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高考作文不够贴近生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1:25:31 体裁作文
高考作文不够贴近生活体裁作文

篇一:贴近生活不要拘泥于事实 高考作文拿分三诀窍

贴近生活不要拘泥于事实 高考作文拿分三诀窍

距离高考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冲刺时间了,很多同学都感到身心俱疲,有的同学甚至期盼高考早点到来,早日得解放。虽然这时候,已经经历过两轮系统的复习备考,该复习的都复习得差不多了,但考前最后一个月的黄金时间,同学们要理性对待,从最薄弱、最易提高成绩的地方上下手,比如高考作文。为此,《天星高考指南卡》、《疯狂作文》杂志的编辑就高考作文的最后冲刺复习对考生提一点建议,它能从一个新的角度使你的备考更趋周全。

《疯狂作文》在2009年高考中完全命中江西、辽宁、安徽、浙江等地作文题目,2010年又推出了《天星高考指南卡-2010年高考作文30天终极押题》、《疯狂作文?2010高考作文冲刺名师猜想》专号。

知己知彼,抓住决战制胜点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考生,不仅要了解自己的写作实力,做到“知己”,还应做到“知彼”,这个“彼”即高考作文命题。

高考作文命题是一个大的范畴,对于高三学生而言,重点、难点是如何准确地把握住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当然了,最直观、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全国各地命题专家的预测题目了。命题专家长期关注高考作文的分析与研究,能够居高临下,对高考作文进行一个高度的把握。由他们所撰写、预测的题目,必然会帮助考生把作文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其次便是分析近两年的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了。纵观近年来各地的命题,都注重引导考生以“我“的眼光看自己、看社会、看世界。这类作文题容易唤醒考生的内心体验和想象,激发考生的写作欲望。擅长形象思维而拙于理性思考的考生,在写这类文题时,往往下笔千言,这时就更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做到“知彼”。以2009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例,这个题目没有限制具体内容,也没有限制主题思路,写作的空间格外广阔。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明白,题目中的“翅膀”是一个喻体,可以喻指任何人或事物,当然,这个人或事物必须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考生要强调的是“我”有一双“翅膀”,而且这双“翅膀”是隐形的,这样,文章的思想内容才能到位,做到感性和理性的和谐统一。

贴近生活不要拘泥于事实

贴近生活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贯原则,让每个考生有话可讲,才能即刻成文。因此,高考作文不管是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对考生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题目能激活自己的潜在智慧和体验。但我们发现,作文题很贴近生活,考生却写不出好文章,这可以说是普遍现象,什么原因呢?———因为文章是精神的表现,对写作而言,生活并不是指原生态的事实,而是指与心灵产生了碰撞交流并被心灵所同化了的那一部分生活内容。如果拘泥于事实,文章必然零乱死板、平淡无趣,所以,看到作文题后,即使感到有话可讲,也不要马上秉笔急书,重要的是要让心灵活跃起来,对粗浅无序的生活加以概括、提炼,按心灵的秩序重新组合生活,让写作素材与情智交融,使之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例如“我想握住你的手”是个很生活化的题目,如果写握住母亲、好友、老师的手,很容易敷衍成篇,难呈亮色。高考作文写得好的,往往不是写实性的,而是那些虚拟的充满想象而超越了日常生活之作。身临考场,心存压力,要在短时间内焕发激情,放飞想象,非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莫能为也,但起码也要做到不拘谨、不紧张、不要关闭创意之门。

辩证地对待求稳和求新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在考前提醒考生写作要求稳。这也没错,生死攸关的考试,岂敢随意为之?由于普遍存有求稳心理,大量平庸之作的诞生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考生们一定要注意的是,写作思维不同于一般解题思维,欲想成功,就必须要突破常规写作,求新才是制胜的出路。无数的高考佳作证明,敢于独辟蹊径方能高人一筹,勇于标新立异才能技压群芳。许多平时的写作高手,就是因为一味求稳致使高考作文平平,反让那些写作基础并不算太好的考生占了先,他们的作文或立意不凡,或构思巧妙,或选材独特。俗话说艺高者胆大,其实有时是胆大者艺高。

篇二: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的冷思考

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的冷思考

● 姜有荣

【编者按】2011年6月25日,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在《扬子晚报》上隆重推出了8篇优秀高考作文,以展示江苏考生的才华,展示江苏文化大省、教育大省的风采。其中1篇,就花落在盐阜这块红色圣地,作者是江苏省阜宁中学的孙儒同学(以下简称“孙”)。

[满分作文]

拒绝平庸

奋笔疾书,我是一名平庸的考生。似乎是铁的事实,高考是我们走出平庸的一个跳板。

一、五只粽子

昨天是端午节。清晨,碎碎的晨光落了一地。我睁着惺忪的睡眼,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

伴着淡淡的清香,妈妈为我准备了早餐——五只粽子。我狼吞虎咽,吃了四个,实在吃不下了。

“赶紧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吼道。

“我吃不下了。”我打着饱嗝。

“吃不下也要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边说边强迫我,“你不知道,吃五个粽子就意味着五门高中。”

原来因为“粽”与“中”谐音。

可怜的屈原啊,您大概不会想到原本为了纪念您的粽子却成了我们的文化“吉祥物”吧?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二、一只鸽子

中午,没有喧闹,没有汽笛,很安静。

但是,妈妈谋杀了和平!

