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话题作文点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5:37:37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点滴体裁作文

篇一:写好话题作文的点滴感悟

写好话题作文的点滴感悟

作者:胡海鹏 杨锋

来源:《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2012年第49期

综观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话题作文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话题作文点滴

话题作文如此走俏,是因为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发散性、自主性为考生创设了自由的写作空间,考生可以展开自由联想、想象的翅膀,充分张扬个性、展示才情、彰显自我,体现了“人人有话说”的中考作文命题强调的基准点;话题作文还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写作目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写作目标中强调“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这些要求在话题作文中得到最直接、最充分的体现。

如何根据话题作文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开阔眼界,磨砺思维。话题作文与过去的材料作文相比,确实降低了审题难度,给考生自由发挥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空间。但是,降低要求不等于不做要求,中考这样一种选拔性考试根本不可能不做限定,完全由考生自由写作。从2008年开始中考作文在继续保持开放性的同时逐渐加大了限制性,不断凸现思辨色彩。平时要加强思维训练,不断地强化思维的深度、广度、变通性和辩证性。在写作中养成“袖手于前,疾书于后”的审题习惯,以材料与话题作为写作的起点,选择切合话题精髓的立意角度。文章要写的大气离不开立意高远,必须在作文中表现积极的观点、健康的情趣、高尚的追求,不能与主旋律唱反调。要多读书、多看报,关注世界风云,了解民生疾苦,对时事保持较高的“敏感度”。有条件的话,可以看看“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电视栏目。

规体,夯实基础。话题作文一般要求是文体不限,所谓文体不限,并不是文体不分和文体不明。有的考生忽视文体要求,写出一些非驴非马、“四不像”的文章来,结果丢了不少分数。在写作训练中,要坚持认认真真地写几篇比较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打牢各种文体的基础,力争做到记叙能畅达曲折,描写能惟妙惟肖,抒情能真挚感人,说理能严谨精辟,说明能条分缕析,在此基础上,再发挥特长、求异创新。写作文要先“入格”再“出格”,先“死”后“活”,“死”去“活”来。

以读促写,强化积累。据阅卷统计分析,高考作文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文章材料虚假,抄袭现象严重,选材撞车雷同,“似曾相识”的“拷贝”文、“克隆”文层出不穷,使得2003年命题者不得不提出了有点滑稽的“不得抄袭”的要求来警戒抄袭者以净化写作风气。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很多考生材料储备不够丰富,对初三的学生来说,通过大量课外阅读是一个“找米下锅”以增加自己写作内存的好方法,正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当然,初三年级的课外阅读不能和一、二年级相同,一些大部头的小说是不宜再读了,要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的时文来阅读,强调以精读为主,要从文章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全面分析、学习,好的语段可以抄下来,经常诵读。还可以分门别类选择新鲜素材加以积累,如按照内容分为“爱国

篇”“理想篇”“立志篇”“诚信篇”“奉献篇”等,以此来弥补自己视野狭窄、材料贫乏的不足,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化整为零,分项训练。进入初三,如果总是写成篇的大作文,往往是疲于应付,难以打起精神,而且写作中的一些问题也很难被发现和纠正,很可能会出现老毛病一犯再犯、新问题层出不穷的现象,为避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多次,可以进行分解专项训练,把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关于作文的要求,对考点要求分项解析,然后按要求,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审题、立意、拟题、开头、结尾、层次安排、语言表达等专项训练。如文章的开头训练,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开好头非常重要,如果在开头多动点脑筋“露一手”,有时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可以先搜罗精彩的话题作文的开头,仔细分析琢磨人家的开头好在哪里,总结出一些规律来,然后找一些题目专练开头。实践证明这种化整为零的方法,可以大大增强训练的力度和实效性。

扬长避短,打造亮点。“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四面出击,不如出奇兵一路”,在初三有限的时间内想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作文训练中,要先对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特点进行“盘点”,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和优点长处,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要在经营好“大路货”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尝试多种文体、多种写作方式,从而使自己的“长项”得到充分发展,考场上则要善于“藏拙”和“露美”,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情,要有追求“亮点”的意识,征服人心的好作文一定要有“亮点”,这个亮点,或者是一段条分缕析、无懈可击的论证,或者是一段精彩动人的描绘,或者是令人热血沸腾的激情,或者是令人顿悟的哲思。三两处“闪光点”就有可能把全篇照亮, 以求得在某一个方面跃入发展等级,获得一个较好的分数。

中考作文考试反映了提倡创造性思维、张扬学生个性的指导思想,考生只要在写作中意在凸显“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四个方面,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篇二:小学生话题作文的知道之点滴

