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刑法(4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9:52:42 字数作文
精选作文:古人的刑法(400字)作文
在电视上看了很多的古装剧,让我感触较深的,除了古装剧里的服饰各异吸引人,还有另外一个也让我触目惊心,那就是古人的刑法。
古人刑法最残忍的就是诛连九族,一个人犯法,可以将他族下的九代都诛杀了,即使是刚刚出生的婴儿也不会放过,真可谓是一荣齐荣,一败俱败。这也是所谓的为了防范再有叛逆之心的人出现,但未免也太过于残忍。
除了株连九族,还有更多的,现在没有见过的刑法,比如说炮烙之刑。炮烙之刑,就如同现在的烧烤,把人放在烧得绯红的炮烙上,看着人活活被烤焦至死,这又是何等的残忍。
当然也有一些留着全尸,比较体面的死法,比如说赐毒酒,赐三尺白绫。一杯毒酒,一条白绫,只要一喝,一吊,性命便就此了断了。看着很体面,有着完整的尸首,却也是让人难以忍受的悲痛,因为多半被以此刑法对待的,都是心内有万千苦楚之人,让人见了越发觉得可怜。
古人还有很多刑法,让人见之触目惊心,真不知古人为何会想出如此残忍的刑法?
篇一:古人作文
古人作文,把好的开头比作“凤头”。那么,怎样巧饰“凤头”,以博得阅卷教师的青睐,让阅卷教师眼睛发亮,迅速发现你的才情、个性呢?文章是由语言构成的,积词成句,缀句成段,组段成章。
构成文章,确定了观点、选择了材料之后,确实要为其穿上语言的外衣,才能呈现于读者面前。任何人做文章都是依据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认识而提炼出中心观点,以确定文章的主脑;其次是依据表达中心观点的需要,从生活素材中选取必要的典型的题材,以铸造文章的血肉;最后是选择相应的表达形式,形著于文字。由此可见,文章要素的观点是对写作规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文章是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要素构成的,文章三要素缺一不可。没有来头,材料便失去了灵魂,没有主体,不但观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连形式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没有结尾,观点和材料皆失去变为现实的载体,文章三要素按着一定思维方式的组合结合体。文章的开头是总的方向。高尔基曾说:“写文章,开头
听证会制度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决策的利益协调度、民主化方面。自从1998年,北京市政府实行价格听证会制度以后,各种听证会层出不穷,如:铁路票价上下浮动听证会、公园门票价格听证会、鞭炮禁放听证会、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会、个税起征点听证会等等。至此,听证会这种公众参与影响社会政策的实践模式,成为社会焦点。但是,近年来,在听证会制度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听证会制度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
点评:铺开式的文章就是为了让读者和阅卷人刚开始接触
过去,我们对城市摊贩管理,大都采取没收、罚款甚至取缔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摊贩问题,反而加剧了城市执法人员和马路摊贩之间的矛盾对立,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音符
点评:文章的开头采用了“引言式”,文章的开头一般要求就是要引人注目。引起评卷人员兴趣,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的开头引用唐朝诗人杜甫《水槛遣心》和宋朝诗人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里的诗句,引用诗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例文二中引用了大家都烂熟于心的诗句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的文章表达显得通俗易懂而且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
三、申论文章开头之比喻型
文章的开头运用“比喻”,这样的开头会使得语言表达的精确贴切,拿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具体形象地告诉读者,使人消除晦涩之感,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这类比喻,大多着重于主、客体内部性质上的联系,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概括的抽象原理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经典开头五:2005年北京市(应届)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如何打造“奥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奥运会无疑是棵巨大的摇钱树,将给东道主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与此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奥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防止“奥运泡沫”的出现。奥运志愿者活动是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奥运会的成败,而且对改变中国传统的志愿者组织机制和社会观念的意义更为重大。从现在开始,有关志愿者的宣传、招募、培训、组织工作也要立即实施。
经典开头六:2006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创新是发展的源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源泉,企业发展的关键。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加快自主创新,我们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新的超越。实践已经证明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点评:申论中的比喻说明和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有所不同。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例文中的“奥运会”比作“摇钱树”,“创新”比作“源泉”,这两个比喻它毕竟不是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它要求准确,但是不得夸张,虽然在文学作品中允许“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样的比喻夸张,在申论文章中运用比喻的目的是为了形象说明事物形态特征,夸张了,就不能确切地表现事物。
篇二:与古人对话作文范文
必修三
与李白的对话
书生:什么是酒?
