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难说再见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09:47:48 体裁作文
难说再见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汪国真经典散文

◆个人履历 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出生,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北京第

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时,喜欢读写诗歌,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

◆成就及荣誉 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

希金(俄国人)、狄金森(美国人)。作品风格追求普希金的抒情、狄金森的凝炼、李商隐的警策、李清照的清丽。

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对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重庆等城市18岁以上居民完成的“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结果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汪国真名列第一。2000年他的5篇散文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一册)。

汪国真在书画创作领域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他的书法作品已被镌刻在张家界、黄山、五台山、云梦山、云台山、花果山、周瑜陵园、解州关帝庙等名胜风景区,他还应邀为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涉外饭店创作书画作品。2002年他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当年出版的《中国百年书画走红名家》一书。

进入新世纪以来,汪国真又开始了音乐的研究与创作。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艺术人生》、《综艺大观》、《正大综艺》和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等栏目都对他作过介绍。2003年11月连续四期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擂台》歌手比赛评委。

◆ 作品评价

书法:翰墨风流 他从古人书法中破体变风姿,用笔圆劲有力“剑气凌

云”,笔走龙蛇“风骤雨旋”,形成了一气呵成、奔放流畅、气势磅礴的豪迈风格。

追溯上下五千年悠悠华夏文明史,可以发现像王维、苏东坡等一大批文学家都是诗书画兼备、书画音律兼通的艺术大师。他们崇尚诗书画融会贯通,

在诗书画甚至是音乐等不同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而名垂青史。在当代从诗人华丽转身成为书画家、作曲家,在诗歌、书画甚至还有音乐作曲等各个领域均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并创出自己风格和特色,汪国真是引人注目的,也是最成功的。但是,平易儒雅的汪国真却用诗歌表露了自己的心声:“成功是出色的平凡”。他的书法、绘画,乃至他的作曲,一如他的诗歌,都是心灵奔放的歌唱,音乐旋律的流动,平凡之中见伟大!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对于人类长河来说可能只是弹指一挥间,可对于汪国真来说,这一年却非同小可。诗文对汪国真总是来得直接,出口成章,落笔成诗。而书画虽然都是用自己手中那只笔,但总需要另一种技术技艺。这种技术与技艺是需要经过刻苦的磨练才能形成和掌握。春夏秋冬,风霜雪雨,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他都一个人默默地挑灯苦练毛笔字。多少个节假日礼拜天,他都舍弃与家人外出游玩的天伦之乐,而独自坐在书房里潜心钻研和练习书法。直到练得手腕酸疼,腰僵臂麻,他才肯停下手中的笔,拿出一本字帖认真观摩研究古人的书法特点,以读书学习算作稍微休息一回。平时工作之余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他都必须雷打不动地完成一个小时以上的书法练习。尽管现在他谈起这一年发生的一切时,依然显得是那么的平静,但是,背后的酸苦劳累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成功了!经过一年时间的认真苦练恶补,他从古人书法中破体变风姿,用笔圆劲有力“剑气凌云”,笔走龙蛇“风骤雨旋”,形成了一气呵成、奔放流畅、气势磅礴的豪迈风格。

◆书画家、作曲家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清新隽永的诗句是否把你拉回了多年前的记忆?人们知道汪国真,就是从他的诗开始的。

但是,在2010年新年前夕,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一场“唱响古诗词——汪国真作品音乐会”,让人们认识了诗人汪国真的另外一面。 让很多人眼前一亮的是,这场音乐会的宣传册前后还配了6幅汪国真的书画作品,草书行云流水,花鸟灵动飘逸,诗、书、画、乐糅和在一起,演绎出一个完整的和更加逼真的汪国真。

他是如何走上书画和音乐创作之路的呢? 书画延续成功

“城市中太痛苦/有钱没钱找不到幸福/这时不妨去看看北武当的雾/咿呀咿呀咿呀喂去看看北武当的雾。”

汪国真说他对当年在文学界取得的成就已经很满意,所以后来就转而钻研自己一直爱好的书画和音乐。“在初次尝试了作曲后,我发觉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潜力的,所以也越来越有兴趣。”