小学生话题作文的知道之点滴

李凡红

三年级是学生由写话向习作转型的重要时期,本学段的作文教学肩负着由观察图画向观察生活过渡,由句、段训练向篇章训练过渡,由看图作文向命题作文过渡的重要使命,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学期初次接手三年级语文教学不久我就发现,三年级的孩子习作中面临种种困难,如习作无话可说,语言贫乏,表达缺乏条理性等。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我在第一单元习作教学习作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我将本单元习作教学的目标确定为: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能围绕中心,选择自己有意义的课余生活,有详有略地写下来;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己课余生活,感受课余生活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紧扣教材,做好习作前的准备工作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其中“留心周围事物”就是要让学生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三年级小学生年龄小,他们还不会细心观察生活,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本单元课文的同时,就有意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我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给学生布置观察作业,认真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并把自己每天的课余生活中自己都做了哪些事,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都有哪些感受和体会等内容详细记录下来。经过一个多周的详细记录,在习作指导课上,我引导学生交流,从中梳理、挑选自己感受深刻的课余生活,如滑冰、学跳舞、学吉他、学打乒乓球、钓鱼等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因为这些材料都与学生自身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亲身参与的事情,所以学生写的事情都符合要求,而且写的都是真人真事,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了习作内容就是写自己的生活。

二、按照顺序,连缀成文。

三年级的小学生写作文随意性很大,往往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很少顾及写作的顺序,更谈不上作文的开头、结尾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为此,我采用列提纲的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文。我先让学生说说你的课余生活都有哪些,哪项活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概括说说为什么。再引导学生具体说出自己是怎样参加课余生活的;最后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学生交流后,我根据学生能够的交流板书,整理成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

1、 我的课余生活有哪些?我最喜欢什么?因为什么?

2、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活动。

3、 课余生活给我的体会。

提纲列出来后,我引导学生逐段写作,其中重点指导学生写好第二部分,最后把三部分连缀起来,一篇文章就构成了。

三、批改作文,学写批语。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阶段性目标中提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这就要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的同时,巧花心思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修改,并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首先我教给学生修改符号的使用方法。我把常用的修改符号呈现给学生,教给学生如何书写这些符号。利用课件出示一篇批改的作文,让学生懂得这些符号是如何运用的。其次教给学生如何来批改作文。我结合本次习作,在批改之始,带领学生板书批改的内容,其中包括修改错字、病句、文章开头、结尾等方面,让学生明确修改哪些内容。其三互评互改。让学生同桌互相阅读,互相修改。同桌根据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让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批语,细致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四、讲评重写,巩固运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为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在作文批改后,我利用作文讲评课,讲评本次习作,以此来鼓励学生。在本次讲评中,我认真总结,从内容到文字,从开头到结尾,凡是有可取之处的,我都进行了表扬。从学生的笑脸上可以看出学生的心里美滋滋的,上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给他们带来了乐趣。同时我也提出了本次作文中的不足之处,我出示了几个细节描写段落,和学生一起进行修改。最后,我让学生回顾本次习作的过程,要求学生重新写一篇作文。

第一单元的习作指导,历经了找材料、列提纲、写作、修改、讲评重写几个环节,对学生选择习作素材、写作、修改方面给予了必要的指导,关注了学生的观察习惯的培养,解决了学生不会写、随意写的问题,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三:高考作文点滴谈

我手写我心,共创好作文

高考中的作文是一重头戏,因此应把功夫下在平时。有关高考作文的理论层出不穷,百花齐放;实践指导更是标新立异,卓有成效。本人不揣浅陋,就高考作文复习方略,谈点粗浅意见和建议,不妥之处尚请批评指正。

一、认清作文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从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高考话题作文出台后,话题作文就以其新颖独特的面目赢得命题专家的青睐,也成了广大师生备战迎考的重中之重。连续五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均以话题形式出现,其身价亦可略见一斑了。

何谓话题作文?这早已不是个新鲜的话题了,但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一次较细致的审视,弄清其特点,在指导学生作文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针对一种现象或事物,自由命题,进行作文。它具有如下之特点:

1:命题范围广阔

近五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范围涉及了科幻、认知、道德、哲理、思辨等各个领域。针对话题作文命题范围广阔的特点,应指导学生重视平时生活积累,多浏览书刊杂志,多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要事,只有厚积方能薄发,才不至于拿到文题,冥思了半天,还无从下笔。 2:作文要求开放度大

话题作文开放度大,有利于写作能力强的考生尽情发挥,拉开应有

的档次。虽说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这并不等于写作者可以信马由缰、任意驰骋,而应抓住命题者的真正意图,对所给材料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明确写作范围及相关要求,切忌浮光掠影,凭自己的肤浅印象,落笔成文,这样势必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尴尬局面。

