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萝卜条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08:33:04 体裁作文
萝卜条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儿童散文诗

逃家小兔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不想呆在家里。于是,他对自己的妈妈说:“我要逃跑。”

“如果你跑了,”他的妈妈说道,“我一定会追上你,因为你永远是我的小兔子。”

“如果你追上我,”小兔子说,“我就变成一条鱼儿,跳进凉凉的小溪,从你身边游开。”

“如果你变成一条凉凉小溪中的鱼儿,”妈妈说,“我就变成一个渔夫,我会抛下鱼饵等着你。”

“如果你变成一个渔夫,”小兔子说,“我就变成一块石头,在高高的山崖上,让你够不着。”

“如果你变成一块高高山崖上的石头,”他的妈妈说,“我就变成一个登山的人,我会爬上山顶,找到你。” “如果你变成一个登山的人,”小兔子说,“我就变成一朵番红花,藏在一个秘密的花园里。”

“如果你变成一朵秘密花园里的番红花,”他的妈妈说,“我就变成一个园丁,我会在花丛里发现你。” “如果你变成一个园丁,发现了我,”小兔子说,“我就变成一只鸟儿,从你身边飞走。”

“如果你变成一只鸟儿,从我身边飞走,”他的妈妈说,“我就变成一棵树,让你来我枝头做窝。” “如果你变成一棵树,”小兔子说,“我就变成一艘小船,扬着帆,离开你。”

“如果你变成一艘小船,扬帆离开我,”他的妈妈说,“我就变成风,吹着你,让你开往回家的方向。”

“如果你变成吹着我的风,”小兔子说,“我就去参加马戏团,做个空中飞人,在你摸不着的地方荡秋千。” “如果你去做空中飞人,”他的妈妈说,“我就做一个走钢丝的人,我会穿过空气,走到你身边。”

“如果你变成一个走钢丝的人,向我走来,”小兔子说,“我就变成一个小男孩,跑进大屋子里躲起来。” “如果你变成一个小男孩,跑进大屋子里,”兔妈妈说,“我就变成你的妈妈,用双手捉住你,把你抱在怀里。” “得啦,”小兔子说,“也许我还是就呆在这儿,做你的小兔子吧。”

他也真的这么做了。 “来,吃个胡萝卜吧。”兔妈妈说道。

别踩了这朵花

小朋友,你看, 你的脚边, 一朵小小的黄花。

我们大家 绕着它走, 别踩了这朵花!

去年有一天: 秋空明朗, 秋风凉爽,

它妈妈给它披上 一件绒毛的大氅, 降落伞似地, 把它带到马路边上。

冬天的雪,给它 盖上厚厚的棉衣,它静静地躺卧着, 等待着春天的消息。

这一天,它觉得 身上润湿了,

它闻见泥土的芬芳; 它快乐地站起身来, 伸出它金黄的翅膀。

你看,它多勇敢, 就在马路边上安家;

它不怕行人的脚步, 它不怕来往的大车。

春游的小朋友们 多么欢欣! 春风里飘扬着新衣 ——新裙,

你们头抬得高, 脚下得重, 小心在你不知不觉中, 把小黄花的生机断送;

我的心思你们也懂, 在春天无边的快乐里, 这快乐也有它的一份!

春雨的色彩(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二册)

作者:楼飞甫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会唱歌的森林

有一座会唱歌的森林。

森林的歌,清逸而悠扬。仿佛好多好多歌手在歌唱,有的轻悠悠的,有的高亢激昂??

是大树在唱歌吧?森林里最多的是树。

我走进了这片森林,走进了歌声里。歌声如细碎的阳光,在枝头跳跃,在林中飞翔,走走,看看,听听。当我发现森林里最多的不是树时,我找到了真正的歌手。

瞧,每一棵树上,都有许多许多小鸟。每一只小鸟,都爱唱歌。

小鸟的歌,从树梢洒下,在枝叶的缝隙里流泻成金色的阳光瀑布。

小鸟的歌,挂在枝头的叶片上,结成晶莹的露珠。

小鸟的歌,落在地上的红草莓,圆蘑菇和各种漂亮的花朵上。

小鸟的歌,跳进溪水里,变成了欢蹦乱跳的小鱼、小蟹、小虾??

