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2016安徽蚌埠中考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5:49:14 初中作文
2016安徽蚌埠中考作文初中作文

篇一:2016年安徽蚌埠考研人数上涨14倍

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资料获取、课程辅导咨询凯程老师

2016年安徽蚌埠考研人数上涨14倍

[摘要]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考即将于本月底举行,全市7486人通过了现场确认,较去年增加422人。这也是我市考研人数自2008年以来,连续第六年上涨。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考即将于本月底举行,全市7486人通过了现场确认,较去年增加422人。这也是我市考研人数自2008年以来,连续第六年上涨。

“班上39个人,13个人考研,占了三分之一。”12月3日晚9时许,当记者联系上蚌埠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大四学生小吴时,她仍在教室自习,为即将到来的研究生考试做着最后冲刺。

小吴告诉记者,除了为就业增加筹码等因素外,不少同学考研是希望能够重新对未来进行规划。“我本科是英语专业,考研选的是法律。明知道跨专业难度大,但我仍想试一试。”她说:“跨专业的人不止我一个,高中毕业时糊里糊涂选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现在有机会,大家都希望能够重新选择。”

记者从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了解到,近两年,研究生报名、考试政策有明显调整。首先是自去年起实施的研究生收费政策调整,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都要交纳学费,原先的“公费生”被取消。同时,报考条件还取消年龄限制,40岁以上者也能报考。今年考研最大的变化则在于将初试时间提前至12月27日、28日,而往年笔试时间一般在1月上旬,这意味着考生的复习时间被压缩。

政策的变动并未影响人们报考研究生的热情。近年来,“考研热”持续升温,自市考试院1997年有详细记录以来,17年间,全市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人数骤升。除2008年有过一次小幅下降外,报名人数一直稳步走高。相比1997年的520名报名者,今年报名人数已暴涨了14倍。

第 1 页 共 1 页

篇二:2015-2016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新城教育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新城教育八年级(上)期中

数学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015.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点A(﹣3,﹣5)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 )

A.(1,﹣8) B.(1,﹣2) C.(﹣6,﹣1) D.(0,﹣1)

2.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则x的值可能是( )

A.1 B.6 C.7 D.10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3:4:5,则这个三角形内角之比是( )

A.5:4:3 B.4:3:2 C.3:2:1 D.5:3:1

4.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

①y=x﹣6;②y=;③y=;④y=7﹣x.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若直线y=mx+2m﹣3经过二、三、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 B.m>0 C.m> D.m<0

6.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 )

A. B.C.D.

7.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小刚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车5分,在原地休息了6分,然后

以500米/分的速度骑回出发地.下列函数图象能表达这一过程的是

( )

A. B.

C. D.

9.如图,∠MON=90°,点A,B分别在射线OM,ON上运动,BE平分∠NBA,BE的反向延长线与∠BAO的平分线交于点C.当A,B移动后,∠BAO=45°时,则∠C的度数是( )

A.30° B.45° C.55° D.60°

9题图 10题图

10.如图所示,已知直线与x、y轴交于B、C两点,A(0,0),在△ABC内依次作等边三角形,使一边在x轴上,另一个顶点在BC边上,作出的等边三角形分别是第1个△AA1B1,第2个△B1A2B2,第3个△B2A3B3,…则第n个等

边三角形的边长等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函数y=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2.已知一次函数y=(k﹣1)x|k|+3,则k=__________.

13.直线y=kx+b与直线y=﹣2x+1平行,且经过点(﹣2,3),则kb=__________.

14.如图,一次函数y=x+6的图象经过点P(a,b)和Q(c,d),则a(c﹣d)﹣b(c﹣d)的值为__________.

14题图15题图 17题图

15.如图,直线l1,l2交于点A,观察图象,点A的坐标可以看作方程组__________

的解.

16.y+2与x+1成正比例,且当x=1时,y=4,则当x=2时,y=__________.

17.如图,点D是△ABC的边BC上任意一点,点E、F分别是线段AD、CE的中点,且△ABC的面积为16cm2,则△BEF的面积:__________cm2.

