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作文,不老的追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9 05:35:25 作文素材
作文,不老的追求作文素材

篇一:走过去让追求的心不老

走过去让追求的心不老

逗留在大山的巍峨壮美中,我们就会错失大海,走过去,将是另一番浩瀚壮阔的景致;逗留在大海的波澜壮阔中,我们就会错失大漠,走过去,广袤无垠的沙海更震慑心灵;逗留在大漠的黄沙热浪中,我们就会错失森林,走过去,我们将领略山林的深邃之美。

汪国真说,太深的流连是一种羁绊,绊住的不只有双脚,还有未来。选择逗留,拥有了一时的风景,而走过去,人生中最大的美丽才会赫然显现,选择走过去,就是把祭品献给追求的祭坛。

约旦河常年不息地奔流,盐海对它说,逗留一下吧!这里有白柔美的阳光。约旦河拒绝了,唱着欢快的歌向前奔去,多少年后,约旦河依然壮美,而盐海因逗留过久再也不能进入大海,人们给它取名“死海”。生命在于运动不息,如果连生命也逗留于舒适的环境,大地将一片死寂,正是对每一处风景的走过去创造了生机盎然的世界,自然界中的生命才繁衍不息。

物尚如此,人何以堪?我们自诩为天地精华,万物灵长,也应当在奋斗不息中完成做人的骄傲。有人说,“大”字就好像迈出的双腿,显示的是人类的追求和永不逗留的心灵取向。这让我想起了施瓦辛格,这个拼搏在人生路上永不止息的伟大形象,他早年是举世瞩目的健美先生,一身壮实的肌肉,让他拿遍大大小小的健美赛事的奖项,但他没有逗留在健美带给他的荣誉中,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好莱坞。在影视上再创辉煌后,雄心勃勃的他“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政客,在政坛上叱咤风云,这个强壮的美国人向我们展示了追求的美,也创造了一个个“走过去”的神话。

人生能走多远?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意志;人能攀多高?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志向。永不逗留的意志和志向可以让我们不老的心看尽世上不绝的风景。

我们要始终记住:孔雀是因为在人们的赞誉中逗留才退化了翅膀,没有走过去让它充其量只是一只长着美丽尾巴的鸟;仲永是因为逗留于天才的光环中才最终成为庸才;牛顿是因为逗留在前半生的成就中,才出现后半生花二十年时间研究上帝的遗憾,他没有在巨人肩膀上站稳。

一个富有战斗力的人需要永无止息的追求,不要在逗留中被磨掉锐意进取的棱角,走过去,即便风雨再多,也因追求的心不老而笑对苍天。

(该文为女儿九年级(9.5)时的习作,5月20日批)

篇二:作文三大类七大主题

作文三大类七大主题

第一类:励志类:理想与信念(例题:一只幼蚕的理想、理想的色彩、一粒种子的信念、只要信念不被打碎、你在我心里、夸父的信念、我是一个过河小卒、愿做罗布泊的胡杨、让追求的心不老)勤奋与坚持(例题:勤奋铸造成功、成功来自勤奋、梦想并没有结束、坚持--燃烧成功的火种、开在雪山之巅的鲜花、面对清晨,我选择了早起、)、自信与乐观(例题:挖掘自信的源泉、我找回了自信、幸福是一种乐观的态度、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对自己微笑、又见枝头吐新芽、折断的翅膀、自己造翅的鸟)

第二类:真情类(亲情、友情、师生情):理解(例题:我读懂了母爱、架起心灵的桥梁、下雨天真好、一道风景线、为了心中那片油彩)、奉献与爱(例题:站、我们的心进了送你一轮明月、成长的脚印、温暖时刻、礼物、母爱就是那一声慢点)、收获(例题:有那么一把钥匙、最好的奖赏、留点感激在心中、记住这一天、幸福就在身边、桃花依旧、好暖呀,那杯奶茶、风雨中,我找到了幸福)

第三类:鉴赏类(美:书籍、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自然美景等)(例题:沉醉在“沧桑古城”的世界里、书之悟,书之乐、马街书会、如诗如画召平台、山间,那一片粉红、石漫滩即景、绿的召唤、又见枝头吐新绿、留在心底的风景、梦里花落知多少、充满活力的岁月)

作文例题:

?

?

?

?

?

?

?

?

?

?

?

