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诗歌花木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1:31:08 体裁作文
诗歌花木兰体裁作文

篇一:花木兰诗诗诗导学案

10《木兰诗》导学案

大初七语张国芳

教师寄语: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学习目标:

1.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自读课文,掌握加横线的字形和读音。 机杼( )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 ) 鸣溅溅 ( )鸣啾啾()胡骑( ) 戎机( )金柝( ) 著( ) 傍地走( )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自主探究,疏通文意。

4.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胡骑(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6.文章开头写木兰停机叹息有什么作用?

7.“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什么作用?具有什么作用?

9.“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

10.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11.学习完课文木兰给你怎样的印象?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四、拓展延伸。

1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生活中,又是怎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五、课堂小结。

木兰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乡,重新从事的和平和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的。木兰的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六、达标测试。

13.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 ( 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 __________。

(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一句诗文。

14.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

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15.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什么?

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6.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17.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④描写木兰:

18.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19.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20.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七、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

2.配套练习。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1.zhù kèhán jiān pèi yānjiān jiū róng jì tuò zhuó bang

2.(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4.思念;买;集市;战马;战争;过;北方;记功;有余;穿;怎么。

5.(1)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2)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泠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铁甲战袍。

(3)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4) 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

(5)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6.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木兰为何忧愁。

7.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念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漏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 形象,形象地写出了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8.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

9.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的耕织生活、不募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和高贵品质。

10.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11.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12.学生围绕着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谈起,言之有理即可。主要让学生有一颗感恩心和爱国心。

13.(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4)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5)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4.C

15.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16.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17.①扶将 ②理 ③磨 ④开 坐 脱 着 理 帖

18.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19.木兰归家的喜悦之情。

20.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篇二:《花木兰》和《木兰诗》的区别

1、原文写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表现了木兰忙碌备战,反映了当时战况紧急。这一点在电影中并没有提起,而是木兰披挂起老父亲的铠甲和宝剑去从军。

2、木兰从军前的训练考试情节在原著中没有,而电影动画片中安排了木兰在艰苦训练后考试的情节,我想是要表现她从一个平民女子到一个保家卫国的勇敢的战士的成长过程。

3、原著中丝毫没有“神兽”火龙木须形像,《木兰诗》是传奇故事而非神话传说。而在电影中木须是一只小火龙,虽然在木兰列祖列宗中一直没有大的作用,但在随木兰作战的危机关头,它喷出的火焰让炸弹击中了雪山,引发了雪崩,击败了单于的部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反映了美国人的价值观,任何一个普通平凡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这个小火龙形象在动画片里也迎合了小朋友的口味,十分幽默、可爱,同时也是西方人认为的中国元素------龙。

4、《木兰诗》中描写战争的句子只30个字,简洁易懂,它作为一首民歌写出了当时老百姓的心声------热爱和平,不希望打仗。而在电影《花木兰》中,惊险、紧张、残酷的战争场面占了很大部分,这体现了美国人对中国的经典《木兰诗》中含蓄的主题并没有理解,但是电影《花木兰》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却要归功于这些战争场面。

电影《花木兰》和原著《木兰诗》,它们都表现了木兰的孝心、爱国、勇敢和机智,但美国人的文化背景和我们完全不同,因此会出现以上的不同,如果细心品读,还会发现很多处。

篇三:花木兰古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唧唧唧唧,木兰对着门在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闻声姑娘的叹息声。

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在回想什么呢?(木

兰回答道)木兰没有思念什么,也没有回想什么。

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换父亲去应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马鞍下的垫子,南市买驾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北市买驾牲口的鞭子。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征战多年,阅历很多战争,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勋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木兰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妆扮治理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预备杀猪宰羊。(木兰

回到家里)打开东边的阁楼门,坐坐西边内房的坐榻,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整顿像云一样漂亮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地说:我们同行多年,居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眼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齐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赏析]

北朝民歌《木兰诗》是我国民歌中的一朵奇葩,与《西洲曲》一起被视为我国南北朝诗歌中的双璧。《木兰诗》成功地塑造了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的女英雄木兰的形象,并以精美的语言和多种方式的铺排手法见长。在叙事时常抓住能更好刻画木兰形象的地方加以铺排。铺排时又多用排句、叠句,回旋复唱,摇曳多姿,弥足玩味。

一、 按心理铺排。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一问一答的铺排可视为父母与女儿的问答,也可视为叙事人的拟问拟答,当然,也可看做是歌者的口气,因为它是口头传唱的民歌嘛!其目

的是引出木兰的自述,她是为父亲被征而发愁。这四句并非多余,除了具有民歌的风味外,对后面说出的原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这一铺排注重了人物的性格刻画,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果断勇敢的妇女形象。

二、 按方位铺排。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其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并不是实指,而是虚拟,意在表达“许多地方”。按东西南北方位词语铺排,除了工整贴切、和谐优美、读起来音调抑扬顿挫外,还能很好地渲染了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充分地表现了木兰义无反顾地替父从军的主动性和坚决性。

三、 按时空铺排。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时间从每天的“旦”到“暮”;地点从家乡到黄河、黑山直到燕山。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

张的战争氛围,同时有见其迤逦行军、艰苦转战。透过“不闻”、“但闻”的重复词语,可以想见木兰的离乡思亲之情。这八句按时空铺排,是把叙事和抒情融合得恰到好处的典型例子。

四、 按辈分铺排。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六句按“爷娘”“阿姊”“小弟”的长幼顺序进行铺排,写木兰在回家乡时爷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动,通过同样的句调作三次反复重叠,生动地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后终于得到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一家人准备为木兰洗尘,都是写迎接,而又合乎各自的身分和特点。

五、 按动作铺排。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其中的“开”“坐”“脱”“著”“理”“帖”,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不厌其烦铺排具体的细节,充分表现了木兰归来后对故居产生的亲切感和恢复女儿妆的喜悦心情,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的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这样写,也是为下文“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作铺垫。

六、 按性别铺排。如诗的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脚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以此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而在战场厮杀时,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首先,这样铺排十分形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