李白:其实世上没有酒只有药,所谓的酒就是麻醉心灵的一味灵药。
书生:你喜欢酒吗?
李白:我不喜欢酒,我只是喜欢被麻醉,我们都有无奈,我们却不一定可以走出无奈,于是我们有很多情绪,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变幻着心情,所以我从来不说喝酒,我都是在品酒,品酒就是品自己的心情......
书生:为什么大家给你起雅号的时候都有个“仙”字....
李白:因为洒脱,因为是我改变不了命运时我会寻找另一种态度对待命运,这就是洒脱。
书生:那洒脱就可以是仙了?
李白:仙在何处?在九霄之上么?真有那金碧辉煌的凌霄宝殿。在茫茫深山?真有那云雾霭奶的福地洞天。仙不再任何地方,仙在人们的心中!修仙就是修解脱,放弃所有的名利,去唤醒原始的自我......
书生:什么是名利?
李白:名利从来都不是绝对的,金钱是名利么?不一定,在没有任何执念和贪婪的人面前,金钱还能算是名利么?不算,呵呵....所以名利是什么,只不过是人们心中的贪念,一种无妄的执着和追求......
书生:为什么你的诗可以千古流传?许多人却没有雁过留声,响彻千古?
李白:千古流传的不是我的诗,是我的心境,是我对人生的态度和我已经和向往的生活的方式,是人们不断追求却被其他东西牵绊着无法触及的一种境界。
书生:那么,要想有你的境界是不是很难
李白:很难,也很容易,每个人的路是不同的,所以应该创造出自己的心境,而不是盲目的附会,关键在于用心,用心去生活,就可以找到属于你自己生活的心境......
内心倾诉式
与庄子对话
2008-01-31 20:45
溶溶月,淡淡风,犹如那花香,风飘万里总有散去的那一刻.可是,你的名字却始终铭留青史. 历史洪荒,时间把你我相隔数千年,世事沧桑,现实也将纷杂的黑夜白昼置于你我之间,我无法触摸你那个时代的面容,只能透过深邃的文字,窥见你的世界.
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如你一般潇洒,从来没有一颗心可以如你一般恬淡,与你对话,我感受到的是你的洒脱与你的睿智.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你热爱生活,想要自由与逍遥,然而你那个时代却无法予你实现,所以你追求真正的"逍遥游",追求一个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怎样的执着精神啊!
浩渺的宇宙,你深邃的心灵看到的却是人的渺小,在你看来,宋荣子淡泊名利却犹有未树,列子超脱于世却犹有所待,他们都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境界.睿智的你对我说,要超越渺小,就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
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你的空灵与澄静,使你甘愿做一棵守护月亮的树,也甘愿"曳尾于涂泥",为的是守护那清净的心灵之树.
然而,有人读不懂你,他们批判你的消极,你的出世.其实,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你,不明白你是如此地热爱生命,只是现实无法实现你的理想,只是你一直在执着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精神世界----忘掉自我,不求功绩,不求声明.
他们读不懂你,否认你的无为,殊不知,他们早已忘了你的天人合一,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是值得人赞叹和敬畏的.你的思想,你的哲学,无不暗示和透露着这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
也许,你是太过于执着了.毕竟,逍遥游的境界,从来没人达到过.身在尘世,怎能不染些许纤尘,有时候,积极入世,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个世界,即使只是丝毫,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前方的路,漫长而又艰辛,站在分叉路口,你终要做出一个选择.虽然我知道,你选择执着,但选择了,就要勇敢地走下去.