小鸟的歌,汇成了森林的歌。

哦,每一座森林都会唱歌。

落叶

秋风阵阵,

黄叶飘满树林,

离开树妈妈,

难舍难分。

落叶,落叶,

你莫伤心!

春天你给我们绿色,

夏天你给我们浓荫,

今日你走完秋的路程,

又在大地上

留下了金色的脚印。

落 叶

孩子,在这个秋日所剩无几的午后,我们一起去看落叶。

瞧,那些纷飞的叶子,穿了阳光的金色衣裳,招招手,就飞走了——

多像逃开妈妈怀抱的孩子!

——不,她们不是顽皮,她们是树妈妈放飞的信笺,她们是要把冬天到来的消息,

在奔跑中,告诉给大地妈妈。告诉蚂蚁,收藏粮食。告诉小松鼠,筑好巢穴。告诉村庄,一场风雪,已从遥远的天堂出发,顺便告诉你我:过了冬天,就是春天!

秋 风

淘气的风宝宝,一旦相互追赶起来,就没完没了。

看,她们跑过场院,跑过山野,跑过白杨林,跑过小河,跑过我们的身体。

枯了的黄叶,翻转着身子,飞翔,紧跟其后——

他们是多好的朋友!

一呼百应。

难怪孩子们说,秋风是大地上会走的扫帚。

——奔跑着,帮妈妈清扫场院。

一只纸扎的小船

一只纸扎的小船,随着溪水远航了。

一只纸扎的小船,离开一个孩子的手,随着溪水远航了。

披上晨雾的纱巾,装满鸟的音乐,带着青蛙的祝福,它慢慢地飘出山谷。

它并不寂寞,因为蒲公英的降落伞在它头上飘洒,马鞭草的小蓝花,一路对它招手微笑,它们都梦想着山外的地方。

也许,它很快就会沉没,但放纸船的孩子的心,顽强地追逐着大海,骑上奔腾的迷人风浪。

雪 花

送走了夏风秋云的喧闹,荒凉使故乡发出冬日的阵阵惆怅。多情的雪,悄悄带来诚挚的盛情,给故乡送来了轻盈的歌声、多姿的画卷。

那漫天飞舞的雪花,是朵朵洁白的精灵,开遍了高山,开遍了草原,也开在了我幼小的心灵。于是,故乡的荒凉早已被雪花的欢乐所淹没。

我轻轻地走在飞舞着雪花的大地上,真想把雪花带来的歌声留下来,把手伸进雪花飘舞的歌声中,让那朵朵雪花落入我的手心,握住雪花放在耳边悉心聆听,憨笑中放开手掌仔细端详,原来雪花的歌声是晶莹水珠。

嬉戏的鸟群飞来了,翅膀簇拥着一束束七彩的阳光,在洁白的大地上划出一道道绚丽的彩虹。

天真的风此刻再也按耐不住好动的脾性,扫动着雪花,把雪花带来的欢乐都抛进了小河,明镜般的小河悄悄融化着纯洁的雪花,唱着春天的欢歌流向远方??

小 河

叮咚的小河悦耳动听,美妙的声音总是奔流不息,穿过了故乡那片古老的森林,为那些林中歌唱的鸟儿们伴奏出音乐;走过了林边那片拖拉机歌唱的田园,勾画出春耕忙碌的景象。然后又向那茫茫的原野进发。

随着小河歌声的飘荡,引来了徐徐春风,吹拂着已经绽放的报春花,小小的花朵摇曳美丽身姿,不知是想邀约我和它一起跳舞,还是在告诉我春天还在前头。于是,我跟着小河在茫茫的原野上走啊走,可不知小河究竟还要流向何处?

困极的我被小河抛下了,待我在温暖的阳光小憩过后,小河已流到原野的尽头。

我渴求知道小河的归宿,刻意来到原野上牧羊的老人身旁,牧羊老人告诉我:“小河已经流进了诗人的笔筒,小河还流进了画家的颜料盒??”

