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归途列车是作文应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7:20:15 体裁作文
归途列车是作文应取体裁作文

篇一:关于归途列车的影评

一“路”三年 ——评最佳纪录片之《归途列车》

如果耕几亩薄田可以养活一家,那么哪个青壮愿意背井离乡去卖苦力;如果织几匹纱布足以相夫教子,那么哪个女子愿意抛头露面去干粗活;如果读几年初中能够改变命运,那么哪个孩子愿意叛逆离家去做童工?男耕女织的封建生活已经适应不了今时今日的中国,为了生计,多少青壮得抛妻弃子往外闯,多少老弱得孤苦伶仃守家中?有那些个幸运的,一年能回家探亲一次,辛苦个几十年,便可以风光地在家里建个房子;有那些个不幸的,数年都回不得一次家,到头来钱没赚到,剩下一纸噩耗还要托人带回乡??

我们把这些离乡进城干苦力,生活在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人儿称为农民工。范立欣所导演地长篇纪录片《归途列车》,便真实纪录了三年来,四川回龙村的农民工张昌华夫妇回乡过春节的一段辛酸历程。

一.精心安排,震撼开场

《归途列车》是在春运的大背景下拍摄的,所以影片的开场便是2008年年初广州火车站的场景,各式五彩缤纷的雨伞,随波而行的人潮人流,嘈杂的吵闹声中,配合着“中国有1.3亿外出务工者,他们只在每年的春节返乡,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人口。”的字幕可谓足够触目惊心。这么震撼的开场效果,正正显示出了范立欣导演的匠心独运之处,因为纪录片跟故事片不同,一般反映的是比较枯燥乏味的现实场景,无法像故事片那般靠特技或者剧情去吸引观众,所以一

个好的开场是十分重要的。在范导演以及摄影组的精心剪辑选录下,《归途列车》的开场无疑是十分成功的,无论是雨伞缤纷的色彩,还是汹涌互相推挤的人潮,真实的嘈杂吵闹声,都能一下子把观众的眼球吸引住。

二.真实纪录,两地奔波

一阵急促的列车启动铃声响过后,长长地列车缓缓远行,消失在火车站的轨道上,影片的时间也回到了2006年的冬季,地点来到了广州的一家制衣厂,此处影片时间以及空间的过渡显得十分自然,让人无从挑剔。制衣厂的空气里漂浮着布絮与灰尘,缝纫机发着嘈杂的声音,桌子上两个婴儿却正在熟睡,而影片的主人公张昌华夫妇也在此时进入荧幕。坐在缝纫机前低头车衣的张昌华,映入镜头的是他那焦黄的脸,瘦弱的身材,有力的双手;本来女子以白为美,但映入屏幕的陈素琴却是一身黝黑的皮肤,遍布晒斑的脸蛋,满布老茧的双手。影片并没有用字幕来解说主人公的身份,却用真实的画面来反映,观众从张昌华夫妇的样貌以及打扮上,也能够看得出他们的工作以及生活现状并不乐观。

影片不仅沿用张昌华夫妇的真名,而且亲自到他们工作的制衣厂去抓拍他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可谓把纪录片纪实性的特点发挥地淋漓尽致。制衣厂是真实存在并处于运营状态的,老板对纪录片又一无所知,而张昌华夫妇与工友们并非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那么如何让厂里同意接受摄影组的拍摄,令工人们习惯于镜头前正常地工作,真实地反映自我的思想,敢于在镜头前发表自己的意见等,这些都是拍

摄所要面临的必要问题。而影片全程放映过程中,不仅重要人物之间的对白真实自然,而且抓拍到许多细节,录得许多反映影片主题的重要对话,足见摄影组把问题都已经处理得当。影片的成功,离不开这三年来花费过大力气给工厂人员做各种思想工作,并且日以继夜长时间在制衣厂跟踪拍摄,软磨硬泡让大家习惯镜头的存在的导演与摄影组的工作。