与李白对话
该怎么来诠释你,你这“谪仙人”。“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你抱着铁杵磨成针的毅志在诗书的海洋终饱尝美味,愿奋其智能而为辅弼让大唐芬芳永存,然而满腔赤诚无人理睬,一片忠心无人问津。因为在他看来,你那满腹的经纶只是他在莺歌燕舞时助兴的丝竹,什么家国天下,即是你一个愚腐文人所能驾驭,让你衣食无忧也只是为了一首《清平词》“一枝红艳露凝香,云角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试问一个志可凌云的七尺男儿,怎受的了这般屈辱,你的傲慢不允许,你的清高更不会安于斯,止于斯。君王为你调羹,贵妃为你磨墨,高力士为你脱靴,在满是乌鸦的世界里白鹤便是乌鸦,此地不容的你。
于是你放逐天涯,访名山,与仙人为友,游大江,与香草相如,寻仙问道,你飘逸如仙,好不逍遥、自在。“天门中断楚江,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然而浩荡的江水流不尽你于国于民之忧,高峻的青山遮不住你忠君报国之情。叹报国无门,思忠君不路,“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你追不到美人,只能吟一首《长相思》,让高山体味,让流水共勉。品味这《长相思》摧心肝,不仅泪流。然而你却没有沉溺伤痛,“人生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你的豁达着实令人佩服。也许是因为你的执着,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个执着于理想的人是美丽的。你的执着成就着你的芬芳,你的豁达铸就了你的个性。
遗世孤立,追求自由,这是你;嫉恶如仇,轻财好义,也是你;志达高远,仁义治道,还是你。没有人知道如何诠释你,于是你以酒为伴,但愿长醉不愿醒,酒香熏出了一篇篇流世之作,熏出了一个仙人。
清风月夜,我设下美酒邀您品尝,让你的在酒的陪伴下,继续播撒你的清芳。
将进酒,杯莫停。
我与东坡的对话
900多年的岁月悠悠流淌,月儿几度阴晴圆缺,人间几番悲欢离合,东坡月下痛饮放歌的身影在历史的星空下摇曳。
你还在黄州俯望江水吗?
那里的你,因“乌台诗案”而锒铛入狱,几经周折得以不死,贬官黄州,面对滚滚长江东逝水,你高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啊,英雄美人,何等风流倜傥;运筹帷幄,何等儒将风范!而此时的你已47
居庙堂之高,你心忧天下,率性真实 乎人世之间,你又站在宇宙之外,你能理解生命的内涵,但又绝不虚浮。你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江天山月,日日如斯,有谁如东坡般如此渗透人生?“超然于物外,无往而不乐”。清晨,布衣芒鞋,散步田间,谈天说地,无论三教九流;傍晚,提酒拄杖,信步东坡,击水敲石,不管月升月落。古城废园,
被迫摘桤菊充饥,却能扪腹大笑。虽说贬谪流放,你的生活却是无人可比的鲜活,你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告别徐州父老,你这样说:“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送别朋友,你牵手相语:“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并非英雄气短,却有儿女情长。妻亡故十载,早已阴阳两隔,但你流着泪,记下这样一个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断量,自难忘??”这等文字,“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若非情到深处,若非铭心刻骨,哪能有这断肠之笔!天下有情人当有一哭!哭毕,我们还是以诗人自已的话,安慰一下那颗爱人的心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如蜉蚁之寄于天地,一粟之融于大海。任庭前花开花落,看天上风卷云舒,守住一份清醒和一份心态的平衡,守住一种空灵的境界和一种如水的柔情,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真诚地感知生命,走过岁月。
