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如何区分的、地、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8:21:44 作文素材
如何区分的、地、得作文作文素材

精选作文:如何区分的、地、得作文


 

  关于“的”“地”“得”的用法,你知道多少?


  可能处于粗心疏忽,或认识上的模糊,发现很多朋友对“的”“地”“得”的使用很随便。此乃小事,对只爱看不爱写的人来说无所谓。可对于喜欢文字并经常发帖的朋友来说,则是大事,和错别字一样,容易让人不好意思。


  “的”“地”“得”各有自己的习惯用法,比如“我的,他的,卖菜的,的确”;“地球,道地,境地,心地”;“得奖,得当,饭得了,不得骂人,均得参加”。可是,在此要讲的重点并不是以上这些,以上这些属于固定词语,容易记忆,不会出错。容易出错是表现词性的地方。下面我一一讲来:


用在词或语后表明形容词性

“的”



  比如高大的建筑。建筑是名词,高大是形容词,高大是来形容建筑的。什么样的建筑?高大的建筑。这里就要用“的”来连接。此类举例很多:绿色“的”菠菜,空中飞翔“的”鸟,这才是一个完整“的”。


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副词性

“地”



  比如飞快地跑。跑是动词,飞快是形容词,飞快是来形容跑的。怎么样的跑?飞快地跑。这里就要用“地”来连接。此类举例很多:大声地唱,生气地高声大骂,呜呜地哭了,顺利地跑到了目的地……


用在动词后表示可能

“得”



  比如跑得真快。跑是动词,跑得结果怎么样?很快。这里就要用“得”来连接。此类举例很多:飞得高,兴奋得失眠了,长得贼漂亮……

  记住:“得”的前面是动词。


  最后,把“的,地,得”用在一段话里给以总结:美丽的姑娘,婀娜地走在弯曲的田间小路上,她走得如此轻松欢快。



“大中华杯”全球华语大赛

官方网站:www.dazhonghubei.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601100839 

微信号:dazhonghuabei


篇一:如何区分“的地得”

“的”字歌

白勺“的”──“是什么”,名词跟着白勺“的”。

红红的是什么?

红红的太阳和苹果。

金黄的是什么?

金黄的玉米和花朵。

宽宽的是什么?

宽宽的公路和大河。

长长的是什么?

长长的绳子和火车。

美丽的是什么?

美丽的鲜花和景色。

香甜的是什么?

香甜的点心和水果。

又高又大的山,又粗又壮的树,各种各样的桥,婉转动听的歌??

白勺“的”──“是什么”,我会用“的”夸夸我!

“地”字歌

土也“地”──“做什么”,

跟着土也“地”做动作。

轻轻地做什么?

轻轻地擦,轻轻地摸。

悄悄地做什么?

悄悄地走,悄悄地说。

热情地做什么?热情地照顾我。

急急忙忙地做什么?急急忙忙地去救火。

懒洋洋地做什么?懒洋洋地晒太阳。

慢吞吞地做什么?

慢吞吞地把话说。

高高兴兴地唱,痛痛快快地玩,安安静静地想,端端正正地坐??

土也“地”──“做什么”,我会用“地”真不错!

“得”字歌

双人“得”──“怎么样”,到底怎样“得”来帮。

跑得怎么样?

跑得快极了!跳得怎么样?跳得可真高!写得怎么样?

写得工整又大方。

唱得怎么样?

唱得动听又响亮。

吓得怎么样?

吓得脸白心又慌。

冻得怎么样?

