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关于意识8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7 10:17:04 体裁作文
关于意识80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关于意识800字作文

什么是意识,随手翻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的解释是:意识是世界的一般规定、一般规律和组成部分,是具有客观实在性同世界的其他组成部分(称之为物质)处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具体事物。我们大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意识,但是,你是否怀疑过它,它真的能帮助你达到你的目的么?我不以为然。

假如你在吃饭,可是有一只苍蝇来骚扰你,你的本能意识是上前挥手,赶走这飞舞的“天使”,年幼时多次的尝试让你有了这个意识,可你是否想过如果它不飞走呢?你的意识会再次让你挥手,而且是更加猛烈地挥手。可是,今天这只苍蝇可能犯了病,它仍然在那里。这时你的意识便让你抬起了手臂,可你的手臂真的会落下么,那可是又臭又脏的苍蝇啊。这样你便意识到,你的意识在一定的特殊因素下是错的。

人是习惯的奴隶,是受习惯支配的,习惯是潜意识的功能。你学习游戏、骑自行车、跳舞或开车,是在意识的指导下一次次地重复动作,直到在你的潜意识中留下了深深地“印迹”为止。当你发现你的意识有问题时,你已养成了固定的思维僵界,并且不能自拔。

就像赶苍蝇一样,在一段时间内你不断地重复一种不好的思想或行为,你很快就会受到这种习惯的强制,因为潜意识的规律,是强制性意识中会建立起新的习惯模式。

我们不妨把意识比仿照相机,潜意识比做照相机里的感光板,感光板上可以完全地记录下意识给它的画面。相片是在暗室中冲洗出来的,同样,想象中的画面也要在潜意识的暗室中成形。当你认识到意识只是一部照相机,你不必要做出精神努力,也没有必要进行思想斗争,你就按照你的意识去做了。

你的意识会为你产生自动的习惯动作。有时人们称之为第二天性,它是潜意识对事物的自动反应。你有自由选择好的或者坏的习惯的权力。没有人拥有决定它的能力。当然,除了你自己。

论证手法单一

篇一:忧患意识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60分)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有人说,忧患意识包含危机意识、预见意识、防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中华民族有忧患意识传统,不过有时浓有时淡,有人有有人没有,有人认为领导要有群众可以没有,有人认为精英要有普通群众不必人人都有。

你对忧患意识是怎样认识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想和认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编造虚假事实论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试题

★★材料链接

◆◆名言警句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4.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经》)

5.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孟子)

6.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宋张载)

◆◆经典事例:

1.比尔·盖茨告诫手下的员工:“微软所有的人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微软公司还有三个月就要倒闭!”

2.日本政治家、平民百姓常说:“日本没有土地,没有资源,有的只是阳光和空气,日本人一天不拼命地干,

家通吃。他们的目标就是不给你留任何一点市场和地盘。毋庸讳言,我们的许多企业,不要说弱势企业,就是像海尔这样的佼佼者,与世界500强相比也还有一段差距,也不敢有丝毫放松和懈怠。实事求是地正视挑战的严峻性,充分估计到竞争对手的力量和困难的一面,向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这样较为有益,而较少有害。

5.永远想在用户前面,永远想在别人前面

海尔人认识到,在产品质量差异日趋缩小的情况下,服务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推出了顾客至上的三全服务:全天候24小时服务、全方位登门服务、全免费义务服务。海尔的标准化服务在国内外有口皆碑。

同时,海尔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目前,海尔拥有各项专利达2200多项,中国洗衣机行业2/3的专利属于海尔,新产品开发已具备了超前10年的能力。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海尔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在海尔的产品中,直接源于顾客信息反馈,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海尔张瑞敏:“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联想柳传志:“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华为任正非:“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我们该如何应对华为的冬天?”微软比尔?盖茨:“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戴尔电脑迈克尔?戴尔:“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

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内涵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要书写清楚,出现错别字扣分。

★★范文引领

(一)心存忧患童新华

曾经,比尔·盖茨这样告诫手下的员工:“微软所有的人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微软公司还有三个月就要倒闭!”此话看似危言耸听,其实是在提醒员工:心存忧患。

