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让阅读在学生的心中发芽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24 16:24:03 高中作文
让阅读在学生的心中发芽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让阅读在学生的心中发芽作文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写作文,首先要做到多读书,多读好书。可是现在许多孩子都对阅读不感兴趣,毕竟阅读也是要费脑筋的事,不像看电视那样轻松。不少孩子看电视很专注,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但要他看书,五分钟就不耐烦。远离课外书的结果是视野狭窄,孤陋寡闻。学好语文的秘诀就是不断积累,如果不能做到广泛阅读怎么积累知识呢?

为什么要做到多阅读,阅读就是审美的过程,多阅读能提高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而且能培养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觉,这对写好作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把自己比作“电灯”,读书就是“充电”,不“充电”灯就不亮。不读书又好比人不吃饭,干起活来没力气,肚里的知识太少,写起作文就很费劲,常常是捉襟见肘,这个词不会写,那句话不知怎么表达,而且想象力也差,写作时总打不开思路,写着写着就没话说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阅读是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什么时候都不能违背。古今中外每个有学问的人无不是热爱读书,肚子里背烂了几百篇文章。

《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阅读8本书,精读3—5本。所有学生在40分钟内,均能完成现场作文,文风朴实,书写工整。阅读能开发智力,发掘潜力,阅读能为学生打开了思想的大门,学生因有思考而变成有思想,语文素养也提高了,作文才能越写越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孩子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能和好书交朋友,长期坚持阅读,想象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即使老师没什么教作文,他会无师自通,作文也不会太差。在古代的私塾学堂里,老师总是逼着学生读背,每天都要练习写作,很多学生后来对阅读和写作产生了兴趣,都是靠老师逼来的。孩子在因为年幼不懂事,就喜欢玩,要他做到自觉主动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许多家长在阅读认识上有一个误区,就是只让孩子读作文书,要买也都是买作文书,其他的书都视作“闲书”,限制孩子阅读。这就像孩子偏食一样,难免营养不良。而孩子偏偏就不爱看作文书,因为里面的作文是同龄人写的,称为“习作“,好作文不多,文采飞扬充满灵气的作文更是凤毛麟角,语言不生动不形象,读来味同嚼蜡,根本吸引不了孩子。必须要做到广泛阅读,就是读的书要杂,不但要看作文书,而且要读科学书,历史书,更要多看优秀的文学作品,因为那是作家写的,称之为作品,故事生动,语言优美生动,阅读后能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愉悦感,让他们为之着迷。到了中学,老师还强调学生去读杂文,读一

 

 

些文学名著。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对写作的兴趣就是从大量的阅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我们知道,要写好作文是需要灵感的,灵感从哪里来,就是通过多阅读,积累的知识多了,在写作的时候就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出口成章,一气呵成。长期不阅读的学生就会文思苦涩,脑海里出现空白,就像挤牙膏一样,使写作文成了一种折磨。

读书也是要讲究方法的,同是两个喜欢阅读的人,读书的方法掌握得不好,后来取得的成就有大有小。一定要把书读活。正确的读书方法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的时候一定拿着笔在手中,遇到好词好句圈起来,遇到精彩的段落画起来,边读边思考,还可以在书上写一点当时读书的真实感想。如果能经常写一点读书笔记就更好。“重复是学习之母”,这是一句名言。要让孩子对好的文章重复阅读,一篇文章最少要读两遍,这样就印象才会深刻。有时读了一本书,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在脑子里过一遍电影,就像牛吃了草以后“反刍”一样,把吃过的东西从胃里倒出来再咀嚼一遍,这样书中的营养才能充分吸收。

现在许多孩子都是匆匆地读一遍,囫囵吞枣,没有消化,书中的营养吸收甚少,有的虽然也读了不少书,但都成了过眼烟云。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而那种“走马观花”式的匆匆浏览是没有效果的,要有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实实在在学到一些知识。

孩子到了中学,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记忆力的最佳时期,多读多背,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心通中外千年史,胸藏古今万卷书,学生对中学课本中的范文要能熟读成诵,要能背诵一定量的古典诗词和浅白的文言文,能背一定量的现代文名篇。青少年时代记下来的东西,一定是学生一生中的宝贵财富。