冻得打战手也僵。

哭得天昏地暗,

下页

篇二:的地得的区分

的地得的区别

的地得的区分:

“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如“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补充两点: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

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总结:的+名词;地+动词;动词+得+形容词。

动作后双人旁,动作前提土旁,一动不动白字旁。顺口溜中的“一动不动”就是指“的”的前面和后面都不是表示动作的。

例如:可爱(的)小鸟雪白(的)梨花清清(的)河水

认真(地)写字大声(地)读书专心(地)听讲

跑(得)很快跳(得)很远说(得)响亮

“的、地、得”的用法:

“的”用在描述或限制人物、事物时,形容的词语与被形容的词语之间。如:“漂亮的衣服”;“辽阔的土地”;“高大的山脉”。

“地”用在描述或限制一种运动性质、状态时,形容的词语与被形容的词语之间。如:“飞快地跑”;“匆匆地离开”;“慢慢地移动”。

“得”用在说明动作的情况或结果的程度时,说明的词语与被说明的词语之间。如:“跑得快”;“飞得快”;“走得慢”。

“的、地、得”的用法可以简要地归纳为:

名词之前“白勺”的,形后动前“土也”地,动后形前“双人”得。

六、短语练习:给短语填上“的、地、得”:

猛烈()北风、胜利()到达、惨痛()教训、愤怒()声讨、鲜艳()红旗、勇敢()战士、迅速()前进、耐心()说服、丰富()经验、热烈()庆祝、巨大()变化、积极()参加、分析()透彻、服务()周到、广泛()阅读、描写()生动、贯彻()及时、毕生()精力、观察()仔细、感动()流泪

七、练习答案:

猛烈(的)北风胜利(地)到达惨痛(的)教训愤怒(地)声讨鲜艳(的)红旗勇敢(的)战士迅速(地)前进耐心(地)说服丰富(的)经验热烈(地)庆祝巨大(的)变化积极(地)参加分析(得)透彻服务(得)周到广泛(地)阅读描写(得)生动贯彻(得)及时毕生(的)精力观察(得)仔细感动(得)流泪

(1)勇敢(的)海燕迎着暴风雨迅猛(地)飞翔.

(2)民警同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

(3)“六一”节这天,妹妹打扮(得)很漂亮,高高兴兴(地)到学校参加晚会.

(4)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我们.

(5)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松脂(的)香味.

(6)英雄(的)红四团战士和守城(的)敌人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搏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途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7)一条条又肥又大(的)鱼,突然跃(得)很高.

“的、地、得”练习

1、河边(的)草丛

2、肥嘟嘟(的)小鸭子

3、用软软(的)肚子轻轻(地)压在鸭蛋上

4、狐狸(的)四肢酸(得)受不了了。

5、长长(的)树皮绳子

6、把鸭蛋紧紧(地)绑在肚皮上

7、狐狸(的)小聪明

8、追兔子(的)时候

9、他自言自语(地)说

10、我怎么成了一只吃素(的)狐狸了

11、好吃(的)鸭蛋

12、狐狸玩(得)高兴

13、发明了很多用舌头玩鸭蛋(的)游戏

14、狐狸(的)美梦成真了

15、他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16、狐狸(的)鼻尖,狐狸(的)头,狐狸(的)耳朵

17、狐狸疼(得)张大了嘴巴

18、以前我在蛋壳里(的)时候

19、小鸭子吃(得)肚子圆滚滚(的)

20、睡眼蒙眬(地)说

2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2、助人为乐(的)小华被市少工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2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24、由于李红同学学习勤奋,这次语文测试,她考(得)特别出色。

25、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紧张(地)收割麦子。

26、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27、颐和园(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28、天渐渐(地)冷起来。

29、他们玩(得)真痛快。

30、紧张(的)工作

31、静静(地)流过

32、变化(得)真快

33、明亮(的)月光

34、缓缓(地)移动

35、熟练(地)操作

36、愉快(地)歌唱

37、茂密(的)树林

38、美丽(的)田野

39、暖暖(的)春风

40、欢快(的)孩子们愉快(地)歌唱

41、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

42、天然(的)指南针

43、忠实(的)向导

44、地上(的)树影

45、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

46、波浪(的)足迹

47、长满树木(的)陆地

48、更多(的)宝藏

49、特殊(的)地壳运动

50、恐龙化石(的)骨架

51、人物(的)对话

52、雨后(的)景象

53、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54、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55、渐渐(的),雷声小了。

