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先秦时期名人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5:36:18 作文素材
先秦时期名人故事作文素材

篇一: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先秦篇

孔子 :(公元前551年9

月28日~公元前479年4

月11日),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省

曲阜市)。孔子开创了私人

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修订了六经(分别为:《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

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墨子 :( 约在公元前

468年~前376年),名翟

(dí),又称墨翟,战国时

期鲁国人(滕州)。墨子是

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

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

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老子 :(约前580年—前

500年之后), 原名李耳,

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

其为“老子”,河南周口鹿邑

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

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

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世界文化名人。著有《老子》一书,后人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共81章,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也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翻译最多的经典。

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

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孙子 :孙武(约前545

年—前470年),字长卿,

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

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

家、政治家,尊称兵圣。

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

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是兵法家孙膑的先祖。

孙子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

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13篇,被重用为将。

他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几近覆亡楚国。其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孟子 :(约公元前372~

前289),名轲,邹(今山东

邹城市)人。战国时期伟大

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

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

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

篇二:名人追梦故事

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受刑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共526500字。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坚持他的音乐创作,耳朵聋了又听不见,就用筷子插进钢琴的发声器,以震动来辨别音调,最终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诺贝尔决心把烈性炸药改造成安

全炸药。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

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列宁小时候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屠格涅夫和他的童年生活

屠格涅夫(1818-1883)的创作在俄国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早期写过诗歌,在四五十年代写过剧本、随笔等体裁的作品,一生中完成了许多优秀的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他善于体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思潮,关心重大社会问题,努力追求生活真实,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透过一系列的作品,敏锐地反映了俄国解放运动和社会思想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他在艺术上所做出的成就是卓越的。比如他在对人物内心感受的表达,对于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长篇小说的结构以及发展俄罗斯文学语言等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对于俄国和世界文学界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他是俄国现实广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于一八一八年十一月九日出生在俄国中奥辽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童年是在他的母亲的一个庄园斯巴斯科耶一卢托维诺活村度过的。他的一部分作品也是在这里完成的。奥辽尔省一带自然风光秀丽,给屠格涅夫以深刻的影响,有助于他描绘自然景物卓越才能的成长。 屠格涅夫的母亲瓦尔瓦拉·彼得罗夫娜·屠格涅娃是个非常任性、专横的女地主,贵族的偏见和恶习在她身上十分突出。她很残酷,经常体罚仆人,有时因为一个小小的过失不把农奴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瓦尔瓦拉·彼得罗夫娜的这种性情也表现在对等儿子的态度上。她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屠格涅夫后来回忆说:“在我生长的那个环境里,打人、拧人、拳头、耳光等等,简直成了家常便饭。”农奴主的残暴行为,是屠格涅夫所难以容忍的的。童年时代的屠格涅夫就憎恨农奴主的暴行。

爱提怪问题的“低能儿”

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40年入美国籍,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因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人之一,他创立的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具有“改变世界”的重大意义。那么,这样一位科学巨子的童年时代,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1882年,爱因斯坦来到这个世界已经3年了,却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天真活泼,爱说爱笑。他总喜欢静静地坐在客厅里,歪着脑袋认真地倾听从母亲的指间流淌出来的优美动人的音乐。母亲看着他那聚精会神的憨样,开心地笑了,说道:“瞧你一本正经的模样,简直就像一个教授!嗨,我的小宝贝,你为什么不说话呀?”爱因斯坦动了动嘴唇,没有回答母亲的问话,但他那对亮晶晶的眼睛却扑闪扑闪地不断眨动着,显示出快乐的光芒,他的内心已经体会到音乐的优美流畅,但他却说不出口。 爱因斯坦的父亲喜欢郊游,经常兴高采烈地带着全家人到野外去游玩。小爱因斯坦十分喜欢这种活动,那美丽动人的湖光山色,那耸入云霄的参天大树,那颂歌般的松涛,那金色的阳光,都使他沉醉,然而,他却不爱说话,不能用语言把这一切表达出来。而比他小的妹妹却象一只百灵鸟,一路上欢快地唱着、叫着。 邻居家的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游戏,小家伙们在一起尽情地唱呀、跳呀、叫呀,可这里面却没有爱因斯坦的身影。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客厅的角落里玩搭积木,一玩就是老半天,然后默默地坐着,忘情地欣赏自己的杰作。就这样,小爱因斯坦已经四五岁了还不大会说话,这时,父母有点儿着急了:“难道他是低能儿,是个傻子?”父母亲赶紧为他请来了医生,却没有检查出什么毛病。 小爱因斯坦在常人眼里,并不是一个聪明。

