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七彩水晶龙凤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5:35:37 体裁作文
篇一:殡葬礼仪
明朝初年,韩、贾、孙三姓合居在一起,以三个姓氏定名村庄,称“韩贾孙”,此后演变成韩家村,简称韩村。韩村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殡礼习俗:停灵、入殓、送灵、填库、送盘缠、拉棺等,以此举行殡礼,祈愿逝者一路走好,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对生者的宽慰。
13日,雪花飘落,记者来到临沭县青云镇韩村。年逾七旬的李封臣、杨玉臣,40多岁的王元银、王学胜、杨化朋,5位村民曾接掌着一个村庄的殡礼。口述中,对于殡礼的由来及其中讲究,大伙定义为:祖传的,照办!
雪中,瞭过5张翘动的嘴角,阅读一个村庄记忆中的殡礼习俗。地道!
第一天:悲情,儿女忙碌着筹备殡礼
村里,谁家有人快到病危时,儿女不会让其在光线昏暗的内屋躺着。儿女们会在明亮的堂屋放一张床,南北摆放,奄奄一息的长辈躺在床上,头朝南,脚朝北,等待断下最后这口气。去世时间以凌晨零时为界,零时前去世算前一天,零时后去世算后一天。如果是男性去世,儿子给洗脸、穿衣服,女儿给洗脚。如果是女性去世,女儿给梳头穿衣服,儿媳妇给洗脚。
老人去世后,儿女要给逝者脸上蒙上一张蒙脸纸,打上绊脚丝,写好逝者牌位。此时,儿子要剃光头、赤脚,女儿也要赤脚,儿媳妇赤脚也行,穿袜子穿鞋子也可以,没有硬性要求。
村里没有土地庙,于是,丧主就会用一张席子和一把椅子搭建临时土地庙,写上:“土地神之位”的牌位放在椅子上,以此替代土地庙。
这些工作准备完后,丧主便会在村里找一位总管,总管会根据丧主操办殡礼的预算,核算要不要请“鼓手”,请几个,送哪几门亲戚的信。同时,总管还会找一个管账的人,负责管理殡礼各种开支。登吊薄的一人,负责收礼金、写幛子,幛子角贴上白胶布,写明是谁送的幛子。同时,登吊薄的人还要写明来客是哪里人、几位,以此安排孝房根据亲戚的远近好破孝。
厨师要雇三四个人,支锅、烧茶、刷碗、提菜等都要固定到人。破孝,挂幛子、搭棚、接纸、喊礼等也要安排到具体的负责人,以免殡礼时忙事的人手忙脚乱,乱了方寸。此外,逝者儿女还要购买白杭连纸,一张裁八开,一岁一开,每开裁五档,以此制作指棍纸。以前,韩村用的哭丧杖,男性用竹竿表示节在外,女性用梧桐表示节在内,此后,因为竹子、梧桐不好找,后来村里就改用柳树棍。哭丧杖随棺下地,逝者为男性要放在棺材右边,女性则放在左边。
一直以来,韩村殡礼,供桌上的供菜为整鸡、整鱼、片肉或方肉、豆腐、粉皮和青菜,共五碗菜肴。三箩馒头,每箩五个(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殡葬七彩水晶龙凤棺)。家境富裕的农户再额外设五个糕点碟,如:栗酥、桃酥、荷包酥、到口酥等。家境如再富裕,还要设上五个果碟,如:荔枝、香圆、香蕉、桔子等。除此以外,还有:吃桌、看桌、茶桌等。
逝者去世这天,儿女、家属都要搭好灵棚、挂上帘子,准备殡礼所需物品。
第二天:传统,按习俗送信、布置棺灵
天刚蒙蒙亮,送信的人赶早去亲戚家送信,一般来说送三代亲即可,送信回来,必须把送信的条子交给总管备案,以此查看客人来否。准备火化,净面、把蒙脸纸和绊脚丝放在老盆里烧了。骨灰回来时,在家的人要出迎。如果老两口先走一位,不管是男是女,都要写好牌位,晚上要等星星出来后再请灵,孝子端着牌位到路口,烧纸后,要说:爸爸(妈妈)咱回家。
此时,儿女要在棺材后面放一把椅子,逝者为男性则靠左,为女性则靠右,上面放三碗供菜、两双莛子、两个酒杯、一壶酒、一碗大米饭、三个馒头,祭拜供奉亡灵。骨灰入殓时,首先要用黍子苗从坤位(西南角)扫到开艮位(东北角),“坤为地”,“艮为山”,表示入土为安。用长子打好的纸,双层铺好,要铺成九宫,就是横着一趟铺三张,连铺三趟。
不管逝者是男性还是女性,棺材的四个角上,每个角都要放上一对栗子、一对大枣、两枚硬币。棺材上用七枚硬币铺成大熊星座,中央还要铺上三缕麻布,当中长的代表祖宗,左边中等代表儿子,右边短的代表孙子。两枚硬币由数个儿子经手,然后大儿子在左边,二儿子在右边,分别放进棺材里,并说:“爸爸(妈妈)给您钱,您到路上好花。”孙子给纸元宝。
对于斜角帽,如果是父亲去世,孝帽右边缝直,左边拉下,麻辫订在左边。如果母亲去世,孝帽左角缝直,右角拉下,麻辫订在右边。如果是双亲都去世,两角都拉下,麻辫左右都订上,但父亲先过世左边麻辫短,母亲先过世,右边的麻辫短。孙子、外孙子戴柿花孝帽,
曾孙、曾外孙戴的柿花孝帽上订蓝布条,玄孙订红布条。闺女婿和侄婿戴直帽束孝带,孙婿和外孙婿戴柿花孝帽束孝带。关于孝带,逝者为男性则左压右,逝者为女性则右压左。
前几年,送信和入棺布置一直以此为据。
第三天:眼泪,众亲友虔诚祭拜亡灵
送灵,要在太阳出来前就得送走,韩村人心里,送灵越早越好。迎送女客是儿媳妇和孙媳妇的事,闺女出嫁以后本身就是客,不出嫁的是另一回事。中午12点为准,来的客人够几桌就开几桌;辞灵,把扎好的器物写上死者的名字,纸牛(纸马),把牛(马)的蹄子糊上,放牛小子(马童)都给起上名字,用白纸写好贴在胸前。拿针给人畜开光,把眼、耳、口、鼻七窍都扎透,用一包麸子填到牛(马)嘴里。 填库时,大儿子磕一个头,拿纸向左转一圈,填到库里去,先填两把。大儿媳妇,磕一个头,拿纸向右转一圈,把纸填到库里去。紧跟着,所有男亲以此类推每人填三把,女亲也像大儿媳妇那样每人填三把。最后,由大儿子填最后一把封顶。
送盘缠时男性糊马褂,一边写上甲子年制或乙丑年制,总之,农历是什么年就写什么年制。另一边写上堂号记,如:王姓写“三槐堂号”,杨姓写“四知堂记”,没有堂号的就写“国宝源流”。马褂里装上十二神包子:城隍、土地、牛头、马面、判官、山神、河神、路神、桥神、大鬼等。纸牛(马)上披上褂子,大儿子端着牌位,用一米的青布遮着,到土地庙时,来的客人按次序逐次拜奠。然后,把牌位和牛(马)烧了即可。
送完盘缠,拜门神,拉棺进老林。此时,近亲不能走,必须到林里等安葬后才能离去。安葬时,逝者为男性则要文房四宝,女性则要梳子,左边壁上挖洞放好。另外,在丧主的大门口上点一堆火,抬、埋棺的人回来后把家具和身上的生土在火上燎一燎。