56、清新(的)空气

57、多姿多彩(的)画卷

58、合适(的)材料

59、再评一评,谁(的)手巧,谁说(的)清楚、明白。

60、古代(的)能工巧匠

61、五颜六色(的)裙子

62、大家(的)称赞

6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4、洁白(的)纸

65、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66、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

67、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68、画中(的)景物好象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69、打孔后(的)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

70、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

71、长长(的)城墙

72、周总理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敲着欢乐(的)鼓点。

73、茂密(的)枝叶,绿色(的)凉棚

74、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

75、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76、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77、我们会给小猫安排一个舒适(的)家,会很好(地)照顾它。

78、卡罗尔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79、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骄傲。

80、年迈(的)大娘;晶莹(的)露珠;温暖(的)春风;阳光灿烂(的)世界

81、静静(的)山谷;清脆(的)歌声;欢快(的)泉水

82、蝌蚪快活(地)游泳,布谷鸟欢乐(地)歌唱。

83、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84、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85、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

86、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87、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他用粗重(的)噪音呼唤着笋芽儿。

88、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地)向上钻。

篇三:作文如何突破50分

作文如何突破50分

高中作文分值高,限时短,阅卷老师的阅卷时间也很有限,那么,我们如何使自己的文章在瞬间打动阅卷老师,让阅卷老师情不自禁地为你打出理想的分数呢?以下几个小窍门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1、立意新颖。

作文题目的立意往往具有多重性、广阔性,因此我们在写作前应该开拓思维,多提出几个立意方案,并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找出一个平日少见而又发乎内心的见解来作为文章的主题。假如我们看到作文要求,仅仅止步于“是什么”、“有什么”之类的问题上,这样得到的立意常常停留于事物的表面,没有新意。因此,我们要学会挖掘作文的深层意蕴,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本溯源。比如,我们写作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时,应该找出支配人物言行举止的思想闪光点;我们写作以写事为主的文章时,应该找出事物本身的审美价值,或寄托某种情感或寓意。再比如,我们写作议论性的文章时,应该抓住矛盾的本质。实践表明,最可行的办法是,面对文题或材料多思考“为什么”、“怎么办”之类的问题,这样便会逐步接近直至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得深刻的立意。

2、材料新鲜。材料新鲜是指我们写作时所选用的事例新颖,能吸引读者,使文章充满活力。这里所说的“新”,并非要我们去挖空心思,找出怪异的材料。我们要使作文材料新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搜索新奇的素材,即从现实生活、历史典故、文学名著中去搜寻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旁征博引,既丰富文章内容,又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新意,特别是引用文化含量比较高又具有时效性的例子,会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二是杨柳新翻,同样一个素材,用自己的眼光审读,发现别人所未发现的意蕴,或者从违背常理的角度去巧妙运用素材,运用不同观点去分析,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要学会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推陈出新。

3、构思新巧。所谓构思新巧,就是要求我们在一般的构思上寻求突破,把所要表达的内容按照新的方式、新的视角充分表达出来。我们要做到构思新巧,首先,在思想意识上要做到与时俱进,在构思上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新的观念。其次,在思维上要做到立体思维,提高综合思维品质,尤其是发散思维品质。最后,在思路上要做到敢为人先,同时要有意识地学习一些构思手法,并自觉地将其用到写作中去。如鲁迅先生的《药》,采用了明线和暗线交织的结构方式,明线揭示了“群众的愚昧”,暗线表现了“革命者的悲哀”,从而揭示了“要使革命成功,必须首先唤醒大众”的主旨。这是“构思新巧”的经典之作。

4、内容深刻。深刻,是指作文的见解深刻。记叙性的文章以记叙、描写为主,一般是通过议论与抒情来体现深刻的。记叙性的文章中的议论和抒情,虽然所占篇幅一般都比较短,但在体现深刻上有其独特的作用。比如,议论和抒情可以深化叙事的内容,也可以让情感得以升华。无论是饱含哲理的抒情还是与抒情相结合的议论,还是赋予议论以形象化、情感化的色彩,都能透过所叙内容揭示其本质意义。议论性的文章中不仅要有正确、科学的理,而且这个理还要尽量讲得深入、切实,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此外,文章中还要有周密的论证,这样,道理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才能被挖掘出来,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深刻;还要以理取胜,以理服人,让读者能够真正接受作者所揭示的观点。

