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浅谈绿色作文教学案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32:18 作文素材
浅谈绿色作文教学案例作文素材

篇一:浅谈“绿色作文”教学观的理论与实践

浅谈“绿色作文”教学观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张小杰,女,(1988.5-),籍贯:河南沁阳,学校:陕西师范大学2011级,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学论方向研究生。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写作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探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赵谦翔老师的“绿色作文”理论正是其中的代表。本文通过对赵谦翔老师“绿色作文”教学观的研究,提出了该理论在实践中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而给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赵谦翔 绿色作文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2-0000-01

一、绿色作文内涵简介

绿色作文教学不追求什么“模式”,因为一旦搞成那样,那就离“教条”不远了。赵老师认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特别在写作过程中,能写出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不要刻意模仿。下面,笔者将对绿色作文的内涵进行一次梳理。

1.绿色作文提出的背景

绿色作文实乃古已有之。在《论语》中即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说法。起码从那时起,便有了质地与文采和谐方为美文的观点。“灰色”和“绿色”之争便开始了:

前者固守以文胜质、以文灭质的偏见,后者高张以质为本,文质并貌的大旗。

1996年,赵老师承担了“九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在这一课题中,赵谦翔老师开展了特色鲜明的“东方时空课”和“班会感悟课”等多种辅助课程,倡导了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绿色作文”教学。

2.绿色作文的内涵

(1)以人为本

赵老师认为,语文教师必须自觉地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担起指导做人的责任。作为一次完美的绿色作文训练,务必具备以下三个环节:激活悟性,使学生心动;指导写作,使学生笔动;引导落实,使学生行动。情动于衷,文发于外;泼墨于纸,铸魂于心。把“作文”与“做人”融为一体,此乃绿色作文之本。

(2)以活为题

赵老师在开创学生写作题材方面有自己的创新之处。他开创了《东方时空》感悟课、班会感悟课、创造性阅读课等课型,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开源引流,使学生有话可写。

(3)以悟为魂

题材是文章的“肉”,固不可缺,但悟性是文章的魂,尤为重要。没有“悟性”就无法对写作素材进行加工制作,从而提炼出读到的主题,文章自然就“绿”不起来。教师必须在训练“绿色作文”的过程中,结合实践不断启发学生历练悟性的自觉性。

(4)以导为脉

绿色作文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积极“疏导”:当学生沉迷于灰色作文不能自拔时,教师要积极开导;当学生的绿色作文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等等。总之,“导”就像人的脉络一样贯穿“绿色作文”训练的全过程。

二、绿色作文教学观的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

存在论哲学一直追求“诗意的栖居”的境界,而这同样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追求。陶冶的状态可以是实现主客体的合二为一,物我两忘,这是一种存在论的理想模式,以此来陶冶生命、净化灵魂。当学生深深地沉浸在文学创作的世界里,忘掉现实,这是生命的一种及其快意的享受。作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最为形象和活跃的审美因素,在自己的眼前展现出一幅自己建构的美的情景,激发起自己的情感共鸣。

绿色作文教学正式这样一种陶冶性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倾吐自己的真实情感,得到精神的陶冶和提升。学生在绿色作文写作中不断的审视自己,写作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2.教育学基础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语文学科的教育特性来看,语文科特别强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不仅体现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上,在学生的人格发展发面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而语文素养除了包括语

文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外,更重要的体现在学生的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等方面。而“绿色作文”教学观,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常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砥砺品格,愉悦身心,达到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提高,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3.课标要求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并指出要让学生具有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促进良好个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学习写作正是练习合理、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途径,写作教学的目的正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绿色作文”教学观正符合这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和要求。

三、“绿色作文”教学观在教学中的应用

1.改进评价策略,努力实现作文的“绿色评价”。

笔者认为,中学作文教学的症结所在正是评价问题,灰色作文的根源也是为分数是图。虽然,中高考现在还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作文,进而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作文水平,这个大环境我们现在还无法改变。但是,作为在一线工作的、每天和学生打交道的中学教师来讲,我们应该利用我们有限的“权力”,来促进学生对学习兴趣的提高。因此,在实施“绿色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绿色评价”。

首先,在评价中要注意构建对话评价的体系。传统的写作评价特别突出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题。为了适应“绿色作文”的训练,在评价中应该增强评价双方的互动交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与教师进行实时的沟通。

其次,要注重对学生整个创作过程的评价。教师应把对学生作文的评价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整个创作的流程,关注学生在作文写作上纵向比较的进步。