外祖父(母)、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过世,都得奔丧。一入村庄就要哭,一直哭到灵前,磕一个头到灵屋。外祖父(母)过世,舅是孝子,外甥磕头,指客喊回礼时,外甥必须抢上几步给舅回磕头,只作揖还不行,几个舅得回磕几个头。
过世者娘门或岳父门先磕头,然后是姑父、姨父、闺女婿、侄婿。平辈中,姐夫先磕,妹婿后磕。韩村殡礼中,头有六种磕法。四个头:紧走几步先上香,退下来呈立正姿势作揖,过世者为男性则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深深一躬至肚脐翻手。举到中庭,揖不过眉。左腿向前出半步,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压左膝盖,右腿跪下,左腿收回跪下,两手中指压裤缝。磕头时左手压右手。磕完四个头以后,左腿前出半步,左手压右手,右腿抬起,左腿收回原处,立正作揖,礼毕。另外,还有截半、四勤四懒、三上香九叩首等五种磕法。
殡礼后,还有五七坟、周年坟、二年坟、三年坟、十年坟,个中讲究与逝者出殡时多有类同。
记者手记:记忆中的殡丧,精神寄寓
五位村民,沿袭着一个村庄关于殡礼的习俗。任何一种事物的形成、丰硕自有其发展过程,也有其注解。韩村,村民口中关于一场殡礼的记忆有如此多的讲究,自有其习俗的文化内涵。现如今,包括年
篇二: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
殡葬活动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换形式的。在100多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生活活动的扩大使得原始人群逐渐被一种固定的生活集体所代替,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在公社内部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没有贫富不均,每个成员地位是平等的。反映在殡葬问题上极为简单,如一个成员去世后,殡葬方法正如《周易·系辞传》所记载的:“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其大意为,远古时人死之后,后人不忍见死者遗体腐坏,于是就把尸体放在野地里,然后盖上树枝,既不挖坟墓,也不积土为坟,也不种树作标记,更没有丧期的规定,丧葬礼仪更是无从谈起。到了原始社会时期,在宗教迷信的影响之下,人们逐渐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于是人们一改过去没有亲人死后埋葬的习惯,就演变为死后对亲人尸体进行埋葬的习俗,当时的人们一般采用土葬的形式。据历史记载,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相对于先民们把死者置于野外而言,殡葬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当然它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古代婚丧嫁娶都是人生的大事,所以殡葬礼仪文化也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人类开始鬼魂崇拜后,葬礼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首先,为了讨好鬼魂并使之早日升天等,尸体就不能再简单地一埋了事了,而是要想方设法使之不受损伤、长期保存。最初是用麻一类的东西将尸体裹起来,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发明了瓮棺、木棺、石棺等,不仅如此,棺材外面还要用木椁框起来,所谓“棺椁数重,积石积炭以环其外”。如唐代的《通典》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棺椁。”从文献上,埋葬行为是从“弃尸”到“野葬”,然后才出现掘坑而葬,这样坟墓便出现了。通常埋棺之处(坑)日墓,也叫茔;墓地范围以内的区域日“兆域”。墓地埋棺之处的地面上堆起土丘,日坟,或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指高处。自坟出现以后,两字遂不分,民间统称“坟墓”。中国古代历来有在墓区植树的习俗,尤多植松、柏以及敬杉等树,取先人如松柏长青之意。故
后世常以“松柏”喻指墓地,并常于挽联中写某人“松柏长青”之类。
随着丧葬礼仪的隆盛与发展,鬼魂观念和鬼魂崇拜的种种活动深深地嵌入到葬礼仪式中。在丧礼中,头一项就是“招魂”,即招魂复魄。“哭丧”,<礼记·曲礼》称之为“卒哭”。哭丧不仅仅是亲人逝去内心悲痛的自然表露,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向死者的鬼魂告别。
在阶级社会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葬礼也越来越隆重。棺椁愈来愈讲究,随葬品的种类和数目都在不断增多,坟墓的建造规模也越来越宏大。比如西安半坡村文化遗址中的史前墓葬,一般都没有专门建筑墓室,此外当时用棺者也是十分少见的,这可能是受当时生产力水平过于低下的限制,通常只是挖一个坑将尸体和随葬品埋下葬礼也就结束了。但是发展到了商周时期,殡葬礼仪与早期就大不相同了。据记载,商代人们不但用棺,而且用椁,周代的人们还在棺外四周用羽毛装饰棺盖,使棺看起更加漂亮。到了秦代,厚葬、重葬的风气更加浓重,如陕西临潼骊山的秦始皇陵,东西、南北各长约8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更是举世无双。这种厚葬之风在我国封建社会一直盛行不衰。