5、感情真挚。作文感情真挚就是要求我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受,用极富情感的语句写出来,而且在写景、状物、叙事中,都寄以饱满、真挚的情感。因此,我们在叙述事件时,一定要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中,在脑海中营造浓烈、深沉的情

愫,再用优美的语言将其细致地表达出来。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具体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把自己的感情准确、细致、充分、生动地抒发出来。另外,我们在平常练习写作的时候,在锤炼文句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合理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灵活组合各种句式,这样可使文章语言既多姿多彩,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

6、意境深远。意境就是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中蕴涵的或者体现出的含意隽永的境界,它是对形象更高的要求。刻画一个人物,描摹一种情状,如果只是做到“形似”,只求其生动逼真,而不能揭示生活哲理,不能表现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不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深思,那么就难说这样的形象是真正的生动的形象。具体来说,我们在写景状物时,可以通过象征、暗示等含蓄的手法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所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在写人叙事时,可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另外,我们还要学会在艺术画面的描绘中追求语言的音乐性,或者在艺术画面中融入与文章水乳交融的音乐内容,从而达到诗乐结合、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7、材料丰富。高考作文尽管范围很广,但从大处来说,无非个人、社会、自然等几方面的话题,因此,如果我们在平时阅读时就这些方面多加思考,多积累一些有用的材料,那么考场上就不愁没有东西可写了。我们平时可以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归纳材料,构筑自己的“知识仓库”。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平时要多进行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的练习,扩展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比如关于“快乐”的话题,如果从多个角度思考,“快乐”的原因是很多的,如战胜自己是一种快乐,拥有平静安宁的心境是一种快乐,坦然面对苦难是一种快乐,坦然面对荣誉是一种快乐??如果能多想几个角度,再从这些思考中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那么文章的内容就会非常丰富。

作文导学——审题篇

【目标导航】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环。

审题,就是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范围、角度、重点等。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首先把好审题这一关,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不对题,文不对“体”。即使文字功底很好,也难免“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审题步骤】

1.扫视——快速扫读文题,以明体裁,找重点,求范围。

①看文题的类型——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材料作文;还是想象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

②看文题的内容——是记事,还是写人;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是写文,还

2.

品析——

②分析半命题的表达形式,理解要求,仔细斟酌之后再进行“完形填空”。

③阅读文题中的材料,从提炼中心、改写续写、其它用途三个角度判定其作

3.

补读——

4.

②细读文题中的解释、举例、说明与提示,看其中隐含有哪些对写作构思有用的信息。

③研究文题前后附加的成段的语言文字,看其中是否隐含有对文题写作构思的一些暗示。

【领会文题的要求】

为了严谨和科学,也为了我们尽量少失误,中考作文题的命题者总是要在文题前后交代几点,并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语。在这简短的文字中,有着丰富的、指令性与指导性兼容的信息。若不细细咀嚼、领会就匆忙着笔,可能会给考场作文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作文应试中,

不可不仔细研读文题

1.交代——每个文题之后必有此项内容。综合起来看,大致包括如下若干方面:

这方方面面的“要求”,具有明晰的、干脆的指令性,只能遵从,不能违反,否则会影响得分。如某地中考作文题“告诉你我的一件新鲜事”中,有如下的作文要求:①内容具体。②以记叙为主,不能用书信的格式。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④字迹清楚,标点占格,卷面整洁。⑤全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800字。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内容不具体者,要扣分;不写记叙文的,要扣分;写成书信了的,要扣分;写了真名的,要扣分;书写不整

洁的,要扣分;字数不足的,也要扣分。倘若粗心大意,或以为这些规定只是小

2.解释——这较多地用于半命题作文、拟题有特别要求的作文、记叙对象可以变换的作文以及文体不限的作文。

拟题者往往用一两句话进行解释或例说,以指导我们对作文题准确把握,灵活处理。如中考作文题“我和××”的要求中说道:题中的××可写人和物,如妈妈、老师、同学、猫、花、邮票、足球等。此解释意在给我们开拓思维空间,告诉我们要从自己最熟悉的内容中撷取材料。

3.