要想使孩子将来成龙成凤,必须教育他们做到好学不倦,要引导孩子和好书结缘。还要制定阅读计划,每天都要抽出时间阅读,谚语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会打拳的人长时间不打,套路也会忘记,会唱歌的人天天都要练嗓子,不然就唱不好。又曰:“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也是讲坚持学习的重要,也就是善于培养自学精神,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毕竟很短,将来离开学校,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如果他们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人生的“财富”,将来就一定有所成就。事实证明,许多人知识渊博,都是靠自学得来的。

我当年因为家庭困难,初中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但是我一刻也没有停止学习,后来是靠自学考上师范学校的,从那时起,我就和阅读和写作结下不解之缘,就是现在还不断地买书读书,手不释卷,在教学的余暇坚持练习写作。可是我周围的同事朋友早已不读书了,有的老师说,现在看到书就头疼。在别人玩麻将打牌的时候,我却在学习,所以我学到的知识比别人相对要多一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若能做到热爱读书,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家庭里,父母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培养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如果父母能抽出点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就更好,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能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我经常对学生说,数理化学好是为了考大学,如果将来不当老师,也成不了科学家,那学到的这些知识都会荒废掉,生活中很少用到数理化的,而学好了语文,能管一辈子,终生受益。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参加了工作,写求职申请,写工作总结,写书信都必须会。学好语文就是要能读会写,做到读写结合。只读不写不行。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现代社会需要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不要书呆子。只会读而不会写的就成了“两脚书橱”。有一个英国人,叫亚克敦,他嗜书如命,在他的书斋里,整齐地排列着70000卷图书,据说每一部每一卷,都遗有他的手迹,读起书来始终乐此不疲,他活了66岁,可是他的一生却什么东西也没有留给后世,后来有个日本人鹤见祐辅据此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徒然的笃学》,鲁迅在1928年将它译成了中文,教育人们不要做亚克敦。

有一句话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确实如此,知识可以划破阻挡方向的迷雾,知识可以用来寻找方向,知识可以帮你选择自己的路,知识可以教你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曾有改变命运的迷信说法: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前面的四个就不说了,连迷信的人都说多读书,你认为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什么时候孩子感觉到有书读是幸福的,写作是快乐的,就有成功的希望了。

著名特级教师李怀源经常引用一首小诗来形容阅读带来的收获:一点点种子,一点点泥土,一点点整理,一点点这个那个,一点点阳光,一点点雨水,一点点等待,然后——一朵小花!热爱阅读,学好祖国的语言,并能运用语言文字去创造,这就是学好语文的终极目标。有了熟练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孩子的一生都会受益,他们今后的生活道路才会越走越平坦。

 

(作者:梁长红 江西峡江县巴邱小学老师)


篇一:让美好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发芽

让美好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发芽

刘长铭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今天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难题之一。我们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这个问题,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我们总感觉现实与期望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距离。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社会现实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使人们对现实问题不断产生思考,并作出各种各样的反应。道德能够用金钱来衡量么?这是一个有趣而深刻的问题。几年前,我曾建议学生研究一个课题——道德的成本,确切地讲,就是我们的社会为那些缺失道德的行为付出了多少成本?或者说,在我们所创造的财富之中,有多少要为那些缺失道德的行为买单?我知道这不是一个能得出确切结论的课题,因此并没有期望这项研究产生什么成果。研究过程不过是一个教育过程。如果我们的每一项教育活动都能在哪怕几个学生身上产生效果,使他们获得感悟,产生自觉,我认为这就是富有实效的教育,而且是高效的教育。因为,全国有上千万名教师,一年之中有三百多天,如果每个教师所做的每项教育活动都可以在几个甚至一个学生身上产生效果,那么这种效果的累积一定会在庞大的国民群体中显现出来。如果真能这样,社会的公共道德前景一定会令我们更有信心。