妈妈买了一只鸽子,准备给我炖汤喝。妈妈说她听别人讲,高考前吃鸽子有好处。

可怜的鸽子,你是否是那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使者;你是否正浴着夕阳的余晖在广场上悠闲散步觅食;你是否是那只“咕咕”起飞向往绿色与和平的鸽子呢?

可怜的“天然之子”鸽子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还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要怪,你就怪那些乱造谣言、糟蹋绿色的人吧。

三、一棵树

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给校园镀上一层金辉。

看完了考场,我正欲回家,路过一棵树,但这并不是普通的树,这里香火萦绕,这是一棵“神树”。

妈妈硬是拉着我烧上一炷香。我毕恭毕敬,生怕打扰它的清梦。

亲爱的树啊,你既不是佛祖参悟众生的菩提,你也与佛道没有任何关系。我赞美你的绿荫,赞美你的清新,但你需要的只是平凡地生长、只是一块可以扎根的寻常土地,你是否“承载”了太多?

亲爱的树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来拒绝我的平庸呢。

因为平庸,我们拒绝平庸;但如此“拒绝”,我们是否真的不平庸了?

[深度解读]

获悉本文被判为满分作文,一惊;静心玩味本文构思的精巧,二惊;访谈孙儒同学的成文过程,三惊。“三惊”之后,笔者引发了如下三点思考:

一、作文的“根”在何处

姜:本文截取三个生活片段,既相对独立,又一脉相通,堪称精巧。你的这一灵感是怎么迸发出来的呢?

孙:这并不是灵感,而是我6月6日生活的实录。高考前一天,我早上在家吃的是“粽子”,中午在家喝的是“鸽汤”,下午看完考场后拜的是校门口的“神树”。晚上躺在床上,我就在想,都说高考作文要贴近生活,如果明天的作文题目要贴近今天的生活,我该写些什么呢?于是,白天的“情景剧”便一幕幕拉开了,这便有了本文行文构思的框架。

作文的“根”在生活,在对生活的定点扫描和驻目凝视,而写作技巧只是“末”。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庄子·列御寇》中有一个寓言故事:“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用其巧。”我们在心底善良地祈祷:广大高中生千万不要遭遇“屠龙之技”的尴尬!

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囿于“三点一线”之中的高中生,“眼”已越来越“近视”,他们只看得见“书本”这本“小书”,而看不见“生活”这本“大书”;“心”也已越来越“硬化”,他们只感受到“分数”的热度,而感受不到“生活”的温度。殊不知,当我们为分数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离我们远去。试问:在这片生活的荒漠上,我们学得的屠龙之技——写作技巧,功用何在?真气何在?

而更为触目惊心的是,眼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把对现实生活的烛照视为“空”的,把对写作技巧的传授视为“实”的。无论是指导,还是训练,都以写作技巧作为骨架来构建其序列。对写作技巧,教者已越教越精细,几近“程式化”,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是“(范)式”;学生也越练越到位,几近“机械化”,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是“套”。当我们屏蔽了鲜活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生活,钻进了写作技巧的象牙之塔,这把笑傲江湖的“屠龙刀”不知道还能用来斩杀什么。

这篇满分作文留给我们的启迪是:只有在“现实生活”的高原上,才能矗立起“大气之文”的高峰。我们的同学应该带着一颗“柔软”的心,去感知、感受、感悟生活,这是一条漫长的积淀、涵咏、濡养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的教者要有“放”的胆识,既要“放得下”对写作技巧急功近利的传授,又要“放得开”对现实生活玉汝于成的纵目。

二、作文的“魂”在何处

姜:本文对三个生活片段的剪辑颇具匠心,但每个片段叙述后的议论更给人“含泪的笑”的震撼,这些议论是怎么生发出来的呢?