2.采用一定的奖励措施,唤醒学生写作的内在动力。

赵谦翔老师的《东方时空》感悟课和班会感悟课等课型,可以使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但是,如今的中学教学节奏十分紧凑,课时安排十分紧密,学生学习压力大。怎样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想要写作文就成了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绿色作文”要求学生写真话、述真情,教师在面对学生写的比较好的“绿色作文”时,应该给与奖励,而且可以采用班级日报、范文发表等方式对其进行鼓励,从而可以在其他学生中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3.教师参与绿色作文的写作训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

面对学生的每一次写作训练,教师在学生写作的同时最好也应该自己动笔,尝试写作。从教师的角度说,这样做可以更加真切的体验学生的写作心理。从学生的角度讲,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教师可以写出好的文章就可以让学生产生模仿心理,学生会觉得写一篇好的作文不是什么难事,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赵谦翔老师的绿色作文教学观对当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篇二:作文教学案例

教学实录

让个性在写作中迸射光芒

——《写作要有个性化的语言》

赵春霞

上课,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都在猜,今天老师上什么课?有些同学在翻语文书,不要急,先来听一段故事: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有一个苹果园主叫杨格先生,他果园生产的高原苹果,畅销国内外,然而天公不作美,一次冰雹把苹果打得遍体鳞伤,但是杨格已经在果树开花的时候,订出了9000吨优质苹果,而现在苹果成熟,却遭到这样的遭遇,杨格将面临巨大的损失,但是杨格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在广告词上动了一番脑筋,以致后来使他的这批苹果更加的畅销,同学们来想想看,这个广告词应该是怎样的话呢?

(学生思考)

师:尝试一下。(点名学生回答,连续3个学生没有回答出。)同学们没有经商的经验,我肯定是知道答案的,那我说?同学们不想再挑战一下了?(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

生1:这是上帝咬过的苹果。

师:“这是上帝咬过的苹果”,西方人信上帝,被上帝咬过的,这是一种福气啊,很有创意。

生2:今年的苹果被上帝定购了。

生3:经历风雨的苹果才更有滋味。

师:大家想的都有创意。这位杨格先生他的广告词是这样的:苹果上的疤痕是被冰雹打过的,认准疤痕,谨防假冒。后来人们一看到疤痕,就知道这是杨格的高原苹果,是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杨格的这段具有个性化的语言,给他带来了相当大的经济效益。广告词是这样,我们写作说话也都要有个性。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写作中的个性化的语言。老师希望同学们写作要有个性化的语言。(板书:写作要有个性化的语言)

『点评』用一个很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一下子

就抓住了陌生的学生,把学生引进学习的情境中。导入设计的情境内容适切课堂教学的内容,是课堂学习的鲜活的案例。教师在初次的冷场后能合理的使用激将法,激发学生的挑战心理,并适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迅速的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可是大家在习作当中,往往事与愿违,有的时候写出的话总是那么不如人意,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今天老师带来了同学们的习作中的语言。【发材料:片段①:天目湖这个名字我想你总听说过吧。它的夜景是最美的。晚上,我去看湖,一眼看过去,觉得天目湖真是美极了。

片段②:虽说生命是弱小的,命运之神会无情地挡住大门,但他会为你开一扇窗,你不必为自己的能力小而难过,只要你是尽力的。

片段③:我伸出手去,雨水就如母亲抚慰婴儿一样抚摸我,那感觉真是清爽极了。 片段④:我向那儿望去,只见一簇簇的青草犹如一条条伸展开的手臂蜿蜒着。】 师:材料上的话语,是我从同学们作文当中挑选出来的。请同学们看一遍,看完后,请指出这些语段在个性化语言方面有什么不足。

(学生阅读思考)

师:请同学说一说好吗?没有同学举手,我从同学们疑惑的眼神中明白了,同学们在疑惑什么叫个性化的语言?刚才老师讲的这个杨格的故事使我们认识到,个性化的语言的表达形式怎么样啊?(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出人意料。)出人意料,非常新颖,还有呢?我们来想一下,还有什么样的语言才是个性化的语言呢? 生4:真实,有真情实感,带有文采。

师:富有文采,能够表达真情实感的,具有作者的那种灵动的语言是个性化的语言。还有吗?

生5:瞬间能打动人心的语言。

师:具有震撼力。

生6:读完后能够令人回味。

师:意味深长,发人深思。是具有智慧的语言。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具有个性化的语言,那么下面就能看出并且能够说出所给材料中的不足。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7:太绝对化了,缺少文采。

生8:材料中的语言太直白了,想像不太真实。

生9:有些语句有语病,不连贯。

师:这些都是我们写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同学们,那请你们想想看,在写作中,我们犯这样的错误原因是什么呢?