(引用名人言论,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心存忧患)

世事风云变幻,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也许转眼之间便遍布阴霾,如果被暂时的安定、暂时的兴盛、暂时的胜利所蒙蔽,必然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看不到安定背后的危险、兴盛背后的衰败、胜利背后的失败。所以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心存忧患,方能时刻警惕,让生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

还记得美国阿拉斯加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发生的事吧!当地百姓为了保护鹿而将狼消灭了,本以为鹿没有了天敌会生长得更好,可是事与愿违,鹿的因为失去了天敌,生活变得无忧无虑,导致种群迅速扩大,植被衰竭,鹿因为缺乏充足的食物和安逸生活所带来的的体质衰退而大批死亡,其数量远远超过被狼吃掉的。人们只好把狼再请进来,鹿又开始过起提心吊胆的生活,整天为生存而四处奔跑,然而鹿群却因此而恢复了生机。

(这两小节从“为什么”角度论证心存忧患的必要性:可以让生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然后举了反面事例)

这里面的道理难道不引人深思吗?安逸无忧的生活固然惬意,然而却隐藏着最大的生存危机,它像麻醉剂一样,让人丧失警惕,于不知不觉之中陷入困境。可见,心存忧患,是每一位生活强者必备的素养,而这种忧患意识,也可以让你变得更强大,更有竞争力。

(评析上文事例,用“可见”一词转入下文。从结构上看这是一个过渡小节)

2

海尔是怎样成为一家16年平均年增长速度达81.6%、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的世界知名企业的?那就它超乎寻常的忧患意识,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海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海尔在国内已是屈指可数的大企业,但与世界500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如果海尔满足于现状,为这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以为从此可以躺在那里坐吃老本,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事事比别人多想一点,多走一步,高度重视技术的创新和服务的升级,也许海尔会成为下一个巨人集团,一瞬间土崩瓦解。(举例论证心存忧患可以变得更强大,与二三小节构成正反对比论证)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心存忧患,可以大大增强危机意识、预见意识、防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它可以让鹿变得更强壮,可以让一家企业变得更有活力,可以让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心存忧患,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869字)

(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心存忧患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斑马从不曾忘记奔跑,因为它知道只有跑得快才能逃避敌害,获得生存;蚂蚁一入秋就开始不停忙碌,因为它知道只有积累得多才能穿越寒冬;小树在还是苗的时候就不停地向深处扎根,因为它知道只有根扎得牢才能顶得住暴雨狂风。动植物尚且知道在安逸的条件下为以后的艰难做准备,我们人类呢,不是更应该懂得,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吗?

【简析】排比句式开头,引出中心论点。既展示文采,又简明扼要。

迈克尔?戴尔说过:“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也许有人会说,他是胆小鬼;可我不这样认为,这句话恰好说明他是个有见识的人。因为有见识才能意识到潜在的危机,才有了如今戴尔电脑的辉煌成就。所以说,人要学会居安思危。

【简析】紧扣作文材料,阐述蕴含哲理。

南唐李后主的亡国史大家并不陌生,就是因为他沉溺于靡靡之音,荒废政事才造成了亡国惨剧。尽管当时大臣已经提醒政治并不安稳,但他只认为自己身居皇位,生活安逸,却没有想到日后沦为亡国奴的悲惨境遇。就是因为没有居安思危,使他最后惨遭毒害。

【简析】列举古代事例,证明其中道理。

因此,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不可以没有忧患意识。一个人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出色,那么他被人超过只是迟早的事。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不懂得在竞争中求生存,那么它被收购也是迟早的事。人被超过可以追回来,公司被收购也可以重新组建,可是国家呢?如果一个国家因一时大意而灭亡,谁又能给你机会重来呢?只有在安稳的时候就考虑到潜在的危机,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孟子说过:“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的,我们就是需要这种忧患意识。只有时时意识到自己会有的危险,才会提早有所准备,才不会面对紧急状况措手不及。“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这是海尔张瑞敏说过的话,或许正是这种居安思危的理念造就了海尔打不倒的传奇。