说到最令张昌华夫妇挂心的,自然是留守家中的老人以及一双儿女,大女儿张琴今年刚好要升初中,儿子张洋也还在读书,于是镜头顺理成章地转到了四川省回龙村,也就是张昌华的老家。我们见到了留守村中陈素琴的母亲,年近古稀的老人本来应该安享晚年,而她还得照看着一双孙子的起居生活,洗衣煮饭肯定没少操劳。镜头前的张琴,张洋跟母亲一样有着黝黑的皮肤,养猪,掰玉米,小小的年纪做起农活来显得轻车驾熟,显然没少帮外婆的忙。两地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些镜头都是实地而拍的,为了影片的真实性也为了丰富影片内容,摄影组便不得不跟着张昌华夫妇于广东、四川两地之间来回奔波。

提着行李在人来人往中拥挤固然辛苦,但摄影组们拿着摄相机紧跟张昌华夫妇其后,影片中为了表现春运辗转的场景,有不少镜头是在车站里抓拍的,有长时间在车站里排长队等候购票的镜头,也有跟着人潮往站台拥挤的镜头,更有车厢车门里半天挤不上的镜头,其中既要确保画面真实清晰,又要注意掩饰镜头,以免引起误会与混乱的艰难也可想而知。三年来,范立欣与摄影组一路上跟着张昌华夫妇一

起买票、进站、挤火车、乘船,彻底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也成功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与尊重,这也是《归途列车》纪录片能顺利并且摄制得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独立录音,独特角度,独白对话

经摄影师孙少光介绍:“影片使用了录音分离的系统,给予了录音师自由发展的空间,可以在摄影师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主动录制,在这个片子里,声音对故事情节的完整提供了不少帮助。”影片中擅于用语音与对话来反映现实,如讲到春运回家难的时候,导演就选取了张昌华夫妇与工友们吃饭时的聊天的录音:“火车站没有票了,代售点也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放票!”,“今天都十号了,在车上还要坐个两天”等,这些录音不仅充分显示出了影片的真实性,更是借机折射当代中国社会,丰富了影片的内涵。

该影片还擅于借用各个独特的角度来展现各种矛盾,为影片后续事态发展埋下伏笔,如片中陈素琴在共用电话亭给女儿张琴讲电话时,当问到学习成绩一般还有说要迟点回家过年时,张琴直接挂掉母亲电话的镜头。很久没见母亲,理应有很多家常要聊,但片中的几个电话,她们父女,母女间基本都是没说几句就相对无言了,挂母亲电话更把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张琴,对久未归家并对姐弟二人缺少抚养的极度不满,用这种手法来表现张昌华一家不可调和的矛盾,既切实又婉转,为后续矛盾的爆发做了很大的思想铺垫,让影片过渡自然,爆发矛盾的时候也不会显得突兀。

影片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当数张昌华一家各种独白与对话的镜

头,极为生动地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在观众眼前。如张琴决定独自离家前往新塘打工时的在外公坟前的独白:“你知道的,我不想见到爸妈,与爸妈关系又不好??”以及在新塘打工时与宿友的对话:“打工虽然累,但有钱用,在学校还要找父母要钱,学校又跟笼子一样,哪里都去不得。”不仅表现出张琴跟父母的生疏关系,更轻轻带出张琴离家打工的原因,表现她内心深处的想法。

还有影片的临近落幕,张昌华夫妇决定让陈素琴回家照看儿子张洋时,陈素琴说道:“我也想留家里带孩子,可你一个人赚钱给一家子用,怕你给累倒了。”张昌华闻之失言,一会后才说:“回去后,少种点田,粮食够吃就行。”一段简短而又朴素的对话,却把张昌华夫妇16年来相依为命的感情,深深地体谅与关怀的不舍之情,单纯而又朴实的只想养家糊口的愿望,为了培养孩子放弃一切的决心表现了出来,让观众听之泪落,闻之动容,配合那车站依旧行色匆匆的春运人流的镜头,让人深思,春节到底是聚还是散?春节能过得自在的,大概只有那些衣食无忧的稚儿吧。

范立欣导演及其剧组用三年时间,辗转跟着张昌华一家一路的进行拍摄,一录就是一千多天,不说影片拍摄得如何成功,光是这种长时间融入社会底层的精神与坚持,已经让我肃然起敬。多次观看《归途列车》后,觉得它被尊为“最佳纪录片”的荣誉是实至名归的,它那真实而又自然的画面,独特而又全面的视角,真挚而又朴实的情感,深刻诠释了在当前残酷的现实环境下,像张昌华般的农民工们的无奈生活与家庭矛盾。

