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陶行知读后感5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3:24:32 体裁作文
陶行知读后感500字体裁作文

篇一: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5000字)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作为一代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的很多教育观点和理念在时下的教育界仍然是适用的,而且他的许多理念现在正在被我们所尝试和应用,在他身上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是可以学习到很多,感悟体会到很多的。

1.《教学合一》

(1)教学合一,有三点理由: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学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宗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到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

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

【之我见】现在我们都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而老师只在其中起一个辅助的作用,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的方法,不仅仅是学会吃饭而是学会怎么种粮食如何煮食。但对于“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在现今这样的应试教育下我觉得不是很现实,学生的程度是参差不齐的,但是我们的教材和课标里面的教学任务都是要达到的,而在现今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分层教学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如何在同一个课堂上因材施教,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方法,让领悟能力稍差的孩子也能形成一套自己学习知识的方法是我们要主要和深入去思考的。

2.《第一流的教育家》

(1)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2)敢探为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

3.《新教育》

(1)新教育的目的:这目的可分为两项来说明:第一对于天然界,要使学生有利于用他的能力。第二项目

陶行知读后感500字

的,是对于群界要讲求共和主义,使人人都能自由守着自己的本分去做各种事业。

(2)新教育的方法:符合目的、依据经验、共同生活、积极设施、注重启发、鼓励自治、全部发育、唤起兴味、责成效率。

【之我见】真觉得陶先生的话够简洁,够精炼,值得我们去琢磨和深思。尤其是针对完成新教育目的的新教育方法,有很多我们现在都在尝试地付诸实施,每一个方法都有一番文章可作,都不是一项小工程啊!

4.《教育与科学方法》

(1)科学方法是有步骤的,是有线索的。第一步要觉得有困难,第二步要晓得困难的所在。第三步使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第四步有了这些方法然后再去选择。第五步针对最后选择出来的方法还要实验一番。经过这五步功夫,然后才解决一个问题。

(2)科学方法要素:

客观的:凡事应用客观的考查,有诸内必形诸外。在教育上的观察就是看你的学说于学生的反应怎样?教员与学生的关系怎样?

数目的概念:凡有性质的东西都有些数量。数量中又有两个观念:量的观念和要量的正确。

5.《学生的精神》

学生精神大约分三点:

(1)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的精神。

(2)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

(3)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6.《学做一个人》

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

(1)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做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做一个十八岁的老翁。

(2)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3)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PS】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

7.《我们的信条》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

我们深信教法学法做法合一。

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我们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运用困难,以发展思想及奋斗精神。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做人民的朋友。

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征服自然,用美术的观念去改造社会。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要用最少的经费办理最好的教育。

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得来,就不必靠金钱而后振作,尤不可因钱少而推诿。

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之我见】这是我看到陶行知文章中觉得最为理想主义的,现状是我们深信有很多的乡村教师寻求一切机会往城里调动,往市区调动。没钱比较难办好教育。我觉得作为教师也用不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毕竟我们也是人,而不是圣人,只要用心去教导学生就足已了,对得起我们的职责即可。

8.《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给正之先生的信》

(1)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

(2)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

(3)就须改善扩充学问的工具,图书、仪器及其他设备必须应有尽有,应用尽用。

(4)必学的督促。

9.《行是知之始》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为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亲知”为了解“闻知”之必要条件,“说知”也是安根在“亲知”里面的。

10.《生活即教育》

(1)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2)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之我见】生活即教育,这句话真得不错,我们要办教育目的其实就是使一个人成长,使之能成为一个用价值的个体,为了让这个社会上的其他人和自己生活得更好,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能脱离了社会实际,徒有美好的空想是不能拿来当饭吃的。所以我们要办务实的教育,而不是我们现在一味追求高分、重点大学的教育。应该体现人尽其用,人人有用。

读罢《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给我很大的启示。关于陶行知先生,我知道他很有名气,是杜威的弟子。关于他的教育思想,我了解他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点,可先生真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我并没有具体了解过,更不要说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去了。就如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中“序二”所写:“大面积的中小学教师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说,更别说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了,继而有所发展了。”此作者更指出:“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足以可见陶公在中国教育界的影响之深远。当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因为他在八十多年前提出并研究的问题,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最新的理念。

1、“生活即教育“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 “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

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

2、“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穴,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3、“行是知之始”

一位在美国受过多年教育的学者,回国后却放弃高官厚禄毅然跑到乡下办学,并终身致力于平民教育,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界最早认识到农民教育问题重要性的人,是最早广泛提倡妇女也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人,也是第一个开办乡村幼儿园的人。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今天仍在广泛推行。

每次读到陶行知的话时,我总会感叹,他怎么那么先知先觉?他怎么会总结出那么多精辟的话?“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仔细辨辨,妙哉妙哉!真正让我了解了陶公“行知”名字的用意!

