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幸福的种子,松居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9:23:40 体裁作文
幸福的种子,松居直体裁作文

篇一:育儿必读系列之——幸福的种子

附件一:推荐书目列表及简要介绍:

《幸福的种子》

内容简介

这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图画书与儿童的世界讲起,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松居直先生凭借自己几十年的图画书编辑出版经验,以亲切、温暖的叙述语调为广大家长和孩子指出了一条通往图画书世界的最佳捷径。

作者简介

松居直,1926年生于日本京都。现任日本福音馆书店会长。1665年以作品《桃太郎》获得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1969年、1979年、1985年担任BIB“世界绘本原画展”国际审查委员。主要作品:《我的绘本论》、《看图画书的眼睛》、《如何看图画书》、《走进图画书的森林》、《图画书的时代》及与他人合著的《儿童和文学》、《日本语》。

幸福的种子

平常在家,您最常对孩子说的话是什么?

我们姑且称它为口头掸吧。我曾经仔细聆听这些口头禅,发现这些话在无意间暴露了说话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想,大家实在有必要确认一下自己的口头禅,以了解自己。

“快去做功课!”孩子上小学以后,这句话突然变成许多母亲的口头禅。母亲们说这句话并不是故意的,但正因为如此,所以这口头禅更代表了她们心里真正的想法。孩子一天到晚都听到这句话,但是知道自己应该用功读书,所以也没有办法反驳,了不起没好气地回一句:“我知道啦!”或许孩子真正想说的是:“烦死人了!这么啰嗦!”可是一说出这些话,少不了又要和爸妈吵上一架,所以孩子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忍了下来。

个性乖巧柔顺又认真的孩子,从早到晚听这句话,很容易被洗脑,顺从父母的要求,认为只要用功念书,所有的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父母看到孩子这么听话,也很放心。可是,这样真的就可以放心了吗?

用功读书是为了什么?

那还用说?当然是为了获得好成绩!

获得好成绩又为了什么?

为了进好学校呀!

进好学校以后呢?

毕业以后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呀!

找到好工作,又能怎么样呢?

当然就能拥有安定的生活和良好的社会地位啰。

为什么要有安定的生活和良好的社会地位呢?

这个嘛,因为这样才能幸福呀!只要在经济上不虞匮乏,在社会上受到肯定,又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就会很幸福的。

这样真的就会幸福吗?讦多表面上看起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家里的每个成员却不知道自己活着有什么意义,也没有尝过幸福的滋味,成天生活在不安和不满

的痛苦深渊中。还有不少家庭,全家人感情疏离,各自为政,过着孤独而寂寞的日子。

幸福到底是什么?

有一些话,是父母必须对孩子说的,为了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将来能够靠自己的力量过活。例如: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该追求什么?“活着’’的真谛何在?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父母就应该向他们灌输这些道理,让它们深深地刻在孩子的心里。

念书给孩子听,也就是为了传达这些观念。

还有一些父母的口头禅是:“看书去!”这句话和“快去做功课”比较起来,意义非常含糊,充其量不过是在强调读书是一件好事,一定会对功课有帮助。 很抱歉,我要拿我自己做例子。我从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开始,到他们十岁左右,一直念书给他们听,从没有间断过。我念的书范围很广,其中包括图画书和为数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品。我可以保证,到目前为止,我没对孩子们说过一句“看书去”,但孩子们却各自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孩子们经常听我念书,他们似乎逐渐亲身体验到,书是多么有趣的东西。在真正开始“读书”之前,他们已经彻底地爱上“书”了。

我数不清我到底念过几百本书给他们听,但其中有不少是我自己非常喜欢、希望全心全意和孩子们分享的故事,也有我小时候百听不厌的故事。有时候,说着说着,我自己比孩子们还陶醉。我常在事后才察觉到,我期望某个故事能让孩子们了解某些事情,或产生一些特定的想法或感受。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

孩于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活着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人应该靠什么活下去?这一本又一本的故事书,已经用不同的方式把答案说得一清二楚了。 这就是书。

书里清楚地记载了什么是幸福。重要的是,父母要用自己的嘴、自己的声音,告诉孩子书里所写的事情。这比起让孩子自己看更有意义。

幸福,就是使人幸福,带给别人快乐。只有父母,才能带给孩子快乐,使孩子幸福,而这样的父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年人。

盼望您能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 因为,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我的后面留下了路”??

