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高中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4:15:20 高中作文
篇一:作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把握“感恩”话题作文的立意、选材角度,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点拨诱导,在充分理解“感恩”含义的基础上,写出真情并有所创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感恩的重要性,学会感恩,培养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是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把握立意、选材的角度。
【教学难点】
写出真情并能创新。
【教学方法】
情景陶冶法 点拨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影音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想】
唯情能动人,唯情才成文。感恩,源于心灵深处的感动与真诚,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以,我想通过大量的音频、视频、文字资料,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联系生活实际,点拨诱导,帮助学生立意选材,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课后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营造氛围。
二、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汶川地震新闻实录?——敬军礼的孩子。
学生自由发言:这个孩子为什么要敬礼?看着这幅画面你想说什么?
教师总结:小小的孩子,忍着巨大的伤痛,也要微笑着以一个军礼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这就是感恩。我想灾区的人们,只要怀着这样一颗感恩的心,就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重建自己的美好家园。今天我们就以“感恩”为话题做一番感悟,写一篇习作(示题)。
三、真情感受
播放手语操 “感恩的心”视频,师生一起做,感受感恩的力量。
四、构思引导及技法点拨
1、学生自由发言:为什么感恩?感恩谁?感恩什么?
教师总结:父母的呵护、哺育;老师的指导、教诲;朋友的关心、提醒;自然的恩赐、赋予;失败的鞭策、启迪;(后两点要适时引导)??
点拨一:多角度立意,拓宽选材空间,形式上可以镜头式组合,小标题式串联,同时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 具体怎样感恩?举例说明。
教师举例:如感恩父母,我们可以送水拿药,好好学习,也可以常回家看看,刷刷筷子洗洗碗,等等。
学生讨论发言。
点拨二:集中选材,具体地,有详有略地描述,评议,正反对比。
3、 投影故事《我要给妈妈洗头》
老师正在做一次如何感恩父母的调查。
一个同学马上说:“等我长大的时候,我要送一套很大很大的别墅给他们。”其他的同学露出惊奇和羡慕的目光。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我要请爸爸妈妈出去旅游,南极的冰川和北极的极光就是我送给他们的礼物!”其他的同学传出不小的赞叹声。
只有一个女孩怯怯地说:“我要给妈妈洗头,让??让她的长发飘逸起来??”空气在这一刻凝固了,教室里静得能听见心跳声。
“为什么?”老师不解地问。
“在一次车祸中,妈妈的双手致残了,只有我给她洗头??对妈妈来说,洗头是种幸福!”
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学生讨论发言:小女孩为什么会获得雷鸣般的掌声?
点拨三:感恩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所以要注意写出真情,关注细节,以小见大,以点代面。
4、投影《千手观音》图片,讲述邰丽华的故事。
点拨四:纵横古今,引用故事,借题发挥,丰富文章内容。
五、实践演练
1、 仿写
感恩是牡丹。人人都知道牡丹的惊艳,可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地沉下心来领略其中的美。就像人人都知道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地学会了感恩这至亲的亲人。
2、根据前面的感悟,自主写一片段。
学生任选一题,写好后,可采取教师点评,学生点评等多种方式相互交流评价。
六、习作布置
在本节课学习的基础上,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体裁不屑题目自拟,下一节课交稿互评。
七、 教学寄语
有了一颗感动的心,你就会觉得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义的。如果我们曾感动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祝福、一句劝勉,如果我们曾感动于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颗露珠、一泓清泉,如果我们曾感动于羔羊跪乳、乌鸟反哺、落红护花、落叶归根,那么,请你拿起笔,记录下自己的情感历程,用自己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
《母爱》作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用生活中的一个事例表现母爱;
2 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3 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一首歌曲,大家想一起欣赏一下吗?【课件出示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二 学习从生活中寻找事例表现母爱
1. 同学们这首歌使你们想起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2. 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又教会我们做人。这一切都渗透着母亲那份浓浓的母爱。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她悄无声息,犹如涓涓细流,滋润我们成长,可以说,在我们的生命里,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母亲的关爱。那么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母亲,重温一下这分深深的、浓浓的、而又被我们忽视的母爱吧!(板书课题:母爱)
3. 刚才的这首歌曲中有这样两句话:“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同学们,你们有过同歌词描写的一样的经历吗?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先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例,教师先不急于指导细节,尽可能多得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第二个学生说事例的时候,教师就开始引导能集中体现母爱的一句话,写一件事,可以先从一句话开始。
教师引导语: 同学,老师说你感到的母爱是___,你同意吗?和他有类似体验的同学请举手,看来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写作材料。同学们,还想到了什么?
4.让学生小组交流,保证大多数学生有一个可以写出作文的事例。
【这是我所理解的如何帮助学生选择写作材料的一种突破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这种方式比较有效。】
5. 找一个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发言,帮助他把母爱细化。
如:你注意到妈妈接你时那体贴的眼神了吗?你注意到妈妈那______了吗?说说。
三 选择一件能表现母爱的具体事例,当堂写作
1.大家说得好,母爱真的很感人。你们说的每一个事例中,感人的地方可能不止一处,妈妈那温馨的身影,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体贴的动作可能都包含着一个浓浓的爱字。如果说母爱是一条长长的锁链,那么这些细微的地方就是构成锁链的一个个所扣,把这些细微的地方写出来,母爱就显现出来了,是吗?