◆汪国真的诗歌

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作品的一个特征经常是提出问题,而这问题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这种量化的哲理,十分适合中学生的思维特征。中学生的人生经验较少,对自己所面临的人生问题,经常手足无措,而汪国真以诗歌的形式,给中学生们提供一种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这对于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来说些十分新鲜,而又简单实用。 【个 性】

★一个人没有个性,便失去了自己。生活中一味的模仿之所以不可为,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抹杀了个性。

★同为名山:华山险;泰山雄;黄山奇;峨嵋秀。"险"、雄"。"奇"、"秀",就是不同的个性。山如此,人亦然。

生活之中,适当地改变自己的个性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自我的完善,恰恰在这一点上,有一些人常常本末倒置。

★钱钟书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是一种美德,而雨果先生生平的一大愿望是要把巴黎改为自己的名字也并非缺德。

★ 画家的个性挥洒在作品的线条里;诗人的个性倾注在作品的感情

里;音乐家的个性融汇在作品的旋律里。不过,有为大多数人欣赏的个性,却没有为所有人欣赏的个性。

★保持自身的个性和尊重别人的个性同样重要。

不能保持自身的个性是一种"懦弱",不能尊重别人的个性是一种"霸"。★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个性可能不合于"潮流",却合于生活。为了追赶"潮流"而改变自己的个性,那不过是做了一篇虚情假意的"文章"。★"潮流''总是不断地改变,你的"文章"难道也要不断地重写?★没有个性,不是一个好的艺术家;仅有个性,也不是一个好的艺术家。

★狭隘的人总是想扼杀别人的个性;软弱的人随意改变自己的个性;坚强的人自然但露真实的个性。【胸怀】

★心胸宽广者如海,心胸平常者似河,心胸狭小者著沟渠。

★心胸狭小的人多烦恼,别人不能公正地对待他,会使其烦恼;自己的机遇不如人,也会使其烦恼。在生活中遇到些许不顺的事情,便会叫苦连

天,仿若安徒生童话中那个豌豆上的公主。

★一个人有了宽广的胸怀,他在生活中便多了理解,多了宽容,多了温和,多了宠辱不惊的气度。那些经常表现出咄咄逼人,尖酸刻薄的人,面

对别人的成就不是赞赏而是低毁。

★有胸怀者能荐贤,如春秋时齐国鲍叔牙力荐管仲,自己甘居其下;如塞内加尔第一任总统桑戈尔让位于迪乌夫,自己乐于隐退。这样的胸怀,对国家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都是十分有益的。

★成大事业者有大胸怀。这样的人不会成日计较于鸡毛蒜皮,整天着眼于蝇头小利,枉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少 年】

★我真羡慕少年,学什么都来得及,不像我们,总是感觉在被时间的鞭子抽打着走。

★少年不要怕失败,没有多少人会讥笑一个少年的幼稚和失败。当你长大了,失败的滋味会比少年时代难受得多。

★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所以凡事一旦养成了习惯是很难改的。少年时期,在很多事上正是养成习惯的时期。与其后来吃力地改变一种坏的习惯,不如在少年时代就养成一种好的习惯。

★少年时代学东西,容易着急,容易改变兴趣,若能在长辈的指导并在一些伙伴之间展开竞赛,将有助于改变这种情况。

★少年成才,固然是件可喜可贺之事,却并不特别值得骄做。当时南朝齐梁之际的才子江淹,六岁便能写诗,成名也很早。遗憾的是晚年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梁书,江淹传》中说他:"晚年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江郎才尽的故事是发人深省的。

《雨的随想》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钟灾难。

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忤。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冷,让太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的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来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拟。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红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截然不同。一眼望

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者有诗如雨,便觉得奇好。 《友情是相知》

友情是相知。当你需要的时候,你还没有讲,友人已默默来到你的身边。他的眼睛和心都能读懂你,更会用手挽起你单薄的臂弯。因为有友情,在这个世界上你不会感到孤单。

当然,一个人也可以傲视苦难,在天地之间挺立卓然。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面对艰险与艰难,一个人的意志可以很坚强,但办法有限,力量也会 有限。于是,友情像阳光,拂照你如拂照乍暖还寒时风中的花瓣。 友情常在顺境中结成,在逆境中接受考验,在岁月之河中流淌伸延。 有的朋友只能交一时,有的朋友可以交永远。交一时的朋友可能是一场误会,对曾有过的误会不必埋怨,只需说声再见。交永远的朋友用不着发什么誓言,当穿过光阴的隧道之后,那一份真挚与执著,已足以感地动天。 挚友不必太多,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又不止一个心灵上的伙伴。朋友可以很多,只要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追求与心愿。