提示——主要用于较为强调写法的作文。命题者用很简炼的语言,通过文题

它们之中,有的提示比较直露,如中考题“微笑”,要求写成记叙文,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或接触过的人,在记叙中适当穿插抒情或议论。这个要求直接指导怎样取材,提醒我们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有的提示则比较含蓄,有“暗示”作用。如中考题“家庭的乐事”,要求以“乐”字贯穿全文,写一篇反映家庭生活之乐的记叙文。这个要求既明示“乐”是文章的线索,又暗示要记的不只是一件乐事,而是几件乐事。

由以上所述,我们知道,在中考作文时,一定不要淡漠了对文题“要求”的审读。

【品味文题的“导语”】

除了材料作文,在一般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之前,有时也会出现一段较长的文字。它们不是据以作文的材料,也不是进行限定的条件,而是语言优美精

粹的富于理性或激情的导语,非常类似于语文课中教师设计的“开讲语”。作为

既然“导语”作为某些文题

的组成部分出现,那么就必然有其独到的作用。品味“导语”的语言,揣摩其蕴

下面,我们结合文题,分别领会“导语”的基本作用。题中划横线部分,即

1、文题一: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阂被消除??。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以“笑声”为题,写一篇

600

此导语中含了一组排比句,暗示了这篇考场作文立意的某些侧面,并用省略号暗示我们去进行发散联想。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是:(1)点示立意角度。(2)开拓写作思路。通过抒写“笑声”可以表现怎样一个有意义的侧面呢?你可以写“友情在加深”或“学业在长进”,可以写“困难被克服”或“隔阂被消除”,还可以写自己由此而联想到的某个方面。文题的“导语”用“友情在加深”这组排比句,既激发我们多角度地选材,又指点了我们立意的具体侧面,

隐含的内容

2、文题二: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原野,吹开了满园的鲜花??。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以“我在春天里”为题,写一篇

600

此“导语”富有情感,它的作用是:激发写作情感,创设写作情景。其优美的语言,能调动我们的回忆,铺设作文情感的基调;一句“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设置了特定的写作情景;“想”

3、文题三:我们都曾路过许多地方,如商店、市场、田垄、公园、运动场、图书馆、电影院、舞厅、教师的窗前、爸爸妈妈的办公室??等等,我们也一定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的。请以“我从

走过”为题,先将题目填写完整,然后

此“导语”的作用是:提示选材范围,指点行文布局。其罗列的“许多地方”,意在让我们展开联想,选择一个最有利于表达的“地方”,以便顺利成文。“所

见所闻所感”一语极为巧妙,暗示出写这篇“有叙有议”的文章应该如何布局:

以上“导语”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基本作用”。而实际上,上述每个导语都不仅仅只有一个“基本作用”,只有认真阅读,揣摩品味,才有可能对其隐含

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所以,我们在遇到有“导语”的文章时,一定要对其多

篇四:考场作文如何得高分

考场作文如何得高分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技巧八】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超边不提倡

一般来说,中考文要求都不低于600字。这是相对于一般考生而言,达到这个字数,内容还好,基本上都可以得到60%的分。如果作文字数就在这个数字左右,得高分是不可能的。要得更多的分,建议考生,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

考场作方的构思方法

要诀一:化虚为实,由实而虚。

面对较抽象的“虚”题,如果你就“虚”说“虚”,往往难以驾驭,容易写得空洞。最好的写法是化虚为实,选取自己积累中能与题中“虚”义对接的“实”事,叙写时由事(实)而“虚”,升华主题,回扣文题。比如2008年广东中考作文题为“虚”义色彩较强的“脚步”,有位考生化虚为实——叙写“我”初三时情绪低落脚步徘徊,母亲和同桌帮助“我”走出迷茫,踏上正确道路的具体过程,结尾由实而虚:“梦中,天空不再灰暗,多彩的霞光照耀大地。我们踏着坚实的脚步,追逐属于我们的朝阳。”作者通过这段文字巧妙地揭示出“脚步”的寓意——坚定乐观,充满自信,笑迎目标??

