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清代散文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6:45:04 体裁作文
清代散文史体裁作文

篇一:清代文学史笔记

第八编清代文学

绪论: 清代文学概说

清代文学(清初——中叶)的主要内容:

清代文学绪论

第一章: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第三章:清初白话小说

第四章:《聊斋志异》

第五章:《儒林外史》

第六章:《红楼梦》

第七章: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第八章:清中叶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清代文学的范围

清代(1616—1911),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1911年辛亥革命,共有国267年。历12帝,是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又一个王朝,也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历史进入近代。

清代文学一般认为有初、中、晚之分。

清代文学,指清前期至清中叶的文学:

清前期(1644—1735)清入关——雍正末,包括顺治、康熙、雍正几朝

清中叶(1736—1839)乾隆初——道光19年,包括乾隆、嘉庆、道光20年(1840年)前

晚期则指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灭亡。清朝晚期的文学一般认为已属近代文学的范畴。

一、社会概况

(一)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加强。

皇权,《大清律》、《大清律例》,程朱理学 ,八股取士,

(二)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特别严酷。

清王朝是以异族身份入主中 原。前期民族矛盾尖锐,对汉人的抗清斗争进行了血腥的镇压,“杨州十日”先后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案,各地抗清斗争延续到康熙22年(1683)。随着经济繁荣,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官吏腐败,人民反抗不绝:天地会、白莲教、天理教等。

(三)思想领域的斗争激烈。

1.利用、控制、恩威并用的统治政策。

利用汉民族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来控制社

会思想文化。以朱熹配享孔庙大成殿十哲之次,宋代理学为清代官方之学;对知识分子恩威并用。 恩:开博学鸿词科,编书、修史。从《明史》、《康熙字典》到《古 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 威:大兴文字狱,如康熙二年“明史案”、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 等。

2.民间先进思想的觉醒。

王夫之:?理欲皆自 然,有欲斯有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

黄宗羲:?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顾炎武:?保天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二、清代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1、清初反浮求实学风、经世致用思想,促进了文学社会功用的强调,使创作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关注国运民生。像遗民诗歌忧时伤世,“学人之文”论史求实,戏曲作品趋于雅正等。

2、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乾嘉汉学之风日盛,给清中叶文学带来明显消极影响,出现严重滞化现象。如桐城派古文成为正宗, “肌理派”诗歌一时兴盛,历史小说重史轻文,“才学小说”炫学逞能,文学离其本质越来越远。

3、清中叶反传统、尊情、求变、思想解放的人文思潮,使袁枚“性灵说”诗论、诗作的构建,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解放、精神叛逆特色。而《儒林外史》、《红楼梦》中杜少卿、贾宝玉等新人形象,则是人文意识觉醒的生动标志。

三、清代文学发展概况

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至于清代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或于上述各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郭绍虞《文学批评史·绪论》)

●清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1、众体皆备,集历代文学之大成清代文学繁富、驳杂,蔚为大观: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依然兴盛;已呈弱势的诗、古文,已经衰落的词、骈文重新振兴;各类文体均有传世佳作。

2、古典形态的诗、词、骈文再度辉煌

①清诗

前期遗民诗人忧时伤世,关注国运民生,高扬抗清复明,多以史诗般的内容和坚贞崇高节操而称重当时、影响后世。

诗坛大家在诗艺方面多所开创:吴伟业 “梅村体”,王士祯 “神韵派”。

②清词

明清鼎革之际,变俗为雅,成为文人写心工具。“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领袖朱彝尊,独树一帜的纳兰性德,或尊苏、辛,或宗姜、张,或学南唐二主,各领风骚,在清初词坛号称“三大家”。

③清代骈文 清初文人揭骈文复兴序幕,至乾嘉几与桐城古文抗衡,与当时政治思想专制、文化学术复古、汉学之风兴盛有关。

骈文作家多是渊博学者,《哀盐船文》的作者汪中,为骈文力争正统地位的阮元等。

3、新兴的小说、戏曲空前飞跃,成就巨大

①清代戏曲

明显雅化:传奇、杂剧均趋向文人化、案头化。

著名文人吴伟业等寄托心曲的剧作,多以抒情性冲淡戏剧性,脱离舞台演出实际; 剧作家李渔则注重戏剧性,多用巧合、误会、制造生动情节。其《闲情偶寄》的编剧和表演理论,表明戏曲重心由“曲”向“戏”转移。《长生殿》和《桃花扇》显然是剧作家注重社会历史意识和戏剧性这两方面的产物。