友情不受限制,它可以在长幼之、同性之间、异性之间,甚至是异域之间。山隔不断,水隔不断,不是缠绵也是浪漫。

只是相思情太浓,仅是相识意太淡,友情是相知,味甘境又远。 《一起出发》

你对我说,你要携着歌声去浪迹天涯,你对我说,你会含着泪水捧起一簇簇浪花。我知道在你眼里白云永远是最时尚的衣裳,你所要追寻的不是缤纷的虹霓而是遥远的晚霞。

你用浪漫诠释风华,你用兰草一样的想象去擦亮晶莹的眼眸飘逸的长发。你想把自然都拥入心怀,把青春放逐给绿草红花白雪黄沙。

这一个夜晚你说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话语像屋檐上的融雪敲打着石板滴滴答答。大地阒无声际,只有星星说话,对你的七分热情三分任性,我不知道该用天空还是用大地的语言回答。

真想和你一起走,你不必为这个季节枝叶还是那样繁茂感到惊讶;我又怎能匆匆地走,我这一颗心怎能分成两半,对远行的一叶白帆,是亲人谁能不牵挂?

等一等好吗?稍微等一等,我们一起出发?? 《彼此的馈赠》

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渐去渐远的是青春的纯情与浪漫。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知道沧桑已经漫进了我的心爬上了我的脸。当一个人与追求同在,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谁能说清,世上有多少苦衷想与人言难与人言。纵使你问心无愧,遇上疯长的流言蜚语又怎能不让你齿冷心寒。纵使你无意折绿挽红,那飘在身上的柳絮也可以成为故事,令传说烂漫谣言斑斓。无论你是兔跑还是龟行,也成常有那无聊之人看你左也不顺眼右也不顺眼,甚至恨不能把你搞得桅断帆

残。

于是,世上不知有多少颗心,向往自然,渴望自然,走向自然。 人们呼唤爱,是因为世间还缺少温暖,人们呼唤理解,是因为不希望彼此的隔膜漫长的如那没有尽头的似水流年。没有谁奢望世界是一个美丽的花园,但人们有理由想念春天。

让我们彼此馈赠礼物吧:夏天是风,冬天是碳。 《黄昏里的琴声》

那一把小提琴在黄昏里忧郁了很久,我的思绪在那一片感伤的氛围中驻足停留,不是为了那没有情节的故事,因为那样的故事你我都有。

我是感叹音乐把忧郁也装饰的如此美丽,使人欲想责备命运却说不出口。风飘向阳台吹向门后,携着婉转的旋律在洒满宁静的屋中缓缓地流。 茉莉花开如满天星斗,为了这份温馨不知经历了多少无言的等候。见得花开却见不得花落,可是惧怕花落又岂是不栽花的理由。能让琴声如此忧郁的那一份感情便是茉莉花吧,花开使人喜花落使人愁。

窗外白杨树的叶片绿油油,在树下对弈的老人是否也像年轻人唱的那样跟着感觉走?虽然已经过了做梦的年龄可还是能抓住梦的手,在身边观棋又语不时喳喳呼呼的小孙子便是老人梦的尽头。老人们完全遗忘了琴声,因为此时一个已被将军,另一个正半翕着眼捋着花白胡子乐悠悠。哦,老人家:您老年轻的时候可也有琴声里的烦忧?

不远处丁香树旁,一个姑娘正坐在小板凳上认真读着自己的未来。站在

篇二:优美散文

整理旧物的时候,在诗词全集中找到一张生日卡,卡片上白色的玫瑰随着时间的久远已经变色成了香槟玫瑰。玫瑰的叶子变得枯灰,岁月已经把他的水粉全部抽干了。我打开生日卡,洁白的卡片内暗黄交叉,一支淡淡的粉玫瑰隐隐地绽放。

在玫瑰的下面用黑色的钢笔潇洒地写着漂亮的行体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生日快乐!字迹保存的完好,颜色丝毫没有减退,反而随着时间的久远更加清晰,更加深刻。

