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脚印记叙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0:37:00 体裁作文
脚印记叙文体裁作文

篇一:一步一个脚印练好记叙文

一步一个脚印练好记叙文

教师的手与学生的手

我在品味老师们发过来的每一篇深度教学的论文,这一篇特有味,有自己的创造与发现,是璞玉,是真实,更是创造。实际上,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创造,关键是看教师的手与学生的手。记住(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潘姗姗的创造。 (王玉强,2013.1.5)

一步一个脚印练好记叙文

沂源一中高一语文组潘姗姗

“我追求的课堂有两点:一是一定要有用,解决学生存在的核心问题;二是我都是借班上课,因此不会面面俱到,我会从一个小的问题点切入。”

王玉强老师在《深度教学》中说的这句话对我有很大启迪:以前讲记叙文,我总是把在每节作文课上都把记叙文的写作要求重复一遍:详略要得当,描写要生动,情节要有波澜??

但收效甚微,学生下次交上来的作文仍然是同样的问题:描写干瘪,详略不得当,情节平直??

看到王老师的话,我决定学着每节课解决只一个问题,做到每节课都有效果。

第一节作文课,我先给同学们展示了几篇典型的记叙文,让他们了解记叙文的大致写法:详细记叙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道理或者抒发情感。

第二节作文课,写一个片段,使之具有画面感。但是学生写得仍然很干瘪。于是我又拿出两节课来分别练习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不少学生写出了精彩的片段。如外貌描写: 听见敲门声,我忙放下手中的零食去开门。打开房门,印入眼帘的是我思念已久的爸爸。他的头发有点蓬乱,但是又很油腻,上边有一层尘土;皮肤晒得黝黑,下巴上是乱扎扎的胡子,身上的那件蓝色衬衣也满是褶皱,手上提了一个脏兮兮的行李包,瘪瘪的。开门的一刹那,我从他充满血丝的眼里看到一丝喜悦的神情。我的心狠狠的抽动了一下。(高一14班 包健)

坐在公交车上,在百米之外遥望家门口,总会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瘦小的身躯在焦急的张望,稀疏的白发被风吹得蓬乱。我一脚跨下车,走进妈妈,她蓝黑色的上衣上还粘着几片树叶,头发上还有几根草屑。(高一14班徐晓宇)

如动作描写:

昏黄的灯光下,戴着老花镜的母亲在缝着开裂的衣服。细小的针孔好像在故意跟她作对似的,怎么也穿不进去。只见她把线放到嘴里抿了一下,

用手一捏,一转,高举着放到灯下,身子微倾,把线对准针孔一按,终于穿进去了。她拉动线,在低端打了个结......(高一14班宋丽芸) 回到家里,没有见到母亲,于是便到地里去找她。刚到一个下坡路,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正推着独轮车在步履维艰地移动。她双臂微弯,头微微低着,额头上的汗珠滚落下来,滴到车子上和车子下的泥土里,双脚不听使唤地左右乱移。从车子低端的缝隙望去,母亲的双腿也在微微打颤......(高一15班程化振)

如语言描写:

一群农民工在等车回家过年。他们手里提着,肩上扛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他们黝黑的皮肤中是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艰辛,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容,大声地交谈着,显出兴奋、喜悦、激动。“小三子,这次回去盖几间瓦房,再娶上个婆娘,以后干活都有劲咧!”一个长相粗犷的中年男人对一个年轻人说。年轻人害羞地挠了挠头。“给你爹带的药都拿好了吗?”“拿好了,听城里人说,这药可管用了,等俺爹病好了,俺干活也没啥担心的了。”一个带着眼镜长相斯文的青年说??(高一15班徐宁)

用上修辞能让描写更生动,所以让学生在写片段的时候有意识地运用到修辞:

房间的闹钟接连响了好几遍,都被我优质的睡眠过滤掉了。(高一14班江乐)

爸爸走路走得很快,我搂着爸爸的头,就像一只松鼠抱着一只坚果一样。(高一14班任国栋)

他踮着脚尖,用力地向我们挥手,彷佛一棵在狂风中摇摆不定的树苗。(高一14班沈扬)

我看她摇晃着向我走来,像只南极的幼企,又不倒翁一般只摇晃而不倒下。她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嘴里溢出一声“姐姐”,稚嫩的声音传来,软软糯糯的。(高一15班高贵芝)