2.有名同学也写了一篇反映母爱的文章,想看吗?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到了母爱? 出示文章:
母爱
人们都说母爱情深,我觉得他们说的对。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也是最无私的爱,它会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让我们感到无限的温暖。
记得有一次,窗外下着小雨,我起床一看,都七点了。
我匆匆吃完饭,背起书包准备换鞋上学,妈妈拦住了我,想叮嘱几句。也许是怕我嫌烦,她迟疑了一下,只说了句“带的午饭要吃掉”,就轻轻打开了门。我穿鞋时,妈妈在一旁站着,似乎想帮着我做点什么。于是,她把我的那把小伞撑开,看是不是好使,接着又合上,合到恰当的位置,保证我出门一按就能打开。妈妈做完这些,我的鞋带还是没系完,她索性就蹲下来,帮助我系好了没系完的鞋带。妈妈有些胖,看得出她蹲得很吃力,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脸上就冒出了汗珠。
我匆匆下了楼,走到小区的拐角处,回头一看,妈妈正在阳台上向我这里张望。我能感觉,那眼神将一个字悄悄地写进了我的心里。
3.交流:
文中的那位妈妈像你的妈妈吗?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到了母爱?
4.其实刚才引起大家共鸣的地方就是作者描写具体的地方,她把妈妈的爱体现在了这些细微的举动上,收拾书包是爱的细节,准备雨伞是爱的细节,系鞋带是爱的细节,那阳台上的眼神也是爱的细节,从这些细节中我们感受到了母爱,不是吗?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呢?(板书:细节描写)
5.现在,能写了吗?给大家十分钟,把你想到的这件事中最能体现母爱的那些细节写出来,时间够不够?
四 、通过交流,完善自己的作文
1. 好,现在可以读我们自己的作文了,请看这篇作文。读过之后,我们谈谈文中哪些地方流露出了母爱?
2.我们再来一起帮助这位同学想想,可能漏掉了哪些细节。
3.学生交流,教师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把细微的地方再想细致一些。
五、情感升华,激发学生感恩的情结。
同学们写的真好,从你们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你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深厚与强烈,母亲的爱是超越生命的爱,她像暖流源源不断地流向儿女,那么此时此刻做为儿女的你们想对你们的妈妈说点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结束语:今天老师真高兴,因为从你们的言语中,我也能感受你们对母亲的爱,你们长大了。母爱不是奔流大海,它是平常生活中的长流细水,只有我们用心去体察,才能感觉到它的绵绵不绝。下面就把这首《烛光里的妈妈》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并捎去我们的祝福:愿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健康!永远幸福!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下把文章修改好,并读给你们的妈妈听,下节课我们再交流一下心得,大家说好吗?
篇二:高考目标
篇三: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目标及落实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
一、从“三纲”(大纲、课标、考纲)看高中作文教学教什么
1、2002年版《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8条:
⑴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内容来源)
⑵能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写作态度)
⑶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写作个性) ⑷作文要观点鲜明,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健康;思路清晰,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内容要求)
⑸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地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要求)
⑹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做到规范、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要求) ⑺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提倡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训练要求)
⑻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三年中课外练笔不少于3万字。(训练指标)
2、2003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9条:
⑴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内容来源)
⑵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写作态度)
⑶书面表达要观点鲜明,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新思维。(内容要求)(与02年大纲第4条对调)
⑷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写作个性与写作素材积累)
⑸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要求)(表达要求)(与02年版第6条合并)
⑹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训练要求)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训练指标)(将02年版第7、8条合并)
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新增口语交际训练的一般要求)
⑻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新增口语交际训练的较高要求)
⑼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新增口语交际训练的高级要求) 3、由以上两个“大纲”不难看出高中作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⑴写作内容:来源于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情感真实,态度真挚。(源自①②)
⑵文体要求:有个性、有创意,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但以议论文为主。(源自③④)
⑶特别注意:要讲究文章的结构,要讲究文章的语言。(源自③⑤)
⑷训练途径:多写多改;有一定速度;口语表达训练与书面表达训练相结合。(源自⑥⑦⑧⑨)
4、2006年北京考纲要求——根据题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⑴能写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⑵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⑶能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⑷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规范
⑸鼓励写思想深刻、材料新颖、有文采、有创意的文章
二、我校作法简介
1、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并重;以议论文训练为主,兼顾其他文体;高一重点为记叙文和叙事散文,高二重点为议论文,高三重点为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
2、从练笔入手,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练笔与摘抄相配合;练笔与命题作文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3、注重文体意识的培养,内容、语言、结构三项并举。
附:一次练笔讲评
三、评价一篇作文优劣的标准(高考会考议论文的评价标准)
1、一类文(会考44分以上,百分制88以上;高考51分以上,百分制85以上) 会考:观点鲜明,分析深刻并与事例紧密结合;语言准确流畅得体;结构完整严禁。(基准分46)
高考:紧扣论题,观点鲜明;材料精当,说理充分;语言流畅,表达得体;结构严谨,层次 分明。(基准分55)
2、二类文(会考37-43分,百分制74以上;高考38-50分,百分制63分以上) 会考:观点明确,分析较深刻,能与事例较好结合;语言准确连贯,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有调理。(40)
高考:符合论题,观点明确;材料较充实,说理较充分;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44)
3、三类文(会考30-36分,百分制60以上;高考25—37,百分制42分以上) 会考:观点基本明确,有分析并与事例基本一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34)
高考:基本符合论题,观点基本鲜明;有一定的材料,说理不够充分;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31)
4、四类文(会考29分以下,百分制58分以下;高考24分以下,百分(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制40以下) 会考:审题有明显偏差或观点不明确,没有分析,事例不足以证明观点;病句较多;结构不够完整,条理混乱。(26)
高考:偏离论题,观点不明确;材料贫乏,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