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小学专题性作文训练:放飞心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08:32:33 优秀作文
小学专题性作文训练:放飞心灵优秀作文

篇一:放飞心灵,让小学作文自由飞翔

放飞心灵,让小学作文自由飞翔

作者:陆苗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第11期

【摘 要】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让学生在写作中放飞心灵。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点让学生放飞心灵的教学方式,希望能让学生快乐学习。

【关键词】

小学作文 放飞心灵 自由飞翔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作文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是被动的接受,在写作的模式和风格上常常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缺少学生的个性体现,这是由于教学形式的单一固定造成的学生思维模式的固定化。其实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描述,也可以让学生对自身的感慨进行描写,让学生放飞心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自由的展现自己的个性,实现快乐学习的目标。

1.让学生在作文中真实的描述

作文中不一定要用华丽的辞藻,进行浮夸的描写,学生对于这种方式一般是比较厌烦的。可以让学生在作文中大胆的写真话,在作文中可以将学生真实的体验写出来,只是要学会进行语言的加工,也可以围绕着真实的事件进行想象和扩展,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写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见解,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在一些围绕题目进行写作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对原本的故事进行创新写作,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创造的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寻找感情体验

作文教学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写作中的很多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在作文教学中也提倡学生的写作贴近生活,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加有感染力。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从身边的人和事着手。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通过写日记的形式来积累写作的素材,将身边发生的人和事一一记录下来,形成一定的写作风格。比如:在平时观察各个季节的变化的时候 ,将观察中的感受和具体的场景随笔的记录下来,抒发内心当时的感受,在用到的时候就能够借助平时的生活积累,得心应手的进行写作,由于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同一个人或是同一件事可能产生不同的感悟或是看法,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的看法,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体验,感受平时生活中的特点,激发个性,在写作的世界中自由飞翔。

3.创造生活,放飞学生的心灵

由于在写作中学生缺少切身的体验,所以表达起来不是没话说,就是描写的不真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这样的状况,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生活化的体验,为学生创造生活,放飞学生的心灵。在一些描写手工制作或者是具体的游戏描述的作文题目下,学生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但是从来都没有亲自动手操作或者真正的参与过,这样的状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这样的生活体验,比如:在描写一次有意义的手工制作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简单的任务,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简单的手工制作,一个笔筒或者是装饰的小物件等都是可以的,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写作时描写得能够更加真实,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想来进行写作,一张老照片或是一件以前的玩具等,挖掘这些东西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放飞学生的心灵,自由进行创作。

4.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

写作教学中要减少固定思维的束缚,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和主观意识来进行写作,让学生具有个性化的进行写作。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敢于让学生写,尊重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将自身的自主意识转变成独特的个性。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也是思维活跃进行创造的过程,在文章中多少都会有自身的一些生活体验,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以及家庭状况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也是比较大的,学生在个性和想法方面大不相同。比如:在题目为什么是幸福的作文练习中,有的学生觉得简单快乐就是一种幸福,有的学生则认为要有理想有追求让生活充实才算幸福,还有的学生有着比较实际的想法,认为生活富足才算是幸福,学生这些观念不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让学生表达出来,不能根据自身的认识去左右学生的思想,这样的话学生下次即使有正确的想法也不敢表达出来了,所以说要让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让学生畅所欲言,不同的写作角度也能够创作出不同的文章风格,展现文章的亮点,学生的个性体现也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5.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是拥有丰富的想象能力的年纪,学生的想象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也是让学生在文章的写作上自由的发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想象,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文章的内容,在写作内容上更加新颖,增加文章的吸引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原本具有的想象能力,学生在表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耐心的听,不能够依据自身的认识,扼杀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且教师还要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在题目为与圆形相关的角度,题目自拟,学生可能根据自己的想象从新颖的角度进行写作,比如人的眼睛,比如自己的理想等一些根据想象得出的比较抽象的角度,这样的写作角度远比那些切实的抠住圆这一形状的写作要更加有深意。所以要让学生在写作中充分发挥想象。

6.总 结

总之,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发挥,不受固定思维模式的束缚。教师要引导学生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发表自身的真实想法和见解,体验生活注意观察,发挥想象能力和自身个性,提高写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亚青.放飞孩子的心灵,让作文教学自由飞翔【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1)

【2】 纪佩兰.展现学生个性,让习作自由表达【J】.读与写(上,下旬),2013(10)

