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高考作文的倾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5:28:23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的倾向高中作文

篇一:散文化倾向明显 高考作文缘何文风雷同

散文化倾向明显 高考作文缘何文风雷同

散文化:应对高考作文新套路

一位细心的读者在阅读数篇高考作文后,发现尽管各个考生叙述的对象和事件不同,但只要换几个关键词,便能“移花接木”,变成“一类美文”。一位资深的语文教师直率地说:“一个场景描写作为开头,当中归纳几个画面,然后提升或拔高,说几句慷慨激昂的话,结尾再来一句‘警句’,这似乎是不少高考作文的统一模式。这样的文章,说不上来是散文还是随笔,但却容易得高分。”

缘何时下考生写高考作文“如同一辙”?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指出,这同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出题有关。不少高考作文题,可能更多考虑的是考生“有话可说”,于是题目的宽泛性增大,而临场考察的成分减少。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他们》等,作文的外延较大,考生应对时的广度就宽。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说:“作文题小,考生的准备量就要大,否则当场写不出来,而作文题大,考生的准备范围则会缩小。”

文体淡化:作文教学负面影响

高考作文题要让考生“有话可说”,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也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尤其是要与语文作文教学相关连。而现在高考作文题的宽泛,则会对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产生错觉。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说:“现在有些地方教作文,已把文体看得很轻,似乎只要表达意思就行。另外,加强学生随笔的训练,在一些学校似乎就是作文教学的全部。而高考作文的评判标准,也让“散文化”现象愈演愈烈。

一位语文教师指出,其实在作文教学上,对写作文体本应相当讲究,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随笔等,都有各自的特征和要求。而现在考生的“同质化”作文,事实上对正规作文教学也会带来一些冲击。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初中主要训练写记叙文和一事一议,高中则以论说文为主,兼顾说明文。让学生学会不同文体的写作,对他们将来运用语言、正确表达,无疑十分重要。缺少个性:导致文风雷同

作文,是学生情感的反映,也是思维的体现,更是表达的艺术。把作文仅当作获取语文高分的筹码,就可能使作文的内涵流失。一位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说:“现在学生的作文,缺少个性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果光从应对考试来做作文,那么学生的写作之路会越走越窄,而且作文考试排除了诗歌的样式,能用来作文的样式更少了。”

市教委教研室一位语文教研员认为,强化文体,并不是固守规则,而是通过不同的写作样式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比如记叙文,着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描写能力,而论说文,则主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至少对论点、论据以及两

者的论述有比较深的了解。另外,考试作文,是否把诗歌等文体排斥在外,也值得商榷。

一些语文教师还提出,对报考文理不同发展方向的考生,在作文题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这样更能突出个性化的培养。毕竟做作家写的文体,不同于科学研究者所需的写作文体,前者要散文、小说、诗歌等,而后者更需要说明文、研究报告之类。如果作文出题实施“文理分开”,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文风“雷同”,激发考生的创作灵感。

篇二:从SAT作文看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文体倾向

从SAT作文看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文体倾向

综观2013年我国18份高考作文试题,几乎一致化地以灵活而又开放的提示性材料出现,这种趋同性的表现蕴含着明确的文体倾向,可以清晰地看出各地命题人的共识。可以说,以材料作文为主、指向思辨逻辑的评议类文体写作已初步确立为我国当前高考作文命题方向。而我国高考文体意识的明确,自觉与国际流行的美国高考作文(essay)和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注重考查学子将来学术研究必需的独立评论能力的旨趣,正趋向一致化。[1]

一、美国高考作文(essay)的价值取向

目前,美国最为主要的高校入学考试是由教育考试服务处(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举办的“学习能力评估测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简称SAT),它被称为美国的“高考”。SAT从大学教育的人文主义关怀出发,重视培育目光高远、思维深刻、崇尚批判精神和独立表达的现代公民。所有科目均高扬思维领先、技巧次之、表达至上、杜绝复制的核心精神。其本质就是以自由思维为导向、以学术创新为精髓、以独立人格为根基。学术真义全在于“学问”两字:学会主动质疑、学会独立评判、学会逻辑推断。

