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颂菊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5:27:02 体裁作文
颂菊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刘青菊散文两篇

刘青菊散文两篇

作者:刘青菊

来源:《大观》2015年第06期

一、我依然是我

我独自一人在幽深的大院徘徊。

四围高高的墙壁挡住了我的视线,阵阵污浊的空气令我窒息。我在寒凉的阴影里瑟缩。 当我手握半截残笔,战战兢兢地准备再次伏案疾书时,突然一个熟悉而又沉闷的声音对我喊道:“你这个傻女人,怎么还在这里玩弄这些无聊的文字呀?文学能给你带来什么?你怎么还不明白,你在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你在白白浪费时间,你在做着无用的事情呀!趁早收回你这份执着的心吧!”

我惊慌地仰起头,慢慢循着声音看去,墙壁上一张不耐烦的面孔时隐时现。那张曾经十分熟悉而又温和的面孔,何时变得陌生而又扭曲,甚至可憎起来?

周围那阴暗潮湿的墙壁上折射出道道寒光,一股冷气直入心扉。在惊颤之余,我只得放下手中的纸笔,踏着那窄窄的石径,迈着沉重的脚步,在这个雾霭氤氲的幽深庭院里徘徊。 犹如鸟儿被囚禁在一个死气沉沉的笼子里,我的视线被身边那堵高高的围墙阻断了。我独居高墙一隅,每天与郁闷相伴,日夜与忧愁相长。只有墙外偶尔吹来的丝丝东风,能叫我愉悦;更有偶然挂在墙头上的太阳那半张笑脸,能叫我兴奋。

那一天,一缕温润和煦的春光,慢慢穿过厚厚的东墙,悄悄照到我的心底来了。

我踮起脚尖,伸展双臂,想去拥抱那一轮红彤彤的太阳。我相信春天总会来的,对于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上苍一定会眷顾她的。

隔着那道高高的围墙,我似乎感到了万物复苏的悸动,我仿佛听到了植物开花的声音,我恍惚看到了一群黄莺儿在枝头叽叽喳喳欢闹的情景,我依稀嗅到了阵阵浓郁的花香。尽管我的院子里还是冷气习习,然而我已经感觉到了春天的律动。

我在等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我在忍耐,以平和的心态忘记烦恼;我在加油,以十二分的激情追赶太阳。

我依然是我,风吹不倒,火烧不化,雷打不动。

多少次,我平复下这颗惊颤的心,重新走进文学这个百花园,恣情地在姹紫嫣红的花朵上采撷,辛勤地在诗词这块圣土上酝酿,耐心地等待着在滑州这块肥沃的土壤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花落花开,冬去春来。一年一度,我在写作的时光里轮回,我在文学的殿堂前徜徉。 那一夜,我头枕月光,拥着一群闪闪烁烁的星星入睡。恍然间,身子像一团轻柔的棉花团似的,我轻轻得飞升起来。

我头顶澄碧的蓝天,肩披紫色的祥云,尽情地在无边无际的云海间畅游。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隐隐约约地,我似乎听到了悠扬婉转的歌吹声,也仿佛望见了那个金碧辉煌的月宫。这时一股股白色而飘渺的云雾在我的脚边滚动,我踏着白玉石阶,穿过一道道白色的月亮门,朝着那座琼楼玉宇走去。

碧玉台上那个舞动着霓裳的靓丽仙女——嫦娥,正随着那轻柔的乐曲的节奏,不时变换着动作。她时而脚步轻缓,像平湖里推涌的波浪;时而又像是卷在旋风里的树叶,疾速飞转。那婀娜多姿的身段和曼妙潇洒的舞姿不禁令人叹为观止!

而那个喜欢伐树的吴刚,今日也换了角色,他手执长卷,正随着音乐的律动在吟诵着优美的诗篇,这浑厚、嘹亮的声音穿越时空,在茫茫天际间久久回荡。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呵呵,这不是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吗?

正在疑惑之际,忽然间置身于冰天雪地的北国,身边果真飘起了鹅毛大雪。恍惚间我望见了那一座雄伟的万里长城镶嵌在皑皑的白雪之中,似一条隐隐舞动的长龙;依稀之中我看见那一条被坚冰封冻了的黄河,弯弯曲曲似一条银蛇在蜿蜒。眨眼间,我似乎又瞧见雪后初晴的壮丽山川,那绵延横亘的座座山脉,山顶上披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在蓝天、红日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观、秀丽。怪不得历史上那么多英雄豪杰为此而折腰呢!