【简析】联系社会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从古至今,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贪图安逸只能带来失败,又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居安思危才能带来成功。我们是幸运的,但是,我们肩上的担子又是沉重的。我们要承担着国家的兴盛的责任,我们不能让中国在我们这代垮下。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忧患意识,争做最好最强。让我们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永远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才能使我们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简析】结尾收束全文,扣回中心论点。

3

(三)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自然界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海尔张瑞敏常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微软比尔?盖茨也常常提醒自己:“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这警示人们,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居安思危是保证个人成才的前提,是实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条件。

【简析】由作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是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者,则昌则盛;反之则衰、则亡。翻开历史长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夫差之于勾践、项羽之于刘邦??国家如此,个人成长何尝不是这样?唐朝有位才华出众的宰相魏征,他为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魏征政治管理的核心就是“居安思危,善始克终”。他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唐太宗接受魏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建议,励精图治,从而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历史证明,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简析】列举古代事例,有详有略,说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为什么要居安思?由于事物的发展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一些突发的偶然事件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种意外的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人陷入困境,甚至会改变人的命运。所以作为商人,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还懂得留一半清醒,来观望竞争对手;作为农夫,在春播秋收时分,也要抬头看一看老天的脸色,以备不测;作为学生,在生活无忧的时候,也不忘记考虑一下未来人生的艰难考验。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坦途与荆棘,顺境与逆境,常常交替出现。所以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事业成功的时候,要想到失败和挫折;在生活富裕的时候,要想到贫穷和困苦;在身体健康的时候,要想到疾病和伤亡;在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候,要想到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辛酸。居安思危永远是我们人生的格言。

【简析】联系社会现实,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做。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提醒,使张瑞敏率领海尔走向世界;“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的告诫,使比尔?盖茨率领微软席卷全球。“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样丰富的哲理,不仅对国家、对企业具有警示和指导意义,对于个人亦然,能居安而思的人,必然是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成为生活的强者,是对生活有着深刻认识的智者。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简析】化用作文材料,做到首尾呼应,强调中心论点。

(四)选段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4

(一)并列式

一、提出观点(是什么):我们应懂得居安思危

二、论证分析(为什么)

1、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处安而不沉溺,虽居前而不松懈。(举例论证:刘翔/比尔盖茨等)

2、懂得居安思危,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未来的形势。

(些地方和单位花钱如流水,讲排场,比阔气,大搞所谓举例论证:反例——少数地区和单位奢靡之风滋长,有“会,少则数百万元,多则数千万元;而这些地方的老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举办一场文艺晚姓衣食住行还有不少困难。)

3、懂得居安思危,才能不断进取,不断超越。

(举例论证:广州丰田凯美瑞/国美)

三、总结,重申观点。

无数事例均证明:居安思危则存,居安思危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居安思危,切记,切记!

二(正反对比式)

一、提出观点(是什么):我们应懂得居安思危

二、论证分析(为什么)

1、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处安而不沉溺,虽居前而不松

懈。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未来的形势,

才能不断进取,不断超越。(举例论证:)

2、居安而不思危者,往往容易懈怠,贪图享乐而丧失

危机感,最终只会被淘汰。(举例论证:)

三、可用文采段,重申观点。

居安思危,其实何尝不是有一种把自己置于悬崖

边缘的切肤的危机感?也许,只有真正懂得它,

才能真切体味生命的意识与内涵;才能更加珍惜生

命;才能真诚拥抱每一缕晨曦和斜阳。

?思维提纲:(三)递进式

一、提出观点(是什么):我们应懂得居安思危

二、论证分析(为什么)

1、只有懂得居安思危,我们才能常备不懈。

(举例论证:刘翔/刘璇/比尔盖茨等)

2、只有懂得居安思危,一个集体才能更有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举例论证:海尔集团/广州丰田凯美瑞/国美/苏宁)

3、只有懂得居安思危,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举例论证:商纣灭亡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

杜牧《阿房宫赋》/清政府闭关锁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三、怎么办

5

下页

篇二:关于“写作意识”