通感把童音写得很形象。

接着,趁热打铁写了两个综合片段,让学生把多种描写方式充分利用起来,在加上适当的环境描写,使一个画面定格,夸大细节:

记得我六岁那年,天气非常冷。池里的水经过一夜全都变成了冰,满满一池,像要把池子撑破似的。而此时家里停了电,也没有炭。我在被子里蜷缩着也觉得冷,于是爸爸用木炭生起炉子,让我暖和,自己便出去了。我觉得暖和了一点便出去找爸爸,我看见他把手浸在冰冷的水里洗菜,水里还能看见冰。爸爸的手红的有点发紫,并不时用嘴往手上呵气。这时爸爸看见了我,让我快进屋暖和便又低头洗。我含着泪进了屋。过了一会儿爸爸进了屋,我看到他的手好像流了血,但脸上却充满了笑容。这幅画时不时在我脑海里闪现。

看到学生写得还不够细致,于是用了一节课让所有学生一起来修改这一段,“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剖个案,让全体学生都能提升一步。”用王老师教给我们的诀窍:截取生活片段=场景+细节+抒情。最终综合出一个片段:

记得我十六岁那年的冬天特别冷。夜里北风怒号,像要把屋顶掀起来似的,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听见了父亲屋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我知道父亲又得起来赶早市卖菜了。

我摸了摸冻得冰凉的鼻子,看到窗户上结了厚厚一层窗花,树上挂满了冰渣,树枝在风中呜呜作响。父亲走进我这间屋,我像只小刺猬一样瑟缩在被窝里,用乞求的眼神看着父亲,说:“爸爸,我们今天不卖菜了好吗?”父亲看了我一眼,说:“不卖菜,你奶奶的医药费怎么办呢?今天你在家,我自己去吧。”说完,父亲用木炭生起炉子,自己便出去了。

我觉得暖和了一点,便出去找爸爸。池里的水经过一夜的狂风怒吼,全都变成了冰,满满一池,像要把池子撑破似的,我看见他把手浸在冰冷的水里洗菜,水里还能看见一块一块的冰。爸爸的手红的有点发紫,并不时用嘴往手上呵气,把手放在脖子里暖和一会儿。突然,父亲的手猛烈抖动了一下,有血珠从手背上流出来,料是被冰割破了。这时爸爸看见了我,说:快进屋,外边冷。”然后低头继续卖力地洗那些沾满污泥的萝卜。

篇二:一步一个脚印练好记叙文

一步一个脚印练好记叙文 .doc

教师的手与学生的手

我在品味老师们发过来的每一篇深度教学的论文,这一篇特有味,有自己的创造与发现,是璞玉,是真实,更是创造。实际上,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创造,关键是看教师的手与学生的手。记住潘姗姗的创造。 (王玉强,2013.1.5)

一步一个脚印练好记叙文

沂源一中高一语文组潘姗姗

“我追求的课堂有两点:一是一定要有用,解决学生存在的核心问题;二是我都是借班上课,因此不会面面俱到,我会从一个小的问题点切入。”

王玉强老师在《深度教学》中说的这句话对我有很大启迪:以前讲记叙文,我总是把在每节作文课上都把记叙文的写作要求重复一遍:详略要得当,描写要生动,情节要有波澜??

但收效甚微,学生下次交上来的作文仍然是同样的问题:描写干瘪,详略不得当,情节平直??

看到王老师的话,我决定学着每节课解决只一个问题,做到每节课都有效果。

第一节作文课,我先给同学们展示了几篇典型的记叙文,让他们了解记叙文的大致写法:详细记叙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道理或者抒发情感。

第二节作文课,写一个片段,使之具有画面感。但是学生写得仍然很干瘪。于是我又拿出两节课来分别练习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不少学生写出了精彩的片段。如外貌描写: 听见敲门声,我忙放下手中的零食去开门。打开房门,印入眼帘的是我思念已久的爸爸。他的头发有点蓬乱,但是又很油腻,上边有一层尘土;皮肤晒得黝黑,下巴上是乱扎扎的胡子,身上的那件蓝色衬衣也满是褶皱,手上提了一个脏兮兮的行李包,瘪瘪的。开门的一刹那,我从他充满血丝的眼里看到一丝喜悦的神情。我的心狠狠的抽动了一下。(高一14班 包健)