突然间一颗晶莹的泪珠落在生日卡片上,透过这颗晶莹的泪珠成老师的脸越来越清晰。

成老师拿着一只白色的粉笔在背板上写着了三个行书字:成山青。旁边的张盼同学问我最后那是个什么字?我笑了笑说:“是个‘青’字”。我仔细地看着那三个字,成老师微笑着说:“大家好,我叫成山青,教大家的语文。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运动,上课的时候大家就认真学习,下课的时候欢迎大家跟我一起切磋球技。

大家可以叫我成老师,也可以叫老成,不过只能课下这么叫哦!”幽默的成老师给全班同学一个非常深刻的自我介绍后打开了课本说:“请同学们打开第一课《背影》”说完他深情地朗读:“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景??”

课文朗读一半的时候,我胃又开始疼痛,我左手捂着胃,右手拿着书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字上,可是胃痛如刀搅,额头上豆大的汗水一滴一滴地落下,我疼的全身发抖,同桌张盼同学说:“晓冉,胃又疼了啊?”我点点头已经说不出话来,眼睛死盯着书,眼泛泪光。

成老师停止朗诵走到我的课桌前亲切地问:“怎么了?”透过泪光看着成老师焦急的面容,我多么想说:“我没事。您不用担心,可以继续上课的。”但是我已疼的发不出声音了。头不经意地便靠在了课桌上,只听见张盼同学说:“她胃疼,之前晚自习课上经常发生过这个情况。”

成老师扶起我的头说:“走,我送你去医院。”我使出全身的力气说:“不用了老师,我去宿舍睡会儿就好,您继续上课吧!”说完我拼命地站起来,成老师扶住我的胳膊对身后的习羽同学说:“你帮忙送她去宿舍。”

成老师同习羽同学一左一右搀扶着我的胳膊往教室外面走去,走到教师门口我突然停住了脚步,成老师细心地说:“我背你吧!”说完话他松开手正准备蹲下,我急着边摇头边说:“不用了成老师,您去上课吧,习羽送我回宿舍就好了,没事的。”

成老师凝重地看着我,我咬紧牙忍着痛,迈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即使我没有回头,但是我依然感觉到成老师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我,我更加坚强地忍着大步往前走,直到转角以后,我知道老师看不见了,一下子蹲在地上疼的缩成一团。

吃了药,疼的时重时轻的,就在宿舍里躺了一个下午。晚上又疼的厉害了,疼的嘴唇发紫,全身僵硬,一口一口呕吐出鲜红血液,我害怕急了,室友也吓的六神无主,匆匆忙忙跑去报告了班主任老师。

班主任毛老师和几个室友一起将我抱出宿舍,成老师骑在摩托车上焦急地等在宿舍门口,班主任老师和室友们一起把我扶上摩托车,我坐在摩托车上,没有一点力气了,毛老师在背后抱着我,我躺在成老师背上心里恐惧慢慢地退去,这个宽阔的背是湿的,汗水的味道让我仿佛躺在在父亲背上一样温暖安稳。

深夜,我隐隐约约地醒来,微微地睁开眼睛。胃不疼了,确却地说是内脏都没有直觉了。白瓷灯射的我眼睛下意识的紧闭,“怎么样?还疼的历害?”一听这个浑厚而亲切的声音我便知道是成老师,即使听他说话还不20分钟的时间,但足以使终身难忘了。

我睁开眼睛,转过头来,看着他脸色苍白,眼角充血,心紧紧地揪在一起。“吃了麻药应该不会疼了吧?”班主任毛老师从窗边走过来说。我点点头,只觉得嘴巴麻木的很难开口讲话。毛老师焦急地看着手机,似乎是在等一个非常重要的电话。

“想喝点水吗?”成老师轻轻地问我,他的声音很轻很柔软,生怕吵醒在我胃里麻醉熟睡的怪物。我点点头,成老师将床头桌子上一次性杯子中的水倒掉一半,沏上热水,轻轻的摇荡均匀后放到桌了。

他走到床头将床摇了起来,再过来端起水慢慢地喂到我的嘴边,我抬起右手准备接过杯子,成老师说:“还是我喂你喝一点吧,你疼连抬手都没有力气了,哪里还端的起杯子啊?”成老师说话声音依然很轻很轻,言语之间透露出一种父爱,这种父爱深深温暖了疲惫的我。

我眼睛默了,张开嘴巴一口一口地喝着杯中的水,麻药使我失去了味觉,我尝不出水的味道,但我知道那应该是我喝的最甜的一杯水吧!