早初的“殡”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停柩的意思,如《礼记》中,“夏后氏葬于东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两阶之上”;其二就是葬的意思,如《苟子》中的“三月之殡”;其三就是藏的意思,如《礼记》:“国子高日: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现在的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哀悼的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第二节 殡葬礼仪演变
中国殡葬礼仪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据文献记载,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发掘墓地时,发现成年人尸骨的附近一般都有赤铁矿粉末。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专家的考察论证,最后得到如下结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普遍认为红色象征着鲜血,血乃生命之源,此外血也是灵魂的寄托之所。
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先民们在尸体上撒红色的赤铁矿粉,用以表示给死者以新血液,给他们以新生命,或者更直接地认为他们没有死,只是长眠而已。这样来看,在尸体上撒些红色的粉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常见的葬仪之一。 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宗教思想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就殡葬方面而言也有了诸多的变化,如山东腾县墓葬中已出现了木椁,胶县龙山文化遗址中又有玉琀等,所有这些都在一步一步推动殡葬礼仪的发展。
夏商时期,我国的殡葬礼仪已经向着系统化、程序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了。众所周知,周代是一个十分崇尚礼仪的时代。在周代,殡葬是作为社会中一项文化礼仪的象征而存在的。周人认为,上古之先民因为穴居野处而殡葬过于简单,如孟子日:“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先民们将死者弃之原野,草草了事。时过境迁,周代的殡葬礼仪文化要比前人文明丰富多了。据记载,当时殡葬礼仪已初具雏形,如三日大殓、棺椁制度、冥器制度等都已经出现了。
古代殡葬礼仪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很完善了,其大体程序如下:当时人死后,首先要举行“复礼”,其内容为死者亲属在特定的时间方位站好,然后面向着北方为死者招魂。行复礼时,亲属要不断呼唤死者。这里对于死者的称呼也有着一定的习俗,如果死者为男子只要直呼其名即可,对于女子要称其字,这是因为古代妇女不以名行于世。古代的复礼虽然是受鬼魂观念影响的表现,但这里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即亲属不认为死者已死,想通过招魂这样的方式,希望死者能够复苏。
其次是举办丧事,这是在死者复而不醒的情况下才进行的。办丧事首先就要哭,在丧事中哭其实也是一种礼节,即它是亲人对于死者的哀痛悼念。在古代殡葬中哭要合乎制度,更要合乎礼仪。亲属们的具体哭法是由个人同死者的关系疏密以及哀痛程度决定的,如孝男孝女就要像孩童一样失声痛苦,兄弟则声泪俱下地哭,而且常常是又哭又跳。
再次,就是为死者举行淋浴礼。沐浴时,一般由死者家庭脱去死者的衣服,用勺子从盆中舀水往尸体头上、身上浇洒,再用细葛制成的稀巾洗擦,至此沐
浴礼毕。
然后,举行“敛”的仪式。那么什么是“敛”呢?敛在古代又作“殓”,也就是给淋浴后的尸体穿衣下棺的礼仪。在古代“敛”这一礼节还有小敛和大敛之分。小敛指给尸体裹上衣裳,地位越高贵,所裹的衣裳越多;大殓则是指把裹上衣裳的尸体装棺材。小敛大殓又统称为“入殓”。人殓时要往死者的口中放些米,这也叫做“饭”。也可放些玉、壁、珠、贝壳等物,这叫做“含”。具体放些什么东西,一般以死者的身份不同而有区别。
最后,就是殡葬了。殡葬分两个步骤完成,先“殡”后“葬”。一般情况下死者入殓以后并不立即安葬,往往要停柩jiu4待葬一段时间,这就叫做“殡”。停殡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由占卜来决定,此外在我国历史上也有某些特殊情况之下,停殡的时间会长达一两年。停殡在达到一定期限后,就要“出殡”了。简单来说,出殡就是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送葬。送葬的礼仪一般是白色执绋。白衣指送葬者白色丧服,执绋即送葬的亲友们牵着栓灵车的绳子。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到了后世,出殡是在送殡着的行列两旁横拉两根带子,用以表示执绋。春秋战国的这些殡葬礼仪习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的风俗习惯甚至一直流传至今。
秦汉时期的殡葬礼仪在大体遵循春秋战国时期殡葬制定的前提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葬前之礼。这一阶段包括招魂、沐浴、饭含、大小殓、哭丧、停尸等内容;二是葬礼,包括告别祭典、送葬、下棺三个环节;三是葬后服丧之礼。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秦汉时期的殡葬礼仪以隆重化为主要方向,如陪葬之物有金钱珠宝、饮食器具、印绶、兵器、乐器、冥器等,据历史资料记载:“凡生人所用之器,无不可为从葬之器。” 魏晋时期,汉代隆重的冥哭陪葬之风已经衰落。此时在殡葬礼仪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那就是渴葬。据记载渴葬就是“朝终夕葬,相尚以速”,就是不再按照传统殡葬礼仪的程序进行了,只是死后就埋葬了,不再举办各种仪式,这一点与现在我国北方部分农村流行的“偷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