要诀二:避俗就己,亮出个性。

“避俗”就是避开多数人可能写的题材,“就己”就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个性色彩强烈的素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2007年江苏盐城中考作文《改变了我》,很多考生补入“老师”“父母”“名著”等极易撞车的词语,而有位考生善于“避俗就己”,他补上加了引号的“我”字,以此为题材构思成文,让人耳目一新。

要诀三:巧对热点,精选角度。

有的考生准备了很多“热点”材料,例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热点素材,一见到题目就把这些材料不加变换地写进去,结果大同小异,鲜有个性。2008年江苏南通中考作文《一道风景线》,较多考生将抗震救灾中的诸多感人事例作为“风景线”,构思大同小异,角度相同,雷同现象十分严重。而有的考生虽然也写抗震救灾,但他们有别出心裁的切入点、个性化的体悟和精致化的描写,做到所写人物事例与其他考生虽然相同,但切入点和体悟却来自自己的创造。如有位考生写抗震少年英雄何翠青的事迹,巧妙地从她的姓名切入,又从她的姓名升华主题:“柳梢翠绿,草色青青,这是爱心的蓓蕾!这是生命的亮色!这是90后的骄傲!这是祖国的希望!何翠青,我的好妹妹!你永远是我心中一道亮丽翠青的风景线!”这种“冷静面对热点、精心选择角度”的笔法能给人新意扑面之感。

要诀四:妙引“李杜”,古为今用。

“回到古代,复述经典”是中考作文的常见手法,但不少考生往往没有创意,要说“坚忍不拔”,必引越王勾践;论证“淡泊名利”,少不了李白放逐、陶潜归隐,且视角陈旧,语言雷同。“李杜”文章在,引用贵出新:1.独特角度选材显示深厚积淀,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巧”;2.构思中要融入个性化见解;3.引古及今,以古衬今;4.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以情立意。2008年黑龙江中考作文《珍爱——》,有考生拟题《珍爱心灵的抉择》,用“举杯对月酌”“烟雨任平生”“神州何处望”这三句改写过的古诗词名句做小标题,从李白、苏轼和辛弃疾的不同“抉择”中感悟他们所追求的不同理想,结尾写道:“抉择,不朽;珍爱,穿越历史的迷雾;心灵,前人与后人,在这里交汇,彼此交融。”引用古诗的巧妙角度,人生哲理的个性解读,使文章新意迭出,亮点频现。

要诀五:个性思维,反弹琵琶。

比如话题“追求”,很多考生都会青睐“飞蛾扑火”和“流星划空”这两个比喻,但有位考生却勇敢地对这两个旧喻说“不”:“飞蛾,固然勇敢,可是光和热并不可能属于它,

飞蛾的固执只能留下一堆烧焦的碎片。流星的确让自己发光发热,可是那只是一闪而过,之后便灰飞烟灭,除了给人们增添一道瞬间划过的弧线的记忆,别的什么也没有。有的人正是为了追求自己不可能得到的东西而自取灭亡,正如飞蛾一般;有的人正是为了追求那一时的风光而付出过高的代价,正如流星一般。这些追求,不要也罢。”文章至此笔锋一转,由抑转扬,热情颂扬树根乐于奉献的追求和雄鹰充满自信的追求,以生动的文字正面立论,具有强烈的思辨性和哲理性。需要注意的是,反弹琵琶法决不是信口开河,只有“反”得有理,“弹”得入耳,才能奏出令人称颂的乐章。