②清代小说

总体进入独创期

拟话本结束了改变旧作的老路;爱情婚姻小说雅化,蜕变为才子佳人小说;长篇小说纷繁多样: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英雄传奇《水浒后传》、才学小说《镜花缘》、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不朽巨著《红楼梦》。

四、清代的学术品格

明末士人的空谈心性,不求实学,面对内忧外患,束手无策,导致国家破亡。

以顾炎武、黄宗义、王夫之为代表的思想家,对明亡的教训以及整个封建社会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反思。提倡经世致用之学。救时济世的实学,培养了清初学者重实证、归纳、考据的务实学风。

康熙以后,文化高压和文字狱的盛行,使得文士人人自危,丢掉清初学者的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字训诂、名物考证、古籍校勘、辨伪、辑佚等文献整理工作之中,这一学术(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发展趋势在乾隆、嘉庆时期达到顶峰,形成代表清代学术品格的“乾嘉考据学”,乾嘉考据学在发展过程中还形成吴、皖两派,吴派主墨守,以惠栋为代表;皖派主求是,以戴震为代表。在皖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扬州学派,以汪中、焦循为代表,治学力主触会贯通。

●清代经学:嘉庆以后在常州地区出现了以庄存与、刘逢禄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派,讲微言大义,提倡经世致用,并在道光以后终于取代考据学而成为时代的主潮。

●清代学术对象:

清代文化学术形成广集大成”的时代特色,大型阁书的编纂、多样学术领域全面繁荣。 文献整理带动了清代学术的繁荣,以经学研究为中心,旁及小学、音韵、天文、历算、地理、史学、佛学、典制、校勘、辑供、辨伪等,都取得了超越任何历史时期的学术成就。

●清代重要的诗文流派

传统的文体—诗、词、古文、骈文重新振兴起来,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著名的诗文流派有浙派、宋诗派、神韵派、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桐城派、阳湖派、阳羡派、浙西派、常州派等 他们或师唐,或法宋。

五、清代文学批评的发展

清初的著名文论家有侯方域、汪琬、魏禧。他们不满明代复古派的“学古而赝”和性灵派的“师心而妄” ,主张弘扬唐宋古文传统。康熙中后期,以方苞为代表的桐城派开始崛起,刘大魁和姚鼎,他们提出作文要义理、考据、词章合一,在作品论中提出了神、理、气、味和格、律、声、色等范畴,全面总结了古文写作的思想原则、艺术规律和艺术风格,建构以“义法”说为核心的桐城派古文理论体系。

●学术方法:乾隆以降,著名学者如钱大昕、袁枚、章学诚、阮元,均对桐城古文派进行过攻。经学家如戴震、段玉裁、焦循等,虽也讲义理、考据、词章的合一,但强调以义理、考据为本,以词章为未,着重于注经、论道的学术之文。

●清代词学理论:清代也是古典词学的成熟期,清初主要有阳羡派和浙西派,中期以后浙派由盛而衰,常州词派应运而生。阳羡派领袖是陈维崧,他提出了“存经存史”的主张,要求

提高词的文体地位,认为词可以像诗一样表现人感物而发的真性。

浙派的代表是朱彝尊和厉鹗,论词标榜南宋,推尊姜夔、张炎,倡导醇雅清空,反对粗豪扩张也反对淫靡纤艳,主张诗词有别,诗可穷而后工,词则宜于歌咏盛世升平。

常州派的代表是张惠言和周济,他们尊词体,崇比兴,区正变,把词推上“与诗赋之流同类”的正宗地位。

●清代小说戏曲理论:明末清初著名批评家金圣叹为清代小说理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他把《西厢记》、《水浒传》与《庄子》、《离骚》、《史记》、杜诗相提并论,从而提高了《西厢记》、《水浒传》的文学地位。他还从人物塑造、结构布局、文学语言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民族特点与艺术规律,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较高水平。

康熙、雍正以后,毛宗岗、张竹坡、冯镇峦、脂砚斋等为《三国演义》、《金瓶梅》、《聊斋志异》、《红楼梦》等古典小说所作的评点,加上金圣叹《水浒传评点》,这四大评点家成功的将传统的诗话、词话的评点优势向小说领域拓展,使中国古典小说美学成熟并且系统化。

●戏曲理论、批评:戏曲理论、批评方面,清曲话曲论,或谈创作、或研声律,或考曲目,或辑资料,或评论作家作品,或杂考戏曲故事,或论述表演技巧,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清初李渔的《闲情偶寄》成就最大,从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等方面,具体阐述戏曲创作与表演的艺术规律。