——我与松居直先生的神交

王林(儿童文学作者)

“我的前面没有路,我的后面留下了路。”这是”日本图画书(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幸福的种子,松居直)之父”——松居直先生在推动日本的图画书发展时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常让我浮想联翩,神思飞扬。

这句话的前半句表明了先生对形势的判断。1956年,先生在创办图画书月刊《儿童之友》时,日本的现代图画书尚未真正发展,可以利用的资源还很少很

少,也没有可供参考的出版思路,但是先生并没有被作家资源、画家资源、市场通路这些现实问题吓倒,而是“决心试试看”,并按自己的想法出版图画书。空白,会成为一些人退缩的理由,也会成为一些人挥洒自如的舞台。

这句话的后半句表明了先生坚定的信心。几十年后,他的身后留下了图画书在日本发展的“光荣的荆棘路”。战后,日本的图画书飞速发展,在世界图画书的发展格局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这与先生几十年的努力耕耘密不可分。先生当年发掘的图画书作家,如赤羽末吉、长新太、堀内诚一、安野光雅、加古里子、中川李枝子,已是世界级的图画书作家;先生当年出版的图画书,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大萝卜》、 《河马》、 《古里和古拉》等均长销了几十年,印次达到一百多次。

“我的后面留下了路。”每个人都可以据此来思索自己的人生道路,每位图画书推广人也可以据此来掂量自己的责任。当年我在读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季颖译)时,令我感动的除了先生对图画书的爱之外,还有先生的坚韧与坚持。他在创办《儿童之友》杂志之初,经营惨淡,压力大得让人觉得“像患了神经衰弱”,可是先生“始终坚持自己的编辑方针,毫不妥协”,最后才有了日本图画书的辉煌之路。当年先生遇到的困难,全部会在今日之中国上演,所以我们在中国的图画书推广中要抱有“三不主义”——不等待、不着急、不抱怨,要拿出先生当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勇气。事实上,这些年我也习惯从先生的人生之路中获得精神动力,当沮丧和无力蔓延全身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读先生的文字。

通过阅读先生的书,我和先生已经神交良久。2000年,北师大的张美妮先生带着我编写《幼儿文学》教材时,把《图画书》这一章留给我。当时,《我的图画书论》和台湾版的《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几乎是我唯一的参考资料。先生不是“做”图画书学问的人,他的文字都来自他作为孩子、读者、编辑、作家、父亲的感受和思考,所以其著作不那么系统化,不那么条分缕析,不那么引经据典。可是,那些娓娓道来的话语,反而会让人觉得更靠谱,也更能让人从中探到图画书的本质。在先生的文字中,除了他的被广泛采用的对于图画书的定义外,能烛照我们模糊认识的清晰观点俯拾皆是:

◎儿童的读书生活从幼儿期开始,要使儿童了解书的世界的魅力,最好首先从图画书入手;

◎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的内容;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对于所有孩子来说,图画书不是用来读的书,它是请别人读、而他们用耳朵接受语言的书;

◎专家一致公认;日本战后教育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图画书。

类似的“格言”几乎在先生的每篇文章中都能找到,它可以非常实用地被引用来解释那些对图画书充满疑惑的大人们听。

我和先生只有一面之缘。2006年,我参加了在中国澳门举办的“国家儿童读物联盟(IBBY)第30届世界大会”。起初,我并不知道先生会参会并发表演讲。当看到先生在台上发表演讲时,我回忆起了很多曾熟读过的先生的文字,我也有生以来第一次像“追星族”似的请先生签名,并和先生合影。

我感佩于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希望能更广泛地传播先生关于图画书的观点,希望至少能把《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团画书》的简体字版介绍到大陆。这本书虽然有部分篇章和《我的图画书论》重复,但编排得更有针对性。感谢唐亚明先生的支持和帮助,让不懂日语的我能实现这个“天方夜谭”。

记得唐亚明先生曾对我说,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儿童阅读要走图画书阅读这条路,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这句话给了我无限的勇气和等待的信心。也感谢台湾英文杂志社转让译稿,张咸良先生的真诚帮助让我心中充满暖意。

更重要的是,先生还答应2007年11月来中国做关于图画书的巡回演讲。当知道先生答应了我的请求时,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我的梦想又实现了。先生可能还不知道,他在中国已有大批的拥趸,他关于图画书的观点正被广泛引用,他的理念正被实践在家庭和学校中。虽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生曾多次来华访问,但这一次和十几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中国的图画书阅读人口正在激增,中国的图画书出版正在蓬勃兴起,中国的图画书发展之路也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广阔。

我们期待着??