与李清照对话
天空飘走的白云,是你寂寞的背影。
流水中涤荡的落红,是你漂泊的一生。
山野中颤动的蒲苇,是你坚韧的心灵。
千年的寂寞,穿越了千年的时空,渗入了我的心中,千年后的我正用心灵与你交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面对着乌江,你感慨万千,既痛惜丈夫的弃城而逃,又恨自己为女儿身,无法如男儿一般挥剑上阵,只得以项羽的万千豪情来抒发你心中的郁闷。
我知道,你不同于其他大家闺秀,不会安心于只做女子之事。你心系朝廷,关心国家命运,否则你不会听闻有动乱后就奋笔疾书心中难遏之气。其文旁征博引,气势不凡,在当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叫绝声无数。你钟情于金石研究,为了完成《金石录》
,你不惜半生漂泊,
你无语,我却从你憔悴的面容中寻到了答案:无悔,忠于朝廷而漂泊又怎样呢;无怨,钟情于金石研究而漂泊又怎样呢;作为一介女流,谁道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于是,面容的憔悴中又多了红梅般的倔强与蒲苇般的坚韧。
我言道,女子入水,既可以柔媚温婉,也可以波涛汹涌,击翻千吨巨轮。
同是女子,王昭君选择出塞,不畏风沙的侵蚀,只是为了国家,为了别人的幸福!
同是女子,花木兰选择女扮男装,上阵杀敌,忍住亲人离别的痛苦,只为了年老的父亲,年幼的弟弟,更为了别人的天伦之乐!
同是女子,你不也用另一种方式来表明女子的坚韧吗?你在词上的造诣,又有多少人能媲美呢?你演绎了旷世的传奇,纵使寂寞了千年,又有什么可叹惋呢?
你依旧无语,而我,听到了冰雪消融的声音。
与纳兰性德的对话
红树林
纳兰性德,我知道,纳兰是你的名,容若是你的字。
你于清顺治十一年生于北京,正黄旗人,你的祖先于清初从龙入关,战功彪炳,你的父亲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是威风凛凛的人物。你天生智慧非凡,而且博通经史,
精通骑马和射箭。十七岁为诸生,十八岁举乡试,二十二岁便殿试赐进士出身。你又善于写词,虽说你只活了三十一岁,但流传至今的就有三百四十九首,你还被誉为“满清
下页 余下全文篇三:古人--优秀作文
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题记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一)李白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二)苏东坡 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三)辛弃疾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另一边却是“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你彷徨,“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篇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若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走进古诗中的雨 飘飘洒洒,淅淅沥沥,醉人的小雨跃动起灵动的舞姿。我独倚窗前,静听冷雨,记忆似乎开始变得缥缈,最终定格在古诗中的雨?? 雨·杜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谁,凭栏远眺,锦官城内繁花似锦,好雨啊好雨,是你昨夜
踏着轻快的步伐,唤醒了沉睡一冬的生灵么?
