花公子的招牌,到上海来享受生活。军统在南京、上海等地的特务将配合他的行动。

唐生明到达上海,立即引起日伪注意,汪精卫、周佛海、陈公博、李士群等纷纷表示欢迎,并希望唐生明为己所用。9月底,李士群陪同唐生明去南京见了汪精卫,汪精卫曾担任黄埔军校的党代表,他请唐生明夫妇吃饭,希望唐生明参与汪伪的军队组织工作。唐生明不动声色,表示感谢老师的好意,不过“自己是来住家的,不想参与政治”,婉言谢绝。

当天晚上,汪精卫请唐生明吃饭,周佛海、褚民谊、陈春圃、林柏生等充当陪客。汪精卫很高兴,多饮了几杯,带着几分笑意来到唐生明面前,说:“我得到消息,你和戴笠关系好得很,你是来杀我的吧?”

唐生明一听这话,有些紧张,慌不择言:“杀鸡焉用牛刀!我是个不怕死的人,我把全家都带过来了,我怎么会做这种事。”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急得坐在他旁边的伪陆军部长叶蓬用力拉他的衣袖。叶蓬和他关系非同一般,叶蓬的老婆是唐生明母亲的干女儿。唐生明知道自己失言了,把汪精卫比作鸡,实在太瞧不起他了。

在此紧要关头,唐生明的“新朋友”李士群站出来帮他打圆场。他说,唐生明的情况他已经了解清楚了,唐生明决不会是那种人,更不会干那种事。唐生明胆大心细,满口承认自己与戴笠的关系,但否认为他工作,他说:“像我这种人,什么都不想干,哪会去做什么特务。”汪精卫这才恢复正常,笑着说:“我们关系非同一般,我信得过你,你绝不会暗算我,是不是这样?”唐生明连忙说:“那还用说!”

一场突起的风波,就这在笑声和推杯换盏中过去了。临走时,汪精卫紧紧握住唐生明的手,叫他以后常来和他谈谈,他随时欢迎。

次日,汪精卫老婆陈璧君还不放心,又派人把唐生明夫妇接到家中,仔细盘问,想找出一些破绽。她问的问题都很结实,好在他们早有准备,答得滴水不漏。从此,他们觉得陈璧君不好对付,对她时刻保持着警惕,敬而远之。

假戏真做博信任

唐生明是带着任务卧底汪伪的,自然不能不“落水”。10月1日,汪伪统治区报纸在头版前条上发表了《唐生明将军来南京参加和平运动,即将被任命为军事委员要职》的新闻。

10月4日,伪中央政治委员会举行会议时,汪精卫以伪中政会主席身份,交议了大批新任命的人员名单,其中第十四项便是:“拟特任唐生明为军事委员会委员案。”决议:“通过,送国民政府任命。”没过几天,任命就下来了。这表明艰难的审查阶段过去了,唐生明获得了汪伪的信任。为了让汪伪对唐生明真正放心,重庆政府来了一个假戏真做。借用唐生智名义,从10月10日起,在重庆《中央日报》等大报头版,连续10天用特大号字刊出“唐生智启事”。启事内容是:“四弟生明,平时生活行为常多失检,虽告诫谆谆,而听之藐藐。不意突然离湘,潜走南京,昨据敌人广播,已任伪组织军委会委员,殊深痛恨。除呈请政府免官严缉外,特此登报声明,从此脱离兄弟关系。此启。”国民党也明令发表对唐生明的“通缉令”,连续在重庆中央广播电台播出。声明和“通缉令”进一步清除了汪伪大小汉奸对他的怀疑。

在这个时期,唐生明没有开展活动,整天与很多汪伪要人,以及他们的老婆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时间长了,汪伪对他的信任也与日俱增。汪精卫希望他到身边去帮忙;周佛海和李士群也看中唐生明与汪精卫的关系,想让他过去帮助工作。这为他今后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含垢忍辱“走钢丝”

但汪伪没有放弃对他的暗中监视。又过了一段时间,汪精卫见他没有什么可疑之处,就想把他拉下水,任命他为伪清乡委员会军务处处长,让他统领伪军消灭江南一带的新四军和忠义救国军。

这样一来,他就得罪了国共双方,只能跟着汪一条道走到黑。唐生明向蒋介石密电,蒋指示,要保护忠义救国军,消灭新四军,这让唐生明左右为难。但已是骑虎难下,只有兵行险着,他于1941年7月到苏州赴任。