第一章 清代诗词文

第一节 清代诗歌

一、清诗的特点

(1)数量巨大。徐世昌《晚清簃诗汇》收录诗人6l00多人,诗作27600多首。 《全唐诗》收录诗人2000多人,诗作5万首左右。

《全宋诗》诗人9000家,成书72册,作品总数未见统计。

《全清诗》筹备过程中初步统计,有作品传世的作家远在10万人以上,其中女诗人就有两万家。

(2) 流派众多。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宗宋派,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3) 诗体发展。叙事功能有较大开拓。大量新型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各种诗体的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自如。规模宏大为“有诗以来所未有”。

(4)两大审美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重实”原于明清易代鼎革重创下的文人心态的被迫收敛;“感伤”原于民族耻辱和个人情怀的压抑。前者看重宋诗的淳实,后者崇尚唐诗的缠绵,但清诗的宗唐宗宋并不像明人那么绝对,而是显出包容的胸怀,二者往往相互渗透,并非水火不容。

●清初诗歌大致分期

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人: 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仕诗人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感情怀;

后期诗人: 多重形式技巧,喜立派别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主要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以王士祯影响最大。

二、清初诗歌创作概况

1.清代诗歌最富成就的时期是清初时期,此期诗坛大致可分为易代之际和康熙时期两个阶段 。

2.易代之际的诗坛: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

●遗民诗人: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启蒙思想家及屈大均、吴嘉纪等为代表 。 遗民诗人诗作特征:具有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共同主题,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强不屈的斗志,最富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为清代诗歌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

●入仕诗人:以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为代表,人称“江左三大家”以及周亮工、曹溶等人。

钱谦益是当时诗坛领袖,对于明清诗风的转变起了关键作用;

吴伟业擅长七言歌行,“梅村体”在叙事诗中独具一格,风行一代。

3.康熙时期诗坛

●“国朝六家”:施闰章和宋琬年辈最早,并称“南施北宋”。施长于五言,风格温和,涉及民生疾苦;宋则擅写七言,诗风雄健,偏重个人境遇的描写和自我情感的抒发。

●比他们稍后的是王士禛和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王士禛标榜神韵,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数十年,影响最大;朱彝尊早年诗作内容充实,多为唐调,后来转而学宋,以学力、才藻见长,为清诗中的浙派的领袖。

●并称为“南查北赵”的查慎行、赵执信可以说是朱、王对应关系的延续。就社会关系来说,查是朱彝尊的表弟,赵则是王士禛的甥婿。就诗学观点而言,查慎行在朱彝尊学宋的基础上公开标举宋诗,以苏轼、陆游为效法对象,气求调畅,词务清新,在清初学宋诗人中成就最高;赵执信则对王士禛的诗学理论不以为然,主张取法晚唐,自写性情,诗思清新峭拔,有时也伤于刻露。

三、清初诗歌

明清之际,国家政权更迭,民族矛盾激化,唤起了汉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文人创作激情;以一大批遗民诗人为代表的爱国诗人创作的抒写亡国之痛和爱民之情的爱国主义诗文,成为这一时期诗文的主旋律。

1.清初遗民诗人及其作品。(遗民诗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屈大均和吴嘉纪 其他遗民诗人)

遗民诗人代表作家是以气节高尚而为后世敬仰的三大学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顾炎武:

生平: (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清兵攻占南京后改名炎武。人称亭林先生。

其事迹见《清史稿》卷481本传。有《亭林诗文集》、《日知录》传世,存诗四百多首。

诗论:论诗主性情,反对模拟;提倡“文须有益天下”,有诗歌四百多首,反清复明、坚守气节是其主调。“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晚年治经,侧重考订文字,开清代朴学之风。

内容:(1)拟古、咏史、纪游、即景等都贯穿着抗清复明和坚守气节的中心主题,有不少诗篇描叙了易代之变给江南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抗清志士救危济亡的悲壮之举,具有鲜明的史诗色彩,如《秋山》、《京口即事》等;

(2)也有些诗篇抒写了刻骨铭心的故国之思和坚决复国的豪情壮志,如《海上》、《精卫》

篇二: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

【摘要】:清代是庄子散文研究的成熟期,代表了庄子散文研究的最高成就。本文主要以清代学者林云铭、宣颖、胡文英、刘凤苞等人的庄子散文评点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考察,从而揭示出清代庄子散文研究的特点以及发展脉络。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中国散文评点的产生原因,重点分析了散文评点与八股文以及诗文批评理论的关系。第二章主要对庄子散文研究史作一概述,分别对宋、明、清三个时期的发展情况以及较有影响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第三章以林云铭为研究对象。林云铭是清代庄子散文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庄子散文研究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要人物,为清人治《庄》思维方式的转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不再像前人那样主要运用以训诂和释义的治经方法来解读《庄子》,而是从纯文学的角度探究意旨,梳理文脉,虽然显得有些琐碎和繁琐,缺乏系统性,但毕竟开风气之先,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四章探讨宣颖的庄子散文研究。宣颖不仅是清代而且也是整个庄子散文研究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对庄子散文的研究不再仅仅拘泥于对文章形式美的分析上,而是将《庄子》的文与意结合起来,使其艺术性与思想性达到了统一,《庄子》空灵的文学意境得到了很好的揭示。不仅如此,他还第一次创造性地总结出了庄子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使庄子的散文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第五章以胡文英为研究对象。胡文英的治《庄》风格与林云铭颇为相似,注重对庄子散文