者都是不举办任何仪式的情况下,将死者迅速埋葬。在当时,此举使殡葬严重脱离礼仪的轨迹,作为社会上层的士大夫有很多人极力反对,他们向朝廷上书疾呼:“请自今士庶宜悉依古,三日大殓。如其不奉,加以纠绳。”但部分士大夫的呼吁并没有改变民间渴葬的盛行。现在我们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渴葬,其实它的产生有着一定的社会根源与特殊的历史背景,大家都知道魏晋南北朝期间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黎民百姓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十分艰难,渴葬从简从速的方式必然会受广大百姓的欢迎。
纵观人类历史,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发展是历史发展的趋向。经过动荡的南北朝时期,在唐代我国迎来一个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的盛况,当时出现这一太平盛世的局面是与唐太宗李世民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密切相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如古人云“衣食足,然后知礼仪”,
只有当天下百姓大众过上温饱的日子,才会在生活的各方面更自觉地崇尚礼节仪制。于是,前代的各项礼仪、特别是周代时期的礼仪,又进入一个辉煌发展时期,当然其中的殡葬礼仪趋于崇尚周礼倡导的那套模式了。唐
代的殡葬礼仪在参照周礼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化、程序化。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一死者从断气到殡葬、奠基完毕,共有六十六道仪式,虽然这些都是繁文缛节,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唐代盛世的面貌。 宋朝的统治者也十分重视殡葬礼仪,并且多次颁发新的殡葬仪注,严立禁约,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政和礼》了。此外,司马光在《仪礼》基础上、同时考虑到社会实际殡葬习俗,编撰了《司马氏书仪》。他所制定的殡葬程序,虽然基本沿用前代,但已根据当时民间的社会习俗做了一些删改厘订,多为当时士大夫所遵奉。还有《朱子家礼》对社会生活的各类礼仪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它是南宋时期我国著名的儒学大师朱熹在《司马氏书仪》的基础上,酌古今之制而有所增削,最终编写而成的。
明清时期对于殡葬礼仪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集大成的时代,这个阶段的殡葬礼仪不但隆重繁琐而且文化气息浓厚。从历史记载来看,明清两代的统治者制定各项殡葬制度的依据就是《仪礼·士丧礼》以及宋代的《朱子家礼》。
篇三:丧葬文化
黑龙江大学
“人口社会学”课程总结报告
题目
学院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报告日期
成绩
中国丧葬文化中的葬法及礼俗简介 2014年05月20日
中国丧葬文化中的葬法及礼俗简介
第一章 丧葬文化简介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死亡,可算是人生的最后历程,但这并不是一切的终结,因为之后还有后人对其尸体的处理--殡葬。
殡葬文化的定义可以这样理解:殡葬文化就是人们在殡葬的观念、殡葬的操作和殡葬的实物中所隐藏或寄托的某种“含义”。由此,殡葬文化也有三类形态,即:观念形态、操作形态和实物形态。也就是说,人们关于殡葬的观念(如对死亡的称谓)、殡葬的操作(如丧礼)和殡葬实物(如纸钱、棺、墓地)中都隐藏或寄托了某种含义,如对人生的归宿、生命的价值、对永生的追求、对现存社会的反映等,它们就是殡葬文化
丧葬文化,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类创造的社群活动中多种特质文化的复合体,其涵盖内容涉及实物、信仰、心理、伦理、道德、艺术,由此而延伸展开形成了诸如临终关怀、遗嘱文化、死亡教育、死亡观念、殡仪习俗、丧仪文化、葬文化、祭祀文化、葬仪经济、殡葬科技以及其它有关活动等。
本文将对中国的丧葬文化中的葬法及礼裕两方面分别对加以简述。
第二章 葬法
2.1 土葬
除汉族外,古代匈奴,突厥也多以土葬为主,土葬通常用棺木。汉族贵族的棺木有数重,外层叫“椁”,内层叫“棺”,制作很讲究。有钱人家会在棺盖雕刻精美的动物图形。一般百姓的坟墓是很简便的,他们选择一块“吉地”之后,就在那里挖墓穴,埋葬死者,然后在上边堆成圆锥或土堆儿。同一家族的人,埋在一个地区,形成一个坟区,俗称祖坟地。每座坟头都按家族辈份的大小,前后依次排序,以便后世能辨别清楚,哪个坟属于哪一辈。人们把死后能埋入祖坟,看作一种礼遇,是做人的起码条件之一。因为许多人不能入祖坟,如优伶、娼妓、暴病、凶死之人,有痼疾的人,未婚早矢者,汉族死在外乡的人,一般也不能回乡安葬,即使千里迢迢运回尸体,也只能在村外直接埋葬,所谓“野鬼不能见家神”。
汉代崇尚黄色,历代帝皇都以黄色为显贵之色,黄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土又居五行之中位,是一个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因此,人死后葬于土中,被认为是使灵魂得到安息最好办法。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以及“有地则生,无地则死”的传统观念,所以土葬千百年来一直是汉族人民的主要葬法。