18.某物流公司的快递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以各自的速度匀速向乙地行驶,快递车到达乙地后缷完物品再另装货物共用45分钟,立即按原路以另一速度匀速返回,直至与货车相遇.已知货车的速度为60千米/时,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货车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现有以下4个结论: ①快递车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100千米/时;

②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20千米;

③图中点B的坐标为(3,75);

④快递车从乙地返回时的速度为90千米/时,

以上4个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

18题图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9题8分,20题10分,21题10分,22题12分,23题12分,24题14分,共66分)

19.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C点坐标为(1,

2).

(1)写出点A、B的坐标: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则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

20.已知直线y=kx+b经过点A(5,0),B(1,4).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若直线y=2x﹣4与直线AB相交于点C,求点C的坐标;

(3)根据图象,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2x﹣4>kx+b的解集.

21.如图,△ABC中,∠A=30°,∠B=62°,CE平分∠ACB,CD⊥AB于D,DF⊥CE于F,求∠CDF的度数.

22.某商场计划购进A,B两种新型节能台灯共100盏,这两种台灯的进价、售

y元,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若商场规定B型台灯的进货数量不超过A型台灯数量的3倍,应怎样进货才能使商场在销售完这批台灯时获利最多?此时利润为多少元?

23.已知:如图1,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D、CB,我们把形如图1的图形称之为“8字形”.试解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请直接写出∠A、∠B、∠C、∠D之间的数量关__________;

(2)仔细观察,在图2中“8字形”的个数:__________个;

(3)在图2中,若∠D=40°,∠B=36°,∠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利用(1)的结论,试求∠P的度数;

(4)如果图2中∠D和∠B为任意角时,其他条件不变,试问∠P与∠D、∠B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即可)

篇三:安徽省蚌埠市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高三1 1月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分值: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读书必先识字?。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汉字承载了许多 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 续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起的作用,所谓?书同文?;汉字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它的文 化内涵非常丰厚。

在我看来,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画,精妙组合。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 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很美。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 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

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从软笔到硬笔,从书写到输入。两次变 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当然,简体字成为规范的正体字也是汉字在二十世纪的重 大的、不可逆的深刻变化。简体字是今天全球汉字应用的主流,也是汉字的现代规范写法。这些变 化之中,不变的是汉字本身。

如今,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即识字率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但我们对汉字的使用 情况却大不如前,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更别提遣词造句的水平。比如微博,不过 一百多字,但这一百多字却缺乏美感,乏味、单调,常出现成语使用不当、错别字等现象。还有一 种情况更为普遍,那就是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这种情况在成年人身上更为常见。 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但同时,这种便捷却无形中阻碍了我 们对汉字的兴趣。追求速度的心态让我们一味快,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意蕴。莫言就曾说过,使用 电脑敲字撰文会使得他常顺手选用电脑提供给他的一些词汇,而无法组织出具有独特意蕴的新词汇, 所以他最终放弃使用电脑进行创作。另外,如今学生普遍课业重、压力大,常为了应付考试而囫囵 吞枣地接收学校老师授予的一切知识,这些知识不经过消化吸收、没调动兴趣,很容易学了便忘。 我们总以为汉语、汉字是我们的基本技能,如同吃饭走路一样无需投入过多学习精力。这种认 识偏差常导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轻视学习汉字、汉语的重要性,一味追求数理化或英语能 力的提高,最终导致我们在学生期间就不曾打下牢固的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我常遗憾地发 现,一些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非常糟糕。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完成了最基本的文化学习后,也开 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缺失,对知识有了精益求精的追求,因此社会开始重视汉字的读写。在这 样的背景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好现象,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学中文出身,却也常感于自己文学水平、文字使用能力的不足,也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因而,我觉得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我们需要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找回对母语的热爱。

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汉字,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 体。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取决于汉字的连续性及其非常丰厚的文化 内涵。

C.汉字是表意文字,很多字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承载历史记忆,有很长的演 化传承