坐在公交车上,在百米之外遥望家门口,总会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瘦小的身躯在焦急的张望,稀疏的白发被风吹得蓬乱。我一脚跨下车,走进妈妈,她蓝黑色的上衣上还粘着几片树叶,头发上还有几根草屑。(高一14班徐晓宇)

如动作描写:

昏黄的灯光下,戴着老花镜的母亲在缝着开裂的衣服。细小的针孔好像在故意跟她作对似的,怎么也穿不进去。只见她把线放到嘴里抿了一下,

用手一捏,一转,高举着放到灯下,身子微倾,把线对准针孔一按,终于穿进去了。她拉动线,在低端打了个结......(高一14班宋丽芸) 回到家里,没有见到母亲,于是便到地里去找她。刚到一个下坡路,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正推着独轮车在步履维艰地移动。她双臂微弯,头微微低着,额头上的汗珠滚落下来,滴到车子上和车子下的泥土里,双脚不听使唤地左右乱移。从车子低端的缝隙望去,母亲的双腿也在微微打颤......(高一15班程化振)

如语言描写:

一群农民工在等车回家过年。他们手里提着,肩上扛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他们黝黑的皮肤中是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艰辛,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容,大声地交谈着,显出兴奋、喜悦、激动。“小三子,这次回去盖几间瓦房,再娶上个婆娘,以后干活都有劲咧!”一个长相粗犷的中年男人对一个年轻人说。年轻人害羞地挠了挠头。“给你爹带的药都拿好了吗?”“拿好了,听城里人说,这药可管用了,等俺爹病好了,俺干活也没啥担心的了。”一个带着眼镜长相斯文的青年说??(高一15班徐宁)

用上修辞能让描写更生动,所以让学生在写片段的时候有意识地运用到修辞:

房间的闹钟接连响了好几遍,都被我优质的睡眠过滤掉了。(高一14班江乐)

爸爸走路走得很快,我搂着爸爸的头,就像一只松鼠抱着一只坚果一样。(高一14班任国栋)

他踮着脚尖,用力地向我们挥手,彷佛一棵在狂风中摇摆不定的树苗。(高一14班沈扬)

我看她摇晃着向我走来,像只南极的幼企,又不倒翁一般只摇晃而不倒下。她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嘴里溢出一声“姐姐”,稚嫩的声音传来,软软糯糯的。(高一15班高贵芝)

通感把童音写得很形象。

接着,趁热打铁写了两个综合片段,让学生把多种描写方式充分利用起来,在加上适当的环境描写,使一个画面定格,夸大细节:

记得我六岁那年,天气非常冷。池里的水经过一夜全都变成了冰,满满一池,像要把池子撑破似的。而此时家里停了电,也没有炭。我在被子里蜷缩着也觉得冷,于是爸爸用木炭生起炉子,让我暖和,自己便出去了。我觉得暖和了一点便出去找爸爸,我看见他把手浸在冰冷的水里洗菜,水里还能看见冰。爸爸的手红的有点发紫,并不时用嘴往手上呵气。这时爸爸看见了我,让我快进屋暖和便又低头洗。我含着泪进了屋。过了一会儿爸爸进了屋,我看到他的手好像流了血,但脸上却充满了笑容。这幅画时不时在我脑海里闪现。

看到学生写得还不够细致,于是用了一节课让所有学生一起来修改这一段,“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剖个案,让全体学生都能提升一步。”用王老师教给我们的诀窍:截取生活片段=场景+细节+抒情。最终综合出一个片段:

记得我十六岁那年的冬天特别冷。夜里北风怒号,像要把屋顶掀起来似的,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听见了父亲屋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我知道父亲又得起来赶早市卖菜了。

我摸了摸冻得冰凉的鼻子,看到窗户上结了厚厚一层窗花,树上挂满了冰渣,树枝在风中呜呜作响。父亲走进我这间屋,我像只小刺猬一样瑟缩在被窝里,用乞求的眼神看着父亲,说:“爸爸,我们今天不卖菜了好吗?”父亲看了我一眼,说:“不卖菜,你奶奶的医药费怎么办呢?今天你在家,我自己去吧。”说完,父亲用木炭生起炉子,自己便出去了。