2.2 火葬
火葬是我国最古老,并对现今社会影响最大的丧葬习俗,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火葬,火葬开始之时,首先在部分游牧民族中盛行,这在先秦之时就有记载。《墨子·节葬下》云:“秦之西有仪渠国,其亲戚死,聚薪柴则焚之, 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列子·杨朱》也曾记载曼平仲的话:“既死,岂其我哉,焚之亦可”,到了东汉后期,佛教也传入我国,佛教徒实行火葬,汉族一般百姓实行火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宋元时期。《宋史·礼志二十二》说:今民人俗有所谓火化者,??河东地狭人众,虽至亲之丧悉皆焚弃。许多地方建有“化人亭”,《大元圣政国相典章》记有:北京路百姓父母身亡,往往置于柴薪之上,以火焚之,这一时期的火葬,往往与家境贫穷,无钱或无地埋葬有关。有的属客死异乡,路途遥远,难以扶尸回乡而火化;个别情况属战死沙场,军情紧急,火焚了事。在民间,对部分传染病死者,也采取火化方式,这时间,汉族火葬也曾受儒学干扰,宋大祖赵匡胤、南宋高宗赵构,都曾下诏禁止火葬。
2.3 崖葬
崖葬又名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广居南方的濮越民族的一种特殊葬俗,被认为是世界大化史上的一大奇迹。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岩缝或人工木桩把棺木悬置在嘴壁之上,或者将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之中,悬棺葬的葬地都是选在面临江河的绝壁高岩上,其葬具多为船棺,长2-3米,宽约半米多,形体似一只船,分为头、尾和仑三部分,头尾翘起,仓为棺枢,安放尸体。
广义的悬葬又指在石崖上穿凿洞穴作为墓室的一种具地方特色的墓葬结构形式。在四川三峡崖洞中,曾发现战国时代此类崖墓,这一阶段的崖墓室,距地面高一些,低者二三米,高者一二十米,有的业于缓坡崖上,有的开于悬崖峭壁之中。墓分为单室墓,夫妻合葬有双室墓,家族合葬的多室墓三种,通常在墓室内外崖避上雕刻有各种图案,有的还铭刻有铭文,死者姓氏及一些吉祥语。
2.4 天葬
天葬是我国青藏高原藏族人民采用的一种很特殊的埋葬方式。天葬有专门的场地,那里地势平垣、开阔,中心点上得有一块平坦的石头。送葬的家属把死者抬到这里,就远远地避开。天葬场有专门的师傅。他先将尸体用绳索捆绑在石头上,然后举起锋利无比的刀子,将尸体剖开,皮肉、内脏。骨骼各自分为一堆,一般分八大块。骨骼(包括头骨)必须用石头,细细砸碎,拌上一些酥油糌粑。这些工作做完后,天葬师围绕着那石头,点燃一堆堆柴禾,并在火上洒上酥油。这时,整个天葬场烟雾滚滚,酥油的气味四下飘,不一会儿,大批的秃鹫就从四面八方飞来。性急的拥在火堆旁边,性悠的展开巨大的双翅在空中盘旋。当天葬师估计这些天葬使者足以一次解决问题后,便扬起双臂,向天空“呜嘎!呜嘎!”地呼唤。还不等天葬师退离葬场,成百只鹫鸟就从天上、地下一齐扑上尸堆。整个葬场你争我夺,残烟缭绕。一片啄食吞咽的声浪令人惊心动魄。再过半小时,天葬场留下几丝血污,使四野空空了。藏族人认为尸体不被吃净,死者不会升天,是不吉利的,因此总是等秃鹰饿时才举行。
送葬的人在远处目睹这个场景,心里是平静安宁的。他们认为死者已被鹫鸟带上蓝天,他的灵魂安然无恙地回到佛祖身边去了。他们心安理得地返回家园,路上没有一个人抽泣和号哭(外族人及藏族女性禁示参加天葬)。
2.5 二次葬
二次葬是在采取埋葬、火葬、风葬等等方式后,对尸体作二次或以上的处理。我国南方地区台湾、福建、广东和广西的汉族和壮藏,自古以来比较流行二次葬。人死后即棺殓土埋葬。待三五年后尸体腐烂后再择吉日,发 开棺,检取骨殖,将骨头擦洗干净、晾干。再按照次序分头、颈、胸腰、下肢装入特制的陶瓮。俗称“金塔”。这种二次葬又称二次洗骨葬或二次捡骨葬,至今在福建、广东、广西的女村地区还保留此种葬俗。
2.6 现代葬俗
解放以后,国家为了节约土地,杜绝疾病蔓延,规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其余一律采用火葬。人死后,被送往殡仪馆停放,尸体赤裸冰冻存放。为了延长保存时间,殡葬人员会在死者脚板底扎一个洞使死者的血全部放走。
尸体送到殡仪馆后,一般三天内举殡,举殡分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两部分。遗体告别仪式时设置“灵堂”,灵堂四周排满花圈,花圈上挂满亲朋戚友的挽联。告别仪式开始先播放一段哀乐,悼念者默哀三分钟,之后向死者三鞠躬,最后绕遗体一周,瞻仰死者遗容。长子手捧死者遗照领悼念者去小礼堂开追悼会。追悼会主要是表彰死者生前功迹,因过于形式及劳民伤财,现已基本取消。遗照一般不用彩色,且用“炭烧瓷相”,以示永久存。
举殡后“灵车”--现称“专用车”把遗体送到火葬场--俗称“大烟囱”,经大火焚烧后尸体化为灰。亲人可根据情况把骨灰放入骨灰盒保留,也可把骨灰撒入大海、植树等。
第三章 礼俗
汉族人丧葬礼俗繁复,此处仅举几例以飨读者。
3.1.慎终追远闰月年
在闰年、闰月“慎终追元”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重要的事情。其主要做法是在闰年、闰月给老人做寿衣寿材,取闰余成岁,增福添寿之意。
关于寿衣(也称殓衣、老衣),有许多风俗禁忌。做寿衣的料子,一般是棉的或绸子的。有洋字的不用。因为“洋”、“阳”同音,寿衣要穿到阴间去,所以不用。做寿衣一律不用缎子,因缎子与“断子”同音,是忌讳断子绝孙之意。寿衣也不能用皮、毛料制作,否则,死者来世会转生为兽类。寿衣一般都不钉扣子,不论内衣还是外衣,一律钉原衣料缝成的带子,据说是不要结仇疙瘩(古代衣服扣是用衣料或布头儿打的算盘疙瘩),且有后继有人之意。至于寿衣的数量,一般都是单数,三、五、七、九件不等,忌讳双数,恐怕死亡的凶祸再次降临。
关于寿材(棺材),棺材的用料有陶、木、石、金、铜等。春秋以后以木为主。汉族习尚以松柏制作,因为松柏象征长寿。一般不用柳木,因为柳树不结籽,唯恐有绝后之患。
3.2停尸仪式