是的,春风和着细雨,对杨柳耳语一阵,杨柳就抽出了嫩芽;
轻轻抚着小草嫩嫩的发梢,小草就轻轻地抽出了身子,抖一抖泥土,绿得那么羞涩;轻吻着花儿的脸,花儿的脸就红了。
这一夜,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这一切都细细无声。
雨·陆游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是谁,仰卧在潮湿冰冷的土炕上,身上搭着一条破败的棉絮,老朽之年,尚有一股豪气,为国家愿意付出一切。
那场雨,成就了他的梦,风雨交加,雷声轰鸣。睡眼朦胧中,仿佛回到了沙场,金戈铁马驰骋杀敌,冰冷的雨中仿佛带着敌人温
热的血。他从梦中醒来才发现,雨还是雨,梦还是梦。
于是,他又翻过身去,在梦中继续他的金戈铁马。那场雨见证
了一颗炽热的心。
“我(雨)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雨
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文人墨客的心田。
走进古诗中的雨,欣赏雨的诗情画意。
走进古诗中的雨,感悟雨的自古多娇。
走进古诗中的雨,品味雨的百年沧桑。
古诗中的春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沐浴着春光,顺着春天的足迹,我怀着深切的自然与希望又来看春。
春天是充满绿意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伴
着和谐的春风,万物恢复了以往的生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
看近却无。”小草破土而出,却淡淡的,犹如刚刚出生的婴儿身上的毛发,一派朦胧的清丽;“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杨
柳发出翠芽,茂密的森林也变的一片绿色。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天绿的那么美,那么
自然,那么和谐。“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那是无渲染的绿,那是天然装饰纯真的绿,感动了人的心灵,浸透了人的思
想。
春天是朦胧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的到来引起了一场绵绵细雨。他半(这个字不准确)着朦胧的天际如
一根根晶莹剔透的银线,把春天连到了大地,把春天连到了人间。“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春天的雨是朦胧的,没有暴风雨之前的乌云那么低沉,没有大雾的那么迷茫,没有闪电,也无雷声。只是朦胧的天际迷乱着人的眼睛,只有晶莹的露珠浸透着人
的心,把春天的消息撒向人间。
春天是活泼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明媚的春天里,鱼儿跃出水塘,燕子顺着微风,双翅滑破天际。“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是一副万花筒,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的活力,那么富有生机,表现在千物万物。小草努力的将自己的
身子穿出泥土,展示着自己翠绿的身姿。“老树着花无丑枝。”大树
发出新芽长出茁壮的身子,露出了自己茂密的绿叶,小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呼吸着春天的空气。多么美好,和谐的一副多彩画呀!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池塘边的垂丝海棠开出
了粉艳艳的花,一束,一撇,一枝,犹如满树绯红的云,轻巧可人,
那么美,美到令人忍不住屏息来观看。风过无痕,可是却吹落了许
些花瓣,随风飘落,打着一阵轻旋巧落进碧波中,散入池塘,像个
粉色的小船,飘呀飘,摇啊摇。
春天的空气是美丽的,虽说好像不太合适,可是我想不出任何词语能够形容它,这就是所谓的“只可会意不能言传”吧。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春天是绿的,春天是朦胧的,春天也是活力四射的,生机勃勃的,她绿的鲜明,朦胧幽美活力中显出几分生气共同展示出春意盎然的多彩画,多么美的春!
这就是春,朦胧而又清晰。
这就是春,给人清爽和愉悦。
这就是春,隐约充满了希冀。
春夜洛城闻笛
我,端起酒杯,慢慢地在房门外踱着脚步,一种“举酒消愁愁更愁”的心思不邀而至。
我喝着酒,突然听到一阵悦耳的笛声。我惊奇、兴奋,更感到无比的高兴。听着悦耳动听的笛声,我的脑海中出现家乡的一切事物。真的,这声音多么像家乡的乐士吹的声音。他的脸,他的手,还有那只漂亮的笛子。他坐在那里,不停地吹着吹着。许多人坐在那里,听着那优美的乐声,人们欢呼雀跃??