孙:我6月6日晚躺在床上“回放”白天的三幕剧后,就在想一个问题——是什么把我们的生活搅得这么“神神叨叨”、“草木皆兵”?“都是高考惹的祸”。眼下,高考已变成一种经济,甚至是一种文化,世人“言必谈高考,行必为高考”,我早已出离愤怒了!于是,在6月7日的考场上,我将“平庸”具象为了“沦为高考奴隶的世人”之行事,将“拒绝”化作了冷观、针砭高考的“我”的思辨。

读鲁迅的《阿Q正传》,总让人笑后垂泪,这个“泪”不是“笑”出来的,而是“思”出来的;而时下的诸多小品已苍白得只剩下了逗人一笑的“包袱”。

这篇满分作文,画的是“高考众生相”,演的是“高考轻喜剧”,但让人笑后含泪,原因何在?在于它渗漉着作者的“思”。这个“思”从文化、生态穿透到了人生负载。在“高考熏得世人醉”之时,作者却透视出了世人“醉态”背后的“悖谬”和“平庸”。作者自己的行事看似“平庸”,但他的思想和灵魂却在冷峻地“拒绝平庸”,这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众

人皆庸我独卓”。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作文的“魂”在何处?在于“思想”。就基础教育阶段而言,高中生作文的特质,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想的特质;高中生作文的魅力,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辨的魅力。高中生作文应该给人一点“咬嚼”,一点“想头”。

这篇满分作文给我们的启迪是:只有思想的“巨人”,才能铸就雄文和华章。写作素材只是“形”,得“魂”方可“形随心动”,随兴驱遣;写作技巧只是“法”,得“魂”方可因势而化,风起水生。我们的同学应该学会闭目凝思,去透视思辨,去缘事生理,“若将天地常揣摩,妙理终有一日开”。我们的教者更应该做一个“思想”的启迪者,“思维”的引领者。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指导应该是“思想”的激活和碰撞,“技巧”的传授只是写作指导的“末技”。

三、作文的“秤”在何处

姜:这篇作文被判为满分(70分),那你平时做过的作文最高曾被判过多少分的呢?

孙:我记得好像是58分。有时我也很茫然,明明立意、选材、表达都很好,可就是得不到老师判的高分。越写心里越没底,越写越找不到感觉。

高考作文阅卷能精准,缘于三个得力保障:一是对人员的严格筛选。抽调的都是作文领域的专家和高三一线的骨干教师,可谓“精兵强将”。二是对题意的准确把握。由数位专家历经数天的解读,最终形成“评分细则”,先集中辅导,再试批熟习,最后磨合修订,投入操作。三是对批阅的实时监控。通过电脑程序和专家组,对每一位阅卷老师的批阅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提醒、警告和矫正。

毋庸讳言,与高考作文阅卷相比,普通老师平时的作文批阅,很多时候存在着三个心中无数:一是对“题意”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心中无数。无统一解读,无专人辅导,全凭各人自己做主。二是对评判尺度的把握心中无数。无评分细则,无人、机监控,多随兴赋分。三是对“闪光点”“症结”的把握心中无数。有些作文“道行”不深的老师,对优秀作文,看不出“闪光点”;对问题作文,看不透“症结”所在。所以,打出的分数多是四平八稳的“保险分”。

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一件事,讲评作文是语文老师最怕上的一类课。究其因,是教者自己的作文功底不深,研究的功力不够,评判的底气不足。应该说,孙儒同学能在激烈的高考中夺得满分,并非一日之功。以其已展露出的写作功底而言,平时的自由写作最高只被判过58分,到底是作者的“笔力”不够,还是阅者的“眼力”不够?很值得人三思。

这篇满分作文给我们的启迪是:作文评判的“秤”在教师的“手”中,更在教师的“心”中。我们教者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要苦练内功,练就一双审视作文的“火眼金睛”,锻造一把评判作文的“利刃快刀”。有慧心,才有慧眼;有慧眼,才有慧器。要带着一颗识才之心,去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要带着一颗育才之心,去诊断学生作文的“症结”。从而把教者批阅时的“苦水”化为享受的“美酒”,把学生心中的“茫然”化为落笔时的“底气”。

高考满分作文被炒得“热浪腾腾”,引发的思考却“冷”得让人心颤。我们期盼着: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根植于生活沃土的这棵作文之树,能绽放出瑰丽的思想之花,能喜结出丰硕的佳作之果。

(姜有荣 江苏省阜宁中学)

篇三: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的冷思考

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的冷思考

● 姜有荣

【编者按】2011年6月25日,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在《扬子晚报》上隆重推出了8篇优秀高考作文,以展示江苏考生的才华,展示江苏文化大省、教育大省的风采。其中1篇,就花落在盐阜这块红色圣地,作者是江苏省阜宁中学的孙儒同学(以下简称“孙”)。

[满分作文]

拒绝平庸

奋笔疾书,我是一名平庸的考生。似乎是铁的事实,高考是我们走出平庸的一个跳板。

一、五只粽子

昨天是端午节。清晨,碎碎的晨光落了一地。我睁着惺忪的睡眼,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

伴着淡淡的清香,妈妈为我准备了早餐——五只粽子。我狼吞虎咽,吃了四个,实在吃不下了。

“赶紧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吼道。

“我吃不下了。”我打着饱嗝。

“吃不下也要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边说边强迫我,“你不知道,吃五个粽子就意味着五门高中。”

原来因为“粽”与“中”谐音。

可怜的屈原啊,您大概不会想到原本为了纪念您的粽子却成了我们的文化“吉祥物”吧?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二、一只鸽子

中午,没有喧闹,没有汽笛,很安静。

但是,妈妈谋杀了和平!

