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避讳制度的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16:05:07
中国古代避讳制度的影响
中国古代避讳制度的影响
中国古代避讳制度的影响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
避讳大体可分两类:一是公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二是私讳,乃是文人士大夫对其长辈之名所作的避讳.
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时,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避讳的办法才初步确立.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楚,楚这个字就被改称为荆.汉代律法规定,臣民上书言事若触犯帝王名讳属犯罪.到了晋代,避讳制度日臻严密,在许多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如“授官与本名同宜改”、“山川与庙讳同应改”等等.甚至皇后的名字也在避讳之列,简文帝郑太后名阿春,当时凡有春字的地名都以阳字代替,如富春改为富阳,宜春改为宜阳.晋代人还特别重视家讳,别人言谈中若涉及自己父亲、祖父的名字就得赶快哭泣,对表对父、祖之孝心.《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一日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此“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由于在言谈中容易触犯别人的家讳,很多人都很重视谱学研究,以免言语不慎触怒他人.
在南北朝时,士大夫都以善避私讳为荣.南朝刘宋太保王弘,精通谱学,能“日对千客,不犯一人之讳”,当时竟被传为美谈.在唐朝,避讳成为政府颁布的法律,不少人因不慎触讳丢官去职,断送仕途.著名诗人李贺的父亲名晋肃,由于“晋”与“进”同音,当时人认为他不能中进士,虽然有韩愈帮忙,专门写了《讳辩》为之辩白,但李贺最终没能参加进士科考试.恶讳(表示深恶痛绝的避讳)也首先在唐朝兴起.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憎恶安禄山之名,改安化郡为顺化郡,广东宝安县也被改为东莞县.宋代是避讳最严的一个朝代,庙讳就达到50个字,科举考试中,举子“举场试卷,小涉疑似,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失去中榜机会.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278个,文人士子遣词造句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至于因避讳不敢做某事、担任某官的更是常有.宋司马光被遣出使辽国,但因辽主名耶律德光,司马光只好以同名难避而辞退了这一差使.元朝,由于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几乎没有避讳制度了,大臣上书也敢直呼皇帝的大名.清朝统治者嫉恨中原人民视其为外族,除皇帝名之外,胡、夷、虏、狄等字都在避讳之列.乾隆四十二年,江西举子王锡候在《字贯》中触犯了康熙、乾隆帝名讳,满门抄斩,令天下士子心惊胆颤.避讳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三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彻底废除.
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产生许多讹误.但如果能掌握它,却可以用来审定古书及文物的时代和识别其真伪,因为造假者图一时之快往往很少顾及避讳问题,前代避了后代的讳,或该避的讳没有避,都可以成为确定其伪品的依据.希望你能够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