一曲终了,我为他们鼓掌,和他们亲切交谈。原来仙界也在顺应时代潮流,他们也开始重视起诗词来了。仙人们都在练习诗词写作,很多优美的诗词都被他们谱成歌曲来传唱,排成舞蹈来表演。他们尤其喜爱毛泽东的词《沁园春》,这不是大家都在传唱、学习吗?

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十分兴奋。我也拿出自己的习作《沁园春.滑州赞》,来和他们交流。

锦绣山川,物产丰饶,美不胜收。看欧阳书院,书声朗朗,明福寺塔,佛韵悠悠。日丽风和,瓦岗寨里,点将台前把影留。西湖上,正群鸥比翼,百舸争游。

凭窗伫倚高楼,乍听见、七弦曲调柔。赞新村别墅,雕梁画栋,商城大厦,物美人稠。大豆纤维,扬名天下,道口烧鸡响九州。兴科教,更国强民富,百姓无忧。

读完我的词,嫦娥感叹:“这么多年没到人间去走走了,不知道滑州变化这么大!秀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腾飞的经济,优美的古迹文化!呵呵,什么时候有机会一定去滑州走一趟。”

互相切磋之后,我们坐在花繁叶茂的桂花树下,一面吟诵歌词,一面把盏饮酒。浓浓的花气,淡淡的酒香,美妙的旋律,久久在耳边飘荡,飘荡……

正在诗情画意、如梦似幻的仙界沉醉,一道刺眼的白光突然把我惊醒,抬头看看挂钟,已是凌晨四点多钟了。白白的、刺亮的灯光让我惊慌无措,它惊扰了我的美梦,它扰乱了我的睡眠,我对它却无可奈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坐着时光的列车,在文学的道路上前进。我每天都盼望着东风能够再次度过我的家门,明媚的春光能够再次照到我的院落,清新温馨的芳香能够再次飘过我的书案,欢快美丽的鸟儿能够再次落在我家那颗古老的春树上。

会的,我的春天,它迈着缓缓的步子已经走来了。

我守着一支残笔,一叠白纸,一张素案,每天与文字相伴,与执着共存。

我依然是我。

二、众里寻他千百度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知音何在?

秋韵在坎坎坷坷的征途上行进,她在辽阔无边的诗海里怅望。多少个寂静的夜晚,她悄悄地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多少个荒凉的春秋,她迷茫地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几年前的一个秋天,他突然闯进秋韵的生活里来了。在秋韵的空间里,有他频繁的足迹;在秋韵的诗词下面,有他独到的点评;在秋韵的对话窗口,有他诚恳的留言。尽管如此,这个心如止水的女人,却未能被他温馨的话语所打动;这颗冰冷如霜的心地,却没有被他优美的文字所感化。秋韵在懒懒地、冷冷地应付着他,时不时地“嗯”着,她还一面在诗词吾爱网上和诗友们交流着写作心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就是一两个月过去了,平淡的生活依旧。还记得深秋的那个夜晚,秋韵无意间在自己的对话窗口里看见了他留下的博客地址。百无聊赖之际,秋韵慢慢地踏进了他的空间,一篇篇、一遍遍浏览着他的博客,博学、睿智、纯朴、善良,一个才华横溢而

又正直宽厚的男人,着实令她敬佩,忽然间她为自己曾经的傲慢而羞愧后悔起来。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久久地徜徉在他凝练、生动的文字里,秋韵被他不凡的谈吐和那优美的词句深深地吸引了。

作为一个当代知名法律顾问,他不仅精通业务,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敏锐的洞察能力,还有着能言善辩、妙语连珠的极好口才和勤恳踏实的实干精神,更重要的,是他那种力求上进的性格和好学的精神。他没有仅仅满足于法律专业方面的知识,他还喜欢博览群书。他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畅游,他在文学的道路上辛勤耕耘。他曾经非常热衷于文学写作,他的散文短小精悍,题材丰富,语句犀利,富含哲理。他虽然不会写作古代诗词,却对古代诗词情有独钟,那种独特的见解和深深的感悟能力十分令人惊叹。

作为一个当代知名法律顾问,能够做到清正廉洁已经实属不易,他还有着一颗善良、同情弱小的美好心灵。他常常免费为一些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在经济上还无偿地给予他们热切的帮助。在办案过程中他时时为百姓着想,处处维护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凭着自己的职业良心,他轻松驾驭着这份神圣的职业之舟。