关于“写作意识”

对话:徐飞—赵飞

徐飞:我们今天聊的话题是“写作意识”。

在聊这个话题前,我们先得认识意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对某方面缺少意识,就会视而不见;而如果对某方面有意识,就会对这方面的事物格外留心,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举个例子。一个没有根雕意识的樵夫,一大堆再完美的根雕材料他也只会当作生火用的木料;而一位根雕艺术家,他会从遍山遍野的木料中发现为数极少的根雕材料,并把它雕刻成艺术品。写作也是这样,没有写作意识,再典型的人物,再动人的情节,都激发不起主体的写作欲望。

赵飞:是的,写作意识,是一个被我们忽略而又必须引起我们关注的话题。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把教学的重心基本落在指导和写作过后的评价上,很少有人关注学生写作心理状态。我认为写作更重要的是“意识”的流淌,

米兰·昆德拉说:“古希腊哲学探寻世界问题,并非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受到了认知激情的驱使’。”汪曾祺先生说:“作品是‘流’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丁玲说:“我写作的时候,从来不考虑形式的框子,也不想拿什么主义来绳规自己,我只是任思绪的奔放而信笔之所之。我只要求保持我最初的原有的心灵上的触动,和不歪曲生活中我所爱恋与欣赏的人物就行了。”这些作家关于写作的表达虽然在形式上不一样,但他们的话语中最核心的内容普遍指向一个词语:写作意识。

徐飞:我想起学者裴斐说的一句话:“文学创作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生活——谁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而在于有没有对生活的特殊感受。要没有感受,生活再多也是白搭。”“对生活的特殊感受”就是一种写作意识。有写作意识的人,即使每天都过着普通寻常的日子,他们也会怀着一颗初心,以新奇、发亮的眼睛打量着周围的世界,从习焉不察的事物中发现常常被忽略掉的风景。他们会从每天路过的街道上,发现卖生煎包的女子今天换了一只好看的发簪,发现上幼儿园的小孩子肉嘟嘟的手指紧扣着爸爸的中拇指,发现路旁的木槿花今天的颜色更红艳了??

美国作家纳塔莉·戈德堡在《再活一次》中这样写道:“作家有两条命。他们平时过着寻常的日子。在蔬果杂货店里、过马路和早上更衣准备上班时,手脚都不比别人慢。然而作家还有受过训练的另一部分,这一部分让他们得以再活一次。那就是坐下来,再次审视自己的生命,复习一遍,端详生命的肌理和细节。”我们肯定不会都成为作家,但我们需要对生活多一份观察,多一份思索,让生命变得更加丰厚、充实、细腻。

赵飞:写作意识的培养我觉得首先要关注和呵护学生的表达欲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句话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学生写作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往的需要。

学生对生活、对未来的追求,不但需要一种情怀,更多的时候需要一个出口,即是人们常说的“表达欲望”。没有表达欲望的文章就像一支塑料花,哪怕外面已是春光旖旎,这朵花也依然勾不起大家心中对春的憧憬。学生的写作过程应该是由内到外的,只有内心有强烈的写作冲动,才能写出自己真实的文章。这种欲望不关乎年龄、阅历、经验,它是属于内心的,属于私人化领地的景象。学生敏感、细腻、向往美好,他们驾驭文字宣泄内心的情感是遏制不住的。

诚然,现在学生很害怕写作,原因在哪?我想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命题要求,考试“入格”等方面的限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他们的表达欲望。不想表达而去表达,那是痛苦的,即“无源之河”说,这是一种痛苦。生活无时无刻不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呢?没有生活热情,

表达欲望被扼杀了。想要表达可又无法表达出来,那是一种煎熬,更是一种痛苦。因此,要想学生学会表达,先要让学生“想表达”,然后才是“如何表达”。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平常教学中基于学生的认知体验,基于他们的情感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呵护。学生的这种表达欲望得到我们的呵护,才能打通表达与写作之间的道路。