SAT作文的满分为12分,考生要在25分钟时间内,依据试题要求,写出一篇完整的essay。essay直译为“随笔”,但如果不作深入解释必致疑义。作为美国大学招生中的学术创新短作文,essay 的题型结构包括“提示”(prompt)和“任务”(assignment)两部分。“提示”所提供的无论是现象、事实或思想观点,均是开放式材料,即内蕴着某些不确定性;“任务”部分,鼓励表达自己观点,或推理或事例皆出于支撑观点之需要。由于essay的“任务”规定学生用推理或来自自己阅读、学习、经历和观察到的实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因此,这样的要求决定了essay从根本上来说是展示作者一己思想智慧的思辨性文体。它既有别于偏重“客观再现”的记叙文、说明文、写景文,也不同于应试型的论说文,而更强调独立见解、缜密论证和逻辑论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思辨力。

一篇好的essay要满足如下几个要求,即好的内容、好的论点与论据、清晰且恰当的举例说明、段与段之间有好的逻辑关系、观点鲜明与清晰及较好的英语写作掌控力、有变化的句型与词汇。它以作者的基本观点统领全文,重在表达个人独特的思想倾向或价值评判,贯穿全文的主线就是缜密严谨的论证。这样的写作才真正与SAT所倡导的“学术教育”的创新理念深度吻合,即最终指向一种创新性的学术文化之建设。essay文体赋予考生思维的主观性、个人性和多元性以及明确的学理合法性,从而能够引导考生学会思考、善于评说、独辟蹊径、逻辑演绎——这实质上就是培育学习者强劲缜密的思想力和活力四溢的表达力。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美两国在高考作文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虽没有优劣之分,但essay的价值取向与人类先进、深刻和积极的创新文化相衔接,故对探索完善途径的中国高考作文及其未来改革取向,显然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我国高考作文命题趋向及分析

纵观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材料作文已经上升为最主要的类型,主导着高考作文的走势。在2013年18套语文试卷中,只有1道半命题作文(天津卷“_而知之”),材料作文17道,其中的材料形式虽然各个不一,或名家名言、或社会事实、或生活场景、或人生哲思等等,但它们共同拥有的一个基本点是:多元开放的材料提供给考生一种颇具弹性的自由思维空间。这种命题趋向与essay的价值取向颇为一致,也暗示着我国高考作文命题与教学的改革正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不断深化和超越,即要凸显理性思辨,重视评议表达,催生多元思想。

(一)凸显理性思辨

理性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生最冷静的思考,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品质。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培养学生对终极知识的一种追求、认同和怀疑能力。2013年我国高考大部分材料作文开始包含清晰的理性思辨特性,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架构文章的逻辑性,对题目展开分析、比较、解释与批判。这与美国的SAT作文要求分析、评价、说明和说服的意旨有异曲同工之处。SAT作文essay的“任务”指南明确要求 “用推理和来自你阅读、学习、经历或观察的实例来支撑你的态度及观点”。作文在评判过程中并不会考虑考生观点的正误,而只是考查其论证能力。也就是说,只要对给定的话题材料进行论证,做到自圆其说即可。而我国高考作文凸显理性思辨是基于针对中国学生逻辑思辨、理性演绎之短而作出的深刻反思。所以命题更要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在理性思维的支配下表现出多角度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名言、哲理故事、心灵鸡汤这些都是理性的外化,学生通过冷静的思考得出理性的判断。在2013年的17套材料作文中,哲理类作文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和2012年所占比率基本持平,这足以说明理性思辨对高考作文的指导意义。上海卷的命题: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这个命题充满了对人生哲学的探索性思辨意味,能够灵动引导考生释放人生的智慧和内心的体验,而且是一个非常中性的材料,本身并不带褒贬,需要自己选择角度,关键是能够自圆其说。