如果仅仅是一个善良正直的法律顾问,那也算不上出奇,然而他的惊人之处就在于他还是一个极有家庭责任感的好丈夫和好父亲。因为工作关系,他不得不长期奔波在外,因而对妻女的歉疚感常常使他痛苦不已,他也更加关爱她们了。尤其让人称道的是,他对女儿的教育和培养的耐心。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他时时关注着女儿的成长和变化,不断地和女儿沟通思想,经常和班主任交换意见,唯恐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半点闪失。在这长达二十多年的教育中,他付出了万般心血,终于把自己的女儿送进了高等学府的大门。争气的女儿品学兼优,他常常以优秀学生的家长代表,出现在学校的表彰大会上,这种殊荣背后的艰辛谁又能够知道? 他的女儿不仅继承了他勤奋睿智的性格,更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四年大学生活,女儿没有虚度时光,而是刻苦攻读,博览群书,继而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研究生,后来又考博,成为一所著名医科大学德才兼备的博士,这就是上苍对他的一点儿眷顾吧,这是上苍对一个望女成凤的父亲的回报。

这样正直善良的律师,这样睿智博学的文学爱好者,这样顾家爱女的好父亲,屈指算来还能有几个呢?

秋韵慨叹转瞬即逝的韶光,她惋惜身边碌碌无为的庸人,她惊诧眼前这个与众不同的男人。

文字的交流常常就是一种思想的沟通,是志同道合的两个陌生人情感的碰撞。茫茫诗海,迢迢征途,秋韵不再孤单,因为她遇到了一个对她十分赏识而又令她特别敬慕的知己。或许是对文学的一种共同认识,或许是对古代诗词的一种共同爱好,或许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共同看

法,他们的心灵在拉近,他们的友谊在加深。从相遇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一种看不见的磁场横跨天南地北,一种纯真的兄妹情谊穿越时空,深深定格在那一行行跳动的字符上。

有人说,真正关爱一个人,不只是落在嘴皮上,而应是表现在实际行动上;真正喜欢一个人,不是想从身体上占有,而是暗暗地保佑她家庭幸福和身体健康;真正在意一个人,不能计较她的前尘往事和身世背景,而要关注她的未来,关注她时时刻刻的成长和变化。她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都令他惊喜,她的每一次偶尔的失败都叫他担心,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己。秋韵非常赞赏这段话,更加幸运的是,秋韵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时刻关注着她冷暖悲喜的知己。在她迷茫困惑之时,他能及时给她亲切的鼓励;在她痛苦失意之时,他能及时给她贴切的安慰;在她骄傲自满之时,他能及时给她恰切的鞭策和激励。犹如她的影子一样,无论风霜雨雪,不管春秋冬夏,他都在她的诗赋里徘徊,都在她的文字里行走。

此生能拥有这么一个贴心的知己,那么她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作者简介:刘青菊(笔名:青云),女,生于1967年,中学语文教师,滑县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滑县诗词研究会副秘书长。诗词吾爱网知名诗人,《子曰》诗刊会员,中华作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会长。喜欢写作,现代诗歌诗风清丽,格调高雅,讲究韵律美和形式美。散文文风淳朴,语句优美含蓄,情感表达细腻。尤其擅长诗词写作,现存诗词三百余首,深得诗词吾爱网广大诗词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著有散文集《抱露为珠》。诗歌、散文以及诗词获奖作品100余首,散见于>、《西江有月正清圆》、《滑台文学》、《参花》杂志、《浮萍文学》杂志、《大观》杂志、安阳日报、上虞日报等书刊及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国商业新闻网、诗词吾爱网等网站。

篇二:菊颂

菊颂

不知是你选择了季节 还是季节选择了你 宁可抱金枝头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 遍带黄金甲的氛围

我感受你的执著与高贵 我羡慕采菊东篱的悠然 叹服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霸气 在这个易逝易碎的季节

你粉墨登场让芳菲暗然失色 在秋的一片礼赞中, 你走得如此轰轰烈烈 你的灿烂一笑 让我感受灵魂的震撼 你那单薄孱弱之躯 涵养了如此风骨

我虔诚地解读人生的虚与实 不敢有更多的奢望 因为你开在我的心灵深处

不知有多少浮花朽木 我仰慕你的铮铮铁骨

篇三:菊月颂菊

菊月颂菊

姚健民 15273769994

古人视菊为“花中君子”,有“避桃李之妖艳,抱松柏之坚心”之赞誉。宋代刘蒙泉曾说:“凡花皆以春盛,而实皆以秋成,菊独以秋花盛于秋风摇落之时。”显示了菊花傲霜怒放的无畏,倔强和坚贞的高贵品格。故我们的祖先特别喜爱菊花。