眼泪滴进杯中,成老师拿开杯子小心翼翼地问:“又疼了吗?”我摇摇头,将头转到另一边,紧紧地闭上眼睛。

过了一会儿,听到成老师轻轻地脚步声从我身边离开,我悄悄地睁开眼睛,成老师站在病房门口凝视着远方,那个熟悉的背影,隐约让我想起前几晚似乎也有这一个背影在病房外面守候着,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个星期以来,每天晚上都是成老师骑摩托车送我来医院的。

又过了一会儿,成老师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大步迎上去,一边走一边说:“您终于来了,孩子在里面输液。”只见父亲熟悉的脸出现在我眼前,他累的满头大汗,握着成老师和毛老师的手一边鞠躬一边说:“非常感谢两位老师。”

毛老师说:“晓冉爸爸,你得带这孩子去市医院好检查检查,今天都疼的吐血了,这可不是小事。”父亲点点头看了看躺在病床上的我,又心疼又自责。毛老师叹了口气接着说:“居然您来了,我们就回去了。”父亲再一次鞠躬说:“辛苦二位老师,请早点回去休息吧!”

临走时成老师来到我的床边对我:“好好休息,配合医生治疗,错过的课程,等你病好了,我都给你补起来。”这一刻我似乎觉得成老师是最懂我的哪个人,我最害怕的不是生病,不是疼痛,而是掉课。我点点头,不知道是说了谢谢成老师,还是没有说,或许只是下意识这样说了吧!

两个星期以后,从市医院治疗回来,父母亲带着我去学校办理休学手续,父亲去院长办公室办理,母亲扶着我去教师收拾东西,上楼时正巧遇到成老师。“你回来了。”成老师惊喜地说。我抬头望着成老师笑了笑,笑的很勉强。

我轻轻叫了一声:“成老师好!”母亲说:“原来您就是成老师,我女儿给您添麻烦了。”成老师似乎又看出来我心思来,他温柔地说:“没事这是我应该做的,请到我办公室去坐坐吧!”说着他在前面走,我们紧随其后。

到老师的办公室,他细心地为母亲泡了一杯茶,又为我倒了一杯白开水。老师问:“怎么回事?”我低着头不敢看老师,母亲替我回答:“我们是来办理休学手续的。”成老师不解地问:“怎么了,检查了吗?很严重吗?”

母亲还没有开口眼泪先落下了,成老师继续说:“应该没事,小孩子恢复的快。”我点点头说:“是的,没事的成老师,就胃病而于。谁都会有这个病,我在这里上课会耽误其他同学,所以干脆等我好了再来。”

成老师终于笑了笑说:“怎么会耽误其他同学呢,你这么懂事。没事的,你继续来读书,只要找准病因,治疗起来就简单多了。”我生生将那口心酸之气吞到肚子里说:“吃中药不方便。”

成老师又说:“不要紧,你可以把药放我这里,我帮你熬,熬好了放我冰箱,喝的时候热热就可以了。我也身体不好,一直都在吃中药。”我实在忍不下去了,眼泪一直在眼睛打转,我把头抬高,不让他掉下来,但最后还是掉下来了。我站起来拉起母亲的手说:“不打扰成老师了,我们先走了,不然爸爸找不到我们该着急了。”母亲都还没有来得及跟成老师告别就被我拉了出去,我泪如雨下,一直拼命地往前走,一刻也不敢停留。

这是我最一次见到成老师,连一句再见都没有来得及说。

2002年腊月初五,我永远都记得那天,妹妹放学回来,我正端着难喝的药左右端详实在无法入口,妹妹说:“姐姐,赶快把药喝了,我有礼物送给你!”我似笑非笑地说:“你会有什么礼物送给我啊?”我继续看着手中的药碗。

妹妹放下书包,拿出一本书,她打开书,从书中拿出一张生日卡片,我笑道:“原来还记得我今天过生日。”妹妹笑了笑说:“姐姐日子过的还是不糊涂的吗,你还记得自己今天过生日。”我没精打采地说:“前天妈妈就在说我要过生日了。”