我觉得暖和了一点,便出去找爸爸。池里的水经过一夜的狂风怒吼,全都变成了冰,满满一池,像要把池子撑破似的,我看见他把手浸在冰冷的水里洗菜,水里还能看见一块一块的冰。爸爸的手红的有点发紫,并不时用嘴往手上呵气,把手放在脖子里暖和一会儿。突然,父亲的手猛烈抖动了一下,有血珠从手背上流出来,料是被冰割破了。这时爸爸看见了我,说:快进屋,外边冷。”然后低头继续卖力地洗那些沾满污泥的萝卜。

篇三:成长的脚印作文

【题目】

何谓人生?人生即“脚印”。漫漫的人生,留下了一串串长长的“脚印”。童年的“脚印”是幼稚的,浅浅的,可爱的;中年的“脚印”是成熟的,深深的,稳重的。面对“脚印”,有感慨,有教育;面对“脚印”,往事再回首。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要】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审题时要围绕“脚印”,激发思维,展开联想,必将会往事浮现在眼前。可以在“脚印”前加上适当的修饰语作为题目,如“爸爸的脚印”、“妈妈的脚印”、“一个难忘的脚印”等。通过“脚印”可以写难忘的人和事,“脚印”对我的启迪和教育。“脚印”就是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脚印”,生活为你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立意示例

1.由脚印想到鲁迅的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从脚印的大小、深浅可以鉴别人的高矮、胖瘦,这有助于公安人员缉拿罪犯。

3.常言说:“一步一个脚印”,所以做任何事都要踏踏实实,反对浮夸的作风。

4.人走过后会留下脚印,从而想到每个人的一生应留下一段怎样的历史。

5.有的人喜欢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这样比较平稳,不会有风险;有的人喜欢走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披荆斩棘,敢于冒风险,为后人开创出一条新路。在今天改革的年代,要敢于走出自己的道路,留下自己前进的脚印。

请学生讨论以上立意正确与否,哪条为最佳立意。

“脚印”话题例文评析

倒着走路

(高二3班 陈丹聃

倒着走路,时间便随着步伐一齐倒退.不用回头,因为曾经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你的气息,牵引你重新走一遍你来时走过 (审视一下你曾经留下)的路(脚印),为了不让你忘记。

我像一件被弄脏的衣裳,要清洗时候,得把口袋里的东西都掏出来,它们是金钱、欲望、贪婪和自私。母亲将它放在水中清洗,一点点地让我看到自己原来的模样。

不是因为时光的荏冉让我忘了根,而是在身上的那些东西遮挡了我本来应该清晰的视线而不怎么让我觉得自己在倒退,(此处语言不够简洁但还没有想到怎么改)我不想逃避现实成为现代的陶渊明,但我又不想成为敢让皇帝宠监为他脱鞋的李白。我似乎要被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淹没了,掩埋了。我宁愿重走一遍来时的路,用那时的历史的脚印来暂时清醒一下我混浊的心。

倒着来,我看到了舒庆春(老舍)躺在未名湖畔,(这是他最后的脚印)他受尽了生命的桎梏――这样的选择对于他,是一种解脱。我惋惜,又望而却步。

倒着走,我看到了查海生(海子)已被截断的血淋淋的身躯,这是怎样的一个迷惘的灵魂呀,我的心在痛。

倒着走,我又看到了骨瘦如柴的周树人,穿一件袍子,两根枯黄的手指夹着根烟,正在写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秋夏与春秋”的诗句。我景仰地凝望了他许久。

倒着走,我看到了手带枷锁的谭嗣同,头发凌乱的站在刑台上,却大喊着“我自横刀向天横,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无语了,也许沉默是对他们最好的哀悼。

倒着走路,让我明白了林则徐,看到了马丁.路德,看到了杜甫,苏轼。 倒着走路,让我明白了一个大写的人该怎样写。 当我们厌烦了,腻了,迷惘了,困惑了的时候,不要回头,倒着走路,曾经来时的路会暂时沉淀你不安的心。

倒着走路――部无声的有色的路。

简评:

本文以“脚印”为话题,以“倒着走路”立意,看得出作者想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事迹回顾,写自己对脚印的认识;不足的是,作者没有通过有效的文字,点明走路与“脚印”的联系,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作者没有明显的入题、应题和点题文字,从而易导致考试的失分。

这篇习作有什么问题,请你留言.