妈妈买了一只鸽子,准备给我炖汤喝。妈妈说她听别人讲,高考前吃鸽子有好处。

可怜的鸽子,你是否是那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使者;你是否正浴着夕阳的余晖在广场上悠闲散步觅食;你是否是那只“咕咕”起飞向往绿色与和平的鸽子呢?

可怜的“天然之子”鸽子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还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要怪,你就怪那些乱造谣言、糟蹋绿色的人吧。

三、一棵树

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给校园镀上一层金辉。

看完了考场,我正欲回家,路过一棵树,但这并不是普通的树,这里香火萦绕,这是一棵“神树”。

妈妈硬是拉着我烧上一炷香。我毕恭毕敬,生怕打扰它的清梦。

亲爱的树啊,你既不是佛祖参悟众生的菩提,你也与佛道没有任何关系。我赞美你的绿荫,赞美你的清新,但你需要的只是平凡地生长、只是一块可以扎根的寻常土地,你是否“承载”了太多?

亲爱的树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来拒绝我的平庸呢。

因为平庸,我们拒绝平庸;但如此“拒绝”,我们是否真的不平庸了?

[深度解读]

获悉本文被判为满分作文,一惊;静心玩味本文构思的精巧,二惊;访谈孙儒同学的成文过程,三惊。“三惊”之后,笔者引发了如下三点思考:

一、作文的“根”在何处

姜:本文截取三个生活片段,既相对独立,又一脉相通,堪称精巧。你的这一灵感是怎么迸发出来的呢?

孙:这并不是灵感,而是我6月6日生活的实录。高考前一天,我早上在家吃的是“粽子”,中午在家喝的是“鸽汤”,下午看完考场后拜的是校门口的“神树”。晚上躺在床上,我就在想,都说高考作文要贴近生活,如果明天的作文题目要贴近今天的生活,我该写些什么呢?于是,白天的“情景剧”便一幕幕拉开了,这便有了本文行文构思的框架。

作文的“根”在生活,在对生活的定点扫描和驻目凝视,而写作技巧只是“末”。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庄子·列御寇》中有一个寓言故事:“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用其巧。”我们在心底善良地祈祷:广大高中生千万不要遭遇“屠龙之技”的尴尬!

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囿于“三点一线”之中的高中生,“眼”已越来越“近视”,他们只看得见“书本”这本“小书”,而看不见“生活”这本“大书”;“心”也已越来越“硬化”,他们只感受到“分数”的热度,而感受不到“生活”的温度。殊不知,当我们为分数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离我们远去。试问:在这片生活的荒漠上,我们学得的屠龙之技——写作技巧,功用何在?真气何在?

而更为触目惊心的是,眼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把对现实生活的烛照视为“空”的,把对写作技巧的传授视为“实”的。无论是指导,还是训练,都以写作技巧作为骨架来构建其序列。对写作技巧,教者已越教越精细,几近“程式化”,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是“(范)式”;学生也越练越到位,几近“机械化”,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是“套”。当我们屏蔽了鲜活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生活,钻进了写作技巧的象牙之塔,这把笑傲江湖的“屠龙刀”不知道还能用来斩杀什么。

这篇满分作文留给我们的启迪是:只有在“现实生活”的高原上,才能矗立起“大气之文”的高峰。我们的同学应该带着一颗“柔软”的心,去感知、感受、感悟生活,这是一条漫长的积淀、涵咏、濡养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的教者要有“放”的胆识,既要“放得下”对写作技巧急功近利的传授,又要“放得开”对现实生活玉汝于成的纵目。

二、作文的“魂”在何处

姜:本文对三个生活片段的剪辑颇具匠心,但每个片段叙述后的议论更给人“含泪的笑”的震撼,这些议论是怎么生发出来的呢?

孙:我6月6日晚躺在床上“回放”白天的三幕剧后,就在想一个问题——是什么把我们的生活搅得这么“神神叨叨”、“草木皆兵”?“都是高考惹的祸”。眼下,高考已变成一种经济,甚至是一种文化,世人“言必谈高考,行必为高考”,我早已出离愤怒了!于是,在6月7日的考场上,我将“平庸”具象为了“沦为高考奴隶的世人”之行事,将“拒绝”化作了冷观、针砭高考的“我”的思辨。

读鲁迅的《阿Q正传》,总让人笑后垂泪,这个“泪”不是“笑”出来的,而是“思”出来的;而时下的诸多小品已苍白得只剩下了逗人一笑的“包袱”。

这篇满分作文,画的是“高考众生相”,演的是“高考轻喜剧”,但让人笑后含泪,原因何在?在于它渗漉着作者

的“思”。这个“思”从文化、生态穿透到了人生负载。在“高考熏得世人醉”之时,作者却透视出了世人“醉态”背后的“悖谬”和“平庸”。作者自己的行事看似“平庸”,但他的思想和灵魂却在冷峻地“拒绝平庸”,这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众人皆庸我独卓”。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作文的“魂”在何处?在于“思想”。就基础教育阶段而言,高中生作文的特质,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想的特质;高中生作文的魅力,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辨的魅力。高中生作文应该给人一点“咬嚼”,一点“想头”。