篇二:归途列车

归途列车

火车,是多少人心中与家连线,与亲情交汇,与爱融合的最便捷直接的方式,多少人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踏上归程列车,想象着马上回到儿时那熟悉而温馨的家,想象着与家里人见面那一刻的幸福和美好,不自觉的会嘴角上扬,陶醉其中。而我,便是这茫茫归途人中的一个,一个相信在漫漫平行线的尽头就是家乡的人。

儿时随父母南下的我,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窗边,仰望天空,猜测着同在一片天空下的奶奶在干什么,也许她正在弯着腰做着可口的饭菜,也许她在田地里伴随着一片鸟叫虫鸣辛勤的劳动着,更或者她怀抱着弟弟嘴里哼着我最喜欢听的摇篮曲……..,故乡总是有让人难以割舍的情愫,淡淡的却延绵不断。而我与故乡的距离似乎很近,却又那么遥远。

一年中最开心的事就是父母把从售票窗口拿出来三张红色的方形小纸片交给

归途列车是作文应取

我,当时的我也许还不能理解“票”的含义,但我明白的是只要有了它我就可以回家看我最想念的奶奶了。

坐火车其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来说就更加困难了,它意味着我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至少呆上13个小时,如果有卧铺还好,在玩累了或无聊的时候可以躺着歇歇,但如果硬座的话,坐着就不错了,哪有可以放脚歇息的地方,因为你的周围会站满了那些和你一样心急回家的陌生人,也许是由于过节或者是每个人心里都充满着马上能见到家人的喜悦,大家都很和善,相互谦让,让人总是觉的心里暖暖的。

火车上的人们操着不同的口音,拿着自己带给最爱的家里人的礼物,大家坐在一起打扑克或者是自豪的聊着家里的各种风俗趣事,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家拿出自己带的“战备粮”也许那不是多么昂贵或者是多么有名的吃食,但在这种氛围下,每个人都吃的开心随意。 火车上还有一样是不可以错过的,那就是——窗外飘过的如画风景,没有人为的刻意雕琢,没有过分的装饰涂抹,也许只是一片密密的白桦林或者在一片平原之上几个矮矮的平房上几许快被风吹散的青烟,就是这么自然简单的景色,却愈叫人难以忘记,就在我陶醉其中,看着窗外的风景有延绵的丘陵变为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时,我的火车旅程也接近尾声........

现在长大的我见证了火车的提速,更新,和现在的动车组的使用,感受到了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便捷和快速,但有时候,我还是想回到小时候,坐在车窗边,伴随着车上人们开心的笑声,看着白桦林从我眼前飞过......。

篇三:归途列车观后感

归途列车观后感

观看完这部电影深有感触,我觉得这个电影真实的反应了我国的一些现状,很贴近广大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有扭曲,没有刻意添油加醋,没有政治色彩,呈现出农民工的悲苦、亲情与生计间的矛盾,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人事的复杂以及浓浓的亲情。

片子一开始的几个镜头,就看得人无言以对。在广州这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加工厂里,儿童们在堆着废旧布料的街边玩耍,几尺之外就是呼啸而过的车流,他们的父辈正用自己生命中最青壮的力气,为中国经济托起“made in China”的标记;机器轰鸣的制衣厂里,婴儿们在桌上酣睡,如此小的年纪,他们就已参与了这场宏大的经济变革,父母都在低头忙碌,没时间想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呆上多久,又何时离。

他们来自于乡村,贫穷与不平等日日刺激着他们,进城挣钱成了无法抗拒的召唤。片中的陈素琴在女儿一岁时就与丈夫出门打工,作为一个母亲,这个选择让她心如刀绞,以泪洗面,脚步却没有迟疑。外出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支持下一代的教育,让子女们通过积累文化成本进城,从而摆脱祖辈贫穷的命运。

尽管自己对春运的疯狂景象已经感同身受过,但是当2008年初那个雪灾之春的真实景象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心中还是为之一震。一个中年男子和他的女儿走散了,他想翻过一道栅栏去找她们,武警战士拦住了他。“你今天在那边站岗,明天你也和我一样走到社会上??”男人疲惫地论理,栅栏那边同样疲惫的小战士没有话,只是轻轻拍着栏杆上男人的手。其实我们都一样,难。