父亲的脚印

“沙沙”的春雨渐渐地停了,它洒在校园里,也洒在我的心里。我推开教室的窗户,一股馨香的空气扑了进来。梧桐树叶上还挂着的水珠,闪闪烁烁。那条通往校门的大路被春雨浸润后,再经行人一踏,留下了一行行清晰的脚印。啊,脚印!我记忆的琴弦一下子被拨动了。朦胧中,我仿佛又看见路灯下,在那条茫茫的雪路上,父亲留下的一行脚印……

那还是在两年前我上初中的时候。因为母亲去世早,由父亲带着我们这一大群孩子,家境的艰难是可想而知了。可是,父亲仍然“望子成龙”,竭力支持我到区里的中学读书。到离家十里路的区镇上学,需要自己带饭。没有了母亲,做饭的事

就由父亲包了下来。父亲总是做了面饼,在每个星期天的晚上送来,因为他白天下地。

有一天,下雪了,我望着那一片洁白的世界,心里却不安。今天是星期天,是父亲送饭来的日子。每个星期天,我都盼着父亲来,哪怕他什么话也不说,只要我们能默默地相对坐一会儿,看一眼日渐衰老的父亲,我也会感到心里暖暖的。可是今天,一想到父亲将要在雪地上蹒跚,我又希望他今天不要来。忐忑不安地上完自习,夹在同学们中间走向宿舍。刚准备踏进寝室,我惊呆了,一个瘦小的老人,佝偻在门旁,提着一个鼓鼓的包。“爸爸!”我惊叫着扑过去。

雪还在纷纷扬扬地飘着。屋檐下,父亲的外衣上也都披上了白雪。我努力抑制住眼泪,搀扶着把父亲让进我的宿舍。

“下自习了?”父亲的声音嘶哑无力,但饱含着无限的爱。

“嗯。”我应了一句。

我感到这种爱,幸福得真想哭。我接过了父亲做的面饼,让他在我床上休息一会。他却不动,站着,从口袋里掏了点零花钱给我,就急着要走。

父亲那年才四十,但额上五线谱似的皱纹,已记载着他全部的辛苦;他的头发已经变得花白,每一根白发,都记载着他的辛劳和坎坷。看来,父亲在我刚上自习的时候就到了,怕影响我学习,就一直捱到我下自习课。他穿的衣服并不多,在雪夜里,冻得直哆嗦,还直对我说:“不冷。” 父亲刚走了几步,又回来了,告诉我,最上面的一个饼中夹着他当晚炒的菜,是我最喜欢的大葱炒鸡蛋,要快吃,或许还热着哩。然后,才头也不回地走了。

昏暗的路灯下,雪还在飞舞着。我呆呆地注视着雪地上那渐渐向远处延伸的脚印。这脚印,与其说印在雪地上,倒不如说烙在我的心坎上。这一行脚印,越来越远,脚印的尽头,父亲的背影也愈来愈小……

至今,父亲那脚印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简评】

本文以“脚印”为话题,面对校园的大路,“留下了一行行清晰的脚印”,“记忆的琴弦一下子被拨动了。”通过“脚印”,写出了父亲对“我”的“父爱”,使“我”感受到这种爱,幸福得想哭。本文以细腻的笔调,通过对“父亲”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内在的美——“父爱”。

人生路上脚印深深

黄冈考生

人生之行悠远,人生之路漫漫。回首人生路上,每一个不会磨灭的深深脚印都记录着你的风风雨雨,每一个不能忘却的足迹都铭刻着你的深深记忆,每一个不可抹去的脚步都镌录着你的种种情感……

你的快乐、幸福是轻快的脚印,你的忧愁、苦痛是凌乱的脚印;你的仇恨、悲愤是沉重的脚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个、一串串、一片片不同的脚印,你的人生之路才值得细细回味,你的人生之路才能够永远铭记。

脚印是一段段历史——成吉思汗因为征服欧亚、横跨半球而留下了“一代天骄”的脚印; 秦始皇因为统一中原、连接 长城而留下“华夏第一君”的脚印;唐太宗因为虚心纳谏、勤于政务而留下了“贞观之治”的脚印……

脚印是一个个真理——居里夫人因为献身科学、鞠躬尽瘁而留下了“镭”的脚印;牛顿因为“冥思苦想”、敢于想象而留下了“苹果落地”的脚印;爱迪生因为不畏挫折,不惧失败而留下了“电灯”的脚印……