的形式美以及语言艺术表现力的分析,但胡氏的分析更具文学性,感悟的成分更多一些,其分析生动活泼,文采飞扬,灵活娴熟,简要精炼,往往一语中的,能让人一目了然。特别是内篇的七篇段后评,虽然简单,但完全是以审美的笔法对《庄子》进行的赏析,极富艺术感染力和美学效果,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第六章探讨刘凤苞的庄子散文研究。刘凤苞的解《庄》思路与宣颖是一脉相承的,他全面继承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以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审美的态度与散文化的笔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庄子》进行了一次细致入微的赏析,可谓庄子散文研究的集大成者,是宣颖之后《庄子》文章学研究的又一座丰碑,代表了庄子散文艺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关键词】:庄子散文评点意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7.62

??【目录】:论文摘要6-7Abstract7-10前言10-13第一章散文评点概论13-25一评点的产生14-17二散文评点与八股文17-22三散文评点与诗文批评理论22-25第二章庄子散文研究概述25-73一滥觞阶段:南宋庄子散文研究25-43二发展阶段:明代庄子散文研究43-64三成熟阶段:清代庄子散文研究64-73第三章林云铭的《庄子因》73-95第一节对《庄子》结构与脉络的分析73-79第二节以“格法”解《庄》79-83

第三节《庄子》的艺术风格与特色83-91第四节从文学角度对《庄子》

文本的辨伪91-95第四章宣颖的《南华经解》95-125第一节《庄子》的篇章结构95-103第二节灵活多变的修辞技巧103-117第三节庄文之意境117-125第五章胡文英的《庄子独见》125-145第一节《庄子》的文法与笔法125-132第二节法脉缭绕委曲132-136第三节多种多样的艺术特征136-145第六章刘凤苞的《南华雪心编》145-184第一节刘凤苞生平事略145-153第二节章法浑成,结构谨严153-160第三节《庄子》的艺术特色160-174第四节《庄子》的意境174-184结语184-185附录185-191参考文献191-195后记195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篇三:清代文学史

清代文学史概说

1644李自成进京、明亡,清军入关、经40年征战,统一中国。

对于清代文学,结合政治与社会变化的情况,我们将之大致地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清入关、至雍正末年(1644—1735)为前期。

(二)自乾隆初年至道光十九年(1736—1839)为中期。

(三)自道光二十年至宣统三年(1840—1911)辛亥革命(1840—1911)为后期,即近代文学。

前期与中期,是中国社会按照其自身规则发展变化的时期,文学方面也是如此;后期(即通常所说的“近代”)则是中国社会受到外来力量强烈冲击而发生剧变的时期,文学同样受到这种历史剧变的深刻影响。

一、清代社会政治文化特征

1.政治上:清王朝统治中国267年(1644—1911)初经四十多年征战统一中国,清前中期,康熙、乾隆在位久、国力强盛、经济渐苏。在政治上,清王朝入关后迅速清除尚存的部落军事联盟遗迹,全盘接受明朝政治体制渐强化君主专利,统治集团生活奢靡,贪于享乐。

2.在思想文化上:

(1)提倡儒学,以之为正统,获得汉族士大夫的支持。

康熙亲自主持编写了《性理精义》,提倡理学,推崇朱熹为“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继承明朝科举八股文制,取《四书》、《五经》命题。

其次,控制思想文化的措施是编书。康熙、乾隆开“博学鸿词科”以网罗名士,康熙开始编修《明史》、《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等。乾隆年间编的《四库全书》收典籍三千四百余种,近十万卷,为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之大总汇。主编纪昀等人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三千四百余种和未录的六千七百余种书籍作简要介评,但已毁三千余种。

(2)大兴文字狱,案件之繁多,株连之广,惩治之残酷,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举例:①庄廷鑨修订前人的遗著《明史》时,保留了清军入关前的史实,康熙很生气,参加修订及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告发者等70多人,都被处死,时庄廷鑨已死,清政府令挖坟劈棺,戮尸100刀。主笔李令晰为之写序,连其四个儿子全杀。时小儿子刚满16岁,当时法律规定16岁以下者不杀,其人怜之,让其报15岁,然其子以全家已死,一人不忍独活。