整个仪式包括为垂死之人沐浴,穿好寿衣,移上灵床、送终、买水、饭含等步骤。
所谓买水,是因为民间所取用的洗尸水往往都是买的,俗称“买水”。“买水”
篇四:黄梅县 丧葬风俗
黄梅县 丧葬风俗 黄梅人常把老人的自然离世说成是“回老家”,把“丧事”看着送老人“归去”隆重操办,并称之为“白喜事”,体现了豁达的“死亡”观。
备葬。
旧时,富豪人家自选基地,读书人自写墓铭志,给自己做斋;一般的也给自己烧点纸钱,更多的还是备棺材、备寿衣,多数是敦促子女准备。旧时,“寿木”品种很多,“十个兜”、“十二元”、“芭茅缝的”、“顿缝的”、“简材”等,前两种是富贵人家、有身份的老人用的,“简材”则是极贫穷家里的老人用的。老人“倒床”之前,有的还备好“兜”、“被”寿衣寿鞋、头巾布。这些东西现在一般不备,有专门商店,临时再买。
丧葬,自然死亡(即寿终正寝)与非自然死亡的不同。
(一)寿终正寝的
黄梅人把去世的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叫“落平”。在长辈病危时,小辈们都要守侯在床前。这叫“送老”,作为尽孝的标志,就是远在异地的也要想方设法赶回家,给长辈送老。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赶回家“送老”的,会歉疚遗憾终身。“落平”后,家族中年纪稍长者给亡人“小殓”和烧床草。小殓是给亡人洗浴、穿寿衣、外黑内白,鞋子是软底,帽子黑色,方
形如口袋,腰间系子孙带,一岁阳寿一股。穿上纸钱,至少要100个。城镇人让亡人现代着装、化妆,之后,把遗体移到椅子上坐着,头枕钱纸,脚下垫块土砖,手捏饭团和鸡蛋,有的地方把遗体放在门板上躺着,脚朝门口。面前放张小桌子,上面摆上油灯、香炉、鱼肉饭茶酒等祭品。烧床草时,要量升把米,抓把茶叶,均匀地撒在床草上,然后点火,省得今后“叫饭”。
老父老母一般要在室内停放三天,亲戚、朋友、同堂族人、闾里沿邻“烧热香”,孝子跪拜相陪,现在人还送一点现金,叫香纸钱。“烧热香”的人越多,主家越有脸面。主家要着人报丧,报丧的人一定要在亲友家里吃顿饭,不吃饭的至少要喝一碗茶,端一下人家的碗底,这期间不能扫地,不能进行环境整理。
1、进材,正规叫“入殓”,由家庭中或村里的年长者来办理。至少3人。先在棺材底部铺一层石灰,多少随意。并用白纸包石灰做几个灰枕,之后,用“兜”托着遗体,盖上被,抬在棺材里,倒上石灰后,给亡人洗脸,水用饭碗盛着,洗脸布是孝子荷包,洗后将碗摔碎,这叫“摔盆”,然后盖上棺材盖,最后将一捆长约尺许的木片柴和一钵米饭放在盖上。推行火葬后,直接把遗体抬到殡葬车里,鸣鞭送行,路上丢纸钱,把遗体推进炉里时,亲生人会喊:“××,快跑,火来了。叮嘱亡人避火。骨灰装在骨灰盒里或罐子里,现在,一
般都是火化后将骨灰盒放在棺材里,也算“入殓”。
2、封棺。是丧事中最为重要最为隆重的一环,请道士念经,旧时,富人家还要观灯,做斋。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破四旧,多以生产队为单位开个追悼会,80年代后又用道士,本世纪有的人既用道士,又开追悼会。
封棺前,要请道士看日子,定时辰,特别是办孝服,孝服由穿在身上的孝衣、搭在头上的头巾和孝鞋三部分组成,白色,孝衣不锁边,不缝扣子,长至脚跟。头巾,孙子辈的为红色,重孙辈的为绿色,孝子着孝服用单股粗草绳拦腰系住,搭头巾时,先在较窄的一边两角系上“麻”,将这边从额前包过,换到脑后用“麻”系住,这就是“披麻戴孝”。服孝期间,男人不准理发,女人头上不戴花,一直到满七。
道士提前来,做灵牌、安位。如果亡人还有长辈,灵牌纸就用蓝色,写表文,向天界、地府报告死者的籍贯、姓名、生卒年月、生平简介,跟介绍信相类,写孝单,对在世的家族成员、姻襟表亲,姓甚名谁,与死者的关系,由亲到疏,一一登记造册。缠“杖”,就是“哭丧棒”,竹棍或木棒,长1尺5寸左右,缠上白、红、绿三色纸条。
扎幡 封棺开始,道士换上法衣,就是戴上礼帽,穿上黑色的长褂,孝子孝女们穿上全套孝服,男子手执哭丧棒,所有参加葬礼的人(包括出力的、放炮仗的)都戴上头巾,焚香烧纸鸣鞭后,道士边敲锣边念经,(较富裕的人家要用多个
道士)。孝子多次跪下、爬起,念完“孝单”,便放炮封棺。封棺毕,便是出殡,一般为12人,或16人,主家发毛巾或力士鞋,出殡前要备好龙杠,放好“力”,开好井,备好下葬的石灰,封棺一结束,出力的头扎白巾,一涌而上,一声“来呀,喔呵呵。”将棺材捧至堂外,扎好龙杠(上乡是抬丧,龙杠扎在棺材下边;下乡是拖丧,龙杠在上),长孙骑在棺材上。
3、出殡送葬。引路幡走在最前面,接下的是祭轴挽幢,孝子伴棺两侧,碰上沟坎挡道要下跪行礼,亲友跟在棺材后面,最后一个是丢纸钱的。最近20年,走在前面的引除引路幡外,还有花圈;旧时只打锣,现在是吹洋鼓洋号。
出殡路上,出力的都要触角,说是越“触”越“发”,“触角”时孝子要下跪,不“触角”主家会不高兴。现在,大多数人家要游柩,就是抬着棺材故意绕远,棺材经过人家门前,都会“接香”,孝子要向“接香”人家跪叩大礼,给礼品,现在一般是一条毛巾,一包香烟。现在,出力的人会“敲杠”,向送葬的亲戚朋友要点钱,这种作法不带普遍性。
下葬有很多程序。
暖“井”,摆“王“字,抢“暖盘”,道士“喝断”,然后才封土掩埋。上世纪50年代以前,有的人家对老人的棺葬先停葬。两三年后正式下葬,叫“葬坟”。下葬后的第三天复土(又叫“峦坟”),子女们要带着工具,把新坟堆高堆大一些,讲究的人还在坟上栽两棵松、柏,对老人的新家进行整理。
4、送油和叫茶。亡人离世的当天晚上,孝子和亲属要去村土地庙送油,带油把和草墩子去,草墩子中间穿根棍子。烧香纸放爆竹后,从原路回家,连续两次。叫茶在第三天晚上进行。打扫整理亡人房间,床要铺平。先去土地庙,烧纸放鞭后,孝子带头呼叫三声:“××回来喝茶”,其他人随之,返回后,分别在灵位前、房间里、堂屋里,凡是亡人在世时生活的地方,都要放上茶碗加茶;最后一次在家里大门口,孝子抱着灵牌要梯子上呼叫,进屋后,将所有的茶碗倒满。
5、做七。七天为一“七”,共七个,一、三、五、总四个“七”要请道士“做七”。“五七”由出嫁的女儿做,以女儿为主,请亲属吃饭,所有开支由女儿承担。“七七”之内,孝子不能进行理发、修面打扮自己,不能参加如看戏之类的娱乐活动,不能去三朋四友家串户和交游,这叫做“守七”。如果七个“七”中,没有一个碰到农历日期中缝七的日子,孝子们要为父或母出去讨“七”,穿上全套孝服,手捧笸箩,挨家挨户乞讨钱米,给亡灵做“七”。