考场作文要“特别关注”

一是立意要正确、深刻、新颖

“正确”就是要紧扣题意提炼主旨,使用材料,构思成文;“深刻”就是要有针对性地抓住材料的主旨,确定作文的中心;“新颖”就是指文章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是素材来源于生活

纷繁多变的当代生活是写好考场作文的源头活水。作为一名中学生应时刻关注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把握社会跳动的脉搏,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写出具有时代感的文章,才能写出呈现新鲜生活的文章。我们的语文老师要教会学生在确定文章的立意后,选材时要尽量着眼当代热点,着眼社会新风,着眼当代改革。简称为“三化”:热点化、现实化、现代化。只有用热点的潮流去打动阅卷者的灵魂,才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现在好象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高(中)考作文命题人在命题时,都想方设法在题目上回避社会热点问题,防止人们猜题押题。但是,在考生满分作文卷中却几乎有80%以上直击或折射或隐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我们应要求学生坚持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关注时政新闻。如巴以和谈,伊朗、朝鲜核实验,台湾问题,中美关系,世博奥运,反恐斗争,世纪精典,伊拉克局势及“三农”问题,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等。央视台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高端访问”、“实话实说”、“今日说法”、“案件聚焦”等内容恰当地引入你的文章里,文章的时代感现实性就自然亮丽在你的卷面上,给阅卷老师带来惊喜,送你高分。

三是评价指向的要点

评价考场作文优劣高下的标杆越来越向理性方面倾斜,向思辩、誓理方向延展。一般的好文章在表达上有三性:人文性、时代性、思辩性。但考场好文章要求

个性化,靠心动→多想勤思→启迪灵感,多元思维。

考场作文的格局布设

考场作文的布局,按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交错式三类;按材料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传统式和创新式两大类。近年来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作文不断增加,给了学生“天高凭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写作自由。如能掌握一些创新式格局,对写好考场习作是大有裨益的。常用的创新格局,有以下几种——

一、日记式

日记是学生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种练笔形式。它用之于考场作文的布局,具有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等优点。如2001年江苏省盐城市作文题是:以“考题”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体裁(除诗歌外)作文。一考生以《都是考题惹的祸》为题,用三则日记展开。文章写的是“我”这个差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因很多考题未做对而引起的一连串“麻烦”。三则日记分别写的是“教室里老师刻薄的批评”、“寝室里同学恶意的讥讽”、“家庭中父母粗暴的责骂”。且三则日记巧妙运用“小雨”、“大雨”、“暴风雨”这些有关天气的词语来暗示情节发展,传递作者的心情。这篇文章因布局巧妙、感情真挚而获得了高分。

二、镜头式

镜头式也叫剪辑式。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不同镜头按一定的顺序有机的连接起来。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突破时空局限,灵活自由,变而不乱,视感强烈。镜头式是考场作文中运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布局方法。如2001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题是:《那里留下了我的________》。一篇《那里留下了我的童年》的一类文,就是以镜头式布局的。作者用“小树”、“小蚕”、“小故事”、“小风车”为小标题串起全文,文中写与我一同长大的小树,写让我吓得要死的小蚕,写奶奶给我讲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小故事,写舅舅给我做的漂亮的小风车。用一组典型的镜头再现了我金色的童年,流露了作者对生我养我的小山村的深深依恋。如《校园生活二三事》(2000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就可用镜头式布局。

三、散点式

散点式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从数个点上进行发散、铺排,每个点都有一个精美的句段,数个点连成一体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种“散点式”习作最突出的优点是层次明晰、语言优美、情感浓郁。用散点式布局往往能出奇制胜。200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题是:写一篇文章,题目中必须含有“喜欢”二字。一篇题为《我喜欢??》的习作是这样写的——

我喜欢在薄雾缭绕的早晨,看天边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我喜欢在热浪炙人的中午,听树林里此起彼伏的蝉鸣;我喜欢在蛙声震天的月夜,嗅田野里迎面扑来的稻花香;??全文精选美好的事物作为抒情对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是一篇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考场佳作。