?

?

?

?

?

?

? 各地2014年中考作文题目 | 全国各地历年中考作文汇总 河南省2013中考满分作文:为幸福让路 2014-09-17 河南2012年中考满分作文:同在一个屋檐下 2014-09-16 2014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范文二《你是我的太阳》 2014-09-12 2014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范文一《你是我的太阳》 2014-09-12 2014年河南中考作文题目《你是我的太阳》 2014-09-12 2014年河南郑州中考优秀作文《你是我的太阳》 2014-09-09 2014河南中考作文(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作文,不老的追求)题目:你是我的太阳 2014-09-02 2014年河南中考作文题目:你是我的太阳或材料作文 2014-08-07 河南2014年中考满分作文:你是我的太阳 2014-07-10 2014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范文 2014-07-10 2014河南中考满分作文:你是我的太阳 2014-07-10 河南2014中考满分作文:你是我的太阳 2014-07-09 2014河南中考满分作文范文 2014-07-09 2014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你是我的太阳 2014-07-09 河南2014中考作文题目:二选一 2014-07-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3年河南中考作文范文:为幸福让路550字 2014-06-10 2012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大全:同在一个屋檐下 2014-05-26 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以团结的名义呼唤450字 2014-05-09 河南中考满分记叙文作文:孩子,你勇敢飞 2014-05-06 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1000字:团结生出爱的火花 2014-04-30 2012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1000字:同在一个屋檐下 2014-04-29 2013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为幸福让路550字 2014-04-28 2012河南中考满分作文1000字:同在一个屋檐下 2014-04-25 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600字欣赏:我听懂了那首歌 2014-04-25 2013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为幸福让路》 2014-04-25 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透明的童年你好!300字 2014-04-24 河南省中考优秀满分作文:团结生出爱的火花 2014-04-23 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200字阅读:透明的童年你好! 2014-04-16 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350字赏析:生命的境界 2014-04-16 2013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550字阅读:又是一年瓜熟时 2014-04-14 2013河南中考满分作文范文450字:为幸福让路 2014-04-02 2010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1000字:我身边的宽容之美 2014-04-01 2010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900字例文:我身边的美 2014-04-01 2010河南中考满分作文800字:我身边的诚信 2014-04-01 2010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200字:我身边的一个人 2014-04-01 河南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范文: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 2014-03-31 2013河南中考满分作文350字范文:为幸福让路 2014-03-27 2013河南中考满分作文:为幸福让路_900字 2014-03-26 2010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1000字阅读:我身边的诚信 2014-03-21 2011年河南中考满分记叙文作文:怀念葱油饼相伴的日子 2014-03-19 2013河南中考优秀作文:为幸福让路 2014-03-19 2013河南中考满分作文550字范文:为幸福让路 2014-03-18 2013年河南中考满分记叙作文:为幸福让路 2014-03-17 2010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1000字:我身边的诚信 2014-03-12 河南中考记叙文作文:怀念葱油饼相伴的日子 2014-03-11 河南中考满分作文350字范文:为幸福让路 2014-02-17 河南省2013年中考满分作文汇总 2013-10-09 2013河南中考满分作文范文:为幸福让路 2013-09-02 2013河南中考作文范文600字:为幸福让路 2013-08-27 河南2013年中考满分作文:为幸福让路 2013-08-26

篇三:材料作文“文学”讲评

2015届高三语文“文学”作文讲评作文题目

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文学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人,给人指明方向,使人向上进取,是人们的精神故乡,所以文学是灯,它不会老。但如今的多数青年不再做文学梦,选择更实际的金融、财会等赚钱专业。

一、审题

这个作文材料类似于今年高考作文材料,也有较强的思辨性。材料本身没有特别固定的写作指向,命题者的意图也相对多元。

材料依句号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谈一般(或普通)意义上的看法,“有人说”既可以理解成一般人的看法,也可以理解成“过去”(传统)的观点。前一部分的重点是谈文学的作用,“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人”,怎么激励的?“指明方向”“使人进取”“是人的精神故乡”。“所以”“文学是灯,它不会老”,这是一个因果复句,内容可以概括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作为精神故乡)的文学不会老”。后一部分是说现状,“但”表示转折,“如今”与上文构成对应,表明当前现状,选择更实际的专业,“赚钱”是物质追求的代称。后半部分可以概括成“当今青年选择更实际”。综合整个材料,就是关于“精神追求与实际选择”的思辨。