为了研究这个课题,学生们采访了交通警察,目的是从一个具体的社会生活方面切入来研究这个问题。尽管我们对于结论早有预期,但调查和分析后的结论仍令我们感到无比的沮丧和忧虑。我们的结论是,目前,我们的社会已经为道德缺失的行为付出了极高的成本。尽管缺失道德的人可能是极少数,但由此形成的巨大黑洞在无情地吞噬着无数劳动者辛辛苦苦用汗水创造出的财富。我们每年要为各种事故付出数以百亿计的资金,而相当多的事故本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它们并不属于天灾,而是人祸。当然,你可以认为这些资金的付出或流动也纳入了GDP的统计范畴,也就是引发了经济活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创造GDP的目的是什么呢?人类发明了高效的交通工具,本是为了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便捷和幸福,但是,它却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更多的危险和威胁,我们不得不从我们所创造的财富当中,拿出巨大的一部分用于维护最起码的社会秩序,而这些财富本应该用于改善我们的生活——将学校建设得更加现代,使老人得到更好的赡养,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使病人得到更好的照顾,使公共设施更加完善,或是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研究和技术开发,以改善我们的通讯、交通、住宅、娱乐等等,总之,这些财富应当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使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使我们生命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现实不能不令我们感到遗憾。如果我们巨额的教育经费投入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未成年人未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道德水准,那么,教育经费中的一大部分事实上也成为了上述的成本。这不由得使我们想到,那可能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啊!认识了这些问题,我相信,那些与我一

起研究这个问题的学生们,将来一定会成为社会秩序的自觉维护者,成为一个具有道德良知和行为操守的人,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目的之一。

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和终极价值就是唤醒人的道德自觉,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体现在人的自觉意识的萌生。这就如同促使种子发芽。我相信,每一个成人,包括教育者和家长,都对后代寄予了美好的期望,这些期望就如同一颗颗美好的花种,只有这些种子发芽、生根、成长、开花和结果,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绚丽多彩的百花园。多年来,我们就像“飞播育林”那样,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了许许多多美好的种子——“五讲”、“四美”、“三热爱”、“八荣八耻”、“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但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美好的种子并没有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发芽、生根、成长、开花和结果?我想,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缺少滋润种子发芽成长的沃土、雨露和阳光。道德教育决不仅仅是课堂上完成的,更不是通过考试来检测的。教育是一个发育成长的过程,不仅需要播种,还需要滋养。滋润这些种子发芽成长的沃土、雨露和阳光,正是我们这些教育者或成年人所构成的社会环境,这环境中包含着鼓励、惩戒、规劝、引导、示范、实践、体验、熏陶??等等诸多有益于他们成长的养分,既有外在的行为约束,也有内在的精神引领,其中,我认为最重要因素,就是我们这些教育者和成年人用自己的言行所做出的示范和构成的环境。不论是什么环境,都会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孩子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为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示范和构建了什么样的环境。我记得在一次教师大会上,一位教师谈了她在未来三年中的发展规划。她谈到,在未来的三年中她要完成好必修课的教学任务,要完成自己的读书的计划和开设选修课程的计划,完成教学研究的课题,此外,还好担当好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做一个孝女、贤妻、慈母。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在这样的场合应当只谈工作,不谈生活,因为生活属于个人,只谈工作不谈个人才显得高尚。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来讲,谈生活就是谈教育,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生活,决不是指哪些柴米油盐、衣着宠物之类的话题。因为他或她是教育者,因为学习生活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之一,因此生活以及对生活所持有的态度、价值观念也就成为教师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教师专业的一部分。所以后来我对她讲,你谈得非常好。教师的生活也是一本教材,教师的生活态度也是教材的内容,让学生读懂读好教师的生活这本教材,教育学生成为孝女、贤妻、慈母,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做人的教育。如果有一天,我发现你教的女孩子不是孝女、不是贤妻、不是慈母,那我认为一定是你出了问题,是你的教育出了问题。我总以为,教师应当具有蜡烛的精神,但不能成为蜡烛而燃尽自身。孩子面前的老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期望的人。教师应当使孩子从自己的身上理解什么是幸福。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有幸福的生活,幸福的家庭,幸福的人生,教师应当使自己的精神和生命更加充实更加高贵,并

无声地滋润学生心中的土壤,使这片土壤变得愈加肥沃,催发他们心中美好的种子,使他们形成对社会、对他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健康、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就是北京四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以人育人,共同发展。