②“维民所止”:内阁学士查嗣庭为科举考试出《诗经》“维民所止”为题,有人牵强附会将其理解为“砍雍正帝头”,激怒雍正,结果查与其子均被处死。

③乾隆时,有个叫胡中藻的人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了大发雷廷,以为“加‘浊’字于国号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与师友、亲属全被杀掉。

清王朝用此打击汉族文人的民族意识、人格尊严,文人普遍怀有忧谗畏讥、惴惴不安心情,形成畏惧、郁闷的心态和见风使舵的处世态度。“今之文人,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人心世道,实有关系。”(李祖陶《与杨蓉诸明府书》)正如龚自珍所说:“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

(3)朴学大兴:

文网严密,使读书人思想的自由空间越来越狭窄,加上统治者的有意诱导,清代考据之风日盛。到了乾隆中期至嘉庆时期,号称“乾嘉之学”的考据学达到鼎盛阶段。儒家经典、诸子学说、历代史籍等各种古老的文献成为学者们严密审视、深入研究的对象,与之相关的音韵、文字、训诂以及历史、地理、典章制度等各类学问也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清代考据学在文献整理和古代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则需要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

首先,这毫无疑问是文化专制政策所引出的结果,它耗费了许多杰出的才智之士的毕生精力,其成就是以牺牲对社会对人生的批判性思考为代价的。特别是放在封建制度日益腐朽、资本主义萌芽滋生的历史阶段上看,这种代价是巨大的。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清代考据学中包含着缜密的思考和科学的方法,它不但推进了纯学术研究的进步,实际也必然推进了研究者的理性精神。

考据学家并非都是不具有思想批判能力的,如戴震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与某书》)即表现出对程朱理学的有力抨击。龚自珍早年受戴震、段玉裁很大的影响,他的思想的形成与此有密切的关系。只是考据学的理性精神没有得到有力的发扬,它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实在很有限。

二、清代学术思想的转向

明清之际社会大动荡,震撼文人心灵,引起一批思想家如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对社会历史进行反思,学术思想发生深刻转变,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出现新时代。

清初学者对明代王阳明心学的扬弃,特别是对晚明李贽反传统思想的否定。王阳明:“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其要人消除私欲,李贽却是“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肯定人的私欲,以否定封建伦理对人性的压抑。清初思想家否定此,他们将“欲”、“理”统一起来,王夫之说:“理欲皆自然”,(《张子正蒙注》)“有欲斯有理”(《周易外传》卷二)。黄宗羲:“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好处即天理也。向无人欲,则亦并无天理之可言矣。”由此,理欲之辨就由李贽的个性解放精神延伸到为社会解放的理想,由思想领域的反传统拓展到对社会制度的批判探讨。

随着学术思潮的转向,文学思想亦随之变化。黄、顾、王都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抛弃了晚明文学的表现自我,个性解放,率直浅俗的理论观,顾炎武认为“诗本性情”,强调“为时”、“为事”而作。注重诗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清中叶,汉学裂变,汉学家戴震“由词以通道”使之由古籍文字的训诂,进入对理学研究和对宋代理学的批判,成为一个思想家,他的《墨子字义疏记》中说:“人生而后有欲,有慎”,“人伦日用,圣人以通天下之情,遂天下之欲,是谓理”。与晚明思潮类似,反传统、尊情,思想解放的是袁枚,其反对翁方纲的肌理说,重建性灵说,认为诗重性情,强调表现真我,真性情,认为“情所最先,莫如男女”,他写许多爱情诗、艳情诗。其思想和诗表现个性解放的叛逆精神。《红楼梦》即在此思潮影响下产生的。

三、清代文学的特征

清代文学是前朝各种文体的总汇,呈现出集大成的景象。一方面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剧入清依然蓬勃,另一方面元明以来呈现弱势的诗、词、骈文入清又重新振兴起来。

正如郭绍虞在其《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中评说:“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上述各种中间或于上述各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色的。”清之集大成景象,实际上也是我国文学传统精神和古典审美特征的复归与发展。

1.诗歌:

唐已定型,宋作补充,元、明步趋其后,缺少创新,明清鼎革之际,诗歌创作转向伤时忧世,遗民诗人之呼号、悲愤、黍离之悲、沧桑之感,缘事而发,较之明代,诗人更关注国运民生。如屈大均推尊屈原,顾炎武继承杜甫,吴伟业开创歌行体,创作《圆圆曲》、《鸳湖曲》叙事诗的新境界。王士祯追踪六朝以来的冲和谈远的神韵,将中国诗推崇含蓄蕴藉的特征推向极致。

