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预习提纲 要详细的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6:34:43

物理预习提纲 要详细的提纲...
物理预习提纲 要详细的提纲...

物理预习提纲 要详细的提纲...
第一章 《声现象》预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31图3-1实验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 Hz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④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挥动的手臂    B.挂在胸前的哨子
C.在夜里飞行的蝙蝠D.被鼓椎敲击的鼓面
⑤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__________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传入人耳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42小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课本P33图3-4,3-5,3-6分别说明:空气、液体 、固体能够传声.课本P32图3-2实验在月球上能够进行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月球上无空气,振动的传播主要靠空气进行.
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1)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2)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3)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左边的音叉,右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左边音叉通过________把振动传给了右边的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音叉____响.小球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应用:应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课本P35)图3-8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图3-9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
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1)课本P37图3-12(1)提出两个问题:①小明喊话时,用力喊有什么用?②小明喊话时用手捧成喇叭状有什么用?③小明喊话时站在高处有什么用?(提问题是探究物理的基本素质,提问题一定要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且能用物理方法进行研究.)
(2)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3)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⑴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⑵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区分:牛叫声和蚊子发出的声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
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
高声大叫——指响度;
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例、从声源发出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物理量(  )
A.声速    B.频率 C.响度     D.振幅
三、噪音
1、\x09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x09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x09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4、\x09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练习:(1)小华在家温习功课,邻居却在引吭高歌,为了减少噪声影响,下列措施中肯定无效的是……( )
 A .将门窗关紧 B .用棉花球塞住耳朵
  C .与邻居商量请他小声点 D .将窗子打开,加快空气流通
(2)下列的几种有关噪声的说法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噪声只是由机器、车辆等机械设备发出的声音,污染环境.
B.噪声刺激人的神经,使人感到恐慌、疲惫、不安等.
C.噪声可以刺激杂草种子的提前发芽,便于农民提前锄草,保护庄稼
D.噪声有时也是由美妙的音乐产生的
四、超声和次声
1、超声
2、次声
练习:(1)下列声音中,我们一定能听到的是……………………………………( )
A .蝴蝶飞过的声音 B .用力抖动纸张发出的声音
C .体检时超声波发生的声音 D .地震前大地发生的声音
(2)、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物质\x09空气\x09氧气\x09铝\x09铁\x09铜
物质的密度(kg/m3)\x091.29\x091.43\x092700\x097900\x09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m/s)\x09330\x09316\x095100\x095000\x091300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第二章《热现象》预习提纲
一、温度——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1、\x09单位:
①\x09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②\x09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2、\x09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 常见温度计分类及比较:
常见温度计分类:\x09实验用温度计\x09寒暑表\x09体温计
用途\x09测物体温度\x09测室温\x09测体温
量程\x09-20℃~110℃\x09-30℃~50℃\x0935℃~42℃
分度值\x091℃\x091℃\x090.1℃
所 用液 体\x09水 银、煤油(红)\x09酒精(红)\x09水银
特殊构造\x09\x09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x09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x09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
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
为液态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没有熔点:温度不断上升.
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②\x09凝固 :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
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⑵ 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图象: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沸点与纯净度的关系:一般液体的沸点都是纯时减小,不纯时增加
②\x09液化: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第二章 《分子动理论、内能》复习提纲
一、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即1埃)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P12图2-1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
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
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图2-4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
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的初步概念: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课本P15图2-5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三、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④解释事例:P17图2-9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2-11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 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 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
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
四、热量:
1、比热容:⑴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⑵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2、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 Q吸=Q放
第三章《光的反射》预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课本P66图5-7中,看到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
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用什么物理知识解释.
①镜花水月 光的反射 ②坐井观天 光的直线传播 ③海市蜃楼 光的反射
④立竿见影 光的直线传播 ⑤隔岸观火 光的直线传播 ⑥水中捞月 光的反射
⑦水照云光 光的反射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对 称
③像、物大小相等
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课本P69(图5-13)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照度:
1、定义:表示物体被照射的明亮程度的物理量.
2、单位:勒克斯 符号:lx
3、影响因素:光源离光照面的距离;光照面的倾斜程度.

不给分??

到时候老师会给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