这个材料的解读可以多元的。这个作文题是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写的。“文学梦与金钱追求”“精神追求与实际选择”“不老的文学与青年的追求”“要

面包更要鲜花”“文学的不老与衰老经”“不能光是生活在梦中”等等都应该是完全符合题意的。

从考生实际看,本次作文离题很少,大部分题目较好:重拾文学、摒弃实用主义、文学不老、呼唤文学的回归、飞扬文学梦、文学是一盏不老的灯、诗意的栖居。

二、评分

1.立意准确是:讲“文学梦”“精神故乡”或“生活要切合实际”等。

2.立意正确,语言一般就是三类下50分左右(上下1分),语言差划到四类打分,有一个亮点比如层次清晰、材料上有特色或者语言等有亮点就可以打二类,非常出色就是一类。

3.这次作文批改以48分为基准线,也就是说四类文不低于60%,下面的情况都是四类文:

(1)立意正确,但语言比较差,47分左右。(均分控制在47分)

(2)立意有点偏的,文笔好的四类中上,特别好的最高48分甚至50分,文笔差的四类中下,特别下的划到五类。

评卷细则(补充)

1.纯粹是材料的扩写、演绎,没有自己的任何思考,不超过45分;

2.全文所写都是“读书”“学习”“知识”“文艺”“文化”等,只在首尾硬贴上“文学”标签,按偏题评分,一般在40分以内,如果构思和表达很好,也不超过45分。典型失误:

1.审题不准,不能从整体上看待材料,把“文学”当成一个概念,机械地使用,所有的

东西都解释成了文学,所有的成功人士都离不开文学,文学包打一切。(需知文学的内涵很丰富,有“智慧、感性、情感、个性、想象力、道德感、原创力、审美意识、生命理想、生存世界”等元素。近年来,江苏高考对于关键概念“整体打包”的,判分为五类卷。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准话题”这一大圆圈内找到浓黑的一点。)

2.立意表述不清晰不具体,写文章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表述时喜欢绝对化,喜欢说“死话”。

3.写文章不会写自己的思考,只是对材料进行诠释,或给材料举例子,或用材料里的某句话作观点,作题目。

文学之灯不能灭

生活贫困,朝露为伴,又何妨?与文学为伴,他依然悠闲自在,飘然安逸;屡次被贬,政治失意又何妨?与文学为伴,他已然淡泊名利,把酒当歌;孤独惆怅无人理解又何妨?与文学为伴,他笑看天边云卷云舒。 那文学之灯,即使在清贫潦倒的状况下,也能给予人心灵的撼动与支撑。

他舍弃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重情义简单的茅屋,每天过着弹素琴阅金经的生活,闲暇,与鸿儒谈笑,一路潇洒自在,纵使生活清贫,他在文学中畅快自如,获得慰藉;纵使无豪宅大院,一间陋室,却开心无所羁绊,何陋之有?

再看他,“一蓑烟雨任平生”,坎坷的仕途生活,他在文学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一杯清酒,叹大江东去,他在文学中获得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从此诗名远扬,他向世人传递:即便生活坎坷,以书为伴,我依然旷达一生。

诚然,文学之灯的光芒不仅照耀在那些坎坷困顿的人身上,同时,也给孤独寂寞的他,带来了甘露与温暖。

他是纳兰,相国公子衣食不愁,职位高赫,可是他从不在乎这些,他是寂寞的,后来的他在书中找到了方向感,纵使出身高贵,他依然心中怀诗,以诗为伴,以文学为家,他在历史长流中永存。

是的,文学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击破困顿,驱散孤单。

而如今的人们呢,年轻人不再做文学梦,一味的追求生活上的丰裕,选择更为实际的金融、财会等赚钱的行业,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是否,一路奔走于物质中,却忽略了自己的素养;是否,一路徘徊于功名之中,却淡忘了精神的慰藉;是否,在官场中迷失,忘记了书本中教导的最简单的人生道理。

文学之灯的光芒,一直照耀在华夏历史上,请不要让他在我们这代人身上熄灭。盈盈月光,我只取那最温暖的一束,漫漫长河,我只钟情那美妙的文学,不再繁华中迷失了双眼,不在荣光中丢失自我,即便丢失,我也要将文学重新拾起,重新点亮。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立永恒,没有悲欢的姿态。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就像搏击长空的鸿鹄,内心深处有虎啸猿啼,但停下休息时他也懂得欣赏周围的

