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5:02:38 体裁作文
篇一:《有效教学》读后感
读《有效教学》一书有感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缺少的不是知识,也不是责任心、爱心等,而是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等,这些都是消极的、无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是一种压抑,一种挫伤。现在,很多老师都知道这样不好,但又苦于无处借力,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我们学习了《有效教学》一书。《有效教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它不像一般理论书籍那样深不可测,而是植根于现实教育,用质朴生动的语言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教学实践一个重要问题: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呢?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通过学习<<有效教学>>使我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应该是学校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想做到“有效教学”,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其次要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
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的还比较少。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在“有效指导”中的有效“提问”与“倾听”一节中提到:“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教师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说提问贯穿在每天的教学中,贯穿在整个课堂中,可见,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
的确,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教师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 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书中对“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的”给出了建议:一是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二是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
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提问要精心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关键,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同时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还要注意难易适度,把握好分寸,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使学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其次,提问还要有层次性,问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随之逐步提高;此外,我们还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指导学生对学生提问,学生对教师发问等提问的多元模式,这些都是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
关于有效讲授,书中提到了一条就是要幽默风趣,令学生保持轻松活泼的心情。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一定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究其原因是教师的任务导向不明确。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学习的材料,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要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读完本书,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我们要多读书、多学习,掌握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并在其指导下积极开展有效教学实践,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篇二:《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读了《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有关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之后,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也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过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读了该书一部分内容,尤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尤其是对我这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而言,的确是受益多多。
虽然教育界提倡素质教育提了好多年,可是不变的的高考选拔制度,还无法让学校从根本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但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并不是在空谈什么素质教育,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真正能发挥自身价值的教师。以下就自己所读的关于五种教学的关键行为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关于清晰授课,在看这部分内容前,想当然的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清晰授课自己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由于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存在欠缺,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并不突出,对此讲解的还不够充分,而且对于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过于单调,没有很好地运用比如举例、图解、示范等方法;另一方面,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使得所提出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针对性。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规律性的检查作业在弄清学生是否掌握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方面做的都不够好。关于多样化教学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偏差,虽然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试图利用各种手段去活跃课堂气氛,可是发现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也就是说,要解决多样化教学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矛盾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揣摩和探索。
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
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有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学生的注意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非常密切,即使教师讲解的再精彩再投入,而学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学的话,教师做的也是无用功。对照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觉得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是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其回答更多的作出肯定的评价。二是要在平时要有对课堂纪律的一个严格要求,禁止出现那些讲话、睡觉等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出现。当然在运用教师的强制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跟学生的感性交流,为教学赢得一个相互尊重的的环境与氛围。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断的得到成功的证明,必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接上来的学习中他们会更有热情更有全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易于取得好成绩,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建立。相反,他们总是遇到失败的情况的话,则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严重的会让他们丧失取得好成绩的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的题目应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要求,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正确的答案,确保较高的成功率,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