【3】 宁家芬.赏识激趣放飞心灵——小学作文讲评教学初探【J】.劳动保障世界,2013

(12)

篇二:小学作文专题性序列训练丛书的训练目标与实施说明

《小学作文专题性序列训练丛书》的训练目标与实施说明 《放飞心灵》一书的训练要点

第一单元续编故事(一)

本单元学着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读读、演演、说说中,设计出不同的故事结尾,并且用通顺、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第一课 大自然的颜色

一、训练要点

根据故事的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初步学习续编故事的结尾。

二、简要说明

学生能说几句话,但都是很简单的,而且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说话的条理性欠缺。本课先通过故事开头的阅读,让学生知道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提供的故事的开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让学生学习怎样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说清楚,说明白。接着再让学生根据提示想一想:山羊老师的学生很多,他们都有谁?这些学生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喜(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欢这种颜色?然后再提供句式:谁喜欢什么,因为什么,让学生根据句式说话,把话说清楚,说明白。最后引导说说自己喜欢的颜色,再连起来把故事编完整。

第二课 小蝌蚪回家

一、训练要点

根据提示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并学习用一两句话写一写故事中的人物会说些什么。

二、简要说明

本课要学生续编的内容在故事的中间,因此让学生阅读的故事在形式上是比较完整的,学生学习根据故事的发展,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故事的情节续编完整。本课故事情节的续编重点放在故事人物的语言上,让学生想象故事中的不同的人物他们会说些什么,并且在说的基础上学习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第三课 狼和羊

一、训练要点

重点体会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故事人物的对话。

二、简要说明

本课是一则完整的故事,与语文课中学习的故事又有不一样。本课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重点体会狼和羊说话时的神态、语气以及它们的心理活动和对话。让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基础上,快乐交流:故事中的狼想干什么?对羊说了些什么?羊又是怎么回答、怎么做的?交流过后,再让学生根据要求写一写狼说话时的心理活动、狼和羊对话时的神态和语言,并且能完整地说一说自己续编的故事。

第四课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一、训练要点

阅读故事后重新创编,重点学习写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创编的故事内容能说给大家听。

二、简要说明

本课让学生阅读的故事是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本课的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续编狐狸和乌鸦第二次又见面时的情形:过了几天,乌鸦又找到一块肉,又被狐狸看见了??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呢?或许那只乌鸦又上了狐狸的当,或许那只乌鸦变聪明了,或许那只乌鸦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给学生设计以上一些提示,可以发挥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学生愿说、乐说,再在说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写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并能把创编的故事内容能说给大家听。

第二单元 看图编故事(一)

本单元主要根据单幅的画面,想象画面中动植物或人物引发的故事。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用通顺连贯的语言描述故事内容。

第一课下雨了

一、训练要点

学习有顺序地观察,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二、简要说明

本课先让学生整理一段排列错乱的句子,让学生把看到的图片内容与所要表达的内容一致起来,学习观察与表达都要有序。再让学生思考:鸭子、白鹅、小蚂蚁在雨水中玩得非常高兴,它们会说些什么?还有谁也会加入它们中来一起嬉

戏?它们会说些什么?让学生有个说话的拐杖。最后再提供说话句式:(1)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2)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3)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说些什么。让学生选择一个句式说话、写话。

第二课 钓鱼

一、训练要点

学习分步骤观察:观察整体、观察细节、观察背景,把图画看清楚、看仔细。

二、简要说明

本课先让学生学习分步观察:(1)观察整体,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观察细节,画面中人物的表情怎样?(3)观察背景,画面中画的是什么时候?(可以推测)画上还有什么?再给予问题提示:(1)从河里的荷花、小朋友和他爸爸的穿着上想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2)根据钓鱼竿的振动、浮标的变化和小朋友的汗珠,请你推测一下将要发生的事情,小朋友会怎么想怎么做?