【目次】

爱的语言

“我的后面留下了路”??

——我与松居直先生的神交

第一章 图画书与幼儿的世界

进入图画书的世界之前

丰富的语言体验

传递亲情的桥梁

幼儿期的图画书体验

第二章 插画和想象力

图画书的插画与艺术

什么是好的图画书

表现真实事物的图画书

阅读图画书的插画

图画书的乐趣

爸爸的图画书

想象力的幼苗

想象力与图画书

第三章 怎么教孩子看图画书

带孩子进入书的世界

念图画书给孩子听

不要剥夺孩子的阅读乐趣

选择图画书的方法

残酷与幽默

关于天真可爱

我对迪士尼图画书的看法

第四章 陪孩子成长的图画书

婴儿的图画书

两岁孩子的图画书

三岁孩子的图画书

第五章 图画书与幼儿教育

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

附录

福音馆书店的《儿童之友》月刊绘本简介

部分图画书原著名及其作者

第一章 图画书与幼儿的世界

进入图画书的世界之前

人类的语言

要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听到丰富的语汇。事实上,建立幼儿阅读能力的基础,是从耳朵不断累积词汇开始,而不是让幼儿提早识字、看书。

母亲抚育婴儿时,不论喂奶、洗澡、换尿布、逗弄、哄睡,都一定会对婴儿说话,而不是默默地照顾。

母亲所说的往往是一些没太大意义,甚至支离破碎的词句,但是这些话充满了深挚的母爱,温暖了孩子的心。当母亲不断和婴儿沟通时,婴儿一定能感受到母亲的心情,亲子之间就产生了交流。这正是人类的语言,是最能代表人性的语言。

我们在襁褓中的时候,一定也是沉浸在母亲温暖的话语中逐渐成长的。我们长大以后,也用同样的话语来养育自己的子女。因为每天生活在洋溢着感情的语言中,婴儿才能成为“人”。相反,如果婴儿由狼养育,他就会有狼性;如果由猿猴养育,他就会长成一副不通人语的猴儿模样。这种例子确实存在,这证明了入要以人类的感情来养育,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那么,由电视等机械养大的人,会变成什么样呢?或许有人认为这个问题很愚蠢,但事实上,许多家庭都让电视从早到晚地陪伴着孩子。

我遇见年轻的父母,一定会告诉他们,有婴儿在场时绝对不要吸烟,也不要一直开着电视,因为香烟会伤害婴儿的呼吸器官,电视则可能妨碍婴儿脑部的正常发育。

岩佐京子在其著作《别把电视当保姆》中提到,根据她的调查,有一个家庭一天开机的时间长达十七个小时,每天开机十个小时左右的家庭更是不在少数。

假设婴儿诞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不论他睡觉或醒来,也不论他想听或不想听,电视的声音都会传入他的耳朵,就像在用机械的声音拷问他一般。等到婴儿长大之后,这种拷问的声音很可能会对他的精神造成某种伤害,因为这种声音和语言是机械的声音、机械的语言。

请读者不要误会,我不是全面否定电视。我只是觉得,最好别让婴儿接触电视,尤其不要整天开着,看完要看的节目应该立刻关掉。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父母做不到这一点。

母亲存在的意义

人类的语言,特别是带有感情的温暖话语,会促进婴儿心智的健全发展。这种发自人类的声音,正是大自然的声音。

篇二:幸福的种子(松居直)

平常在家,您最常对孩子说的话是什么?

我们姑且称它为口头掸吧。我曾经仔细聆听这些口头禅,发现这些话在无意间暴露了说话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想,大家实在有必要确认一下自己的口头禅,以了解自己。

“快去做功课!”孩子上小学以后,这句话突然变成许多母亲的口头禅。母亲们说这句话并不是故意的,但正因为如此,所以这口头禅更代表了她们心里真正的想法。孩子一天到晚都听到这句话,但是知道自己应该用功读书,所以也没有办法反驳,了不起没好气地回一句:“我知道啦!”或许孩子真正想说的是:“烦死人了!这么啰嗦!”可是一说出这些话,少不了又要和爸妈吵上一架,所以孩子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忍了下来。

个性乖巧柔顺又认真的孩子,从早到晚听这句话,很容易被洗脑,顺从父母的要求,认为只要用功念书,所有的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父母看到孩子这么听话,也很放心。可是,这样真的就可以放心了吗? 用功读书是为了什么?