其实,评判一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不是看少数榜样人物精神境界所达到的高度,当然更不是看极少数社会败类行为的卑劣程度,而是要看社会大众普遍相信并恪守的道德行为底线。道德教育应当以培养合格的、优秀的公民为主要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少数圣人。从这点上讲,普通人的道德表率作用与英雄模范人物具有同样重要的教育示范的价值。富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应当是贴近大众、回归现实的教育,这是多年来北京四中的实践体会。多年来,北京四中始终坚持“低起点、严要求、重示范、重引导、重教育”的原则,倡导全体教师共同担负起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职责,注重从学生中树立道德和行为的榜样。同时,我们的教育又不能仅仅局限于人的行为层面,教育不能缺少对学生心灵和精神的关注。为此,北京四中建立了以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公民教育、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价值体系,它包含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精神心灵、终极目标等多个层面。这个价值体系所体现的理念,就是要将今天的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对学生的全面关注体现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将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其中,生命的教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关注生命的价值与生命存在的意义,唤醒与激发学生的自觉,培养学生善良的人性。这应当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我们看来,生命的教育应当是一种灵魂的教育,是一种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离开了对人的灵魂与精神世界的关注,教育就不免沦为肤浅的、僵化的、难以在学生心中引发共鸣的空洞说教与无效训练。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道德教育决不仅仅是课堂上完成的,更不是通过考试来检测的。课堂上的灌输与说教是必要的,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始终相信,许多有效的道德教育的形式是一种生活实践体验的教育,确切地说,道德教育最终是通过带有思想、抱有信念的生活实践活动来完成的。有思想有信念才可能在生活实践中有深刻的体验,才能达到“悟”的境界。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体验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形式和环节。因此,学生的组织以及以学生自发产生的有组织的行为,也是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从这一点上讲,学校应当成为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个部分(社会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学校的生活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我常悲观地以为,我们至今还没有真正认识和把握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没有真正把握提升青少年道德素养具体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我们今天在这方面的探索还是很粗浅的、初步的、感性的、不完整的和有待不断深入的,还远未形成系统有效的理性认识。人们曾经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在我看来,教育应当是一门带有艺术特点的科学。说教育是科学,是因为教育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一定是可以被我们认识和运用的;说教育是艺术,是说我们通常又

难以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教育方法。人的多样化特征使人的发展具有无限多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一招百灵的教育方法的原因。我相信,教育实际上不存在这样的点金之术。但同时我还坚信,科学和艺术最终是殊途同归的。人的发展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以及教育规律的复杂性,正是教育工作和教育研究工作的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无数教育工作者产生探索热情的动力之源。

篇二:让幸福在心里发芽

让幸福在心里发芽

“嘀---嘀----”我和老爸在球场玩得正欢,老爸的手机突然响了。

“喂?好,明白!”老爸挂断电话,我问:“谁呀?干什么?”

“你老妈,让你回家写作文。”老爸说。

“对呀,我还有篇作文没写呢!”说完我就要往家跑。老爸突然叫住了我:“你一个人能过马路吗?”他话音没落,我紧忙说:“能!能!能!你打你的球吧。”可是,老爸最终还是没听我的话,追了过来。

“好吧,你把我送过马路就行。”我无奈地回答。过马路时,老爸先是把我牵在右边,自己迎着左面驶来的车辆,到双黄线时,老爸又把我牵在左边,嘴里还不停地嘱咐我过马路要左右看,不能马虎大意等等。虽然我平时很受不了老爸的碎碎念,但此时我的心里却有种莫名的温暖感,就好像有一颗种子埋在我的心田。

过完马路,我头也不回地朝家走去,哼着小调,悠闲自在,把老爸完全抛在脑后,连声再见都没说。等我绕过铁栅栏,向马路左边看时,才发现,原来老爸一直在原地望着我,我以为他早奔回球场了呢。午后的阳光照着我和老爸,树叶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发出沙沙的声音,我和老爸在阳光中对视了一会儿。我想叫住他,可嘴巴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只能跟他摆摆手。不知为什么,爸爸的举动,使得最近没心没肺的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温暖的冲击,就好像一场温柔的春雨洒入了我的心田,让早已深埋在我心底的那颗种子在这一瞬间发了芽。

这株嫩芽,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随风四散开来,飞遍心中每一个地方;这株嫩芽,就像可爱的小草,春风一吹,就绿了整片原野;这株嫩芽,就像金色的阳光,洒遍了每一个角落;这株嫩芽,就像一道彩虹,连接着我和爸爸的心??