(3)小朋友最终有没有钓着大鱼?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想象。或许他钓着了一条大鱼,或许他钓着了??(4)故事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给故事加上一个合理的结局。让学生把图片故事编完整、具体。最后再通过一定的句式把所想、所说的写下来。

第三课花伞借给谁

一、训练要点

继续学习分步骤观察:观察整体、观察细节、观察背景,做到观察有顺序,把图画看得更清楚。

二、简要说明

本课让学生在观察之后由问题引领:小花猫只有一把伞,四个小伙伴都向它借伞,它把伞借给了大公鸡而没有借给其它的好朋友,这是为什么呢?小花猫分别对四个小伙伴说些什么呢?小伙伴听了小花猫的话后又是怎么做的?表情怎样?旨在让学生说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再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后写一写小动物间的对话及心理活动。

第四课落叶里的故事

一、训练要点

静静地聆听录音,展开无尽的遐想,再动手剪贴落叶画,激起说话表达的欲望。

二、简要说明

课本开始变看为听,激发学生无尽的遐想,再通过问题引领:小虫躲在落叶里感觉怎样?会做些什么事?小蚂蚁、小鱼又会做些什么事?还有谁也会来到落叶里?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怎么做?使学生的思绪扩散开去,有助于学生自己进行落叶画的创作。接着再让学生根据句式:“画上有?有?有?还有?”“我用树叶画成了什么,什么怎么样”写一写自己的树叶画。

第三单元看实物(图片)编故事

观察两个没有任何关联的实物或者这些实物的图片,根据它们的特点或性能展开想象,将它们联系起来,通过学习编童话故事的几种基本方法,编出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第一课 小鹿和小乌龟

一、训练要点

学习编童话故事的基本方法一:明确童话故事的人物、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以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二、简要说明

编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掌握一定的编故事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在续编故事和看图片编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仅仅观察两个没有任何联系的实物或是图片编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需要逐步教给学生编故事的方法,让他们“有法可依”,规范训练。

本课训练的是抓住编童话故事的四要素进行想象。首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读故事,开心阅览”栏目提供的范文,借助“问号带路”、“老师指路,快乐交流”两个环节,让学生有目的地展开阅读,在交流中明确编童话故事要抓住的四个要素。其次,引导学生观察提供的实物或图片,根据刚才学到的编故事方法进行学习训练活动。训练通过几个环节展开,先是“想一想,闪亮思维”,根据提示,按照方法,发挥想象,在头脑中形成故事;再是“说一说,愉快表达”,学生自由试说、同桌互说、互提意见,完善各自的故事;最后是“写一写,精彩创意”,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特点,从说到写,并考虑低年级学生兴趣特征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以“挑战几星”进行自主选择、分层训练。在分层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基本句式的指导。本课训练的句式是: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第二课 机器人和小老鼠

一、训练要点

学习编童话故事的基本方法之二:明确故事中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二、简要说明

承接第一课的训练内容,在阅读范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留心故事的开始、经过、结果分别是如何安排的。然后在自己编一编的训练环节中,注重让学生围绕这个基本方法展开,并适时给出训练的句式:训练句式:先??再??接着??然后??最后??。在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各环节的练习活动中进行训练,辅以互动交流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编故事的兴趣。

第三课 小兔和眼镜

一、训练要点

学习编童话故事基本方法之三:除了给出的实物或图片作为要编的故事中的人物外,可以根据故事需要,增加其他的人物,但加进故事里的人物,要和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或发生的事情有关联。

二、简要说明

滚动式推进编童话故事的基本方法一、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方法三的训练。范文《小兔和眼镜》中出现了除小兔和眼镜以外的其他人物,并都仅仅围绕故事中发生的事件展开活动。在“问号带路”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学生阅读范文时关注的重点,在“老师指路,快乐交流”时要引导学生清晰人物和事件的关系为自己创编打下基础。本次编写和前两课还有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一个故事里并不仅仅只有一件事情,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进行编两件事情的训练。另外,句式的指导同步跟上(训练句式:有一次,谁怎么样干什么)。

第四课 小猫和小闹钟

一、训练要点

学习编童话故事基本方法之四:编童话故事,先想想提供的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然后根据它们的特点来编故事,并赋予这些事物以人的一切本领,说话,做事,玩耍,会笑,会哭,会发脾气??等,使故事生动起来。

二、简要说明

本课训练的关键在于从范文《小猫和小闹钟》中学习怎样赋予童话故事中的人物生命,借助表情神态的描写、语言对话的描写、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等使

篇三:放飞心灵,快乐作文

放飞心灵,快乐作文

作者:余毅欣

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5期

摘 要:针对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激发学生写作的乐趣,从写作动机和兴趣、情感与表达的以及知识构成与写作能力的关系三点尝试让快乐伴随学生写作的始终。