3:作文自主性强

话题作文要求相对宽松,文体自选,这无疑给考生打开了自由创作之门,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当的材料,选用自己擅长的文体,挥洒成文,而不至于在一棵树上吊死。但也应提醒考生注意:高考作文“文体自选”并不等于淡化对文体的要求,“四不像”“大杂烩”是高考作文的大忌。这就要求考生在作文复习时弄清文体特点,写出中规中矩的作文文体。

二:针对高考作文特点,拟定有效的复习途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认真分析这几年的高考命题和评分标准,从中不难发现其特点。

1:作文命题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促进素质教育

以高考促进素质教育,引导素质教育,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思想。作为集中表现一个人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的高考作文,其命题更是体现这一思想。从2001年的“诚信”话题到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都明确显示:作文与做人结合,文品与人品统一,对考生的写作能力和人品素质进行双重检测;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之话题等等,虽无直接的道德品质言辞,但考生认知水平的高低将决定文章的

优劣。这就要求考生提高思辨能力,正确处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使其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少走弯路。

总之,高考作文旨在引导青少年关注人生,关注现实生活,从而健全人格,砥砺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要求我们考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而应积极关注人生,提高品德修养。

2:实施两个等级,注重“基础”,激励“发展”

把高考作文能力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是近几年一直坚持的重大举措。它的实施给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这一评分标准告诉我们,既要注重基础,又要发展个性;既要引导考生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又要追求各自的特色和创意。 3:作文限制加大,审题难度增强

话题作文在一开始的时候,限制是很少的。考生可以充分发挥写作个性和特色。但这一宽泛的特点又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限制较少,就给宿构、抄袭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样就有失考试的公允。因而从2002年起作文的限制就在逐步加大:给“选择”戴上“心灵”这一锁链,表明这一选择必须是心灵的震撼与碰撞,而一般的选择就难以切合题意了。这无疑就加大了审题和选材的难度。而今年的高考话题作文“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在限制上就更大了。只有认真读懂作文要求,紧扣“关系”论及感情亲疏与认知的双向互动作用,才能写好这篇作文。如果脱离“关系”只谈“感情”或只谈“认知”的文章,写的再好也难逃偏题的厄运!

由此可见,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复习时,一定要提醒学生细审题意,领会命题意图,写出切合题旨的文章来。否则,“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三:根据评分细则,制定适当对策

为了使作文阅卷工作趋于公平、公正、合理,每年都会有相应的评分细则出台。这些评分细则是承继与发展的,总体上是将作文能力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其中基础等级共50分,采用综合评分法,即根据题意、内容、语言、文体等全面衡量,综合评分。这一基础等级评分标准在今年又发生了较大变化,基础等级被分为“内容”和“表达”两大项,各占25分,内容项是以题意和内容为重点,结合中心和感情全面衡量表达项以语言和文体为重点,结合结构和字体全面衡量,发展等级共10分,12个评分点,采用一点评分法,即在12个评分点中以一点突出者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不搞几点累积评分。之所以将作文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是为了提高高考作文信度,让真正好的作文得上高分,同时也给基础好而临场发挥不太好的考生以一定的分数保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倡考生打好写作基础,并鼓励在此基础上发展、提高写作能力。

如果说“基础等级”是测验考生“会不会写”,那么“发展等级”就是评判考生“能不能写”。虽然发展等级只有10分,但在实际阅卷操作中,它会产生“光环效应”——个性和创造的光芒能够提升文章的品质、弥补文章中某些方面的不足。

针对以上论述,我们拟订如下高考作文应试策略:

1:夯实基础,稳步前进

要在考场上写出一篇好文章,首先应从不断夯实和巩固写作基础做起,立足“基础等级”,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充分准备。第一:强化文体意识;第二:把好审题立意关;第三:提高语言表达和谋篇布局能力。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的优劣是一篇文章最易被人直接感知到的地方,因此在指导考生复习时要特别强调这一点。第四:做好写作素材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观点的表达论述、情感的抒发倾诉首先依附其上,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多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2:借鉴高考佳作,掌握作文要领和诀窍

每年高考,各地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作文,这些高考优秀作文何以能够脱颖而出,获得高分?这是每个考生都应认真研究和思考的。 统观这些考场佳作,要么认识深刻,见解新颖独到;要么材料典型鲜活,内容丰富充实;要么文采斐然,华章丽句叠现;要么构思精巧,形式灵活多样……总之,每一篇高考佳作都有其精彩的地方,它们在思想认识、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材料积累及作文应试技巧等方面,对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都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据此,总结如下几点以供借鉴。

①认识要深刻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论及事物时考生应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事物的不同侧面,并能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紧扣话题充分说理。如高考佳作《情与理的抉择》,它从我国是个人情大国,已形成了人情文化说起,通过对郑培民同志不循私情,无私奉献的高洁情操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