那还用说?当然是为了获得好成绩!

获得好成绩又为了什么?

为了进好学校呀!

进好学校以后呢?

毕业以后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呀!

找到好工作,又能怎么样呢?

当然就能拥有安定的生活和良好的社会地位啰。

为什么要有安定的生活和良好的社会地位呢?

这个嘛,因为这样才能幸福呀!只要在经济上不虞匮乏,在社会上受到肯定,又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就会很幸福的。

这样真的就会幸福吗?讦多表面上看起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家里的每个成员却不知道自己活着有什么意义,也没有尝过幸福的滋味,成天生活在不安和不满的痛苦深渊中。还有不少家庭,全家人感情疏离,各自为政,过着孤独而寂寞的日子。

幸福到底是什么?

有一些话,是父母必须对孩子说的,为了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将来能够靠自己的力量过活。例如: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该追求什么?“活着’’的真谛何在?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父母就应该向他们灌输这些道理,让它们深深地刻在孩子的心里。

念书给孩子听,也就是为了传达这些观念。

还有一些父母的口头禅是:“看书去!”这句话和“快去做功课”比较起来,意义非常含糊,充其量不过是在强调读书是一件好事,一定会对功课有帮助。

很抱歉,我要拿我自己做例子。我从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开始,到他们十岁左右,一直念书给他们听,从没有间断过。我念的书范围很广,其中包括图画书和为数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品。我可以保证,到目前为止,我没对孩子们说过一句“看书去”,但孩子们却各自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孩子们经常听我念书,他们似乎逐渐亲身体验到,书是多么有趣的东西。在真正开始“读书”之前,他们已经彻底地爱上

“书”了。

我数不清我到底念过几百本书给他们听,但其中有不少是我自己非常喜欢、希望全心全意和孩子们分享的故事,也有我小时候百听不厌的故事。有时候,说着说着,我自己比孩子们还陶醉。我常在事后才察觉到,我期望某个故事能让孩子们了解某些事情,或产生一些特定的想法或感受。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

孩于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活着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人应该靠什么活下去?这一本又一本的故事书,已经用不同的方式把答案说得一清二楚了。

这就是书。

书里清楚地记载了什么是幸福。重要的是,父母要用自己的嘴、自己的声音,告诉孩子书里所写的事情。这比起让孩子自己看更有意义。

幸福,就是使人幸福,带给别人快乐。只有父母,才能带给孩子快乐,使孩子幸福,而这样的父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年人。

盼望您能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

中成长。

因为,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我的后面留下了路”??

——我与松居直先生的神交

王林(儿童文学作者)

“我的前面没有路,我的后面留下了路。”这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在推动日本的图画书发展时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常让我浮想联翩,神思飞扬。

这句话的前半句表明了先生对形势的判断。1956年,先生在创办图画书月刊《儿童之友》时,日本的现代图画书尚未真正发展,可以利用的资源还很少很少,也没有可供参考的出版思路,但是先生并没有被作家资源、画家资源、市场通路这些现实问题吓倒,而是“决心试试看”,并按自己的想法出版图画书。空白,会成为一些人退缩的理由,也会成为一些人挥洒自如的舞台。

这句话的后半句表明了先生坚定的信心。几十年后,他的身后留下了图画书在日本发展的“光荣的荆棘路”。战后,日本的图画书飞速发展,在世界图画书的发展格局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这与先生几十年的努力耕耘密不可分。先生当年发掘的图画书作家,如赤羽末吉、长新太、堀内诚一、安野光雅、加古里子、中川李枝子,已是世界级的图画书作家;先生当年出版的图画书,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大萝卜》、 《河马》、 《古里和古拉》等均长销了几十年,印次达到一

百多次。

“我的后面留下了路。”每个人都可以据此来思索自己的人生道路,每位图画书推广人也可以据此来掂量自己的责任。当年我在读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季颖译)时,令我感动的除了先生对图画书的爱之外,还有先生的坚韧与坚持。他在创办《儿童之友》杂志之初,经营惨淡,压力大得让人觉得“像患了神经衰弱”,可是先生“始终坚持自己的编辑方针,毫不妥协”,最后才有了日本图画书的辉煌之路。当年先生遇到的困难,全部会在今日之中国上演,所以我们在中国的图画书推广中要抱有“三不主义”——不等待、不着急、不抱怨,要拿出先生当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勇气。事实上,这些年我也习惯从先生的人生之路中获得精神动力,当沮丧和无力蔓延全身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读先生的文字。