关键词:写作动机;兴趣;情感表达;知识视野

通过具体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越来越相信,作文教学对学生学好语文以及掌握其他的文化知识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对作文失去信心,甚至厌弃、逃避作文。我们要想使学生热衷于写作活动,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出生动形象、观点明确的作文来,必须首先排除学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本文将就如何排除学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这一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明确动机,培养兴趣

普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由某种需要引起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但可实现的行动倾向。它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目的的内在动因。”人的各种活动皆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动机支配着人的活动。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动机都处于一种游离状态,这种游离性主要表现为:或者为了实现童年就以孕育的作家梦,或者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及老师、家长的检查,或者是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是仅仅为了博得老师、家长的好评。如果把这些写作动机用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来衡量,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具有片面性,他们分别属于正确动机的某一方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分。“假如一个人认为他自己主要是出于他对活动的兴趣而参加某项活动,那么他是为内部动机所使;假如他参加活动是为了获得某个外部目标,那么他是为外部动机所迫。”仅仅为外部动机驱使,往往使活动失之于偏颇,走向片面。要想使高中学生在作文方面保持持久的热情,具有明确的动机,就必须培养学生写作的内部动机。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这种新需要的意识,不要使他们总是徘徊在可写和不可写之间,让他们在作文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写作的动机和热爱作文的情感。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所说:“把学生的作文和做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作文认识人生,认识他人。”同时使他们明白“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他们逐步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重要的一分子,对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因此学生对作文的学习自然就成为一种离不开的需要而存在了,而这种需要久而久之将会表现为一种潜意识的兴趣和热情。

二、开启心扉,良好表达

作文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以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愈好”。所以要排除高中学生的封闭性心理障碍,就必须把作文建立在学生的内在需要上,“就叫学生把干的、玩的、想的写出来,他们决不会感到没有什么可写。在加上恰当的鼓动,引起他们非写不可的强烈欲望,那么他们虽然按教师的题目作文,同时也是为了实际的需要而作文了”。作文教学如果离开了向说话靠拢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需要的原则,强硬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怎么写,学生只好服从,说一番空话、套话、假话和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的话,去拼凑三段论式的作文,结果使作文训练反而成为自由倾吐的障碍。为了使学生尽情地在作文当中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做正确的引导工作。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养成观察生活、反省生活和积极主动地评价生活的习惯。有了这种良好持久的习惯,作文便由被动变为主动,作文时也就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掌握这种规律的教师常常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日记,甚至不作任何干预,逐渐培养学生用书面语言倾吐内心世界的习惯,并在课堂上巧妙地设题让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让学生形成不吐不快的切身体验。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下水”也是非常重要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真诚地表白内心与学生共同交流,会使学生消除顾虑,解除心理防范,开启心扉。这种做法不仅使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的思考习惯,启发了他们学习的能动性,而且使学生愈来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弥补的心理。

三、提高认知,洞察世界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虽然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但对现实的判断仍然会出现茫然现象或走向极端。因为他们毕竟由于知识阅历的限制,对眼前的事物和现象缺乏辨证思维,很容易走向偏激。加之心理承受能力低,易激动,易自卑,因而亦很容易产生困惑感。这种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就是观点不深刻、不新颖,甚至前后矛盾;论据无说服力;结论往往出现悲观调子,诸如把师长的教育言行归咎于“代沟”,将偶尔受委屈和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做人难”等等。这就无疑会造成了某种“贫血症”。作文要反映生活、评价生活,高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只能与他们的切身生活紧密相联系。教师要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概括、分析,逐渐确立真、善、美的正确标准,对客观世界作出合理正确的评价。

首先在课堂结合选文阅读和分析,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大胆质疑,培养好思考的习惯,提高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因为课文本身是社会的位移,所以我们不能忽视选文教学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作用。

另外,在课外活动中要重视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欣赏习惯,通过举办中外音乐、名画欣赏评论会,潜移默化式地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健康的思想情趣。也可以利用学生的逆反心理多找一些反面材料与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作对比,使他们找到差别和谬误,明确真、善、美的真正含义,并在作文中体现出较为正确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政治修养和道德情感,让学生首先明白“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教育他们热爱生活,辨证地看待人生、社会。

总之,站在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设法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机,开启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巧妙地、富有兴趣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心灵在作文中放飞。参考文献:

[1]见《简明心理学辞典》第95页.杨清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转引自《写作心理学》第175页.刘雨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