满七之后,一切都恢复正常生活。孝子要“叫饭”,一日早、中两餐,直到灵位“上祖宗”为止。“上祖宗”就是请道士把安在家里的“灵位”请到祖宗牌位上,亡人从此成了祖宗。老父老母要在家座位三年才“上祖宗”,年纪稍轻的一年就“上祖宗”。老父老母在“上祖宗”之前,还要做百日、做周年。
6、烧馨香。新年的正月初一至初三,亲戚朋友到亡人灵
篇五:中国丧葬文化
中国丧葬文化
绪 论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死亡,可算是人生的最后历程,但这并不是一切的终结,因为之后还有后人对其尸体的处理--殡葬。殡葬这一行业源远流长。从考古资料来看、欧州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大约10-4万年前莫斯特文化的创造者尼安德人已有了安葬死者的习俗,并且有一定的埋葬方式。大约1800年前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山顶洞人已有了丧葬习俗,山顶洞人洞穴的一侧有一块墓地,发现了三具人骨架,死者身上有一些石珠,钻孔骨达,骨坠装饰品,另有燧石石器。山顶洞人遗赅周围撒有含赤铁矿的红色粉末。
远古时期,葬地的形成或选择往往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实行树葬或者风葬的,多为生活于树林中的民族;如我国古契丹人,将尸体悬持树上,三年后焚烧尸骨;水居民族,如独龙族村非正常死亡者,扔尸体于江河,任其飘流;中国西北的氏恙民族,因生活在高寒地区,火对于生活的重要性特别特出,影响到丧葬也盛行火葬。
以上文字谨作为绪论。以下将分为葬法篇礼裕篇,分别对中国的丧葬业加以简述。
一、葬法篇
1.土葬
除汉族外,古代匈奴,突厥也多以土葬为主,土葬通常用棺木。汉族贵族的棺木有数重,外层叫“椁”,内层叫“棺”,制作很讲究。有钱人家会在棺盖雕刻精美的动物图形。一般百姓的坟墓是很简便的,他们选择一块“吉地”之后,就在那里挖墓穴,埋葬死者,然后在上边堆成圆锥或土堆儿。同一家族的人,埋在一个地区,形成一个坟区,俗称祖坟地。每座坟头都按家族辈份的大小,前后依次排序,以便后世能辨别清楚,哪个坟属于哪一辈。人们把死后能埋入祖坟,看作一种礼遇,是做人的起码条件之一。因为许多人不能入祖坟,如优伶、娼妓、暴病、凶死之人,有痼疾的人,未婚早矢者,汉族死在外乡的人,一般也不能回乡安葬,即使千里迢迢运回尸体,也只能在村外直接埋葬,所谓“野鬼不能见家神”。
汉代崇尚黄色,历代帝皇都以黄色为显贵之色,黄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土又居五行之中位,是一个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因此,人死后葬于土中,被认为是使灵魂得到安息最好办法。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以及“有地则生,无地则死”的传统观念,所以土葬千百年来一直是汉族人民的主要葬法。
2.火葬
火葬是我国最古老,并对现今社会影响最大的丧葬习俗,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火葬,火葬开始之时,首先在部分游牧民族中盛行,这在先秦之时就有记载。《墨子·节葬下》云:“秦之西有仪渠国,其亲戚死,聚薪柴则焚之, 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列子·杨朱》也曾记载曼平仲的话:“既死,岂其我哉,焚之亦可”,到了东汉后期,佛教也传入我国,佛教徒实行火葬,汉族一般百姓实行火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宋元时期。《宋史·礼志二十二》说:今民人俗有所谓火化者,……河东地狭人众,虽至亲之丧悉皆焚弃。许多地方建有“化人亭”,《大元圣政国相典章》记有:北京路百姓父母身亡,往往置于柴薪之上,以火焚之,这一时期的火葬,往往与家境贫穷,无钱或无地埋葬有关。有的属客死异乡,路途遥远,难以扶尸回乡而火化;个别情况属战死沙场,军情紧急,
火焚了事。在民间,对部分传染病死者,也采取火化方式,这时间,汉族火葬也曾受儒学干扰,宋大祖赵匡胤、南宋高宗赵构,都曾下诏禁止火葬。
3.崖葬
崖葬又名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广居南方的濮越民族的一种特殊葬俗,被认为是世界大化史上的一大奇迹。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岩缝或人工木桩把棺木悬置在嘴壁之上,或者将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之中,悬棺葬的葬地都是选在面临江河的绝壁高岩上,其葬具多为船棺,长2-3米,宽约半米多,形体似一只船,分为头、尾和仑三部分,头尾翘起,仓为棺枢,安放尸体。
广义的悬葬又指在石崖上穿凿洞穴作为墓室的一种具地方特色的墓葬结构形式。在四川三峡崖洞中,曾发现战国时代此类崖墓,这一阶段的崖墓室,距地面高一些,低者二三米,高者一二十米,有的业于缓坡崖上,有的开于悬崖峭壁之中。墓分为单室墓,夫妻合葬有双室墓,家族合葬的多室墓三种,通常在墓室内外崖避上雕刻有各种图案,有的还铭刻有铭文,死者姓氏及一些吉祥语。
4.天葬
天葬是我国青藏高原藏族人民采用的一种很特殊的埋葬方式。天葬有专门的场地,那里地势平垣、开阔,中心点上得有一块平坦的石头。送葬的家属把死者抬到这里,就远远地避开。天葬场有专门的师傅。他先将尸体用绳索捆绑在石头上,然后举起锋利无比的刀子,将尸体剖开,皮肉、内脏。骨骼各自分为一堆,一般分八大块。骨骼(包括头骨)必须用石头,细细砸碎,拌上一些酥油糌粑。这些工作做完后,天葬师围绕着那石头,点燃一堆堆柴禾,并在火上洒上酥油。这时,整个天葬场烟雾滚滚,酥油的气味四下飘,不一会儿,大批的秃鹫就从四面八方飞来。性急的拥在火堆旁边,性悠的展开巨大的双翅在空中盘旋。当天葬师估计这些天葬使者足以一次解决问题后,便扬起双臂,向天空“呜嘎!呜嘎!”地呼唤。还不等天葬师退离葬场,成百只鹫鸟就从天上、地下一齐扑上尸堆。整个葬场你争我夺,残烟缭绕。一片啄食吞咽的声浪令人惊心动魄。再过半小时,天葬场留下几丝血污,使四野空空了。藏族人认为尸体不被吃净,死者不会升天,是不吉利的,因此总是等秃鹰饿时才举行。