《月令》云:“鞠有黄华”,故菊花也叫“黄花”。因在九月开放,我国北方民间又把菊花叫作“九花”。陆机记载,我国把九月称为“菊月”。

菊花不仅色、香、态俱佳,可供观赏,而且还是良药佳蔬。汉唐以来,每逢重阳佳节,都有饮菊花酒和馈菊花糕的习俗。

我国种菊的著名城市和名园繁多。北京有刘契园主办的契园。上海有龙华苗圃。江苏苏州有拙政园;周总理就读的南开培育的菊花颇为驰名;扬州堪称有种菊传统风气的城市,其中傍花村、宝城、卧佛寺、曹王市都是久负盛名的菊圃,每年多在瘦西湖公园举办盛大菊展。广东省号称“花城”的广州市和中山县小榄的菊花也是最有名的。在明代,小榄就流传着“岁岁黄花看不尽,诗坛酌酒赏花村”的佳话。

每年在北京、苏州、扬州、广州、中山县小榄等地举办的菊展,堪称万紫千红,灿若繁星,奇容异色,千姿万态,朵朵争艳,美不胜收。她们仰着金黄的、纯白的、艳红的、淡紫的、黛绿的圆脸,迎着赏花的人群绽开了笑靥,像九天片片云霞飘散在满园翡翠之中,云蒸霞蔚,蔚为壮观。其中名种、绝品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令人赞叹神往。如契园展出的,由金黄色花朵密抱如绣球的“金牡丹”。“主帅红旗”花瓣外金内朱,艳如朝阳,乃菊中绝品。“美人鬓发”似少女卷曲蓬松的秀发。在“小榄菊花会”上展出的“嫦娥牡丹”,似嫦娥凌空舒袖,飘洒俊逸,亦为名菊。还有婷婷玉立,似明月高照的“黄海秋月”。“蜜蜡西施”含羞欲语,花着蜡光,如荡漾微波,长流碧水。“萃香菊”香气袭人,色白如玉。馥郁芬芳的“甜香菊”,其根和叶比蔗糖还甜。食用菊“黄莲羹”金黄眩目,色香兼备。每一朵菊花,就像拔人心弦的一首诗。让人强烈地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和幸福,令人心醉。

每当霜重深秋的菊黄蟹肥时节,文人雅士总要吟诗作赋,对菊抒怀。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朝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绝唱。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说爱菊花的在陶渊明以后很少能听到了。其实未必如此。唐代杜甫、白居易,宋朝苏轼、陆游,清代的法式善

等和屈原、陶渊明有我国古代八大爱菊诗人之称。

千花万卉,余唯对菊情有独钟,除了爱她在数九寒冬,万花零落,一片萧瑟之际,兀自开得那么盛,那么艳,那么欢,那么虎虎有生气,堪称寒凝大地,孕育春华,英姿飒爽。激励着人们以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去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之外,更因夫人名曰秋菊也。嗟乎!夫人于文革中蒙冤惨遭迫害,仙逝经年。她的芳诞和忌辰均于菊月,这是我曾经欢乐过,也是我现在最悲伤的日子。下午,在宁波的女儿,把庭院中那棵象征着母亲永生的金菊,用彩信发给了我,并告诉我开了一百五十朵花。听了后,我坚信夫人并未撒手离开我们,仍在苦苦支持着这个曾在风雨飘摇中走过来的家,仍像老牛舔犊似的顾着我和三个儿女,尽管大儿子已届天命之年了。霎时,她历尽的苦难,就像决堤的洪水涌上了思绪的屏幕,任举几件小事而已。曾身为干部和教师的她,除了在队里几乎每月三十工以外,还要负担繁重的家务。仅为无米之炊,已令她鬓染浓霜。我们生产队是出了名的少粮队。我和夫人个半劳力要供养七口之家。人平口粮水平最低的一年仅为270斤毛粮。加上我们是富农子弟,又吃不到一粒返销粮。为了使老人和小孩少挨些饿,几乎每晚,我哄着孩子们睡觉,她就坐在床头为别人编织毛衣,经常熬到凌晨才睡。用挣来的报酬买点盐米相添。有次收了工去五、六里外的方家冲借米,夜深了,孩子们把她接回来,一家人都为借来了两升米而喜出望外,因为煮粥熬汤又可熬过两三天了。武斗中,她的手腕吊得变了形还未复原,正值例假期间,又是大雨滂沱,被生产队领导逼上大山去割牛草,成天成了落汤鸡,她咬牙忍痛坚持着。我被关押的几个月当中,她多半要在收工后才能到自留地里去挖红薯充饥,还要拉扯着一岁多的小儿子。一位乡

