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钱塘江的夜潮古文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1:17:49 字数作文
钱塘江的夜潮古文翻译字数作文

篇一:钱塘江的夜潮

篇二:钱塘江的夜潮

钱塘江的夜潮》教案

类型:初二教案 加入时间:2008年1月31日18:44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公开课教案及配套课件+单元测试

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201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初中朗读音频大全

高中朗读音频大全

免费下载新华字典

钟敬文

知识与能力:了解钱塘江潮的有关知识。学习文中引用古文、神话、传说等。

过程与方法:讨论学习文中引用的古文、神话、传说等,明白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对钱塘江潮的真实感受。

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钱塘江的夜潮》告诉我们文章描绘的是钱塘江上潮的景象,只是观看的时间特殊,不是白天,而是夜里。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钟敬文,生于1903年3月20日,广东海丰人,中国民俗学之父、民间文艺学家、诗人、散文家、教育家。1922年毕业于陆安师范学校,1927年到中山大学任教,与顾颉刚等组织民俗学会,编辑《民间文艺》、《民俗》周刊及民俗丛书。1928年到浙江大学任教,编辑《民间月刊》、《民俗学集镌》等。1934年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院研究民间文艺和民俗,1936年回国。抗日战争开始后从事救亡工作。1949年5月至今,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和教学工作。20世纪80年代,他提出了民俗学结构体系的学说,并于90年代提出了"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等新学说,其代表作有《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下)、《新的驿程》、《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钟敬文民俗学论集》等。钟敬文从1953年开始正式招收研究生,他领导的学科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点,并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五十年来,先后为我国培养了近百名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专门人才。他由此被国内外学者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

三、提起钱塘江潮,不由想起古文、神话、传说中对它的描绘

1、 学习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对钱塘江潮的描绘

齐读讨论疏通大意

讲解这段引文,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正面描绘,突出钱塘江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2、 学习高濂的《四时幽赏录》中对钱塘江潮的描绘

齐读讨论疏通大意

讲解这段引文,描绘了夜里涨潮的壮阔景象,吸引我决定去看夜潮。

3、为什么钱塘潮会特别汹涌、巨大呢?

钱塘江河口外宽内狭。形似喇叭。在杭州湾湾口(王盘洋)处宽达100千米左右,可是在海宁盐官镇附近的江面,大约只有几千米。当由外海来的大量潮水涌进狭窄的河道时,湾内水面就会迅速地壅高,钱塘江流出的河水受到阻挡,难于外泄,反过来又促进水位增高。另一方面,当潮水进入钱塘江时,横亘在江口的一条沙坎,使潮水前进的速度突然减慢,后面的潮水又迅速涌上来,形成后浪推前浪,潮头也就愈来愈高。

另外,在浙江沿海一带,夏秋之间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涌进的方向大体上一致,也助长了它的声势。许多有利于涨潮的因素,都集中在钱塘江口,特别是秋天,因此那里的秋潮成了世界上少见的奇景。

四、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文中引用的古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上节课知识

二、朗读全文,理清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因古文的影响,我决定观看"夜潮"

第二部分:我看"夜潮"的经过及所见"夜潮"

第三部分:我看"夜潮"后的感受

三、朗读全文

1、 找出作者看到的夜潮,作者看到夜潮以后心情怎样?

明确:齐读作者看到的夜潮,体会作者看到夜潮以后失望的心情

2、 作者看了夜潮以后为什么会产生失望的心情?

作者广东海丰人,看惯大海的惊涛骇浪,钱塘江潮算得了什么,这是作者的真实感受,所以写作独辟蹊径。

3、文章开头为何一再引经据典渲染钱塘江潮的盛况?

引起作者看夜潮,造成悬念,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表达效果。

四、讨论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总结全文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ziyuan1/uploadfile/0801/2008131184429.asp

篇三:钱塘江的夜潮

八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第 2 页 共 2 页

篇四:19《钱塘江的夜潮》马会

钱塘江的夜潮

1课时 2012-11-2

马会 枣庄十五中西校

钱塘江的夜潮

【课前预习】:

1、了解钱塘江潮的成因以及观潮盛事。

2、查阅描写钱塘江潮的古诗文,并理解文中引用的文章。 【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

1. 了解钱塘江潮的有关知识,学习文中引用的内容。

2. 讨论学习文中引用的古文、神话、传说等,明白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 理解作者对钱塘江潮的真实感受和原因。 【评价任务】:

1、通过翻译文中引用的古诗文,体会钱塘江潮自古以来的盛况。

2、通过比较作者观潮先后的情感变化,揣测在同一景物描写时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

1、导入:钱塘江潮,天下壮观,今天,我们虽然不能去亲眼一观,但老师将会带领大家,在文字的世界里一睹它的风采。《钱塘江的夜潮》,告诉我们的就是钱塘江上潮的景象,只是观看的时间特殊,不是白天,而是夜里。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吧!

