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周瑜度量真的很小吗?《三国演义》中说周瑜度量很小,但我认为不太可能,请真实的评论一下周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0:47:51

历史上的周瑜度量真的很小吗?《三国演义》中说周瑜度量很小,但我认为不太可能,请真实的评论一下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度量真的很小吗?
《三国演义》中说周瑜度量很小,但我认为不太可能,请真实的评论一下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度量真的很小吗?《三国演义》中说周瑜度量很小,但我认为不太可能,请真实的评论一下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是这样的:
1宽宏大度
2风流雅致
3少年得志
4有勇有谋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形容周瑜一点也不过分)
1宽宏大度.
周瑜在正式担任都督后,孙坚旧部对周瑜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情绪的,以老将程普为例,追随孙坚将军十几年后随孙策直至孙权,几十年时光凭什么在你周郎小儿之下做事.大多都怀有这种心里,周瑜此时身为都督得知此时完全不为所怒.并且亲自上门拜访请教各位前辈,深得程普等人信任.程普曾言:与公瑾相交,如引甘酿,不觉醉已.如此的人格魅力,说他妒忌别人?谁信?
2风流雅致
江南有言:曲有误,周郎顾.意思就是周瑜对曲乐雅致极其了解,众人宴会之时周多乐器同揍.如果哪样出现一点问题,周瑜都会立刻回顾其乐手.
3少年得志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时孙权只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数郡,其偏远险要之处也尚未全附.天下英雄豪杰散在各个州郡,他们只注意个人安危去就,并未和孙氏建立起君臣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关键时刻,首先出面支持孙权的是张昭、周瑜、吕范、程普等人.周瑜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留在吴郡孙权身边任中护军.他握有重兵,用君臣之礼对待孙权,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其他人自然不敢有异议异动.
4有勇有谋
孙权本意虽不想送人质,但由于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也有点举棋不定.于是,他只带周瑜一人到母亲面前议定此事.周瑜立场坚定,坚决反对送人质,他给孙权分析利害说:“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之侧时,地方不够百里.他的后辈既贤且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宇,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之地,直到南海.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九百多年.现在将军您继承父兄的余威旧业,统御六郡,兵精粮足,战士们士气旺盛.而且,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心安定,士风强劲,可以说所向无敌,为什么要送质于人呢?人质一到曹操手下,我们就不得不与曹操相呼应,也就必然受制于曹氏.那时,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过就是一方侯印、十数仆从、几辆车、几匹马罢了,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为今之计,最好是不送人质,先静观曹操的动向和变化.如果曹操能遵行道义,整饬天下,那时我们再归附也不晚;如果曹操骄纵,图谋生乱,那么玩兵如玩火,玩火必自焚,将军您只要静待天命即可,为何要送质于人呢?”
周瑜这番话,说到了孙权心里.孙权的母亲也认为该这样做,她对孙权说:“公瑾的话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只小一个月,我一向把他当儿子对待,你该把他当成兄长才是.”孙权便没给曹操送人质.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瑜这一计划,非常有战略眼光.孙权当即表示同意.周瑜想赶回江陵,做出征的准备工作.半途染病,死于巴丘(今湖南岳阳.一说死庐陵巴丘,今峡江县巴邱镇),死时年仅三十六岁.周瑜一死,孙权感到痛折股肱.于是,亲自穿上丧服为他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支付.
并且临死不忘国事推荐鲁肃为接任都督

其实是周瑜输给孔明后,一时心急而死于心脏病

不算吧,被小说给着重化了。
如果一个人总是踩在你头上,你也会不爽是吧~
就好像你永远是第二名,别人讲起总是说他比你强
久而久之,是可忍孰不可忍呢!

可以看看易中天品三国,其中有提到周瑜的气量问题。
《三国志》对周瑜的评价是“性度恢廓”,也就是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同时代人对周瑜的评价也很高,刘备说他“气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
《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形象是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的,并不完全可信。...

全部展开

可以看看易中天品三国,其中有提到周瑜的气量问题。
《三国志》对周瑜的评价是“性度恢廓”,也就是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同时代人对周瑜的评价也很高,刘备说他“气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
《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形象是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的,并不完全可信。

收起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英武、潇洒,但又器量狭小,不能容物,忌刻人才。
他最忌刻、最不能相容的是诸葛亮。曹操率军攻讨江东,江东文武激烈争论,周瑜一番力劝,终于使孙权拔剑砍下奏案一角,当众封帅命将,决心抗曹。周瑜以为公议已定,剩下的只是如何破曹。诸葛亮却不以为然,认为孙权“心尚未稳,不可以决策”,周瑜照诸葛亮说的,以军数开解,才使孙权放弃最后的疑虑和犹豫,痛下决心。这时,周瑜第一个想法是...