妹妹凑到我的跟前闻了闻碗里的药说:“姐,你何必喝了它呢,这味道太难闻了。”我冷笑了一下没有理会。妹妹一边打开生日卡片一边说:“再不喝,我就把生日卡片还给成老师,告诉他你再也不想回去上学了。”

一听到成老师三个字,我索性把药放到桌上,一把从她手里抢过生日卡,生日卡上写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生日快乐!前面没有署名,后面也没有落款,但一见此字我便知道这是成老师的字,我知道成老师根本连我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我反复看着这几个字,一笔一画地仔细地看着。这是成老师对我的鼓励,我告诉自己我要坚强,要勇敢,一定会有实现理想抱负的那一天。于是我端起药碗一口气把药全部喝光了。

眼泪滴到汉字上,‘长’的那一竖勾开始变粗变浓,我赶紧擦拭眼泪,停止了思绪。这张泛黄的生日卡,是我唯一的一张生日卡,也是我最珍惜的生日礼物。我将简短的几个字种在了我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用那颗感恩的心浇灌他,终于长成了一棵美丽的向日葵,在心间灿烂地绽放。?

篇三:一生必读的60篇散文经典(打印版)

散文是文学殿堂中一

难说再见散文

种影响广泛、备受广大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们,以其洞幽入微的观察力、超脱尘世的秉性、细腻激扬的情愫,凭藉生花的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散文佳作,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们,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熏陶。

在充满竞争和诱惑的现代社会,不断汲取知识的营养,提高自身的素质,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散文作为文学殿堂中一种举足轻重、影响广泛的文体,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之一。正如“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一样,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就是和一颗至纯至美的心灵在晤谈。因为优秀的散文,是文学大师们至情至性的杰作,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或阐释着深刻的自然或社会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若干篇文辞优美、思想深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可以净化自己的思想,荡涤自己的心灵,从而摆脱尘世观念的侵染,使自己的思想进入一个高尚博大的境界,以此静观社会,审视人生,检视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使自己的人生臻于完美。

然而人生匆匆,一个人要想在短暂的一生中,穷经皓首式地遍阅文学大师们的所有散文佳作,既不现实,也不经济。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有效地了解中外散文的创作成就,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社组织有关人员,以严谨的态度、发展的观点,经过反复的讨论、细致的斟酌,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60篇被公认为一流的上乘之作,辑录成《人一生要读的60篇散文》一书。所选的散文,在地域上中外并蓄,时间上侧重现代。它们均出自文学大家之手,中国如鲁迅、朱自清、冰心,外国如蒙田、纪伯伦、泰戈尔等。这些散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外散文的发展脉络和杰出成就,它们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编排方式上,我们以崭新的思路,精心设计出一本图文并茂,熔文学性、美学性、鉴赏性、典藏性于一炉的彩图版散文读本,突破了图书市场上同类图书纯文字型的单调平板的窠臼。在体例上,设计出作者简介、名篇原文、美文鉴赏三大板块。“作者简介”以简练的文字对作者的生平、求学经历、文学成就和影响等作了扼要的介绍,使读者对作家有一个清晰概括的了解。“名篇原文”为作家的原创散文,带给读者以原汁原味的美文享受,同时我们还富有创意地为每篇文章配置了契合文意、形象精美的图片,以文带图,以图衬文,图文相映,帮助读者从美学、现实、立体的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美文赏析”以凝练的文字,对原文的写作背景、语言特色、创作技巧、思想哲理等进行精当到位的解析,使读者从深层次上去咀嚼原文,以达到曲终韵留、余味缭绕之效。

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

第一部分 匆 匆第1节 匆 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

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第一部分 匆 匆第2节 背影

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第一部分 匆 匆第3节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

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第一部分 匆 匆第4节 寄小读者·通讯七

亲爱的小朋友:

八月十七的下午,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色飘扬的纸带,远远的抛到岸上,任凭送别的人牵住的时候,我的心是如何的飞扬而凄恻!

痴绝的无数的送别者,在最远的江岸,仅仅牵着这终于断绝的纸条儿,放这庞然大物,载着最重的离愁,飘然西去!