通过阅读先生的书,我和先生已经神交良久。2000年,北师大的张美妮先生带着我编写《幼儿文学》教材时,把《图画书》这一章留给我。当时,《我的图画书论》和台湾版的《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几乎是我唯一的参考资料。先生不是“做”图画书学问的人,他的文字都来自他作为孩子、读者、编辑、作家、父亲的感受和思考,所以其著作不那么系统化,不那么条分缕析,不那么引经据典。可是,那些娓娓道来的话语,反而会让人觉得更靠谱,也更能让人从中探到图画书的本质。在先生的文字中,除了他的被广泛采用的对于图画书的定义外,能烛照我们模糊认识的清晰观点俯拾皆是:

◎儿童的读书生活从幼儿期开始,要使儿童了解书的世界的魅力,最

篇三:《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松居直著的《幸福的种子》,一口气看完,心中感触颇多。这本书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书中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非常的有实际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松居直著的《幸福的种子》,告诉我如何透过共读图画书,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通过阅读本书,使我开阔眼界,改变我对童书、对育儿的看法。

如何给孩子读图画书:其实也一直也是我很疑惑的问题,应该怎么样给孩子读图画书呢,是照本宣科,一字字的念插图所附的文字呢,还是对着图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解呢?如今我看了《幸福的种子》以后,这个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了。

松居直先生认为,父母在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要尽量的去读“图”,而不仅仅只是念文字,因为孩子不识字,他们看书的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看书都是最先注意到书中的插图,他们会从插图中去理解书的意思,以及细节,而成人却是先看到文字,而忽略了图画,这样很难和孩子达成共识。

另外父母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怀着愉快的心情去读,一定也要从心里喜欢这本书,只有这样,读书的人才能够把这种心情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从书中体会到乐趣。松居直先生还特别强调图画书的作用,图画书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更不是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做准备,它唯一的作用是带给孩子乐趣,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松居直先生可以说是日本最久负盛名,同时也是最坚忍不拔的图画书阅读的推广者,几十年来他一直旗帜鲜明的坚持一个观点。就是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读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这种观点;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用来学习的东西,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父母亲用自己的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真正让父母与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薄或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当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母亲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因为,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用好的图画书,通过父母给孩子读书,从小让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篇四: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松居直,1926年生于日本京都。现任日本福音馆书店会长。1965年以作品《桃太郎》获得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1969年、1979年、1985年担任BIB“世界绘本原画展”国际审查委员。主要作品:《我的绘本论》、《看图画书的眼睛》、《如何看图画书》、《走进图画书的森林》、《图画书的时代》及与他人合著的《儿童和文学》、《日本语》。

这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图画书与儿童的世界讲起,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松居直先生凭借自己几十年的图画书编辑出版经验,以亲切、温暖的叙述语调为广大家长和孩子指出了一条通往图画书世界的最佳捷径。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透过共读图画书,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 阅读本书,将使你开阔眼界,改变你的不止是对童书、对育儿的看法,而且还有你的人生形态。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图画书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字字饱含艺术家们在家的情感与理性认识。父母亲用自己的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真正让父母与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薄或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幸福的种子》,一看到这几个幼稚的字体写在这本书的封皮上,让我瞬间仿佛看到一双粉嫩嫩的小手认真地拿着这本书,他一定依偎在他的爸爸或者妈妈身上。他们都坐在沙发上,小朋友咿咿呀呀的问着——这是什么呀?家长刚回答了,小朋友又指这刚才那个地方说——这是什么呀?家长微微一笑,继续慢悠悠的回答着。然后,作者的目的达到了,因为这是一本亲子共读图画书。

这本书的序写到: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游,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这些文字让我想到自己小的时候姥姥给我讲的《狼外婆》的故事,虽然有点害怕,还是一遍一遍央求姥姥给我讲。妈妈给我讲的《小奇人跳跳》、《幼儿画报》等都还历历在目,甚至中