全部展开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英武、潇洒,但又器量狭小,不能容物,忌刻人才。
他最忌刻、最不能相容的是诸葛亮。曹操率军攻讨江东,江东文武激烈争论,周瑜一番力劝,终于使孙权拔剑砍下奏案一角,当众封帅命将,决心抗曹。周瑜以为公议已定,剩下的只是如何破曹。诸葛亮却不以为然,认为孙权“心尚未稳,不可以决策”,周瑜照诸葛亮说的,以军数开解,才使孙权放弃最后的疑虑和犹豫,痛下决心。这时,周瑜第一个想法是妒忌:“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第二个想法是杀掉诸葛亮:“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他派诸葛瑾去劝降未成,就更加恨诸葛亮,存心要把诸葛亮谋杀掉。
他果然设计,派诸葛亮去劫粮草,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诸葛亮。诸葛亮看破了他的心思,并以孙刘联盟大义相劝,这更使周瑜忌恨不已:“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后来,诸葛亮不但料定他计弄蒋干,还知道他要来试探自己。周瑜知道后又大惊:“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他又以盟军统帅的身份,命诸葛亮限日监造十万支箭,想寻借口杀诸葛亮,不过被诸葛亮草船借箭巧妙地破了他的计。
最后,诸葛亮筑坛作法,借来东南大风,又使周瑜骇然生忌:“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他即派兵将:“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幸而诸葛亮早有神机妙算,才安然而归。
赤壁之战,孙、刘是联军抗曹,诸葛亮是作为盟军一方的代表在东吴协同作战,他的一计一策都着眼于盟军的利益和胜利,仅仅因为识见处处高于周瑜,周瑜便生忌恨之心,甚至不顾大敌当前,处心积虑要害掉诸葛亮。到孙、刘两家为荆州而争,成为敌手时,周瑜就更表现出他的狭窄气量。
见自己的计谋一次次被诸葛亮识破,周瑜一气再气。他东征西战,损兵折将,好不容易打败曹仁,却被诸葛亮轻而易举地占了荆州,直气得他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半晌方苏。他又苦心积虑,要刘备过江招亲。又被诸葛亮三条锦囊妙计,弄假成真,还保全了荆州,使周瑜的计谋全部落空,他又一次忌恨交激,昏绝于地。最后,他用“假途灭虢”之计,明取西川,暗夺荆州,不但计划未成,反而陷入诸葛亮设下的包围圈。这一次,他又忌又恨,竟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一气而亡。
这一个周瑜,已经为人们所接受。可称得上是鲜明生动,栩栩如生,以至人们讲到周瑜,便要想起他被诸葛亮气得吐血的形象。不过,历史上的周瑜却全然是另一种性格,他也雄姿英发,但性度恢廓,器量广大。
他处理和程普的关系是一个例子。程普早年跟随孙坚攻城野战,受过伤,立过功,年纪又比周瑜大,也有计略,因此瞧不起周瑜,甚至经常凌辱他。按理,论资历,周瑜也很早就跟随孙氏,并不比程普浅多少;论功劳,他从孙策破笮融、败刘繇、刘勋,讨江夏、定豫章,也赫赫在册;论职务,他是都督,程普是副都督。不过,他始终不与程普计较,谦让以待,折节相容。后来,连程普也不得不敬服他。程普对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好像饮美酒佳酿,不知不觉即被陶醉。”
还有一个例子。曹操请出蒋干过江游说周瑜。蒋干没有能说动周瑜,周瑜的气量风度却让蒋干为之倾倒,他回去告诉曹操的,就是周瑜“雅量高致”给他的深刻印象。
孙权也谈到过他的这个印象。有一次,刘备自京口回荆州,孙权和张昭、鲁肃等人设宴送别,待张昭、鲁肃先走了,孙权留下刘备说话,谈到周瑜,他十分感叹,说:“周瑜这个人,文韬武略,是万人之英,看他器量广大,恐怕不会久为人臣。”他认为周瑜这种大政治家的气量,不是普通人臣能做到的,认为这是一种帝王之量。
《三国演义》完全改换了历史上周瑜的这种本来性格。作者把周瑜写得那样骄矜忌刻,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过人见识和宽广胸怀。不过,作者这样写,也给我们留下了另一种类型的不朽的艺术典型,一种才大器窄的典型。

收起

我相信历史上真正的周瑜绝不是个气量狭小的人.你想啊,他才华出众,容貌英俊,少年有为,又娶了美貌的小乔,不知有多少人羡慕他呢!这样一个人生近乎完美的人,怎么会气量狭小呢?况且比他强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他又有什么人要嫉妒呢?所以说《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形象是很大程度上是扭曲了的形象,只是为了映衬诸葛亮的过人见识和宽广胸怀。...