我抬头看看天上那轮明月,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情景。于是,放下手上的酒杯,沿着洛阳城去听笛声。我走在路上,听着笛声,我不禁起疑思“着笛声从何而至”?我看着城边那些房屋,城里的那些铺子大都关了门,石街上,很少有人行走,偶尔有一两声鸟叫。这感觉真是冷淡。渐渐地走了一圈,总有笛子的声音。
我不解,疑惑,这声音是从何而至呢?于是我又沿着原路返回,走在街上,偶尔吹来一阵凉风,有些冷。我慢慢地倾听着。走了一会儿,笛声突然停了一下,接着又吹了起来,哇!这声音好熟。是《折杨柳曲》?对,就是,我的心更加兴奋。我猛地想起了自己家里门前那棵很大的柳树。当春天一到,柳叶翠绿欲滴,一群群鸟儿栖息在柳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当我离家至京之时,亲人、朋友们来到那棵柳树下送我。我看到他们在哭,我想说什么,可怎么也说不出来。真有“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的情景??我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汪伦,情不自禁地吟着:“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吟着这首诗,我想到了自己生活的孤独,回忆起在家中生活的温暖;想起了仕途生活的艰难,回忆起在家中的那份快感;想起了自己在异地举目无亲的惨境;回忆起家乡人民的热心。我看到了家乡人民的笑容,听到了家乡人民热切的话语,更感受到了家乡人民那一份爱。
我继续走着,伴着那优美的笛声,不知不觉,回到了自己那一座小屋中。端起那杯酒,猛饮两口,来到桌旁,铺开纸,快速地写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太白题
古诗苑漫步之旅
在古诗苑中游览了一些时日后,让我领略到了诗仙李太白的天马行空的想像,还有他诗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使我体会到了各位
大诗人真挚的爱国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更在其中亲眼目睹了常娥仙子那神秘面纱下的美丽面庞;有观览了四时那无限美好的风光。令我受益匪浅。
——题记
我来到古诗苑,在这里游历四时,看过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春天;观过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天;赏过那“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天;望过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冬天。
我驰骋于春夏秋冬之时,也曾遇到过全国各地的着名大诗人。他们爱国:杜甫杜子美望着那首都为瓦砾,遍地草木丛生的景像,不禁有感而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很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他们更思乡。王维独自遥望远方,念着久别的亲人叹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中,更有举世闻名的诗仙李太白。他的诗歌,确如王世贞所说,是“以自然为宗”的。李白的自然诗风是由深秀、明丽、清真、圆转、朴美、新奇等六大美学特点构成。此六大特点皆“以自然为宗”,相互联系,结为一体;体现了李白自然诗风是多样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也是灵活性和技巧性的统一。李白自然诗风的语言表达的主要方式是豪语、快语、醉语、仙语、率语、口语六种。总之,娴熟畅朗,多样灵活的创作技巧和驾轻就熟、水到渠成的语言功力的结合,就是李白不假思议的自然诗风。
说到诗仙,就不得不说起他笔下的明月。李白的一生以他辉煌的诗歌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他在众多诗篇中所咏诵的明月更是出神入化。竟无一篇诗意相同,更无似曾相识之处,千人一面之感。多姿多彩,绚丽斑斓。形成一个灵动逸趣的世界。
例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今天,无论男女老少,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他举杯浅酌,都会吟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表他对所谓风雅与独饮的玩味。而这首诗的独特性,早已化入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了。
执着的等待 多少个夜里,她渴望走进梦的故乡,因为,她太累了。然而,多少个夜里,她又从梦中醒来,独自体验着夜的凄清。
她叫李清照,自从和丈夫分离后,她常常夜不能寐。这不,今晚,她又从梦中惊醒,是那样地失落,那样地憔悴!起床点起油灯,想驱走内心的黑暗。借着灯光,她仔细打量着房里的每一件器具。忽然,目光又停留在桌上那只很旧的杯子——那只她为丈夫饯行喝酒用的杯子上!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酒杯,两只鸳鸯安详地停留在水面。看着这两只相亲相爱的小鸟,她有些心酸,又有无尽的失落。看着孤单的自己,不觉心里空荡荡的。轻叹一声,拿出那天为丈夫饯行喝剩的半瓶菊花酒,自斟自饮起来,不觉潸然泪水?? 喝吧,等吧!也许,天明,他就会回来。她期待着,苦守着。终于盼到一丝光线从窗户跃进小屋。天亮了,她似乎有些高兴,门
吱嘎一声打开了。站了许久,她才习惯性地抬起昏沉的头来,大雁
又飞回来了,可是,她分明感到云中锦书还未寄到。天空已不再美丽,白云已不再白皙,大雁已不再动人!终于,她发出了一声长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继续等待吧!白云戏弄自己不要紧,大雁欺骗自己也算不了什么。
兰舟停泊在岸边,周围的一切显得那么恬静。告别天空,她轻解绸带,霓裳顺着臂膀缓缓落下,是那么妩媚动人。她知道对丈夫的想念始终笼罩着自己。
唉,划船去散散心吧!也许可以排解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她踏上小船。秋风吹来,她打了个寒战。坐在船头,眺望岸边那不知名的花朵,孤零零地在风中摇曳、挣扎,终于花瓣被风无情地扯进水里。被卷进水中,从船下淌过,发出哗哗的响声??看着这一切,她鼻子一酸,不禁发出:“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叹息。
划船吗?不!她不忍心看着花被水卷的影子。去找丈夫吗?不!自己走了,丈夫又到哪里来找自己呢?放弃等待吗?不!她不想放弃,因为她知道,丈夫也在不知名的地方思念着自己呢!所以,她只好选择执着地等待。想着这一切,她不禁道出了内心的情愫:“一种相思,两地闲愁!”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她回到岸边,踏进院子,虽然菊花满院,可却无心采摘。举起艰难的步履,无精打采地向自己的小屋走去,继续着无尽地等待、折磨??