这篇满分作文给我们的启迪是:只有思想的“巨人”,才能铸就雄文和华章。写作素材只是“形”,得“魂”方可“形随心动”,随兴驱遣;写作技巧只是“法”,得“魂”方可因势而化,风起水生。我们的同学应该学会闭目凝思,去透视思辨,去缘事生理,“若将天地常揣摩,妙理终有一日开”。我们的教者更应该做一个“思想”的启迪者,“思维”的引领者。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指导应该是“思想”的激活和碰撞,“技巧”的传授只是写作指导的“末技”。

三、作文的“秤”在何处

姜:这篇作文被判为满分(70分),那你平时做过的作文最高曾被判过多少分的呢?

孙:我记得好像是58分。有时我也很茫然,明明立意、选材、表达都很好,可就是得不到老师判的高分。越写心里越没底,越写越找不到感觉。

高考作文阅卷能精准,缘于三个得力保障:一是对人员的严格筛选。抽调的都是作文领域的专家和高三一线的骨干教师,可谓“精兵强将”。二是对题意的准确把握。由数位专家历经数天的解读,最终形成“评分细则”,先集中辅导,再试批熟习,最后磨合修订,投入操作。三是对批阅的实时监控。通过电脑程序和专家组,对每一位阅卷老师的批阅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提醒、警告和矫正。

毋庸讳言,与高考作文阅卷相比,普通老师平时的作文批阅,很多时候存在着三个心中无数:一是对“题意”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心中无数。无统一解读,无专人辅导,全凭各人自己做主。二是对评判尺度的把握心中无数。无评分细则,无人、机监控,多随兴赋分。三是对“闪光点”“症结”的把握心中无数。有些作文“道行”不深的老师,对优秀作文,看不出“闪光点”;对问题作文,看不透“症结”所在。所以,打出的分数多是四平八稳的“保险分”。

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一件事,讲评作文是语文老师最怕上的一类课。究其因,是教者自己的作文功底不深,研究的功力不够,评判的底气不足。应该说,孙儒同学能在激烈的高考中夺得满分,并非一日之功。以其已展露出的写作功底而言,平时的自由写作最高只被判过58分,到底是作者的“笔力”不够,还是阅者的“眼力”不够?很值得人三思。

这篇满分作文给我们的启迪是:作文评判的“秤”在教师的“手”中,更在教师的“心”中。我们教者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要苦练内功,练就一双审视作文的“火眼金睛”,锻造一把评判作文的“利刃快刀”。有慧心,才有慧眼;有慧眼,才有慧器。要带着一颗识才之心,去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要带着一颗育才之心,去诊断学生作文的“症结”。从而把教者批阅时的“苦水”化为享受的“美酒”,把学生心中的“茫然”化为落笔时的“底气”。

高考满分作文被炒得“热浪腾腾”,引发的思考却“冷”得让人心颤。我们期盼着: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根植于生活沃土的这棵作文之树,能绽放出瑰丽的思想之花,能喜结出丰硕的佳作之果。

(姜有荣 江苏省阜宁中学)

篇四:【作文】高考作文无话可说怎么办?如何找到独一无二的好材料?

【作文】高考作文无话可说怎么办?如何找到独一无二的好材料?

【导言】

无话可说、内容空洞、材料雷同是高考作文多年来突出反映出来的问题之一,也是考生最为头疼的问题。如何巧妙解决这些问题?看看本文的有效解答。

【正文】

内容空洞、材料雷同是高考作文多年来突出反映出来的问题之一。考生如何调动储备的材料使作文内容扎实而丰富,如何调动?自我?的材料,写出与众不同的内容,是考生能否获得高分的瓶颈。本文结合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为考生提供一些解决该问题的办法。

一、从你最熟悉的地方找材料!

有些人把作文内容空洞或只能写一些人云亦云的材料,归结为考生生活过于单调、大脑中储备材料不够。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莫大的误区。

一个人的写作材料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来源于阅读经验,一类来源于生活经验。每一位考生读书12年,人生阅历18年左右,大脑中所储备的材料一定是十分丰富的,拿来完成一道规范的高考作文命题是绰绰有余的。一道规范的高考作文命题一定是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实际的,这是一个命题原则,否则就不能算作一道规范的命题。既然规范的命题是贴近高中生生活的,也就是说要让高考生有话可说的,那么,高中生的材料储备是不应该有问题的。