全部展开

我相信历史上真正的周瑜绝不是个气量狭小的人.你想啊,他才华出众,容貌英俊,少年有为,又娶了美貌的小乔,不知有多少人羡慕他呢!这样一个人生近乎完美的人,怎么会气量狭小呢?况且比他强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他又有什么人要嫉妒呢?所以说《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形象是很大程度上是扭曲了的形象,只是为了映衬诸葛亮的过人见识和宽广胸怀。

收起

当然不是了,历史上的周瑜度量很大的

不是

周瑜身经百战,乃大度之人

绝对不是!!

应该很大度吧!

他很豁达,就是罗贯中嫉妒他

当然不是,易中天不是说过周瑜的气度很大嘛,我很看好他

在三国演义没问世之前,苏东坡同志陈寿同志裴松之同志司马光同志,对于周瑜都有评价。总地说来,是位很有才华的军事家,也算是足智多谋。赤壁一役,影响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当时的国际局势。如非周瑜,孙权称不了孤,而孙权干倒,刘备也够呛,也就称不上帝。那么,曹家可能也就不会被司马家夺去祖业。...

全部展开

在三国演义没问世之前,苏东坡同志陈寿同志裴松之同志司马光同志,对于周瑜都有评价。总地说来,是位很有才华的军事家,也算是足智多谋。赤壁一役,影响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当时的国际局势。如非周瑜,孙权称不了孤,而孙权干倒,刘备也够呛,也就称不上帝。那么,曹家可能也就不会被司马家夺去祖业。

收起

不会的,因为如果度量小的话,就不会是东吴的大都督。

周瑜之死
周瑜是《三国演义》刻画的旷世奇才,小小年纪就当上了东吴的全军统帅,并让三世老臣也佩服的五体投地,甘听号令。然而,周瑜是个悲剧人物,给当时给后世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惋惜。
按通常的人道讲,智慧与度量是成正比的。智慧越高,智力越发达,知识越渊博,阅历越丰富,心胸越宽阔,思想越宽广,理想越远大,度量越宽宏。同时代的奇才曹操、诸葛亮均都做到了这一点儿,惟独周瑜没有做到,这实在是周...