送葬的人在远处目睹这个场景,心里是平静安宁的。他们认为死者已被鹫鸟带上蓝天,他的灵魂安然无恙地回到佛祖身边去了。他们心安理得地返回家园,路上没有一个人抽泣和号哭(外族人及藏族女性禁示参加天葬)。
5.二次葬
二次葬是在采取埋葬、火葬、风葬等等方式后,对尸体作二次或以上的处理。我国南方地区台湾、福建、广东和广西的汉族和壮藏,自古以来比较流行二次葬。人死后即棺殓土埋葬。待三五年后尸体腐烂后再择吉日,发 开棺,检取骨殖,将骨头擦洗干净、晾干。再按照次序分头、颈、胸腰、下肢装入特制的陶瓮。俗称“金塔”。这种二次葬又称二次洗骨葬或二次捡骨葬,至今在福建、广东、广西的女村地区还保留此种葬俗。
6.现代葬俗
解放以后,国家为了节约土地,杜绝疾病蔓延,规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其余一律采用火葬。人死后,被送往殡仪馆停放,尸体赤裸冰冻存放。为了延长保存时间,殡葬人员会在死者脚板底扎一个洞使死者的血全部放走。
尸体送到殡仪馆后,一般三天内举殡,举殡分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两部分。遗体告别仪式时设置“灵堂”,灵堂四周排满花圈,花圈上挂满亲朋戚友的挽联。告别仪式开始先播放一段哀乐,悼念者默哀三分钟,之后向死者三鞠躬,最后绕遗
体一周,瞻仰死者遗容。长子手捧死者遗照领悼念者去小礼堂开追悼会。追悼会主要是表彰死者生前功迹,因过于形式及劳民伤财,现已基本取消。遗照一般不用彩色,且用“炭烧瓷相”,以示永久存。
举殡后“灵车”--现称“专用车”把遗体送到火葬场--俗称“大烟囱”,经大火焚烧后尸体化为灰。亲人可根据情况把骨灰放入骨灰盒保留,也可把骨灰撒入大海、植树等。
二、礼俗篇
汉族人丧葬礼俗繁复,此处仅举几例以飨读者。
1.慎终追远闰月年
在闰年、闰月“慎终追元”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重要的事情。其主要做法是在闰年、闰月给老人做寿衣寿材,取闰余成岁,增福添寿之意。
关于寿衣(也称殓衣、老衣),有许多风俗禁忌。做寿衣的料子,一般是棉的或绸子的。有洋字的不用。因为“洋”、“阳”同音,寿衣要穿到阴间去,所以不用。做寿衣一律不用缎子,因缎子与“断子”同音,是忌讳断子绝孙之意。寿衣也不能用皮、毛料制作,否则,死者来世会转生为兽类。寿衣一般都不钉扣子,不论内衣还是外衣,一律钉原衣料缝成的带子,据说是不要结仇疙瘩(古代衣服扣是用衣料或布头儿打的算盘疙瘩),且有后继有人之意。至于寿衣的数量,一般都是单数,三、五、七、九件不等,忌讳双数,恐怕死亡的凶祸再次降临。
关于寿材(棺材),棺材的用料有陶、木、石、金、铜等。春秋以后以木为主。汉族习?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xingyu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幸运砂刂谱鳎蛭砂叵笳鞒な佟R话悴挥昧荆蛭鞑唤嶙眩钟芯笾肌?/p>
2.停尸仪式
整个仪式包括为垂死之人沐浴,穿好寿衣,移上灵床、送终、买水、饭含等步骤。 所谓买水,是因为民间所取用的洗尸水往往都是买的,俗称“买水”。“买水”是以投钱入水来加以体现的,即将“阳水”变成“阴水”。买水所用的钱主要是阴钱、烧香、化纸,即纸钱。
饭含指地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玉贝及米饭之米,是指在死者嘴上放入珠玉等物。右人举行“饭含”的含义是不让死者张着空嘴,饿着肚子到阴间去受罪,成为饿死鬼。古代饭含作了严格的等级限制。明代规定五品以上饭稷含珠,九品以上饭梁含小珠,庶人饭梁含钱。
3.披麻戴孝
披麻戴孝,即穿孝服的俗称,所谓“成服”就是指此而言。古时家里有了丧事,所有家庭成员按照自身与死者的关系,遵旧礼成服。
一般说来,男女孝属均身穿粗白布长袍,俗称“孝袍子”。子女孝属不缝底襟、腰间系上麻绳或麻缕,谓之“披麻戴孝”。只有姑爷穿漂白布的孝袍子,不戴孝帽。汉人大都戴口袋顶的孝帽,上边钉有小铜钱,还有棉球。长子钉一个,次子钉两个,三子钉三个,其他类推。孙子辈的在孝帽上钉红棉球,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重孙辈的在孝帽上钉粉红色棉球。无论男女,一律把青布鞋蒙上白布。如双亲均已去世,则可蒙严,若有一亲健在,就不能蒙严,露着黑色后跟,孙子、孙女则蒙红后跟。
4.起杠
起杠,就是将棺木栓好后往起。出堂时用小杠,抬到大街时换大杠和大罩。贫户则一直是小杠到底。杠的种类,皇杠为120名杠夫,以下有64人大杠、48人
大杠、32人大杠、24人、16人、8人、甚至4人、2人的穿心杠等。《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里说,前清时,皇家、王爷、贝勒用80人大杠,一品大员用64人杠,次者48人,再次者32人……,可见用杠也是根据官品等级的。
富贵人家出殡,换最后一次大杠,大罩为正式起杠。贫户不换杠、换罩。起杠时,富户烧“阴宅”(纸制房屋),一般户只烧一堆纸。多数人家在这时连灵花、剩余的“亡人香”,也一并焚化。亡人生前用的枕头要拆开,把里面的荞麦皮倒出,连同枕头套一起,放在门外大街上,由留在家里的人(未去送殡者)烧掉。
5.摔盆、打幡
与起杠同时,跪在棺前打幡的长子还要有摔盆之举,这个盆是一个底下带窟窿眼儿的瓦盆。摔的时候,父死用左手摔,母死用手摔,摔不碎者,忌摔二回。如果儿子太小,需大人帮助完成动作。
在汉族的许多地方,杠幡的孝子们还要拿着一根“哭丧棒”(南方有些地方称“孝子棍”,有些地方叫“孝丧棒”),哭丧棒多为木条,裹上白纸即可。据说哭丧棒的来源是因为孝子一般都哀伤,有的更会因此身体不支,于是用拐杖助走动。后来大椴发现用拐杖足以表明哀伤之深,于是形成例规,凡孝子均需柱一根拐杖,就是哭丧棒。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