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坚持他的音乐创作,耳朵

聋了又听不见,就用筷子插进钢琴的发声器,以震动来辨别音调,最终创

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

篇三:先秦经典寓言故事

五十步笑百步

成语释义:

?五十步笑百步?一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当中的?五十步笑百步?是指打仗时候向后逃跑五十步的人嘲笑向后逃跑一百步的人胆小。词语流传至今,用以比喻现在的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过失,却没有反思到自己也有这样的不足或过失,只是程度要比别人轻一些罢了。?五十步笑百步?是一种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

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译:

梁惠王说:?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河内(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致于饿死。有时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它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作法,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变得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变得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鬼,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成语示例:

1、你不要总是嘲笑他,其实你俩是五十步笑百步,半斤八两。

2、你真是五十步笑百步,说他成绩差,你和他的成绩只不过相差一两分。

3、看见哥哥平时不听话的样子,我取笑他,妈妈便说:?你别五十步笑百步了!

4、他的羽毛球打得很烂,可他还在那五十步笑百步地说我打球太臭。

攘: [rǎng] 鸡者

成语释义:

因不愿干脆及时地改正错误,而挖空心思地为自己的错误辩护。攘:盗窃,窃取 原文

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译文

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行为。?(他)说:?请不要生气,(我)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就不偷了。? 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礼义,这就要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有一位家长孩子爱欺负小同学,爱做坏事。有一天,她的孩子跑到低年级的班里把全班的桌子几乎要推倒完了,她赶到现场,不是马上就制止自己孩子错误的行为,而是看着孩子推倒最后的一张桌子。人家问她,你怎么不管教自己的孩子,她说:?这个孩子的性格很硬,讲也不听,就让他把桌子推完了吧,推完了,他也就没有桌子推了。?

这位老师母亲的心思与?攘鸡者?的心思如同一辙,真的想不到距孟子到现在两千多年了,还出现了今版的?攘鸡者?,古人的话很具前瞻性。

揠苗助长 成语释义:揠:拔起。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作?拔苗助长?。

【反义词】顺其自然、循序渐进 、放任自流。

【灯谜】揠苗助长(打三字口语一) 谜底:贪快活[1]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3)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成语启示:

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2、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成语示例:

1、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拔苗助长。

2、吴万森满怀忧虑地说:?‘抢先教育’违背了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这种拔苗助长的办法结果必将造成对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

庾公之斯

出自《孟子》

原文:

逢蒙跟羿学射箭,学得了羿的技巧后,他便想,天下只有羿 的箭术比自己强了,于是便杀死了羿。孟子说:?这事也有羿自己 的罪过。?

公明仪说:?羿不该有什么罪过罢。?

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思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矣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sheng(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四声)矢,而后反。?

译文:

逢蒙跟羿学射箭,学得了羿的技巧后,他便想,天下只有羿 的箭术比自己强了,于是便杀死了羿。孟子说:?这事也有羿自己 的罪过。?

公明仪说:?羿不该有什么罪过罢。?

孟子说:?罪过不大罢了,怎么能说没有呢?郑国派子濯孺子侵犯卫国,卫国派庾公之斯追击他。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不能拿弓,我是必死无疑的了。’问他的驾车人:‘追我的人是谁?’驾车的说:‘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说:‘我能活了!’驾车的说:

‘庾公之斯是卫国善于射箭的人;您(反而)说?我能活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子濯孺子说:‘庾公之斯是跟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跟我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正派人,他看中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的。’庾公之斯追到跟前,说:‘先生为什么不拿弓?’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无法拿弓。’庾公之斯说:‘我向尹公之他学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您学射箭,我不忍心用您传授的技术反过来伤害您。虽然这么说,可是今天这事,是国君交付的事,我不敢不办。’说完便抽出箭来,在车轮上敲,敲掉箭头,射了四箭之后返身回去了。?

【注释】

①逢蒙学射于羿:逢蒙,羿的学生,后背叛羿,帮助有穷国的相寒浞杀死了羿。羿,传说是古代有穷国的国君,以善射闻名。②子濯孺子郑国大夫。③庾公之斯:卫国大夫。④尹公之他(tuō):卫国人。

《三国演义》中在华容道曹操逢关羽之时曾引用此典故: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于是关羽就将曹操放了。

捉放曹:

操曰:?赶到荆州将息未迟。?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何又大笑??操曰:?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将军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危,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骤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后人有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墦(fan)间乞食

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