(二)重视评议表达

近几年,单纯叙事或记人的传统文体逐渐淡出考生和教师的视野。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内在地规定着考生无法以平面化的传统记叙文去完成,而让考生自觉地选用以观点为统帅、以评议为方法、以论证为过程的思想评论体。例如,广东卷材料中探讨了如何对待外援的态度,通过字里行间引发相关思考。三家人对富翁捐助的态度,见证了三种不同的对待人生困境的观点,也反映了志向、尊严、改变困境的态度。其实根据材料的意蕴应该写成评论体文章,考生需选择一个方向,进行分析。总体看来,这三家对于外援的处理都是中性的,没有褒贬,因此考生需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进行论述。而在广东省提供的优秀考场作文中大多文章具有强烈的镜头感,论辩时说得很巧,思维上逻辑感很强,而且针砭时弊,注重

发掘问题的根源。很显然,这样的命题方式规约着考生依循文体而采用相宜的语言表达即评论,而考生想写成记叙文之类再现性、模拟性文体是有一定难度的,“文体不限”的提示也倒是显得多余。进而言之,新材料作文的文体倾向正实现着高考作文对长期固守的再现“客观人

高考作文的倾向

事“的记叙文的悄然超越,甚至也正启动着对观点单一、论证过程格式化、思维高度同质化的应试型议论文的深刻超越。这与国际流行的美国高考作文(essay)和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注重考查学子将来学术研究必需的独立评论能力的旨趣,正趋向一致化。[2]这种文体超越的平台可以拯救被深度窒息的中国学生的思想力,并使其逐渐恢复新鲜生动、情趣活泼的灵性智慧,持续趋向丰富缜密、锐利深刻之佳境,引发青年学子思维品质的深层转型。(三)催生多元思想

我国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提倡不预设主题的原则。无论考生从作文题材料当中选择哪个角度,只要言之有理就行。而新材料作文集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极易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作文素材。此外,新材料作文的取材方式灵活,寓言、格言、图表皆可,这样能够从多个角度灵活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认真审视2013年的高考作文,我们会发现17道材料作文可以归为五类:哲理类(如新课标Ⅰ、安徽卷、浙江卷、福建卷、江苏卷、湖北卷、四川卷)、美德类(如湖南卷、大纲卷)、生活类(如新课标Ⅱ、重庆卷、上海卷、山东卷、广东卷)、心灵类(如辽宁卷)、观点类(如北京卷、江西卷)。仔细研究不难发现,2013年的我国高考作文更接地气,没有设计宏大的历史题材,平民色彩更为浓厚。贴近生活、融入实际、走进民间,用作文这一考题样式来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成为高考的主旋律。综观美国这几年来的作文,它的考核内容也如中国的作文题一样,包括了文学、艺术、体育、政治、技术、科学、历史及社会时事等。这些内容只考学生的观点以及论证的过程,而不考学生具备了多少专业背景知识。如果学生能以少量的事实就可以说服那些阅读者们,并正确地摆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各种论证的手段加以分析,支持自己的观点并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的话,这才是完全打动读者的真正实力所在。

我国新材料作文通常也有一种解决途径:用考生所知道的新材料来印证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去启发个人的思考、引导主体的关注、抒发自我的情怀、表达独特的观点。以2013年山东卷为例,从“挑错”这一角度可以拓展出很多的立意空间。据此,从杂志社的角度立意,可以写敢于指出错误、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等内容;从作家创作态度的角度来立意,可以写敢于承认错误、虚怀若谷的创作精神,严谨谦卑的创作态度,改正错误是一种态度等;还可以从总体的角度立意,倡导勇于挑错、勇于改错的治学风气和社会风气等。一道材料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的作文立意,既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包含着明显不确定性的多向推断和多元结论。因此,材料提供给考生的是尽情展示自己创新思想力的开放平台,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破题选题角度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材料信息多元,又能保持一定的自由度,给了学生选择发挥的空间。[3]

综上所述,通过与essay比照,透视出我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性蜕变,也可以清晰反映出我国考试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深度质变。但是反思我国当前

作文教学及其考试的现状和历史,变革中的高考作文命题乃至作文教学,还需要进行深入持久的革故鼎新。

参考文献:

[1] 陈玉佳,潘涌. 评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的趋势性表现及其发展方向[J]. 中学语文(上旬刊),2013(9).