星 星

草原的夜晚,牧铃的声音清脆悦耳;草原的夜空,闪亮的星星璀璨迷人。数不尽的星星,像草原上数不尽的花朵。争奇斗艳,星光灿烂。我想和天上的星星说说悄悄话,可它们只是对我眨眨眼、对我微微笑。

老师说过:“草原上的花朵就像牧歌里的音符,优美动听,让人心醉。”我想那么满天的星光,就该像没有赶进栅栏的羊群一样吧,撒满了辽阔的草原,让美丽的草原充满着兴旺。

阿爸说:“你要好好学习,等长大了,就能把星斗一样多的羊群赶回家中。”阿妈说:“到那时我们在一起,就像歌里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是吉祥如意的快乐一家。”

我说:“阿爸、阿妈哪里知道我的理想,等我长大了,要像宇航员叔叔们一样遨游太空,那时我驾驶的飞船就是明亮的星星,草原牧歌就会唱响在无垠的太空。”

新年的钟声

太阳公公推开厚厚的云朵,露出金黄金黄的笑脸,湛蓝湛蓝的天空好像娃娃的脸,晴朗无边。叮当,叮当,远处传来新年的钟声,你听到了吗?叮当,叮当,身边响起了祝福的悄悄话。快起来,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新年的模样。几丝云彩飘过,几声鸟鸣传来,大地做起了苏醒的好梦。一定又有许多彩色的心愿在新年里扎根,有许多美好的秘密在心愿里跳舞。你看,积雪在悄悄融化,杏花在缓缓的盛开。准备好了吗?蒲公英坐上风车要去旅行,花仙子梳妆打扮完毕预备爆破一个惊喜,还有那殷勤的鸟儿已经在散播春天的消息。让我们手拉着手,唱起快乐的歌,乘着新年钟声的翅膀,去迎接自己的新年。

篇二:读懂散文,so easy

读懂散文,so easy

北京的高考,近年来在大阅读的模块一直考的是散文阅读,这个部分一直以来是认让很多孩子头疼的一个模块,原因有二,一是文章有些难度,理解起来较困难;二,文章即便读懂了,题目总是频频失分,总“答不到点上”。那么,我今天来把这部分内容捋一下

先说,怎么解决第一个问题——文章看不懂。

近年来,北京的考题特别青睐文化散文,14年高考《废墟之美》,刚刚过去的海淀期中《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以及《泰山很大》等文化散文的出镜率很高。而这类散文理解起来往往比较困难。那么,面对一篇散文,读完一遍之后,发现似懂非懂,我们该怎么办呢?

那要从散文的特点说起。

很多高三孩子对此都不明确。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所谓的‘形“就是它的内容,而”神“则是中心。正因为从内容上看,散文很散,好像一会儿说这个一会儿又讲那个,所以读到最后不知道到底再说啥。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这些貌似不大相关的散的内容概括出来,看看他们的联系是什么,他们的共同指向是什么,同时,根据经验以及大家的写作习惯,往往结尾部分,以及中间段落常常会穿插跟中心密切相关的抒情议论的句子,借助他们,中心基本就出来了。

同时,散文里还有一个概念,很重要,就是线索。它把散的各个内容串联起来,使文章成为了一个整体。而很多考查散文题目的作用的题里边会涉及到它。

我们以《排骨里的萝卜》为例。

女儿一回到老家,我母亲就把她带进菜市场,逐一询问她想吃什么。从东头问到西头,女儿一直摇头。母亲急了:“总要吃啊,小祖宗,你到底想吃什么?”女儿两眼埋在手里的卡通画册里,淡淡地说:“我要吃排骨里的萝卜。” ②不吃排骨,不吃萝卜,却想吃排骨里的萝卜。女儿的理由是:排骨太腥太腻,萝卜太清太淡。女儿是在吃多了排骨后才挑上萝卜的。几年前她在萝卜盘中翻找罕见的排骨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③突然就领悟了现代人的忧怨: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高效、便利、繁华、奢侈,却怨叨着它的拥挤、功利、急躁、嚣张。驾着豪华轿车,却骂着它的尾气;用DNA技术修改着生命,却忧心着社会伦理和生命尊严;推行着经济政治一体化,却牵挂着多元文化的丧失。

④现代人远离了乡村,然后思念它,看见乡村的一草一木,就一惊一诧的。乡村很美,但得远远地看。乡村是一幅经典名画,是用来欣赏的,而不是用来居住的、生活的。现代人激情四溢地回到乡村,只是想看看春天离得有多远,然后用相机拍下来,用画框装裱好,点缀到城里的水泥墙上。现代人在城里模仿着乡村的绿,怀念着乡村的安详和静谧。