生10:因为字数不够,就翻来覆去的写同样意思的句子。

生11:在生活中不注意观察,没有观察,胡编乱造。

生12:积累的知识太少,功底不扎实。

『点评』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源——学生习作语句选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发现现象,探究原因,教师组织教学很有层次,学生能够在前一个学习台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

(平时要做一个用心人,及时摘录学生的习作内容。)

师:同学们把原因基本上找出来了。不过有些同学有丰富的生活体验,能够仔细观察,用心感悟,所以他的笔下总是流淌着清澈的泉水,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你们同龄人富有个性的语言。

【分发材料】:

片段①:童年的我们都是时间的富翁,无论怎样挥霍,仍是那样富有。

片段②:世上任何一个生灵都有求生的本能,即使它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根小草。 片段③:生命是一种奇迹,在最初得到它时,便注定风雨漂泊,只是,在生命结束时,我希望那不是一种痛苦,而是回首这份奇迹时的真实感受与欣慰。 片段④:期望在下一个出口,我的生命更精彩。

片段⑤: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歌;人生百味,酸甜苦辣皆成文。

片段⑥:时值黄昏,常州的天空显得一片灰蒙蒙的蓝,映衬着古朴与现实交相辉映的建筑,告诉人们:城市的夜要来了。果不其然,街边,各种洗头房中水开始哗哗地流,灯开始昏暗地摇,巷内不时挤进的轿车、摩托车哼哼地喘着气,五百年的历史,此时显得苍白无力。

片段⑦:三个小姑娘,一个秀气,一个洋气,一个土气。秀气的满是灵气,洋气的满是娇气,土气的露出几分傻气。

片段⑧:这就是题海——永远做不完的基础题巩固题补充题综合题提高题边缘题压轴题,令你头皮发麻眼睛发花心口发慌手脚发抖。】

师: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诵来感受一下这种具有个性化的语言。

(学生齐声朗读)

师:同学们都读得笑了,这正是个性化语言的魅力啊。那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待会请同学们总结写个性化语言的方法。

(学生阅读思考)

师:请同学们把你想到的方法写到黑板上来。交流方法,张扬你们的个性。 (学生上黑板书写。)

『点评』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的主要任务是探究写个性化语言的方法,教师又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取材于其他学生的习作,从心理上比较贴近课堂中的学生,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采用朗诵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来体会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到黑板上写自己的学习所得,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是很好的交流形式。而且书写的文字更有利于下一环节的交流和学习。

师:同学们总结出来的方法,写了满满一黑板,可见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智慧也是无穷的。下面让我们来学一下这些方法。

师:(逐个解读学生写在黑板上的方法。)方法都陈列在黑板上,我们也不用归类,每一条都有它成立的理由,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方法来运用于实践。(分发一份材料,让学生进行修改。)

【材料】: 难忘那童年的竹林

独坐在书桌前,随意翻阅着一本杂志,一幅竹林水墨画吸引了我的视线,看着翠竹清健的风姿,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我童年时的竹林。

春天的竹林孕育了生命;夏天的竹林充满了活力;秋天的竹林满载着沉甸甸的丰收,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冬天的竹林。当寒风呼啸,雪花像蝴蝶般漫天飞时,竹林都默默容纳了这些调皮的精灵,任他们在自己的怀里嬉戏。即便压弯了腰,也从无怨言。那时的我总爱钻到林子里寻觅冬天的乐趣:握住冬竹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如天女散花般飘落下来,洒进我们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着我咯咯的笑声。

竹林里野趣横生。在竹林深处有一条干枯了的小河沟,上面填满了厚厚的落叶。沟边长着一棵粗而壮的枣树。每当枣儿成熟的时候,我和伙伴们就使劲晃着

枣树,然后再到沟里寻找摇落的枣子。那枣儿像调皮的小孩儿躲在落叶底下。我们兜着沉甸甸的枣儿坐在沟边,饱食一顿,甜透了心窝。在沟里,偶尔也会发现几个鸡蛋,因为外婆家的那只不听话的母鸡总是爱把蛋下在沟里,如获至宝的我,小心翼翼地捧着鸡蛋送到外婆面前。