借帮汪整训伪军之机,他安排军统特务进入伪军里。遵照戴笠指示,把军统侦知的新四军及其游击队活动的情报转送日本人和李士群特工组织。每当伪军出动时,他便派人事先通知忠义救国军让其转移,但是日伪军每次都扑空,新四军也转移了,他大惑不解。

因此,他受到了日伪方面的严厉训斥。不过他的“工作”是卖力的,整训伪军的成效也是明显的,日伪还是要继续利用他的。作为一个有民族心的将领,他是很苦闷的,因为与禽兽为伍,有时甚至在日本兵调戏中国妇女,他都得陪笑脸。他感到处境艰难,屡次请求蒋让他回去。蒋总是勉励他以国家为重,服从大局。他只有咬牙坚持,拼命与日伪周旋。

虽然他一直小心应付,但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他几次差点暴露。

1941年9月,汪精卫陪同日本驻南京派遣军总司令视察苏州实验区。他把几个月来受的日本人的闷气向汪发泄出来,想引汪把对日本人的不满说出来,了解汪日之间的矛盾。谁知,汪甘心为奴,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从此他在汪面前再也不提日本人。

不久,军统上海区组织被李士群破获,区长陈恭澍被捕。李士群怀疑有一个建议军统不要暗杀个别日本军官以免殃及无辜的电报是唐生明发的。他连夜把唐生明夫妇叫到76号总部,找来陈恭澍与唐对质。好在陈没有承认与唐生明的关系。李便把唐夫妇押往南京。

不久,日本人却把他从汪伪手中提走了。出乎意料,日本人对他十分热情。日本河边正三中将坦率地对他说:“因为找不出办法,才拉汪精卫出来。我们已经很久找不到能与蒋介石阁下直接联系的人了。希望你能充当我们与蒋介石阁下的桥梁,协助我们早日解决日支事变。”他还表示要全力支持唐的工作,还要唐把与重庆联系的电台保留下来,由日本方面负责保护。一切都由日本方面说了算,汪伪政府不敢对他轻举妄动。

唐生明立刻明白河边中将的用意,但没有放松警惕,仍然不承认与重庆政府和军统的关系,但表示自己在重庆方面有很多朋友,可以代为沟通。日本方面急于在政治和军事上与蒋妥协便将他放了,并派人保护他。

在日本人的“协助”下,唐生明开始与重庆方面“联系”,蒋指示,对日本提出的问题先不作回答,要随时向重庆方面汇报,要保持这种关系,不能中断。事实上那一封电报的确是他发的,为配合他的工作,军统不再在上海、南京等地暗杀日本人。日本方面也比较满意。每当日本人来探听

“联络”消息时,他总是推说重庆方面在研究。日本人也体谅蒋介石阁下的难处,也不怎么催唐生明。

策反周佛海

周佛海是汪伪的第三号人物,官职汪伪行政院副院长,兼任财政部长、税警总团总团长。唐生明到上海后,与周过从甚密,发现周佛海时常很苦恼,因为他的母亲、继母、岳父、妹妹都在湖南老家,周想派人把他们接过来,又怕重庆方面有所行动。唐生明见此情况,便秘密发报给戴笠,建议拉周的最好办法就是从他的家人入手。戴笠随即派人在湘潭和沅陵等处找到周佛海的母亲和岳父,把他们软禁在贵州息烽。

1941年夏,周佛海接到了湖南亲友来信,得知家人被捕,不知道关在什么地方,感到很难过。消息传出后,很多新闻媒体的记者前来采访,周佛海明知是戴笠干的,故意说:“我不相信这是重庆当局直接干的,一定是地方无知者所为,相信他们不久便可脱险。”这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他对重庆政府还抱有很大的希望。

唐生明时常跑去安慰他,周佛海对他毫不隐瞒,说自己非常担心老母。唐生明立即建议重庆方面趁热打铁,软硬兼施,逼周反正。戴笠心领神会,立即叫周的岳父出面写信,在信中转述他母亲的话,要做“忠臣”,不能给周家的祖先和子孙丢脸。1942年以后,戴笠便与周佛海称兄道弟地通起信来,唐生明时常根据周佛海的情况给戴笠一些建议。时机成熟之后,唐生明大胆地建议戴笠派人在周佛海身边工作,戴笠就派了军统特务彭寿充当信使。