乾隆时代,沈德潜倡导以“温柔敦厚”为准则的“格调说”,翁方纲倡导重学问、重义理的“肌理说”,与之相反,袁枚高扬“性灵论”大旗,对理学家矫性、道貌者的虚假加以讽刺挖苦,在《清说》一文中提出“好货女色,人之欲也。”他继承了公安派的理论。另外,赵翼、黄景仁也重视诗中有“我”,重视诗歌的艺术独创性。

2.词 在元明两代一度衰落,然后复兴。

a.陈维崧为宗主的阳羡词派 b.朱彝尊为领袖的浙西词派

c.满族大词人纳兰性德d.张惠言为盟主的常州词派

3.散文、骈文

清初散文,一方面存晚明小品文遗风,张岱有些文作于清。金圣叹、李渔等在理论上恢复唐宋古文传统,但创作上愈加偏狭。成就高者,侯方域、魏禧、汪琬。

桐城派出现才真正建立了清代正统“古文”的阵营。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槐、姚鼐。方刘讲究义理、文法,姚加之考据,个别而言,在文章作法上有可取之处,但总体上,其是对明末离经叛道和文体解放的散文的反驳。它比“唐宋派更强调为封建政治

服务和程式化的文体。它的影响一直到民国。”

骈文经唐宋两次古文运动打击,一蹶不振,其以对仗排偶、隶事征典、词藻华丽为特征,是一种古典形态的美文。至清,其渐受重视,乾嘉时期大盛,形成与桐城派对抗之势,作者有很多著名学者文人才士。如阮元、洪亮吉、汪中《哀盐船文》其要求恢复文章艺术美,以之有意排斥桐城派迂腐固执的思想见解。其兴起与文化学术思潮的复古倾向汉学兴盛有关。古雅的文体对作者读者在学识和文学素养都有很高要求。

4.戏曲

戏曲在清更加活跃。原本不重之的正统文人、文学名士,因遭国变,落魄失意,亦以戏曲抒写亡国之痛。如吴伟业、王夫之、尤侗等,其作传奇、杂剧、大都取材历史,随意虚构,乃至幻化,以寄己之感,故加重戏曲之案头化倾向。至李玉,增其社会历史意识,另一方面,一些作者追明亡前夕吴炳、阮大铖风情喜剧路子,注重戏剧性,多用巧合,误会制造生动情节,如李渔(《风筝误》)。理论上提高戏曲地位的是金圣叹“六才子书”(《西厢记》、《水浒传》、《庄子》、《离骚》、《史记》、“杜诗”)的定位及其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演习部”中的理论总结和阐扬。 戏曲创作的社会历史意识的增强与戏剧性的注重二者的结合,便涌现出戏曲的高峰——《长生殿》、《桃花扇》两部戏曲杰作的诞生。

5.小说

短篇小说:晚明异常活跃的白话短篇小说至清初开始衰退。只有李渔有些创作。文言短篇以蒲松龄《聊斋志异》为最,其赋予女性以狐仙鬼怪之类非人世身份,使之与现实矛盾构成一定距离,成了诗意化、幻想性存在,其中现实的女性往往是贤惠温良合于传统道德的。清中期以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袁枚的《子不语》为代表,反对《聊》的虚构,而以平实笔记体为正宗,向古雅的传统靠近。

长篇小说:始终很旺盛,一是英雄传奇小说,如陈忱的《水浒后传》,唤出英雄进行抗金保宋的战斗,以寄托清初遗民的心迹,也给小说增添了抒情性质。一是顺着《金瓶梅》世情之路,在醒世的旗号下展示最世俗的人生图画,如《醒世姻缘传》;而《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则是沿着这一方向继续拓展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品,从而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高峰。

前期文学关注国运民生,有着炽热的责任感和深沉的历史意识,传统文体和雅化的戏曲成就很高。中期文学,传统文体更趋活跃,流派纷呈、竞相争鸣,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但成就影响不及小说。

第一章 清代诗歌

第一节 清代前期的诗歌

一、遗民诗人

这些人入清后不同清统治者合作,积极投入反清斗争,他们的诗歌是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代表人物: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屈大均、吴嘉纪、杜睿、钱澄之等,他们用血泪写成的诗篇,或悲思故国,或讴歌贞烈,或谴责清兵,或表白气节,具有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共同主题。