有时我们从家里偷来绳子,牢牢的拴在较粗的竹子上,做成秋千,荡呀,摇呀,那秋千底下摇出了我们心中的歌,荡圆了我们的梦。

如今,我已远离家乡,到城里来上学。记忆里中的冬竹、枣树,落叶丛里的鸡蛋,孤零零的秋千,仿佛一根根长长的绒线,一头系着我的心,另一头系着绵绵的乡情与童趣。

晚上,躺在床上,我仿佛听见了竹林那“沙沙沙”的声音,它们像在欢唱。竹林呀,你是否还记得我童年小的身影?】

(学生独立进行修改,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个信封。6分钟后)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修改后的作品折叠后装进信封里,组长收信封。(教师把收上来的信封再交换分发给学生。)请同学们打开信封,拿出作品,看一下,分小组交流,推选出改得最好的作品来。

(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评选。)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推选的作品大声的朗读出来。

(三位学生到讲台上朗读别人修改后的作品。教师点评。)

师:虽然下课铃声响了,这节课要结束了,但是每一个同学心目当中都具有了很优秀的具有个性化语言的作品,那么下课你跟他去说吧。当然要写出有个性化的语言,光注重形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我们学会观察、体验生活,博览群书。 『点评』学以致用,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进行语段修改,再次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并且用比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自主修改。采用交换评价的方法可以消除学生一些害羞胆怯的心理负担,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评价,在评价中加强对知识的辨别和掌握。

『总评』这节课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循序渐进,逐层深入,每个环节组织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采用各种形式进行交流与评价,学生始终处于紧张兴奋的学习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鼓励学生,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三:作文教学浅谈

作文教学浅谈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不少初中生对作文感到厌烦,造成这种令人吃惊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很多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去做呢?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生机勃勃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波涛汹涌的大海,流水潺潺的小溪。去欣赏春天的第一丝嫩绿,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秋天的一抹金黄,冬天的一片雪白。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中,去捕捉作文素材。

让学生关注身边小事。早晨母亲端来的一杯牛奶,晚上父亲投来的一个关切的眼神,沮丧时朋友一句鼓励的话语。把用眼睛观察到的,用心揣摩到的一切用笔记录下来,品味生活中的温情与美好。通过积累,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作文田园。

二、写真情实感——写随笔

浅谈绿色作文教学案例

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内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容纳着许多梦想与渴望,承载着无数的辛酸和眼泪,让学生把这些以随笔的形式写下来。“随笔”的范围、题材、文体不限,只要学生感兴趣、想写的事、想说的话都可以写。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让他们畅所欲言,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这里他们写下了青春的誓言,留下了青春的热情,录下了青春的思考,记下了青春的迷惘。写“随笔”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写作的兴趣都提高了,作文再也不是无话可说了。

三、学会欣赏——更新教师对作文的评价观

教师总喜欢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喜欢用范文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缺乏欣赏的意识和心情。教师应发掘学生在作文中

所表达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的优势和特长,给予肯定和欣赏,让学生享受到尊重、理解的快乐。教师在写评语时,一定要恰如其分,富有个性。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的心血,每一个少男少女都羡慕身边会写文章的人,如果千辛万苦创作出来的作文,得到的是千篇一律、浮光掠影的评语,学生会感到劳而无功,无所适从,学生对写作的亲近感、热情心就会逐渐消失,甚至走向逆反。

四、换位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作文评改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学生间的评价便成为了他们向往的乐事。虽然他们的评价缺乏老师评价的深刻性,但其中流露出来的自己对别人优点的由衷赞美,对别人严格的要求,对他人美好的期望,这确实都是他们本身对如何写好作文的虽浅显却无比真切的感受。通过这一途径,不仅极大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体验成功——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的平台

优美句段欣赏:作文评价课上,让学生朗读自己习作优美的句段,让全班同学欣赏。教师对创新、有个性的妙语,给予充分肯定。

班内优秀习作展示:班内的墙报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张贴,以便本班的师生阅览和欣赏。让学生将自己在本学期内的作文汇编成集,自遍文集、自制封面、自取集合、自写序言,以便在全班展示交流。

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利用竞赛主办单位的权威性,竞赛活动的高等级性,竞赛舆论的社会性刺激学生写作的热情。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作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文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篇四:作文教学案例

作文教学案例:

《让生活充满感动》

郧县谭山镇初级中学 石义荣 442522

一、引言

今年,我担任了初三的班主任,一天课后,班里的同学纷纷围住我,对我说学校附近住着一位八十几岁的老奶奶,无儿无女,生活过的很艰难,许多同学听了她的遭遇后都感动的哭了,现在正商量着如何给她一些帮助,听到这番话的时候,我感到很欣慰。教育不仅是教给孩子文化知识,更应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有爱心、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二、问题的提出