然而仍有很多考生对规范命题依然会感到无话可说,于是便只能

空洞地说说一些?公共话语?,把文章写得空洞无物;或者只能说一说人云亦云的材料,造成自己的选材与大多数考生材料的雷同。例如2008年安徽省高考作文命题《带着感动出发》,80%以上的考生的选材都是四川大地震,而所写的材料大多是来自于各种媒体不知说了多少遍的材料。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这不是因为考生无话可说,而是因为考生没能调动自己多年来储备的材料。因为高中语文课本中就有很多能让考生感动的材料,比如至情文章《与妻书》《出师表》《项脊轩志》《祭十二郎文》《陈情表》等等。这些文章中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考生?感动?的理由或依据,为什么一定要写?四川大地震?呢?每位考生18年左右的人生经历中也一定会有很多令考生感动的人或事,然而考生却没能把它们调动出来,依然要去写?四川大地震?。

看来,考生作文空洞无物、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的问题不是考生材料储备不足的问题,而是对材料调动应用能力差的问题。

二、结合题目巧妙调动材料!

所谓调动,是指要找到一把能够打开记忆大门的?钥匙?,打开哪一扇门,完全由?钥匙?来决定,找到这把?钥匙?便成了调动材料的关键,而?钥匙?就埋藏在题目中。

现在的高考命题常常具有内涵丰富、留给考生写作空间大等特点,也就是说题目中留给考生的?钥匙?很多,或者说留给考生的一把?钥匙?就可以打开多扇记忆的大门。那么考生寻找?钥匙?(即审题)就变得异常重要了。审题大而化之,找到的?钥匙?平平,那么就打

不开记忆中的那扇最好的门,即使打开了记忆大门,门内所藏的材料也便平平;审题仔细、深透,找到一把好?钥匙?,打开的就是一扇最金贵的门,那么就能找到?新颖?的材料。

在人群中,由于有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套板反应?,众多的考生就极易滑入毫不费力的?惯性思维轨道?(即套板),惯性思维轨道常常是众人一起走的大道,于是众多考生便拥挤在这条道路上了,高考作文选材中的?题材高度撞车?现象便是这样诞生的。2008年安徽考生有80%以上的考生写四川大地震就是一例。而实际上认真审视一下?带着感动出发?,就会发现,这道题要求考生要写出?感动?,但重点则侧重于写在?感动?的感召下,是如何?出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把?钥匙?去打开记忆的大门,寻找符合题意的材料了。这样的材料就远不止?四川大地震?一种了,跳出?套板反应?,找到?唯我独有?的材料,写出别人没有的新材料,高考作文便可获高分了。

?钥匙?就是引发你回忆联想的触发点,找到怎样的触发点将决定你调动怎样的材料,因为不同的触发点会引发出不同的材料。而找到怎样的触发点又取决于你是怎样审视题目的,所以?审题?是调动材料的关键。

以2009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目为例。2009年安徽卷高考作文命题是一道新型的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关键词是?弯道??超越?,材料中命题者既对?弯道超越?的本义做出了通俗化的阐释,又对?弯道超越?运用到社会生活中的引申义做了提示,每一个提示点都是一

把?钥匙?,每把?钥匙?都可以打开一扇记忆的大门,在每扇大门里你都可以找到能写出高分作文的材料。比如材料说?弯道是人生的一个关键点?,那么这句话就会引发我们联想:人生中有哪些关键点呢?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18岁的生日,文理分科,填写大学志愿等等,每一个关键点都有材料可写,都可以写出高分作文。问题在于考生审题是否能够这样深入地去审视。

如何能让我们的思维正确地深入地去审视题目呢?笔者提供两种方法供参考。

第一,不要将题目简单化——用?叩问?的办法,将题目复杂起来,将审题深入化,找到调动材料的?钥匙?。

所谓叩问法,是指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进行提问的一种办法。例如2009年安徽卷的?弯道超越?,就可以这样提问:什么是弯道?弯道有什么特征?什么是超越?如何才能超越?当我们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我们就能从答案中寻找到调动材料的?钥匙?了。 再比如2010年北京卷的作文题: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这样提问:星空的含义是什么?其比喻义是什么?实际的含义是什么?其比喻义是什么?星空为什么要仰望?大地为什么要脚踏?当我们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我们也就能从答案中寻找到调动材料的?钥匙?了。

第二,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用整体的眼光去看待题目,让你调动材料的?钥匙?不至于开错了门。

在调动材料的过程中,?钥匙?打开哪扇门直接涉及到是否切题的问题,这个问题是高考作文写作中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抑或是话题作文,审题时都必须有?整体意识?,切忌抓住其中的某一点而不计其余,以保证找准调动材料的?钥匙?以及用它能打开一扇正确的门。例如2010年安徽卷的作文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安徽2010年56万考生中有10余万考生作文写背题了,原因就在于?抓住其中的某一点而不计其余?错误的审题方式上。有的同学抓住第一句?交流四水抱城斜?,得出?团结力量大?的立意点;而有的同学抓住第二句?散作千溪遍万家?,得出?贡献是一种美德??为人民服务?的立意点。这些立意点的得出,既没有全面把握材料,也没能深入理解题目中的?哲理?一词的真正含义,所以它们肯定会被判为?离题或偏题作文?。