考时,语文卷子的上的一则小古文,让考生总结成一个成语,我立刻想到小时候听的那一长串的《成语故事》磁带。暑假里,收拾屋子,找出自己小时候看过的那些图画书,仍然那么熟悉,感觉是刚刚看过的,那份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有一句名言说:“生命最质朴的感受,就是从心底最深处涌动出强烈的、跃动的,无法压抑的喜悦。”也许,这句话,可以描述我内心的那份喜悦与满足。

这么美好的感受,我好想让我的学生们和孩子都感受到。所以,当我看到书上推荐的那些书,于是就停不下来的收集再收集并推荐给各位家长,像书上说的那样去讲:讲图画书只管一个劲儿的讲就好了,不问东问西,不剥夺她们的阅读乐趣,让他们沉浸在故事里,在幻想的世界里天马行空,在幻想的世界中翱翔。因为,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篇五:亲子阅读 播撒幸福的种子

亲子阅读 播撒幸福的种子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翠克兰?吉利兰《阅读的妈妈》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爱与被爱。对未成年的孩子而言,幸福便是爱父母以及被父母爱,良好的亲子关系便是孩子的幸福之源。孩子年幼之时,父母是亲子关系的主导者。随着孩子的成长,当他们品尝了被爱的幸福,并学会了爱之后,亲子关系应当转向双主关系,这是一种平等而相互尊重的状态。

亲子关系是孩子一生当中能否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意志的磨练,与人交往模式的建立,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描述了很多早年经历中缺少爱和安全的个案,在成年时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而一项来自美国监狱的统计报告警示: 85%的刑事犯,童年没有得到爱的满足。由此可见培养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学会用积极的方式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即能了解知晓孩子的内心想法,走进他的世界,让他愿意与父母敞开心扉。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很忙,或许缺乏技巧,但如果您能抽出看电视的时间,上网的时间,煲电话粥的时间,一起与孩子坐下来共读一本好书,您会感受到阅读的力量。

阅读的力量

去年春天,作为一年级新生的家长,我到央校大讲堂聆听了周其星老师关于推广亲子阅读的报告,却深深被周老师展示的一幅图片所震撼。

那是一张黑白照片,拍摄的是二战时期英国街头的一个图书馆。图书馆刚刚经过一番轰炸,房梁倾毁,现在只剩下一片废墟,就在这片废墟里,三位男士镇定自若地翻阅着劫后犹存的一架架的书。

这张图片给我们的思想冲击是巨大的,因为在这样一片废墟的图书馆里,竟然有三位绅士可以从容阅读,这样的气度,这样的神态,让人萌生出无限的希望,感受到无穷的力量:不管多大的劫难,在对知识与精神渴求的面前,都会望而却步!继而我们会无比羡慕,在当今社会,在我们这里,似乎找不出这样的恬淡,这样的高贵。我们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这样的气度啊!

人类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阅读,通过与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的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

人类精神的阶梯就这样随着重复阅读不断延伸。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人类的精神就会退化,

就会衰落。没有阅读,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还远不如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们,甚至还不如更早以前的历史阶段。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品位和气象。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令人如沐春风,你会觉得他深邃厚重,觉得自己得到很多启迪。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而气象万千。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人的生命长度有基因等先天因素在起作用,而后天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宽阔而充实。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欣赏无限的美景,体验精彩人生。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但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我们的人生梦想。

阅读,是一种主动地承继和发展的力量。阅读作为人类行为,它源自于书籍却不限于书籍,也通过阅读绘画、雕刻、音乐,以及阅读不同的人生,进而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世界,从而收获幸福!

绘本的魅力

阅读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并且越早越好。请注意,阅读习惯的培养并不等同于知识的灌输,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孩子爱上书籍,学会从阅读中寻找乐趣和安宁的习惯,激发的是一种自主阅读、渴求知识的欲望,而不是枯燥的字词句及所谓高深理论的强行灌入。

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写道:有什么事能像阅读一样做起来简单却成效显著呢?读书给孩子听就像和孩子说话,同样基于以下的理由:树立孩子的信心,带来欢笑,拉近彼此的距离;告诉孩子信息或向孩子解释问题,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在朗读中,我们还可以:在孩子的脑海中,将阅读与愉悦联系在一起。

一个人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漫长的过程,需要父母帮助他从小建立并深化,亲子阅读便是最佳的养成途径。对孩子而言,玩是天性,如果他把书籍当成了玩具,那就迈开了阅读的第一步。那什么样的书最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兴趣呢?没错,当然是有着漂亮色彩与有趣图案的图画书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绘本!