记得前一阶段,看到一则介绍:“蜗牛喜欢吃什么呢?”过去,孩子们要问

爸爸妈妈、问老师,现在他们说:“喂喂就知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喂养,孩子们发现蜗牛喜欢吃甜食,如草莓、香蕉、橘子等,而不喜欢吃芹菜、黄瓜等。孩子们把蜗牛喜欢吃的食物画出来贴在墙上,告诉全班同学。更有趣的是,孩子们发现蜗牛吃了草莓排出红色的粪便,吃了橘子排出黄色的粪便。经过反复的实验观察,孩子们得出结论,蜗牛粪便的颜色与吃的食物有关。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被称为“做中学”,受到孩子们的空前欢迎。这项教育改革实验有着鲜明的特点,它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发现。

这场教育改革实验虽然是科学家发动的,但在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面前说:“我也不太清楚,明天我再告诉你。”“我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吧。”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的时候,把地下室给他做实验。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做中学活动中“做”的灵魂,强调了“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手的操作和心智的操作与改变,是主动探究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条件。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深信:“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为孩子们展开一片充满想象,充满生机的天地!

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样尊重学生的。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我愿做一名民主型教师,创设融融的师爱氛围,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

篇二:陶行知读后感

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论是不可获缺的。假期之中,我阅读了名著《陶行知文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我们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一、实施爱的教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 “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爱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开展“我与父母通信”活动,使学生们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心理基础。

二、实施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动态的,随环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 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 伟大成就;学生们自编小报,自己写稿,自己设计版面,幼稚的作品中体现着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每组织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要求和精心的安 排,都力求收到尽可能好的实效。

三、实践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

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 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 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永恒的课题,是创造型教师及专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三:教师读后感500字

教师读后感500字

教师>读后感500字(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教师职业也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也将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那种一旦成为教师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思想与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不相吻合,教师职业将成为终身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有一种教到老学到老的意识。否则难以培养出有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来。

作为一位年轻的教师,我们更要对自己的人生作出具体的职业规划,这对我们教师职业的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记得省教育厅的一位领导曾经跟我们讲过:'一个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人生将会是一场噩梦。'很显然,我们每个人都应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并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作为青年教师更要有'我要成为名师'的信念和拼劲。

名师之所以为名师,并非他们天生就是名师,回顾一下我国当前的一些名师,像'余漪、余应潮、魏书生、钱梦龙、李镇西??',他们都是从基层做起的,他们都对自己的人生职业做出过具体的规划,有长期的,有短期的、有近期的。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职业作出了规划,然后朝自己的目标去迈进,最终他们就成为了名师。

我觉得自己就没有好好地对自己的职业人生做出过很好地规划,以致于自己从毕业到现在工作了六年,却没能取得骄人的成绩,而是浑浑噩噩度过了这六年。通过远程教育这一课的学习,使我猛然惊醒:当教师不能得过且过,而是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地去学习,从而适应教师职业化发展的需求。

教师读后感500字(二)

超越自我是很艰难的,往往还是痛苦的,但是人生的每一次超越自我,都会产生一个全新的自我。我们的人生,从我们这个生命体的形成最初起,经历了多少次超越才得以逐步成熟,无论是胚胎形成、还是离开母体、还是蹒跚学步,每一次超越都得到了提升。

可是,许多人在事业或生活方面往往小有成就时,就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人尤其是作为中国人的劣根性就暴露无遗,很难战胜'自己'这个最大的敌人,就很难再去挑战自我而去超越自己,当然也就停止了自己前进的脚步。许多老师出现职业倦怠等高原现象也是这样自然而然产生了,工作几年后,对教学自以为已经熟门熟路,职业快乐也不那么明显,得过且过的心理就自然产生了,如果没有很大的外力影响,许多老师很难有超越自我的内驱力。陈萍老师在她的报告中以她的亲身体验向我们介绍了她是如何不断超越自我的,她以她的六个标高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她在报告中比较系统地就教师如何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走好专业发展之路作了指导。

至于成就他人,那是更多人难以做到的。我们的社会是群体社会,只有立足于'我为人人',才会有'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社会才得以进步。老师其实就像一艘渡船,载着一批批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自己却永远在渡口徘徊,这说到底就是老师的价值,是社会分工。

人生的意义绝不在于这个人本身成了'什么',而在于他做了'什么'.蜡烛的价值不在于它可能成为什么'金蜡烛'或'银蜡烛',其价值在于它燃烧时所放的光和热。同样,艄公的价值就在于他坚守岗位,让需要过河的人安全到达彼岸。成就他人就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价值。老师:点化一个又一个心灵,照亮一盏又一盏心灯,成就一个个学生,是社会所不可或缺的'灵魂工程师'是何等有意义!老师的伟大就在于此——成就

每一个学生!

我耳边回想起陶行知先生的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是啊,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像陈萍老师那样:捧着一颗心来,规划好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不断超越自己,走好自己的专业发展之道,成就他人,不带半根草去!