[2] 钟斌. 美国GRE写作考试对我国高考议论文写作的启示[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6).

[3] 潘涌. 美国高考作文Essay的文体特征、命题指向及其启示——兼评2012年中国各地高考作文[J]. 课程·教材·教法,2012(12).

篇三:例谈高考议论文选材的四种倾向

例谈高考议论文选材的四种倾向

作者:杨飞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02期

摘 要:高考议论文在材料选择上要突出“取新舍滥”“取精舍糙”“取大舍小”“取高舍低”四种倾向,使材料更能体现出新鲜、精准、大视野和高境界四个特点,从而显示出考场作文高人一等的深度和高度。

关键词:高考议论文;取新舍滥;取精舍糙;取大舍小;取高舍低

语文特级教师茹清平认为,作文常规教学应该是由“激发与积累”“指导与训练”“评价与提升”三大系统组成的多维教学体系。其中,“激发与积累”是作文前的酝酿;“指导与训练”是一种师生教学实践;而“评价与提升”是对写作水平的再提升。在三个系统的实践当中,有一个共同的重点不可忽视,即作文的选材。在以议论文为主的高考作文中,作文材料的选择更是重中之重,材料选取的方向从根本上决定着考场作文的高度和深度。

议论文的论点要从论证中得到证明,考场作文中对材料的选择要把握两个原则:如何围绕中心布置材料,让材料更好地服务于中心;如何体现出作文材料的高水准。

在一篇高考作文中要注意材料与观点的契合度,材料与主题观点一定要紧密结合,不能若即若离,游离在主题之外。作文材料的新鲜度,一是指事例与时俱进,紧贴社会事实,二是指材料的个性化,能够体现出自己优于众人的阅读量和涉猎范围;材料叙述的精确度,是指对材料的陈述需要严谨精确,选择比较熟悉的材料;材料反映视野的广度,是指在材料中要展示出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对事物的分析能力,视野所及不拘泥于一家一国,而是古今中外,纵横天下;材料体现出境界的高度,是指不能总着眼自家小事,要把眼光放出去,体现对家国天下的担当意识。

考场作文的考查,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学生如何作文,更要注重考生如何做人与思考,所以,从作文技巧上来讲,需要材料主旨与作文观点契合一致,不能各说各的;从材料内涵上来讲,需要材料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正确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

如何在作文中鉴别材料的高低?即在材料中要体现出文化含量的高低、认识境界的高低。如今的考场作文更加重视作品的个性、理性、开放性;关注到作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要提升考场作文材料的水准,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取新舍滥,保证事例的新鲜度

材料的选择尽量突出“新”字,即新材料、新立场、新写法,舍去陈词滥调。

材料力争选取新鲜的,避免选择大家都用的。不要一写古人就是陶渊明、李白、杜甫,一写外国人就是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从小学写到高中,惹人厌烦。推陈出新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写现实不写历史,旧例写新立场、用新写法。

示例:以“放下与不放下”为题。

①李白放下了谄媚,收获了尊严;比尔盖茨放下了学业,收获了成功。

②陶渊明放下了官场的羁绊,放下了高官厚禄,放下了名利和荣誉,成就了他的高尚品格。

③居里夫妇没有放下对理想的执着,最终取得了科学上的巨大成就。

而同样是居里夫人,考生如果从人所未知的角度去积累,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示例:居里夫人在39岁时失去丈夫,开始独自生活,在后来的工作中与并肩而立的另一位科学家——居里教授的学生保罗·郎之万产生了感情,这将是玛丽重新经历自己一生中最佳时光的第二次机会。然而,面对保罗的家庭和妻子,玛丽放下了个人的情感,重新投身于科学研究,和保罗保持了终身的纯洁友谊。