日本的图画书之父松居直有本书叫《幸福的种子》,非常值得父母们认真阅读。在先生的文字中,除了他的被广泛采用的对于图画书的定义外,能烛照我们模糊认识的清晰观点俯拾皆是:

◆ 儿童的读书生活从幼儿期开始,要使儿童了解书的世界的魅力,最好首先从图画书入手; ◆ 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的内容;

◆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 对于所有孩子来说,图画书不是用来读的书,它是请别人谈,而他们用耳朵接受语言的

书;

◆ 专家一致公认,日本战后教育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图画书。

大师的书散发着拳拳的爱意,他无时无刻不在传达这样的理念:请与孩子一起阅读吧,就从图画书开始!而幸福的种子就是在这美妙的图画与悦耳的朗读声中悄悄播撒下的。

曾有这样一则故事:孩子要妈妈讲故事给他听,妈妈推脱说,电视里叔叔讲的故事不是比妈咪的讲得好吗?而且还有美丽的画面。孩子说,可是电视里叔叔不会抱我啊!嗯,是的,对孩子而言,绘本会在妈妈蜜糖一样的怀抱和爸爸温暖的手心里变得甜甜的。听听《猜猜我有多爱你》里两只兔子的对话:

“猜猜我有多爱你?”

“我爱你,有我够到的那么高。”

“我爱你,从这条小路一直伸到河那边。”

“我爱你,过了那条河,再翻过那座山。”

“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么高。”

栗色的大兔子把栗色的小兔子轻轻地放到了树叶铺成的床上,低下头来,亲亲它,祝它晚安。然后,它躺在小兔子的身边,小声地微笑着说:“我爱你,到月亮那么高,再——绕回来。”

这是一幅动人的画面,许久以后,当孩子长大,回忆起与妈妈共读绘本的快乐,脑海里回响着妈妈温暖的声音,能说他的幸福不正是从亲子阅读开始的么?

巧用绘本 开启孩子的阅读之门

绘本,也称图画书(Picture Book)。是透过图画、文字,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它通过画面来感知故事,演示快乐,表达情感。0~6岁的宝宝识字不多,尚不能独立阅读文字,但孩子可以凭直觉进入绘本的世界。

台湾学者洪兰教授说,绘本是会产生奇迹的,会产生你意想不到的影响力。绘本是很好的亲子活动的工具,有效运用,能够开启孩子的智力,激发阅读兴趣,激发想象能力,丰富情感体验。那就从绘本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图像开始,打开孩子对世界未知的探索吧。

神奇的绘本世界

喜爱绘本的人都喜欢在网上相互传递这样一个视频——《奥巴马夫妇给孩子绘本故事》,图为该视频的截图,奥巴马正在向孩子们展示一本名为《野兽出没的地方》的图画书,据说这是奥巴马小时候最喜欢的绘本故事之一。而美国人都知道,他们的总统奥巴马和第一夫人是讲绘本故事的高手,奥巴马自述他从小喜爱绘本,并受益匪浅,在性格活泼的同时,绘本还同时教会了他安静地思考。

在西方,绘本对人们的影响是终生的,它并非孩子们的专属品,大人同样可以领略其中的乐趣。绘本作者替我们缩小了视野,定出了焦点,创造出具体的图像世界,将不同的事物简单而深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而这些事物我们常常听到、看到、感受到而且有兴趣,却没有用心去体会过。

在此,我们透过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的文字,来了解绘本的诞生、发展历史及其优秀的艺术大师们,共同体验绘本的神奇与快乐吧。

为孩子说故事的艺术大师们

说起图画书,相信年龄稍大些的人都会想起四五十前风靡全国的连环画或小人书。不过绘本并非等同于连环画,也不能被肤浅地理解为文字书的插图,或是给孩子赏阅的简单图画,优秀绘本的创作者们大多在文学、艺术和教育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比如李欧?李奥尼,除了绘本创作,还在雕刻、平面设计、印刷、陶艺以及摄影??样样精通。谢尔?希尔弗斯坦,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集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于一身。他们的阅历和智慧告诉我们绘本里包含的不仅仅是图和文。是图文作者用默契,用原生态的生存智慧,用童稚童趣的游戏精神,一手牵着大人一手牵着孩子,聆听内心的声音,感受万物的美好。

一封穿插图画的信

1893年9月4日,住在伦敦肯辛顿区博尔顿公园路2号的一位年轻女士拿起笔来,准备写信给一个名叫诺埃尔·莫尔的五岁小男孩。那是个又淘气又可爱的孩子,如今正生病躺在床上。给他写什么好呢?波特小姐想着想着,眼光落在她养的那只名叫比得的小兔子身上,于是灵感来了,她这样写道:“亲爱的诺埃尔,我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就让我给你讲那四只小兔子的故事吧,他们的名字叫弗洛普西、默普西、棉球尾和比得??”