⑤现代人越来越爱回忆从前在乡村的日子。那段吃不饱的时光,现代人回想起来已全然消散了饥饿的惶恐,脸上是掩不住的羡慕,荡漾在记忆里的是一段段情意融融的细节,一首首田园诗,一曲曲牧歌。过去了的,就是罪恶也没什么不可饶恕的。但这得有个基点,回忆和观赏必须站在今天韦衣足食、和平安宁的阳台上。

⑥现代人已学会了蘸着传统的汤汁去吃现代文明的点心,然后用现代思想作武器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反叛。现代文明授予现代人以现代武器,现代人首先用这武器向现代文明开火。

⑦为什么突然想吃农家味的小菜小饭?因为现代人距农村越来越远,也离家越来越远。然而如果连吃三天的农家饭,现代人非骂娘喊救命不可。想一想,当初身居乡村时,我们怀想的是什么?是生猛海鲜,是遥远的都市。乞丐的梦常常是席梦思,而富翁的梦更多的是街头的石板和公园的长凳。

⑧人天生有根反骨,就长在后脑勺下。人在现实中躁动,要么歌唱未来,要么缅怀过去,总是把现实不尴不尬地晾在那儿。尽管人们总是从现实中榨取最多的滋养。

⑨我知道如何让我女儿在萝卜中翻找排骨了:弄一锅子萝卜,点缀几小块排骨。排骨中的萝卜和萝卜中的排骨一样好吃,一样滋养人,喜恶源自量的比例。比较排骨和萝卜到底谁更富营养是现代人的浅薄所在,没什么是特别有营养该特别多吃的,也没什么是特别没营养特别不该吃的,你所稀缺的才是你最需要的。

⑩在排骨的背景下,现代人一年四季品尝着萝卜。这萝卜还是原汁原味的萝卜吗?但现代人仍管它叫萝卜,而且时尚地自称不吃排骨。(取材于董玉洁《排骨里的萝卜》,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通过写女儿挑食,要“吃排骨里的萝卜”,引出下文对“现代人的忧怨”的思考。

B.第④段写现代人“激情四溢地回到乡村”,说明现代人越来越厌恶都市,渴望回归田园生活。

C.第⑥段中写现代人“用现代思想作武器”,“向现代文明开火”,表明了现代人的反思和反叛。

D.第⑦段中“乞丐的梦”和“富翁的梦”构成鲜明对比,深刻地批判了现代人的无知和愚昧。

E.文章以现代人“时尚地自称不吃排骨”做结,首尾呼应,而“时尚”一词,尤为耐人寻味。

18.文中说“现代人远离了乡村,然后思念它”。结合文章,概括现代都市人思念乡村的具体表现有哪些。(4分)

19.文章以“排骨里的萝卜”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第一二段 写女儿不想吃排骨也不想吃萝卜,想吃排骨里的萝卜。

第三段 议论 我把它摘下来

突然就领悟了现代人的忧怨: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高效、便利、繁华、奢侈,却怨叨着它的拥挤、功利、急躁、嚣张。驾着豪华轿车,却骂着它的尾气;用DNA技术修改着生命,却忧心着社会伦理和生命尊严;推行着经济政治一体化,却牵挂着多元文化的丧失。

接下来很长的篇幅写现代人对乡村的态度“现代人远离了乡村,然后思念它”,然后例数大家怀念乡村的表现,直到第七段。中间第六段穿插一段议论。

现代人已学会了蘸着传统的汤汁去吃现代文明的点心,然后用现代思想作武器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反叛。现代文明授予现代人以现代武器,现代人首先用这武器向现代文明开火。

最后一部分,议论为主,点明主旨。

这是最后一段

在排骨的背景下,现代人一年四季品尝着萝卜。这萝卜还是原汁原味的萝卜吗?但现代人仍管它叫萝卜,而且时尚地自称不吃排骨。

文章的“形”我概括完了,根据上文我写的内容,“神”——中心应该不难得出了。

有人说是对乡村的怀念,对吗?