风景,细嗅蔷薇的幽香所带来的宁静。

雨果曾说,让内心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于是多数青年涉足于金融,财会,不仅仅想获得金财的富足,更是想像鸿鹄那般展翅高飞,因为其内心所著的困兽苏醒,于是雄心抱负促使他们前行、翱翔、

阿里巴巴的传奇便是来自于这样一位心怀猛虎的器材。不甘于平淡庸俗的生活,马云听从内心猛虎的召唤,不畏他人怀疑的眼光,终是成就了他的帝国。正是内心的猛虎,让他能够肆意飞扬他的雄心。

而林徽因却言,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这种“修篱种菊”的隐士之举让人选择亲近文学。因为文学能给迷失方向

篇四:2014年北京卷满分作文

2014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

1、谈谈那老规矩

在记忆中,老规矩都来自祖辈口中:“出门要给长辈打招呼”“勤俭持家是美德”“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等等。小时候,常常觉得这无数的老规矩像潮水般将我包围,我只好一步步退回屋中,摔上房门,自以为这一道木门能阻隔那喋喋不休的进攻。

随着几次搬家,搬离了祖父母,也搬离了那些曾经充斥耳根的跟不上时代的老规矩。近来看到网上流行起对老规矩的总结,那些看似应该放进博物馆的陈词滥调,却在突然间充满活力,活蹦乱跳地回到人们的谈天闲聊里。蓦然发现,那些老规矩背后存在一股力量,这力量影响了你的生活习惯,标定了你的思想来源。

有一种礼貌,叫打招呼。“出门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对此我们习以为常,视其为最基本的修养素质,下意识地判断不打招呼的孩子是不够礼貌的,甚而对其家庭教育有所质疑。这便是老规矩,它影响着你的价值判断,你的社会观念,你的处世哲学。而这种力量弱以时间为轴,可以上溯至你的父辈、祖辈、曾祖辈,可谓“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世世代代言传身教,流传不息;若以空间为界,它又影响着赵家、钱家、孙家、李家,影响着北京人、山东人、湖南人、广东人??“老规矩”以其本源性的力量贯穿了家庭、家族、民族的历史,自始至终地影响了生于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人。

同样,我们更习惯于听到的是“叔叔好”“爷爷好”这类辈分上的打招呼,而对西方直呼其名式的问好方式则大感不当,直呼其名那是对长者的大不敬。问好方式本身并无过错,究其本源,“尊称”背后所承载的,是沉甸甸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长幼尊卑,讲究等级秩序,地域性的文化伦理,无声无息中渗透在生活角落中,映射在“老规矩”的影子里,标定了文化根的脉络。

讲究“勤俭持家是美德”,所以反对透支消费;在意“笑不露齿”,所以反感女孩子毫不遮掩的大笑;倡导“别让小事毁了和气”,所以困惑西方人动不动就上法院??这便是老规矩的力量,如涓涓细流却绵绵无尽,温柔地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你。其实,老规矩永远不会脱离时代,他们悄无声息地潜藏于时代道德之中。

没有老规矩,也许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寻不着文化的根??

2、老北京中的“三味”

老北京有老规矩,老规矩有老味道。

在每一个北京的家庭中,这些老规矩时时刻刻地回响在孩子们的耳畔。这规矩中没有大道理,有的只是一种对立身行事的提醒。可对每个孩子而言,老规矩就是他们成长的模具,让人温润光泽;而对每个大人而言,老规矩中的字字句句都有“三味”。

一是“情味”。老北京最讲情义,也最重感情,自然在教育中要透漏出人情练达。“做人要懂礼尚往来,不能太小气”“借了别人东西要知道还,知道感谢,再借才不难”,这些耳熟能详的话总提醒着我们心中要含情,做人才不“硬”。懂得尊重别人的感情,学会建立情感的纽带,一个人才活得从容不迫。整个北京城,就是在这份“情味”的笼罩下,显得温润,显得温暖,显得温情。