2、展示预习收获

a、作者:钟敬文,中国民俗学之父、民间文艺学家、诗人、散文家、教育家。被国内外学者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 b字词(掌握划线字的读音或解释)

溯洄sùhuí 迢遥tiáo 釜里fǔ 慑shè 蟾光chán 罗绮:这里泛指绸缎等美丽的丝织品。 溢目:形容物品极多,使人目光应接不暇。 倍穹常时:数量比平时大得多。穹,大。 津津: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僦:租赁。

蟾光:这里指月光。 溯洄:水逆流而上。 迢遥:遥远的意思。

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

惊魂慑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二、定标自学

速读课文,把握内容: 1、理清文章结构。

钱塘江的夜潮古文翻译

①因古文影响,我决定看夜潮。 ②观夜潮的经过及所见到的夜潮。 ③我看夜潮后的感受。

2、学习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对钱塘江潮的描绘。

齐读讨论疏通大意 ,了解这段文字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正面描绘潮水,突出钱塘江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3、学习高濂的《四时幽赏录》中对钱塘江潮的描绘 齐读讨论疏通大意,了解本段描绘了夜里涨潮的壮阔景象,吸引我决定去看夜潮。 三、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为何一再引经据典渲染钱塘江潮的盛况?

引起作者看夜潮,造成悬念,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表达效果。

2、 找出作者看到的夜潮,体会看夜潮前后的的心情变化。说一说为什么? 明确:齐读作者看到的夜潮,作者心情由期盼到失望。作者广东海丰人,看惯大海的惊涛骇浪,钱塘江潮算得了什么,这是作者的真实感受,所以写作独辟蹊径。 四、课堂小结

文章作者独辟蹊径,用反衬的手法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写作就要这样表达真情实感。 【作业设计】

1、朗读背诵文中引用的古诗文。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作为拓展阅读文章,老师课上给以引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钱塘江潮的气势以及作者感情的变化。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的讲解。

篇五:钱塘江的夜潮

人类真是富于夸大性的动物。有时一件很平庸的事情或物体,一经过他们的夸大的渲染,往往就变成了不得的伟大、奇诡、神秘,而深饶着吸引人的魔力。村夫农妇传说中的神仙英雄,骚人才子诗文中的名山胜迹,都是千百倍显微镜下的东西,和所谓实体的模样儿,大都是相差得很遥远的。这也许是人类用以自慰的一个法子吧,我想。因为人间实际的事物,往往太丑恶、平凡、藐小了。夸大地说说谎,使我们不至感觉到过分的无味单调,甚至于嫌恶。这也是一种以无聊当有聊的办法。记得王尔德曾有过什么'说谎的衰颓'的惋叹,原因也许同此。但这样的法子,可不是正办,把粉红的轻纱,蒙蔽在丑妇的脸上,暂时固然是可售一售他的欺诳了,但到了人们实际看到那鬼夜叉的容相时,不更教人感到幻灭的悲哀吗?

我为什么忽地发泄这样的牢骚呢?原来是为了看过一次钱塘江的夜潮而失望呀。

'钱塘江潮',我们一提到这几个字,心里就不免发生一种景慕的情感。我们试翻开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一看: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是也。……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洄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而豪富贵宦争赏银彩。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于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这里所记,固然有些是那个时代特别的情景,然而我们可知道这钱塘江潮的惹人注意了。且我们脑子里还有许多在少年时听读过的关于它的故事,如钱王'三千强弩射潮低'的传说,伍子胥'魂压怒涛翻白浪'的神话等,都在鼓舞着我们的兴趣。古人说:'未能免俗,聊复尔尔。'何况我是这样一个有时好奇心特别健旺的人呢?住在这密近咫尺的地方,如不去看,将来不是要懊悔失了机会么?所以在未行前的几日,我便高兴地决定去看了。

据朋友们说,观潮自然以八月的秋潮为佳;然而八月的秋潮,日里的还不及夜里的好看。我记得高濂《四时幽赏录》中,亦有这话。他说:

浙江潮汛,人多从八月昼观,鲜有知夜观者。余昔焚修寺中,燃点塔灯。夜午,月色横空,江波静寂,悠悠江水吞吐蟾光,自是一段奇景。顷焉,风色陡寒,海门潮起,日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白练风扬,奔飞曲折,势若山岳奔腾,使人毛骨欲竖。古云:'十万军声半夜潮',信哉!