这株嫩芽——名叫幸福!

篇三:让生活成为快乐作文的源泉

让生活成为快乐作文的源泉

学生对写作的厌烦,就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往往教师布置下作文,学生都是草草了事,应付过关。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为作文而作文,为分数而作文,结果学生把作文当作编造谎言的园地,当作涂抹文字的游戏,当作折磨心灵的苦差事,学生一听作文就头疼,一写作文就绞尽脑汁。

其实,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不应该是痛苦的事,而应该是快乐的事。

作文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这项活动中感受到作文本身的兴趣和快乐,只有当孩子们认识到快乐作文是对生活的记录,是生活的释放,是留住快乐的一种方式,把作文当作自己的伙伴,当作贴心的朋友,对它哭﹑对它笑﹑对它诉说心事﹑对它畅想前程,无话不说,无所不谈。只有这样,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作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快乐作文呢?

一、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习作的源泉

结合新课标对写作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写作环境,让学生把写作作为自己的伙伴,从而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写作。

1.在游戏中作文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正当的行为,让游戏渗入到作文训练中,或者说让学生在游戏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戏,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作文也就成为最稀松平常的事了。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如《跳绳》、《踢毽子》、《拔河比赛》等。

2.在作文中聊天

作文是最忠实的伙伴,天天陪伴着同学们。当你烦恼时,可以向它倾诉,当你快乐时,可以和它分享,当你痛苦时,它会给你安抚,当你愁闷时,它会悄悄地来到你身边,默默地跟着你,让你远离孤独,与欢乐作伴。

我班一位女生写了一篇作文《爸爸,我想对你说》,大意是说她的爸爸妈妈以前父母的感情很好,她觉得自己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可后来爸爸和另外一个女人好上了,总是打骂她的妈妈。她觉得自己的生活一下子阴云密布,她成天想着这件伤心事,无心学习。有一次,她亲眼看到父母为这事打起来了,在文章的结尾,她说:“老师,这段时间我太难过了,这件事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今天,借这次作文的机会写了出来,心里好受多了。不过,我希望老师为我保守这个秘密,不要在班上念我的作文,不要让别的同学知道这件事。”这篇文章以心诉说,令人动容。她曾经是那么一个爱说爱笑的女孩子,我真替她担心,担心她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于是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写了一篇文章与她对话,她看了以后,回写道:“老师,你的话如一缕春风,温暖了我受伤的心灵。我明白了你说的话。从今天起,我要开开心心地生活下去,也会重新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好好学习。谢谢你和我聊这么多。”看吧,当我们把作文当做最好的

伙伴,和它一起聊天,向它倾诉我们的喜怒哀乐,写出来的文章就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3.和作文一起生活

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生活中的一次简单自我介绍,自己一次独立购物的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学校班级里同学的变化,家中最熟悉的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校长的一次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餐桌上的闲聊,课间同学间的活动;一次实验,一次体验,一阵风雨,一张照片,一次电话??等等,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去感受生活,作文就会成为你忠实的记录者,成为你最好的伙伴,让你进一步体会生活的滋味,丰富敏感的心灵。如学生的作文《

反应的,老师是如何引导的,一一想清楚,也就可以有条理地写清楚,再一次清晰体验到音乐的美,也感受生活的幸福。如习作《我最喜欢的一节音乐课》、《老师的琴声》、《美妙的乐曲》等。

4.和作文一起走进科学。

科学课一般都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并记录观察实验情况,总结观察结果,这些都是很好的习作素材。观察实验,可及时作好观察记录,并通过一定的分析得出结论,这就是一次习作。做了一个小物品,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采取了哪些步骤,做成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作用,一一写清楚,又是一篇不错的小论文。如习作《养蚕的乐趣》《种子发芽了》《我的小发明》。

5.和作文一起画画。

画画就是教人学会“看”,学会观察、欣赏大自然,训练学生观察形状、色彩的能力。观察的表述过程实际就是再现一幅幅画面,面对浩瀚的大海,行驶的小船,落日的夕阳,这样的场景,用眼睛去摹画,去勾勒,去着色,会发现大自然的魅力与和谐。用笔去写,用心去感受,那又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如习作《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堂有趣的美术课》、《校园写生》等。