二是“礼味”。北京人很重视家庭教育中的明礼。“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做客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一切都是要构建“礼”的社会。长辈是亲人,该有的礼数不能少;外人再亲近,又不能由着性子不讲礼貌。这便是北京人,纵然有情,不可少礼。如果说情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那么礼便是这桥梁的根根基柱。有礼,社会方治,立身方正。孔子云“不知礼,无以立。”正是这个道理。

三是“德味”。一个人长大总要持家行事,老规矩中自然要求“忠厚传世,勤俭持家”,自然告诫“俭以养德”。人人都希望孩子能顶立门户,那么这从小的教育,就是注重对德行的培养。其实,这是经邦济世的大教育。一个人有德行,家便能顺;每个人有德行,国便能兴。

情味,礼味,德味,实质是有情,明礼,养德,这寄托着每一个北京家庭对下一代的殷切期盼,也蕴藏着每一个华夏儿女对社会和谐、国家兴盛的深深祝福。

老规矩中的三味,是北京味,是人味。在此作诗一首:

回望老规矩,重品北京味。

3、老规矩,不能被遗忘

午后阳光,暖暖的,沏一壶清茶,听奶奶说老北京的那些老礼儿。絮絮叨叨间,我只听清了“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种种规矩,一板一眼,使我不禁想起了老舍笔下的祁老太爷——老北京规矩的典范。

老太爷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做过生意,当过苦工,身上有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勤俭节约,洁身自好,祁家的院子每块砖都是用他的血汗钱买下来的。虽没读过书,他却信奉那些儒家的信条,比读过书的人们还坚定,规矩做人,规矩行事,行端坐正,并以此教育儿孙,严慈并施。过去的北京城里,一个个祁老太爷,对老规矩身体力行,出门问好,见面作揖,街坊邻居间宽厚友爱,又各自有礼。他们是老北京礼数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

然而,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恰如《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可他也惋叹“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而随之逐渐远去的,还有那些人,那些老规矩,似一首挽歌,哀伤,令人留恋。

没有规矩,我们看到了大街上倚老卖老、假装摔倒讹诈行人的老人,于是感慨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不知规矩,没有人性,我们痛心地看到新闻里丰台某小区的年轻男子“摔女童”事件,灿烂如花的小生命瞬间被毁灭;缺少规矩,我们叹息于公共场合那些身着校服的少男少女们过于开放的亲密行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怎么了?这个社会怎么了?

原来,老规矩既是规范人的一把戒尺,又是涤人心灵的一捧清泉,让人保有纯粹的心,坚守自己的净土。蕴含其中的,不只是待人接物的方式,更是驱动社会不断前进的文化主体。它用传统元素启蒙人,用现实价值警醒人,用未来意义鞭策人,规范行为,净化风气,使人们不至于道德出轨,使社会不至于道德滑坡。

老规矩,不能被遗忘。

4、老规矩不朽

北京的这些老规矩,也是中国人的老规矩。重新审视这些老规矩,感到很亲切。这些朴素的话语,犹如一位长辈在耳边谆谆教导。它要求做人律己正派,谦恭有礼,忠厚传世,勤俭持家,为他人着想??这是一个民族风尚在道德领域的精炼概括,是百姓自我教育的人生信条。 老规矩历史悠久,传承了几年,是儒家思想在百姓当中的另一种体现。读书人读《论语》《孟子》《弟子规》等,老百姓读书少,但受教育的内容是一样的。老规矩说“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弟子规》说“路遇长,疾趋揖”;老规矩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弟子规》说“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老规矩说“忠厚传世”,《论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规矩说“勤俭持家”,《训俭示康》说“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老规矩是儒家思想在老百姓心中烙下的印记,处处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事。

老规矩是日常百姓安身立命的总则,是一种自我教育的经典语录,规定具体而细致。百姓读书不多或者没有读过书,但是这些老规矩口耳相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老百姓用它教育自己,也用它教育子女,规范后代的思想道德行为。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矩,才形成了中国老百姓勤俭、忠厚、礼让、仁义的优秀品格,才出现了诸多的忠臣孝子、良将勇士。

老规矩不老,它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是历史垃圾,而是和《论语》等儒家经典著作一样,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拿来主义”的方法继承弘扬其中的优良传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些人自私卑劣,有些人贪污腐败,有些人妄自尊大,有些人浑浑噩噩,有些人一掷千金??现代社会,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而道德水平却不断下滑。老规矩在这些人眼里是陈旧的、过时的,殊不知这些老规矩是拯救他们心灵疾病的良方。

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家风是什么”栏目,许多人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诚实做人,诚信待人”,“做人要朴实一点,厚道一点,要实在一些”。这些对家风的解释,其实就是对老规矩的最好注解。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老规矩也能堪当大任。

老规矩不朽!