又或者独辟蹊径,采用对比的方法让旧材料写出新意。

示例:年轻的培根,在与上司的周旋中屡战屡败,却坚持屡败屡战;那个追求虚荣的郭美美,在舆论的压力下痛苦落泪。若不是培根在挫败中感悟,放下一心的追逐,转而投向思想的世界,也许有一天,他也会像郭美美那样痛苦落泪。

比较这一组材料,完全可以感受到前三个材料的老套陈旧和后两个材料的新鲜之处。

二、取精舍糙,保证材料的准确度

作文材料要在精确度、精准度上大做文章。选择出的材料在叙述中一定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更加不能出现错误。坚决摒弃不准确、不典型、不精当的材料,因为不准确的材料只会让文章变得粗糙和肤浅。

示例: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事,看起来似乎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但仔细想想却发现他们又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请以“和我有关”作文。

①旭日阳刚的艰苦付出,对理想的不放弃、不抛弃精神影响了我,旭日和阳刚的成功和我有关。

②在“小悦悦”倒地的那一刻,十九个路人经过而无人出手相救,小悦悦的死去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

③网上有则笑话: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在钢铁丛林中流着汗水的穷人,心怀“大庇天下”的梦想,而部分富人却说:你的贫穷,与我何关?

在前两则材料当中,都出现了明显的不精准引用,对“旭日阳刚”姓名的错误表达,对“十八”路人的不精确表述,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大大降低了文章的整体分数。而第三则材料因为表述的精准而显得比较突出。

三、取大舍小,体现视野的宽度

取大舍小主要指材料所反映出的视野宽度,“大”指大视野和大胸怀,“小”侧重于个人小圈子中的学习、生活、情感。取大舍小的材料要反映出作者对人生、对未来、对社会的思考,有肩担天下的视野和胸怀。

同样以上述作文题目为例,看下面的材料:

示例:①身边朋友的情感、老师的工作与我有关。

②他人的生命与我有关,无论是已经失去生命的小悦悦,还是身边的可感可知的生命,在我的举手之劳间能够施以援手的一切生命,都与我有关,只因那份社会责任心。

③现在,世界各地兴起汉语热,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中国文化得到全球化传播,这不仅是国家的事,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与我有关。

第一则材料小而具体,后两则材料都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和他人生命的关注度,高低一眼即可看出。考生一定要在作文中借助材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情感和思想的重点要体现出对家国天下的关注。

四、取高舍低,体现境界的高度

取高舍低主要指材料所体现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文化内涵。“高”指高境界和高内涵,“低”指肤浅的解读作文题目的低层次材料和看问题只看表面而不看实质的低幼化材料。示例:话题“放下与不放下”,比较下面几则材料:

①毛泽东于闹市中读书,不放下书本。

②数学家陈景润攻克数学难题,不放下难题。

③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安娜·卡列尼娜》,不放下创作。

此三例基本上还是拘泥于个人的小世界中,从个人的得与失比较,境界不高。

同样是写个人,在材料中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精神和思想上,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示例:①玄奘大师,只身穿过五万里沙漠,没有神通广大的徒弟,没有结伴而行的法师,靠的是对为众生脱离苦海的责任的不放下;特蕾莎修女,毕生在贫民窟为穷人服务,受尽不解与嘲讽,依然说道:“我不能假装看不到路上冻死的人们”,靠的是尊重关、爱穷人的责任的不放下。电影《十月围城》中,十三个普通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的围城,靠的是对革命胜利的责任的不放下。

②王维放下了名利,但他拥有了复照青苔上的阳光,他拥有了小筑间一起诵读的僧侣,他拥有了一片无垠无痕、无尘无埃的精神天地。他放下了无用的红尘,拿起佛经。他放下,却拥有了更多。

相较而言就可以看到后两个例子的高境界和高内涵,材料中体现出对世间大众的大爱和对精神文化的关注。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的外延是生活,离开生活的语文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样,离开生活的作文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在议论文材料选取上把握生命的意义、精神的价值,对天地万物多些关注,文章就能显出高人一筹的境界。

(作者单位 广东肇庆中学)

?誗编辑 姚晓媛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