那么,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17.(4分)BD(B“渴望回归田园生活”有误。 D“无知和愚昧”于文无据。) ?点此查看高中散文阅读训练答案集(本文答案在第8页)?19.(6分)题目生动新颖,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特点1分);以小见大,用平常事物来反思现代人的忧怨与矫情(手法2分);题目隐含作者对现代都市人矛盾心理的嘲讽和批评(情感态度2分);题文照应(题目与文首、文尾相照应)。(结构1分

篇三:名家散文

秋声赋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4,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赏析:秋在古代也是肃杀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终止。作者的心情因为屡次遭贬而郁闷,但他借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应自我反省。这一立意,抒发了作者难有所为的郁闷心情,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

这篇赋以“有声之秋”与“无声之秋”的对比作为基本结构框架,精心布局,文势一气贯串而又曲折变化,作者从凄切悲凉的秋声起笔,为下文铺写“有声之秋”蓄势;然后由草木经秋而摧败零落,写到因人事忧劳而使身心受到戕残,由自然界转到社会人生,这是“无声之秋”;最后归结出全篇主旨:“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秋潮 郭建英

我已经渴望很久了,在灰晦的粘凝中,在惨淡的死寂里,它终于来临了。

这就是京都深秋的夜风。这威势,是一种告别,是一种远逝,是一种荡涤。对于我,也是心灵的默契和启迪,焦渴期待的回答。

对于秋风体察得入微入致的,当数欧阳子的《秋声赋》了。秋风的兴之容,气之声,作家是以心去领悟,以神去契合,以思去发掘的。每读,必悚然惊悸,仿佛也拂扬着肃杀之气。然而,欧阳子笔下的秋风,兴起于夏秋之间,沐浴于丰草佳木之绿,最初酷似淅淅沥沥的雨声,渐渐才成浩荡杀气和如兵如刑的严酷。而今夜的秋风,却似从空廓苍穹中落下,汇北方高原上的凛冽,排成方阵,来扫荡残枝败叶,排遣烟霏云霭。是的,我早就呼唤这场秋风了。

不知何故,今年北京的秋天愁惨得像铅石,像死灰。终日灰雾笼罩,太阳化为一团无光的白纸,天空变成一汪停滞的死水,混混沌沌,郁郁闷闷,全不见高爽的清,宁馨的静,令人情思悠远的悲凉。树叶虽凋残,但不陨落;虽腐败,但不透黄。无声地挂在枝头,遮一片惨白的阳光,投下模糊的影子,该消逝的偏偏死恋,该枯殒的偏偏滞留;该豪放溃退的,偏偏抽丝滴漏;该长啸大哭的,偏偏低声抽泣,这样,怎不使人郁结愁闷呢?

北京的秋原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自立秋那日,便陡然揭去一层潮气,若留心,那墙基、床下的阴湿、霉斑都悄悄消歇、隐匿,变为一片干爽飒利。皮肤的感觉更为奇妙,只要秋风暗起,便顿时觉得脱下一件湿衣,换上一件绸衫,清凉敷之于身,快意沁之于体。而天空收敛了氤氲雾霭,立刻飞升得高远。于是,阳光格外绚丽灿烂,一片片绿叶,一朵朵红花,都像浸了牛乳,镀了一层电光。那绿,那红,都灼灼闪射着一层空落和寂寞。这时,系在杨叶上的风,哗哗不息,仿佛夏天的潮退了。尽管一切如初,但都感受到一种凌厉和惶悚。从此,那秋的味、秋的色,便一日浓似一日,空灵、饱满而悠长,让你充分领略,漱洗。虽然,北京的行人依旧熙熙攘攘,但鸽哨会隐隐萦回,灰色的鸟儿也会翩翩盘桓。这声色、姿容,会在古老的灰房子上留下一些肃穆,也会在塔楼之间留下一片空旷,而人的眸子也从鸽哨的起落,鸟翼的回旋里,平添了无端的忧愁,无名的感怀,自己的思绪也会盘绕、飞翔,一直融入青丽的天空,而后,真切地触摸着自己的存在。不久,第一片黄叶飘落了,消闲、轻盈,过滤着你的视线,许久,才带着回响坠地,那苍绿的山冈上,不知不觉就红了一枝、一树。这极有表现力的色彩,涨了秋潮,人们一批批向香山涌去,像赶会一般。每年,每年,这一叠一叠的浪头在追寻什么呢?这醇味像美酒,带着浓香,这景象一如壮烈的殉难,试想这红花一般炽烈的死,该怎样照亮活者的人生?大概半月之后,人们又丢下满山红叶,任它自行消歇,飘零。是啊,“物既老而悲伤??物过盛而当杀”,秋,当赋予岁月给它的使命。一夜秋风,黄叶尽落,枝条横空,地上留下退潮的沙岸,天空中悬挂着一张版画。脚踏上去,柔软、弛松,响起哗哗的潮的回声;树把空间留下,让你以思想,以感情去填满、充实。这时候,会感到和谐,幽静中洋溢着温暖和喜悦。唔,远方仿佛有一束弦,正弹着柔美的细音,而朝目的火球上,刻下了疏林的剪影。那黑色的线条,恰似深秋肃穆沉静的夜。在北京,我已经消受了几十个秋了,韵味一个比一个悠长,意趣一个比一个深切,而且品味得愈长久,领略得愈细微、精醇。从夏天进入绿叶葱茏的繁盛期,仿佛就期待秋,至于秋后的冬呢?当然横亘着单调的灰线,支撑起白色的拱影。鸟雀飞掠,光斑明灭,啁啾清灵,而自己正燃烧着生命的希冀,沸腾着诗的激情。我在秋所安排的冬里惊悸了,苏醒了。然而,眼前却是一个个阴沉的日子。愁惨、阴郁拂都拂不去,无奈,我只有一遍遍地听着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体味着作曲家的叹息、回忆和最后的向往。这旋律的飞翼像秋天的鸽子的盘桓消逝,带着一缕灰色的悲哀和闪烁不定的希望,以及萦绕不绝的甜蜜。不知谁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能够有悲剧的情绪,感受着各种的悲哀,他就不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人了。”因而,文学作品中的伤感、惆怅总是那么动人、诱人,这乃是艺术感觉极致的表现,