篇四:《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

《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最近一段时间,收获最大的是阅读了教师版《陶行知名篇精选》 ! 陶行知先生所研究和实验的教育问题,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直到今 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鲜。每读到精彩之处,总会感到有一位慈祥的 老人在讲述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 先生的言行理论对我们这些晚辈 来说,无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灯。 陶先生的文章篇幅都不长,但每一篇都令看过的人有意外的收 获。当通过一段段短小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公的 “行是知之始,知 是行之成” “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 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书中第一篇就是“教学 合一” 。陶行知认为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是: “先生的责任不在 教,而在教学生学”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 来传授学生,乃是指导他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探知 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这段话读来似曾相识,这不正是新课程倡 导的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吗? 他特 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 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 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 ,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 ‘做’ 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 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 只是在劳力上劳心。 ”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 。 要想学生自得自动,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 教学合一的第二个理由 “教学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就是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考虑学生的才能兴味,怎样学就怎样教,学 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以学生 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是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教法,而是让教 法随学生的学习实际灵活变动,也就是现在所倡导的真实的课堂,生 成的课堂。 教学合一的第三个理由是“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做先生的应 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以为终身卖不尽的。好的 先生必定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教 育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我边读边不禁想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是在 学生中有号召力的,良好的班集体应是和谐融洽、有凝聚力的。要想 形成这样的班集体, 正如陶先生所写的, 班主任要有与学生共同学习、 共同生活的经历,师生有了同甘共苦的生活,这能

在短时间内拉近彼 此之间的距离,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班集体的形成是至 关重要的。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 欢学生, 以温存慈祥的态度、 和蔼的语言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觉到老师的爱, 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 同时, 细心去观察每一位学生,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去了解他们的喜好,从 与他们的交流中去揣摩他们的脾气秉性,在共同生活中,在两颗心逐 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 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 或示范, 或帮助, 或催化,或促进,这样,教师才能成为一个有号召力的老师。我努力将陶公的教育精髓运用到我的课堂中, 学生思考的时间更 多了,讨论质疑的时间更多了,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更多了。我注意 把每一个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出来,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启发 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上,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课堂 参与积极性,我也常常品尝到教学带来的快乐,从中收获着一个个成 功和惊喜。我常在课后反思:这节课学生除学习了新知识外,还学会 了哪些方法,提高了哪些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希望给 学生“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我不知现在是不是成为了陶公所说的第 三种先生——好的先生,教学生学的先生,但我有了努力的方向,有 了追求的目标。 “生活即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 , , 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从陶公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 的殷切期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每天四问”是我们每天做人做事 的警钟,也是一切有血性有志气有正义感的人,做人做事的宝筏,能 把我们的人生渡上更高境界的宝筏。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 陶公精神的本源也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2011 年 3 月 30 日

篇五:陶行知读后感

《学习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读后感

说起陶行知的名字,那是响当当的,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一生是伟大而光辉的一生,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事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教育遗产。他不但在中国有名,在世界也很有名气,他是世界级的人物。我想,实在是没有诺贝尔教育奖,要是有,陶行知绝对应该是获奖者,因为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人象他那样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全身心地投入整个民族的普及教育运动且取得辉煌的成就,而这就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读完《学习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这本书,我掩卷而思:陶行知的伟大实践与经验和伟大人格与品德,我们就不讲了,因为我们是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专职使者,所以我想就专门就陶行知关于教师的思想和理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陶行知认为教师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小学教师。他曾说过:“小学教员教得好,则一二十、一二百家的小孩可以成家立业。否则变成败家子,永远没有希望了。”“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手里。德国战胜法兰西,归功于小学教员,这是人所知道的。”“小学教师之好坏,简直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的治乱。”??给予小学教师如此高的评价和期望,让我不得不再一次对自己身上所担的责任进行审视,每日三省而吾身。

对于教师的素质,陶行知有两句话震耳发聩:

1、教师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认为教师献身教育,首先在敬业。他有一首抒情诗:“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其次要乐业。他说, “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那无论做小学教员,做中学教员,或做大学教员,都是一样的。”再次要有坚定的信念。他创办工学团时说过这样的话:“中华民族之新生命是在工学团的种子里潜伏着,我有这种认识,我有这种信仰,我愿意做一个园丁将这种子遍撒人间。”他的这些话深深影响着我,让我从教十几年来,一直遵循“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不管面对的是青春飞扬、自主自立的大学生,还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我都秉承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宗旨,全身心地投入这项伟大的事业当中。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句话出自《论语》,流传了几千年。在陶行知看来,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接受再教育,才能常教常新,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教学有新意之来源,还是获得教学之乐,去教学之苦的好方法。“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我的从教生涯中,我一直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因为我认为唯有“学到老活到老”的精神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势。陶行知对学生循循善诱的常用方法是鼓励发问。他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而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是在不断地启发学生质疑,再引导他们学会自己去找方法求答案,而这正是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神的本质所在。

陶行知的文章中还有如下信条,提出了对教育、教师的种种要求: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

我们深信教法学法做法合一。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我们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得来,就不必靠金钱而后振作,尤不可因钱少而推诿。

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这字里行间凝聚了多少大教育家的心血和汗水!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无私地奉献,才能总结出如此鞭挞后人、鼓励大家的名言警句,多么值得人深思。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用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不断向陶行知学习,不断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和经验。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