平常写作课的时候,许多学生总是坐在座位上发呆,无从下笔,于是我就借同学们此次帮助孤寡老人的活动这件事,让他们搜集以感动为主题的写作素材,进行一次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教学活动。恰逢此次参加中学语文作文优质课比赛,于是,就确定了《让生活充满感动》这个作文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例,搜集更多的创作素材。

三、过程陈述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爱的奉献》,渲染一种特定的气氛。上课伊始,我以充满激情的话语导入:“有这样一个歌手,当他自己还没有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那样的眼神看着这么多的孩子,孩子的眼神让他心动更让他行动,当他即将诀别人世的最后一个瞬间,这个曾经感动十四亿中国人的英雄还毅然决定捐献眼角膜,他要把光明、把温暖、把爱的信仰留给人间。他就是2005年度感动中国的获奖代表之一,他是谁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丛飞!”)没错,他就是感动了我们无数人的英雄丛飞,让我们走近他,去了解他那令人感动的事迹。”

(二)谈一谈

师:通过浏览丛飞图片及阅读丛飞简介,说说丛飞带给你的感动?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诉说丛飞带给他们的感动瞬间。(学生发言略)

师:同学们谈了许多丛飞的感动事例,接下来让我们带着感动来齐读感动中国给丛飞的颁奖词,向丛飞表达我们最深切的敬意。

(三)说一说

师: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让我们感动的瞬间,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四幅图片,选出最让你感动的一幅,说说为什么这幅图片最让你感动?原因是什么?(投影展示图片)

同学们仔细看了图片之后,纷纷发表了他们的观点。(学生发言略)

(四)想一想

师:老师给同学们找了一些感动的瞬间,让我们先来齐读一下,我们再来联系自己,想一想我们身边还有什么感动的瞬间?

此时,学生搜索记忆中的库存,讲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瞬间。(学生发言略)

(五)写一写

师:同学们说了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事例,接下来让我们用文字把最感动的瞬间给它记录下来,写一个片段作文。(范文展示,《一缕白发让我感动》)

学生有了之前的思考、讨论,情绪已被充分调动,所以写作起来,得心应手,不一会儿工夫,已有好几个学生写好了他们的作文片段,并用深情的语言朗读了他们的作品,其他同学还纷纷对这些作品进行了适当的点评。

(六)小结

师:世上有许多东西,与他人分享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是什么呢?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也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奉献。

让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多播撒一些爱的种子,让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感动。 最后赠送大家几句人生感言(投影展示,齐读)。让我们在《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四、教学反思

虽然本次作文教学活动以挖掘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作文素材为教学目的的目标已初步达成,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课堂教学效果与预期设想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寻找生活中感动事例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只停留在身边的人、事、物上,没有将视野打开。

(二)学生的情绪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许多非常感人的事例没有真正打动他们的内心,所以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发言不是很积极。

(三)让学生创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的时间略显不足,以致于课堂时间没有达到最有效地利用。

(四)对学生作文的点评还不够到位,没有点评到最关键的一些东西。

(五)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还有待加强,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还必须不断提高。

(注:石义荣,女,湖北省郧县谭山镇初级中学副校长,中学一级教师,湖北省农村中小学远程项目骨干教师,《创新作文》杂志特约编辑。电话:13085262201,E—mail:tsljc2004@163.com)

篇五:作文教学中绿色评价[论文]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绿色评价

作文,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反映,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作文评价只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尊重他们的情感,关注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发展,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才能涌现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有灵性的精彩习作。

激发兴趣 尊重情感 关注体验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反映,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绿色评价,尊重学生原作

批改作文是作文评价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许多教师认为,只有“精批细改”,才是对学生的负责。其实,批改不能仅仅局限于作文文本本身,更要关注文本背后的人——学生。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们必须进入儿童的经验世界,体会儿童的心理,理解并学会用儿童的眼光观察生活,切忌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儿童的语言,要尊重学生原作的完整性,尽量不随意改动。作文批改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而是学生习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把批改作文当作一次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环节,用与学生商榷的方式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尽量多批少改,鼓励进步,在和学生的讨论中委婉地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启发学生自己去修改。