写作的快乐源于对作文发生浓厚的兴趣,兴趣的产生来之于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和对作文成功的体验。只有当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才能真正的实现那句老话:“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才能向着快乐前行。

篇四:让学生爱上写作

让学生爱上写作

(应伦教教育办邀请,我于5月10号前往新民小学上了一堂作文课,同时围绕作文教学谈了点个人的体会。现在将当时的发言内容进行一下整理,和大家共享)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尺。如何让学生热爱写作,乐于写作,善于写作,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重视说话艺术,进行语言熏陶

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聆听老师的教导,聪明的教师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展示语言魅力的机会。在教育教学时,我们语言流畅,出口成章,表情达意,文采斐然,引经据典,满腹经纶,不就是学生最好的语言熏陶和示范吗?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素质,把祖国的语言文字灵活自如的运用好;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语言都尽量做到言简意赅、文从字顺、情真意切、充满诗意。

广东的孩子特别喜欢说“搞”字,不论是碰到了、推倒了、弄坏了、打了、敲了、画了、拿了??都说“搞”。常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他搞我。”我教导他们:“普通话的词汇更丰富,表达比白话更准确。请你用普通话说说。”现在,学生都会准确的表达:“老师,他撕坏了我的书。”“老师您看我把地面拖干净了吗?”??

另外,将学生已有的错误表述进行集体纠正。每接一个新班,便将学生常出现的错误的语言集中出示,让学生互相改正,互相提醒。如学生常爱说“这是我的书来的”“吃了饭先”“爸爸拿车去了”“真是不明”??

二、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信心。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树立自信心,首先要让学生感到写作并不难。其次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爱写,乐写。这要求教师做到:

给学生营造自由表达和乐于表达的氛围。让学生感到作文就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想,是一件轻松的事。

刚开始教学生写作文时,学生都不敢下笔,记得那是四年级开学的

弟弟的一滴尿,也许是姐姐伤心的眼泪;也许是花丛中的一滴露珠,也许是妈妈额头上的一滴汗珠,也许是婴儿嘴边的奶滴??”我打断了学生的想象,让他们把自己刚才想到的,说出的,甚至想说的写下来,就是一篇最好的作文。等学生写完后,我再把这篇文章读给学生听,告诉学生,刚才大家所读的就是一个最有名的作家拉加托斯的最有名的作品《一滴水》,并肯定学生,你们多了不起啊,你们刚才写的作品与大作家齐名。学生明白了,写作原来就是如此简单,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写后认真评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

情绪力量。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呼唤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谁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大家的称赞,再差的作文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对学生的好作文、好片段,甚至只是一个好句子,教师给予充分的赞美,带着一颗爱心,一分尊重去夸奖,去赞扬,学生会有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这种成功的快乐是唤起学生写作信心的最佳方法。因此我的教学宗旨是:让每位学生都品尝成功的美酒,又让他们不满足自我,不断跨越新的高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要动脑筋,多学习他人的经验,如给学生的习作真诚的评语,或进行课堂评议;或在黑板上直接写出“表扬小作家”及这些学生的名字”或墙报张贴;学校广播;参加竞赛;报刊发表??我的具体做法是:

(1)作文展读会和班级墙报。每周一节的周记展读会,我会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有闪光点,哪怕是一段,也不妨采用。上个学期刚让学生写日记时,学生写的日记真的很空洞,甚至有很多学生语句也不通顺,我拼命地找优点,每次表扬十余篇,让六个同学上台读自己的日记或者作文,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加以点评,这篇日记以某个句子写得好;另一个学生写的材料很新颖;这个学生的心理活动很真实;那个学生的动作描写很准确??这样每周我有两个下午托管课,也就有12个学生可以上台读自己的作品。一个学期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此基础上,选出佳作编成班级墙报,使文字可见可触,更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基础特别差的学生,选择特别精彩的一句在班级凡人佳句栏内“发表”也未尝不可。争取一个学期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2)向学校广播站投稿。选择周记中的好文章,优秀的习作,学习的心得或优秀的讲演稿,推荐给学校的广播站,让学生的作文从班级走向学校,学生油然而升一种自豪感。