脚印是一片片真爱——梁山伯和祝英台为爱留下“化蝶”的脚印;焦仲聊、刘兰芝为了情留下了“孔雀东南飞”的脚印;罗密欧与朱丽叶为幸福留下了各自殉情的脚印……

因为有了人生的脚印,我们能体会到前人的伟大和今人的奋发;因为有了人生的脚印,我们能感受到从前的酸甜苦辣和现在的苦尽甘来;因为有了人生的脚印,我们能联想到往昔的峥嵘岁月和如今的幸福生活。

对于我们来说,成长之路上也布满了脚印。我们不求每一个脚印写下的都是甜蜜与欢乐,但求无悔于每一个脚印;我们不求每一个脚印留下的都是幸福与微笑,但求无愧于每一个脚印;我们不求每一个脚印记下的都是美好和痛快,但求无憾于每一个脚印……

朋友,走好人生第一步,不要让人生之路布满悔恨、愧疚、遗憾;走好人生每一步,我们可以在未来一个如水的夜晚里,打开记忆的闸门,细心体味曾经的脚印,感受以前的风风雨雨,曾有的深深记忆、往昔的种种情感,你会感到心满意足!

有人说“脚印即人生”,也有人说“人生即脚印”。读过本文,我们又会认识到“脚印是历史”“脚印是真理”“脚印是真爱”。这是作者站在人生的高地,仰望历史的轨迹,探讨人生哲理的结果。作者在娓娓道来之后,发出了“走好人生第一步”“走好人生每一步”的号召,实在是很有针对性、启发性的。

文章语言灵动、清丽,读起来琅琅上口。特别是将排比等整句穿插在散句中间,颇见语言的节奏美、变化美。(汪平、王耕夫)

在生命过程中留下深深的脚印

黄冈考生

桥曾坚固,但已坍塌;路虽沧桑,但已破旧;街曾繁华,但已被拆;巷虽深远,但已变旧。唯有不变的,是那生命里留下的深深脚印。

时间的流逝没有磨灭巷子的脚印,历史的车轮没有碾碎生命的脚印。大地上,天空中,深海里……无处不是人类的气息,生命的脚印。世界在变迁,见证历史的,唯有那脚印和埋藏其中的生命的精髓。

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首历史,一个个脚印应接不暇:欧大陆上,拿破仑的脚印席卷欧罗巴,打碎封建势力;大西洋上,哥伦布的脚印横跨大洋,发现新的大陆;天空中,莱特兄弟的脚印,开始了人类梦想之旅……

他们是伟大的。历史掩埋了他们的肉体,但流传着他们的精神和他们生命的脚印。我们被他们的精神所激励,更叹服他们留下的光辉脚印——它就像岸边的灯塔,光照四方,为我们指引胜利的海岸;它又像无数的星星,一闪一闪,永不衰弱;它更像耀眼的太阳,光芒四射,永不减弱。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留下深深脚印的生命是完美的,没有生命的脚印是遗憾的。虽然历史不会改变,但脚印却是对生命的回首。

在爱的道路上,何不像雷锋,留下奉献的脚印?在奋斗的道路上,何不像高尔基,留下拼搏的脚印?在爱国的道路上,何不像钱学森,留下坚实的脚印?……做到了这些,我们才会心安理得,在夜晚的大路上,孤单的我们才不会被孤单的影子嘲笑。

人生虽只有短暂的一瞬,却也是漫长的、崎岖的。留下生命的脚印,我们才会打开回忆的闸门,展开想象的翅膀,回想当年的我们。有朝一日,我们集会于森林,拾起我们光辉的脚印,生命才不遗憾;街市繁华,人头攒动,捡起我们曾经的脚印,人生才算完美;碧海蓝天,生物蜉蝣,拾起我们生命的脚印,人生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渴望才能得到真正满足。

既然如此,何不把握现在,在生命的过程中留下深深的脚印呢?

作者围绕“深深的脚印”这个话题,站在今天的位置上,扫视今日之世界,回眸历史之人物,瞻望未来之我们,从而告诫年轻的我们,要在生命的过程中留下深深的脚印。文章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挖掘,颇有深度,颇见功力。在材料的选用上,古今中外,只要合乎文意,就大胆为我所用,显示出作者文思的涌动和思维的灵活。

文章中使用了不少排比句,增添了语言的气势,使得文章呈现一种大气磅礴的艺术美。(汪平、王耕夫)

脚印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