正确的审题方法是按照?绝句?的规律下手。一、二句重在描景或叙事上,三、四句才是揭示主题的抒情或议论,从整体上把握,立意点应该从三、四句中寻找: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认清自我;找准

篇五: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的冷思考

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的冷思考

● 姜有荣

【编者按】2011年6月25日,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在《扬子晚报》上隆重推出了8篇优秀高考作文,以展示江苏考生的才华,展示江苏文化大省、教育大省的风采。其中1篇,就花落在盐阜这块红色圣地,作者是江苏省阜宁中学的孙儒同学(以下简称“孙”)。

[满分作文]

拒绝平庸

奋笔疾书,我是一名平庸的考生。似乎是铁的事实,高考是我们走出平庸的一个跳板。

一、五只粽子

昨天是端午节。清晨,碎碎的晨光落了一地。我睁着惺忪的睡眼,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 伴着淡淡的清香,妈妈为我准备了早餐——五只粽子。我狼吞虎咽,吃了四个,实在吃不下了。

“赶紧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吼道。

“我吃不下了。”我打着饱嗝。

“吃不下也要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边说边强迫我,“你不知道,吃五个粽子就意味着五门高中。”

原来因为“粽”与“中”谐音。

可怜的屈原啊,您大概不会想到原本为了纪念您的粽子却成了我们的文化“吉祥物”吧?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二、一只鸽子

中午,没有喧闹,没有汽笛,很安静。

但是,妈妈谋杀了和平!

妈妈买了一只鸽子,准备给我炖汤喝。妈妈说她听别人讲,高考前吃鸽子有好处。 可怜的鸽子,你是否是那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使者;你是否正浴着夕阳的余晖在广场上悠闲散步觅食;你是否是那只“咕咕”起飞向往绿色与和平的鸽子呢?

可怜的“天然之子”鸽子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还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要怪,你就怪那些乱造谣言、糟蹋绿色的人吧。

三、一棵树

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给校园镀上一层金辉。

看完了考场,我正欲回家,路过一棵树,但这并不是普通的树,这里香火萦绕,这是一棵“神树”。

妈妈硬是拉着我烧上一炷香。我毕恭毕敬,生怕打扰它的清梦。

亲爱的树啊,你既不是佛祖参悟众生的菩提,你也与佛道没有任何关系。我赞美你的绿荫,赞美你的清新,但你需要的只是平凡地生长、只是一块可以扎根的寻常土地,你是否“承载”了太多?

亲爱的树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来拒绝我的平庸呢。 因为平庸,我们拒绝平庸;但如此“拒绝”,我们是否真的不平庸了?

[深度解读]

获悉本文被判为满分作文,一惊;静心玩味本文构思的精巧,二惊;访谈孙儒同学的成文过程,三惊。“三惊”之后,笔者引发了如下三点思考:

一、作文的“根”在何处

姜:本文截取三个生活片段,既相对独立,又一脉相通,堪称精巧。你的这一灵感是怎么

迸发出来的呢?

孙:这并不是灵感,而是我6月6日生活的实录。高考前一天,我早上在家吃的是“粽子”,中午在家喝的是“鸽汤”,下午看完考场后拜的是校门口的“神树”。晚上躺在床上,我就在想,都说高考作文要贴近生活,如果明天的作文题目要贴近今天的生活,我该写些什么呢?于是,白天的“情景剧”便一幕幕拉开了,这便有了本文行文构思的框架。

作文的“根”在生活,在对生活的定点扫描和驻目凝视,而写作技巧只是“末”。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庄子·列御寇》中有一个寓言故事:“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用其巧。”我们在心底善良地祈祷:广大高中生千万不要遭遇“屠龙之技”的尴尬!

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囿于“三点一线”之中的高中生,“眼”已越来越“近视”,他们只看得见“书本”这本“小书”,而看不见“生活”这本“大书”;“心”也已越来越“硬化”,他们只感受到“分数”的热度,而感受不到“生活”的温度。殊不知,当我们为分数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离我们远去。试问:在这片生活的荒漠上,我们学得的屠龙之技——写作技巧,功用何在?真气何在?

而更为触目惊心的是,眼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把对现实生活的烛照视为“空”的,把对写作技巧的传授视为“实”的。无论是指导,还是训练,都以写作技巧作为骨架来构建其序列。对写作技巧,教者已越教越精细,几近“程式化”,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是“(范)式”;学生也越练越到位,几近“机械化”,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是“套”。当我们屏蔽了鲜活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生活,钻进了写作技巧的象牙之塔,这把笑傲江湖的“屠龙刀”不知道还能用来斩杀什么。

这篇满分作文留给我们的启迪是:只有在“现实生活”的高原上,才能矗立起“大气之文”的高峰。我们的同学应该带着一颗“柔软”的心,去感知、感受、感悟生活,这是一条漫长的积淀、涵咏、濡养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的教者要有“放”的胆识,既要“放得下”对写作技巧急功近利的传授,又要“放得开”对现实生活玉汝于成的纵目。

二、作文的“魂”在何处

姜:本文对三个生活片段的剪辑颇具匠心,但每个片段叙述后的议论更给人“含泪的笑”的震撼,这些议论是怎么生发出来的呢?