留得枯荷听雨声 雨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面是一种重要的意象。诗人或词人借景抒情,往往用雨,听雨更是古人的一种喜好,而雨声在诗词里面,更是让人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享受丰富的审美体验。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是谁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有情人的生活情趣都浸润在这雨打芭蕉的声音之中了。雨打芭蕉是中国传统审美中的特色之一,看到芭蕉不由便想起了风雨。在中国的审美传统中,除了雨打芭蕉,还有雨打梧桐。梧桐雨也如芭蕉雨一样,令人心醉抑或心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
篇四:古代也有身残志坚的杰出伟人
古代也有身残志坚的杰出伟人
当今社会,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人物数不胜数,像张海迪、吴运铎、邰丽华??在中国古代,同样不乏励志楷模,有的人在某一领域的贡献甚至影响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左丘明开创了中国史学著述风格
失明,在古今都是重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在古代,双目失明有“瞽”、“矇”、“瞍”等多种叫法,单目失明则称为“眇”,也称为侧盲,前者即大家常说的盲人。
在中国历史上,眼有残疾的名人很多。如先秦时著名音乐家师旷,“生而无目”,自称“盲臣”、“瞑臣”。三国时被曹操称为“天下奇才”的著名将领夏侯惇,因瞎了一只眼,人称“盲夏侯”。曹操并不歧视残疾人,他甚至在没有见过面的情况下,将自己很喜欢的大女儿清河公主,嫁给了少一只眼的才子丁仪。
五代时期的传奇人物、后唐太祖李克用,也是一位眼有残疾的人,因为天生少一只眼,自号“独眼龙”。当年淮南杨行密因未见过李克用,曾派画师假扮商人前去画像。李克用获悉后,想有意为难画师,遂将画师抓了起来,看画师怎么画自己。这位画师很聪明,将李克用画成“微
合一目以观箭之曲直”的军事家形象,李克用看罢十分满意,不仅放走了画师,还给他不少赏赐。
如果谈到励志,最有名的一位盲人,当推先秦时期的史学大家、鲁国盲人左丘明。
凡熟知国学者,没有不读《左传》、《国语》的,这两部先秦时代重要史书的编修者,就是左丘明。《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之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作,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为《左传》。
这本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止,共255年内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间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除了所记史实的重要外,《左传》还开创了中国史学著述风格,为后世史家所推崇,对史家编纂中国历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其“直书无隐”便为司马迁以来的中国良史所继承,成为古人著史的基本原则之一。
《左传》首创“君子曰”格式,这为史家发表一家之言提供了空间。从司马迁的《史记》起,史书上出现的论赞之语,几乎都受到《左传》的启发和影响,左丘明因此被称为“中国传统史学创始人”。
左丘明编纂的《国语》,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因主要记言,故名。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公元前967年至公元前453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史料。
在作《国语》时,左丘明双目已经失明。出于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将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各诸侯的要闻和君臣得失的话记述下来,最终编修成了又一部中国历史名著。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就是这么回事情。