她一边写着,一边画着,四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小兔子跃然纸上,然后是他们的妈妈兔子太太。妈妈出门前叮嘱兔宝宝们,可以到田野里玩,也可以到小路上玩,但千万别去麦格先生的菜园子,因为兔爸爸就是在那里出事的,被麦格太太做成了馅饼。可是妈妈刚一出门,比得兔——也是这个故事的主角——立刻直奔菜园子,开始了一场扣人心弦的冒险行动??这封信写了8页,穿插了16幅小而生动的图画。

那一天,年方27岁的波特小姐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这封信将会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信件之一并被一直保存至今,而她后来根据这封信改编而成的《比得兔的故事》,在一百多年后仍然畅销不衰,被广泛地阅读着,被一代代的孩子和大人喜爱着。在童书出版史上,它被公认为现代图画书的开山之作。

图画书的发端

图画书源自英文的“picture book”,在日语中称作“绘本”。

夸美纽斯

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n Amos Comenius,1592-1670)于1658年在纽伦堡出版的《世界图绘》(Orbis Pictus)是世界上第一本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图画书。在今天看来,这本书其实只是配有插图的儿童百科读本,最多只能算是图画书的雏形,但在当时却是意义

非凡的。这是夸美纽斯构想了多年后才编撰而成的儿童教材,在他看来儿童需要特别的阅读素材,将绘画和文字组合在一起能达成非凡的效果,既能愉悦儿童也能使教学变得更为有效。

作为一位十七世纪的学者,能够懂得孩子会从图画中读出乐趣,并以尊重孩子的人格、解放孩子为着眼点,编写有插图的教材并致力于改革儿童教育,这在当时是相当前卫的。《世界图绘》具有相当长久的影响力,最初是以拉丁语和德语出版的,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至少到1780年还在不断被重印。夸美纽斯也被后人尊为教育学的奠基人。

彩色童书

1789年,英国诗人、版画家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为儿童创作了精美的彩色版插画诗集《天真之歌》,不过书中的色彩都是人工绘制的而不是机器印刷的!在十九世纪的上半叶,彩色印刷技术渐渐发展成型,出版家和插画家们也开始琢磨起来,如何运用色彩来引诱孩子们进入书籍的世界。

在1865年出版的《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开篇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评语,那是爱丽丝对姐姐正在读的书而发出的感慨:“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几乎可以被看作现代童书的宣言。它至少说明,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英国,童书应当有插画已经成为某种社会共识了。

当时有一位出版家埃德蒙·埃文斯(Edmund Evans,1826-1905),同时也是一位画家和雕刻家,他非常坚持要为孩子们提供精美的彩色插图的书籍,即使是廉价的版本也应如此。他先后与一些杰出的插画艺术家合作,制作了一大批精美的童书。在这些艺术家中最著名的有沃尔特·克莱恩(Walter Crane,1845-1915)、凯特·格林纳威(Kate Greenaway,1846-1901)和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1846-1886),他们都被认为是现代图画书的奠基人。当今英国和美国两个最著名的图画书大奖格林纳威奖和凯迪克奖,正是以后面两位的名字命名的。

不过在比得兔问世以前,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图画书并没有诞生。即使是那些艺术大师精心插画的作品,也只是将图画与文字组合在一起,插画使儿童的阅读更为愉悦且更容易理解,但对于作品的意义构成并不具有决定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日本出版家松居直先生曾为他心目中的图画书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图画书”,文和画之间有独特的关系,它以飞跃性的、丰富的表现方法,表现只有文章或只是图画都难以表达的内容。如果借用公式来表达:

文 + 画 = 有插图的书

文 × 画 = 图画书

只有从这种角度来看,才能理解为什么《比得兔的故事》会被认为是第一本具有现代意义的图画书。

波特小姐与比得兔

1866年,比阿特丽克斯·波特(Beatrix Potter)出生于伦敦一个非常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富庶家庭,由保姆带大。平日很少与父母见面,也没有玩伴。她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家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