篇三:《有效教学》一书的读后感
《有效教学》读后感
——谈《有效教学》与我思想的几点碰撞
《有效教学》一书崔主编等学者洋洋洒洒43万余字,囫囵读来,我短时实在难以全面、深刻体会,但其中却也有那几处,与我的思想有点碰撞,激发起我的一些思考和领悟。
一、关于?能力?的释义以及?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提了许多年,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的尝试和探究,一时间似乎成为?时髦?的教学提法。很多情况下,我们并没有过多地去计较什么是所谓的?能力?,以及为什么说?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才能算是有效的?能力?培养?我们的老师往往只是人云亦云,在教学过程中去微观地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赏析能力?等等诸如此类,自己也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和高度对?能力?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辩证的认识,更无从谈怎样科学的、有分寸的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非拔苗助长。
《有效教学》中给?能力?以辩证地解释,我甚为认同。它说:?能力并非相对稳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能力又不仅仅包含知识……智力活动的功能特性不仅直接影响个体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而且直接影响个体运用已有
知识来完成活动的效率,故为能力的一种构成成分。?因此,它认为能力是由知识和智力等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保证个体?能?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主观条件。
素质教育之所以看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旨在让学生能有所作为,而可以获得生存、发展的本领,这一点从能力的释义便可以知道。如果说智力多有赖于遗传所授,知识是教学根本的内容和载体,在我们强调?能力?培养的当下,如何处理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即正确把握?能力?培养的分寸,才是最为有效和科学地教学。
《有效教学》认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是知识掌握的前提条件,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制约着知识掌握的速度和质量。另一方面,知识的掌握又促进智力的发展,但作用有限。
我们的教学,现在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就是对知识传授的忽视,或者主动淡化,反而追求一些所谓的?能力?,多少有些中看不中用,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其实,?在后天条件达到正常水平之后,后天条件之差异对个体智力差异的影响就较小了? 。淡化知识,绕开知识,用一些近乎奇淫技巧的教学设计,来片面强调?能力?,这样的能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的。我们的教学应该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能力,教学策略的调整要围绕巩固知识来展开,正如《有效教学》所说的,?只要教
学策略恰当,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只要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很好地整合到自己的认识结构中去,那么这些知识是能够长久保持的?,成为学生真正的一种能力。
二、关于?评价文化?以及学业成就
无论是在过去还现在,考试文化都是我们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手段,不光学生,而且老师都绕不开这道坎,这是一个体制性问题,一时半会难以完全改变。
我们在教学评价中,自觉不自觉地以考试结果为第一依据,来评判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成果。在《有效教学》中提到了?渥比岗湖效应?,更高的考试分数是否意味着更高的学业成就水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考试形式更新后,?西西弗斯之石从山顶滚落下来,登顶过程又要重新开始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下降了,尽管测试的难度并没有多少区别。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考试制度在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样的?评价文化?,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十分的重要。?评价会通过影响学生的信心、兴趣和动机等情绪动力因素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我们应当重视学生眼中的评价,老师应当谨慎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眼中的评价?很多时候恰恰是影响学业成就的重要的、转折性的因素。《有效教学》摘录了
这样的观点:?我们当前期望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动机来促进学生学习。可是,从学生视角看,评价可能导致动机的加强,也可能导致动机的削弱。至于评价是加强还是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经常取决于学生在评价中的经历。如果学生经常在评价中有良好表现,得到积极的强化和肯定,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机会得到提高,信心也会得到加强;如果他们经常在评价中经历失败,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机和自信心就会受到压制、打击,最终放弃学习。?
我们老师在看待?评价?这件事上,其实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我看来,应该多一份恻隐之心,少一份名利之争。老师在评价学生和关注学生的学业评价的过程中,有为孩子好,恨铁不成钢的出发点,但是不可以排除的是,老师有时候时在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教学成果靓丽与否。这往往激发起老师频频、不理智、不客观的学生评价,从而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转折或阻碍,出现学生厌学乃至隐性地淘汰。这是老师教学更大的失败,因此老师应为提高学生学业成就而慎用评价。
三、关于?研究是一种态度?以及新教师的发展
《有效教学》里写到:?对教学工作来说,态度同样至关重要。在我们看来,教师应该树立一种态度,那就是以一种开放、积极的、‘我可以做得更好’的心态来开展教学以及关于教学的研究。?
应该是这样的。作为一名新进不久的年轻教师,教学对于我来说是一门新行当,尽管我在大学里念的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生,但是,要把我过去所积累的知识,结合课程,向学生进行有效地传输,并让学生在这过程中,能建立起一种 ?能力?,这还是需要我费一番功夫,甚至是做一些积极的尝试和摸索,也即做一些教学方面的研究。正如,《有效教学》所说的,研究是一种态度。新教师要想顺利立足教师职业,首先必须是一个研究者,教学科研是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专业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力武器,每一个年轻教师都应该不断的研究,只有作为研究者才能走向职业发展高峰。
研究是一种态度,也可以理解为研究者的心态,即老师的心态。当好一名教师,确实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积极的?心态和?我可以做得更好?的信心。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反复性,内容和过程相对比较稳定,容易消减激情、滋生怠倦,甚至固步自封、不求进取。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包容并蓄,更新和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以积极的心态开拓进取,保持自己长久的工作激情,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感觉,找准路子,建立信心,努力把教师的职业道路走宽走远。
《有效教学》并不是一本随随便便、简简单单能够看透的书,倘若能读懂就已受益匪浅了。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思想与文字间的碰撞时有发生,现仅记下上述寥寥几笔,还待以后反复体会文章精髓后再来补拙。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