它发掘了沉浊和昏聩,也揭示真谛和深邃。本来生活就是以痛苦和悲哀作为自己的奠基石的,当它青烟般和灰鸽一起飞掠,对于人们的感情当是一种召唤,一种抚慰,一种拨弹了。然而,这少有的秋色也过于凝重了,寂寥了,长久了,像飞不出的梦,焦躁,呼喊,挣扎,却又销蚀,磨灭,自馁,一日日损耗着感情,砥砺着力量。唔,假如,把自信也失去了呢?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他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一西北风一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自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旬,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夫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Rosegger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7K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

景。“寒沙梅影路,微雪滔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地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El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感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目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1935年12月1日

没有秋虫的地方 叶圣陶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

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根本没有秋虫。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和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和轻微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里唯一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另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极欲逃避的,惟有这个淡漠无味!

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朦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这里并不是说愉快乐观是要不得的,清健的醒是不必求的,甜汤是罪恶的,狂笑是魔道的;这里只是说有味远胜于淡漠罢了。

所以虫声终于是足系恋念的东西。何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趣味的,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谁能不忆起那美妙的秋之音乐?

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又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一九二三年八月三十一日作

儿女 朱自清

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叶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十年前刚结婚的时候,在胡适之先生的《藏晖室札记》里,见过一条,说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是不结婚的;文中并引培根的话,“有妻子者,其命定矣。”当时确吃了一惊,仿佛梦醒一般;但是家里已是不由分说给娶了媳妇,又有甚么可说?现在是一个媳妇,跟着来了五个孩子;两个肩头上,加上这么重一副担子,真不知怎样走才好。“命定”是不用说了;从孩子们那一面说,他们该怎样长大,也正是可以忧虑的事。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做父亲更是不成。自然,“子孙崇拜”,“儿童本位”的哲理或伦理,我也有些知道;既做着父亲,闭了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知道是不行的。可惜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辩解——像抚摩着旧创痕那样,我的心酸溜溜的。有一回,读了有岛武郎《与幼小者》的译文,对了那种伟大的,沉挚的态度,我竟流下泪来了。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人性许真是二元的,我是这样地矛盾;我的心像钟摆似的来去。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的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 “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竟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致总有好些起。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若是雨天或礼拜日,孩子们在家的多,那么,摊开书竟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也有过的。我常和妻说,“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有时是不但“成日”,连夜里也有兵马在进行着,在有吃乳或生病的孩子的时候!

我结婚那一年,才十九岁。二十一岁,有了阿九;二十三岁,又有了阿菜。那时我正像一匹野马,那能容忍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在摆脱着。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苦了这两个孩子;真是难以宽宥的种种暴行呢!阿九才两岁半的样子,我们住在杭州的学校里。不知怎地,这孩子特别爱哭,又特别怕生人。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