5、别让“老规矩”止于热议

北京过去渗透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的“老规矩”,是衣食住行,包罗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细节到“牙齿”的规矩看似烦琐,动静之间的确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孝”甚至“温良恭俭让”展现得恰到好处。所以我认为,这些杂着“京腔儿”的老规矩应重新回到胡同弄堂里人们的生活中,并应借此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风范带回中华大地。

时代飞速的发展带来了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瓦解侵蚀着我们悠久厚重的传统文化,社会的进步加速了“西化”,久而久之,则演变成了中华子女抛弃这些“古老”“厚重”礼节的“借口”。北京老规矩的褪色也不过是其中之一。曾在电视里看到节目中的老外品尝中国美食时“作揖”“敬酒”“轻拿碗筷”“细品菜肴”,这曾经是家家户户一日三次上演的画面。台下的中国观众却为老外的这一系列“动作”感到惊讶,随之而来的是更强烈的新鲜感,甚至带着一丝“不解”。我甚至能想象得到电视机前某一户人家,渴望让自家小孩“也守点规矩”的父母指着电视机里黄发蓝眼的外国人说道:“你看看人家。”想来是讽刺得很。

除此之外,比“现代化”更加速瓦解着传统文化的,是国人自身“崇洋媚外”的心理,而这心理背后,则是现代中国人内心的不自信造就的。自鸦片战争轰开国门后,中国人的崇洋媚外至今又延续了一百年。这固然曾为我们带来了民主的政治,富裕的经济,却也使我们落下了“后遗症”,将对本应视之如珍宝的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履。唯有见到老外们争先恐后地学中菜、穿唐装,高吟《论语》,国人才再度“寻根”,想着复原国学。说白了,我们还是跟在洋人的身后去认可他们所“认可”的事物。

所以,这一次发源于北京网友的北京老规矩,则是开启了国人由内而外“复兴传统文化”的新阶段,这些从生活中的点滴出发的老规矩,就是最“接地气”的中华文化,托举着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承于家家户户的碗筷之间。所以,别让“老规矩”只重回于微博界面中的图片文字里,在关闭界面后,却还是任凭小孩子把筷子杵在剩下的半碗米饭里拂袖而去。别让“老规矩”的回归止于热议,在七嘴八舌的评论过后,被下一个韩国明星的“热门话题”嚣闹着排挤到了脑后。

热议过后,应有行动。从下一顿晚餐开始,从明天的出门回家开始,从这一代80后们的新生儿的摇篮里开始,让老规矩的回归在皇城根下,带着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一次漂亮的“逆袭”。

6、老规矩,新内涵

每每听上年纪的长辈说起童年,总免不了“老规矩”的内容。见了面打招呼、上茶上酒的习惯、行为举止的礼节??这些老规矩像一条条戒律,穿行于他们生命中,久而久之,也便成了老北京有规矩的“范儿”。

然而这一切于我,就像那夹菜过于匆忙时,被长辈的筷子制止而发出的“哒”声一样,并不真切地存在于童年里,它们大多停留在爷爷浑浊的烟酒嗓中,随晚风飘逝。无数的电子产品裹挟着洋风洋俗闯入了我们的童年,老规矩刻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身上的印迹,大约也就注定了要淡于父辈,更要淡于祖宗了。

因此,当长辈不满于晚辈对于规矩的疏忽时,往往会责备一句“丢了规矩”。丢了规矩,丢了的是一言一行间的礼仪风范,看似也就丢了曾经流淌在这片土地上德某些文化血脉。

难怪老规矩被重提,即刻引来一片哗然。那么,我们就真的在丢失“老规矩”吗?