是的,不是他们想离家,只是他们没得选;他们也不想逃难般挤在春运里,只是他们没得选。

印象最深的是片中反映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隔阂问题,因为我自己也是在类似的环境中长大的。小时候爸妈外出打工把我放在外婆家,我很能理解片中的女儿张丽琴无法宣泄的叛逆,无法疏导的躁动。是的,小时候,当看到其他父母如何般关心呵护他们的小孩时,自己心中总是暗自感到难过,与她不同的是,我外婆很好,但是我外公有着很保守的观念,重男轻女,重孙女轻外甥女,而我恰好就是那个外甥女,所以他总是看不惯我,我也为此受过不少委屈,不过,这在另一方面也让我变得更坚强、更独立。

片中张丽萍的爸爸妈妈都认为在外这么辛苦的打工赚钱,都是为支持孩子们能够专心上学,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从农村到城市这条路,就得好好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就

是唯一的正道。但张丽萍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点,仍然辍学来到这个高速发展但污染极其严重的南方城市打工。我小时候爸妈亦是这样教导我,幸运的是,我继续着我的学业,虽然之前也有过叛逆,但还没到片中那样和爸爸打起来的场面,顶多也是反驳过爸爸几句,我想这应该是读了书的好处,并且随着自己的长大,我对他们多了份理解,我也深深感受到他们对我的爱,只是爱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还有外婆潜移默化中对我的影响,外婆不是圣人,但在我心中就是最好的菩萨,我很爱她。

真的,我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尤其是国家领导人能重视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毕竟那关乎到我们国家的未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化的巨大差距,改变的不仅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生存状态,还有人伦秩序。无数从婴儿起就与父母被迫分离的留守儿童,像丽琴一样,与父母的感情产生了不可弥合的裂痕。不知从何时起,父母的叮嘱不再是他们依照执行的准则,父母的梦想不再是他们愿意付诸努力的希望,就连父母本人也显得平凡愚昧,即使身为女儿,对他们大声喊出“老子要如何如何”,甚至动手打架也不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对我们来说,自由就是快乐”,丽琴依然稚嫩的脸在深圳夜店的红灯绿酒下被映照得迷离惶惑。未来毫不确定,家却已没有归的意义。

现代中国不知方向的急速前行,早已淘尽了古代田园生活里的那种闲逸,此时此刻问起春运潮中的农民工们,徒留隐忍不发的悲凉与艰辛。只道生不容易,活不容易,生活更不容易。

篇四:归途列车观后感----传统文化作业

《归途列车》观后感

《归途列车》使人们更多的关注到中国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民工,同时反映出中国在经济、国力高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电影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整个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反思。

我认为有两条线索引导着整个故事与电影情节的发展,第一:春运。第二个是:求变。中国农民的求变心理,希望改变自己与子孙的命运,不再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祖祖辈辈一样。他们要改变对土地的依赖,改变生活的样貌。由这两条线索引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中国人的梦想,这个梦想对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影响。

春运

镜头从一家人身上移到了2008年春运期间因雪灾而陷于瘫痪的广州火车站,六十万人被迫滞留,几日几夜仍看不到回家的希望。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都是像张昌华陈素琴这样毫无选择的打工者,他们买不起机票,火车是唯一可依靠的交通工具。

与父母刚到火车站时,面对汹涌人潮,张丽琴并不明白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车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奋战,她甚至笑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得不真实,那些人一个个气急败坏的样子实在好笑,母亲陈素琴的喋喋不休更是小题大做。是呀,对于一个并不想回家且初次经历春运的十七八岁的少女来说,眼前的一切难道不是一幕最荒谬的人间喜剧吗?这景象怎么不比喜剧还要搞笑?