1.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明亡改炎武,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顾炎武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学者兼诗人。提倡“经世致用”有关民生之实际学问,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诗主性情,不贵奇巧”,诗学杜甫。著有《亭林诗文集》、《日知录》等著作。诗作四百余首,拟古、咏怀、游览、即景等围绕抒发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之主题,反清复明和坚宁气节是其诗的主色调。《秋山》(二首)写江南人民的反清斗争和清兵屠戮烧杀之罪行。《精卫》是首寓言诗。诗是其崇高人格与深厚学力之外化,笔墨矜重,不假巧饰,格调质朴,沉雄悲壮,接近杜诗,如《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顾炎武的诗后人评价甚高,沈德潜说:“词必己出,事必精当,风霜之气,松拍之质,两者兼有。就诗品论,亦不肯作第二流人。”(《明诗别裁集》卷十一)

2.黄宗羲(1610——1695)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是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关心天下安危,以学术经

世,强调诗写现实。“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其诗感情真实,具有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其代表作《山居杂咏》。

3.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明崇祯举人,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后归隐于衡阳石船山的著述终,人称船山先生。其论诗“以意为主”。他生于“屈子之乡”,受楚辞影响,步武《离骚》,用美人香草寄托抒怀。代表作《落花诗》一卷、《正落花诗》10首、《续落花诗》30首、《广落花诗》30首、《寄咏落花》10首、《落花诗体》10首、《补落花诗》9首,共99首,仿效屈原《九章》以抒写自己亡国之痛。一生著作甚丰,有《船山遗书》、《薑斋诗文集》、《薑斋诗话》等。

4.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号野人,江苏泰州人。明灭时27岁,亲眼看到清兵南下沿海居民遭屠杀的情景,于是绝意仕进,隐居东淘,布衣终身。诗歌极写兵燹灾荒和民生疾苦,《临场歌》描写淮南产盐地区的阶级压迫,对封建官吏鱼肉盐民的情况加以揭露,对广大盐民的悲惨生活表示同情。《绝句》:“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5.屈大均(1630——1696)字华夫,号翁山;广东番禺人。清兵入粤时,参加抗清武装斗争,失败后周游各地。力图恢复,曾北游关中,山西,与顾炎武交。明亡,削发为僧,中年还俗,更名大均。他的诗有鲜明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因遭清廷严禁。其诗兼学李杜,风格高浑雄肆、慷慨有奇气。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著作《翁山诗外》、《翁山文外》,乾隆时灭毁,清末始刊行。

二、钱谦益和虞山诗派

清初的诗坛上,钱谦益、吴伟业是在明末就有诗名、入清后继续保持着相当影响的诗人,他们和龚鼎孳被称为“江左三大家”。他们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但诗歌的作风和对诗歌的看法却有显著的区别。在明末清初之际诗歌的分流中,他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趋向。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常熟(江苏)人。其思想性格复杂,其身即具晚明文人纵诞习气,又在维道德之严肃。本以“清流”自居,却又因热衷功名屡陷政治旋涡,谄事阉党,降清失节。降清后又从事反清活动,力图在传统道德上重建自己的人生价值。此反复无常之尴尬,造成其心理苦涩,又为明遗民所斥责,亦为清王朝所憎厌,其正反映明清之际一些文人矛盾的人生态度。他著作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

钱自觉地致力于清诗建设,对明之复古派与反复古派进行尖锐批评,也各有所取。性情、世运、学养三者并举,他主张转益多师,兼采唐宋,广收博取,推陈出新,以补救“七子”公安、竟陵之弊,确立清朝一代诗风。钱之诗,将唐诗华美之修辞,严整之格律,与宋诗之重理智结合,主张写诗要“有本”即有性情,又有学问。其代表作是晚年仿照杜甫七律组诗《秋兴八首》并步其韵写作的《后秋兴》大型抒情组诗,全诗有七律13组,每组8首,共104首,命题为《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简称《后秋兴》,编入《投笔集》。这些诗内容大都与抗清斗争有联系,寄托作者的故国之思。作者经历故国沧桑,中原板荡和身世荣辱的巨变后,感慨万千,凝结为诗,感情强烈而真实。选第13组之二: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延冷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其诗为历来次韵诗所未有,是一种创造性的史诗巨制,显示出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钱又延引后进,奖掖新人,王士禛,施闰章,宋琬,冯班等人都是由他提携成名,由于其在诗歌领域的重要地位,被称为清诗之开山宗巨。 受其影响,其家乡常熟产生的虞山诗派,主要成员,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其代表人物是冯班(1602——1671)曾师从钱谦益,反对七子、竟陵和严羽,著《钝吟杂录》专摘严羽以禅喻诗之谬。其诗沉丽细密,抒亡国悲痛,出入温、李,婉而多讽。后来的吴乔、赵执信,或继承或私淑冯班诗论,批评王士禛之神韵说。