D.尽管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但汉字之美首先表现为点画组合精妙的“形之美”,其次才是六法 造字成就的意蕴美。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每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 字的方式。

B.当今社会,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的现 象则更为普遍。

C.莫言最终放弃使用电脑进行创作,是因为电脑提醒选用的一些词汇常使他无法组织出具有独 特意蕴的新词汇。

D.我们总以为学习汉语、汉字无需投入过多的精力,这种认识偏差使得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 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都非常糟糕。

3.根据原文意思,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今天全球汉字运用的主流,简体字成为规范的正体字是汉字在二十世纪的重大的、不可 逆的深刻变化。

B.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但这种快捷最终导致了人们忽视汉字 本身的意蕴。

C、当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缺失时,与汉字读写相关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是当代社会完成最基 本文化学习的开始。

D.为纠正对于学习汉字、汉语的轻视,我们需要找回对汉字的热爱、对母语的热爱和对知识精益 求精地追求。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人而警敏,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 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祜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

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 急盗为本。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 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 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河北发民溶河,调及它路,齐当给 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

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 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 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 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 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子府 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日:?太

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欠外徙,世颇谓 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 十五。

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 鲜能过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试作《六论》,援笔而成 援笔:提笔,执笔。

B.世颇谓偃蹇不偶 偃蹇:不顺,困顿.

C、巩视之泊如也 泊如:恬谈无欲貌。

D.斟酌于司马迁、韩愈 斟酌:饮酒作欢貌。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嘉祜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是 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

B、“太守与民争利,可乎?”一句中的“太守”是指福州官府,当时福州府每年卖园圃蔬菜,收 入常常三四十万,曾巩对此不同意。

C.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 三州”指“调任明州、毫州、沧州知州”。

D.“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 明当事人对己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叫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论》, 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

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又善待 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

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做福州知 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

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江南大疫, 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10分)

(1)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5分)

(2)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8、这首诗的颔联前人十分称道,被人为是齐梁以来所未有过的佳句,请简要赏析。 (5分)

9、诗的尾联是怎样抒情的?有什么作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要以能者为师的两句是:

,_ (2)《夜雨寄北》中李商隐以想象的手法表达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3)《阿房宫赋》中告诫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的两句是: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失败

李培俊

早上起来,刚刚坐上饭桌,改革就说,妈,工作的事我自己跑吧。你为我操了几十年心了,我 也该出去闯闯了。

母亲惊讶地看了改革好一会,看着看着,母亲的眼睛便有些湿漉漉的。他就有些慌恐,连忙说, 妈,我说错什么了吗?

没有,母亲说,你没有说错,我们的改革长大了,是该出去闯闯了。

但是改革还是看出来,母亲真正的意思并没有说出来。

母亲是个好母亲。当别人的家长为孩子上个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跑断腿,操碎心,费了九牛二 虎之力仍然难达目的的时候,改革的母亲却不费吹灰之力,把他送进了全市最好的学校。

二十几年了,无论大事小事,改革都习惯于听从母亲的安排,他的一切都是母亲替他包办的。 他知道母亲是为他好。上大学报志愿的时候.本来改革要报考中文系,实现从小当作家的梦想。可 母亲说,儿子,你傻不傻呀,都什么年代了,现在谁还愿意当作家?谁说谁是作家比骂这个人阳痿 还要入骨三分。母亲一言九鼎,改革便报考了没多少人愿上的政教系。

改革今年大学毕业,工作的事自然不用他操心,早在他还坐在教室里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母亲 已经为他安排了去处。回来当天,母亲就说,儿子,你工作的事已经定了,市委组织部,过几天就 去上班吧。

现在的岗位职位往往是僧多粥少,这是中国的现状,也是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改革能够谋到 这么好的单位,是多少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改革当然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组织部是发官帽的地 方,手里提着官帽,何愁戴不到自己儿子头上?