君不见,现在社会虽然少了对北京规矩的三令五申,但年轻人在成长教育中似乎也养成了另一番规矩习惯。我们讲求与人相处要谦和大度、对长者怀有尊敬、吃饭喝茶时的礼仪风度、为人处世时讲求合作、敢于表现自我、乐于追求自由??细细想来,这些无不来源于老规矩,然而又是老规矩的延伸,恰如古树绽放的新芽,朝气蓬勃,生生不息。

有道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当今社会物资丰富、文化多元,人们的生活空间在悄然改变,继而延伸到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等,大数据云计算触及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将浪花洒向了老规矩的神经。渐渐地,有着京味儿文化底蕴的老规矩,在人们生活秩序中也在发生着某些微妙的转变——但若细细品咂,它的内涵“风度不减当年”,变身为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生活并非一成不变的风向标,规矩亦不必拘泥于某些形式,只要那延续千年“礼”“仁”“真善美”的内核不变,老规矩亦将在21世纪文化交融的浪潮中,成为绘就公民生命意识的“点睛

之笔”。

怀一份对“老规矩”的尊敬思考之心,审视慎思,不离不弃;

走一条对“老规矩”的继承创新之路,求真求实,且行且思!

7、别让“规矩”老去

常言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燕京大地,规矩颇多,这都是祖祖辈辈走过的生命印迹,像戒尺,像车辙般规整着后世人的脚步。无怪《史记.礼书》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规矩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随着自由之风越刮越强,规矩逐渐被人们视作束缚手脚的锁链,冠以“老”字,更流露出视其为落后之物的些许不屑。纵然,先辈们留下的各种规矩中,确有少数难登时代之堂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应该被全然抛却。“出门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劝导敬老之心,需从小养成;“做客时不允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告诫他人物品,应尊重爱护;“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则是要注重个人的仪表修养,堂堂正正;而“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更需处处践行。可见,多数规矩,放在何时都值得被遵从,这是个人乃至民族安身立命之术,能免于东海扬尘之变的洗礼。

孔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何谓“礼”也?即指平日的礼仪规矩,没有规矩,怎能立足于天下?放眼东瀛,日本严守祖辈老规矩,至今与长辈见面时仍行跪鞠礼,其国人文化素养历来为世界称道。韩国谨遵祖训,在现今时代仍对一家之长绝对服从,不得有违,国际上多赞之为“礼仪之邦”------恰恰是属于昔日中国的美称!

是的,从前的我们,前有《颜氏家训》 “诚孝、慎言、检迹” “慕贤,其人达礼” “去奢、行俭、不吝”之教诲;后有《弟子规》 “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的为人准则,又有《朱子家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的生活规范。老规矩以其温和仁慈的博爱深情滋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不论是历史渊源还是影响意义上,均在为华夏文明保驾护航,礼俗之风甚至吹遍了东海之岸。可叹的是,如今受到熏染的异邦谨遵规矩受人称赞,而生长在老规矩文化之源,对于老祖宗留下的美德,我们年轻的心中留存了几许呢?

守住文化之根,别让规矩老去!

篇五:老亦不老

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作者郭小川。这是邓邓颖超最喜欢的一首诗。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只要在秋霜里结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有时候我也着急,那是因为工作的不顺利,有时候我也发愁,那是因为我的祖国还很落后。我曾踏遍人生的领土,最后才知道,这是人生唯一正确的道路,人民的事业与世长久,谁的生命与她结合,就不怕白发上满头。(白发就上不了他的头。)我不再有别的什么希望。只希望人民不要在受苦难。我不在有什么别的要求?我的要求就在大家的要求里头。啊!朋友,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

当你的背影不再挺拔

当你的双手不再娇嫩

当你的发丝逐渐银白

当你的眼眸逐渐发花

你害怕岁月无情,容颜老去。

你忐忑时代变迁,魅力难续。

你彷徨流光飞逝,活力倦怠。

你忧虑人生短暂,自信不具。

我不要害怕!容颜老气质尤端庄。

我不要忐忑!魅力无风采依旧高。

我不要彷徨!活力怠姿容仍大方。

我不要忧虑!自信失心态却阳光。

我们心有活力,人生充满惊喜。

我们心有坚持,人生充满磨砺。

我们心有信念,人生充满年轻。

我们心有追求,人生充满奇迹。

老亦不老

人言人老心不老 放宽心境美不跑 读书看报都知道 强身健体腿不倒 文艺欣赏多动脑 广交朋友兴致高

老亦不老,人未老。 老亦不老,老未到。 老亦不老,心未老。 老亦不老,不怕老。 老亦不老,老不老。 老亦不老,夕阳无限好。

作文素材