四、书信式

以书信的形式写大作文,显得自由灵活,亲切真实。如2001年重庆市中考作文要求是以“北京申奥”为话题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一考生以《致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一封信》为题作文,文中客观地介绍了中国承办奥运会的实力,热情地叙述了中国人民为申办奥运作出的种种努力,激情地抒发了中国人民承办奥运的渴盼,也得体地表过了中国人民办好奥运的信心,文中处处洋溢着作者满腔的爱国热忱,本文也因形式灵活、内容翔实、表达得体而获得了满分。

五、短剧式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技巧二: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技巧三:联想回忆,巧妙叙述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技巧五:巧用修辞,展示文采技巧六: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技巧七: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考场作文的关键词

“准确、新颖、到位、整洁”为考场作文的关键词

一、准确——审题的基本要求

所谓考场作文的切题,就是用别的事例或故事证明验证话题或所给材料所包涵的道理。从文体这一角度来看,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议论文的用论据来证明,二是记叙文的用故事(事件)来验证所给话题、材料的所蕴涵的道理。所以,进入写作状态时,脑子里一定要牢记四个个问题:

我做出判断了吗?我判断准确吗?我表达判断了吗?我支持判断了吗?这四个问题中,前两个是审题的任务,后两个是扣题的内容。任何文章都应表达作者对某一对象的价值判断:或是某一情感,或是某一观念,前者用于记叙性文章,后者用于论说性文章。“判断”是文章的精髓所在,也是文章的价值体现,更是考场作文的抓分关键。“判断”是其它文字的聚焦点或归宿点。

怎样进行准确判断呢?对话题作文而言,关键是选好一个恰当的角度。如果是大话题,我们要化大为小,分解话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果是小话题,则要小题大做,以小见大,写出事件、材料所包涵的人生之理。

审题一般按以下步骤审题:理解题目含义——确定文章中心——圈定选材范围——选定文体。例如,以“修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即先明确“修养”的含义一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准;二是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接着,选择好它的具体含义,确定你要表现的主题,如“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是成功的关键”。然后,选择你最拿手的一种文体,如议论文、散文、编故事、寓言等进行写作。

打好腹稿很重要。打腹稿其实就是一种审题,一种构思。下笔之前,最好能在草稿纸上列出一个行文提纲,若是时间不容许,起码也要在心中设计出整篇文章的框架、蓝图来,写作时才有思路,不至于乱了头绪。

二、新颖——避免选材“撞车”

做到选材新颖方法很简单:当你拿起笔来,不假思索,马上就能想到的那个“题材”,千万不能写!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那个“题材”,也不能写!文章的素材类型很多,或自然现象,或亲身经历,或历史人事,或现实事件,只要符合与自己文章的判断相吻合,就可择其一二用之。

正确做法是:你花上两三分钟时间,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我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题材”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发明。

也许有同学会问:“我的生活本来就狭窄,写起来必定会撞车。怎么办?”对此,我们深表理解和同情,当今高中学生的生活面的确很不开阔。万一挑来挑去,还是青菜萝卜“大路货”,如何是好?我以为,你总得设法放一点“味精”进去吧,否则太乏味了!举个例:多年前考“战胜脆弱,选择坚强”,10多万考生不约而同地写了一种压力——考试!这是大实话,十分正常。但10多万人“英雄所见略同”,那就从“英雄气短”了。有一位考生,也写“考试”压力,也写挑灯夜读,明显地落入了俗套。然而,他机智地加了一点“味精”:夜读中的“我”,突然发现书桌上的时钟已经快要耗尽电池,那根长长的、瘦弱的秒针,正爬到“45分”那一格,再也爬不上去了;但是,它仍然在顽强地颤动、颤动,企图向上攀升??呵,我就是这根长长的、瘦瘦的、生命不息、攀登不止的伟大的秒针啊!——读到

下页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