全部展开

周瑜之死
周瑜是《三国演义》刻画的旷世奇才,小小年纪就当上了东吴的全军统帅,并让三世老臣也佩服的五体投地,甘听号令。然而,周瑜是个悲剧人物,给当时给后世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惋惜。
按通常的人道讲,智慧与度量是成正比的。智慧越高,智力越发达,知识越渊博,阅历越丰富,心胸越宽阔,思想越宽广,理想越远大,度量越宽宏。同时代的奇才曹操、诸葛亮均都做到了这一点儿,惟独周瑜没有做到,这实在是周瑜悲剧的根源。
大将就应有大将风度。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作为一方将领,尤其是很有才华的将领,定要与对手争个高低,见个分晓。从哪里见高低呢?应从战场上见,从智上勇上胆上识上见,要赢就赢得光明正大,让人口服心服,要输也输得清清白白,自己口服心服,甘拜下风。赤壁之战,与曹操斗智斗勇斗胆斗识。周瑜是胜利者,且胜得伟大,赢得痛快,曹操是失败者,且败得狼狈,输得窝囊。从此周瑜名声大震,威震中原。而周瑜就有点儿胜得太自服,赢得太骄傲,还不如曹操败得大度,输得乐观。也可以说,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能屈能伸。
周瑜的度量实在小得可怜,周瑜与诸葛亮之间本是盟军,是合作者,孙刘联合抗曹是既定方针,而周瑜与诸葛亮的斗争却贯穿赤壁战争的始终。诸葛亮的大度也在赤壁之战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诸葛亮没有与周瑜一般见识,他以大局为重,坚决执行既定方针和政策,坚持原则,没有使联和的局面破裂,对周瑜每一次的加害都以智来破之,始终没有撕破脸皮。
赤壁之战中,《三国演义》把周瑜与诸葛亮刻画的都入木三分,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照。周瑜与曹操斗智屡屡得手,一方面显示出其才华不凡,大智大勇;另一方面,周瑜与诸葛亮斗智却次次受搓,表现出其心胸狭隘,不能容人的小家子气的性格。一方面得手,一方面受挫,均具有其必然性,与曹操是敌对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关系,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因而,东吴上下同仇敌忾,同心同德,每施计谋,必定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故而大获成功。而与诸葛亮是内部矛盾,是联合协作关系,目前没有利害冲突,目的是一致的,组成了统一战线,所以,周瑜不敢明目张胆的加害,总想找些无须有的罪名为理由,施些障眼法掩人耳目。试想,若周瑜与诸葛亮不顾利害得失,不顾脸面舆论,不顾及与刘备的统一战线,想加害一个单枪匹马深入周营的白面书生,那还不易如反掌吗?也正基于这一点儿,诸葛亮才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周瑜加害的阴谋诡计。
其实,周瑜与诸葛亮的斗争,诸葛亮并算不上胜利者,只是诸葛亮不占地利,却占了天时与人和,如果没有友人的帮助,更加上这等非常时期,诸葛亮是无论如何逃不脱虎口的。从劫粮、借箭到借东风都是被周瑜相逼无奈想出的脱身之计,这不能说明诸葛亮在智慧上比周瑜高出多少,实际上二者是旗鼓相当的,比如在抗曹的重大决策上都是不谋而合的。周瑜与诸葛亮斗争的受挫,其因即是其心胸狭窄,心怀叵测,心术不正,不得人心之故。
赤壁之战后,周瑜与诸葛亮争夺荆州等地时,周瑜劳民伤财损兵折将得不偿失。周瑜在前攻打厮杀浴血奋战枪林弹雨流血牺牲,而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不伤一兵一卒,坐享其成,坐收渔利,占据荆州等地,周瑜也着实生气。然而这周瑜之气源还得从自身找起。联合抗曹取得初步成就,周瑜怎么能不容盟友有个立锥之地,而苦苦相逼呢?诸葛亮力单势弱,更兼有北方的曹操,绝不敢与周瑜撕毁合作协议,刀对刀枪对枪针尖儿对麦芒儿地面对面地干,也只得将计就计抢来个立足之地,这倒算不上诸葛亮的手段毒辣行为卑劣不仁不义背信弃义,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呀!
诸葛亮占据荆州之后,周瑜也断不敢像打曹操一样来打诸葛亮的,元气大伤固然是其重要原因,但周瑜深知孙刘两家开火,那曹操定会趁机乘虚钻空来洗赤壁之耻来雪赤壁之恨来报赤壁之仇,只得暂时忍气吞声忍辱含垢用计谋来换取荆州了。
这计谋就是使东吴自我蒙上奇耻大辱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美人计”了。这个计谋一开始就注定周瑜的失败,诸葛亮的胜利。从历史上看,从现实来讲,用“美人计”的例子确乎不少,其间胜利者还居多。远的如西施,近的如貂禅,均是“美人计”得逞的典范,但是,周瑜的“美人计”是十分草率,很欠周密的。西施、貂禅做为美人计的主角都是心甘情愿舍死忘生的,并且设计谋划了一整套的实施方案,然后按照密谋的步骤一步步落实,最终成功。而周瑜和孙权却没有与女主角及国太商议,只想把刘备赚了来行事,这种既不想舍弃孩子又想逮住狼的如意算盘实欠妥当。如果事先与女主角商议好,说服其甘愿为国大义舍身捐躯,那“美人计”还有不成之理!可惜的是这“美人计”女主角并不配合,更何况当时孙刘两家正在合作期间,孙权把妹妹许配刘备结成秦晋之好,永誓结盟联合抗曹也确实顺应天时人意,无怪乎吴国太、乔国老等代表民意坚决拥护,而孙夫人更是美女爱英雄,把刘备爱得死去活来,看你周瑜这“美人计”如何实施,怎样收场。
这“美人计”失败后,把周瑜气个半死,也是情理之中事。可悲的是周瑜并不死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用“假途灭虢”之计,“虚名取川,实取荆州。”这计策更难瞒过诸葛亮,周瑜再次受挫,丢尽了面子,再无面目更无勇气面见世人和江东父老,而苟存于世,只得恨恨而死。
“既生瑜,何生亮,”虽是这样说,但周瑜的真正死因恐怕并不在此。他决非单单嫉妒诸葛亮的高明,处处胜己一筹,而是悔恨自己执行了错误路线,太急于求成,低估了诸葛亮的力量;他后悔不该把精力放在与诸葛亮的争斗上,错把朋友当敌人,混淆了敌我矛盾;他痛悔没有真正与诸葛亮联合起来,大力发展国力,加强军备,以待时机联合诸葛亮挺进中原,发起北伐战争,消灭曹操,然后再图刘备,统一全国,建立大统,或许是另一番景况。大家想想看,这位自恃才高自命不凡的周瑜如何能原谅宽恕自己的呢?
周瑜之死,是死于狭小的气量,是死于对自己错误路线的无法原谅,是死于再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悔悟和悔恨,还死于更无颜面面对冤家对头诸葛亮。

收起

易中天的《三国》里是说,他气量很大,而且品德高尚

不是,气量很大,为了艺术,不得不牺牲他来衬托孔明.
苏拭还写过词(赤壁赋)来赞美他.

你去看看《三国志》上他和程普的事就知道了
肚量其实很大的

不是,诸葛亮在真正的三国中,其实智谋是比不上周愉的。作者只是夸大了而已。演义不要相信。要读三国志

不是吧,电视上是假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