二、绿色评价,关注个性发展

个性化评价,淡化统一的目标,对不同学生提出有层次的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体验自信。在个性化评价理念指导下,教师绝不吝啬赞许与鼓励,同时努力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更多地引导学生看到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学会较为客观地评价自己写作能力的进展,评价同学的写作能力与表现,学会给自己和同学的习作写评语。尤其是当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或个性内向的学生写作感到困窘时,师生更应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帮助,多给机会,允许宽限时间和向他人求助,使之有勇气逐步创造成功。例如,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强,课堂上发言精彩,但在书面写作时辞不达意,按照书面情况给予评价显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我就给他们做口头作文的机会,同时不忘提醒:“你说得真好,如果写得也很好,那就更棒了!努力吧!”个性化的评价与鼓励,促使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取。

三、绿色评价,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评价不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作出的单一评判,而是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和超越。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评价。例如,可以让学生先给自己的作文下个评语,然后由教师参

考学生的自评,写出赏识性的评语,也可以让学生互当小老师进行相互评价,促进他们共同提高。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体,使学生有了自由表达的机会,在切切实实的讨论和评判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教师以“合作者”“参与者”自居,不把个人意志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师生、生生互议互评,充分刺激学生的参与欲,引导学生彼此启发,相互倾听,在思考中评价,在评价中思考。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主动探索,积极体验,相互交流,相互赏识,从而激活学生积累的语言和积淀的语感,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四、绿色评价,关注习作过程

1.关注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表达生活。

我们应该淡化习作结果的评价,关注材料获得过程的评价。小学生的生活世界虽然丰富多彩,但是他们常常写来写去总是那么几件事。为什么他们对身边的生活熟视无睹呢?主要是他们没有学会观察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学会从生活中选取作文材料,并逐渐学会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有感的、印象深刻的或者新奇的人、事、物、景。对积极地通过观察、实践、调查、体验等获得真实材料的学生给予好的评价。如要求学生观察秋天的一处景物,要突出秋天景色的特点,我把作文课堂迁移到了校外,鼓励学生到公园、郊外走走,看看,听听,观察有特点的秋景,开阔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的以往观察的积累,强调写自己观

察到的,不要人云也云。这次习作,尽管篇幅有长短,用词有优劣,但同学们都能根据观察,写出自己眼中独特的,富有个性化的秋天,都得到了很好的评价。

2.关注习作的修改过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写完自己的作文,常常不太会仔细看,仔细修改,但是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总喜欢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喜欢挑同学的毛病。所以,教师采用学生互评的形式,指导学生们互相修改、评议,作文水平会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在这过程中,也可让学生体会一下做教师的感觉,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的灵感。为此,我对认真修改的学生都及时表扬,对学生中涌现出的好的修改方法加以推广。我告诉学生,习作修改好以后,要大声朗读给家长、同学或老师听,这样别人会帮你发现一些自己很难发现的问题,还可以帮你修改。学生改完后,我阅读改后习作,进行总结,好的适时表扬,把修改后有明显进步的习作作为修改的范例和学生比较品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修改兴趣和自改作文的能力。

五、绿色评价,关注学生体验

新的作文理念,要求从原来只注重作文文本的优劣转变为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我们学校在校内发行《福林学苑》报,于是,我发动学生进行投稿,有几个学生大胆尝试,习作被编辑选中,登在了《福林学苑》报上,当他们拿到登着自己文章的报纸时,是多么的激动和兴奋。个别同学的成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羡慕,有许多同学也乐于把自

己的习作向我自荐,争取发表。对一些写作差的学生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应多加以鼓励。只要他们能做到文通字顺,就给予很好的评价,那么他们同样也可以得到成功的体验。有个孩子,一次作文乱七八糟涂了两行。我并没有为此而生气,而是找他进行了朋友般的交流:“你的选材真有意思,如能多写几笔,会把小动物写得人见人爱。你很能干,老师相信你会写得很好。”我有意避开他草率应付的原则性错误,夸大作文选材有意思这个闪光点,尊重他的情感,关注他的体验,这个孩子眼里闪着异常兴奋的光芒。我又不失时机地引导他说起作文来,不知不觉中他已把作文说得头头是道。第二天,他交给我一份重写的作文,端端正正地写了足足十行。我给他的习作打了一个优加,这个孩子掩饰不住喜悦的心情,竟咯咯地笑了出来。

总之,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鲜活生命,他们的世界是一个亦真亦幻的奇妙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有自己的失望与希望;鼓励学生有个性的表达,大胆地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运用绿色评价激励学生、关爱学生,才能涌现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有灵性的精彩习作。

参考文献:

[1]王秀云.小学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

[2]钱金明.对小学作文教学评价的思考.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