颂菊散文

干部大声喊着:“天黑了,这是谁家的孩子,还在这里?”为了庆幸文革后添的这个女儿,我取名为“革芳”。记得夫人临产时,我去队上会计家借来五角钱买了红糖和草纸为她接生。坐月子也经常揭不开锅。大清早我去自留地里采摘些舍不得吃的鲜菜,叫儿子俩去卖掉换回一碗或半升米,她才幸免挨饿。五岁的大儿子叫卖有点害羞,哄着两岁多的弟弟大声叫喊:“卖嫩南瓜哟!”现在想来心都酸了。

冤狱酷刑的摧残,饿着肚皮超负荷劳累,极左路线迫使思想上的高度压抑,使夫人的病情日益加剧,多年不能自理。我常用自行车驼着她去几十里开外的长塘、梅城就医,当时像青霉素之类的药物还十分紧缺,我经常挨门挨户向好心人求援相助。为了使她开心,我们省吃俭用买了一台17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用自制天线安装在我任教的中学住房里,因为只有那里才有较好的收视效果。我和13岁的女儿经常轮流背着她,爬过一段高坡后再上楼,让她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并一边为她捏脚做按摩,以减轻她的痛楚。

我们全家老少多次下决心,正准备买掉正屋为她治病。怎奈晴空霹雳,1987

年9月17日凌晨三点,陪睡的女儿大声哭着叫不醒妈妈时,左邻右舍都惊呆了。邻居房侄跑到中学去赶我说:“婶娘已不行了!”我从梦中惊醒,仅穿上一只鞋一个箭步跑回仅有百米之遥的家里时,已再也叫不醒她了。想不到,患难夫妻一场,夫人连一句话都来不及交待就这样匆匆永诀了。我捶胸跺脚问苍天为何这样不长眼,夫人忍饥挨饿为我们鞠躬尽瘁这么多年,刚吃上两年饱饭,就怎么忍心让她这样永远地走了呢?20多年来,这场撕心裂肺的灭顶之灾的悲痛,一直噬啃着我这颗苦难的心。我一直把夫人的玉照摆在卧室的书案上。只要炒了她喜欢吃的菜时,我就盛好饭摆在她的像前,像生前一样陪着她吃。她喜欢吃的水果一上市我就买回来摆在她像前请她尝鲜。每逢清明、寒食、中元节和菊月,我总要学写菊诗或菊的文章,在祭祀时念给她听后再烧了寄给她,祝她九泉安息。

诗人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以梅为假想的妻子。夫人走后这些年,我一直把园圃东篱下和夫人共种的那棵金菊,那棵象征夫人灵魂永生的生命之花,作为终身厮守的老伴,作为和夫人的续缘,作为再生夫人。

明天又是她25周年的冥诞了,今晚又值寒窗夜雨,久仰遗容,悲从中来,潸然涕下,爰缀菊颂,聊表哀思。亦将丁丑清明所撰夫人之像赞和在三十余首吊亡诗中选出的,并于庚辰中元节放在包钱中烧给她的三首谨附于后,以慰英灵,作为永恒纪念。

夫人像赞

夫人秋菊,人如其名。秉性耿直,端洁过人。孝恭慈睦,性乃天生。事翁事姑,必敬必恭。待姊待嫂,又睦又亲。抚儿育女,善诱善循。勤俭持家,苦苦支撑。好善乐施,有恤有情。互通有无,睦里和邻。年值廿五,于归鄙人。互敬互爱,梁孟再生。坚贞操守,梓里咸称。本应天相,寿绵福殷。命途多舛,厄运接踵。讵遭文革,地暗天昏。蒙冤入狱,受尽酷刑。致残罹病,与魔抗争。寻医问药,扁鹊不灵。丁卯季秋,溘然辞尘。年享五秩,福寿未臻。生死永诀,留我零仃。夜半哀泣,沾枕湿衾。幸遗子女,耕读为荣。永绍香火,丕振家门。万世恺仪,堪法后人。