三、吴伟业:“梅村体”叙事诗

清初诗坛,吴钱并称,吴才华出众,“梅村体”风行一代。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左庶子,为复社成员。著有《梅村集》。吴伟业以唐诗为宗,五七言律具有声律妍秀,华艳动人之风格,而最大贡献在七言歌行。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说:“其中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他在继承元、白诗歌的基础上,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梅村体”,吸取白之《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重在叙事,铺以四杰、温、李之情韵,融之明传奇之戏剧性,形成其叙事诗之独特风格,

“可备一代诗史”。

其诗往往以人物命运浮沉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细节。“梅村体”叙事诗有百首,如《圆圆曲》、《听女道士玉京弹琴歌》、《琵琶行》、《临淮老妓行》、《楚两生行》、《永和宫词》等,把古代叙事诗推到新的高峰,对当时和后来的叙事诗创作起了很大影响作用。 《圆圆曲》写于顺治八年(1651),是其代表作,全诗以陈圆圆和吴三桂悲欢离合曲折经历为线索,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的重大变化,着重批判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而叛国投敌的可耻行径,沦为千古罪人。相传“三桂赍重币求去此诗,吴勿许”,其诗为艺术的实录,故称为“诗史”。 袁枚称:“公集以此体为第一”。赵翼评:“以唐人格调,写目前近事,宗派既正,词藻又丰,不得不推为近代中之大家”。(《瓯北诗话》卷九)

四、王士禛与康熙诗坛

继遗民诗后,崛起的诗人有王士禛、朱彝尊、施闰章、宋琬。

1.王士禛“神韵说”

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出身世家大族,钱死后,王士祯成为一代正宗。他论诗以“神韵”为宗。王士禛曾编选唐人律绝为《神韵集》。晚年又编选《唐贤三昧集》在序文中云:严沧浪论诗云:“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司空表圣论诗亦云“味在酸咸之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所谓“神韵”,就是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的特。,要求“清幽淡远,风致清新,语言含蓄。”其成名作是24岁在济南大明湖所赋《秋柳四首》在大江南北传诵。其在南京作《秦淮杂诗》20首(之一),较有影响: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王之“神韵”使诗人脱离现实,缺少深刻社会内容,模山范水,咏古吟物,艺术上往往融情于景,意味悠长,如《真州绝句》。其也有一些反映现实的诗,如《春不雨》、《养马行》、《蚕租行》对人民疾苦有所反映。

2.查慎行(1650——1727)受学于黄宗羲,诗学苏、陆,得宋人之长。赵翼对其评价甚高。“功力之深,则香山、放翁后一人而已”。诗歌擅长白描,乞求调畅,词务清新。

3.赵执信(1629——1744)康熙进士,官至右赞善,因在佟皇后丧期内观看《长生殿》被革职。

4.朱彝尊(1629——1709)浙江秀水人,与王士祯齐名诗坛,有“南朱北王”之称,赵执信奉二人为两大家。五十岁以布衣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预修《月史》后归乡潜心著述,为浙西词派开创者。编有《明诗综》,他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文人。

第二节 清代中期的诗歌

康熙时,王士禛以倡导“神韵说”主盟诗坛,到了乾隆时代,这种诗论遭到沈德潜、袁枚、翁方纲等名家的反对。但他们所引导的方向,却又各自不同。在乾隆诗坛上造成最大影响的,是袁枚所倡导的“性灵说”。

一、沈德潜“格调说”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苏州)人。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并编选了《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国朝诗别裁集》(即《清诗别裁集》)等书。 沈德潜的诗论,一般称为“格调说”。所谓“格调”,本意是指诗歌的格律、声调,同时也指由此表现出的高华雄壮、富于变化的美感。其说本于明代七子,故沈氏于明诗推崇七子而排斥公安、竟陵,论诗歌体格则宗唐而黜宋。

但沈氏诗论的意义和明七子之说实际是不同的。因为他论诗有一个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要求有益于统治秩序、合于“温柔敦厚”的“诗教”。其《说诗晬语》第一节就说:“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用如此其重也。”这首先是从有益于封建政治来确定诗的价值。

总而言之,沈德潜的诗论是以汉儒的诗教说为本,以唐诗的“格调”为用,企图造成一种既能顺合清王朝严格的思想统治而又能点缀康、乾“盛世气象”的诗风。但唐诗的“格调”同它的激情是分不开的,这种主张有其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所以,沈氏本人的诗作,大抵平庸无奇;有时也写民生疾苦,但这不过是表现封建文人“忧国忧民”的姿态而已。只是他在各种选本中对一些古典作品的技术性分析,还说了不少内行话。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