左丘明不仅《左传》与《国语》二书影响了中国史学研究,其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之精神更为感人,后人直接用“盲史”代指左丘明,足见其地位之尊和励志之深。
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孙膑兵法影响了古代的战争行为
在古代残疾人群中,肢体残疾比双目失明的要多,其中以下肢残疾所占比例最大,古汉语中的“跛”、“瘸”、“躄”、“痿”、“蹶”等字,皆指下肢有残疾。
在古代,腿脚不便的名人不少。如献出著名宝玉“和氏璧”的卞和,就是一位双脚皆失的残疾人。卞和致残为后天原因。据《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在荆山上伐薪时,偶尔得一璞玉,先后献于楚厉王、楚武王,但此二王不识货,卞和因此被先后砍去左脚和右脚,此即“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一说。幸好楚文王识宝,琢成举世闻名的“和氏璧”。
卞和被砍去双脚,这叫受“刖刑”。刖刑是古代的酷刑之一,入“五刑”之列,另外四种刑法是“墨”、“劓”、“宫”、“大辟”。刖刑又称剕刑,轻者砍单脚,重者去双脚。
在古代下肢残疾名人中,又以先秦时期最多,这是因为当时流行刖刑。此刑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滥用到了顶点,以齐景公主政时的齐国来说,当时市场上最贵的是假肢,最便宜的是鞋子,这就是“踊贵屦贱”典故的由来,也是齐景公当年滥用刖刑所造成社会悲剧的直接反映。
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膑,生前便曾被魏国人“刖”过。但他没有屈服于命运,后得到齐国田忌的信任,多次设奇谋指挥军队,打败了当年另一对手、军事家庞涓率领的魏军,逼杀庞涓。
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人,为杰出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成绩非常优秀。之后,庞涓被魏惠王任命为将军,他自思本事不及孙膑,设下毒计,把孙膑骗请到魏国,谗言害之。昏庸的魏惠王把孙膑办了罪,在他脸上刺字,还剜去了他的两块膝盖骨,此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上“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的记载。
孙膑因此成了一名残疾人,再也无法站起来。庞涓本想让孙膑“欲隐勿见”,让他从此消沉,但遭受非常打击的孙膑没有因此萎靡不振,反而活得更坚强,更有价值。
孙膑后被齐国使者带回了齐国,田忌慧眼识人,收留了孙膑,孙膑的智慧和胆识得以展露。田忌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射箭,孙膑见他们
用以比赛的上中下三等马都差不多,硬拼难以取胜,遂想出智取的妙策:用最差的马与对方最好的马比,用最好的马与对方中等的马比,用中等的马与对方最差的马比。三场比赛结束,田忌赢两场,只输了一场,此即“田忌赛马”的制胜法则。
孙膑的杰出军事指挥才能和超人智慧,在“围魏救赵”等战役上更发挥得淋漓尽致,改变了当时中国历史的走向。
孙膑后来将其军事心得和作战经验著述成书,此即司马迁所说的“孙子膑脚,而论兵法”。《孙膑兵法》于1974年在山东临沂出土,引起轰动。该兵书系古代一部重要军事理论,与其祖辈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一道,对中国古代军事战争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
蔡侯纸“天下莫不从用焉”
——蔡伦的发明影响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在古代残疾人中,生理上有缺陷一族往往被忽略。其实,这部分人的痛苦并不比其他残疾人少,只不过更隐蔽。其所受的心理伤害比缺腿少眼更严重,有的人甚至觉得“生不如死”。
古代有生理缺陷的名人,绝大多数是后天造成的。“五刑”之中的宫刑,是导致古代生理残疾人士大增的重要原因。
下页 余下全文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