如果不是母亲的安排,改革也许就顺顺当当地去上班了,先当个科员,然后一步一步地攀爬上 去,由副科到正科,然后副处,弄得好了,往上再上几个台阶也未可知。

可这次改革不想再听从母亲的安排,这与这个岗位本身无关。他觉得自己已经22岁了,凡事应 该有自己的主张,自己该作上一回主了。

于是,改革在饭桌上宣布:从今天起,他要出去自己求职了。

母亲无可无不可的,浅浅地笑笑点了点头。送他出门的时候还含意不明地又笑了笑,轻轻地在 他肩膀上拍了几下,放他走了。

市晚报社看过他的学历证明,对他十分满意,让他填过一应表格,总编让他回家等消息,说是 不应该有什么问题。临走,还把他送到楼下,才握手告别。

走出报社大门,是一派明亮得有些不太真实的阳光,走在阳光里,改革就想,求职也并不是什 么难事,这不,一说就成了嘛。

但是改革高兴得过早了一些,当天晚上他正躺着看书,接到了晚报社总编的电话,很抱歉地告

诉他,报社暂时没有编制,还不能接受他。改革问总编,昨天你不是黑籽红瓤地答应得好好的吗? 怎么只隔了一天就变卦了?

总编支支吾吾地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第二天改革又去了电视台,照样答应录用,照样又是变卦。不过电视台的电话打得晚了一天, 但内容和报社大同小异。

改革退而求其次,把求职的目标定位在企业。他想,行政事业单位有编制,企业总没有所谓的 编制吧。哪怕去当个小办事员,写个材料,出出板报,哪怕给头们打水扫地,也算是自己找的工作。 但是,问遍全市的企业,仍然没有哪个企业接受他,都说人满为患,下岗职工还没法安排哩。 母亲从不问改革求职的事,一个字都不提。但他知道母亲是关心这个事的,只是不说到嘴上而 己。

这天,筋疲力尽的改革回到家里,母亲破天荒地问起他求职的事。母亲说,怎么样了?

改革摇摇头。母亲问他,那你打算怎么办?他说,我不知道。母亲叹了口气,以商量的口气说, 不行了先到组织部去上班?

到底去不去上班呢?改革觉得这一次的自己的确失败了。他知道,他是败在了母亲手上,他的 事是要由母亲来做主的。因为母亲既是母亲,同时也是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

但是……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尽管从小到大都是母亲替他打理一切,但当大学毕业后,改革不想再听从

母亲的安排,想自己找工作,这说明他有自谋职业的自信和勇气。

B、改革的母亲虽然在开始什么事情都替儿子安排好了,但她在儿子想自己找

工作时,却完全没有干涉,是一位非常大度、比较开明的母亲

C.小说结尾以改革找工作的失败而告终,这一安排出乎意料,直接再现了当

今社会所存在的官员滥用职权、营私舞弊的灰暗现实。

D.小说的主人公以“改革”命名具有一定的深意,改革毕业后想要凭借自己

的能力谋取职位,如果没有母亲的重重阻挠,他一定会如愿的。

E.这篇小说既表现了当今中国一些父母对孩子成长的不当做法和影响,也侧

面反映了个别官员滥施权威的问题,蕴含着作者对现实问题的优思。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改革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的结尾以改革的失败而(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告终,你觉得改革会同意母亲的意见去组织部上班

吗?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说明理由。f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吴小如

舒晋瑜

吴小如有三个嗜好,一是作诗,二是看京戏,三是写字。这三个嗜好都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喜 欢读书,最大的梦想是当作家。

吴小如年轻时曾经被父亲认为?不是写诗的材料?,年轻气盛的吴小如吴小如不服气,当时就下决 心:我非做好不可!父亲晚年的时候,再看吴小如作的诗,问他:?你看你的诗像谁??吴小如说: ?谁也不像。?父亲说: ?不对,你的诗像我。?由此可见,吴小如先生受父亲的影响很大,而并 不自觉。 从?不够材料?,到得到父亲的认可,吴小如是下了功夫的。在他的印象中, ?有兴趣 就爱钻研,什么事都有成功的那一天。?这是吴小如的经验。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