可这种简单的呵护我们的语文教师却做得不是很到位,拼命给学生讲一些所谓的作文写作技法、套路等。教师谈得很起劲,可学生那里却得不到呼应,究其原因,我想还是表达欲望的问题。写作就是这样,有许许多多的理论和说法,有人动不动就说什么结构、选材等,当你越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你越变得困惑。其实最简单的就是在写作前充分调动并呵护我们学生的写作欲望,因为有了这些纷杂“欲望“,学生的写作意识才能构建起来,慢慢形成我们喜欢的文字。

徐飞:赵老师你说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欲望,我深为赞同。我一直认为,当前作文教学的突出问题是学生写作动力的缺失。写作动力属于写作意识的范畴,这个问题不加以解决,就像是火车头还没有启动,却只在研究每节车厢的配置,抓了次要矛盾而忽视了主要矛盾。

黄厚江老师提出,要培养非写作状态下的写作意识。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写作意识,也许说不清道不明,但它的的确确存在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写作能力与写作素养的提升。写作意识是一种写作内驱力,是“我要写”的强烈使命感。一个有着写作意识的人,他的写作能力不会差,他会时时刻刻思索着生活,他会从写作的视角去审视生活、审视当下、审视自己。

我认为,写作意识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对一线教师而言,呵护写作欲望,需要落地生根,要有具体的操作策略,比如,我们可以在生活化随笔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大部分学生将生活与写作截然分开,生活归生活,写作归写作。轮到写作时,往往无病呻吟,胡诌两句,而不会从生活中去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材料。其实,生活与作文并不是两张皮,两者本是相融相通的:生活因写作而芬芳,写作因生活而饱满。一个人可以通过写作,而走向优秀。近现代以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中很多人并不是作家,但终身保持着记日记的习惯,他们在日记写作中耕耙生活,回看自己。作家周国平说:“我甚至相信一切真正的写作都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每一个好的作家都有一个相当长久的纯粹私人的写作的前史,这个前史决定了他后来成为作家不是仅仅为了谋生,也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因为写作乃是他心灵的需要。”

记得以前很多学校每天都留出固定时间写日记,而现在大部分学校都不再强调写日记了,但我们语文老师应自觉地引导学生写生活化随笔,一周至少一篇,不定题目,不限话题,任由学生去写。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发现和提炼生活素材,让学生带着写作意识去生活。有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自觉写作随笔或日记的习惯。

在生活化随笔中,我特别鼓励片段式的写作。不要求学生非要写成完整文章,即使是片言只语,只要是来自生活的真实感悟,都会得到鼓励。语录体、片段式的写作,只是一些半成品,但学生会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养成自觉的写作意识,而这种写作意识对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赵飞:我认为,写作倾向也是写作意识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放眼望去,现如今我们读过的许多学生作品都存在严重的写作倾向问题,不免感到些写作上的贫乏。很多缺少真正的生活情感,只是在技法表现上比较讨好如:假大空泛滥在每一篇的字里行间,世界观的变相、颓废的精神世界一览无遗的存在我们的眼前。这是摘选一段学生作文里的文字:

“……门与路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门既是路的终点又是路的起点,诚然门意味着一段旅程的终止,另一端新的冒险在等待着我们亲手去开启。关键在于怎么过这段路,是走着跑着还是爬着?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况,这取决于面对困难的态度。别以为马云光用

网络搞营销就可以整出个电子商务;别以为乔布斯啃口苹果就能创造他的“苹果”帝国;别以为马化腾光靠复制就造就了如今的腾讯。我们往往看到的是通过胜利之门时那光鲜亮丽的一面,孰不知多少人一脸贴在冷冰冰的铁门上……”

确切的说,这是学生真实的思考,但写作倾向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虽然我们的写作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个性思考,但这种写作之前的倾向却让人堪忧,完全没有一个限度的在滑行,文字间有着一种淡淡的颓唐和嬉皮在漫游。

倾向的形成需要一个扶持,否则走得越快,离写作的本旨就越远。我们的写作应该给学生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些都是需要在写作意识中逐日完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扶正,教师在学生写作意识中一定不可以缺位。