直到笑变成哭,哭变作漠然。

我不知道导演范立欣置身人潮拍摄这些镜头的时候心中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绪,但我想无论如何,仅仅用 “难过”之类的词汇来形容这样的画面是不准确的,那里面还有更多更复杂的滋味,比如困惑、无奈,比如耻辱、愤怒。

求变

两代人的矛盾是尖锐的,但各自的出发点却又惊人的相似——改变。张昌华与陈素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为的是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不再为穷困所扰,不再以“农民”的身份承受自上至下的社会歧视;年轻的张丽琴只身离家也要改变父辈强加在自身的出人头地的命运,她想要自由,想要和城里光鲜亮丽的女孩子一样拥有有支配青春的权力,拥有时髦的卷发和浪漫的梦想。

从张昌华紧皱的眉头和陈素琴疲惫的眼神中,我只看到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唯一的处世哲学。没读过几年书的张昌华木讷少言,他想告诉女儿张丽琴只有上学这一条路能让她脱离土地,得不象自己那么低微。但张丽琴却不懂。

对于农民工,城市中的人们都带着有色眼镜,即使心里同情这个群体,但是从公交车、地铁上便可看出,没有人愿意站在衣着不够赶紧的农民工身旁,这些让农民工们觉得屈辱,这更加加深了他们求变的心里。不知道是他们的求变心理让他们迫切投入到城市化的进程中,还是城市带给他们的屈辱感使他们希望改变。我只是希望人们不要忽略他们的存在,更不要冷漠这个群体,多一个微笑,多一点感谢,让农民工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不要再被这个冰冷的城市逼上绝路,让他们重拾一个农民对于土地的热爱,明白改变农民的命运不一定就是唯一的生路与人生的意义。

因此,我将这篇观后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春运;第二:求变;第三:中国人的梦想。

篇五:《归途列车》观后感

《归途列车》观后感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先是搜了一下简介。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就感觉电影里的故事背景和我家里及其的相似。从这部电影里面,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我父母的影子。或许其他同学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有的是感动和同情,而我看完之后,却是心疼和无奈。 我的父亲在这二十年里是一直在外打工,我的母亲是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那一年也外出打工了。直到现在我上大三,依旧还是在外地打工。每年也就是在春节的时候回家,但是在家最多也不会超过二十天。我的爷爷在我出生的那一年就去世了,所以这么多年我和我哥哥都是和奶奶生活在一起。说实话,我对父母也是没有太深的感情的。虽然没有像电影中的那个小女孩那样叛逆,但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也在心底抱怨过,为什么别人的父母都能在自己的身边,而我没有,也就是这样,我慢慢的不喜欢和父母讲我的心事,总是一个人承受着。我想电影中的那个女孩子可能也是这样吧,从小不在父母身边,不知道怎样和父母交流,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心事,所以一交流就会吵起来,甚至还会大打出手。我想我是理解她的,她这样闹腾也只是想让父母更加关心自己。想想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心态,但是并没有选择像她这样的方式,我觉得只要我成绩考得好,就会得到他们的肯定,这样他们就会关心我了。所以我从初中到高中都一直非常努力得学习,从普通班考到竞赛班,从全校几百名考到全校前十名,支撑我前进的动力就是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肯定。

其实看完这部电影,我才开始从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开始了解父母的难处,看到电影中她的父母的生活,才想到自己父母的不易。他们肯定也会像电影中的父母一样,每天重复着无聊的工作,每年都要为买火车票发愁,每年都要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挤火车,每年都是万分不舍地离开自己的家乡外出打工,也会因为打了自己的孩子而难受的几天吃不下饭,也会因为担心孩子的学习整夜睡不着觉。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父母回家都会先看看我们俩,看到长高了,长大了,就笑的合不拢嘴,也会很高兴地把新买的手机给我和哥哥玩游戏。

还记得有一次哥哥生病,发烧住院了,爸爸打电话说妈妈哭着说要回来照顾我们,担心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电影中那位母亲因为担心小儿子的学习成绩,无奈选择回家照顾他。而我也有同样的经历,高考的那半年,母亲想我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到我就读的高中附近租了一间房间,照顾我。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母亲也在附近找了兼职在做。

但是直到现在我和父母的关系并不会很亲切,每次打电话也不会像寝室其他同学那样聊家常,给他们说自己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每次都说不了几句话就匆匆挂断了电话,所以也很少会给他打电话。但是我是想和他们讲讲的,只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也许,这就是留守儿童的无奈吧。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