孙:我6月6日晚躺在床上“回放”白天的三幕剧后,就在想一个问题——是什么把我们的生活搅得这么“神神叨叨”、“草木皆兵”?“都是高考惹的祸”。眼下,高考已变成一种经济,甚至是一种文化,世人“言必谈高考,行必为高考”,我早已出离愤怒了!于是,在6月7日的考场上,我将“平庸”具象为了“沦为高考奴隶的世人”之行事,将“拒绝”化作了冷观、针砭高考的“我”的思辨。

读鲁迅的《阿Q正传》,总让人笑后垂泪,这个“泪”不是“笑”出来的,而是“思”出来的;而时下的诸多小品已苍白得只剩下了逗人一笑的“包袱”。

这篇满分作文,画的是“高考众生相”,演的是“高考轻喜剧”,但让人笑后含泪,原因何在?在于它渗漉着作者的“思”。这个“思”从文化、生态穿透到了人生负载。在“高考熏得世人醉”之时,作者却透视出了世人“醉态”背后的“悖谬”和“平庸”。作者自己的行事看似“平庸”,但他的思想和灵魂却在冷峻地“拒绝平庸”,这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众人皆庸我独卓”。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作文的“魂”在何处?在于“思想”。就基础教育阶段而言,高中生作文的特质,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想的特质;高中生作文的魅力,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辨的魅力。高中生作文应该给人一点“咬嚼”,一点“想头”。

这篇满分作文给我们的启迪是:只有思想的“巨人”,才能铸就雄文和华章。写作素材只是“形”,得“魂”方可“形随心动”,随兴驱遣;写作技巧只是“法”,得“魂”方可因势而化,

风起水生。我们的同学应该学会闭目凝思,去透视思辨,去缘事生理,“若将天地常揣摩,妙理终有一日开”。我们的教者更应该做一个“思想”的启迪者,“思维”的引领者。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指导应该是“思想”的激活和碰撞,“技巧”的传授只是写作指导的“末技”。

三、作文的“秤”在何处

姜:这篇作文被判为满分(70分),那你平时做过的作文最高曾被判过多少分的呢? 孙:我记得好像是58分。有时我也很茫然,明明立意、选材、表达都很好,可就是得不到老师判的高分。越写心里越没底,越写越找不到感觉。

高考作文阅卷能精准,缘于三个得力保障:一是对人员的严格筛选。抽调的都是作文领域的专家和高三一线的骨干教师,可谓“精兵强将”。二是对题意的准确把握。由数位专家历经数天的解读,最终形成“评分细则”,先集中辅导,再试批熟习,最后磨合修订,投入操作。三是对批阅的实时监控。通过电脑程序和专家组,对每一位阅卷老师的批阅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提醒、警告和矫正。

毋庸讳言,与高考作文阅卷相比,普通老师平时的作文批阅,很多时候存在着三个心中无数:一是对“题意”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心中无数。无统一解读,无专人辅导,全凭各人自己做主。二是对评判尺度的把握心中无数。无评分细则,无人、机监控,多随兴赋分。三是对“闪光点”“症结”的把握心中无数。有些作文“道行”不深的老师,对优秀作文,看不出“闪光点”;对问题作文,看不透“症结”所在。所以,打出的分数多是四平八稳的“保险分”。

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一件事,讲评作文是语文老师最怕上的一类课。究其因,是教者自己的作文功底不深,研究的功力不够,评判的底气不足。应该说,孙儒同学能在激烈的高考中夺得满分,并非一日之功。以其已展露出的写作功底而言,平时的自由写作最高只被判过58分,到底是作者的“笔力”不够,还是阅者的“眼力”不够?很值得人三思。

这篇满分作文给我们的启迪是:作文评判的“秤”在教师的“手”中,更在教师的“心”中。我们教者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要苦练内功,练就一双审视作文的“火眼金睛”,锻造一把评判作文的“利刃快刀”。有慧心,才有慧眼;有慧眼,才有慧器。要带着一颗识才之心,去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要带着一颗育才之心,去诊断学生作文的“症结”。从而把教者批阅时的“苦水”化为享受的“美酒”,把学生心中的“茫然”化为落笔时的“底气”。

高考满分作文被炒得“热浪腾腾”,引发的思考却“冷”得让人心颤。我们期盼着: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根植于生活沃土的这棵作文之树,能绽放出瑰丽的思想之花,能

高考作文不够贴近生活

喜结出丰硕的佳作之果。

(姜有荣 江苏省阜宁中学)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