极佳的写作意识归根结底,就是与学生的整个心灵和精神境界有关。坚持写作从心灵出发,坚持写那些给过学生触动的东西,或者在他们内心发生过呼应的东西,简单地说,就是坚持“写想写的,写能写的”。

徐飞:学生的写作倾向,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生写作意识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与老师有没有写作意识有密切关系,一个有写作意识的老师常常能带出一帮有写作意识的学生。师生朝夕相处,如果老师能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易被学生忽视而有意义的作文事件,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有一年暑假后返校,我发现校门西侧三十米左右的一棵雪松倒下了,这棵雪松有碗口粗,但因为是从外地移植过来,根须较短,所以被一场强风给刮倒了。这棵雪松在地上一直躺了两三个礼拜。一次课上,我问学生有没有发现校园里的植物死亡事件,只有一位学生发现到这棵树的倒地。我介绍了这棵树的来历后,让他们想象我当时看到树倒地的感受。学生积极思索发言。而后,我告诉他们这棵松树其实还没有死去,总务处已联系园林工人,园林工人认为现在不能强行扶正,必须让它在地上“喘息还魂”一段时间才能扶起来。学生佩服起园林工人的智慧。再后,我带着学生一同欣赏张晓风和龙应台的美文《行道道》,让他们感受到每种草木都是有生命的存在。那一周的学生随笔出现了很多写植物的优秀文章。这棵松树,就是我和学生共同生活环境中发现的作文事件。

尽管这样的事件不多,但只要老师善于发现,总能找到。老师经常从生活中寻找这样的作文事件,让学生思索,会大大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写作意识。因此,我认为,我们语文老师应善于从师生共同生活的环境中去发现作文事件。

我们还可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语文教学上曾有过“阅读本位”与“写作本位”之争,而在我看来,阅读与写作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不可畸轻畸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写作意识的培养,而在写作教学中也不可忽视阅读意识的建立。莫言曾说:“我读《读者文摘》,发现了一些名家散文的‘原版’,从《读者文摘》上抄了,改头换面后变成自己的经历,一看特别感人,其实都是一种阅读过来的东西。”在阅读中,唤醒自己的相关体验,进而写成自己的文章,这本是写作的基本规律之一,而不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不敢明确示人。比如,我在和学生共读铁凝的《长街短梦》这篇文章时,问学生有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当自己被需要时所产生的类似感动,有没有在生活中发现类似的夹在车窗缝里的一束小黄花。学生七嘴八舌,说了很多有意义的材料,而这样的材料平常却沉睡着。这也启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遇到那些能产生共鸣、共振的文字,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相关体验和经历。激发他们的言说欲望,培养他们在阅读中的写作意识。

篇三: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的五个意识

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的五个意识

文/广东东莞庄照岗《语文月刊》(2014年11期)

统观2014年全国各省市的18套语文试卷的18道作文题,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说法“全部采用材料作文题型”,而且“在往年基础上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特点。”其实,从2012年起,新材料作文就以其“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理解上不设阅读障碍;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有利于规避模仿、套作现象;有利于评价上的分项分等和对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区分及判断”等优势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并获得一致的认可。但是,在实际的写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比如偏离材料、过度生发;思考片面、缺乏辩证;就事论事、泛泛而谈;角度偏狭、难以服人;题目宏大、论述空洞等,对此,我们觉得,只有学生具备了以下几种意识,才有可能有效规避上述问题。

一、指向现实的意识

2014年高考结束后,很多专家、学者对全国各地的作文题目进行了点评,使用词汇最多是“现实(时代)、开放、思辨”,而“现实与生活”又是三者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李泽淳、郝继东点评辽宁卷“作文材料内涵贴近现实,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胡廑点评浙江卷“题目与生活实际关联,让考生有话说”,史绍典点评湖北卷“湖北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比较接地气,述说的都是普通人的普通事儿。”厉行威点评湖南卷“散发着时代气息”,唐建新点评广东卷“嵌入时代烙印,引向生活感悟”??。(参见《语文学习》2014年7-8期)可见,指向现实,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认识,引导学生关注时代、思考生活已经成了所有高考作文出题人的共识,也被很多语文专家、学者所认可,所接受。这种现实指向性,一方面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到语文应“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应“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特别是在表达与交流上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另一方面则是时代与国家对现代学生的要求与期待,“关注现实,作为当代高中生和未来的国家公民,理应直面社会,直面人生,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而不应死啃书本,作文中只会拿几个古人说事,套话连篇。”