(3)建立学生作文小档案。只要是稍好的作品,我就让学生打印好,为他们每人建立了一个文件夹,保存在我的电脑里,这样学生既可以收集整理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在回顾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再次得到前进的动力。

丰富写作形式。生活处处皆文章,写作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写作的形式也是十分多样的。我们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活动课作文,游览作文,师生日记沟通,为自己的画写故事,自编童话,想象作文,观察日记,抒情小诗??丰富多彩的作文形式犹如五彩缤纷的生活,于是学生的作品也像春天盛开在原野上的小花,有声有色,方兴未艾。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学生喜欢看电视,喜欢视觉刺激,这很正常,可以利用学生对电视的兴趣,给他们布置写电视剧的作业。学生会格外关注电视里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再加上他本身对电视的兴趣,学生会对写作不在恐惧,甚至会对这样的作业充满期待。

三、培养积累兴趣,教给阅读方法。

积累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好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古今中外,多少文人骚客留下这样感慨。而积累语言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大阅读量。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我把中外经典美文一篇篇,一类类整理出来(有时节选),剪成样文,分批分期发给学生。然后让他们读,读得滚瓜烂熟,甚至天昏地暗。先不要期待什么,要知道让古今中外的大师“作指导”,绝非易事。读完之后,过几天再读,循环往复,不厌其烦。这时你千万不要多讲,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生终有一天会从那些美文里闻出点写作的味来。如此以来,“种树使劲砸,埋上个棒棰也发芽”。

另外,每个月我为学生推荐1本好书来读,并写读书笔记,定期检查评比。这一年,我推荐学生读了《调皮的日子》《爱的教育》《儿童版西游记》《少儿版三国演义》《意林》??我还充分利用好手头的《同步阅读文库》,每堂课抽出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带着问题阅读,一个单元后,集中一个早上和他们共同阅读某个主题单元的所有文章。同时,我还发现,我们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强人意,我每天都有三样常规作业:1、课外阅读30分钟。2、给家长讲一个故事。3、默写一首古诗,4、默写10个成语。每节课前让学生进行成语竞背。

我们还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如成语接龙,巧对对联,背古诗比赛,介绍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诵读名篇佳作??活动中,积累的兴趣已经埋在孩子的心中。

利用教材这一绝好范本,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是众多教师采用的好方法。我们要善于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入手,指导他们反复品味课本中的重点篇章,背诵精彩的语段;还要依据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提出阅读重点,点化阅读难点,教给阅读方法。上完《花钟》一课后,我开展了这样一个活动: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学生不但用了课文中的“欣然怒放”、“绽开笑脸”“吹起紫色

的小喇叭”“从梦中醒来”??来表达了,还收集了许多课外的内容,如:“群芳吐艳”“暗香浮动”、“春城无处不飞花”等等。给我好一份惊喜。

四、以课文为基础,注重随文练笔。

我们的课文都是教育专家们精挑细选出来的,篇篇佳作。它们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以课文为基础,让学生熟读成诵,感受语言的丰富,语法的规范,修辞的妙用,为学生的习作奠定高起点的模式。因此随文练笔,对课文进行仿写、续写是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不可少的好方法。

1、仿写。仿写是学生的作文的阶梯,也是随文练笔的主要形式。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偏低,知识水平有限,不可能和成人一样搞创作,也不可能每篇作文都有全新的构思,因此指导学生仿写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转化为能力。我们可以仿写一段,也可以仿写一篇。(出示学生仿写的片段)

如,四年级上学期,学了《爱我中华》之后,让学生也学着写几句,于是给学生一个填空的格式:

爱我中国!

中国有()的长江

中国有()的黄河

中国有()的长城

中国有()的泰山

中国有()

中国有()

??

爱我中国!

学生开始不会用修饰性的词语,我让他们查找资料,该怎样来修饰。后来学生写出了很多很美的句子。(出示图片)

学习了《草原》,我让学生仿照

学习了《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最后一段内容后,用上文中写春天的词语写一段话。

学习了《春潮》《三月桃花水》《花之咏》后,让学生仿照文章中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春风、写小草、写秋天、写白云等等

学习了《种一片太阳花》后,仿照

下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