1944年冬天,周母在息烽患病,戴笠连忙派人送到贵阳中央医院去医治,医治无效。周母去世后,戴笠又为她当孝子,披麻戴孝,代替周守灵哭灵。戴笠把这些照片寄给了周,周十分感动,从此死心塌地地效忠重庆政府。

唐生明拉拢的大小汉奸不止周佛海一人。他还拉拢了汪伪陆军部长、湖北省长叶蓬、汪伪海军部长、第一陆军总司令及苏浙皖绥靖军总司令任道援等人,协助戴笠拉拢了汪伪二号人物陈公博等。借刀杀人除巨奸

很多人都知道,杀人如麻的汉奸特务头子李士群是日本人毒死的,却不知道真正的幕后推手是唐生明。

其实一开始,唐生明并不想除掉李士群,蒋介石和戴笠最初给他的指令是争取李士群。可是李士群顽冥不化,死心塌地地跟着日本人干。而且随着他在汪伪地位的上升,野心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毒辣。他和周佛海争权夺利,斗得不可开交,双方都有欲除之而后快的想法。他们闹意气,经

常向唐生明诉说对方的不是,唐生明两面敷衍,挑拨离间,加深他俩的矛盾,但还是有分寸。由于周佛海已经和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他还是偏向周佛海。李士群和手下准备对付周佛海的时候,他会警告周佛海。周佛海这边的人准备对李士群下手的时候,他却不告诉李。到了1943年夏天,重庆方面就李士群不可救药,决定将其剪除。唐生明考虑了很久,建议除李可以有上中下三策。“下策”就是让军统动手,派特务暗杀李士群。但李士群深居简出,保镖如林,这个方案难度很大,而且可能遭到汪伪特务机关报复。“中策”就是,利用汉奸之间的内讧来除掉他,这样可以避免汪伪特务的报复,而且可以挑起汉奸之间的仇杀。很多大汉奸早就看不惯李士群,挑动他们去对付李士群,很有把握。“上策”就是利用日寇与他的矛盾去杀他。这样后遗症最少,李士群的人不敢把日本人怎么样,也不会怀疑到重庆方面和已经“归顺”重庆的大汉奸头上。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杀鸡儆猴,让汉奸看到走狗的下场,以后再拉他们就方便了。

周佛海也接到了戴笠的指令。周佛海也不简单,他与重庆方面取得联系之后,连他老婆都瞒着,到这个时候才和唐生明和盘托出,请求唐生明的帮助。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定采用“上策”。他们决定利用上海日本宪兵队特高课长冈村中佐去干。

周佛海的副手汪伪税警总团副总团长熊剑东与冈村关系很好。冈村一直对李士群很不爽。熊剑东就火上浇油,说李对日本宪兵队很不满,总在工作上想方设法与宪兵队争权抢功。尤其说到李根本瞧不起他,认为他只是一介武夫的时候,冈村便咬牙切齿地发誓要除掉李。熊剑东又故意劝他不能这么做,因李负责汪伪特工组织多年,日军总部很信任他,要冈村暂时忍耐,不要给自己找不痛快。他这样说,冈村更加冒火,便不顾一切要(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干掉李。

熊剑东这时才建议毒死李士群。可是冈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毒药,这种毒药既要可靠,又要让人难以觉察。正好这个时候,周佛海派去见戴笠的特使彭寿回来了,彭寿带回了合适的烈性毒药。冈村这个头脑简单的家伙,迫不及待地决定在自己家里请李士群吃饭,日子定在9月7日。

李士群对冈村一直防范甚严,为避免冲突,他基本住在苏州,很少到上海。接到请帖后,他感觉不妙。靠山晴气大佐刚刚调走,他只好带着翻译夏仲明硬着头皮赴宴。为了避免混淆,那天冈村下令做西餐。这天周佛海和熊剑东的老婆换上了厨娘的服装,躲在冈村的厨房里,专门给李士群的菜里和酒里下毒。菜预备分好,每次给李士群吃的东西,都由她们亲手拌上毒药,交给日本下女送给李。毒药是无色无味的粉末,吃进去一点点,就无法挽救。

李士群见只有他一个客人,怕冈村下毒对付他—他以前也常用这种方法对付不听话的手下。他借口正在泻肚子,不能吃东西。冈村见他什么都不吃,很着急,就亲自走进了厨房,给他亲自端来了牛排,最后一点毒药全下在这份牛排里了。冈村很殷勤地再三劝李给个面子,多少吃一点。李士群实在拒绝不了,就勉强夹了一点青菜吃了下去。由于这是慢性毒药,当场看不出来。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