吊亡妻秋菊

绽紫舒红灿灿黄

冰肌玉骨满园芳

风霜历尽终无悔 雨露难逢早作殇 傲气凛然光品性 纯情笃矣誉家乡 花前倾洒撕心泪 凝就涂鸦化炷香

东篱菊谢哭贤卿 血染残阳卷朔风 花落遭霜折并蒂 雁孤啼偶泣云空 依稀梦里巾沾泪 恍惚筵间酒抑情 最是更残银月夜 哀诗满腹向谁哼

幽明相隔二十年 往事桩桩在眼前 女嫁儿婚深积郁 米坛油罐倍思牵 含饴绕膝携孙累 执教持家稼穑艰 卿若黄泉怜悯我 重回尘世续前缘

篇四:散文评论:贾植芳《黑夜颂》

贾植芳(1915—2008),山西襄汾人,当代学者,著名的“七月”派作家。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人生赋》、《贾植芳小说选》,散文集《热力》、《暮年杂笔》、《雕虫杂技》、《我的朋友们》、《老人老事》等。

本文写于1946年,是贾植芳颇有代表性的散文之一。文章以犀利明快的笔调,充满力量的昂扬斗志,抒写了作者对黑夜的一种独特的体验与偏爱。一提到黑夜,人们一般就会莫名地产生一种恐惧感,马上会联想到诸如黑暗、罪恶、空洞、虚无之类的事物与景象。而作者对着黑夜有着一种特殊又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当然来源于作者自身特殊的生活经历与习惯,也来源于作者作为“七月派”作家向来澎湃的、激扬的主观战斗精神。作者以他“惯于黑夜的生活,和对于黑夜的感觉”,发现并时刻体验着黑夜的特异之处:富于一种发现与创造的美,一种精神力,只有在黑夜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锻炼。所以他对黑夜的感觉是庄严和神圣的,在艰苦恐惧中充满一种抵抗的作战的欢乐,而且在黑夜中最能振奋。

作者先用简约的文字对自己于黑夜的特殊感受加以概括性的描述,接着便浓墨重彩的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的黑夜的各个时段,作者所能进入的种种状态,表现出的种种行为。当然,对于作者来说,黑夜降临,等待他的是写作的工作。首先来临的当然是黑夜的序幕阶段,黄昏已去,你独自一人在斗室中心情彷徨地吸着纸烟;接着窗外一切的嘈杂消失了,你从最初的彷徨中走了出来,变得异常平静,感受到开朗和无限的包容力。这时候,你就像是一个兵团的指挥官,开始了战斗——“你将要开始你的工作,于是,笔尖和纸激急的作战,你把自己埋在工作的潮浪里,忘了一切。”黑夜的真正来临,给了你坚定的精神力和战胜一切的力量。黑夜加浓了,而你的精力也越加充沛了,但黑夜毕竟是不甘心的,会调动所有力量吞噬你,侵略你,你是逃避还是坚决抵抗,这时候就是关键了。于是你在疲倦和困惑中进行抉择,但终究你还是能焕发出新的活力,你会抓起纸烟狠狠吸上几口,这是激烈的战斗前的短短的沉寂,而你,已完全是一种悲烈的战士心情了。很快,你又重新拥有了昂扬的精神力,你的写作工作也能顺利迅速的进行下去了。接着,窗外传来了第一声公鸡打鸣声,胜利在望;到群鸡乱啼,窗外露白,你的心情已全被喜悦占满了;黑夜已尽,你终于有了历经激战之后获胜的骄傲;黎明终于莅临,和黑夜的战斗结束了,直到此时,你才感到黑夜考验的伟大!你终于彻底抵挡住了黑夜对你发动的进攻,让你最终在黑夜的考验下完成了工作。

作者把黑夜进行了拟人化的处理,把黑夜当成是自己的敌人,黑夜中的工作就

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尤其是作者在文中大量的第二人称——你的运用,充满了带入感和节奏感,使读者很快就能进入到作者精心营建的环境和情绪中,这更使本文充满了力量,字里行间始终弥漫着一种浓郁的、坚定的战斗精神。

当然,对于读者来说,黑夜不仅仅是敌人,正因为有了黑夜的严峻考验,才有黎明来临之时的欣喜。也正因此,作者才会充满激情的歌颂黑暗,才会在文章结束时说:你甚至衷心的感谢黑夜的锻炼的赐予,它使你可以完成巨大的工作,使你变得伟大!

在作者心中,有一种不可动摇的、坚定的信念:黑暗终将退去,黎明必然到来。而在此期间,惟余生生不息的战斗而已!联系到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时间,作者表现出的这种战斗精神,还暗含了一定的社会政治寓意,这样自然使本文的旨意变得更加深刻和宏大。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