船上生活,是如何的清新而活泼。除了三餐外,只是随意游戏散步。海上的头三日,我竟完全回到小孩子的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抛沙袋,乐此不疲,过后又绝然不玩了。后来自己回想很奇怪,无他,海唤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海波声中,童心和游伴都跳跃到我脑中来。我十分的恨这次舟中没有几个小孩子,使我童心来复的三天中,有无猜畅好的游戏!

我自少住在海滨,却没有看见过海平如镜。这次出了吴淞口,一天的航程,一望无际尽是粼粼的微波。凉风习习,舟如在冰上行。到过了高丽界,海水竟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自天边直接到阑旁人立处。上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的漾开了来。??小朋友,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空灵的妙景!

八月十八夜,正是双星渡河之夕。晚餐后独倚阑旁,凉风吹衣。银河一片星光,照到深黑的海上。远远听得楼阑下人声笑语,忽然感到家乡渐远。繁星闪烁着,海波吟啸着,凝立悄然,只有惆怅。

十九日黄昏,已近神户,两岸青山,不时的有渔舟往来。日本的小山多半是圆扁的,大家说笑,便道是“馒头山”。这馒头山沿途点缀,直到夜里,远望灯光灿然,已抵神户。船徐徐停住,便有许多人上岸去。我因太晚,只自己又到最高层上,初次看见这般璀璨的世界,天上微月的光,和星光,岸上的灯光,无声相映。不时的还有一串光明从山上横飞过,想是火车周行。??舟中寂然,今夜没有海潮音,静极心绪忽起:“倘若此时母亲也在这里??”我极清晰的忆起北京来。小朋友,恕我,不能往下再写了。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日,神户

朝阳下转过一碧无际的草坡,穿过深林,已觉得湖上风来,湖波不是昨夜欲睡如醉的样子了。——悄然的坐在湖岸上,伸开纸,拿起笔,抬起头来,四围红叶中,四面水声里,我要开始写信给我久违的小朋友。小朋友猜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水面闪烁着点点的银光,对岸意大利花园里亭亭层列的松树,都证明我已在万里外。小朋友,到此已逾一月了,便是在日本也未曾寄过一字,说是对不起呢,我又不愿!

我平时写作,喜在人静的时候。船上却处处是公共的地方,舱面阑边,人人可以来到。海景极好,心胸却难得清平。我只能在晨间绝早,船面无人时,随意写几个字,堆积至今,总不能整理,也不愿草草整理,便迟延到了今日。我是尊重小朋友的,想小朋友也能尊重原谅我!

许多话不知从哪里说起,而一声声打击湖岸的微波,一层层的没上杂立的潮石,直到我蔽膝的毡边来,似乎要求我将她介绍给我的小朋友。小朋友,我真不知如何的形容介绍她!她现在横在我的眼前。湖上的月明和落日,湖上的浓阴和微雨,我都见过了,真是仪态万千。小朋友,我的亲爱的人都不在这里,便只有她——海的女儿,能慰安我了。Lake Waban,谐音会意,我便唤她做“慰冰”。每日黄昏的游泛,舟轻如羽,水柔如不胜桨。岸上四围的树叶,绿的,红的,黄的,白的,一丛一丛的倒影到水中来,覆盖了半湖秋水。夕阳下极其艳冶,极其柔媚。将落的金光,到了树梢,散在湖面。我在湖上光雾中,低低的嘱咐它,带我的爱和慰安,一同和它到远东去。

小朋友!海上半月,湖上也过半月了,若问我爱哪一个更甚,这却难说。——海好像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是现在。海是深阔无际,不着一字,她的爱是神秘而伟大的,我对她的爱是归心低首的。湖是红叶绿枝,有许多衬托,她的爱是温和妩媚的,我对她的爱是清淡相照的。这也许太抽象,然而我没有别的话来形容了!

小朋友,两月之别,你们自己写了多少,母亲怀中的乐趣,可以说来让我听听么?——这便算是沿途书信的小序。此后仍将那写好的信,按序寄上,日月和地方,都因其旧,“弱游”的我,如何自太平洋东岸的上海绕到大西洋东岸的波士顿来,这些信中说得很清楚,请在那里看罢!

不知这几百个字,何时方达到你们那里,世界真是太大了!

一九二三年十月十四日,慰冰湖畔,威尔斯利

第一部分 匆 匆第5节 小橘灯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他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橘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橘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更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洋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橘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做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橘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