其实,高考材料作文除了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之外,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普遍的引导性。很多高考作文的材料都是从万千社会现象与事件中选取的,题目的设计都是经过反复的考量和精心的思考的,可谓慎之又慎,斟酌之后又斟酌,材料背后反映的肯定是现代社会、现代人普遍面临的问题或经历的事情。另外,高考作文还有很强的引导性,高考作文指挥棒,引领了以后作文写作与研究的方向,更引导人们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共同思考人类的生存困境或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如张开老师所说:这些新材料作文都有一个鲜明的指向性:现实、现代,“引导考生积极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自身,具有良好的导向意义。”正是因为高考作文的指向性、针对性、指导性,所以学生在写作新材料作文时就一定要有联系现实的意识,不仅就事论事,就材料谈材料,还要把材料放在宏大的社会背景中去关照,去透视,放在历史与现代的坐标中去分析、把握,从而找到材料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契合点,把握材料的现实指向,进而在写作中有的放矢,层层深入,展开论

述。

比如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老规矩”就是勾连了“传统”与“现实”,本质上还是一个“传统观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应该如何被对待”的老话题,就是对现实的一个鲜活的反映,世易时移,很多“老规矩”被人们淡忘,引导人们重拾“老规矩”,重新关注传统,思考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再比如全国大纲卷作文题“农民工与医药费”,现实指向性就更明显,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或者说新时代,在人们普遍功利化、私利化、世俗化、缺乏信任的情况下,新闻当事人老王和医院以及老板之间的诚挚信任。互敬互爱的关系,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引领作用,在普遍缺乏底线,人情日益淡漠的情况下,对社会“正能量”的弘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诚信、和谐、文明”等关键词有极大的示范引领作用。江苏卷“青春与不朽”的作文题则力图引导学生直面现实,直面生命,永葆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张扬青春,一往无前,把握当下。

因此,指向现实的意识就是要求考生无论是在审读材料时,还是围绕材料写作时都要:心中有现实,心中有指向。只有这样,有很强的针对性,才会语中要害,才会写的有深度,有思想,有高度。

二、基于材料的意识

新材料作文作为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在出现之初就被赋予了一个新的任务,就是“纠弊”,纠话题作文、命题作文之弊,防宿构、防套作,因此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意识就是基于材料的意识。这种意识可以分解为三点,

“围绕‘照片/科技’来谈‘人的记忆/情感’,或者围绕‘照片/科技’来谈‘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都属于符合题意。”而如果“离开‘照片/科技’仅谈‘人的记忆/情感’或‘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则属于偏离题意。许多考生考生抓住了材料中的两句话来写‘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值得珍惜的点滴可能被稀释’,但如果不联系‘照片/科技’,则为偏离题意。”另外,“考生在写作中虽然引用了材料,但是另外引出其他一些不具有材料内涵的其他事物/概念进行比较,视为偏离题意。如黄金与生铁(少与多,贵与贱)、乌龟与兔子(慢与快)等。”可以说,基于材料的意识是防止学生跑题、离题的

今现代生活中是否还适用的问题,是一个传统观念与现代生活相碰撞、如何继承与批评‘老规矩’的问题,是一个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需要面对的问题。”[13]即“文化传承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另外,全国新课标乙卷反映的是“习惯规则与创新发展”的关系问题,辽宁卷则放映了“自然美、生态美与社会美、科技美”的关系问题,或者说“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与环境”的关系问题。重庆卷作文题反映的是“民族文化差异与公民意识”的问题,等等。由实到虚的意识会使学生的文章摆脱就事论事的肤浅,但也特别容易滑向“虚而又虚”的云端,不接地气,因此要特别避免“从材料中得出普遍的道理或观点后,就围绕观点而展开分析,完全脱离材料的内容而空泛议论。”因为这样会划入话题作文的泥淖,围绕一个话题进行空泛的分析,写成标签式的文章。