在我自己的想象中,也觉得于月明风清之下,观览江头浪潮奔驰,比在白日里太阳光下的,要有趣味得多。所以结局,是立意去看'夜潮'。

是旧历八月十七日傍晚。我吃过了晚餐,换一换衣服,便坐黄包车到湖滨路中国旅行社去。因离开车的时刻尚早,只得买了些苹果、山梨等,坐在湖旁吃着消遣时光。不用说,我这时心里差不多全充满了热蓬蓬的兴趣,以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秋潮,在两三个钟头后,就、要摆现在我的眼前,任我激赏。此游不仅自己饱饫一时眼福,还可以终久地向许多朋友们夸耀呢。

时候到了,汽车里坐满了客人了。叫笛一声,车身便往前驰奔。我们一辆车里所载的客,约二十人左右;但差不多全数是广东人。我听到亲熟的乡音,不免有些欣悦。又想他们为了观潮,特别从迢遥的岭外或上海,赶到这里来,怀抱着何等热情呢?假如我住在这里的,反不来看一下,不是要给他们笑作痴呆么?想到此,我的心更为欣然。在和他们纵横谈笑中,极表现出我的高兴。

汽车出了杭州市以外,驰行于旷野的大道中。从车窗望出去,清朗的月光下,桑麻、松柏、池沼、平原、村落、远山……都梦一样的浸没在肃静里:我不禁悠然的浮动了乡思。凝盼移时,心更怅惘无所依:加以西风峭寒,车身不息的摆动,我颓然不胜睡意的侵袭了。似寐非寐的情况,直到将到海宁时才破除,而神志回复到了原来的清醒境界。

下车后,即到海塘上指定的观潮处。这时,塘基上拥挤满了观众,如一个热闹的夜市。江上水色,一望无涯,月光罩在上面,如盖着一重轻纱。离开了座位,移步到一块比较人迹稀疏的树荫下,默对着壮旷苍茫的自然,悠然意远。日常的思虑,到此都逃遁净尽,连特别为此而来的观潮的意念,暂时也好像不知去向了。小立移时,再回到座位上。夜意已深,寒威加重,因未带大衣来,此时身上颇有些瑟缩。不久,耳畔隆隆的声音,自远方而至,大众都侧头向海门处遥望,并且彼此声息哗然。我知潮将来了,便也抖擞精神,站了起来,向众人所瞩目之处望去。

果然,潮终于来了!最初是一线白痕,从远处慢慢移来。暂近暂快,声势亦暂大。忽而风驰电击似的从我们所立的塘基下奔过,向那一边移去。暂远暂迷模,终至于看不见。当潮之奔驰过我们眼前时,其高不过数尺,形状如釜里怒沸的开水,跃动不可止息。奔驰过后,则江水增高了量度,而色样变得格外浑浊。这在月光下,是可以清楚地辨出来的。

我不觉失望了。我以为这自古以来,给文人士大夫所歌咏观赏,百姓父老所乐于津津传说的钱塘江秋潮,至少应有些惊魂慑魄的奇伟气象。原来却是这样没有什么出人意表的平常!我们在海上经历过如山岳似的惊涛骇浪的人,对于这个有什么希罕?便是我故乡沿海一带终日不息地一来一往冲激着的浪潮,也不见得比这逊色多少!也许是今年我所见的,潮势比别年特别的低小,但在,我总算是很扫却兴致了。并且,我想就是来得大些,也不见得如人们所大吹的那么'奇观',自己从前所幻想的那么奇目吧?

归程中,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女同乡,对她同来的男朋友说:'倘若不是有西湖,要叫我花了两三百块钱来单看这样的江潮,真是不愿意呢。'我心里暗暗地承认了她的话,但没有开口。我已包围在失望和疲倦中了。

一九二八年十月十三日,补记。

钱塘潮(浙江省钱塘江大潮)编辑[qián táng cháo]

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嘉兴市海宁盐官镇为观潮第一胜地(最佳观潮胜地),故亦称"海宁潮"。 钱塘江大潮:钱塘潮(Qiantang Bore)——最壮观的海潮。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地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而在世界上,钱塘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 这三潮分别是印度恒河潮,亚马逊潮与钱塘潮。

余亚飞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又说当时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

没有说赋钱塘江潮。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估计,当时还未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