四、明确的角色意识

明确的角色意识是指考生在面对材料作文时,要明确自己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潜在的读者是谁,因为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你该发表什么样的看法,潜在的读者决定你该如何去表达;因为任何文章的写作都有写作的角度与位置,也有指向的对象,叶圣陶、夏丏尊在《国文百八课》中说:“凡是文章都以读者为对象,都有读者的预想。”朱自清也说过:“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读者。”这种角色意识与面对潜在不同的读者,要求考生,在面对材料时,要思考该以什么样的措辞语气,什么样的思想内容,什么样的结构风格去呈现,要思考“作者与读者的社会关系,读者对题目熟悉和了解的程度,读者对题目以及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的态度与立场等诸方面的因素。”

明确的角色意识首先要求考生有读者意识,要明白自己文章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是面向阅卷老师的,因此要了解了阅卷老师的喜好,阅卷老师对题目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以及该站在何种立场和位置来阐述自己的看法。这样文章的写作就有了一个潜在的读者,有了针对性,就不会造成说理的盲目与散漫。反过来,如果“读者不具备的知识、不熟悉的东西不解说,而读者熟悉的东西一再重复,就会削减说理的针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说理的效果。”这种潜在的读者意识其实很多作家都有,苏童把它理解为“写作,就是给陌生人写信”,阿来则说:“我从不取悦读者,但会很好地研究读者的需要。”另外这种读者意识也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

明确的角色意识的

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那么回答问题的意识就具体体现为“你对研究性学习怎么看”:可以写自己在探究性学习中的经历与体验,也可以写自己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见闻与感受,也可以顺着材料的思路,发表对探究性学习的看法,可以论述探究性学习的优点,也可以批判流于形式的伪探究等等。

明确的角色意识的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意识流作文

意识流作文

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识,更包括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前意识。

“意识流”一词是心理学词汇,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

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意识流的几种表现形式:

内心独白

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的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种内心独白被成为“直接内心独白”。外,还有一种“间接内心独白”,虽然也是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作者不时出来指点和解释。这种内心独白所展现的意识活动通常属于较浅的层次,比较连贯和合乎逻辑,语言形式也比“直接内心独白”正常。

内心分析

所谓“内心分析”,是指小说中的叙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并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与“内心独白”的区别在于它以理性为指引作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

自由联想

人物的意识流表现不出任何规律和次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一种事物上作短暂逗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五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一连串的印象和感触。

时间和空间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

诗化和音乐化

意识流小说家为了加强象征性的效果,有时采用诗歌和音乐的手段。他们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乐章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甚至离奇的拼写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受、印象、精神状态或作品寓意。

意识流作文训练范文系列

玻璃上的黑点

在家闲着没事,无意中在玻璃上看见了一个黑点。忽然引起了我的回忆。脑海中涌出许多思绪。从中扯出一根。哦,这原来是我数学考试中那最重要的一点。关系着我分数的高低。在高考中更是如此。有可能就是那不起眼的一点或是葬送你的前途或是使你前途一片光明。取决的就是那致命的一点。

或许在当时我也不清楚黑点是什么,仔细一想不对。灰尘没有那么大个的。即使有也不会是灰尘。我清楚地记得早上我曾用心地擦过那块玻璃。使它看起来光洁如新。不知现在为什么会有一个难看的黑点。也许就是人们的污点。污点谁都有。事情过后很少有人会记起自己曾有一个难看的污点,但一会后脑海里出现的却是另外一幅画面。自己儿时的事一件件浮现在脑海中。和二蛋一起玩泥巴,堆小车,捏大炮,和二狗子一起下河摸鱼。总之以前就是怎么好玩怎么来。记得原来我们在乡里上学,中午带饭盒去学校吃饭。那时我们放学后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一起下河摸鱼。摸上来的鱼就放在饭盒里。然后背起书包就屁巅屁巅地跑回了家,回家后总要挨一顿打。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